1. 开国大典时期的开国“第一宴显露哪些“好吃喝”
根据《北京饭店史闻》记载:“1949年6月,北京解放不久,党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少数民族、海外华侨等一百三十多人来北京,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共同商讨建国大计。为了接待好这些住店代表,饭店现从坐落在锡拉胡同的‘玉华台’饭庄聘请了朱殿荣、王杜堃、孙久富等九位厨师。
平心而论,‘玉华台’这家饭店,称得起非常讲究、极为地道的‘淮扬风味’,他们号称专门做大菜筵席的高级饭庄,在过去的北平颇有名气,来的这几位厨师也各有擅长……1949年,‘开国大典’的盛大宴会,就是完全用淮扬菜举办的。”
新中国“开国第一宴”,在北京饭店举行
依照当年的回忆,“开国第一盛宴”可以大致拼凑起来一个“开国第一宴”的菜谱。
首先,压桌碟的“冷菜”分别是:酱牛腱子、兰花干、四宝菠菜、硝肉、炝黄瓜条、桶子笋鸡、油吃冬菇、醉冬笋和五香肉干
其次,还有风格独特的盛宴“热菜”,最主要的菜肴分别是:扒黄肉翅、烧四宝、干大虾、红烧鸡块、冬菜扒鸭、大煮干丝、红烧黄河大鲤鱼、烧狮子头、冬笋太古菜、糖醋小排骨,此外,还包括罗汉斋等等。
再次,着名的“汤菜”,同样勾魂摄魄,它们拢揽住了:清汤官燕。此外,还囊括了新奇的“甜品”:冰糖银耳。再说极具代表性的“主食”吧,唯有大众喜欢的“大米饭”。同时,还亮出来精致的“点心”,分别是:淮扬汤包、炸春卷、黄桥烧饼等等。
新中国“开国大典”,友情遍天下
此外,名贵水果还有大鸭梨。新中国“第一宴”展示出举世闻名的黄酒和白酒以及特质酒分别是,有趣的是,宴会并未紧握“茅台”,或者“五粮液”,反倒倾向于酒风浓郁的浙江绍兴,以及名气十足的“老山西”。
2. 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美食,你吃过多少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作为一位作家,老舍先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吃”自然也位列其中。老舍生于北京,在北京长大,因此对老北京美食也十分熟悉,今天,小编来带大家看看老舍先生笔下那些的老北京美食吧!
老豆腐
老豆腐是一道标准的老北京平价早餐。老豆腐有些像豆腐脑,不过工艺比豆腐脑更复杂,口感也更老些。老豆腐洁白滑嫩,香气扑鼻,老舍先生的描写让一碗简单的老豆腐活灵活现,更贴近人物形象,非常具有有诱惑力。
原文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
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涮羊肉
火锅在全国分为几大派系,老北京涮羊肉也独有一席之地。铜锅炭火,清汤锅底,羊肉鲜美,吃法讲究。就单单一份蘸料,也藏有许多机密:芝麻酱、腐乳汤、韭菜花一搁,热乎的羊肉一蘸,那叫一个美,那叫一个地道!
原文出自老舍《离婚》:
"老李",张大哥回来陪客人说话儿,"今儿个这点羊肉,你吃吧,敢保说好。连卤虾油都是北平能买得到的最好的。我就是吃一口,没别的毛病。我告诉你,老李,男子吃口得味的,女人穿件好衣裳,哈哈哈,"他把烟斗从墙上摘下来。
自火锅以至葱花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带着喜气的。老李向来没吃过这么多这么舒服的饭。
他的口腔已被羊肉汤--漂着一层油星和绿香菜叶,好象是一碗想象的,有诗意的,什么动植物合起来的天地精华--给冲得滑腻,言语就象要由滑车往下滚似的。
腊八粥
腊八节是老北京传统节日的代表,到了腊月初八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腌腊八蒜、算账、供佛,好不热闹。明清时期,这一天各个寺庙都要举办“浴佛会”,在热热闹闹的氛围里,美食肯定是最好吃的。
原文出自老舍《北京的春节》: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蒜
说到腊八粥,就不得不提腊八蒜,这两者可谓“腊八双雄”。在腊八节这天,老北京们会把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在一个可密封的容器里面,倒上醋,进行腌制。到了“破五”的时候,取出来与饺子同吃。大蒜本就能提高食欲,解腻去腥,腌制后又多了醋香味,可以说是配餐良品了。
原文出自老舍《北京的春节》:
老舍所描写的老北京美食,十分贴合劳动人民。这些食物虽然不是什么宫廷珍品,但是经过老舍之手,也变得十分诱人(除了豆汁)。
3. 北京哪里有好吃的
着名的北京小吃有:
面食类: 艾窝窝、炸酱面、褡裢火烧、驴打滚等
火锅类: 豆汁、炒肝、爆肚、卤煮火烧等
油煎类: 油条、炸糕、灌肠、焦圈等
饮品类: 酸梅汤、莲子粥等
去哪里吃正宗的北京小吃呢?
1、东华门夜市
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要什么就有什么!凉粉、扒糕、莲子粥、酸梅汤、红果酪、杏仁豆腐、烤肉串、烤龙虾、烤鱿鱼、炸蚂蚱、炸蝎子、炸蚕蛹,又多又全又卫生。从新东安市场到东华门大街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2、护国寺小吃店
从庙会中的“碰头食”传下来的北京小吃,经过改良得精细起来,没了过去的“个儿大、经吃、一个就饱”的粗糙;墩儿饽饽、枣卷果都小巧可爱;姜汁儿排叉、糖耳朵可谓是百般玲珑。
3、锦芳小吃
从民国创始至今的小吃店,有麻团、杏仁茶、艾窝窝、奶油炸糕、炒疙瘩等等,以元宵最为有名,有山楂、青梅、挂花、豆沙、什锦、奶油、椰蓉等十几种陷儿。
4、着名的小吃一条街还有:
王府井小吃街、什刹海小吃一条街(原前门小吃迁来)等。
4. 北平的糖葫芦分哪三种
北平糖葫芦分三种如下:
一种用麦芽糖,北平话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红的糖葫芦,可以长达五尺多,这种大糖葫芦,新年厂甸卖的最多。麦芽糖裹水杏儿(没长大的绿杏),很好吃,做糖葫芦就不见佳,尤其是山里红常是烂的或是带虫子屎。另一种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层霜,另有风味。
正宗是冰糖葫芦,薄薄一层糖,透明雪亮。材料种类甚多,诸如海棠、山药、山药豆、杏干、葡萄、桔子、荸荠、核桃,但是以山里红为正宗。山里红,即山楂,北地盛产,味酸,裹糖则极可口。
(4)北平有哪些好吃的扩展阅读:
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一文中记述道:冰糖葫芦“以信远斋所制为最精,不用竹签,每一颗山里红或海棠均单个独立,所用之果皆硕大无比,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携去”。冰糖葫芦除了传统的山楂冰糖葫芦外。
根据制作原料的不同还有草莓冰糖葫芦、香蕉冰糖葫芦、桔子冰糖葫芦、蜜枣冰糖葫芦、腰果冰糖葫芦、绿豆沙冰糖葫芦、核桃冰糖葫芦、朱古力冰糖葫芦和钙奶味冰糖葫芦等。
5. 老饕笔下的那些老北京美食
北京 美食 独特,需要带着独特的心去品尝。
当年北京还是北平的时候,
就有一群独特的人爱吃北京 美食 ,
甚至还把他们写进了书里,
馋更多的人。
汪曾祺曾说,五味神在北京。
看看这些人笔下的五味北京吧!
早餐类
老豆腐
老豆腐和豆腐脑不是一种东西,
虽然原料相同,就区别与点卤上。
浇上韭菜花儿、酱油、辣椒油、芝麻酱等,
如果再点上几滴香油就更好吃了。
《五味》——汪曾祺
不知道为什么,北京的老豆腐现在见不着了,过去卖老豆腐的摊子是很多的。老豆腐其实并不老,老,也许是和豆腐脑相对而言。老豆腐的佐料很简单:芝麻酱、腌韭菜末。爱吃辣的浇一勺青椒糊。坐在街边摊头的矮脚长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饼,夹一个薄脆,是一顿好饭。
《骆驼祥子》——老舍
祥子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甜点类
蜂糕
蜂糕原是御膳食品,后来传到民间。
普通人家逢年过节来客才会吃,
女儿出嫁后,娘家逢年过节须送礼,
叫“追媳妇”,蜂糕是必须品。
《雅舍谈吃》——梁实秋
蜂糕也是北平特产,分黄白两种,味道是一样的。是用糯米粉调制而成,呈微细蜂窝状,故名。质极松软,微粘,与甜面包大异其趣。内羼少许核桃仁,外裹以薄薄的豆腐皮以防粘着蒸器。蒸热再吃尤妙,最宜病后。
翻毛月饼
外层白色酥皮如雪白鹅毛,
口感不黏不硬、鲜香松软、甜而不腻。
深受清朝“ 美食 家”慈禧的喜爱。
《雅舍谈吃》——梁实秋
北方的翻毛月饼,并不优于江南的月饼,更与广式月饼不能相比,不过有一种山楂馅的翻毛月饼,薄薄的小小的,我认为风味很好,别处所无。大抵月饼不宜过甜,不宜太厚,山楂馅带有酸味,故不觉其腻。
粽子
正统的老北京粽子,
还是沿街叫卖的好吃,
个儿大,里面有红枣,还是冰镇过的。
《正红旗下》——老舍
“满汉饽饽铺”也陈列出特制的应节点心“五毒饼,上边的蝎子,蜈蚣,都是模子磕出来的,没有毒!”“再有,到处是卖棕子的。北平的卖棕子的有好几个宗派,而真正北平的正统的粽子是北平旧式满汉饽饽铺卖的,没有任何馅子,而只用顶精美的糯米包成很小,很小的,粽子;吃的时候,只撒上一点白糖。这种粽子也并不怎么好吃,可是它洁白,娇小,摆在彩色美丽的盘子里显着非常的官样。
糖蒸酥酪
这是地道的北京满族小吃,
其实也就是所谓的“老酸奶”。
《红楼梦》
贾元春省亲,想考考贾府孩儿们的功课,考试结束,元春对贾宝玉的进步非常满意,回宫之后,专门派人赏了一样东西给他,这样东西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糖蒸酥酪。贾宝玉舍不得吃,留给袭人。后来李嬷嬷见盖里是酥酪,拿匙就吃。一个丫头道:
“快别动,那是说了给袭人留着的”李嬷嬷听了又气又愧,便说道:“我不信,他这样坏了。且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值钱的,也是应该的。”
《燕都小食品杂咏》
鲜新美味属燕都,敢与佳人赛雪肤。饮罢相如烦渴解,芒生齿颊润于酥。”原注云:“以牛乳含糖入碗,凝结成酷而冷食之,置碗于木桶中,挑担沿街叫卖,味颇美,制此者为牛奶房也。
配菜类
臭豆腐
老北京的臭豆腐不同于长沙的臭豆腐,
闻着臭的很,入口却倍儿香。
《五味》——汪曾祺
“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臭豆腐就贴饼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现在王致和的臭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装,很不方便,一瓶一百块,得很长时间才能吃完,而且卖得很贵,成了奢侈品。我很希望这种包装能改进,一器装五块足矣。
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多闻之掩鼻,对我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
咸菜
老北京人千金不换的咸菜,
不论生活富不富裕都爱吃,
“严重”者已经到达每餐必吃。
《四世同堂》——老舍
“其实,家中的粮食并没有那么多。她不愿因说了实话,而惹起老人的罗嗦。对老人和儿童,她很会运用善意的欺骗。‘咸菜呢?’老人提出第二个重要事项来。她回答的更快当:‘也够吃的!干疙疸,老咸萝卜,全还有呢!’她知道,即使老人真的要亲自点验,她也能马上去买些来。”
名家笔下的老北京城,
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北平人物
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吃喝。
寥寥几笔的描述,让人馋涎欲滴,
事实上,北平确实如他们笔下描绘一般,
生动、质朴!
本图文转自@北京土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 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 吃喝玩乐大搜索 -
ID:chwl876
每天 17:00-19:00 北京文艺广播FM87.6
商务合作电话:18801318005
6. 老北京有哪些美食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游玩。旅游的重要项目之一自然是美食,但很多吃货都说,北京的食物菜品虽然繁多,但正宗的美食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骗外地游客的。此话诚然,北京有些网红小吃街里的小吃的确很不讲究。但北京有些地方的美食还是很正宗的,外地人不知道,只有本地的老北京才明白哪些地方的馆子有真本事,这些本地好吃的餐馆有哪些呢?
烤鸭
作为北京美食的第一代表,去北京吃一顿正宗的北京烤鸭是每一位游客的必选项目。在北京烤鸭里,最出名的烤鸭店自然就是全聚德了,然而,近来全聚德似乎渐渐配不上它的名气了。天价烤鸭、服务态度恶劣、味道一般,随着这些问题的流出,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烤鸭店呢?
小编去北京旅游时,一位北京大爷就告诉过我,全聚德那就是骗游客的。真正的北京人从不会去那里吃烤鸭,与全聚德相比,大董烤鸭、便宜坊、四季民福、北平食府、利群这些烤鸭店是更好的选择。味道丝毫不输全聚德,甚至更好,同时价格合理,服务热情,比全聚德要强不少。
炸酱面
除了烤鸭,北京第二出名的美食也许就是炸酱面了。全国各地都有卖炸酱面的店铺,但要吃到正宗的炸酱面,那还得来北京。北京的炸酱面馆到处都是,有高档店铺,也有平民面馆,选择一个价格合适,味道正宗的炸酱面馆才是吃炸酱面的正确姿势。
前几年,网上有一个关于炸酱面的帖子很火,即北京一家炸酱面店的炸酱面一碗要两百多元,而且配菜单一,酱炸的也很不好,味道更别提多烂了。这种店是我们一定要避开的,对北京人来说,海碗居、方砖厂这些炸酱面馆都很不错,外地游客也可以去试试。
炙子烤肉
如果你是在寒假期间去北京游玩,千万不要对光秃秃的山和灰蒙蒙的天空感到遗憾,因为相比景色,在冬天去北京吃一顿炙子烤肉才是真正的享受。之所以叫炙子烤肉,是因为烤肉的工具是炙子,用果木作为燃料,亲手烤肉,大口吃肉,在冬天能吃出汗来。
炙子烤肉有两种吃法,一为文吃,一为武吃。文吃即厨师将肉烤好后端盘上菜,在房间里吃;而武吃则是自己围着炙炉,边烤边吃。北京出名的炙子烤肉店有两家,烤肉宛和烤肉季,这两家都很出名,味道和用餐体验也非常不错,可以体会到真正豪爽的炙子烤肉吃法。
看了这些北京美食,有没有感到十分的嘴馋呢?下次去北京旅游时,就不会对着满街的“老字号”发愁了吧,更不要在景区旁边的那些餐馆用餐,不然只会收获贵和心痛的感觉,而尝不到正宗的老北京美食。你还有哪些北京的餐馆推荐呢?
7. 用三种感官来写北平秋天的水果突出血了北平秋天的水果什么的特点
作者通过视觉、嗅觉、味觉三种感官来写北平秋天的水果。突出了北平水果色香味俱全的特点。
《北平的秋》三、四段原文:
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
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7)北平有哪些好吃的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作者老舍,北平的秋(《四世同堂》选段)《四世同堂》的创作开始于1944年。老舍对于小说的创作准备则开始于1941年,此时正是北平沦陷的第五个年头;
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文学在全民抗敌、同仇敌忾的情势下,表现出统一的步调和普遍高昂的爱国情绪,老舍在这样的环境下萌发了创作一篇关于抗战题材的小说的想法。
但是苦于缺乏合适的题材故而一度搁置。直到1944年,抗战进入反攻阶段,老舍从夫人的经历中想到了一个完整的小说框架,于是开始在陪都重庆书写这部小说。小说的写作延续了4年,其间经历了抗战胜利以及作者被邀出国讲学,直至1948年,老舍才在美国完成了这部达百万言的长篇巨制。
8. 地道的北京人都去哪里吃北京的美食
作为我大中国的首都,北京一直是很多人憧憬和梦寐以求的地方。它被世界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这里有着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人与美食。而说到北京的美食,一般人首先会想到烤鸭。不可否认,烤鸭在北京算是一张美食名片。但地道的老北京人,岂会满足于一只烤鸭呢?
要知道,北京可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四个朝代故里。这些历史对饮食文化的影响颇深,加上北京又长期聚集着众多的回民,使北京小吃形成了汉民,清真和宫廷三种不同风味的特色。另外,在中国的八大菜系里,唯独没有北京菜,为什么?因为北京以都城的特殊地位,集大家之所成,吸收了各地饮食的精华,它压根就不需要入驻八大菜系。可以这样说,北京人不出京城,能吃遍天下所有美食。
北京的美食包罗万象,号称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国内之首。北京人对吃更是讲究,哪怕是一片炸窝头,抹上臭豆腐都能吃出仪式感。本期老王就给大家推荐北京8大特色美食,全吃过的是地道老北京人。
在北京,提起“涮羊肉”,人尽皆知。因为这道佳肴吃法简便、味道鲜美,所以深受欢迎。又因老北京用铜锅烹饪羊肉为主,故亦称“吃锅子”,“涮大羊”。老北京涮羊肉,正宗老北京火锅的风味,传承老北京涮羊肉的特点,采用铜锅炭火,羊肉讲究肉质细且无膻味,鲜嫩无比。再蘸上鲜香味醇的麻酱,这热乎劲儿带来的满足感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