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酱豆子怎么做老式做法 自制酱豆
1、食材准备:黄豆 500克,水 适量,小麦面粉 少量,盐 适量。
2、黄豆挑拣掉坏掉的,清水搓洗干净,用冷水泡至粒粒饱满,泡了一夜。
3、煮熟豆子(有条件最好蒸熟)要熟透,手轻轻一捏就碎,但豆子是完整的。
4、沥干水份(煮豆子的水不要)要沥的干一点,干到手抓一把不会有水黏在手上,我用风扇吹干的。
5、撒上面粉搅拌,让每一颗豆子都均匀的包裹上面粉,就可以了,不用多。
6、均匀的平铺在簸箕里(没有簸箕用洗菜的篮子也可以)厚度3-5厘米。
7、用棉布上下包裹起来,豆子不要暴露在外面,用夹子一圈夹紧,放在阴暗有点潮湿的地方,底部架空。
8、等待发霉大概要5天左右的时间,期间用手试布表面升温,说明在发酵了,不要打开看,豆子暴露在外面会着凉,且接触外面的空气会长出不好的黑菌。
9、放入无油无生水的容器,加入冷的盐开水,盐的用量比炒菜的要多一些。注意晒过的豆曲和盐开水都要等放凉了再操作,不然会酸掉。
10、太阳下暴晒,每天等放凉了再搅拌,热的搅拌会变酸。晒至少半个月,变糊糊状态就晒好了。晒好后表面倒上香油,密封冰箱保存。
B. 酱块子如何存放才好
酱块子用纸包上放在不通风又温暖的地方(18~20度最好)进行发酵。
东北大酱的做法:
1.将黄豆挑出去碎豆和瘪豆,不用洗直接放入炒锅中,不要放油干锅炒,一次炒不完可以分几次炒完;
2.中火不停地翻炒直到豆子炒到微微有点糊的颜色,吃一颗感觉很香就可以了;
3. 因为炒之前清洗不容易晾干也不容易炒制,所以炒好后,要用凉水洗两遍捞出;
4.将洗好的豆子放入锅中倒入豆子3倍量的清水大火烧开;
5.盖上盖子小火要煮大约1个小时,煮到豆子用手指就能碾碎的状态就可以了,注意不要干锅要经常的搅动一下,如果水煮的干了,可以再往里面加热水,不要加凉水
6.将煮好的豆子捞出来趁热用绞肉机绞碎或者用擀面杖擀碎,喜欢大酱里面有豆瓣的,可以就用擀面杖不要擀得过碎就可以;锅里煮豆子的汤汁先不要倒掉
7.取一个小盆或者一个盒子,取一些豆碎放入里面压紧压平,然后倒扣出来就成了板砖一样的块状,称为酱块子(圆形的椭圆形的都可以),一般是一斤做一块,不要做得太小那样里面发酵出的油少不香;豆碎如果太干不爱成型可以放一些刚才锅里煮豆子的汤,千万不要弄稀了做不成酱块子;
8.将做好的酱块子晾凉,再晾一天或者一夜,表面干爽,然后用纸包上放在不通风又温暖的地方(18~20度最好)进行发酵,期间不用管它了;期间酱块子上会长白毛,这是因为发酵的原因,如果没长那就是酱块子没发酵,是做不成大酱的
9.每年下酱(东北人的叫法,就是开始做成液体状的酱了),只能是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这三天,具体为什么不知道,只知道这是老规矩,做酱的前两天,将酱块子拿出来去掉包着的纸,然后用刷子在流水下将酱块子刷干净
10.将刷干净的酱块子弄成小碎块,可以掰或用刀切或用擀面杖砸都可以,然后晾到盖帘上晾去表面的水汽
11.将20斤清水放入1.5斤盐烧开搅匀关火晾凉倒入坛子或者缸中,将弄成小块的酱块子也放进去,搅匀,用透气的纱布盖上放到通风的地方就可以,一个月以后才能吃;
12.在这期间一定要每天都用图上的那个酱杵子(木头的自制的)自下往上的捣1遍或几遍,刚开始会有小块,慢慢地就全部化掉了,一个月以后酱做好了,刚做好的酱是稀糊状的,无论是生酱蘸青菜还是炸酱浓度刚好,越往后随着水分的慢慢蒸发,大酱会越变越浓稠,吃到最后炸酱就需要先用水稀释了;
C. 怎样下酱豆最好吃
大酱怎么下好吃呢?烀酱豆之前,要把挑好的黄豆用清水浸泡,使它胀开,这样豆子易烂。烀酱豆时要放上适量的水,烧开锅后用文火慢慢地煨。烀好的酱豆黄中透红,带有黏性。然后把烀好的酱豆做成一块块四方形的坨,俗称酱块子,用纸包好,密封实了,放到干燥处发酵。
第二,大酱又名黄酱,是以黄豆、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制曲、发酵等工艺酿造而成的咸鲜口味的调味品。是北方餐桌必备调味品之一。大豆加工制成大酱,加工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促使豆中更多的磷、钙、铁等物质被释放出来,提高了人对豆中矿物质的吸收率。
大酱怎么下好吃呢?先将黄豆清洗干净,去除里边劣质的豆子,浸泡一夜,泡过之后的豆子,全身都会胀大,豆皮也会撑破,然后将豆皮挑出来,继续把豆子清洗干净,放在锅中煮熟,煮的时候,锅里不要添太多的水。中间要注意锅中水量是否足够,以免糊底。锅中的豆子有一股糊香,赶紧加水,豆子煮好之后颜色越红做出来的大酱越香。煮至里边的豆子能用手轻轻碾碎,放在案板上,蘸着一些干玉米面,摔打成长方形的块状,然后用干净的纸包严实,外面缠上线防止裂开。然后放在屋内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发酵,温度不能太高,大约18-20度之间最好,太凉或者太热都不会发酵,过1到2个月以后,想吃的话就可以把酱块取出来。
D. 家乡农民,酱豆的做法
首先就是挑选原料了。挑选颗粒饱满,无虫害的黄豆。然后放在清水里浸泡一个晚上。待除去杂物就放在锅里面用大火蒸煮,完事以后。把汤水空去,把煮好的豆子放在一个大瓷盆里。用细纱布遮住,放在屋子里的阴凉处,让其自然发酵。等上十几天以后,豆子会长出了一层像浸过牛奶似的白茫茫的粘膜,我们乡下话叫(白毛)。发酵的好坏情况一般是根据有经验的人判断的。这以后就会把配料盐、辣椒、姜丝、花椒、茴香等佐料放入盆内,再加入适量的白酒和西瓜能更好的出味,装进容器里蒙上纱布进行后期发酵(太阳暴晒几天)。这个过程要密封严实。不然的话就会出现腐败现象的,导致酱豆子生蛆。容器的外面一般用塑料包住。这个过程要持续一段时间,等发酵结束就可以吃了。吃法一般分为两种
直接使用。取出一些酱豆子,可以直接拌饭吃。我们家多吃馒头,因此就可以把酱豆子夹在馒头里一起吃。味道很美味,酱香,醇香,豆香等各种香味都有。
2.用葱花炒炒吃。这种吃法,吃起来更好吃。在锅里,放入少许油,葱花后炒炒。我们在冬天里一般选择这种吃法,把炒好的酱豆子放在油饼或馒头上,很是美味。
E. 酱豆子怎么做好吃,油焖酱豆子的家常做法
食材
主料
酱豆子
150g
辅料
油
30g
红油豆瓣酱
30g
生姜
15g
白糖
20g
大葱
30g
步骤
1.酱豆上笼屉蒸软,如果和我一样喜欢偷懒的话,这步可略掉。
2.大葱切段,生姜洗净切片。市面上生姜有两种,一种个头较大,这种姜肉质颜色淡黄,味道辣而不香;另一种是小姜,我们叫它“笨姜”,个头有拇指粗细,切开后肉质色泽金黄,口感香而辣。
3.炒锅里倒入油,既然是油焖,那么油的用量是不能少的。油热后放入姜片与葱段爆香。
4.挖入红油豆瓣酱,小火炒出红油。
5.倒入酱豆子,小火炒匀使之裹满酱汁。
6.倒入清水(如果酱豆子上笼屉蒸过的话,放不放水均可),调入白糖。
7.小火焖炒至酱汁浓稠酱豆绵软,开大火收汁。
F. 如何腌制酱豆子,既有酱味,有好吃,详细点
首先是要挑选很饱满的大豆作原材料,把选好的豆子用水泡过之后,放在锅里煮熟,空去汤水,盛在干净的陶盆里,用细纱布遮住,放在热热的炕头上用被子或棉衣捂起来,十几天之后,黄豆的外表长出了一层像浸过牛奶似的白茫茫的粘膜(就是你说的长毛),配上盐、辣椒、姜丝、花椒、茴香等佐料,加入适量的白酒和西瓜能更好的出味,再装进容器里蒙上纱布进行后期发酵(太阳暴晒几天)。几天之后“发”过来就可以吃了。吃之前最好再熟一下。 第一步
是煮豆把精选黄豆在凉水中洗净后,直接放在锅里添入自来水,没至黄豆上约二指深。然后开始像焖米饭一样煮豆,把豆煮到吃起来稍微有点面。豆捞出后放在筛子上控一夜,凉透。
黄豆凉好后开始拌面,在黄豆外均匀裹上一层薄面,互相不粘连。如果豆太干拌不上面,把留用的煮豆水淋在黄豆上少许,达到使其能裹面的程度。
---------------------------------
第二步
是捂豆在木板或一些透气性好的材料(忌用玻璃板或塑料)上铺三四层报纸,报纸上再铺一层干净的白纸或牛皮纸。把拌好面的黄豆均匀铺在白纸上,约一指厚。在摊好的黄豆上再铺上一层透气性好的纸。捂豆的房间门窗不要频繁开启,尽量保持一个闷热、潮湿的环境,春天温度低时可盖上纸并在纸上盖一层毛巾被,利于豆子发酵。
黄豆捂到第3天时,如果黄豆发乌,说明捂得恰到好处,如果发黏则说明湿度大,可把盖在上面的纸揭下。3天后,黄豆长出白毛,再等一两天,白毛变绿毛,把长满绿毛的豆放在筛子里,放太阳下将其晒干,约需两天。整个捂豆晒豆过程,最长不会超过7天。
--------------------------------------
第三步
是晒酱晒酱之前先拌酱,这一点非常关键。拌酱前一定要听天气预报,如果一周内没有连阴雨天气,方可拌酱。拌酱当天需天气晴好。拌酱前把豆中夹裹的成团绿毛或黑毛捡出扔掉。
一斤黄豆配三四两盐、四五斤西瓜瓤。先用水把花椒、大料等洗净,捞出后加入盐放在一碗开水中浸泡,等水冷却后倒入准备好的大盆中,再倒入晒好的豆,搅拌后浸泡两个小时,再放入西瓜瓤搅拌。
把搅拌均匀的酱豆盆口处蒙上一层棉质纱布,纱布上面可撒一些花椒,防止招苍蝇。
把蒙好纱布的酱豆盆放在太阳下暴晒,早上搬出时搅拌一次,晚上再搬回室内,防止雨淋。晒半个月,闻到酱香味后可炒制食用。
G. 干酱豆子要怎么做好吃
主料
黄豆5000G
调料
食盐500G、百里香100G、花椒100G
酱豆步骤1
挑选上粒大饱满的黄豆洗净泡胀,用柴火煮制至变软
步骤2
黄豆用手指能捏碎时捞起沥干水份备用
步骤3
取来簸箕(用竹子编制而成,有很强的透气性),上面铺上香椿叶和核桃叶
步骤5
将煮好的黄豆放均匀的铺在上面至放凉
步骤6
将煮好的黄豆放均匀的铺在上面至放凉
步骤7
经过两三天的发酵,拿起黄豆能拔起长长的丝(这会儿就是所谓的纳豆了)
步骤8
丝拔的越多越长,说明发酵的越好
步骤9
拌上食盐,份量要相对多一点,再加入大蒜、生姜、山胡椒、陈皮、花椒面、辣椒面等调料拌匀
步骤10
搅拌好的纳豆
步骤11
将拌好的纳豆装入坛中
步骤12
用干净的塑料袋将坛口密封紧
步骤13
用绳系好,让空气不能进入
步骤14
盖上盖子
步骤15
外面再接着套袋,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空气进入,然后放在太阳下晒上十天半个月的,(这样是为了让它发酵的效果更好一点),然后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储藏,什么时候需要就可以取出同辣椒面一起搅拌
步骤16
这就是拌好辣椒面的酱豆,辣椒面在这个制作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调料,必须让每颗豆豉充分包裹,然后入在簸箕里放在太阳下晾晒至五分干的时候就可以装盒或装坛储存了,吃上一年半载都不带坏的
H. 酱豆子怎么做好吃
酱豆子,在陕西紫阳县较为流行,河南周口、山东聊城、菏泽一带的农村也有制作,每年黄豆收获的季节过后,有着勤劳和智慧的人们都会制作这种豆子。
中文名
酱豆子
材料
豆子
流行地
河南
口味
鲜香
做法
酱豆子
将干黄豆去皮,砸碎成二分之一状或碎米状,用水略煮,晾半干,加上各种香料,比如大回,小回,八角等待,用竹编制的罗框,里面铺上稻草,稻草上门铺上一层八角树叶,然后倒入上半干的黄豆粒,上门再铺上八角树叶,加上稻草,一定要装的严实,然后将它放入灶屋(厨房)的楼上,离灶顶远一点,能受得到烟雾为益,因为农村是用柴火做饭的,每当做饭时,柴火的烟雾会往上熏,待到两周左右,这时,豆子已经基本发酵生香了,再将它拿出晒干,密封干燥保存,日后可以享用,与肥瘦相间的猪肉焖炒,香气扑鼻,顿时让你胃口大开!
聊城做法
酱豆子
将干黄豆淘洗干净,于锅中煮熟,晾凉至半干,加适量面粉混匀。将略干的拌面豆子均匀铺到牛皮纸上,上覆多层牛皮纸。置于30-35℃适宜环境中发酵两周,此时豆子表面生有大量黄色霉菌。将生有霉菌的豆子置于日光下暴晒至干燥,出去表面霉菌。
另将西瓜皮、冬瓜、菜瓜、鲜辣椒等清洗干净切成大小适当的块,加入花椒、茴香、肉桂、八角等香料面,食盐,红糖,白酒,生姜丝。将蔬菜与佐料混合均匀备用。
将混合好的蔬菜与干燥的豆子混合均匀,置于泡菜坛或普通陶瓷缸中继续发酵。经约1-2月发酵后,即成。
成品蒸或炒后食用,或与鸡蛋混炒味道更佳。
酱豆子
I. 怎样晒酱豆好吃
第一步:煮豆。
把精选的黄豆放在凉水中洗净后直接放在锅里。加入自来水,没至黄豆上约二指深,然后像焖米饭一样煮黄豆,把黄豆煮到吃起来稍微有点儿面。黄豆捞出后放在筛子上控一夜,使其凉透。
黄豆晾好后开始拌面。在黄豆外均匀裹上一层薄面,互相不粘连。如果黄豆太干拌不上面,把留用的煮豆水淋在黄豆上少许,达到使其能裹面的程度。
第二步:捂豆。
在木板或一些透气性好的材料(忌用玻璃板或塑料布)上铺三四层报纸,报纸上再铺一层干净的白纸或牛皮纸。把拌好面的黄豆均匀地摊在白纸上,约一指厚。在摊好的黄豆上铺一层透气性好的纸。捂豆的房间门窗不要频繁开启,尽量保持一个闷热、潮湿的环境。温度低时可盖上纸并在纸上盖一层毛巾,以利于豆子发酵。
黄豆捂到第三天如果发乌,说明捂得恰到好处;如果发黏则说明湿度大,可把盖在上面的纸揭下。3天后,黄豆长出白毛,再等一两天,白毛变成绿毛。把长满绿毛的豆装在筛子里,放在太阳下将其晒干,约需两天。整个捂豆、晒豆过程,最长不会超过7天。
第三步:晒酱。
晒酱之前先拌酱,这一点非常关键。拌酱前一定要听天气预报,如果一周内没有连阴雨天气,方可拌酱。拌酱当天需天气晴好。拌酱前把豆中夹裹的成团绿毛或黑毛挑出扔掉。
500克黄豆约配200克盐、两公斤西瓜瓤。先用水把大料洗净,捞出后加入盐,放在一碗开水中浸泡,等水冷却后倒入准备好的大盆中,再倒入晒好的豆,搅拌后浸泡两个小时,放入西瓜瓤搅拌。把搅拌均匀的酱豆蒙上一层棉质纱布,纱布上面可撒一些花椒,防止招苍蝇。
把蒙好纱布的酱豆放在太阳下暴晒,早上搬出时搅拌一次,晚上搬回室内,防止雨淋。晒半个月,闻到酱香味后可炒制食用。
做黄豆酱最关键的就是晒霉豆时一定不要其淋雨,乃是大忌,淋雨后就不能用了,之前的一切都化为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