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西安哪里有好吃的卷凉皮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西安哪里有好吃的卷凉皮

发布时间: 2022-09-13 09:00:57

A. 哪里可以买到褚恩慧牌卷凉皮啊啊……知道的一定要告诉我哦!

西安凉皮是陕西着名小吃,口味独特,老少皆宜,近年更已走出陕西,香飘全国,受到各地人士的广泛欢迎。 西安凉皮又称酿皮,种类繁多,依原料不同,又分为米皮和面皮两大类。现在西安以秦镇大米凉皮最受欢迎,其历史悠久,可上溯至秦代,为秦镇一带百姓给朝廷的贡品。秦镇位于西安市辖区长安县内,毗邻西安,自古盛产优质粳米。传说秦始皇时,一年大旱绝收,无米上贡。当时刑罚严苛,乡民皆恐,求教于一乡绅。隔日,乡绅计出,制凉皮上贡!将陈年大米浸泡过夜,石磨成浆,沉淀,撇去上清,上笼蒸制,再加各种调料,即成秦镇凉皮。秦始皇尝过,绵软爽滑,酸辣可口,大悦之下,遂免当年赋税,并指定秦镇凉皮此后为皇家贡品。秦镇大米凉皮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选米、碾粉到和浆、锅蒸都独具特色,因而制出的皮子具有筋、薄、细、滑等特点,再加上秦镇凉皮辣椒油制作极其考究,调料选用上等辣椒、优质菜籽油以及多种调味料,将辣椒、花椒、茴香等香料碾细加入油中,上火加热反复熬制而成,其色泽红亮,辣香诱人,因而调出来的凉皮红艳如火,清香扑鼻,酸辣爽口,再佐以豆芽、芹菜黄绿相间,堪称绝配!为关中百年来久负盛名之美食,吃上一口便终身难忘!
编辑本段【汉中凉皮】
另一种有名的米皮是汉中凉皮。汉中位于陕西秦岭南麓,历来盛产大米,世称“鱼米之乡”,物产富饶,生活习俗类似四川。汉中凉皮同样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口感较软,其辣椒油没有秦镇凉皮的香气浓烈,但却柔和细腻,别有风味。西安街头常有一对对小夫妻,逛街吃凉皮时必是“一国两制”,先生选秦镇凉皮,女士则选汉中凉皮,颇具情趣。
陕西关中平原是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地之一,以小麦面粉为原料制成的凉皮称为面皮,在陕西最为普及。改革开放以前,大米在陕西还算稀罕之物。因此那时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常有老乡推着新大米换面粉,通常一斤大米可换一斤半到两斤面粉。现在西安还可见到换大米的老乡,但比早先已少。西安市话剧团大名鼎鼎的演员郭达,当年正是以小品“换大米”在全国一炮走红的。关于面皮的制法,陕西文坛名家贾平凹先生在其“陕西小吃小识录”中记述如下:“制法:一斤面粉用二斤水,分三次倒入,先和成稠糊,再陆续加水和稀,加盐,加碱,稀浆用手勺扬起,能拉起筷子粗细的条为宜。蒸笼上铺白纱布,面浆倒其上,摊二分厚,薄厚均匀,大火暴蒸,约六七分钟即熟。将面皮从笼箅上扣在案上,每张面皮上抹一层菜油,叠堆一起晾凉后用摆刀切成细条即成”。
除此之外,西安凉皮还有几种异类:热面皮,现蒸现吃;炒凉皮,近乎炒面;绿豆粉皮,以绿豆为主料制成,绿如翡翠、亮如水晶、近乎透明,口感柔韧爽滑,细腻筋道,夏季西安市面,食客常选凉皮与粉皮混合调制,西安方言称为:“两搅”,口感更是绝佳;近年还有流行于宝鸡一带的岐山擀面皮在西安也大行其道,擀面皮口感筋道,做法是先擀后蒸,熟后切成条状,调料大致相同。
西安街头所售凉皮,售卖时还各有特点:米皮白且透亮,蒸笼有多大就能蒸出多大一张,蒸好后一张与一张之间略抹熟菜油,然后一层层摞起来,堆在案头如同招牌一般。吃的时候小贩取出一张,放在铺了雪白纱布的案上,娴熟的用一把大如铡刀的利刀,几乎看都不看的“咣、咣、咣……”几下便把皮子切成筷子般粗细,然后放上盐、醋、特制的调料水、黄豆芽(或绿豆芽)等,最后用筷子挑起一撮皮子在盛满红亮的辣椒油的罐子里美美一蘸,若嫌不过瘾再用勺子挖一大勺辣椒出来,红红的,油油的,一起淋到皮子上端到食客面前,洁白的米皮、红亮的辣油,不等入口那扑鼻的香味就已经谗的人口水直流了,拌匀了尝一口,皮子筋道,口味酸辣,鲜香异常,人间美味不过如此!而面皮的大小、外观都与米皮差不多,只是颜色稍黄,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面皮里有面筋,面筋是做面皮时产生的副产品,不用再单做。好的面筋吃起来不但筋道、味香,而且里面有许多气孔,如同海绵一样,吸满了鲜美的料水和辣油,咬一口滋滋冒油,那种香辣透心、鲜美爽口的感觉实在过瘾,因此在西安凉皮店里最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老板,多来点面筋,多搁些辣子”!
西安凉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全国,特别是在炎炎夏季,假如你到西安街头走走,就不难发现,不论男女老少,凉皮都以它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吸引着每一个人,无论大小凉皮摊上,时刻都是人潮拥挤。而西安凉皮因其投资小、利润大、回报快,也成为目前小吃经营的首选项目之一。
【油泼辣子方法如下】汉中的面皮有悠久的历史。汉中凉皮主要是香在辣椒中的调料上,尤其是在辣椒油的制作上下功夫。辣椒油是凉皮(粉皮)调料中最关键的,好吃不好吃最主要取决于辣椒中的调料. 汉中的面皮有悠久的历史。汉中凉皮主要是香在辣椒中的调料上,尤其是在辣椒油的制作上下功夫。辣椒油是凉皮(粉皮)调料中最关键的,好吃不好吃最主要取决于辣椒中的调料.
汉中凉皮的做法如下:
1凉皮:3两:
2.豆芽:2两
3.辣椒油:0.3~5克
4.盐:0.1克
5.味精:0.01克,
6.大蒜汁:0.2克,
7.生姜汁:0.2克,
8.调料水:0.1克.
9.芝麻酱:0.2克.(汉中口味不放这个)
凉皮辣椒油的制作方法:
汉中口味的比例:(凉皮专用料), (三种辣椒), (菜籽油),由于每个地方的口味不一样,故请来电告所我们你所在城市,以便我们给你提供适合当地口味的各种原料.
1.主料:香料(凉皮专用香料)一袋(汉中凉皮专用香料),
2.辅料:辣椒(汉中凉皮专用辣椒料,内含芝麻20克)、 辣椒二袋、
3.辅料: 菜籽油; 植物油500克(菜籽油);
4.将菜籽油烧至沸腾后,稍凉1分钟左右,倒入容器内,依次放入(先少量放一点辣椒在油中,30秒后辣椒不变黑色为最佳,然后在大量放入辣椒,)香料搅拌均匀即可(放料顺序不要弄错.)。
编辑本段【制作凉皮】
第一步 : 槔蒜 。
方法: 蒜3~4瓣 ,姜一小块,去皮,放于碗中,加适量盐和味精,用擀面杖槔成蒜泥。
第二步:放入油泼辣子或辣子面。
如果不喜欢吃辣子就不要放了。但是没有辣子的凉皮味道就损失了5成,因为陕西人爱吃辣子。
第三步:用油泼蒜泥和辣子,倒入醋,凉水,搅拌均匀。
油煎了之后,趁热泼在蒜泥上,然后将醋倒入刚用于煎油的国内,热醋之后,倒入蒜泥碗内。然后倒入凉水 ,凉水可以用纯净水或凉开水,倒入碗内。具体油,醋,水的用量: 适量。
编辑本段【凉皮的制作】
第一步:和面。面粉适量放于碗内,边倒水边搅拌。
面粉是小麦面粉,冬小麦最好了,因为冬小麦蒸出来的不容易断,劲倒。倒入水的时候一定要搅拌,防止产生面粉疙瘩。
和面。面粉适量放于碗内,边倒水边搅。
和面很关键的,关键是面粉的量和水的量的把握。就是和出的面糊稠与稀的问题。具体让我说要出一个量来,也比较困难。这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的过程。面糊太稀,蒸出的凉皮容易断,稠了厚度不好均匀。
将盘子洗干净,在盘子内涂抹一层食用油,主要是防止在蒸凉皮时候的的粘连。
涂油的方法: 用餐巾纸和布蘸油涂抹盘子内。每次好一个都要涂的,具体的量,以凉皮不粘盘子底为标准。
第二步:将面糊倒入盘内。
可以用汤勺舀面糊倒入盘内。使面糊能够均匀在盘内形成一层2~3毫米 厚的面层(也不一定,总之是越薄越好)。
技巧: 为使面糊均匀,拿起盘子左右前后的倒一倒,就均匀了 。
第三步:蒸。
将放有面糊的盘子放在锅内,蒸。
锅内的水是已经烧开的水。蒸的时候一定要盖锅盖
大概蒸3~4分钟就好了,时间长一点没关系的。我建议5分钟。这跟面糊的厚度有关系。熟了为止。
蒸凉皮提示:火不能太大了,太大容易造成翻船或进水。
第四步:凉。
将凉皮盘子放在凉水上,让它冷却。可以直接浸倒水里也行,适用于只有一个盘子。凉的差不多了,然后把凉皮从盘子内揭出来。
一定要慢,不要急,不要把面皮扯断了或裂了。是否粘盘子,跟你刚才擦的油有关系。
提示: 可能大家遇到一个问题,怎么把盘子从锅内拿出来,因为很烫手,具体方法:用木铲铲端出。
(TIPS: 在凉皮叠加时候,在凉皮上撒些凉水,可以防止它们之间粘接 。 )
切: 切的时候在凉皮洒水,防止粘连。
将调料倒入面皮内,搅拌。
这样,凉皮制作完成。可以烧点稀饭喝着,非常美味。
编辑本段【【凉皮的起源-汉中凉皮的传说故事】
在汉中当地有各种关系凉皮的故事,但以下这个关于凉皮的起源故事最为流传。
相传,秦汉时期,天下大乱,刘邦称王于汉中,为定国兴邦,命萧何修筑山河堰,水利兴旺,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为改善生活,便不断探索研制新的食品。他们把面粉加水稀释,蒸成薄饼,后切成条佐以辣酱等凉拌而食,味道很是鲜美。
刘邦为体察民情,常微服出访。一日,刘邦来到一户人家,好客的主人就以这种新食品来招待刘邦。刘邦不吃则已,一吃便赞口不绝。吃罢竟余兴不绝,便想知道它的名称,而农民们却一时说不出来,刘邦又问了制作方法,听罢,刘邦大笑曰:“此乃蒸饼也。”
随着时间的推移,凉皮的吃法也不断的改进,人们开始使用重叠式蒸笼,一次可蒸出许多张,而且探索出了洗出面筋和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再蒸的新方法,蒸出的凉皮又大又薄,筋丝柔韧,切成细条,恰象皮条,就逐渐改称为“面皮”(而亦有据原料之不同分称“面皮”与“米皮”者)。

B. 西安特色小吃,地址和价位 急用!!!

因为近期我也要去西安。所以上网查了一下特色小吃。希望能帮助你。呵呵
1、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独具西安方邦特色的着名小吃,西安老孙家饭庄从一八九八年开始经营,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2、黄桂稠酒
陕西的风味菜点以其所包含的丰富历史典故和文化情趣为越来越多的游人所了解和喜爱。酒席宴上吃喝是不分家的,于是陕西最有名的饮品黄桂稠酒就开始大行其道了。到如今,从大酒店到街坊小吃铺,到处都在卖热气腾腾的稠酒,以至很多西安的老人和小孩也都能给外地客说出几句有关杨贵妃与稠酒的传说来.
3、荞面饸饹
西安城墙内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地方名叫教场门,顾名思义,大概是当年八旗兵、绿营兵操演武功的地方。"门"没有看到过,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教场门"三个字出现在西安人的口中,常常是后面还挂着另两个字"饸饹"。
4、灌汤包子
贾三是西安城的名人。来到西安,你是无论如何该去品味贾三先生透彻人心的清真和美伦美焕的技艺。找到贾三,你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小吃。西安的小吃多,"贾三灌汤包子"是名头最大、字号最为响亮的西安小吃之一。
5、陕西凉皮
6、泡泡油糕
7、岐山面 (赵老大歧山面庄,歧山臊子面馆在西安随处可见,其中较地道正宗的是赵老大歧山面庄,食者络绎不绝。 地址:南关正街109号)
陕西的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经很驰名。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闻名,用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种调味品制成。其基本制作工艺是:面条要用手擀成,并达到面薄条细、筋韧光滑、软硬适度的标准。做臊子是先将猪肉切成薄片,入热油锅烹炒,同时加入生姜、食盐、调料面、辣面和陈醋炒透即成。把豆腐、黄花菜、木耳炒好为底菜,鸡蛋摊成蛋皮,切成棱形小片,加切小的蒜苗做漂菜。吃时先将面条煮熟捞入碗内,打入底菜,再浇汤,放臊子和漂菜。
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的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饱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面食。
在古城西安乃至三秦大地享有盛誉的西安永明岐山面馆是西安市规模最大的一家岐山面馆,永明岐山面继承三千年西岐故里遗风,并运用现代科技进行了工艺创新,使永明岐山面具有"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不喝汤,回味长"的15字特色,以极富营养价值的天然植物的五端(根,茎,叶,花,藻)和五色(红,黄,白,绿,黑)再配以数十种名贵调料烹制而成,营养成分平衡,营养价值极高,实属价格低廉的大众营养快餐。
8、葫芦头
葫芦头原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春发生泡馍馆
9、肉 加 馍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
10、饺子
11.锅盔
•••••••••
晚上西安热闹的地方钟鼓楼地方比较适合外地人,而且鼓楼里也是西安最大的回访(穆斯林)小吃 陕西特产一条街,你问的是”贾三包子店”吗?也在鼓楼里,招牌很大,很好找。小吃街一般下午开始所有店铺出滩营业,到次日清晨左右打烊(早上也有,但是多数关门)西安着名小吃很多,比如羊肉泡馍,葫芦头,肉加馍,凉皮等等,泡馍要吃老孙家或者同盛祥的,葫芦头要吃春发生的,肉加馍要吃樊记,凉皮都基本一样,另外钟楼西边鼓楼巷子里,是西安回民小吃一条街24小时营业,最着名的有贾三灌汤包子和红红酸菜肉丝炒米饭,还有马永信的黄桂柿子饼和其他烤肉等民族小吃应有尽有,进去转一圈就已经回味无穷了
推荐:老孙家羊肉泡(东大街和东门外都有店面)老黄家羊肉泡(西门外),同盛祥羊肉泡(钟鼓楼广场),春发生的葫芦头(粉巷旁)土门第一碗的葫芦头(土门),樊记肉夹馍(竹岜市)秦豫肉夹馍,王魁,王恒这二家的肉夹馍也不错,永明岐山面(南稍门和劳动南路),)德发长饺子(钟鼓楼广场,解放路的饺子(解放路),薛家米皮(分店很多)。这都是特色小吃,其实西安的特色还有很多,只要是在市区不妨多尝试一些小吃,西安高档饭馆多集中在东大街、长安南路和南二环一带。
你就去回民街吧 钟楼下一站鼓楼下车 进鼓楼的门洞里 西安所有好吃的都在那了(鼓 楼 15 钟鼓楼广场 火车站乘611、603、610路)
在这次出发去西安以前,我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从网上找了一堆关于西安好吃的东东的文章,准备开始去一路尝试。本来以为在西安只有半天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谁知道由于去延安的路上堵车,在快到洛川的时候堵了大概3个小时以后,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延安,这样就多出了一天,我也就有很充裕的时间了。根据文章的介绍,我的主要活动定在了回民街,在那里我吃到了不少西安的小吃,也就以我的体会来说说吧。
肉夹馍:一天早上导游把我们带到了西大街鼓楼对面的一个小街里的“樊记”,不过在去的路上看到了“王恒”的招牌。记得在文章里看到过说“王恒”比“樊记”好吃,在同伴们全开始在“樊记”里面吃的时候,我和一MM到“王恒”也买了一个精选,4.5元一个。和“樊记”的相比,果然好吃很多,主要是由于“樊记”里的馍好象捂过了,没有那边的那么脆。不过“王恒”的普遍比“樊记”贵5毛,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又有两天的早饭是在那里解决的,不过一般一个人吃不下一个,基本是吃一半浪费一半,现在想起来真后悔啊。
酸梅汤:这个说成是西安的小吃应该是有点牵强,不过我在回民街里面看到很多家都有卖的,1块钱1杯,而我那几天也喝上了瘾,根据我吃的顺序,也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第一次喝也就是在吃“王恒”的肉夹馍的时候,喝起来冰冰凉凉的,很爽口。后来晚上去回民街的时候,发现有好多家买酸梅粉的,估计这个酸梅汤也就是勾兑出来的,有的浓有的淡,用塑料杯装着,在“红红炒米”里面盛酸梅汤的杯子居然上面还有吸管,一开始觉得很新奇,后来想想,觉得挺不卫生的。不过酸梅汤好象倒真是比可乐什么的更容易在回民街被接受。
钟楼小奶糕和滚雪球:这两种冰棍全是5毛一根。钟楼小奶糕在咱们坛子上好象去年就有人提起过,在路上和当地的导游说起,她告诉我其实当地人更喜欢吃滚雪球。从乾陵和法门寺回来回来的那天比较早,我就和2个MM一起杀到回民街去了。本来看介绍上说开元下面卖的那个小奶糕是正宗的,本来想走过去买,后来在鼓楼对面的一个小摊子上发现了,一人买了一根奶油味的,果然好吃,用MM的话说“比小牛奶强多了”,一根还没吃完,就到了马路对面,在鼓楼下面的摊子上发现了有滚雪球的,我嘴里还咬着小奶糕呢,又张罗着买滚雪球,结果卖的那个小姑娘看着我都乐了,滚雪球一吃还不打紧,后来几天我们就吃它了,尤其是可可味的。最后我们已经简称为“我们再滚一下吧”,最后一天一MM居然提议,要不我们吃两个东西之间就滚一下,我害怕拉肚子,没敢赞成。
镜糕:还没进回民街,在鼓楼的下面就有很多卖镜糕的小车,镜糕放在很小的笼屉里,很小,上面有红红绿绿的调料,要吃的时候会再给蘸上芝麻和糖,很便宜,5毛钱一个,味道还不错。不过我们走到回民街里面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卖1块钱一个的,上面放了不少葡萄干,决定也买一个尝尝,结果发现没有5毛的好吃:(
凉皮:在西安吃了两种凉皮:秦镇凉皮和麻酱凉皮。秦镇凉皮名字的由来不知道,估计是和某个地名有关系吧,而麻酱凉皮顾名思义是放了麻酱的。那个凉皮和在北京吃的很不一样,比北京的好吃多了,吃到嘴里有一种精到的感觉,鲜百味馄饨店里和老陕面馆里的觉得也没这个好吃。个人觉得秦镇的比麻酱的好吃,不过也许是因为我不爱吃麻酱的缘故,我在西安的朋友说她每次去回民街总忍不住要吃一碗麻酱的。
炒米:其实就是炒饭,但西安好象没有这么个叫法。我在介绍西安小吃和小兔子的文章里全看到过介绍“红红炒米”,到了那里,当然要尝一尝。晚上有很多桌子摆在路边,我们也找了一张空的坐下,会有服务员过来问你吃什么,点完以后,没过两分钟就上来了。观察了一下,好象这个就是直接炒出来,然后看哪桌要就给端过来,虽然后来又去了一次,不过我也没搞清楚那里是不是就做这一种炒米。那炒米是用酸菜和牛肉末一起炒的,味道很好,考虑回来以后可以自己实践一把,看能不能做出这种味道。我们因为是吃完晚饭再过去的,没吃太多,三个人就要了一碗,不过那可是那天晚上我们唯一全部吃光的东西。
肉串:在很多小吃店的旁边总会有烤羊肉串和牛肉串的炉子,很便宜,2毛一串,同样也是烤好了端到每个桌上来问你要不要,一般十串起卖,由于很小,不用担心吃不下去。结帐的时候就数铁钎子,很方便。不过由于上面的肉很少,吃起来没太多感觉,觉得还是北京的羊肉串好吃。后来看见有一家,有整只的羊挂在外面,好象可以现穿羊肉串,可惜眼大肚子小,就没有再吃了。同时那里还有卖涮牛肚的,3毛一串,红红的,上来的时候刷了麻酱,总觉得味道有点淡。
羊肉泡馍:这次吃的羊肉泡馍是在据说最正宗的老孙家吃的,为了品尝当地小吃,集体定了老孙家的风味餐,10个热菜10种小吃。其中就有羊肉泡馍,上来的时候是机器弄好的,没有体会到自己掰馍的过程,由于那时候已经吃的比较饱了,也就是尝了两口,没留下太深的印象。不过后来有一天去大皮院,看到了小兔子介绍的小炒馍,来了一份优质,一块馍我掰了大概10分钟,再送去给厨房炒,大概等了10分钟。本来以为炒馍出来会是干干的,谁知道也是有汤的,里面有蘑菇,西红柿,羊肉,粉丝.....好吃。
凉糕和凉粽:基本上来说我还是喜欢吃那种又甜有粘的东西,而这两个刚好符合我的胃口。唯一可惜的是拿出来的时候放了太多的蜂蜜和桂花糖,弄的味道反而有点苦,建议去吃的时候稍微加一点白糖就好。
糊辣汤和麻花油茶:据说是西安人喜欢的早点,我们当然也尝试了一下。不过说实话,很不习惯。麻花油茶一股怪怪的味道,我们一人尝了一口就没再吃,MM试了一下里面的麻花,说和油条差不多。糊辣汤里面有圆白菜、薯仔、菜瓜、牛肉丸什么的,当地人会在里面泡上一个“坨坨馍”据说就是很好的早餐,不过我们本来就抱着尝尝的思想,当然馍就没要,吃起来有点辣,感觉比麻花油茶好点。不过看起来当地人真的很喜欢吃,我们进去时候满满的一大盆,没5分钟出来已经少了很多。
酸汤水饺:同去的两个MM巨喜欢吃,由于我对面食一般,同时对酸的东西也不是太喜欢,因此是她们两主攻。其实第一次吃是在老孙家,一MM本来说不吃,后来尝了一个就连汤带饺子吃了一堆。后来有时间我们自由活动,还想到老孙家吃去,被我及时打住,给小兔子打了个电话,才知道大皮院那里就有好几家,我吃的凉糕和凉粽,不过从她们连汤也喝的比较干净看来,应该还是很好吃的。
灌汤包:贾三灌汤包也是鼎鼎有名的,离红红炒米很近,第一天晚上本来想进去,看里面那么多人还要等位,同时我们肚子也不是很饿,就没有坚持。不过后来有一天早上去了,要了一笼羊肉馅的,10个才4块钱,咬到嘴里满嘴的汁,果然很鲜美,再蘸上点醋,刚好解腻。不过由于事先有大半个肉夹馍垫底,我就吃了一个,剩下的全让MM吃光了。
在西安我主要就吃了这些东西,总结一下,西安的小吃还是很便宜的,我们吃的这些东西最贵的也就是小炒馍,6.5一份。而且有一个比较集中的地点,很便于象我们这种去旅游的外地人,不象别人问我北京有什么吃小吃的地方我都回答不上来,王府井小吃街和东华门的夜市里卖的小吃有多少是正宗的北京小吃我也不敢肯定。

C. 请问西安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地方

1.西安特色小吃:葫芦鸡、烤肉、锅贴(分牛、羊肉和猪肉馅)、(贾三)灌汤包子、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水盆羊肉、腊牛肉夹馍、腊汁肉夹馍(猪肉)、肉丸胡辣汤、岐山臊子面、biangbiang面、凉粉、锅盔、酸汤水饺、杨凌蘸水面、凉皮(麻酱凉皮、汉中凉皮、秦镇 凉皮、岐山擀面皮、面筋凉皮)、荞面饸饹、八宝镜糕、黄豆(豌豆面)切糕、蜂蜜凉棕子、黄桂稠酒、黄桂柿子饼、甑糕、贵妃饼、馓子等。
2.必到的西安旅游景点:大慈恩寺(玄奘法师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大雁塔(安置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大唐不夜城(中国第一文化MALL)、大雁塔北广场(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藏地)、小雁塔(建于唐代景龙年间,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西安博物院(是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的博物馆)、曲江遗址公园(目前西安市最大的游乐公园)、曲江寒窖(是传说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等待丈夫薛平贵的地方)、曲江海洋世界(海洋动物)、西安碑林博物馆(全国最多的碑石藏地)、明城墙(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钟楼(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鼓楼(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25年历史)、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西北首家野生动物园)、翠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南五台(佛教圣地之一)、太白山(关中八景之一)、大唐芙蓉园(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唐朝盛世的皇宫)、西安汉城湖(西安汉文化、水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昆明池遗址公园(汉武帝为了练习水战之用)、纺织城文化创意区、灞桥生态湿地公园、西安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西安半坡博物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白鹿原·白鹿仓景区(功能齐全、涵盖面广、跨界经营管理的综合智慧景区)、蓝田猿人遗址(旧石器朝代猿人遗址)、白鹿原影视城(首座集影视拍摄与体验、文化休闲、儿童游乐、精彩演艺于一体的大型影视城)、华山(五岳之一)、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陪葬陶俑)、华清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行宫别墅)、临潼大唐华清城(人文景观的历史遗迹)、秦始皇陵、兵谏亭(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藏身处)、临潼博物馆(地方志历史博物馆)、骊山(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法门寺(供奉释迦牟尼佛舍利之处)、法门寺博物馆(收藏、展示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珍贵文物之处)、乾陵(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永泰公主墓(武则天之女永泰公主)、懿德太子墓(武则天之子懿德太子)、章怀太子墓(武则天之子章怀太子)、黄帝陵轩辕庙(中华民族始祖轩辕帝的陵园)、茂陵博物馆(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昭陵博物馆(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汉阳陵(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到汉阳陵博物馆必看幻影成像)、大唐西市(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中心)、书院门步行街(古文化一条街)、钟鼓楼广场(西安市中心广场)、都城隍庙(明朝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回民街(西安回民聚居之地和回民小吃街)、化觉巷清真寺(西安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完善的清真寺)、德福巷(茶馆、咖啡馆和酒吧一条街)、骡马市步行街(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的时尚、人文、休闲生活广场)、永兴坊(原唐朝魏征府邸故址,现建成汇集了陕西各地特色美食聚集地)、西安事变张学良公馆旧址、西安事变杨虎城公馆旧址、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旧址、兴庆公园(唐玄宗朝政的重心,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居住的地方)、青龙寺遗址公园(中国佛教密宗寺院,西安最大赏樱花地方)、罔极寺(太平公主为母后武则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广仁寺(喇嘛寺。是康熙1703年来陕西巡视时拨专款敕建。为全国唯一绿度母主道场)、小寨(西安市最具青春、活力的商圈)、西安天坛遗址公园(隋,唐代作为皇帝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南郊陕西师范大学天坛路南面)、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影视体验馆、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原樱桃园、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白鹿原神鹿草莓采摘基地、白鹿仓、白鹿原滑雪场。

D. 卷凉皮是哪里的小吃

这个凉皮应该就是山西特色的一个小吃,因为那边主要都是以凉皮为主,而且就是特别好吃的。

E. 西安凉皮哪家最好吃

没有最好吃!只有适合不适合你的口味!下面是西安凉皮的几个流派。

秦镇米皮

南门外南关正街上的薜昌利,土门小树林的史玉林,建西街老吴家和吴升都不错。如果去秦镇吃推荐桥西头独一味,老街吕家

这家天顺凉皮曾和魏家凉皮门店紧挨,又和拴马桩擀面皮互为同行,是大学南路比较有名的凉皮小店。虽说历经过一次搬迁,但味道经久不衰,经营多年来还逐渐在种类上增加了冒菜、砂锅等吃食。

天顺家的擀面皮切得较细,面皮筋道,软硬适中,配菜爽口,汁水酸辣浓郁;大米皮滑溜软糯;炒凉皮调料给的足,吃起来都特别香。

大学南路的这家拴马桩擀面皮是总店,另外西安街头还有他们家众多分店,可以说生意很是红火了!对于重口的人来说,拴马桩擀面皮从色泽上就更胜一筹。喷香的调料汁鲜红油亮,搅拌均匀吃一口,有嚼劲的擀面皮更带味。总的来说,西安的每家店凉皮都大同小异,选择你最喜欢的就好。

F. 你觉得凉皮是酸甜口的好吃还是咸口的好吃

推荐离西安100多公里远的陕南商洛一带凉皮,从西安穿过秦岭就到了,非常近。这里人对凉皮有一种痴迷的热爱,基本上早中晚餐都能会吃凉皮而且不会腻,虽然没有很大的名气,都是些小店,但是不管走进那家店味道都不差,而且各家有各家的特色,非常好吃。讲句真心话,西安的凉皮除了魏家凉皮还不错,酸辣口的。

G. 哪里有好吃的凉皮 求

一般正宗的西安凉皮好吃的多了

H. 西安凉皮芙蓉卷9元一个,比手臂还粗,卷面皮为何会成为爆款美食

卷面皮能成为爆款美食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价格实惠、口味独特和吃法简单。

三、结语

西安凉皮芙蓉卷9元一个,比手臂还粗,卷面皮能成为爆款美食的原因有三点,分别是价格实惠、口味独特和吃法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