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沧州的民俗是什么
沧州舞狮、井陉拉花、河北邦子、沧州面花、西河大鼓。
1、沧州舞狮
沧州舞狮是河北省的民俗舞蹈。最早起源于汉朝,明朝时已广泛流传。传统民俗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沧州狮子舞以同乐会形式存在,早期多在庙会和春节民间花会时活动。
2、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河北省井陉县传统舞蹈类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类陉拉花最早源于民间的节日、庙会、典及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在唐代元和八年(813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中就有相的记载。
到了20世纪初,拉花已经十分盛行,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歌舞形式,有山西梆子不离口,井陉拉花遍地扭”的说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将井陉县命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
3、河北邦子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
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河北梆子在其兴盛期,还曾传入中国东北三省、江淮地区以及俄罗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4、沧州面花
“面花”,城里人叫“面塑”或“捏面人”。豫东地区称为“蒸花馍”;豫西一带早年叫“窝窝花”,解放以后改称“糕花”,但在河南广大地区,叫的最多、最普遍的称呼是“捏面花”。
在旧社会面是劳动人民生活中的高档食品,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顿“白馍馍”,成为穷苦孩子们企盼一年的最佳食品。母亲们把来之不易的白面粉,制作出各种不重样的小动物、小花馍,即好吃,又好看,又好玩,成为母亲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最好的食用玩具。
5、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
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
② 吴桥杂技大世界门票多少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吴桥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河北和山东的交界处。毗邻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和京福104国道。全县600平方公里,30万人口,其中从事旅游产业的有2万人。全县有46个民间杂技团体,26所民间杂技学校,7000多名杂技艺人长期活跃在国内外杂技演出的舞台上。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已经举办了九届,成为世界三大杂技赛场之一。
“吴桥杂技大世界”,1993年建立,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杂技文化和杂技民俗为主。占地3000亩,建有江湖文化城、马戏游乐园、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滑稽动物园、民俗风情园等八大景点。景区通票为100元(通票可游览所有的八大景区)。
第一怪:王宝合俩手三球跟鬼赛
王宝合5岁学艺,7岁登台,擅长表演:三仙归洞、口中吃针引线、软功缩骨,人送绰号“快手王”,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杂技大世界景区中有一个典型的杂技小院,小院面积不大,自然幽静,这就是“鬼手居”。两个瓷花碗、三个小红布包,一张铺着毯子的平台。一位老人已年过六旬,坐在小屋的前面,有点仙风道骨之感,他的右边摆着一张桌子,一杯清茶放在上面。
这是吴桥的传统节目“三仙归洞”,表演者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八大怪”之首的老艺术家王宝合。王宝合已年过六旬,他3岁丧母、6岁跟着父亲王福春(着名老艺人,五十年代曾任吴桥县群艺联合会主任)早年在北京天桥卖艺。五十多个艺术春秋不但使王宝合学会了一套杂技绝活,还练就了超人的表演功力。表演“三仙归洞”,不同于大台节目,它与观众近在咫尺,且由观众参与进来,重在“卖口儿”(即语言表达),难在“救戏”(即收回无意或故意露出的马脚)。它要求表演者手法运用灵活,头脑反应迅速,语言表达机智。节目看似小戏法,实则真功夫。但这对王宝合来说似乎驾轻就熟,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2002年他应邀到香港演出,被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誉为“鬼手”。
王宝合是位多面手,他的缩骨功夫也非同寻常,节目《穿小袄》是他的保留节目,《口中穿针引线》更是令人叫绝称奇,但他最偏爱的还是“三仙归洞”,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王宝合带着他心爱的“三仙归洞”,走过了很多地方,1951年,他随父亲赴朝鲜战场进行慰问演出;1953年,去革命圣地延安慰问演出;1955年,成立“杂技二十团”,赴云、贵、川、桂演出……回忆当年场景,王宝合至今记忆犹新,心潮难平。在去往拉萨的途中,当地藏民和哨卡军人看到是来自杂技之乡的艺人们,常常手拉手挡成人墙,不让前行,渴求演员为他们表演。在一些藏族村落,虔诚的藏民看了他们表演的魔术后欣喜若狂,对演员们敬若神明,纷纷向演员们敬献哈达,还要求演员为他们摸顶“赐福”。
王宝合就是这样带着“三仙归洞”走过了几十年,也走遍了大江南北,但他对吴桥杂技的爱始终如一,如今也多了更多的期望,希望吴桥杂技走向世界,希望吴桥杂技旅游能日渐兴旺,希望老祖宗留下的绝技后继有人,“祖辈留下的传统艺术不能失传,我要一直把它传下去。”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想拜王宝合为师,王宝合目前还在认真挑选适合的传人。
第二怪:高福州——白肚皮上切青菜(上图)
当你走进吴桥大世界江湖文化城,你能够亲耳听到江湖八大怪之一“小钢炮”高福州在表演开场时拿着个破啰为你卖口。他以滑稽的表演形式,来表达杂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小钢炮高福州肚皮上切青菜,刀起刀落,菜叶横飞,肚皮却毫发无伤。他一身硬功夫,只见他运气——下蹲——扭胯——举掌,手切红砖,掌劈顽石,砖石横飞,视若等闲,间或加一些幽默逗趣的语言动作,让人看得亦惊亦喜,成为大世界第二大怪。老人自幼练铁砂掌,18岁那年曾在一小时内,把三百块砖劈成碎块,如今,人老了,但雄风依在,快乐依在,豁达依在。当天他表演的是肚皮切白菜和脖子卷钢筋。擅长表演:头顶开瓶、肚皮切白菜、单掌劈砖等节目,人送绰号:“小钢炮”。
第三怪:李印怀——眼里扎出骨针来
一个露天的场地,一个沧桑的老艺人,拿着两个骨针,从鼻孔而入,然后从两眼而出,此情此景,我似乎看到了那个艰难的年代,而今,我只能说,这也许是“特异功能”吧。
在天桥把式演艺场,记者见识了这辈子都闻所未闻的惊险把戏。刚才在一旁敲锣的老人,在节目间歇时突然跑上台来插科打诨。大家开玩笑让他来一手,他见推辞不掉,就只得“逼上梁山”。
他随手从桌上拿起一个铁蛋子,说要吞下去。大家鼓起眼睛,生怕老人家一时负气出意外。他将铁蛋子放入口中,只见铁蛋将他的嘴撑得老大,吞了几次都没有下去。大家正说算了时,老人一仰脖子,“嗝儿!”滚下去了。
老人表情十分痛苦,蹲下,想把铁蛋吐出来。随着一声低吼,铁蛋子“咚”地一声滚到地面,记者报以热烈的掌声。老人在同时吞吐完2个铁蛋子后问,要不要同时吞3个?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要”。
老人感动,说要表演一个绝活给大家看,报答大家的厚爱。他从一个盒子里取出两根约2寸长的骨针,将他们送入鼻孔,然后用纸将鼻孔塞住。当他用手在自己脸部揉了几圈后,骨针居然从眼睛里冒出来一厘米!大家一片惊呼!都说快点弄出来,不难为老人家了。老人随后又从鼻子里将骨针给取了出来。
真相大白后,记者们才知道老人家原来是8岁学徒,15岁就登台的民间绝技大家李印怀老人。他擅长表演:吞铁球、吞宝剑、二龙吐须等节目,人送绰号“皮包骨”。
第四怪:何书森——鼻奏唢呐震中外
何树森10岁随父学艺,15岁开始练习鼻奏唢呐,人送绰号“吹破天”。
口中吐烟雾,鼻子还能吹出声乐来,这种鼻口齐用的绝活,极是少见。
第五怪:魏春华——千斤大缸蹬得快
“吴桥女儿真厉害,千斤大缸蹬得快,嫁个郎君不如意,一脚踢出大门外”。这是吴桥当地一句流行语,真是一语道破了吴桥女儿蹬缸的高超技艺。
一个娇小的少女仰面躺在一张长条凳上然后由四个壮汉将一口180公斤的大缸抬放在少女的双脚掌上,四个壮汉离开,少女开始表演。她运用灵巧的双脚“翻滚”大缸,正转、反转、侧转、竖转,大缸在少女脚掌上旋转如水。少女绝妙的蹬技表演使观众目瞪口呆,刹时间观众场上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导游小组说,蹬大缸的少女叫魏春华,她的蹬大缸表演已被收进世界吉尼斯大全。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魏春华说:“我可以蹬一千多斤呢!”
第六怪:郭树桐——老鼠提水碾荞麦
郭书桐跟从着名驯化大师张凤楼,深得大师真传,绝技惊人。他先后到北京、南京等地演出,人送绰号“老鼠郭”。
郭树桐的“训白鼠”是吴桥大世界江湖文化城的开场戏,在郭大师幽默语言的引导下,小白鼠的旅游故事开始。白鼠四五只,附会民间故事如刘全进瓜、李三娘坠井、洞房花烛等,演得精彩,说得漂亮,常常逗得游客捧腹大笑,撰联曰:爬上爬下一群鼠辈有悲有欢百态人生。郭大师讲得头头是道,观众听得、看得津津有味。
第七怪:李亮——刀山爬到云霄外
李亮出身于杂技世家,15岁登台,擅长表演“上刀山”等节目,人送绰号“怪腿李”。
李印怀与李亮是父子俩,李亮在表演这个节目时,父亲在下擂鼓助阵,并从语言上密切配合,不时还咛嘱几句。李亮的这个节目很危险,在刀山上,还要做很多高难动作,让下面观者也不禁要为其捏一把汗。
第八怪:廖鹏——双手书法唱梅派
最能体现江湖文化城中“文化”二字的,是一个叫廖鹏的男孩子,今年18岁,生得十分秀气,长得象个小姑娘。据说他能唱五个剧种的戏,当时唱得是一出新戏,奇就奇在他一口京腔洋韵的同时,还能用双手同时挥毫泼墨写就一副洋洋洒洒的书法作品。他还有拿手的画竹表演,看他年龄虽小一招一式却颇有大家风范,走台步,亮相一招一式,加上意味悠长的二胡声十分令人陶醉,令人无限感慨加佩服。
廖鹏6岁登台,擅长双手书画,演唱的评剧:“人面桃花”、河北梆子“钟馗”和梅派京剧令人叫绝,人送绰号“六岁红”。更令人惊奇的是:两手会写梅花篆字,字体洒脱自如,正如其本人。而那一挥而就,更让人钦佩。
廖鹏,1989年出生于梨园世家,由于受祖父熏陶,从小爱好吹拉弹唱、书画,六岁登台献艺誉为“六岁红”。双手挥笔左右齐写,为吴桥杂技大世界八大怪之一绝。
2001年参加“法国蒙彼利埃艺术家之春”艺术节。2004年《中华书画宝典》征稿活动中《冬雪》作品荣获银奖。2005年4月25日被邀请到北京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将军、书画名家大型笔会,一幅《墨竹图》受到将军及书画名家称赞并入其书。2005年7月20日应邀去大连参加“纪念徐悲鸿大师诞辰110周年中国110位着名书画家盛大笔会”并和100多位着名书画家同场书画,作品为《荷花》、《鹏程万里》、《耄耋长寿》。
③ 河北沧州最着名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河北沧州最着名的特色美食有哪些?沧州处于河北省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优美之城,并且还是一座民俗文化,人文情义之城,好人扎堆的城市。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非遗项目,沧州羊肠汤,沧州冬菜,传统兵器制作技艺,传统魔术道具制作技艺,迷踪拳,吴桥马戏……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河北沧州最着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一起来看看吧。
六、沧州狮子头
很多外地朋友来沧州,就会提出想尝尝本地最着名的特色狮子头,通俗点说狮子头就是大肉丸子,不过配方比例都有讲究,刚刚出锅的狮子头,颜色红亮有光泽,再浇上勾芡的汤汁,味道更是浓香扑鼻,非常有口感,还有肉感。来了沧州,必吃一次狮子头才不虚此行!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河北沧州最着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你还知道哪些?记得留言评论哦。
④ 吴桥县京华烤鱼电话
烤鱼电话我觉得这个地方的烤鱼特别的出名,有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吃他的味道,他的鱼全部选择都是鲤鱼,而且口感很香,又辣锅的,然后可以放一些,你喜欢吃的辅料,这样吃起来的口感是特别好吃的。
⑤ 吴桥烧饼怎么样
是在骆家庄那里,大马路边上的店,仔细看不难发现有甜的和咸的饼,葱油烧饼和芝麻糖烧饼1.5一个,萝卜丝的3块,还有无矾油条卖,卖早饭的点生意特别好,油条很酥,最近喜欢吃烧饼,人的口味果然是会随着时间变的。也只是随便买买,就点了个葱油的,圆圆的一个,表面洒了芝麻,一咬下去,超酥脆啊,一层层的面香伴着夹里的葱香,简直销魂了,总觉得以后会不自觉跑很远去买这家的葱油饼番外篇:果然之后又特意带朋友过去,介绍给他葱油饼,他表示很好奇,从来没吃过这个,我就尝试了个萝卜丝饼,但是味道没有葱油的好吃,不油又酥脆,北方的世界真是各种饼的天下啊
⑥ 沧州十大名吃有哪些
1、羊肠子。
2、冬菜。
3、炸老虎。
4、驴肉火烧。
5、狮子头。
6、火锅鸡。
7、小鱼辣酱。
8、红椒爆鲜虾。
9、黄骅烧饼。
10、泊头老豆腐。
河间驴肉火烧是河北省河间市的传统名吃。味道外热里爽,清爽醇香。其实河间驴肉火烧有很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代。火烧中的驴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其中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都远远高于猪肉、牛肉,所以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哦!
⑦ 河北省吴桥县回民饭馆多吗
河北省吴桥县回民饭馆多吗?应该还是可以的,应该在十几家以上的,因为回民饭馆东西还是比较好吃的。
⑧ 各位河北的亲人,吴桥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吴桥,作为我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以其悠久的杂技历史和精湛的杂技艺术在国内外杂技界被称作杂技艺术的摇篮,1954年吴桥被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杂技之乡”。 杂技大世界共建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小泰山等八大景点、集娱乐、参与、交流、表演、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示民俗精粹,以独特的杂技文化旅游日益奠定了华北知名景点地位。杂技大世界的中心景区江湖文化城占地19200平方米,重现了当年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京夫子庙四个民俗文化集散地的表演特色和江湖文化景观,让人们充分领略吴桥杂技艺人的奇招绝活,漫步城中可以尽情欣赏各具特色的杂技、马戏、戏法、气功、曲艺、独台戏、拉洋片、驯白鼠等艺术表演。
景点类型:公园
建议游玩:1天
门票:160.00元
开放时间:夏秋:08:30~18:00 春冬:08:30~17:30
地址:河北省吴桥县京福路1号
景点特色
江湖文化城:吴桥杂技大世界最具特色的中心景区,占地19200平方米,重现了当年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庙四个民俗文化集散地的表演特色和江湖文化景观,让人们充分领略吴桥杂技艺人的奇招绝活,漫步城中可以尽情欣赏各具特色的杂技、马戏、戏法、气功、曲艺、独台戏、拉洋片、驯白鼠等艺术表演,身着清朝服饰的吴桥艺人们,说着当年卖艺求生的语言,把过去艺人四海为家的生活情景展视的淋漓尽致,集中展示了清末民初的旧中国市井社会百相的文化氛围。
魔术宫:建筑面积4432平方米,建有魔术宫综艺剧场,利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魔术的魔幻魅力。同时以历史神话传说、传奇故事为展示内容,以历史和现代魔术的经典技艺为手段,向游人展示千年魔术的神奇玄奥,魔术大师们靠灵巧的双手和奇特的道具,魔幻般的变出奇妙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人体三分、穿越钢板、倒悬行走、空桶取物、大变活人、龙宫探秘、捆绑逃脱等20多个节目展示了魔术的瑰丽和神奇。
杂技奇观宫:建筑面积5529平方米,突出反映中华民族自远古黄帝时代至现代数千年的杂技发展史,有黄帝战蚩尤、魏晋椽樟、水转百戏、南园庙会等十几个场景。
红牡丹剧场:以展示集现代声、光、电及各种高科技技术于一体的大型综艺性杂技晚会。
马戏游乐园: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十六匹威武剽悍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马场上奔驰,时而马上倒立,时而马上大站、独站双马、倒骑摘花,一个个惊险的动作让您目不暇接,同时还可翻身上马,亲自试骑,体验一回做草原英雄的感觉。
滑稽动物园:以各种动物表演为主,如老虎骑马、非洲狮穿火圈、大象按摩、狗熊耍大刀、山羊走钢丝、狼狗认字、猴子骑单车、等动物滑稽表演。
红牡丹宾馆:建筑面积614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拥有70余间高、中、低档客房。可使游客就餐时,欣赏到画中钓鱼、无火烹饪、空壶取酒、高车送菜等别有情趣的场面。
⑨ 沧州有什么好吃的
不巧你来的地方地处华北平原,方圆几百里之内无山无水,有也是公元里的假山,如果去沧州的话比较有名的就是铁狮子,但我保证你看了会失望。
玩的地方不多,实在无聊了可以去人民公园。
不过小吃还可以,羊肠汤,驴肉火烧什么的。
祝你玩的愉快
泊头市
泊头鸭梨:为天津鸭梨的主要产地。
交河镇:鸭梨。
任丘市
白洋淀松花蛋:产于白洋淀一带,对外统称“河北皮蛋”。远在清代中叶,当地即开设众多作坊,以个大味美着称。
白洋淀苇席:系以淀区所产芦苇,经手工编织而成的日用品与工艺美术品。早在唐、宋之时,淀民多以编席为业。至民国,苇席的种类、规格、款式均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黄骅市
黄骅毛蚶:蚶科海产贝类的一种,因壳面被有绒状表皮而得名。早春或晚秋时毛蚶体大肉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熟制清香可口,易消化吸收,亦可晒干备用和制作罐头。
河间市
金丝小枣、鸭梨:为着名特产。
沧县
金丝小枣。
杜生镇:金丝小枣。
大褚村回族乡:金丝小枣。
马落坡乡:金丝小枣。
史楼乡:金丝小枣。
阎村乡:金丝小枣。
阎村乡景城:金丝小枣。
高村乡:金丝小枣。
青县
孝子墓回族乡:乌龙戏珠枣茶,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式咖啡”。
曹寺乡:红枣。
陈嘴乡:冬菜。
献县
金丝小枣、鸭梨:为着名特产。
献县补花:又称补布,因系以彩布制成各种花卉的花片、叶片,缀附于底布上,故称。该工艺以花卉图案为主,图形清晰,构思巧妙,结构匀称,色彩艳丽。自然呈立体感。该工艺原产北京,始于明、盛于清,迄今约达400年。
献县草编:又称麦秆编织品。系以植物的叶、茎、果实外皮为原料。产品有席、毯、垫、帽、篓、桶等20余种,上面并编有彩色花卉图案。其中以壶垫、桌垫等垫品实用价值最高。早在30年代该县商家林一带农民即用麦秆编成草帽辫、磁壶套等售于市。
东光县
天津鸭梨。
海兴县
盛产海盐。
盐山县
金丝小枣、鸭梨。
千童镇:小枣。
孟店乡:金丝小枣、鸭梨。
杨集乡:小枣。
常庄乡:金丝小枣、鸭梨。
肃宁县
盛产鸭梨。
南皮县
苹果、鸭梨。
吴桥县
竹编为传统手工艺。
孟村回族自治县
天津鸭梨:主要产区之一。
西满西村:天津鸭梨,被誉为“鸭梨之乡”。
赵河乡:苹果、鸭梨、小枣。
⑩ 吴桥有做梅菜扣肉的吗
食材:
五花肉500g,梅菜干适量,葱白、姜片、料酒、白糖、老抽、生抽、豆豉酱、白糖、生抽、老抽、料酒、五香粉适量。
做法
1.将五花肉切成正方块,梅菜干用温水泡10-15分钟。
2.锅里沸水中放入五花肉、加葱白、料酒、姜片焯煮几分钟。
3.将五花肉捞出,然后在五花肉几面都均匀抹上生抽,使肉上色。
梅菜扣肉
4.另起锅再次放油,五花肉放入锅中中高火小炸后,将五花肉取出稍放凉。
5.梅菜干加调料(a)炒匀备用。同时将调料(b)一起调匀备用。
6.五花肉稍放凉后切薄片每片约长8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
7.取一个圆碗,在圆碗上均匀涂上一层调料(c),以使铺上的肉块更上色。
8在圆碗里,将1/3的梅干菜盛在碗中垫底,将切好的五花肉块整齐铺在梅干菜上,每铺一层肉块,就涂一层调料(b),一定要均匀涂上,最后再在碗周边再铺上一圈梅干菜,再将余下的调料(b)倒在最外层肉块和梅菜干上。
9.锅内放水,将铺好肉的碗放放,大火转中火,蒸50-60分钟,直至肉软烂又不烂,即可。或隔水蒸熟,时间要稍久一点。 蒸好然后取汁出来,直接往碗里再浇上,这样做一次更入味。
10.取汁后,将肉复扣在大盘子中,将梅菜干在肉周围摆上一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