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东北人喜欢吃的蘸酱菜,都有哪些吃法
东北的蘸酱菜还是用东北酱最好,东北酱品种很多,居家自己做的酱,也叫大酱,俗称“农家大酱”,是蘸酱菜最好的“酱”很多人看好大酱市场前景,又有“香其酱”、“田野大酱”等,都很好吃。东北的干豆腐卷大葱,要加上自家酿的黄豆豆瓣酱那才叫一个好吃!没有了豆瓣酱就没有了干豆腐卷大葱的香味了。酱就是地道东北大酱—黄豆豆瓣酱。
酱茄子,薯仔泥,各种卤…除了炒菜不太放酱,炖菜好多都放酱。最像母亲酿的酱的味道是田野泉黄豆酱。因为东北各地的物产不同,还有一些特色山野菜,多在它们的产区可以看见,其它地方的人是很难享用到的。比如:刺嫩芽、黄瓜香、水芹菜、曲麻菜、苦麻菜这些。蘸酱菜,辽宁、吉林也在吃,但黑龙江吃的最甚,不论春夏秋冬,饭店、家里,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季节,吃的蘸酱菜还不尽相同。
❷ 啥牌子的大酱好吃
福田的蘑菇肉酱,相当的好吃了,我减肥全靠它,有了它,吃黄瓜比吃法国大餐都香,真的,绝对好吃
❸ 请问什么牌子的大酱好吃
做为东北人大酱是家里必不可少的调味料,可以说厨房里其它调料都可以没有,只要有大酱就可以做出一盘美味下饭菜来。以前家里都是自己做大酱,而且那时候做大酱还是挺讲究的,煮黄豆、发酱都要挑日子来做,最喜欢的就是老妈用西瓜做的西瓜酱。这个真的跟【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一样,特别的有味还带着西瓜的清香。不过自己做酱太麻烦,而且发不好还容易出现怪味,有时候大酱缸里还会生蛆。现在我家里早就不自己动手做酱了,身边也很少有人家这么做了,基本都是买现成的。现在市面上的能够买到的酱,基本我都尝试过,现在家里常买的酱基本就是东古一品鲜~黄豆酱、葱伴侣大酱这两种,有时候会买海天的黄豆酱。
❹ 东北大酱什么牌子的好呢
说起老干妈酱的国民接受度,传承度那真是非常高。 在口味上以其独特,百搭的特点,亲民的价格,征服了全国人民群众挑剔的味蕾。之后更是走出国门,受到饮食文化,和口味习俗与中餐大不相同的外国友人的青睐。也算是为国争光。美国更是称它为尊贵的调味品,“来自中国的进口奢侈品”。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会不由自主的咽唾液,仿佛隔着电视屏幕都已经闻到东北大酱的香味儿。
东北大酱是满族人最为喜欢的传统食品。满族人做豆酱的传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满族人的祖先 靺鞨(mo.he)人,就已经种豆制酱。《新唐书·渤海传》中记载了“栅城之豉”。“栅城”就是当时的东京城龙原府。大致的范围在今吉林省珲春市,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沿海一部分 和朝鲜咸镜北道一部分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❺ 小度小度请问营口大酱什么品牌最好吃
营口大酱的甜面酱比较好吃。
营口大酱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调味品品牌,营口大酱酿造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42年,拥有大酱、甜面酱、腐乳、酱油等众多产品品类。
❻ 东北大酱哪种口味的最好吃你会如何选择
在东北这个地方,很多人都喜欢吃大酱用来卷大葱,味道非常的好,而且东北大酱中黄豆制成的大酱口味比较好,而且味道比较清香。会发现东北这个地方大酱比较多,而且种类比较多,通过一些气味就能够知道哪种大酱是比较正宗的,可以用来制作美食也可以用来蘸小菜,都是非常好的。
虽然花椒的过程中会有菌类的出现,但是这种菌类都是一些有氧菌能让大象发酵的比较充分,味道也会变得更鲜。并且大豆里面的蛋白质是比较多的,能够给人们提供营养。这样美味的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也是需要注意一些地方的大豆的选择,一定要大粒味道才会比较香。而且需要提前将黄豆浸泡味道会更好,最后用高压锅将黄豆焖至软烂,制作时间会变短而且味道会更香。
❼ 什么地方产的大豆酱最好吃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生活中, 大豆酱在东北人的生活中,始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已经深深地渗入到东北的饮食文化当中。
可以说在超市里。买到的那种袋装的,量产的,没有一种是地道风味的。
东北大酱,做法大同小异。但神奇的是,不同的人做,不同气候条件下做,不同时节做,味道也会有不同的差异。甚至在做好后经过时间的沉淀。味道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超市里包装好的大酱,都不是家里下的农家酱的味道。里面几乎都有小麦和防腐剂。小麦影响了大酱的味道,防腐剂已经把霉菌杀死了,工厂里生产的大酱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大酱变质和降低成本。
好的东北大酱,都是用纯黄豆做成的。发好之后,在打耙的时候,也就是搅拌酱缸的时候,阵阵诱人酱的清香会飘散出来。重点是诱人和清香,而不是什么其他的味道。在旁边,闻到酱的味道的人不由自主的就想品尝。
通过气味,就可以识别酱的好坏。做好的酱可以直接生吃。各种新鲜蔬菜,清洗干净蘸酱,那是非常鲜美,味道咸香。或者也可以用肉丁和鸡蛋,再放点儿新鲜的辣椒炸酱,做成辣椒酱, 鲜香美味,无比好吃!
任何有让人感觉不舒服气味的大酱,都是变质儿的。好的大酱露天是不招苍蝇的。因此也不会生蛆。也可以说,在网上售卖的那些臭酱就是变质的大酱。
下面介绍一下农家大酱的制作过程
【烀酱】
做大酱,要选颗粒饱满圆润的好黄豆,一粒粒精挑细选,干瘪的,发霉的和有“红眼”的都不要,挑选好的黄豆清洗一遍,放在大铁锅里小火焖煮一夜。煮到豆粒儿由黄色变成棕红色,油光锃亮,体积膨胀,一捏即烂。然后将黄豆捣碎或搅碎,做成一方方的酱块,放在桌子上风干,再用干净的白纸包裹起来,置于避光处让其自然发酵。
【下酱】
大概两个多月后,大酱块发酵的差不多了,天气也合适了,就可以“下酱”了。取出酱块,拆掉白纸。用清水将酱块表面刷洗一遍。再将水控干,把大酱块儿掰成小块。发酵好的酱块儿内部呈深红色粘稠状。将掰好的酱块放入清洗干净的酱缸内,加入精盐和清水。豆盐比例大概是10斤豆6斤盐,这个比例下的大酱能保持味道。水就要凭经验了。但宁少勿多,少的话,最多酱干一些。还可以用凉开水稀释,多了就不好办了。
【捣酱】
然后,要弄一块儿透气的棉布。四角拴上东西,坠着盖在酱缸上,防止有异物落入缸中。还能保持透气性让大酱再次发酵。酱缸还要准备防水的盖子,晴天时不用,下雨天要盖上,防止雨水进入缸中(会变质)。这些弄好后,就要开始大概为期半个多月的捣酱缸的活动。酱缸要专门配一个 捣酱用的酱杆子。是一根木棒,一头安上一块儿放方木板。每天早晚的时候都要捣酱。让酱块,盐,水充分融合,捣酱时大酱表面会聚集一层黑乎乎的泡沫状东西,要及时撇除干净,这样周而复始,大概半个多月后,随着气温升高,大家酱就会“发”起来了,这个时候颜色又变得黄澄澄起来,酱香扑鼻,就可以吃了。
【风俗】
其实做大酱有很多地方颇为讲究,多年来看,似乎真的对大酱的口味影响很大。
比如:
——烀酱时间要在农历二月二前后;也有腊月初,但据说做出来的酱不太好。
——下酱的时间要在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九这几天;(这个专门请教过老人。说是要看金,火日。)
——大酱“发”起来后一个月内自家人可以吃,但不能让外人“叨酱”,据说会让酱变味。
关于做酱的流程基本上就是这样。
下面再推荐几款个人认为味道还不错的东北袋装的大酱吧!
香其酱,味道比较淡,没有那么咸,但是很香,口感细腻,并没有多少豆瓣在酱里。
其次,宝泉岭,太阳岛大酱也还不错。
不太喜欢许氏大酱,因为感觉味道发臭,接受不了。
结语
东北大酱就是用盐加水加上煮熟的黄豆经过微生物两次发酵制成的食物。只有家里大将酱才有那股活的菌类,因此才清香扑鼻,味道诱人。超市里的大酱,因为无法解决代理养鸡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添加防腐剂。也因此袋装大酱始终也没有农家大酱的那股新鲜风味,如果有渠道,尽量要买农家下的大酱食用最好。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❽ 东北大酱做法大同小异,正宗的大酱的味道是什么样
菜就是这个。那些高官富商在厌倦了山珍海味后,躲进小店要碗米饭配上这盘小菜,金黄的鸡蛋挂上浓香的酱汁儿,再配上青白相间的大葱,这道东北家乡菜一时成为风尚。所以说,论大那么多年把什么吃的都忘了,就是没把大酱忘了,去山东几年,仍然要在网上买酱吃。到了南方吃的大酱都有甜味在,吃不惯,还想东北味 东北的干豆腐 好吃。
东北大酱,做法大同小异。但神奇的是,不同的人做,不同气候条件下做,不同时节做,味道也会有不同的差异。甚至在做好后经过时间的妈妈的话说:”有尘土味儿”。我妈妈喜欢吃海天的酱,因为不咸,还略有甜味,我不爱吃,我是地道东北人,所有甜味的菜都不吃,酱更不吃。网上朋友说的其他品种见识有限,没品尝沉淀。味道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❾ 正宗东北大酱究竟该是什么味道
东北大酱是咸香味道,是东北特有的一种酱料,东北大酱有豆瓣酱和盘酱两种做的比较多,但现在比较流行的只有豆瓣酱,所以一般所谓的东北大酱对现代人来说就是豆瓣酱。
大酱是满族的传统美食,满族人做豆酱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满族的祖先靺鞨人就种豆制酱。《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了“栅城之豉”,“栅城”,就是当时的东京城龙原府,大致包括今吉林省珲春市、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沿海一部分和朝鲜咸镜北道地区,是渤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说:“于东夷之城最为平敞,土宜五谷,”适宜大豆的种植。“豆豉”就是豆类酿造食品,当时日本人称之为招提豆酱。
东北大酱丕发酵温度多少为好
东北大酱坯的发酵温度是30摄氏度到40摄氏度。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
1、选出一等精品的黄豆,淘洗干净,浸泡至全部张开,放在锅里煮熟;
2、黄豆煮熟后,调节水位至黄豆下面较低水位。盖严实锅盖,保温一夜;
3、将石磨事先冲洗干净,磨豆酱前,保证石磨是干燥的,然后开始磨豆子;
4、收集磨出来的豆酱,将其做成大酱块子;
5、把成型的大酱块子放到干燥的地方干燥;
6、把浓度为百分之15盐水置于陶瓷缸中,将大酱块子掰成小块,加入到盐水里;
7、酱缸上面用酱缸帽子盖上。浸泡1到2周后,开始发酵管理;
8、用一个长把木榔头作为捣碎工具,每天至少搅拌2到3次,俗语称“打酱缸”;
9、每次打酱缸100下,白天在太阳下晾晒,晚上把酱缸盖上,保温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