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小吃 » 临朐美食有什么好吃的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临朐美食有什么好吃的

发布时间: 2022-06-01 00:58:07

① 潍坊有哪些经典小吃

潍坊有经典小吃有:

1、鸡鸭和乐

相传是为了合家欢乐,全家和睦二做的一道菜,现在已成为特色美食,和乐条柔韧有劲,肉香、汤醇,别有风味。

2、潍坊城隍庙肉火烧

潍坊肉火烧历史悠久,以肉鲜、皮脆、味美着称。潍坊本地的“火烧”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馅饼”

3、潍坊朝天锅

相传是清朝一屠户发明,因为当时锅子是露天的,就取了个简单响亮的名字做“朝天锅”。

4、临朐全羊宴

临朐全羊宴已有200年的历史,虽然潍坊处处可见羊肉馆,但是临朐的全羊宴最为正宗。而且做法多,数量广,吃法鲜。是全家共享的美食。

5、景芝金丝面

金丝面是山东安丘汉族传统名吃,始于景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与三页饼堪称景芝白案佳品的孪生姊妹,为贩酒客商常用食品。金丝面色黄丝细,犹如金丝,软硬适度,清香可口。

6、寿光虎头鸡

虎头鸡胡源于北魏时期贾思勰的家宴菜系。好客的寿光人招待宾朋、喜庆宴会讲究“九大碗”,上菜的顺序为:“一鸡、二鱼、三凉菜、四喜丸子端上来……”,取其谐音为:一吉、二余、三良材……一鸡为首道菜,即指先上虎头鸡,入席后吃其肉,喝鸡汤,压压凉气,暖暖胃,然后开席饮酒。

② 山东潍坊有什么特色小吃

1、马宋饼是源于山东省昌乐县马宋(现为营丘镇)一道传统面食,故称之为马宋饼。至于起源于何时,由于历时年代久远,故无从考究。相传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的昌乐马宋,是清朝初期鲁东南士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地。

古时进京赶考之人多以步行,经过长途跋涉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才以到达目的地。由于马宋饼便于携带、存放时间长、耐消化之优点因此深受各方举人的喜爱。

③ 山东人最爱喝羊肉汤,作为羊肉优质产地的内蒙人为什么不怎么喝

内蒙古的羊肉确实好,毕竟内蒙古的羊都是外面放牧,并不是圈养的,因此肉质在全国羊肉里面绝对是前三名的。内蒙人吃羊肉一般选择是炖或者烤,而羊肉汤却很少人选择做,这也和内蒙人的性格与内蒙古羊肉多有一定的关系。相比喝羊肉汤就那么寥寥几片肉,内蒙古人更喜欢大块吃肉的感觉。

内蒙古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内蒙人也会喝羊汤,但是这种羊汤并不是羊肉汤,而是羊杂汤,也就是杂碎汤,是用羊的各种下水做的汤,里面根本就没有羊肉,和山东、河南那些地方所说的羊肉汤是两回事。

山东人比较喜欢喝羊肉汤在全国都是比较出名的,山东很多城市都能找到羊肉汤馆,而且生意也都很不错,每天喝羊汤的人是络绎不绝。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山东有哪些地方的羊汤比较有名。

1、单县羊肉汤

单县羊肉汤是菏泽市单县的着名小吃,也是山东羊汤的集大成者,在整个山东省都比较有名,到了单县一定要品尝一下的地方美味。单县羊肉汤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被誉为中华第一汤。

以上山东省6个地方的羊肉汤味道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到了这些地方一定要找找品尝一下。当然,山东其他地方也有羊肉汤,欢迎大家给补充一下。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④ 潍坊正宗十大名吃都有哪些

潍坊正宗十大名吃有潍县朝天锅,高密炉包,鸡鸭和乐,景芝小炒肉,寿光虎头鸡,沂山特色炒鸡,潍县辣皮,潍坊肉火烧,脂饼,潍县萝卜。

1、在很多年之前潍县赶集的时候,农民吃不上热饭就会有很多的人在集市上架起大架子,扎起大铁锅。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好心人为路人煮菜热饭,因为这个锅没有盖子,所以他们就成了人们称为的“朝天锅”。

4、这道非常有名的精致小炒肉主食就是用的香菜和肉,这里面的肉非常的鲜嫩也非常的细,而且香菜也有一种香气扑鼻,但是对于这个景芝小炒肉有四种:第一种香菜小炒肉、第二种韭菜小炒肉、第三种蒜薹小炒肉、第四种贡菜小炒肉。

⑤ 潍坊名吃有哪些

1、高密炉包,这道美食就是属于一种煎包,几乎它里面的馅是以鲜猪肉、鲜韭菜、鲜白菜和上好的精面粉为主料,然后再把海米、木耳等各种调料作为辅料这个样子。

再加上精心加工而成就会做出包子又大又白,这也是包子的一种特点,而且它的皮面暄软、馅儿也非常的饱满,味道也非常的鲜美。

⑥ 临朐特色美食和景点有哪些

临朐旅游
[编辑本段]

1.五大镇山之首----- 沂山
沂山又名东泰山,雄峙于沂蒙山区北部,连接临朐、沂水、沂源三县,主峰玉皇顶,处临朐县境内。山体蜿蜒,气势磅礴,奥谷深幽,钟灵毓秀,灿古灼今。具有南险、北奇、东秀、西幽之特点,为汶、弥、沂、沭四水发源地。古齐长城绵延山巅。其峰峭、石奇、谷翠、水秀、古刹“松涛”、“云霭”相映成趣。总面积65平方公里。沂山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蜿蜒盘

山公路直达峰、巅天街。风景区规划范围内大小山峰达200余个,其中海拔700米以上者29个,均为浑圆状;沟壑大者14条,多呈“U”字型,显示壮年期的地形地貌特征。山峰除玉皇顶雄伟壮观外,其着者还有: 狮子崮,因崮巅岩奇崖峻,远望神似雄狮仰天长啸,故名。歪头崮,西与狮子崮并立,合称“双崮”,面南坐北,高耸穹空,主峰外探东斜,故名。其四面峭壁若削,三面临深谷,南天门外壁刻“人世蓬莱”四字如斗。崮顶有王灵官庙、碧霞祠等。崮顶一天然圆穴如面盆,水清见底,名曰“天池”。扁崮,其势狭长高峻,呈扁形,顶峰

巨石嶙峋,峭壁悬崖,峰顶分二,北似“长龙”,南似“卧虎”,形奇势险。诸峰中还有花枝台、龙头崮、回头崮、掉花崖、笔架山等,均气势不凡,巍然耸立,形态各异,秀拔苍穹,天生丽质,野趣盎然,无不使游客领略到一种寻奇觅幽探胜的意趣。沂山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气候影响,四时潮湿多雨雪。年平均温度为9.8°C,由于山高相对差大,春季气寒时间长,夏秋气湿多云雾,冬季严寒积雪满山,别有情趣。同时山上山下气候有明显差异,随山势

高度而变化,玉皇顶温度比山下低10.8°C,年降水量850毫米。沂山植被丰茂,种类繁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据有关资料统计,共137科、480属、100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100余种,可谓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资源。

沂山,自然风光秀丽,丰富的人文景观,更是一幅记载沧海桑田的历史画卷黄帝登临沂山,青史有据可考;虞舜肇州封山,赐山名“东镇”;周穆公沂山封禅,留下地名“穆陵关”;汉武帝祭封,留得“玉带溪”;隋文帝诏立神祠,“开皇”一统;唐太宗封东安公,保土安疆;郭威兵陈山寨,终成后周之主;宋太祖钦建“东镇庙”丹书流芳。殿宇巍峨而宏丽,碑林矗峙而壮观;汉柏、唐槐、宋银杏生机勃勃,乃灵气所钟,高着风范。“穆陵关”处,齐长城赫然入目,伯国雄风,传数千年。沂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沂蒙老区人民,在这里夺取了革命胜利,又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着幸福家园。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沂山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外宾朋。

2.霜打红叶,泼染山红--石门坊
石门坊,亦称石门房,又名石门山,位于临朐城西二十多华里,山势曲结南向,两峰对峙如门而得名。

奇观天成的石门“晚照”,居临朐八大景之首,早在殷商时期,即被人们所慕仰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殷商临朐之城为逄国,石门山为逄国辖地。逄王(伯陵)为朝廷忠臣,人们为追念其功德,便在风景秀丽的石门山立庙祀之。到了唐代,增建庙宇,刻佛像,已成为名胜之地,黄冠缁流,骚人墨客,云集于此,遁迹觞咏。宋、元、明 时建成佛塔、神龛。清代、民国时期,续增摩崖刻石,新建文昌殿,构成了古代建筑群。

石门坊有八洞:龙洞、三元洞、仙人洞、悬天洞、尊天洞、串门洞、 盼僧洞。其中尤以龙洞、三元洞为最。洞势各异,惊险诱人。

石门坊群峰环翠,壁立千仞,嶙峋夔石,青者如黛,白者如垩,峭者 如削,剥者如脱。红叶黄栌遍布山岗峡谷,每值深秋,霜打红叶,泼染山红;丛栌间柏,漫红嵌黛,丹青丽雅,瑰丽如画。重阳时节,中外游客 慕名观赏石门红叶,络绎不绝 .

传说,石门房是天上财禄大神储蔵珠宝的地方,为嘉奖人间善事,凡生有十个男孩,不生邪事,品行端正者,便能开放石门取宝。

山下有一个叫崇财的人,自幼父母双无,家境贫苦,但他不负寒门,立志兴家立业。他早出晚归,勤劳耕耘,省吃俭用,攒钱置地。不几年,买下良田数亩。吃用宽绰,遂娶妻厉氏。

夫妻勤劳耕织,家业日趋兴盛,连生九子一女,可算是人财两旺了。崇财夫妇理应恪淡节欲,力俭躬行。但他们并不满足,家业大了,生活好了。反而萌生邪念。一天厉氏对丈夫说:“光卖死力气,挣钱太费劲,咱有十个孩子,人多势大,还怕谁家?”

一天,长子玉为偷了邻居一只羊,去集市卖得钱两吊。当崇财从儿子手中接过来钱来时,喜形于色,当着十个孩子的面,连声说:“有能耐,你们也要跟着哥哥学,想办法,找钱眼。”其妻厉氏也夸奖并给了玉为十个熟鸡子。还说“孩子,吃了壮壮力,只要弄得钱来,爹妈就满意。”从此十个孩子穷尽其力,各展其力,各展其技,逾墙越舍,拦路打动,四处行盗,一时家中财物骤增。崇财夫妇满心欢喜,进一步纵子为所欲为。

一天厉氏对丈夫说:“如能开放石门房,取到金银宝贝,咱家就富贵有余了。”崇财说:“我也为此事想过,不过咱只有九个男孩子,尚欠一子,是开不开石门的。”“我把咱闺女扮作男儿,冒名顶替就行了。”“好,好,就这么办。”崇财喜形于色,十分赞成妻子的说法。于是,崇财率领“十子”每人各担两个大筐去石门遍取定。到了石门房前,崇财焚香双膝跪地,叩首祷告曰:“财禄大神,我生有十个男孩子,家教善行,品行端正,今天前来取宝,望圣神恩赐!”说罢,果然石门大开。崇财父子见满屋金银珠宝发出闪闪金光,望 之馋涎欲滴。“十子”急忙担筐装 得满满的。其女体弱,拿取稍慢,急得崇财头冒汗珠,说道:闺女,你快拿......,”没说完,石门就关了,贪得无厌,欺诈妄为的崇财及其九子一女被关入房内,窒息而死。

这件事,惹怒了财禄大神,为防止世上贪巧诈之徒,欺天妄地,从此,石门永闭不开了。

3. 烟霭三冬暖--老龙湾

老龙湾---天下七十二名泉之一
老龙湾,原名薰冶水,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北国江南”之称。位于临朐县城南12.5公里处的冶源村前,海浮山北麓。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集而成,水面面积约2.7万平方米,水深盈丈。涌泉多不胜数,主要有薰冶泉、万宝泉、善息泉、八角湾等,此皆源出于山石中。湾内看去到处泉水喷涌,犹如熠熠生光的串串珍珠出自水底滚浮而上。泉水清澈见底,四季恒温18℃,盛夏酷暑,清凉甘冽;数九隆冬,湾中云雾蒸腾,烟霞缭绕。晨暮,霞光流泻,与水面雾霭交融,极为壮观。《临朐八大景诗》中“冶源烟霭三冬暖”之诗句的意境即出于此。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将薰冶水载入《水经注》曰:“薰冶水已成名迹”,“泉侧有一祠,名冶官祠,是古冶官所在地”。
老龙湾内泉计万许,出名的有铸剑池、善息泉、濯马潭、万宝泉等。铸剑池又名薰冶泉,在老龙湾西端,泉水涌流,是主要源泉之一,在《齐乘》中已有记载。 因欧冶子用混沌宝斧凿出源泉,便有了“冶源”的地名;因欧冶子在铸剑淬火时一次次使水中冒起热气,此泉便名“薰冶泉”。连老龙湾原名也叫“薰冶湖”。后因当地流传内有泉眼直通东海,神龙三千居其中,便修了龙王庙,始新得名“老龙湾”,随之“铸剑池”、“试剑石”也因欧冶子的铸剑、试剑而得名。
薰冶泉 又名铸剑池,为老龙湾的最大源泉。一泓清池旁的盘石上镌有“铸剑池”三个大字,崖壁上还镌有题诗:“天丁呵护阴阳剑,神斧凿开混沌池”,用笔奇致,字体刚劲飞动。这是雪蓑应冯惟敏之约而题书的。
善息泉 在老龙湾南白龙行宫故址东40米处。泉水由海浮山脚卧牛石下喷涌而出,犹如珍珠万串,熠熠生光。盛夏临泉小憩,暑气顿消;煮水烹茗,清香纯正。郦道元曾在卧牛石上坐歇,故名。
濯马潭 在江南亭前三角湾,泉旺水清,传说战国末期,齐宣王的妻子钟离春曾在此洗马,故名濯马潭。冯惟敏《冶源十大景》中之“捉马潭”,指江南亭后水深处。
万宝泉 老龙湾北,为长方形水池,池水清澈,是湾北居民的主要饮水泉。水池东边松节亭内有一石碑,书“万宝泉”三字,系清同治年间秀才冯锡田手笔。
雪化桥 铸剑池东原有一青石拱桥,是游人进入老龙湾的通道,造型优美,桥身触及水面,纵然是三九隆冬,水温亦能暖透桥面,每逢冬天降雪,雪花落到桥面就被溶化,故名雪化桥。
云桥 濯马潭出口处横一拱形石桥,名云桥。濯马潭水尚未汇过云桥,即与外水相遇,水面上横有两水分界线,静如震裂玻璃纹之分明,动似风送游丝虚无中。若击破水面,又瞬息复原,是为奇观。
白龙行宫 雪化桥南龙王庙旧址处,就是三面环水的“白龙行宫”。对面立有清人陈荣的画竹刻石。石碑用青砖镶嵌,内径高1.58米,宽1.56米,镌竹数竿,枝叶劲峭而工整,洒落多姿而布局有方。用笔遒劲,形神盎然,颇得竹质高洁之神韵。
海浮山 在老龙湾南侧,海拔215.9米。传说远古时代这里一片汪洋,唯此山翘首于海面,遂称海浮山。山顶浮山庙声名远播。这座古刹,始建于北魏和平三年(462年),由南齐高僧僧远选址修建,并定名钟灵寺,后更名玉泉寺、浮山庙。此庙经历代扩建,至清代已规模宏大,占地1.4公顷,有殿祠楼阁十几座,斋房僧舍70余间。清末民初以后,因多战乱,香火逐渐冷落。数百株千年古木被砍,寺庙被焚。新中国建立后,政府修复古建筑,并有诸多名家题写匾额。重修后的浮山庙,分前、中、后三进院,主体建筑有碧霞祠、玉皇阁、王母殿、东西两庑、钟楼、鼓楼、魁星楼等。
海浮山南坡,1986年4月发掘的北齐南讨大行台都军长史、威烈将军崔芬墓,对研究我国绘画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一带多古墓,为海浮山墓群,1992年由山东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的东面有闻名国内外的冶源水库。山西侧有卧龙岗石蘑菇群,有涓涓清泉和茂林修竹等。
亭 海浮山上,绿竹丛中,老龙湾南有江南亭,为明代着名散曲家冯惟敏晚年弃官归里,隐居于老龙湾畔时所建,原名“即江南”。清干隆年间,大学士于疏敏为之题“碧波云谭”匾额,1912年重新修葺,冯氏后裔冯瑞章改题为“江南亭”。1986年秋,书法家武中奇为之题书“碧波云潭”,重制匾额,悬于江南亭内。老龙湾北有芳洲亭与白龙行宫南北对峙,隔水相望。清光绪《临朐县志》载,明代冯琦曾在此建清漪亭,久圮,在其址建小亭,题曰“芳洲”。因年久失修1965年拆毁,1973年再建,仍名芳洲亭。芳洲亭丹柱青瓦,造型精美,四面环水,只有一小桥与北岸相通。亭周围数十亩翠竹,相传开始也是其从江南移栽来的,亭前之八角湾、小雪桥、清流潺潺,是老龙湾的佳景。冯惟敏曾隐居在这里,自称“海浮山人”。在隐居冶源的岁月里,他创作了大量的散曲、杂剧。有时日与朋辈觞咏欢宴,浩歌自适,放形山水,留下许多赞美老龙湾风光的篇章。
老龙湾历史悠久。其西尽头主泉--薰冶泉,在战国时期的史书《齐乘》中已有记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着的《水经注》中写道:“薰冶水已成名迹”。据传说:老龙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深不可测,有神龙潜居其中。故得名“老龙湾”。
老龙湾位于临朐县城南十二公里处,冶源镇境内的海浮山北麓,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流而成。水面面积五十余亩,水深盈丈,清澈见底。老龙湾内泉计万许,主要有铸剑池、秦池、洪湖窟、善息泉、濯马潭、万宝泉、放生池等。一串串气泡自水底上浮,有如万颗珍珠。南岸竹林环抱,北岸杨柳垂丝。老龙湾水四季恒温(摄氏17--18°C)。水面上水鸡嬉戏;竹林中群鸟栖息。盛夏酷暑,老龙湾水清凉甘冽,浸人肌肤;但在数九寒冬,水面上却雾气蒸腾。古人遂在《临朐八大景诗》中留下“冶源烟霭三冬暖”的诗句。
老龙湾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使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使老龙湾风光不断点缀更新。地处偏僻山乡的老龙湾,终如一个少女--她虽衣着简朴,但凭美貌丽质,吸引游人。
老龙湾历史悠久。其西尽头主泉--薰冶泉,在战国时期的史书《齐乘》中已有记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着的《水经注》中写道:“薰冶水已成名迹”。据传说:老龙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深不可测,有神龙潜居其中。故得名“老龙湾”。
老龙湾位于临朐县城南十二公里处,冶源镇境内的海浮山北麓,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流而成。水面面积五十余亩,水深盈丈,清澈见底。老龙湾内泉计万许,主要有铸剑池、秦池、洪湖窟、善息泉、濯马潭、万宝泉、放生池等。一串串气泡自水底上浮,有如万颗珍珠。南岸竹林环抱,北岸杨柳垂丝。老龙湾水四季恒温(摄氏17--18°C)。水面上水鸡嬉戏;竹林中群鸟栖息。盛夏酷暑,老龙湾水清凉甘冽,浸人肌肤;但在数九寒冬,水面上却雾气蒸腾。古人遂在《临朐八大景诗》中留下“冶源烟霭三冬暖”的诗句。
老龙湾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使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使老龙湾风光不断点缀更新。地处偏僻山乡的老龙湾,终如一个少女--她虽衣着简朴,但凭美貌丽质,吸引游人。

4.更鸟鸣歌啭--海浮山公园
在临朐县城南13公里的冶源镇东南隅,誉为“烟霭三冬暖”的八大景之一的老龙湾南侧凸起一山,与碧波荡漾的老龙湾相依相映,这便是海浮山。该山呈东南-西北长1.5公里,东北-西南宽1.1公里的椭圆状,地理坐标为:北纬36º23´59"至36º24´39",东径118º29´38"至118º30´26"。占据面积1.2平方公里,山的最高点海拔215.9米。整个山体皆为古生界奥陶系八陡组优质石灰岩组成,上覆厚度极薄的新生界第四系更新世红色粘土、全新世碎石层和黄土层。 海浮山属于老龙湾风景旅游区,它地处平原与山区交接地带,西南为山区,东北为山前冲积平原和丘陵。

海浮山主体部分地貌特点是南翘北俯,东陡西缓,山脊浑圆平顶状,四周地势平洼,中间突兀而出成山。海浮山所盘距之地,早在古生代早期,随着地壳大幅度下降,被海水淹没,接受了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的沉积,奠定了主体的物质基础。距今4.5亿年的加里东运动,地壳上升,缺失了中、晚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石碳系、二迭系的全部地层。在地壳持续上升,而海水继续退即的时期,此山因在四周方圆数里内海拔最高,据旧志载:“海浮山北侧下有老龙湾,山泉大小数十个,涌流不断,如海之水,有山颠浮海之意”,传说远古时代这里一片汪洋,唯此山翘首于海面,遂称“海浮山”。中生代燕山构造运动期间,本地及其附近发生了大的地壳破坏作用,不但有北东和北西向继承性断裂的发生、发展,而且有近东西和近南北向断裂的广泛产生、发展,使完整的地壳裂为许多断块,这些断块有的上升拔起形成山丘,遭受风化剥蚀;有的沉降形成凹陷洼地,接受中生界侏罗-白垩系杂色碎屑岩、凝灰质碎屑岩的沉积。海浮山、温泉河和老龙湾的地貌景观此时已基本形成。断裂的产生、发展,为地下岩浆活动提供了道路,在断裂深源交汇处,或地壳软弱带,岩浆相继侵入喷发。温泉河以东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凝灰岩等火山岩为主组成的低平山丘,便是喷发岩浆溢流的产物。受岩浆热液和上地幔温度的影响,温泉河、老龙湾泉水始终保持摄氏18度的恒温。

在海浮山庙的西北侧,山坳中有一绝妙小景。昔博邑人曹有声迁居于此,历经几世,培植花木,收集怪石,垒石龙卧于高岗,遂称卧龙岗,亦称“曹家花园”。这里紫藤、侧柏、四月雪、金银花、枣树、石榴树、野玫瑰、紫竹、萱草等遍地,树花盛开时节,分外绚丽。其景区四时成趣,春景最佳:满园藤花,灿若紫霞,榴开滚火,萱花闪金,槐戴团雪,白花似锦。更鸟鸣歌啭,蜂飞碟舞......以衬海浮山山会、老龙湾游船,三景如珠联壁合,交相辉映。

⑦ 临朐冶源大升鱼馆的全鱼宴怎么样

临朐的全鱼宴,就是以满桌佳肴,清一色的鱼为主料。精选当地优质鲢鱼、鲤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各种维生素。采用炸、煎、炒、炖等多种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形、色、味俱全。用鲜鱼和湖虾,可烹制鱼菜120多种,称为“全鱼宴”。

4748阅读
搜索
临朐必吃十大美食
全鸭宴100道菜谱
鱼宴菜谱大全100种
临朐最有名的女人
汽锅菜谱100例
荷花宴菜谱100例

⑧ 山东潍坊当地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1、红扒羊头

红扒羊头又名麒麟顶,是全羊宴中的第一道菜。临朐全羊宴为传统名吃,从创立至今,经过几代烹饪工作者的精心钻研,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多个菜种,风格各异,口味独特,又极有食疗作用。

2、鸡鸭和乐

山东潍坊特色传统名吃,据说起源于山西、陕西,后经北京传至潍坊,由历史上的“河漏”演变而来。“河漏”是用 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本是农家日常食品。潍坊人对此作了改进,用小麦代替荞麦面,并配以鸡鸭肉、“憨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用期谐音取名“和乐”,因卤子以鸡鸭为主,遂名“鸡鸭和乐”。

3、潍城火烧

潍城火烧是山东潍坊的一种有名的传统小吃。其特点是面硬、烤烙熟透而无糊斑,吃起来脆口,越嚼越香。皮酥,瓤有异香而不腻。

潍城的火烧品种很多。单是面火烧就有若干种,如砍火烧、簸箕火烧、梭火烧等。较为出名有特色的有杠子头火烧、脂烙酥火烧。杠子头火烧,因做火烧的面很硬,手揉不动,需用木杠翻压,故名。其形圆、个头大,每个约250克,边厚里薄,中间隆起。

4、潍城烧饼

潍城烧饼是山东潍城的传统名点,由小麦和芝麻为原料制作而成. “潍城烧饼品种很多,如酥烧饼、小片烧饼、羊肉烧饼、花椒肉烧饼、脂烙酥烧饼等,风味各异。

5、马宋饼

马宋饼是源于山东省昌乐县马宋(现为营丘镇)一道传统面食,故称之为马宋饼。至于起源于何时,由于历时年代久远,故无从考究。相传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的昌乐马宋,是清朝初期鲁东南士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地。古时进京赶考之人多以步行,经过长途跋涉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才以到达目的地。由于马宋饼便于携带、存放时间长、耐消化之优点因此深受各方举人的喜爱。

⑨ 山东的潍坊市,有什么特色的小吃

山东省潍坊市的特色小吃就比较多了,首先就早餐来说,估计所有潍坊人都会推荐潍坊的肉火烧,比方说老潍县肉火烧,城隍庙肉火烧,绝对值得去吃一下,其他的特色小吃比如说潍坊的和乐也是非常的具有代表性,潍坊其他县市区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名吃比如说潍坊高密的炉包,潍坊临朐的全羊,潍坊诸城的烧肉等都是独具一格,也都非常的好吃。有机会来潍坊的话欢迎去品尝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