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舌尖上的澜沧你所不知道的美味有哪些
澜沧县位于我国云南省普洱市,因其东部临近澜沧江而得名澜沧。澜沧县风景优美,境内有着许多好玩的旅游景点,如哀牢山、千年万亩古茶园等,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除此之外,澜沧县还有着多种多样的美食,非常具有当地特色,也是外地游客来到这里不得不品尝的。那么,舌尖上的澜沧,你所不知道的美味都有哪些呢?01、槟榔芋
槟榔芋是澜沧的特产,它的外形呈现椭圆形,表面较为粗糙,因为剖开后内部会呈现一种类似槟榔的纹样,因此被称为“槟榔芋”。这种芋头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吃起来却是十分美味。因为槟榔芋的淀粉含量非常高,肉质细腻,和普通的香芋不同,具有特殊的风味。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的功效,营养价值丰富,是非常优质的蔬菜。
以上便是那些你所不知道的澜沧的美味~
B. 云南10种名不经传的美食,却地道实在,吃翻了很多外地人
很多人向往云南,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那里不仅有雪山,有柔情的的古城,有静谧的泸沽湖,有傣族风情的西双版纳。所以当地的饮食习惯也是得很有特色的,云南的 美食 也犹如它的美景那样丰富,有不下百种 美食 是流传已久的滇味风情食品。口味主要以酸辣为主,分为两个部分:滇味与民族风味。
滇味 美食 最具代表的是汽锅鸡、牦牛肉、过桥米线等。民族风味主要以傣族、白族、彝族风味为主,主要有香竹饭、烧饵块等。
每个地方都是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 美食 ,云南也是如此, 美食 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特色,吃货们想到最多的大概是过桥米线、汽锅鸡、鲜花饼。不过也有很多都不一定知道的小众 美食 ,云南10种名不经传的美食,却地道实在,吃翻了很多外地人。
油糕和稀豆粉是昭通的传统特色小吃,到了昭通,不吃几回油糕和稀豆粉,算是白来了一趟。凡卖稀豆粉的,必卖油糕,油糕是稀豆粉的固定搭配。金黄酥脆的油糕与清香四溢的稀豆粉完美结合,品质好的豌豆熬出的稀豆粉,色泽嫩黄,香气宜人,口感细腻润滑。油糕选用昭通高寒山区出产的优质黄心薯仔做原料,煮熟后切碎,裹上薄薄的米浆,放入油中炸至金黄后捞出就是油糕。炸好后的油糕吃起来外面香酥爽脆,里面糯软香甜,散发着薯仔特有的香味,油糕经稀豆粉一泡,松软可口。而稀豆粉选用优质豌豆,磨细成面粉状,熬制稀豆粉时,先用一个锅盛半锅凉水,放进适量的豌豆粉,加入生姜等作料熬制而成。
佤族酸肉是沧源有名的小吃,选用牛肉和大米为主要原料,再加花椒叶、盐、米饭拌匀,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用粑粑叶把肉包起来,不过这个包酸肉可没那么简单,手法上是需要技巧,用粑粑叶包出来的酸肉会带有叶子上的清香味。肉色鲜红,味微酸,可保存半年左右,在储存期间装入陶罐,压实上盖,随时可以取,取出后仍需盖严罐口,食用时大多切成薄片与青蒜吵,吃起来口感有嚼劲。
元谋凉鸡是元谋风味食品中的名品,有近百年的 历史 ,有浓厚的川菜风味,四季温暖的元谋,吃货的天堂,享有“东方人类故乡、冬早蔬菜之乡、绿色康养之乡”的美誉。元谋凉鸡,以整只鸡置于锅中,慢慢以清水烫之,,捞出冷却后切块,肉质鲜嫩味甜,辅以几十种香料配置而成的蘸水。适度的酸、甜、麻、辣蘸料,回味无穷。
血拌肉是普洱澜沧拉祜族一道特色 美食 ,说是血拌肉,其实肉是事先煮熟的,但是血是生的。原料为公猪的新鲜脊肉、护心血、辣椒、香茅草、生姜、胡椒、橄榄皮、韭菜根、花椒、草果、薄荷、香料、食盐。当一碗血淋淋的血拌肉摆到客人面前,有的人看了会觉得害怕,其实,血拌肉味道极佳。里面有很多作料,如姜、蒜、辣椒和一些野生香料等等,质地鲜嫩,极具特色。
去过大理的朋友,在古城都会见到一种“烤乳扇”的小摊,当地妇女把牛奶或者羊奶做成像牛皮纸那样的形态,就是用酸化浓缩的牛奶团子,依靠它的韧性拉长,绷在两根竹竿上晾干,取下后形似扇片,就叫“乳扇”。下锅一炸就变成遍布气泡的金黄色,很像烤奶酪的味道,当地人也会裹上白糖或蜂蜜生吃,奶香满口,富有嚼劲。
只要是云南人都喜爱吃米线、卷粉,因此米线、卷粉的吃法就有很多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过桥米线,可以说是闻名海内外,可是在个旧有一种吃法是个旧人自己发明的,那就是蘸水卷粉。卷粉选用优质的大米,洗净后在水中浸泡3个小时,磨成米浆后用热水将米浆兑成糊状的米糨,放入锅中蒸3、4分钟后出锅,将焙香的花生粒、芝麻酱、香菜、酱油、酸辣子等等佐料放在一起制作成一碗诱人蘸水,一碗被切成块状的卷粉,在一碗美味可口的佐料里涮一下,入口滑腻,回味无穷。
烧干巴又名春干巴,过去,这款地道的土特小吃,一直埋没在云南德宏州瑞丽市的傣族寨子里,直到1997年,将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吃,火烧干巴才被引入大市场。虽然看起来和普通的牛肉干差不多,但是他比牛肉干更加有魅力,火烧干巴是采用肥膘黄牛,选其无筋、顺刀之精鲜肉,配以版纳独有的植物香料,采用火炭烧烤“并窝”的方法烤制而成,牛肉烤至褐红油润,用木锤轻轻敲打成丝状,最终才能够制成这么美味的火烧干巴,
包烧,是傣族一种特殊的烹制食品的方法,它不用锅具,用天然的芭蕉叶或者木冬叶为烹饪工具,把要烧的食物包在其中,最后还要用两根竹子固定住芭蕉叶和食物,在炭火塘中将食物烧熟。包烧作为云南特色的一种烹饪方式,可以说是万物皆可包烧,可以用来加工蔬菜,水鲜,肉食等等,不同的食材可以用相同的配料和烹饪方式来制作,当包烧都熟透之后,拆开竹子,打开芭蕉叶的瞬间就香味扑鼻了,味道鲜纯,香中带微辣,各种香料和食材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十分开胃,也很有乡野特色。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等许多民族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一般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采来紫蕃藤、黄花或黄栀子、枫叶、红蓝,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各有清香,别有风味。杜甫曾为之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之佳句,并且把花糯饭看作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在傣味餐厅里,都会看到泡鲁达的身影,这个甜品是缅甸小吃,起初是在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流行,后来逐渐传到云南德宏芒市、德宏瑞丽、景洪等地方。其是用西米、大西米、紫米、木瓜冻、缅甸炼乳、特制奶油面包干、新鲜椰丝加上碎冰块制作而成,正宗的泡鲁达需12种配料合制而成,做好的泡鲁达甜中带有椰香,其中的奶油面包干,泡在奶香浓郁的冰水中,入口即软,它带来的一丝惬意舒适。
C. 西双版纳的夜市和小吃
1、金沙滩夜市(景洪市)
【营业时间】: 17:00~06:00am
【简介】: 问当地人西双版纳夜里何处去?多数人会回答“金沙滩”;乍听还以为是一片铺满金沙的滩地或一家夜总会,详问才发现,原来这是西双版纳最知名的夜市。金沙滩紧邻澜沧江畔,就位于西双版纳大桥头;每到傍晚时分,原本冷清的河畔地开始热闹,卖小吃、玩游戏、贩售纪念品的小贩陆续聚集,一盏盏灯光被点亮,刹时,金沙滩就变成变成了不夜城,吸引人潮聚集。金沙滩好玩的就在于集合小吃、餐饮、游戏、购物等乐趣,而且不像购物商场或百货公司的拘谨,露天的场地让游客随性地逛游,享受杀价,大口吃肉、把酒言欢的乐趣,尤其是这里的小吃一条街,可是聚集西双版纳最多的小吃摊。
这条小吃街有点类似泰国的夜市,贩售的小吃也和泰国很相似,像是包烧鲜鱼、油炸蛹、菠萝饭、香茅烤鸡、包烧菌菇等等,口味偏向酸甜、微辣,很适合与啤酒一起品尝,而当初刚发展的时候,这里也是以宵夜闻名,只不过随着菜色、口味越来越多元化,不少当地人也会到这里用晚餐。
D. 云南有哪些看起来就吓人,吃起来更吓人的美食
云南少数民族多,民风自然也要比其它地方“彪悍”一些。来过云南的人,在云南市场上、餐馆里、或是路边,都能看见一些奇奇怪怪,甚至是恐怖的食物,吃起来都需要勇气!
血拌肉
血拌肉是普洱澜沧人的一道特色小吃,原料用的是煮熟的肉和生血,并加入姜、蒜、辣椒和一些野生香料。生血拌肉,听起来就令很多人打退堂鼓了,看了食物则会更害怕。但其实,血拌肉的味道是很好的,千万不要被制作过程吓到而错过了美味哦。有的人担心生血不卫生,所以血拌肉的血必须是检疫过的没什么疾病的猪血。另外,辣椒等作料也起杀菌作用,所以还是可以放心食用。
油炸花蜘蛛
是云南布朗族的风味菜。这种花蜘蛛在野外林间结网,个儿有小手指般大,身上长有花斑。圆鼓鼓的肚子里,尽是具有丰富蛋白质的乳白色汁液。它们生长在高山丛林间,当地人说:“一只蜘蛛,十只蚂蚱。”意思是吃一只吃蚂蚱的蜘蛛就相于吃了十只蚂蚱了。烹饪时,去掉蜘蛛头脚,仅用圆肚作为原料,只需用清水冲洗一遍,便可投入油锅煎炸,这样做出来的花蜘蛛香味扑鼻,好吃的不得了。
火烤飞蚂蚁
是云南可遇不可求珍稀佳肴。一到七八月份,深山里下了几场大雨,那长着翅膀的飞蚂蚁就会纷纷从蚁洞里钻出来,这时人们捡了它们,除去翅膀,将铁锅放三脚架上,塞进一把松毛,将飞蚂蚁放在锅里烤熟,放上点精盐,那又嫩又香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云南河口鸭仔蛋
所谓鸭仔蛋,就是把刚刚孵出小鸭子但还没破壳的蛋拿来煮,吃壳内的肉蛋。然后配上薄荷、辣椒等一起吃,会吃的人觉得很好吃,不会吃的人但是看外表就会觉得有点害怕,根本没勇气吃下去。
竹虫
油炸竹虫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小吃,竹虫是寄生在竹子里以嫩竹子为食的虫子,竹虫先用开水烫死、晾干,然后让入油锅油炸,色泽金黄油亮,酥脆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是一道不错的下酒菜。也有人会直接生吃,据说有股奶油味,但是我还是不敢尝试了,一想到,咬破它的身体,奇怪的口感我就放下了杀生的念头。
酱拌蟋蟀
酱拌蟋蟀味觉层次丰富,口感上乘。带一点生菜的清爽,再配上酱汁的浓郁,味道妙不可言。但一听到这个名字,有的人就要抖三抖,而它的做法更是渗人。主要是剔去蟋蟀翅膀和内脏,然后刀剁成肉酱,拌上葱、姜、胡椒之类调料成为紫色糊状,放在一边做佐料,然后把去掉翅和足的蝉炒熟,将两个西红柿用火烧煨,拌在其中,味道别具一格,真是难以想象那个口感。
牛粪烤洋芋
牛粪烤洋芋是云南会泽大海草山一带的 美食 。其做法就是将洋芋拿到牛粪堆中烧烤,烤熟的洋芋香香的,比普通的烤洋芋要香很多。
“牛屎”变废为宝最初来自于中国西藏地区,在西藏,牛粪不仅仅是燃料,它还是木柴、煤炭、天然气和其它现代燃料所替代不了的一种吉祥物,是当地人们的生活和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咱会泽大海草山一带,当地人一般直接捡取已风干或半干的牛粪,一般不做为主要生活燃料。
苦撒
苦撒即苦水撒撇,是云南德宏的一道傣族名菜,属于“撒撇”(sapie)的一种,这是傣家人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一道上好菜肴。由于外来游客不了解其制作过程,以讹传讹,简单地把吃“撒撇”当做吃生肉,其实不然。
“撒”翻译成汉语是拌生的意思,“撇”是苦肠的意思,因此,“撒撇”也就是苦肠水拌生的意思。这道菜的制作较为复杂,很多作料也只有当地才有,故要吃到正宗的傣家“撒撇”,也只有到德宏才能一饱口福。
苦水撒苤最为重要的苦水,制作这个苦水需要在杀牛时取出来的一截特殊的肠,即苦肠(从牛胃进入牛肠中的那一部分苦肠),取不好就会导致靠前了有草味,靠后了有牛屎味,放到锅里熬煮1-2小时至烘干,然后再用沸水煮便得到了苦水。随后再将上等黄牛肉剁成的生肉泥、韭菜加上盐等秘制佐料搅拌均匀,并腌制10几分钟……美味的苦撒就做好了,涮上德宏地区的米线吃着不能再好吃了!
很多人因为这苦肠和生肉,所以不敢尝试苦撒,但是真正的吃货怎么能畏惧呢!
烤竹鼠
竹鼠是西版纳特有的动物,竹鼠生活在竹篷下面的洞穴里,靠吃竹根为生,一般都有四五十厘米长,比猫还肥。一只竹鼠,足有五、六斤重,行动缓慢。竹鼠洞穴有两三个洞口,有时难以捕捉。有经验的猎人采用烟熏和灌水的办法,逼竹鼠外逃,而后捕住。
烤竹鼠肉一般是把头去掉,洗净,抹上食盐,用竹板夹住,放在火炭上烤至六成熟,取下捣碎,把葱、蒜、芫荽、青辣椒等作料切细,同竹鼠肉一起放进盆里揉拌均匀,分成数块,捏在肉饼,用香茅草捆住,再用竹片夹好,放在火炭烘烤至熟。沐上滚烫的猪油,就可以吃了。有的人听到“鼠”这个字眼就不敢吃了,其实烤竹鼠肉味道香甜、肉质软嫩、美味可口,是西双版纳山珍名菜之一,富有野味特点,还想吃吃不到呢~
油炸青苔
油炸青苔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一道傣族特色菜,在傣语里叫做“改英”。将青苔从水里捞出来洗净后,再把洗净的青苔丝拉开剁碎,放入水中搅拌成浓汁。然后使用如同罗筛一般大小的细密网筛捞起,微微滤一下水分,就如同手工造纸一样在网筛上形成薄饼的青苔揭下来,撒上姜汁、芝麻等调料香料晒干。吃的时候切成小块,下完油锅里面炸脆,就成为一道香气四溢的美味傣家菜了。
其实,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喽,吃虫子是很多云南本地人的习俗,虫子下酒,营养又美味,可是,对于很多外省人来说,吃虫子,在心里上还是多少有些受不了,一些普通常见的也还好,例如蚕蛹,蚂蚱,但是,一些长相就很恐怖的虫子,别说吃了,就是看看就直接out了。
有些虫子,例如水蜈蚣,蜻蜓,体积大一些的柴虫,看着就想远离,想象着吃在嘴里的感受,很多触角,小腿的碰撞,有些还在有浆水,软趴趴的,那么你是否受得了,就很考验了。
云南是一个原生态食材非常丰富的地方,虽不善于调味,但是,原生态就是很好的一张牌,野生的虫子,高蛋白,一般炸一下就可以了,就是自己得本味。
很高兴可以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 作为立志尝遍天下 美食 的小玖儿 云南是毁我 美食 三观的圣地,前年有幸和朋友去尝试过
下面的都是我亲眼看了制作过程的,甚至壮着胆子吃了四道菜喔 小伙伴们不妨猜一猜小玖儿敢吃的是哪四道, 猜对奖五元红包呦!
废话不多说,我来做个云南的排行榜(没见到或者感觉一般般的就不说了哈)
NO.9 生吃活跳白鱼
云南人从鱼缸里直接捞出提前准备好的活鱼(他们当地的小白鱼),在鱼身上抹上酱油和鸡蛋液,一口气就稀里哗啦的灌到肚子里,然后打两个饱嗝美美的喝口小酒点根烟,开始了侃大山 感觉就像在喝我家乡的糊涂 不知道大伙儿知不知道糊涂?
NO.8 云南秘制毛蛋
相信大伙在自己的所在城市也都见过卖毛蛋的吧,最起码烧烤店一般也都会有,至于我为什么把这个列出来…只能说有它恐怖的地方 好了 还是言归正传介绍毛蛋吧!在云南很多人家都会做的毛蛋,就是把正在破壳的鸭子煮熟,配上秘法配制的辣椒,再浇上醋形成毛蛋,这是传统做法,中间加了什么步骤云南老铁们不告诉我,我只能说比云南以外地方的毛蛋都要好吃太多了…
NO.7 油炸青苔
青苔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夏天的河边最多了,偏深绿色,滑滑腻腻看起来摸起来都特恶心的那个,没错,不是海带海苔,而是青苔,可以说水脏的地方青苔就越脏 将青苔从水里捞出来洗干净,再把滑腻的青苔拉成丝并剁碎,放入干净的水中搅拌成浓汁,撒上姜末蒜末泡的汁液、芝麻、爆香的花椒油等调料香料后晒干,吃的时候切成小块,放入油锅内炸脆即可食用。说实话这道菜我吃的时候是晒干的炸了给我吃的,听云南老铁介绍完做法,我又去老乡后院看了制作现场,差点呕呕呕 神似地沟油毒大米肉松之类的加工坊,你懂得
NO.6 普洱血拌肉
血拌肉是普洱澜沧人的一道特色小吃,先把肉煮熟,血却是实实在在的鲜血,晕血的人不要说尝了,看着都晕,不过我这个排行榜不是按味道来排的,不然这道菜绝对前三,味道相当好,前提是你暂时性的忘掉这是鲜血…不怕血,也不怕鲜血可能存在的 健康 隐患的宝贝们可以去试试
NO.5 油炸昆虫
这道 美食 的排名其实就带着我的个人感官因素在内了,或许其他的宝宝们觉得并没有前面几道来的不可接受呢,会不会有这样强悍滴宝宝,来来来,评论区举手给我瞧瞧。其实油炸昆虫在云南来头真不小,各种昆虫串成串做成街头小吃,这样的摊位面前,往往都是外国游客驻足品尝,据我守点半小时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90%为外国游客,甚至其中还有30%刚离开摊位几步又回头买了一大把串串。好吧,外国友人和国人的口味真的不太一样…
NO.4 蚂蚁蛋
蚂蚁蛋也吃想想都觉得起了浑身的鸡皮疙瘩,可是据和我同行的朋友说,味道鲜美,一口咬下去还会爆浆呢!做法的话好像挺多种的,营养价值貌似也很高,但是宝宝我是真的没敢去尝…
NO.3 油炸大蜘蛛
据说这一小吃已经风靡云南,做法相对来说要简单许多,收集好了这些看着就觉着狰狞的大蜘蛛,涂上大蒜油后炸至酥松香脆,撒上芝麻辣椒粉就可以开吃了,原谅宝宝我吓的没敢问是炸的时候蜘蛛是死是活…据老乡介绍蜘蛛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民间还有越吃炸蜘蛛越漂亮的说法,好吧,这个老乡一定是做运营的,其他老乡卖的每样都说含有蛋白质,到您这儿来了,您还。给它包装一下,还越吃越漂亮,咋滴,要变蜘蛛精呀
NO.2 三叫
看到这道菜一阵反胃呀,还是03年的时候吃过三叫,当时还小也不知道害怕,后来年龄大了才知道,就是一窝生下来没多长时间,还没睁眼也没长毛的小老鼠,直接放在盘子里端上桌,还有配好的蘸料。筷子夹起来叫一声,蘸料的时候叫一声,最后放到嘴里咬下去的时候叫一声,总共叫三声,故菜名曰:三叫。可是在云南不是这样生吃的,而是用筷子拴在鱼上面烤,没去过乡下的小伙伴们乍一看还以为是小猪仔,其实都是刚出生的小老鼠,云南本地人也是像我以前吃的那样生吃的,可能也考虑到游客的承受能力吧,他们给烤熟了卖,听大人们说。这道菜特别补呦 至于补什么,宝宝脸皮薄,没敢问,亲们谁知道的告诉我可好?
NO.1 活蛆奶酪
这种奶酪是通过让无数的昆虫在此产卵制成的,当卵孵化时幼虫就把周围的奶制品吃掉,从而使得幼虫变得越发的松软,吃过以后喉咙里的辛辣味儿可以持续 几个小时,绝对是外地人去云南的禁忌之恋 味蕾挑战赛!小玖儿我认怂,老乡要是不说名字我倒还要尝尝,奈何我听了“蛆”这一个字儿,直接缴械投降了…
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们记得点下 右上角的关注 昂
云南特色食物有
1.大理白族生皮
2.普洱血拌肉(镇康这边叫红生)
3.沧源松树虫
4.酸蚂蚁
5.傣族撒撇
6.油炸竹虫,花蜘蛛,飞蚂蚁,蜈蚣水蜻蜓等
7.佤族苦肠汤
8.爪
9.凉拌芭蕉芯
10.油炸青苔
11.老鼠肉(油炸,煮汤凉拌都可以)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地方,很多地州的少数民族吃法都比较独特,在很多外地人看起来很吓人的,吃起来味道还是比较好吃的,真的很香哦!
云南的昆虫宴席就是最具民族代表性的 美食 ,看着吓人吃起来味道真是香!
吃的人还挺多的,没办法只有这样稀奇古怪的东西才能吸引更多人来光顾。
这种绝对是看起来吓人,吃起来却非常美味的东西!去掉腿,油炸,不要炸太干!撒点盐,什么知了猴,什么蜂蛹,在它面前都是浮云![呲牙][呲牙][呲牙]
我是云南人,我曾经看到过一道菜,名字不知道叫什么?我暂时把它起个名字叫“生拌猪肝”吧!
我们这里的彝族,在杀过年猪的时候,有一道菜是必须要做的,在他们认为是待客最好的一道菜。
这道菜是把新鲜的猪肝剁碎,拌上自家调好的佐料,就开始吃了。颜色看上去红通通的,我是不敢吃。
E. 澜沧包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
包烧宴首先要准备芭蕉叶或琵琶叶,这两种叶子叶片面积大、叶面厚度佳、叶表韧性强,是"包"料的最佳选择。用清水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包烧宴的佐料搭配非常丰富,姜、蒜、辣椒必不可少,还有小香葱、韭菜根、大芫荽等等。
文章图片2
澜沧市民 李春燕:“包烧在我们澜沧是一种特别的吃法,在澜沧到处都可以吃到包烧宴。”
文章图片3
包烧牛肉是包烧宴的主打菜。把牛里脊肉剁成肉泥,撒上盐、味精,倒入姜、蒜、辣椒、韭菜根、大芫荽等作料,用双手揉捏,使它更加入味。把肉泥放到芭蕉叶上,包裹两层,将肉泥与佐料的香气牢牢"锁"在叶片中。再把包好的牛肉放到火塘里,盖上柴火炭,大概半个小时就熟了。包烧蜂蛹、包烧蚕蛹的做法与包烧牛肉类似,除了荤菜,还有包烧木耳等素食。
文章图片4
一桌包烧宴,吃的不仅仅是味道,更体现了澜沧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F. 思茅区美食
思茅区美食有、火灰焖鱼、酸笋烩鱼、鸡豆腐、豆汤米干、鸡肉烂饭等。
1、火灰焖鱼:火灰焖鱼是云南普洱(思茅)特产和澜沧特产,拉祜族尤喜欢这种不用锅灶,胜用锅灶而焖出来的美味。
2、酸笋烩鱼:酸笋烩鱼是思茅地区普遍流行的一道菜肴,其特点是酸辣鲜爽。其做法是,将鱼去鳞并除去内脏后煎黄,再将酸笋炒熟后放入水中,待煮沸后把鱼放入,并加入葱、姜、辣椒、花椒、味精等佐料即可上桌宴客。
3、鸡豆腐:思茅至今保留着一道传统名菜“鸡豆腐”,在婚宴喜事酒席上,均有这鸡豆腐一道新鲜美味的菜。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它的原料主要是鸡肉和鸡蛋。其做法是,用鸡脯肉拿刀背横竖轻轻地反复敲细,拌入适量的淀粉,再将鸡蛋清调匀起花,去其沫后倒入敲细的鸡肉中轻轻地调,然后加入没有油的清鸡汤,放入锅内文火慢煮,煮成水豆腐状后取出,撒上备好的蛋片丝、火腿丝、葱花等佐科即成。其状如新鲜猪脑髓,味道鲜而微甜,用羹匙盛起品尝,男女老少均爱吃,营养价值很高,到思茅的人都喜欢尝一尝。
4、豆汤米干:除了米线,昆明人还爱卷粉,普洱人爱米干。思茅市普洱县城的豆汤米干远近闻名,享誉东南亚国家,凡到普洱出差或旅游的人,都要品尝一番。
5、鸡肉烂饭:拉祜族也视鸡肉烂饭为上等佳看,在祭祀活动或招待贵客时特煮鸡肉烂饭,和佤族一样,忌用白毛鸡煮鸡肉烂饭。
G. 临沧是着名的“滇红”之乡,除了茶叶外,临沧有哪些地方美食不容错过
临沧的“沧”是指澜沧江,因在澜沧江江畔而得名,是云南着名的“滇红”之乡,这里有着23个少数民族,全国三分之二的佤族在此聚居,因此也可以说临沧是佤族的发源地。临沧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也有着数不清的地方美食,每年吸引着外来游客来此参观,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临沧不容错过的几道地方美食。
1、粑粑卷
粑粑卷是临沧着名的风味小吃,起源于临沧凤庆县,一直流传至今。制作粑粑卷需要的主要配料有大米粑粑、锅巴、稀豆粉和各种调料,稀豆粉和锅巴都是用豌豆粉做成的。用锅巴垫底,把刚刚烤好的饵块铺在上面,放入芝麻、蒜油等,再把稀豆粉和甜面酱均匀地抹在饵块上,最后配上牛肉串,用锅巴卷起来,这就是临沧粑粑卷最正宗的吃法。
以上6道临沧美食你都吃过吗?味道都很不错的,很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到临沧的朋友一定要尝尝,相信你也会喜欢上这种味道的。当然,临沧的美食还有不少,比如酸扒菜、包烧鲜鱼等味道也很不错,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H. 去西双版纳有什么注意事项、西双版纳那里什么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地方
好吃的:
1、包烧鲜鱼
2、酸笋煮鸡
3、蟹肉圆子
4、油炸牛皮
5、竹筒烧肉
6、卵石鲜鱼汤
7、香茅草烤鸡
8、叶包蒸猪肉
9、菠萝紫米饭(这个不错!)
10、毫崩
11、毫吉阿
12、油炸蛹
注意事项:
1,注意天气,下雨+湿热的天气——雨具、适合的衣服和鞋子。
2,注意蚊虫,蚊子仍旧很多——除了防蚊的药品,皮肤易感染的也要待其药品。
3,注意饮食,名族地区的饮食颇有风味,但是有些东西最好问清楚再吃,因为其食材及有可能是一些很怪异的东西,比如虫虫……,所以,觉得不舒服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尝试了。而且,最好带着肠胃药以便应急。
4,注意风俗,傣族人家里要脱鞋,而且不准窥视其卧室等等——最好是先对版纳主要名族的民风习俗有所了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这个特别需要注意!!!!!!!!)
5,注意安全,任何地方都是如此。景洪的的士和摩托颇为霸道,过马路务必小心。
6、然后多带点钱,消费相对来说有点高。
告诉楼主 几个好玩的景点:
1、澜沧江风光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经西双版纳流出境外。在西双版纳的流程为158公里。古时傣族称“南兰章”,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游览澜沧江可分上下两段。 上段游览线从景洪出发,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渐渐收缩,最窄处仅20米左右。两岸是参差不齐的大岩石,江水汹涌澎湃。 下段游览线从景洪乘船而下,经橄榄坝至中、老、缅3国交界处。礁石林立,离开橄榄坝往下行驶,两岸山势险峻。 游览提示:澜沧江目前还未开通客运航班,只办理包船业务。
2、野象谷
野象谷南距景洪市45公里,北距思茅市115公里,位于213国道西侧,西双版纳的野象,主要集中生活在勐养自然保护区内。现在野象谷主景区内建起了游览步行道、专供游人观看野象活动的的高架走廊、大树旅馆、森林酒吧。 勐养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中现存亚洲象近300头,现驯养大象16头(含表演象),是我国第一所驯象表演学校。每天上午11:00-12:00,下午2:00-3:00为游客表演节目,不另收费,与大象合影每次收费10元。 中国的野象,目前仅存在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之中。而西双版纳野象谷,是野象活动最为集中、频繁的地方。因其方便的交通和独特的热带森林景观而成为近年来西双版纳的旅游热点,在那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野象,那独具特色的热带雨林景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 交通:在景洪客运站乘坐开往关坪的车,叫司机在三岔河野象谷停,票价12元。从思茅出发可乘开往景洪,勐腊的车。
门票:50元。热带雨林观光索道,单程运行票价40元,约35分钟,往返需60元。
3、打洛小镇
打洛,傣语是联合摆渡的渡口之意。从前,居住在这里的傣、布朗、哈尼等民族一起在江边摆渡,故称之为打洛。如今,各族人民昔日共同摆渡的渡口上已架起了一座长70多米的双孔石拱桥,宽敞平坦的公路飞越打洛江直通园门桥。打洛是云南省南部边境线上的一个重镇。位于昆洛公路的终点,已被列为省级口岸。它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众多的旅游景区享誉中外。景洪——打洛旅游专线是西双版纳州旅游主线之一。这条旅游主线,经勐海县城、勐遮坝子、勐混坝子、最后到达打洛。途中景点有南糯山茶王树、西双版纳民族茶文化乐园、省茶科所、勐海纯樟林、曼垒白塔、曼短佛寺及寺前民俗村、景真八角享、勐邦天鹅湖、勐遮佛寺壁画、曼洪瀑布、架松野生茶树王、勐混白塔等。需要2天时间才能游完全部景点。
打洛目前已成为集跨国旅游、边境贸易为一体的滇南边陲重镇。在打洛边境贸易开发区内辟有中缅旅游村和边贸街,中缅两及其它国家的客商在那里从事商贸活动。边贸街上有缅甸玉石、泰国珠宝、法国化妆品和来自祖国各地的百货商品。游客可以在摊上挑选玉镯、鉴别宝石、购买来自异国他乡的商品。
打洛镇政府建在打洛江畔,清澈的江水从镇政府门前缓缓流初过,两岸都是宾馆酒楼和居民住宅 ,那江水便成了一个天然浴场。傣女浴江便成了打洛必不可少的一景。每当夕阳西下,华灯放之时,江岸上的宾馆酒楼霓虹闪烁,在江中投下五彩缤纷的倒影。此时的打洛江中就会出现头裹花裙浸水浴身的傣女,江上光波动荡不停,人影绰约、虚虚幻幻,似临神界仙境,那迷人的景致会使远方来客流连忘返。
4、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建在景洪城西热带作物研究所右侧面。此所建于1953年9月。这块占地数百亩的科研基地,种植着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荟萃了热带作物的精华。在科研楼后面有一片橡胶林,胶林里立着一块纪念碑,是由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设计的、印象派的大型雕塑佳作“周恩来总理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961年周总理和缅甸当时的总理吴努在那里举行会晤而建立的,它是中缅两国友好往来的见证碑。
5、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西园)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湄公河的支流罗梭江所环绕的半岛上。
它在我国着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于1959年创建 ,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独立科研机构。经过三代科研人员40年的艰苦创业和辛勤耕耘,现已建成棕榈植物园、百竹园、榕树园、奇花异卉园、名人名树园、 荫生植物园等20多个园林景观优美、科学内涵丰富的植物专 类园区,收集了四千余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是一 个集科学研究、植物种质保存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最理想的场所。
在这片园地里,“板根现象”、“老茎生花” 、 “绞杀现象” 、“独树成林”、“飞舞具藤”、“空中花园” 等热带雨林奇观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每一种植物都凝聚了自然进化的历程,是珍贵的自然遗产。
6、空中走廊
位于勐腊县城以东20公里的原始湿润雨林内,生长着一棵40-70米高的望天树,架设在望天树上的“空中走廊”,全长2.5公里,它把公路两旁的原始森林连接起来,可在广阔的视野上尽情地领略热带雨林的奇异风光。 此外,林间还修了一条1000多米的石板游览道与空中走廊形成了林上、林下的立体环形游览线。 交通:从景洪客运站乘车到勐腊,票价29元,叫人力车到武装部(1元),再乘空中走廊专线车可到,票价10元。 门票:20元 开放时间:8:00-18:00
7、西双版纳傣族园
位于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积3.36平方公里,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资4200万元,已完成土地征用,道路修建,旅游购物区地下水管、电线的埋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旅游景区大门楼、迎宾广场、老景区的包装、村寨旅游线路、江边活动区、旅游购物区、烧烤场、泼水广场、大型露天剧场 。已于99年8月1日开门迎客。
8、迎宾广场:对游客进入傣族园进行傣家礼仪欢迎。
9、曼松满古佛寺: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主要向游客展示佛教文化活动,如赕佛、颂经、拜佛等活动。
10、傣家村寨参观:主要向旅客展示傣家民居、庭院风光,体验傣家生活习俗,感受做一天傣家人的生活乐趣。
11、江边活动区:村民大规模的节庆活动区,用于放高升、燃发孔明灯、斗鸡等民俗活动。
12、赶摆购物区:卖傣家烧烤、织绵、民间工艺品、傣包、木雕艺术品等,品茗版纳名茶的茶道欣赏,品尝傣家特色的风味餐厅。
13、泼水广场:景区主要活动区,每天举行上100人专业泼水队伍的大型露天剧场。
14、园内傣族自然村:大型泼水活动,让游客直接参与,体验天天泼水节的乐趣,感受傣家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15、露天剧场:以歌舞的形式真实准确地反映傣族传统文化精粹,再现傣王招亲的历史渊源,反映傣家生活习俗,100余名演员,规模宏大,场面壮观。
祝你玩的快乐!! (*^__^*)
I. 舌尖上的云南 之临沧美食小吃
临沧,古称缅宁,是云南省管辖的一个地级市。以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位于中国西南,澜沧江畔,云南省的西南部。
临沧民族众多,其中佤族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还生活着着佤、傣、拉枯、布朗、德昂、彝、景颇等23个少数民族。
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世界着名的“滇红”之乡,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国着名的“核桃之乡”,也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因此又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
临沧称为“百淮”(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的族群已向商王献珠宝、短狗等特产。武王十三年春,睽参与伐封,会于孟津。
秦、西汉,今临沧地市属哀牢国地,出现永康岩画。
临沧市辖区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和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8个县(区),89个乡镇,898个村民委员会(含居委会),27个社区。总面积2.45万平方千米。
(图:临沧的地理位置)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滇置益州郡,辖二十四县,云县属益州郡辖。
由于筑通“五尺道”,云南开始了和内地的联系。铁器和其他物资从四川进入云南,促进了云南边疆 社会 经济的发展。
西汉时期,益州郡的设置,使滇东北和滇池地区的人们在农业方面学会牛耕、灌溉;在工业方面学会铜、锡、银的开发和加工等先进的生产技术。虽然仅是运用手工方式进行生产,但却开阔了边疆人民的视野,提高了产品的产量,使滇中、滇西、滇东北的一些坝区逐步向奴隶制生产方式过渡。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便在云南劝课农桑,大兴屯田,发展生产,使今曲靖地区成为当时云南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挨个盘点临沧那些好吃的:
1
傣族撒撇,颇受当地各族群众喜爱,就连北京、上海、广东及港澳游客吃了后都感觉独特良好,再到德宏后,有的人还点名要这道菜。牛撤撇的制作是用净瘦黄牛肉一公斤剁成肉酱,在开水里氽熟,再把刚杀的牛苦肠兑水煮涨,用纱布过滤后备用,然后把新鲜韭菜和茴香切细后挤去水分,再配以香柳、盐巴、辣椒面、味精等调料把牛肉酱、苦水在一起拌匀,即可食用。撒撇的吃法是用米线或牛肚丝、牛肉片在撒撇里蘸一下就吃。
2
登上高高的景颇山寨,走进一片绿色的世界,那诱人欲滴的墨绿,定能使你敞开拥抱自然的胸怀。“绿”,是景颇山寨永恒的主题。它不仅存在于云雾缭绕,令人无限遐思的远山竹楼,就连招待你的餐桌上也会发现一个个绿色的世界。这就是景颇族闻名遐尔的绿叶宴。绿叶宴从景颇族古老传统的饮食习惯中诞生的,桌上除了绿色还是绿色,就连餐桌,也全为绿叶铺就,那一张张宽大的绿叶,就是一个个特别的“菜盘”,“盘”中盛满了景颇人独特的山珍野味,也盛满了一个古老民族质朴的深情。
3
利用竹筒烹饪, 历史 久远。最远的文字记载见于《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筒炙"的菜,用肉馅敷在竹筒上用明火烘烤而成。清代朱彝尊《食宪鸿秘》的"蟹丸",则是将蟹丸入竹筒煮熟而成。时至当代,云南和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饪的传统肴馔,这与"满山的翠竹根连根",竹子取之不竭有关,又因竹筒菜清香秀气,故沿袭不衰。
4
绿叶包蒸的工艺据说是由古时一位位封建领主做饭的老厨师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老厨师原先伺候原先伺候的老召勐(地方之王),只喜欢吃又香又脆的食物。因此,他烹饪的菜肴豆是烤鸡、烤鸭、烤肉、烤鱼,煎炸昆虫和干巴之类。老召勐病逝以后,多病的王子继承了王位。这位年轻的召勐虽然对香脆菜肴并不反感,但他吃了这些食物以后,常常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不止。因此,管家要老厨师给新召勐制作一种既鲜香又不燥热的菜肴食用。老厨师苦思冥想了几个昼夜,才想出了烤后再蒸这种烹饪办法。接着,他又将大葱、芫荽、姜、蒜、荆芥、苤菜等佐料加猪油炒熟后,填在烤好的鸡、鸭腹内;然后,用芭蕉叶将鸡、鸭包好,放在木甑里蒸制去燥;蒸熟后端给新召勐品尝。老厨师特别地把蒸好的全鸡摆成跪卧之势,称为“盖不喝考”(雄鸡下跪);又将蒸好的全鸭摆在存有汤汁的绿叶盘内,叫做“别莱暖波”(鸭游河塘)。年轻的召勐见到这两道菜,立刻产生新奇的感觉。当老厨师把两道菜的名字告诉他时,他的脸上浮起了笑容。他举着筷子问:“它们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吗?”厨师恭恭敬敬的回答:“禀告召勐,是小人想出来的,名字叫错了请您别见怪。”召勐尝了一点鸡肉、鸭肉,觉得既有烤品的香脆,又有绿叶的清香,味道好极了!他又吃了些填在鸡腹、鸭腹内的佐料,味道清香而又微微带辣,十分可口。召勐笑容满面地对管家说:“这菜的名字叫得好,味道也好。”并赏给了老厨师不少银子。
5 红茶烧肉
红茶烧肉是一道香而不腻的美味菜肴,用红茶烧出的肉不仅有着茶叶的清香,而且肥而不腻,非常可口。
红茶烧肉一:五花肉半斤,红茶5g,糖、盐各适量。将红茶用100ml的开水泡10分钟。滤去茶叶。肉切成小块。锅里放少许的油,放入肉翻炒片刻,加入茶水,加盐(不要用酱油),加少量的糖(可去除茶的苦涩味)。将肉用小火煮20分钟就可以装盘了。
6 佤族鸡肉烂饭
佤族鸡肉烂饭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的特色 美食 。鸡肉烂饭是取鲜嫩乌骨子鸡切随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再放入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泽鲜艳,味道糯滑鲜香,独具特色。
凡到过佤族地区或曾在佤族地方生活过的人,对“模尼亚布绕”——鸡肉烂饭并不陌生,它是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佤族人民人人喜爱的食品,也是佤族人民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摸尼亚布绕”有它产生和发展的 历史 条件和 社会 基础。
建国前的阿佤山,生产力水平低下,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很差。为了生存,人们以各种植物为主,掺以少量的粮食,熬成稀粥轮着吃,佤族的烂饭便在这样贫困的 社会 环境中产生和发展。团结和睦、直爽好客历来是佤族人民的良好道德风尚。谁家盖了新房或撒了谷种,或逢红白喜事,全村都来帮忙。这时,主人根据自己的条件,或杀猪宰牛,煮成鸡肉烂饭或猪肉烂饭、牛肉烂饭,并用自己酿成的水酒,热情招待客人。
鸡肉烂饭品种繁多,有大米烂饭、包谷米烂饭等。随着 社会 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鸡肉烂饭在广大佤族群众中盛行不衰。只要机会和条件允许,随时均可享用。诸如逢年过节、撒谷种、栽秧、收庄稼、讨媳妇、办丧事、接送亲戚好友、盖新房等等,它都是缺少不了的佳肴。
7石板荞粑粑
石板荞粑粑:选用临沧苦荞面,用石板烤制而成。找一块很平整的石块,把石块在火塘上烤烫,用老鼠核桃树皮烧成灰兑上水,过滤后倒入荞面中搅拌,然后摊在石板上翻烤,即成苦荞粑粑。
苦荞粑粑不仅好吃,还有药用的功效,可以治胃热引起的头昏头痛、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疾病。
8 云县树头菜
云县树头菜是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涌宝镇的特产。云县涌宝镇的树头菜历来为人称道,因为是在冷凉山区生长的缘故,所以味道与众不同,清凉爽口,苦味浓郁,具有很好的清火功效。
“树头菜”是云县涌宝特色产品之一,全镇现有种植面积1100亩,分布在木瓜河村、石龙村、茶山村、棠梨树村,胜利村为主产区。
树头菜属珍稀野生蔬菜,据云南省产品监督检验所检测《云质食检字97001号》树头菜含有的胆碱是印磷脂和鞘磷脂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活性物质。其嫩芽可以食用,根、茎可以入药,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味道鲜美独特,适口性好,是纯天然食品。
9 凤庆核桃
凤庆核桃栽种 历史 悠久,据专家考证,距今约有3000多年。凤庆核桃由于大多种植生长在山区和高山峡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无污染,且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含油量高。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有“中国核桃之乡”之称。
被国家宣布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的云南省凤庆县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山区、半山区。1976年凤庆县被定为全省发展泡核桃基地县,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命为“中国核桃之乡”。群众一直沿袭着种值核桃的传统,泡核桃林成了全县主要的特色经济林。凤庆核桃因果大、壳薄、肉厚、味香的优良品质受到人们的青睐。
10 凤庆腊肉
用酒、盐和各种香料腌制一个星期左右并挂干的猪肉,炒、煮、蒸皆可,十分美味,尤其是猪腿肉,比外地的烟熏肉要好吃得多。在凤庆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11 永德豌豆凉粉
制作方法是以豌豆粉为原料合水调成浆加以过滤,放入锅,边搅拌边煮,熟后入盆放置冷却待用。食用时将凉粉划成细条或方砣状,加入酸醋、麻油、蒜汁、芫荽、辣椒等佐料。在永德,城镇乡村小店,交通要道多有摆摊设点出售服务,行路人或赶集人往往以之为理想的晌午餐。
12 佤族水酒
佤族水酒采用一般的酿酒方法进行酿制的,发酵了的小红米或小麦等,装入一个高 80 公分 左右的竹筒内,然后倒入清水,再插入一根细竹管或胶管,用口吸饮浸泡的液汁,这种液汁即是佤族水酒。
佤族水酒为低浓度的酿酒,有清凉解渴,消化助食,供给热量,促进血液循环,使人兴奋的作用。难怪喝过佤族水酒的人说,长期喝水酒能使人发胖。
13
耿马香蕉
耿马香蕉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的特产。香蕉具有清热解毒、滑肠通便、生津、活血等功效。同时,香蕉是高钾的食品,可平衡钠的不良作用,对维持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醒脑十分有利。
地处西南边陲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光热资源丰富,特别适宜香蕉等热区作物种植,为加快现代农业进程,大力推进 科技 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香蕉。
耿马孟定镇香蕉种植面积大,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近年素有香蕉小王国之美誉,由于农户接触种植就走上标准化路线,加上独特的地热资源优势,孟定香蕉平均亩产可达3吨以上,而香蕉目前全国平均亩产1.56吨、云南平均亩产仅1.26吨。目前,孟定镇香蕉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产值超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000多元。并建成年加工2000吨的香蕉纯粉加工厂,香蕉远销四川、重庆、山东、北京等地,香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孟定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14 竹荪汤爆肚
1.竹有用清水涨发,洗净,顺长剖开,用平刀法切大片。再用二汤余透,捞出沥去水分,放入汤碗中。猪肚头用水洗净,剔去外皮和油筋,从里面一侧剞成蓑衣形花刀,刀深为厚度的2/3.再切为3.5厘米长,l厘米宽的块。香菜、葱、姜洗净,切成末。2.炒锅上旺火,注入清水1000毫升,沸后下肚头氽至半熟,用漏勺捞出,放入竹荪碗内,同时下葱、姜末。3.炒锅上火,注入鸡清汤,加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沸后去浮沫,迅速倒入竹苏碗中,撤上香菜未,淋上芝麻油即成。
15 傣族烤崩
“烤崩”(油炸米花糖):双江傣族在每年的泼水节前都要制作“烤崩”。具体做法是:将上好的糯米用冷水浸泡,淘洗干净后用蒸笼蒸熟,做成饼状,晾晒到三成干,然后放入红糖水中浸湿,又把它晒干,这样重复两三次后,将浸过糖水的干糯米饼放在香油锅里炸脆,即成成品。傣族制作的烤崩香、脆、甜,颜色金黄,油而不腻,是款待宾客的美味佳肴。
16冰岛茶
最贵重的云南普洱茶之一,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烈,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绝对是值得高端珍藏的极品。目前,双江县“勐库”牌茶叶已获中国驰名商标,“勐康”牌茶叶获云南省着名商标,茶叶产业已成为双江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7 沧源牛干巴
沧源牛干巴选用佤山半野生壮态下放养的黄牛精肉,经当地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加工而成,营养价值高,色香味独特,香酥可口。
18 蔗糖
临沧是云南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有280多年的种糖制糖 历史 。全区甘蔗产量达300多万吨,有机制糖厂15座,日处理甘蔗能力3万吨,年产糖30多万吨。
19 "滇红"茶
临沧市是世界着名的"滇红"之乡。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余年的种茶制茶 历史 。193年,"滇红"在凤庆试制成功,成为中国的出口名茶,年出口量均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40%以上,创汇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50%以上,云南凤庆滇红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云南目前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全区茶叶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
20 云县白花木瓜
云县白花木瓜是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的特产。云县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强、适应性广、挂果早、果实大、香味浓郁、产量高、果肉肥厚、细腻、无渣等特点,其营养成分优于其他品种木瓜,是独具 历史 渊源和发展 历史 的特色农产品。云县白花木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云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西岸,临沧市的东北部,位于北纬23°56′—24°46′,东经99°43′—100°33′之间,属于低纬度地区,海拔760—2834米。云县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分明特点。云县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云县白花木瓜的生长,是中国白花木瓜生长的最佳适宜区和原产地,在云县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强、适应性广、挂果早、果实大、香味浓郁、产量高、果肉肥厚、细腻、无渣等特点,其营养成分优于其他品种木瓜,是独具 历史 渊源和发展 历史 的特色农产品。县内十二个乡镇均有云县白花木瓜分布。
白花木瓜泡酒具有‚保肝护肝、舒筋活络、抗衰养颜‛ 三大功能。云南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白花木瓜生长在滇西南1800米至2300米之间的高海拔地区,生长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的工业污染,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生态林果。
21 镇康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