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珠江三角洲有什么重要物产和地道小食,特产
便利的海运、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着名的侨乡、香港和澳门位于本区、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改革开发以来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之一
1 珠三角 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 4 人口:约4000万人 行政区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
经济概况:珠三角与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两个地区,两者在面积、人口与经济总量上无法直接比较,但从人均意义上对两者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可以看出,2003年珠三角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仍然高于长三角,但增长后劲明显不如长三角。1997年以来,珠三角综合竞争力具有大起大落的特征。旧称粤江平原。简称珠三角。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复合体。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冲积层薄,一般 20~30米。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岛屿,占面积 30%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输沙量达8000多万吨,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区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为中国重点围垦区之一。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21~23℃,最冷的1月均温13~15℃,最热的7月均温28℃以上。6~10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 ,天气最热。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对农业有利。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中国名列前茅。热带、亚热带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萝、龙眼、杨桃、芒果、柚子、柠檬等 50 多种 。 发展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立体农业结构形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有制糖、丝织、食品、造纸、机械、化工、建筑材料、造船等工业,有南海明珠之称。
3 生态特征
珠江三角洲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组成(毫克/升):浮植物总计1.63, 硅藻87.4%, 绿藻4.9%, 蓝藻1.9%, 甲藻1.5%, 金藻黄藻0.4%, 裸藻7.8%。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原生动物(种) 34, 轮虫(种) 38, 枝角类(种) 26, 挠足类(种) 49, 合计(种) 147。
底栖动物数量、生物量: 1981年个体数(个/㎡) 249.601, 1981年生物量(g/㎡) 29.654, 1982年个体数(个/㎡) 163.548, 1982年生物量(g/㎡) 28.492, 平均个体数(个/㎡) 206.575, 平均生物量(g/㎡) 29.073。
主要经济鱼类:鲥鱼, 花鰶,凤鲚,七丝鲚,银鱼,鳗鲡,花鳗,青鱼,草鱼,鳡鱼,鳤鱼,赤眼鳟,海南红鲌,大眼红鲌,()条鱼,广东鲂,鳊鱼,黄尾密鲴, 刺鲃,南方白甲鱼,鲮鱼,唇鱼。
4 经济和社会发展
1. 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5. 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和24%。
6. 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8:45.5:28.9发展为1994年的8.8:51.2: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7. 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形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农工技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8. 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9. 社会流动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聚集地。现在,在该地区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有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大、富有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群。这种社会流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体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关部
⑵ 广东荔枝哪里的最好吃
荔枝众多品种中以桂味和糯米糍为佳品,也是鲜食之选;挂绿更是珍贵难求的品种。“萝岗桂味”,“毕村糯米糍”及“增城挂绿”有“荔枝三杰”之称。
1、桂味
又名桂枝,因含有桂花香味而得名。是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广州市郊和广西灵山县所产最佳。桂味有全红及鸭头绿两个品系。果实圆球形,果壳浅红色,薄而脆;龟裂片突起小而尖,从蒂膊两旁绕果顶有圈较深环沟,此两者为桂味的特征;向黄白柔软饱满,核小,味很甜,7月上旬成熟。
2、糯米糍
又名米枝,为广东价值最高的品种。是闻名中外的广东特产果品。主产广州市郊区萝岗区和增城市新塘镇,其次是从化、东范等县。果实属心脏形,近圆形,果柄歪斜为其品种特征;初上市黄腊色,一旺期鲜红色;龟裂片大而狭长,呈纵向排列,稀疏,微凸,缝合线阔而明显;果顶丰满,蒂部略凹;肉厚,核小,陶色黄白半透明,含可溶性固形物达20%,味极甜,香浓,糯而嫩滑,品质优良。为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种。最适宜鲜食和制干。7月上旬成熟。有红皮大糯和白皮小糯两个品系。
3、挂绿
为广东增城的荔枝中珍品,也是广东荔枝的名种之一。封建时代列为贡品。果实大如鸡印,核小如豌豆;果皮暗红带绿色;龟裂片平,缝合线明显;肉厚爽脆,浓甜多汁,人口清香,风味独好。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
4、妃子笑
关于荔枝美味的传说中,有一句诗词格外又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荔枝品种中也有一种叫“妃子笑”的。
“妃子笑”在四川叫铊提,台湾称绿荷包或玉荷包。妃子笑的特点是果皮青红,个大,肉色有如白蜡,脆爽而清甜,果核小。传说当年唐明皇为搏杨贵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
(2)珠江有什么好吃的水果扩展阅读:
荔枝产于中国南方,它在中国的栽培和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17世纪末从中国传入缅甸,100年后又传入印度,大约在1870年左右传入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
1873年由中国商人传入夏威夷,1870-1880年又从印度传入佛罗里达,并于1897年传入加利福尼亚,1930-1940年才传入以色列,1954年由中国移民带入澳大利亚。
现荔枝广泛种植于中南美洲、非洲的一部分及整个亚洲,当今世界荔枝主产国为:中国、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及泰国。
⑶ 广州吃的特产是什么
广州吃的特产是什么
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所以有很多好吃的,那么广州吃的特产是什么?
广州吃的特产是什么
1、“增城挂绿”荔枝
增城挂绿荔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荔枝最佳品种之一,主产于广东增城。“增城挂绿”外壳红中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肉质特别爽脆,清甜有微香,品质极优,果实较耐贮藏。由于挂绿荔枝异常珍贵,2001年在挂绿广场举行的挂绿珍果拍卖会上,一颗“西园挂绿”荔枝拍出了55万元的高价,成为全球最昂贵的水果,一举打破了世界吉尔斯记录。增城挂绿荔枝的主要特点:长势壮旺,枝条节间较稀疏且脆;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果实近卵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14.4~29.5克,果皮暗红带绿色条纹;果肉白蜡色,质爽脆,甜带微香;可食率61.5%~76.9%,可溶性固形物17%~21%,酸含量0.15~0.34克/100毫升;果实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
2、迟菜心
增城迟菜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增城传统的农家品种,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菜心之王”的美誉。增城迟菜心为冬天种植和收成的蔬菜,经过90~120天才能收割,因其时至深冬才上市,比一般菜心要迟,所以称为迟菜心。俗话说:“冬至到,菜心甜。“品质特性:叶片绿色或浅绿色,叶面皱或稍皱,背部叶脉明显;叶柄白色或淡绿色;叶片、叶柄、菜薹披蜡质白色粉状物;菜薹有沟纹,主薹长35厘米—45厘米、直径2—3.3厘米,重约250克,绿色或淡绿色,花蕾多,清甜少渣,清香爽脆。含总糖≥1.1%,每1000克含Ca≥450毫克,95.0%≥含水量≥91.0%。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锌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稀释清除肠道毒素,医疗便秘,预防肠癌,美容保健,改善身体免疫力,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3、老火靓汤
老火汤又称广府汤,即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煲几个小时就足够。她是广府女人用万般温情煲煮的美食靓汤,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养生汤,更是辅助治疗恢复身体的药膳汤。广府,即为广府民系,广义上包括全广东、香港、澳门及海外所有地区的八千万粤语族群(世代以粤语为母语的族群)。 广府人喝老火汤-的历史由来已久,这与广州湿热的`气候密切相关,而且广州汤的种类会随季节转换而改变,长年以来,煲汤就成了广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与广州凉茶一道当仁不让地成了广州饮食文化的标志。俗语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更有人编了句“不会吃的吃肉,会吃的喝汤”的说法。先上汤,后上菜,几乎成为广州宴席的既定格局。在这炎热的夏季,每天繁忙工作之后,喝一碗清心下火的老火汤,个中味道,实在让大家惬意不已。
4、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素有“中国米中之王、米中碧玉”之称,与增城挂绿荔枝齐名。米粒细长苗条,晶莹剔透,泛丝光,油分及蛋白质含量丰富。米饭香、软、滑,饭味浓郁、可口而驰名岭南,饮誉海内外。品质特性:增城丝苗米禾苗茎叶幼细,抗旱力较强,秆较高,尤其适宜种植于山区沙质浅脚田或有山泉灌溉的梯田;谷壳金黄色,有的品种为黄褐色,谷身较修长,谷粒末端呈关刀尾状,米粒晶莹,泛丝光,无腹白,米行细长苗条,油分及蛋白质含量丰富;米粒爽脆、润滑、松软,饭味芳香而特别可口,正宗增城丝苗米饭,加入上汤水搅动后,饭团散开,汤仍然清澈见底不混浊。产品区域独特性:增城是丘陵地带,北回归线由境内通过,增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5、增城荔枝
增城荔枝(一)产地范围。增城荔枝产地范围为广东省增城市现辖行政区域。(二)专用标志使用。增城荔枝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增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增城荔枝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增城荔枝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桂味、糯水糍、水晶球、仙进奉。二、立地条件土壤类型为红壤、赤红壤;土层厚度≥60cm,土壤有机质含量≥2%,pH值5至6.5。三、栽培管理1.苗木繁育:采用怀枝、山枝等实生苗为砧木嫁接繁殖或压条繁殖。2.定植:春植3月至5月,秋植9月至10月;成龄园栽植密度≤400株/公顷。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6、从化荔枝
1、荔枝的品种从化荔枝有早熟、中熟、迟熟三个品种。早熟品种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果熟,主要品种有:妃子笑、大早、黑叶、状元红、白蜡等;中熟品种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主要品种有糯米糍、桂味、青皮甜、蜜糖罂等;迟熟品种一般在7月中旬至下旬果熟,主要品种有淮枝、香荔、尚书怀等2、化荔枝的加工荔枝采摘后不易保鲜,给荔枝贮运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荔枝加工逐步运用发展,加工的产品主要有荔枝干果和荔枝酒(1)荔枝干从化加工荔枝干,传统方法是利用太阳生晒和火焙两种。生晒荔枝干,味道鲜美,但受天气条件限制,阴雨天则无法加工,干燥时间长。火焙方法简易,大量加工均可在室内进行,该技术已逐渐成为大量加工荔枝干的方法。从化市神岗、太平、城郊、江埔等镇的农民,素有焙荔枝的习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懂这门技术。
7、萝岗糯米糍
萝岗糯米糍荔枝被评选为广州市名优产品萝岗糯米糍”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评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刚刚召开了“萝岗糯米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审查会,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农业局、法国卡慕公司驻华代表处等单位的评审专家对“萝岗糯米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进行了评审。 与会专家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萝岗糯米糍”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称、保护范围、产品质量特色及其与当地自然、人文因素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萝岗糯米糍”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值得保护,予以评审通过。专家还对“萝岗糯米糍”的名称使用、与“萝岗”商标的关系以及在完善配套的技术规程和保护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整改意见。
8、炭步槟榔香芋
炭步槟榔香芋是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的特产。炭步槟榔香芋个头大,呈榄核形,淀粉质多,有粉而香之优点,用来做菜,香气四溢。炭步槟榔香芋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州市炭步镇槟榔香芋种植创业基地成立于2009年10月14日,种植后的文冈香芋主要销往广州、香港和澳门等地。入水能浮的文冈香芋是芋头中的精品,口感粉而香,深受市场各界人们的喜爱和欢迎,现在成为花都的特色农产品,成为当地农民发财致富的一大特色产业。文冈村种植的文冈香芋属槟榔芋,剖开芋头,可见芋肉布满细小红筋,类似槟榔花纹,栽培学称之为槟榔芋。槟榔芋为多年生单子叶宿性草本植物,其养份含量极为丰富,蛋白质含量为14%左右,淀粉含量为43.9%,脂肪含量为2.4%,可作蔬菜,也可作主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婴儿和老年人的营养珍品。
9、新垦莲藕
新垦莲藕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夏季采收的莲藕嫩白爽脆,味道甘甜清香;秋冬季节所收获的莲藕肥大丰满,味道松粉、藕香浓郁。新垦莲藕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淀粉丰富,藕茎大,身圆而短粗。生食爽甜,可治腹泻后虚弱、食欲不振,解酒开胃;熟食滋补五脏。誉满港澳及东南亚,远销日本、欧美等地,素有“藕王”之称。流行的烹饪方法有莲藕绿豆汤、火腩焖莲藕、煎藕饼及蒸藕粉等万顷沙镇新垦地区位于珠江入海口围垦区,泥层肥厚,水源丰富,环境净洁,气候适宜,十分适合莲藕种植。该地区已有上百年莲藕种植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达15000亩。“新垦莲藕”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夏季采收的莲藕嫩白爽脆,味道甘甜清香;秋冬季节所收获的莲藕肥大丰满,味道松粉、藕香浓郁。“新垦莲藕”,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通过国家地理产品保护专家审定,闻名海内外,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香港、澳门等地。新垦莲藕地理标志产品……[详细]
10、姜撞奶
广州姜撞奶源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传统美食。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风味独特且有暖胃表热作用。姜,素以药食俱佳见称,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与水杨酸相似的物质,经稀释作为血液稀释剂,对降血脂、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及心肌梗塞等,有特殊的疗效作用,经常食用能保健强身,养生益寿之效果深受各界人士喜爱。关于姜撞奶,曾有传说。从前,在广东番禺沙湾镇,一个年迈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后知道姜汁可治咳嗽,但姜汁太辣,老婆婆无法喝下去,媳妇于是将水牛奶加糖煮热,倒入装姜汁的碗里,奇怪的是过了一阵子牛奶凝结了,婆婆喝了后顿觉满口清香。第2天病就好了。因此姜撞奶就在沙湾镇流传开了,沙湾人把“凝结”叫“埋”于是“姜撞奶”在沙湾也叫“姜埋奶”。制作“姜撞奶”的原理姜撞奶主要是依靠姜汁和牛奶在一定温度范围(40度─100度)内发生化学作用,使牛奶凝固制作而成。
;⑷ 珠海好吃的特产盘点
珠海四面三方临海,好吃的美食尤以海鲜为主,而亚热带气候,又为山地丘陵带来了好吃的荔枝和桔子。这些好吃的特产,分布在大街小巷,包括珠海百货公司、免税商场以及诸多的中小型商店、商业街、超级市场。农贸市场的新鲜蔬菜水果,还有花卉,物美价廉,资源充足。到晚上的时候游走在灯光夜市,在海风温馨、星光点点的夜色中选择适意的特产,您将领略另一番全新的感受。在这里购买珠海好吃的特产,感受 珠海文化 。
蚝与叠石蚝油
由于珠江口西岸处于咸淡水交界地带,故珠海鲜蚝,个大内肥,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矿物质,特别是叠石蚝油,畅销港澳,东南亚及檀香山等地。
珠海膏蟹
珠海螃蟹的特点是肉肥膏厚,味腻香而无腥臭。尤其是南水、淇澳螃蟹闻名遐尔。
南屏脆肉鲩
这是用特殊方法配养出来鲩鱼,肉质脆而爽口, 因产于南屏而出名。
横山粉葛
横山粉葛产于珠海市斗门区的横山村。性凉,味甘。上横粉葛特别多,以上横新端口一处所产最佳。特点是松化、无渣,有清香味,其汤如奶水,闻名遐尔。
白藤水鸭
产于水鸭食料丰美的白藤湖。滋味清鲜,补而不燥,是一种很受顾客欢迎的野禽。
乾务软骨鲮
产于乾务水库的蒲竹坑一带,形似普通鲮鱼,但鱼身光滑,胸部一凹痕,煮熟后其骨透明,乳白色,食之如粉丝,鱼肉鲜嫩美味。
黄杨荔枝
黄杨荔枝远近闻名,黄杨山西侧的果木林场及莲溪东湾乡是其重要产地,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天然的土质状况,这里产出的荔枝个大,肉厚,呈翠玉色,透明,脆嫩爽口,清甜如蜜,吃到嘴里清甜汁多。外地游客到了这里,总要带点回去自己吃或者送人。
小托山桔
盛产于黄杨山东侧之小托山。该村大家惯以茶加少许山桔款待客人。因小托山桔具有化痰止咳,利水通尿,开胃祛疳的功效,颇受欢迎。
湾仔咸鱼
湾仔原来是渔村,城市化之后,原来的渔民多数开始从事咸鱼腌制和销售,形成了现在的湾仔咸鱼品牌,是珠海颇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金湾紫菜
紫菜是一种大形红藻,属低等植物、海藻类蔬菜。以叶状体作蔬菜食用。 民族传统医学认为,紫菜性寒,能化痰软坚,清热利尿,养心降压。现代研究发现,紫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胆碱(一种维生素),它是卵磷脂的关键组成成分,是神经细胞膜的结构和信息传递的物质,故常吃些紫菜对改善记忆力有益。
珠海毗邻港澳,本身又是移民城市。港式海鲜粤菜、港式粤味早茶、澳门葡国菜等,作为高档餐饮的主流特色,洋溢着浓郁的港澳风情。以本地出产物为主、体珠海地方人文特色的“浪漫蚝情”等十大珠海名菜,散透一种质朴的纯真。
⑸ 哪里的桔子最好吃
1、江西南丰橘子
这种橘子的名气,是从三国就开始的,比较有名的典故就是陆绩怀橘,陆绩自幼聪明过人,知礼节,懂孝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6岁那年,于九江拜见袁术,袁术赠的橘子,陆绩舍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于怀中。
临行告辞、躬身施礼时橘子落地。袁术问道:“陆郎作宾客怎么还藏着橘子?”陆绩跪而回答:“留三只橘子欲回去送给母亲品尝。”袁术听罢惊奇不已。从此以后,陆绩怀橘便传为佳话。元代郭居敬将其编入《二十四孝》。
因为当时这种橘子是炙手可热的“贡品”,而且它还富含氨基酸和硒元素等营养物质。这种橘子皮薄汁多,所以大受欢迎,但是有很多的水果摊,就借用它的名气,但是买的橘子往往不怎么好吃。最好分辨一下,果皮油亮,挤压一下就有橘子的清香,汁多无渣。
2、浙江台州橘子
黄岩是世界柑橘始祖地之一,也是中国优质柑橘生产基地,栽橘历史悠久。公元3世纪,史书里就有黄岩蜜橘的记载,三国时黄岩已有金橘栽培,唐朝时黄岩蜜橘被选为贡品。
台州橘子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为宽皮橘类,果皮橙黄色,肾形,中心柱空,果肉柔软化渣,甜酸适口。本地早果实扁圆形,果皮薄较光滑,汁多、有香气。早桔果实扁圆形,槾桔果实扁圆形或圆锥形,果皮略粗糙,松脆,有香气,耐贮藏;乳桔果实扁圆形,汁胞橙黄色,风味浓甜、有香气。
3、湖南石门橘子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品佳质优的石门柑橘。石门自古产橘,唐朝弘文馆校书郎、
着名诗人李群玉(湖南澧县籍)在《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诗作中,有"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茅鲜"句,对石门柑橘给予了"品味第一"的崇高评价。
柑橘,是石门的"名片"。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石门柑橘以丰硕的成果回馈共和国花甲华诞:四条"百里柑橘走廊"蔚为壮观, 十大"万亩橘园"气势恢宏,二百二十个专业村星罗棋布,每年五亿元以上产值富民强县,"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
4、湖北宜昌橘子
宜昌地处长江上、中游结合部,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蜜桔 。湖北省宜昌市是柑桔发源地之一 。
宜昌蜜桔果实扁圆、较大,单果均重150克左右,果皮薄,光滑,果色橙黄。果肉细嫩,无核,品质好,酸甜可口。
2000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前340至前278年)就写下了《桔颂》。说到《楚辞》、《桔颂》。在战国末年,三峡河谷地区的"后皇嘉树,桔徕复兮"受到屈原的礼赞。
5、广西西林橘子
砂糖桔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至橙红,果壁薄,易剥离。砂糖桔尤以西林砂糖桔出产地为其鲜美而极甜,无渣,口感细腻,实为佳品。
西林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7.2%,是珠江水系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非常适合种植砂糖桔。
西林砂糖桔与其他产区的果品相比,其显着特点就是味甜。原因是该县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白天,砂糖桔以光合作用为主,消耗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成多糖、纤维素等植物的实体。
夜晚,光线极少,光合作用极弱,以呼吸作用为主,消耗能量和氧气,释放出水和二氧化碳。当昼夜温差大时,白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大量的能量,到了夜晚由于气温低砂糖桔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能量少,这样积累的糖分多,砂糖桔自然要甜得多。
⑹ 广州特产是什么
番石榴
原产美洲,引入广州有2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海珠区、番禺和增城市等地。品种有下?种、早熟日、宫粉红、金红、出世红、七月熟等。果多成葫芦形,青色或浅黄色,清爽香甜,风味独特。既可鲜食,也可制成石榴汁罐头或软包装饮料。着名的有大塘番石榴。
·杨桃
杨桃,又名"阳桃"、"羊桃",学名"五敛子",又因横切面如五角星,故国外又称之为"星梨"。是素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杨桃果实形状特殊,颜色呈翠绿鹅黄色,皮薄如膜,肉脆滑汁,甜酸可口。除含糖10%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 。其主要品种有"崛督(平顶)甜杨桃""尖督(尖顶)甜杨桃"、"酸杨桃"三种。而最负盛名的当数芳村区花地所产的杨桃。
杨桃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浆果一年四季交替互生,但品质以7月开花,秋分果熟的为最佳,产量也最高。中秋前后为杨桃的旺产期。
·芒果
芒果是漆树科芒果属,享有"热带果王"的美称。芒果树是常绿乔木,树高10-20米,主根粗大,树冠圆头形。果实呈球状或肾脏形,淡绿或淡黄色。其果肉汁多味甜,可鲜食或制成果脯、榨制芒果汁。广州芒果品种主要有紫花芒‘桂香芒、串芒、绿皮芒、土芒等。其中,白云区石井镇夏茅村出产的"夏茅香芒",是驰名中外的优质芒果品种。"夏茅香芒"除果肉柔软香甜外,剥去皮后,肉质干爽,易于贮存和携带。据说,夏茅香芒于清康熙年间从外地引进种植,后来因质量上乘而被定为贡品。现在,真正的名牌香芒树只有数株,每年收果只有一千数百斤,极为珍贵。
·白榄
增城还出产白榄,可以制成各种凉果小食,如我们平日爱食的甘草榄,化皮榄,桂花榄和卫生榄等,就是用盐渍,用糖腌,或加上香料与食用色素等,经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
·乌榄
乌榄和白榄合称橄榄,是增城市的特产。
乌榄是"增城四宝"之一(另三宝是挂绿荔枝、丝苗米、凉粉草),它全身是宝:榄肉制榄角、榨油;榄仁可作菜肴,又是点心的上好配料;榄核是着名工艺品榄雕的原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乌榄共有30多个品种,其中以西山、羊角、黄肉、鹅膏、三方、油榄仔最为着名。
·万顷沙的香蕉
香蕉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栽培中数量仅次于柑橘、荔枝、菠萝。
我国栽种香蕉有2000多年历史,广东除东莞、中山、新会、顺德之外,还有番禹和广州市郊。
香蕉是芭蕉科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果树,每株抽蕾结果一次,每株香蕉生十余梳,每梳果实10一15只。其果肉软甜可口,独具香气,有润肠通便、降低血压、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番禹万顷沙的香蕉产在沙质泥土上,其果具有浓郁的香味。广州名水果中,同属蕉类还有大蕉,万顷沙除盛产香蕉外,也盛产大蕉,其“红嘴绿鹦哥大蕉”是大蕉名贵品种之一。其蕉果色泽金黄,蕉边有一条绿线,熟透时蕉柄仍保持青绿色,果实顶端呈紫红色,故得此名。
·潭州白蔗
番禺市盛产甘蔗,有“糖都”之称,而潭州镇所产的白蔗更是驰名中外。潭州白蔗色泽青白,皮薄肉脆,汁多清甜,纤维少,可作水果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岭南盆景
岭南盆景是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再现岭南大自然神态的艺术品。岭南盆景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五大流派之一,它风格独特,多姿多彩,顺乎自然,以富于自然美而见长,生活情趣十分浓厚。
岭南盆景的制作多选用亚热带和热带常绿细叶树种,品种有月桶(九里香)、雀梅(酸味)、福建茶、山桔、榆树、梳子花(水横枝)、满天星等,广州人称这些为"树仔头"。
岭南盆景的构图形式有多样:单干大树型,双干式,悬崖式,水影式,一头多干式,附石式,合植式等。除了树桩盆景之外,还有制作石山盆景的。石山盆景中的石材主要是英石、方解石、珊湖石、砂积石等,尤以取自英德市的英石为多。英石是广东的特产,其石具有皱、瘦、透的特点。 岭南盆景在广州地区有着广泛基础,在居民家中厅堂或阳台上,在公园长廊或道路两旁,在清平市场的盆景集市里,到处都可见到岭南盆景的艺术。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流花湖畔的广州西苑,被称为"盆景之家",这里芸草了代表岭南派盆景风格的许多精品,供游人观赏与购买。此外,广州不少旅游景点都有盆景展览并出售,如兰圃、陈家祠、广州文化公园、光孝寺、华南植物园等。广州着名园林酒家如甫园、北园和泮溪酒家,摆放着各式盆景,姿态万千,使酒家更显得古朴雅致。
·广州木雕
木雕广州雕刻的一种,素以工艺精巧细腻而闻名。木雕分为建筑装饰和家具雕刻两类。建筑雕刻多采用棒木制成,有厅堂花榻.门窗、屏风、神案等,如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里的屏风、梁柱、门窗便处处体现着广州木雕工艺的特色。家具雕刻以红木家具和棒木箱最为有名。以红木家具为例,它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雕刻工艺和木质结构工艺,具有造型古朴典雅、雕刻精细、打磨光滑、油漆明亮、结构坚固、经久耐用等特点,是东方式厅堂的高档实用艺术品。
红木分为酸技和花梨木两大类。红木家具的制作是用入棒方法,不用钉子。雕工主要有浮雕(凸花)、通雕(通花)和刻线沉雕(凹花)三种q红木家具也有花瓶、瓶座、宫灯筹工艺产品,习惯称为"红木小件"。红木工艺九龙床是近年来创新产品的代表作之一,其雕刻设计别出心裁,靠背上雕刻的九条游龙大宵呼之欲出之势,真可谓是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绝。
·广州玉雕
工艺形成于唐代中后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玉雕工艺品主要分为玉器首饰和玉雕摆件两大类。玉器首饰以名贵的缅甸翡翠玉料制作,目前已经形成光身碎件、花草和玉镯等三大类产品。玉雕摆件多采用缅甸蒲翠玉、新疆白玉、珊湖、孔雀石、水胆玛瑞和蛐玉、信宜玉等名贵玉料雕琢而成。玉雕摆件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瓶罐,还有独具风格的玉球、花航、宝塔、素炉等高级工艺品。尤其是玉球,其构思独特,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匀,层层自由转动,并雕上山水、花卉、人物、鱼虫、花鸟等精细的衬花,形象极其逼真生动。目前,玉雕球已雕至20层,形成一组球雕系统。广州南方玉雕工艺厂是一间专门生产各类玉雕制品的厂家。
·广州牙雕
该工艺始于晋代,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广州牙雕制品主要有人物、饰品、山水盆景、花鸟虫负和文房四宝等。其传统的名品有:牙球、牙筋、花瓶等,而以牙球最为着名。从雕刻手法上分,广州牙雕主要分为圆雕和通雕两大类:圆雕用以制作实心、立体工艺品,如人物、动物.山石风景等;通雕用以制作花肪、花瓶、花塔、蟹笼、牙球等通透玲珑的品种。大新路广州象牙工艺厂是驰名中外的象牙雕刻厂家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广彩
广彩是广州彩瓷的简称,又叫广州织金彩瓷,它是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而烧制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的工艺品,大都采用我国的织锦图案,以颜色鲜明绚丽而着称,是我国轴上彩瓷的一个独特的品种。
广州彩瓷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并在干隆年间逐步形成袖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广彩以色彩绚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而着称。在洁白的瓷器上手工艺人织上金线,如万缕金丝织在宝石上,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生产广彩用的自瓷胎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广东各大瓷区。广彩有大红、水青、大绿、鹤春、艳黑、双黄等20多种颜色,采用织、填、染、洗、描、堆.刻、刷等多种彩绘技巧,在自瓷胎上绘制出优美的花纹图案,然后放进电窑中在800℃左右的高温中烧制完成。
广彩的彩绘工艺工序有七道:描线、填色、织金、填绿、斗彩、包金口、烧花。广彩的图案设计有人物、花鸟虫鱼、山水风景等。广彩的产品主要分陈列艺术瓷、日用欣赏瓷、工艺瓷三大类。广彩中的工艺瓷共有5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花式。
·绒绣
绒绣以绣画为主,现有其代表作、大型绣画《孔雀紫荆》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广东厅。
金银线绣是将金、银丝盘绕出图案后以绒线固定,有的还将主要图案如龙、凤等用棉条垫高,使之突出,金碧耀眼,且动物逼真生动,其中钉金龙风褂裙;是长盛不衰的出口产品。珠绣产品常见的有挂画、手袋、服装、王艺鞋、腰带等,颇具实用与艺术价值。机绣是以衣车代替手工的绣法,产品多为枕套、床罩、台布等日用品,其中机绣的"女蟒裙"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的“优秀新产品奖”。
·广绣
广绣又叫粤绣,是广州及邻近的南海、番禹、顺德等地民间刺绣工艺品的统称,它与苏绣、湘绣、蜀绣合称中国四大名绣,《百鸟朝凤》和双面绣《金鱼》是其代表作。
广绣已有20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始创于古代的黎族,与黎族的织锦同出一源。广绣以构图饱满、色彩富丽、形象传神的风格和纹理清晰、针法善变的特色闻名于世。
广绣的品种有服装、日用品、装饰品、欣赏画、戏服等几种。通常说来,广绣可分为绒绣、金银线绣(即盘金绣,俗称钉金)、珠绣、机绣四大类。
现在,广州绣品工艺厂、中华戏服工艺厂、广州机绣厂等是广绣的主要专业生产厂家。而广绣发展到了今天,品种目趋增多,例如有刺绣、织锦、抽纱、机绣、绣衣、通锦绣、珠绣、手工编织等品类。尤其是珠绣中的珠绣鞋和珠绣晚礼服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产品远销欧、美、澳、亚洲等50多个国家与地区。
·石硖龙眼
龙眼,正名叫做桂圆,是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春天开花夏日结果。其果球形,壳淡黄色或褐色,果肉白色透明,汁多味甜。是岭南佳果之一。连壳的龙眼还可加工焙晒成龙眼干 (即桂圆肉),是一种具有镇静、滋补功能的药材。
龙眼原产中国,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现广州白云区、海珠区,增城、番禹和花都市都广种龙眼,其品种有乌圆、石峡、水眼、米仔眼、圆眼等,其中尤以海珠区新沼镇小洲村出品的石硖龙眼最为出名。
石峡龙眼果实大,产量高,清甜之中带有蜜糖的味道。传说,“石硖”最早是"石夹"的意思,最早的龙眼树是从大石缝中长出来的,由于树根被大石夹住,只好往深土层里钻,树根吸收了地下的"精气",结出来的龙眼果特别好吃。
·木瓜
又名番木瓜,又名万寿果,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素有"岭峭南果枉王"的称号。
木瓜原产墨西哥,17世纪时传入我国,现广东各地均有栽培,而以广州市郊最为集中。
木瓜是番木瓜科常绿软木性乔木,与香蕉、菠萝同称为"热带三大草本果树"。广州所产较好的品种有岭南种、穗中红、泰国红肉等,品质以岭南种为最佳。其果形长圆丰满,肉厚籽少,有桂花香味。木瓜果实硕大,其果重一二公斤,大的可达六七公斤。其果鲜食,口味美好,营养丰富;还可炖食,冰糖炖木瓜可清心润肺,医治喉炎等疾患;未成熟的木瓜可糖渍,作蔬菜煲汤食用,或掩制成"咸酸木瓜"等。
·糖心菠萝
“糖心菠萝”属沙捞越种。沙捞越种又名“夏威夷”,果实重两三公斤,果眼大而浅,一般削皮后即可食用。其果形端正,果肉柔滑多汁,甜酸适中,是鲜食和制罐头的优良品种。“糖心菠萝”中,尤以广州黄埔区黄登村出产的“黄登菠萝”为最佳,它以个大肉厚汁多,甜似蜜,芳香异常而闻名远近。
·增城挂绿
“增城挂绿”外壳红中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绕有一圈绿线,果肉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现存活在增城荔城镇挂绿园的那株挂绿是挂绿荔枝品种的老祖宗,有四百多年树龄,高五米多,已由它成功培育了好几代的挂绿子孙树种,共一百多株,在增城几个乡种植。
·菠萝
原名凤梨,原产巴西,16世纪时传入中国,有那多个品种岭南四大名果之一。
菠萝是凤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每株只在中心结一个果实。其果实呈圆筒形,由许多子房和花轴聚合而长成,是一种复合果。菠萝果皮有众多的花器(俗称果眼或菠萝鸡),坚硬棘手,食用前必须削皮后挖去。
菠萝一年有三次结果期,品质以6至8月成熟为最佳。鲜食以果色新鲜,果形端正,果身坚实,熟度八成的为好。菠萝常见品种有神湾种、巴厘种和沙捞越种三种,而以近年广州果农精心培育的“糖心菠萝”为最佳。
·柑橙
柑、橘、柠檬、橙与抽子是水果中的一大类。柑橙是广州名果之一,在广州广为栽培。早在五世纪南朝时期,广州已有很多的橘柚园。今天美国的花旗蜜橘,就是广州甜橙当年由欧洲间接引种去的。
柑橙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春末、夏、秋开白色花,果扁圆,红或橙黄色,味甜酸。盛产我国,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广州地区柑橙类主要的优良品种有:暗柳橙、蕉柑、检柑、大红柑、四会柑、蜜柑、年楠、新会甜橙等。广州人称:高身橙,光身橘,扁身柑,形象地说明了橙、橘、柑的外形。其中,白云区罗岗镇生产的罗岗暗柳甜橙最负盛名。
·荔枝
有"果王"之称的荔枝,盛产于广州从化、增城二市和市内几个城郊结合区。其果形别致,颜红悦目,果肉状如凝脂,清甜浓郁。优良品种有糯米糍、妃子笑、挂绿等,而以淮枝数量最多,大约占总产量的七八成。荔枝是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大名果之一。它原产我国南部,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荔从化荔枝枝品种有100多个,仅广州就有60多个。品质则以桂味和糯米糍最佳。桂味以肉脆清甜诱人,而糯米糍则以核小肉厚汁多味浓着称。旧以"笔村糯米糍"、"罗岗桂味"、"增城挂绿"号称"荔枝三杰"。三杰中以"增城挂绿"至为珍贵,历来被朝廷列为贡品。
大部分特产是食物,在上下九一直到第10铺都有卖各种广州珠江三角洲特色食品,但食物不好邮寄
艺品上下九也有卖但店规模小,选择不够多,广州传统特色工艺品其中一个集中地在中山8路陈家祠外和里面都有几家工艺品店售卖。有各种木雕玉雕牙雕陶瓷刺绣等
⑺ 广州的特产有哪些
广州的特产有:
1、广式饼类(成珠小风饼、老婆饼、核桃酥、嫁女饼、蝴蝶酥、鲍鱼酥......)
⑻ 广东特产有哪些可以方便携带的
1、好吃的水果:荔枝干、眼干、桂圆肉、荔枝原蜜、龙眼蜜、荔枝酒、龙眼酒。
2、海品:梅香马鲛鱼、生晒蚝豉肉干、虾酱、瑶柱蚝油、纯蚝油王,可以用来蒸马鲛鱼,可以用瑶柱来煲汤,耗油用来调料。
3、腊味:广式腊肠、广式粒粒肠、金钱盏、广式腊肉都是特别有一番风味,用来炒,蒸都有很多口感。
4、茶品:大鹏云雾茶。
5、酒品:纯米酒、月子糯米黄酒、深圳醇、深圳烧酒、解酒伴侣。
6、特色糕点:荔枝糕点、菊花糕点、南枣糕点、榴莲糕点、蚝油酥、鸡仔饼、老婆饼、老公饼、南枣、佛山盲公饼、顺德双皮奶、西樵大饼、九江煎堆、台山虾羔、都十分的具有地方特色,很有代表性。
(8)珠江有什么好吃的水果扩展阅读: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东起南澳县南澎列岛的赤仔屿,西至雷州市纪家镇的良坡村,东西跨度约800公里;北自乐昌县白石乡上坳村,南至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跨度约600公里。北回归线从南澳—从化—封开一线横贯广东。
⑼ 哪里的桔子最好吃
1、江西南丰橘子
这种橘子的名气,是从三国就开始的,比较有名的典故就是陆绩怀橘,陆绩自幼聪明过人,知礼节,懂孝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6岁那年,于九江拜见袁术,袁术赠的橘子,陆绩舍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于怀中。
临行告辞、躬身施礼时橘子落地。袁术问道:“陆郎作宾客怎么还藏着橘子?”陆绩跪而回答:“留三只橘子欲回去送给母亲品尝。”袁术听罢惊奇不已。从此以后,陆绩怀橘便传为佳话。元代郭居敬将其编入《二十四孝》。
因为当时这种橘子是炙手可热的“贡品”,而且它还富含氨基酸和硒元素等营养物质。这种橘子皮薄汁多,所以大受欢迎,但是有很多的水果摊,就借用它的名气,但是买的橘子往往不怎么好吃。最好分辨一下,果皮油亮,挤压一下就有橘子的清香,汁多无渣。
2、浙江台州橘子
黄岩是世界柑橘始祖地之一,也是中国优质柑橘生产基地,栽橘历史悠久。公元3世纪,史书里就有黄岩蜜橘的记载,三国时黄岩已有金橘栽培,唐朝时黄岩蜜橘被选为贡品。
台州橘子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为宽皮橘类,果皮橙黄色,肾形,中心柱空,果肉柔软化渣,甜酸适口。本地早果实扁圆形,果皮薄较光滑,汁多、有香气。早桔果实扁圆形,槾桔果实扁圆形或圆锥形,果皮略粗糙,松脆,有香气,耐贮藏;乳桔果实扁圆形,汁胞橙黄色,风味浓甜、有香气。
3、湖南石门橘子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品佳质优的石门柑橘。石门自古产橘,唐朝弘文馆校书郎、
着名诗人李群玉(湖南澧县籍)在《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诗作中,有"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茅鲜"句,对石门柑橘给予了"品味第一"的崇高评价。
柑橘,是石门的"名片"。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石门柑橘以丰硕的成果回馈共和国花甲华诞:四条"百里柑橘走廊"蔚为壮观, 十大"万亩橘园"气势恢宏,二百二十个专业村星罗棋布,每年五亿元以上产值富民强县,"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
4、湖北宜昌橘子
宜昌地处长江上、中游结合部,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蜜桔 。湖北省宜昌市是柑桔发源地之一 。
宜昌蜜桔果实扁圆、较大,单果均重150克左右,果皮薄,光滑,果色橙黄。果肉细嫩,无核,品质好,酸甜可口。
2000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前340至前278年)就写下了《桔颂》。说到《楚辞》、《桔颂》。在战国末年,三峡河谷地区的"后皇嘉树,桔徕复兮"受到屈原的礼赞。
5、广西西林橘子
砂糖桔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至橙红,果壁薄,易剥离。砂糖桔尤以西林砂糖桔出产地为其鲜美而极甜,无渣,口感细腻,实为佳品。
西林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7.2%,是珠江水系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非常适合种植砂糖桔。
西林砂糖桔与其他产区的果品相比,其显着特点就是味甜。原因是该县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白天,砂糖桔以光合作用为主,消耗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成多糖、纤维素等植物的实体。
夜晚,光线极少,光合作用极弱,以呼吸作用为主,消耗能量和氧气,释放出水和二氧化碳。当昼夜温差大时,白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大量的能量,到了夜晚由于气温低砂糖桔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能量少,这样积累的糖分多,砂糖桔自然要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