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小吃 » 煮粽子加什么最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煮粽子加什么最好吃

发布时间: 2022-10-22 00:28:06

㈠ 粽子加什么配料好吃

甜粽子加蜜枣或者红豆,咸粽子加腊肉或者腊肠之类的。
按照口味来说,粽子一般就是甜咸之分,而到馅料的使用上就花样百出了。比如鲜肉棕、蜜枣棕、杂粮棕、碱水棕、水晶棕、豆沙棕、八宝棕、紫薯玉米棕、香菇鸡肉棕、水果棕等等。
粽子要在煮之前放一点食用碱和食用盐,碱和盐溶于水中后,盐引出糯米的香甜味,碱可以使糯米更加软糯,那么多加这2样料煮出来的粽子,既香甜又软糯,会比之前好吃。包粽子放不放碱,主要取决于包的是什么口味的粽子,如果包的是碱水粽的话就在包粽子的时候就需要加入适量的碱。但如果包的并不是碱水棕的话,就没必要再放食用碱进去了,因为一般在粽子里加食用碱,是碱水粽的做法,其他口味的粽子是可以不用加食用碱的。

㈡ 煮粽子时,除了清水还要加什么才能更好吃


【小贴士】

1、煮粽子,一定要记得加入食盐和食用碱,这两样食材都是家里最常见的食材。

2、煮粽子的时候,大火烧开再转中火,最后让粽子在锅中多焖上一小会,粽子香味才会更浓。

3、煮粽子之前,记得先让粽子多浸泡上一小会,让糯米充分吸足水分,煮出来的粽子,就会特别软糯。

㈢ 煮粽子多加哪几样东西,粽子软糯香甜,不夹生不露馅呢

煮粽子多加哪几样东西,粽子软糯香甜,不夹生不露馅呢?

煮粽子比较简单,马上用电饭煲,一个半小时就煮好了,但想要煮出软糯香甜的粽子并不简单。很多人炖的粽子,不然煮烂了、露馅了,不然还有些半生半熟,没烧开,都是方法不对所造成的。别觉得把粽子丢进水中就能烧开,也必须掌握很多技巧的。

当你家里还有没煮完的生粽子,一定要跟我学习正确的做法,保证煮得美食。煮粽子的方法,我是和母亲学的,她煮了几十年了,经验丰富,告诉我水中多多的3样,不仅让粽子美味可口,而且不流失营养元素。下面我就把方法告诉你们。【煮粽子加3样】

【煮粽子】冷冻的生粽子,取出先解冻。如果直接煮的话,很容易崩裂。把生粽子放进凉白开里泡20min,吸咐一些水分。锅中添加许多凉水,煮粽子时间很长,水宁愿多一些,也不能少,不然就会半生半熟。水里加上一勺盐、一勺糖、一勺食用碱,翻拌后放入粽子。

水面要未过粽子至少2个小指,爆红烧开后文火煮1个半小时粽子就煮熟了,想煮得快一点,可以用高压锅,上汽后压30min,再焖30min,粽子就熟了。欢迎各位评价讨论,如果感到文章自己对自己合理,请给我收藏、关注点赞、点评、共享、关注,让更多人看到,让大家都一起学习,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㈣ 煮粽子,在清水里加这3种调料,煮熟的粽子,清香软糯,味美可口

煮粽子,在清水里加这3种调料,煮熟的粽子,清香软糯,味美可口 。大家好,我是蒲公英 美食 记。又到了与大家分享 美食 时间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时间过得真快,在过十多天就到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叫法最多。有的地方叫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粽子节、正阳节、女儿节等。 现在用得最多的当数端午节这个 名称了。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端午节食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忠臣屈原。他的那份爱国情怀被世人所称赞。同样他在 历史 上也有着无比重要的贡献,自屈原起个人风格的诗词歌赋被世人所接受。自屈原起,粽子已成为国人在端午节时的必备食物了。在这个物流飞横、利益当先的 社会 里,这个传统的节日已找不到当初的节日气氛啦 !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桐叶、芦苇叶等,蛋黄猪肉馅、板栗猪肉馅、桂花馅、红豆馅、紫薯馅、豆沙馅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和口味不同,粽子分为咸粽子和甜粽子两大种类。


其实说到粽子,每到端午节的前几天,我家都会准备包粽子的食材。自己做的粽子既经济实惠且又干净卫生。其实包粽子手法很简单,只要多练习掌握技巧就好。

有很多人就会发现自己做好的粽子,煮熟吃起来口感不好发硬还不香甜。其实煮粽子不是用清水煮熟就好吃,水里要多加三种调料,这样煮出的粽子才会香甜可口!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煮粽子的方法、小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其实很多朋友煮粽子就像煮水饺一样,水烧开了倒入粽子。煮出的粽子外表软里面会出现半夹生现象!大家一定要注意。

1、煮粽子的正确方法是冷水下锅。锅里加入清水后,再加入 食用盐和食用碱或小苏打 ,搅拌融化后,再放入包好的粽子。

2、煮粽子需要时间很长,锅里的水要一次加够,防止粽子还没煮熟锅里的水就烧干啦。

3、有高压锅的朋友,用高压锅的煮先大火煮上气,在用中小火煮30分钟就熟透了。用普通锅煮粽子先大火烧开,再小火煮两到三个小时,再焖二十分钟粽子就熟了。这样煮熟的粽子不会出现半夹生现象!


小技巧

1、我们包粽子一般都用粽叶或是芦苇叶包裹而成,在水里加少许精盐,这样芦苇叶里的清香味能渗到糯米里去。

2、小苏打可以破坏肉质纤维,使肉质松软、鲜嫩。

3.食用碱可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食用碱可以帮助糯米煮熟,同时软化口感。

注意事项

1、煮咸味肉粽子时,在清水里放少许的 食用精盐和小苏打。

2、煮甜味粽子或粗粮粽子时,在清水里放少许的 食用精盐和食用碱

㈤ 粽子放哪些配料更加好吃

作为美食之国,自然在包粽子这件事上也有多种花样。就口味来分,平时喜好甜食的南方人反而更喜欢吃咸粽,而爱好咸味的北方人反而偏好甜粽。而潮汕地区有种粽子的包法则解决了这种甜咸粽之争,将甜咸两种馅料包在一起,一次性满足两种口味需求。

1.经验告诉你蛋黄棕要想做的好吃,不要偷懒买真空包装的咸蛋黄,买生咸海鸭蛋分离出来的咸蛋黄最好吃。

2.糯米和粽叶都要提前用清水泡过夜,泡好后沥干, 包粽子的时候手不要太用力,我开始的时候老包不好总是漏米,后面手放松点包就包的很好了。

3.糯米煮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的物质,会增加胃的负担,建议肠胃不好的朋友,包括老人和小孩,不要吃太多,否则易造成消化不良出现腹痛腹泻和胃酸过多等症状,粽子再好吃,也要节制哦!

㈥ 煮粽子时,只用清水煮就错了,多加2样东西,软糯香甜更好吃

本期导读:端午节包粽子,用这样东西泡米,蒸出来的粽子更清香好吃!

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这天,赛龙舟、饮雄黄、吃粽子,尤其是粽子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的,它也是中国 历史 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 美食 。

粽子除了可以在外面买,也可以在家自己包。自己在家包的粽子安全卫生,而且馅料也可以多种多样,自己随心搭配。粽子很多朋友都是直接用清水去煮,这个方法是错的。煮粽子的时候多加两样东西,粽子更加软糯鲜香、更加好吃。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做法吧!

【所需食材】

糯米适量、黄栀子适量、蜜枣适量、粽叶适量、食用碱适量、白醋适量。

【做法步骤】

1、首先准备包粽子的糯米,再准备一些黄栀子,用黄栀子泡过的米更加清香好吃。把黄栀子放进密封袋中,将其敲碎,敲碎之后,黄栀子里面的黄颜色才能够融出。黄栀子不仅可以给糯米染色,让它变成那种金灿灿的黄色,而且还自带一股清香的味道,这种味道和粽叶搭配在一起更加好闻。

2、将敲碎后的黄栀子倒入大点的盆中,加入适量温水,浸泡10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搅拌一下,这样可以让颜色更快融出。泡好之后把黄栀子的渣子全部过滤掉不要。这些黄栀子水我们用来泡米,准备一些圆粒的糯米,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更加软糯。

3、往黄栀子水中倒入两斤糯米,用小铲子搅拌一下。搅拌时,可以看到这个水的颜色会慢慢变浅,这是因为糯米已经把它里面的颜色吸收掉了。把糯米浸泡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泡成金黄色就可以了。

4、泡好糯米以后,我们准备一些洗好的粽叶。如果您买的是新鲜粽叶,直接清洗就行。如果买的是干粽叶,还需要提前一晚将其泡水,泡好水之后,粽叶才会更加柔软,包的时候就不容易破。粽叶清洗干净后,我们还需要把粽叶煮一下,目的还是让粽叶变柔软一些。水开之后,放入粽叶煮大概5分钟左右,把粽叶煮软,水的颜色变黄就行了。粽叶捞出之后千万不要过凉,让它在水中自然冷却。

5、粽叶处理好之后,我们把糯米全部捞出,里面黄色的水倒掉不要。我们把粽叶弯折成小漏斗的形状,但是在弯折的时候,一定要错开一个角,这样粽子就不会漏米了。

6、先往这个小漏斗中放到一半的糯米之后,放上一颗红枣或者蜜枣,剩下的一半再用糯米给它盖住。盖好之后,我们就可以将其包起来了。先用手把它拍一拍,这样的话可以让糯米更加瓷实。把上半边比较大的粽叶直接当作盖子给它盖上来,而下半部分一定要用手把中间的地方往里面收一收,这样就相当于粽子的四个角都是窝着的。每一个角都被弯折过来,这样粽子四个角都不会漏米。

7、最后把多余的这一节粽叶在中间的位置弯折一下,先往中间将其对折,之后往其中的一边弯折过来。折好之后,刚好四个角,形状很像我们小的时候吃的那种粽子糖。四个角全部折好之后,中间用棉线将其捆好。大一点的粽叶用一片就行,小一点的粽叶建议您用两片。

8、要记得包粽子的时候,如果用两片粽叶,一定要一头一尾给它对调着来,这样包出的粽子不仅好看,而且中间不会打滑,包好的粽子也就不会漏米了。每一个角都是弯折过的,相当于四个角都给它兜住了,这粽子里面的米就不会漏了。

9、粽子包好之后,我们就可以拿去蒸或者煮了。一般的话我们用普通的燃气灶煮的时间要在4个小时左右。如果使用压力锅就更好了,不仅煮的时间大大缩短了,而且煮出来的粽子也会更加软糯。将粽子全部放进压力锅,然后加入清水,水量一定要没过粽子才行。

10、粽子全部放入锅里之后,往里面加入2克左右的食用碱,再放入5毫升左右的白醋。碱和醋这两味调料一定要加,它和里面的黄栀子发生反应,粽子就会变成翠绿的颜色。之后往里面加好水,咱们就可以拿去煮了。煮之前最好检查一下,看看您包的粽子有没有漏米的,如果有的话提前挑出来,否则最后煮出来就是一锅粥了。盖上盖子,用大火煮一个小时。煮一个小时之后,再给它泡上一两个小时,泡好之后,这粽子就能出锅了。

(1)粽子我们除了包蜜枣,我们还可以包红豆沙、绿豆沙、板栗、猪肉、蛋黄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随意搭配。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我们在包粽子的时候,这米一定要放紧一点、扎实一点,这样最后包出来的粽子就会更加饱满,吃起来也会更加Q弹。

(2)如果您准备的馅料是豆沙类的,记得一定要把这个豆沙提前用手给它搓成小圆球,这样。可以做到每一个粽子里面包的馅料大小均匀,基本上趋于一致,而且也省的每包一个就去挖一点豆沙更加的麻烦。

(3)用这个方法做的粽子,简单快速,最重要的是你也不用提前泡。将粽子全部夹出之后,可以给它过一下凉水,也可以直接放凉。像这种甜甜的圆粒糯米粽子,可以热着吃,软软糯糯的,也可以放凉了再吃,Q弹有韧性。但如果您包的是肉粽,那就只能热着吃了。

(4)粽子在糯米的选择上也是有区别的,圆粒糯米相对来说比较软糯,长粒糯米更加有嚼劲,更加硬。圆粒的糯米适合咱们包北方的甜馅,而长粒糯米适合包肉粽。

(5)经过长时间蒸煮,蜜枣基本上已经看不出整体的形状,全部化为软软的馅料。糯米和蜜枣的香味掺杂在一起,超级香,咬上一口软糯Q弹,味道更加回味无穷。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粽子正确的做法,用黄栀子水泡糯米,一方面可以增加糯米的颜色,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粽子的清香度和软糯程度。另外在煮粽子的时候,要加一点食用碱和白醋,可让粽子变成翠绿色,让人看了更有食欲。喜欢吃粽子的朋友,赶快收藏起来吧!

㈦ 煮粽子里面放什么东西容易煮

煮粽子是端午节比较常见的一种习俗,大多数地区都会在这一天煮粽子吃。在家里面煮粽子也是有一定讲究的,有些人在煮粽子的时候会放一些食用碱,这样可以让粽子熟的更快一些,味道也更软糯一些,粽子其实还可以和鸡蛋、鸭蛋等一起煮着吃,这个也是一种风俗。

一、煮粽子里面放什么东西容易煮

食用碱。

在水中加入适量食用碱,可使粽子软糯,减少蒸煮时间;在水中加入1勺食用碱,盖上锅盖,将锅内的水烧开,转小火煮2小时。时间到了,关火再炖一个小时,锅就好了。

煮粽子时,需要在锅内加入少许食盐和食用碱,因为食盐能刺激粽叶的清香,也会导致糯米的甜味,而食用碱可以避免糯米中营养的流失,还能使糯米变得更软糯,所以在煮粽子时,只要加一点盐和食用碱,就能使粽子尝起来更甜更软糯。

二、煮粽子里面还可以放什么一起

鸡蛋,鸭蛋和鹅蛋。

棕籽与生鸡蛋、鸭蛋的结合,不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考虑的,而是一种多年来的民间文化。但两者的结合似乎并不容易消化吸收。如果合适的话,没关系。首先,糙米的蒸煮时间一定要足够长,至少要两三个小时,因为它是脆米饭后容易消化的。

煮鸡蛋的时间越短越好。五六分钟就够了,也就是说,蛋黄很快就会凝结。这时鸡蛋的营养最好,更容易消化吸收。如果烹调时间过长,生鸡蛋中的蛋白质会转得过多,不仅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低,而且不易消化吸收;其次,每天最多吃生鸡蛋2个,蛋白质过多容易对肾功能产生压力;第三,做粽子时,可以加一块15-20克的五花肉。吃的时候最好加纯蜂蜜或糖。润肠助消化。

三、粽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不能和不易消化、又甜又腻的食物一起吃。

粽子热量高,粘性强,不易消化,油腻。因此,吃粽子后,不要吃一些肥肉、糕点、红薯、馒头、薯仔、油炸食品等,否则会加重脾胃的消化负担,引起腹痛、呕吐、消化不良、腹胀、恶心等身体不适。

评论:

有消化不良、脾胃功能差、发热等症状的人不能吃粽子。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含糖量高的甜粽子。

㈧ ​煮粽子水里放什么能让粽子更软

粽子是很受欢迎的一种传统美食,它煮的时候是比较花时间的,并且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煮粽子的火候、时间。有些人在煮粽子的时候,会在水里面放一点食用碱、食盐或者白醋,这样可以让粽子煮出来更香更软更好吃。

一、煮粽子水里放什么好吃

1、可以放食用碱

食用碱能使糯米更柔软、糯得更快,所以不会有夹心的感觉。锅里不要放太多的粽子。大约一克。如果不方便,用我们调味品罐里的小勺子,大约半个小勺子。

2、可以放食盐

我们做粽子时,不仅要用水,还要加点盐。盐能刺激粽叶的味道,使粽叶更甜。粽子不好做。我们煮得越久越好,煮好的粽子需要再泡一次。

3、可以放白醋

煮粽子时,需要在锅里加一点白醋。一大锅粽子上可以滴上大约两到三滴白醋。白醋可以防止叶子变色,否则叶子就不会变绿,看起来也不太好看。

二、煮粽子有什么技巧

1.粽子应该用冷水煮,因为最好用冷水煮。随着水温的升高,叶子的香味会逐渐渗透到糯米中,煮好的粽子会更加香。另外,冷水煮粽子可以使煮好的粽子有同样的成熟度而没有硬核。

2.煮粽子的水大约是两英寸,因为粽子在煮的过程中会膨胀。如果水不够的话,上面的粽子会被推出水里,水不易煮熟,煮出来的粽子也不够软糯

3.如果用高压锅煮饭,可以用开水煮熟,把粽子摆放整齐,然后提前倒开水,使水位高于粽子的水位,用大火加热,待蒸汽开始冒出来时盖上半小时左右

三、煮粽子要注意什么

1.煮粽子的时候,如果发现中间的水少了,可以在锅里加入适量的开水代替冷水,

2.建议晚上不要吃粽子。粽子通常是用糯米做的,糯米很粘,晚上很难消化。因此,建议晚上不要吃粽子

3.如果你在家做粽子,不要放太多糯米在里面。否则,煮饭时,米饭会膨胀,很容易炸开粽子,造成粽子里水分过多,味道不好

㈨ 煮粽子,别只会用清水煮,牢记多加2种料,粽子软糯,营养不流失

光阴似箭啊,转眼间端午节就快到了!很多朋友问老于:为什么我煮的粽子里面总是有硬芯?为什么煮出来的粽子没味道?其实,煮粽子也是有诀窍的!

本期导读:

煮粽子的小技巧;

如何避免买到陈年“老粽子”!

很多朋友认为,不就是 煮个粽子嘛,有这么难吗?锅中加水,开锅后丢入粽子,煮上一两个小时,拿出来吃就行了!

其实, 正是这样的做法,才导致粽子有硬芯,没味道,甚至是煮散花了! 想要煮好粽子,不能只用清水煮,还得加下面这2种料! 所以,下面就一起看看煮粽子的具体方法吧!

不少朋友煮粽子时,习惯 热水下锅! 但是,当粽子煮熟后,却发现, 粽子外层的糯米已经熟了 ,而靠近 中间位置的糯米不是夹生,就是有硬芯 ,很是影响口感!

其实, 正确煮粽子的方法是冷水下锅,并且要先煮后焖! 一般一锅粽子要 煮3个小时,再焖一个小时!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让粽子中间部位熟得更透一些,其次,在煮焖的过程中,能让粽叶的香味渗透到糯米中,这样粽子吃起来味道就好多了!

注意:煮粽子要先用大火,煮开锅后煮一个小时,再改为小火。水一定要开始就加足,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软糯香甜,清香味浓郁!

相信,不少朋友煮粽子都只用清水煮吧!其实, 想要粽子好吃,尤其是营养不流失,煮的时候还要加盐和食用碱这2种料!

为什么加盐可以让粽子更加的香甜呢? 首先, 盐可以使粽叶的清香渗透到糯米中去 ,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清香味就浓郁;其次, 盐可以激发糯米香甜的口感 ,就像夏天吃西瓜蘸盐吃,西瓜会更甜一个道理!

煮粽子 加入少量的食用碱 ,则可以让 粽子更加的软糯 ,口感上会更好!其次,食用碱还可以 防止粽子在煮焖过程中营养的流失!

不得不说, 粽子也属于时令性很强的食物! 但商家不可能每年都把粽子做得刚刚好,并且敲好全部都卖光!所以,年年都会有报道,一些不良商家会把去年的粽子拿出来卖!

所以,想要买到新鲜的粽子,不妨 注意以下4点,最起码可以避免我们买到陈年的“老粽子”!

1、买现包的新鲜粽子: 如今很多商家为了彰显自家的品质,都是现场制作和售卖!这样的粽子不说味道如何,起码是新鲜的!不建议买保质期很长的,因为这样的粽子要么口感不佳,要么就加了防腐剂。

2、买粽叶颜色正常的粽子: 很多朋友认为,粽叶的颜色越是鲜绿,粽子就越是新鲜!其实,墨绿、黄绿、淡黄、暗黄色的粽叶才是正常的。

3、买包装完整的粽子: 如果标签陈旧、模糊,或者是存在包装漏气的,这样的粽子不建议买!要选择日期清晰,没有涨袋的粽子!

4、有异味的粽子不要买: 大家都知道,粽叶是带有清香的,糯米也是有米香的;如果有霉味或者其他刺激性的气味,表示粽子已经变质了,切勿购买!

传统食用粽子的方法,就是水煮!但是,一人一味,千人千味!年年水煮粽子,相信很多朋友也有吃腻的一刻!所以,今天再和大家说2种粽子的不同吃法!

首先就是 煎粽子! 把粽子煮好放凉后,切成片,用中火煎至两面金黄! 一样的食材,不一样的口感!外酥里嫩 ,尤其是肉类的粽子这样吃,别有一番滋味!

撒盐撒糖的吃法! 如果是甜粽子,可以采用撒盐的吃法, 撒上少许的食盐,可以让粽子香甜的味道更加的突出! 如果是咸粽子,则 撒上少许的白糖,可以让粽子的咸香更加的浓郁! 没有试过的朋友,不妨试试,很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