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蒜苔怎么种植
(1)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蒜薹粗壮、蒜头外观颜色一致、瓣数相近且均匀饱满的品种,如四川二水早、云顶早、青龙白蒜、苍山大蒜等。
(2)精细整地
土壤经深翻并整细、整平,然后按2米规格放线,做成畦面宽1.8米的畦面,两边开挖宽20厘米,深15厘米丰产沟,结合整地每667米2施土杂肥4000~5000千克或腐熟有机肥2000~2500千克、饼肥150~200千克及适量化学肥料。
(3)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北方地区9月中、下旬播种。苏北地区9月上、中旬,长江流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华南地区8月上、中旬。播前喷除草剂并用宽2米、厚0.004毫米的地膜覆盖。将选好的蒜种先用井水浸泡12~16小时,捞出后再用10%的石灰水浸泡30分钟,再用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浸4~6小时,捞出后按行距18~20厘米、株距7~8厘米播种,播深3~4厘米,每667米2栽40000~50000株。
(4)科学管理
一是及时破膜放苗,对不能自行破膜的幼苗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出苗,用小铁丝弯成小钩进行破膜引苗;二是加强肥水管理,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浇一次越冬水,黑龙江在10月下旬,华北平原在“小雪”前后,苏北地区在大雪前后,翌年初春浇返青水,黑龙江4月上旬,华北地区3月中旬,苏北地区3月上旬,并结合浇水追施氮素肥料,特别要重施薹肥,孕薹肥提早到烂母前5~7天追施,促薹分化。在露尾前10~15天重施薹肥,每667米2可追尿素15~20千克或大蒜专用肥15~20千克,露尾后喷施微肥,促薹快速生长。采薹前3~5天停止浇水;三是适时采收。当蒜薹弯曲似秤钩,薹苞明显膨大,颜色由绿转白,薹近叶鞘又有4~5厘米长变成黄色时,即可采收。
❷ 蒜是几月种的什么时候种合适
各地气候不同,大蒜的适宜播种期不尽相同。
大蒜的生长习性及适宜的环境条件:1、温度:喜冷凉,适宜温度在-5~26℃之间。大蒜苗4~5叶期耐寒能力最强,是最适宜的越冬苗龄。2、光照:完成春化的大蒜在13小时以上的长日照及较高温度条件下开始花芽和鳞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凉的环境下,只适合茎叶生长。3、水分:大蒜喜欢半干半湿的土壤。4、土壤和营养:土壤酸碱度接近中性(PH值在6.5~7.5之间)、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旱能浇涝能排的肥沃壤土,比较适宜大蒜的生长。
❸ 如何种蒜苔种前需要做啥准备工作啥时候种好多长时间收获
每年3月,顶凌播种,6月采收蒜薹,7月收获大蒜。
1.轮作。2、彻底清除上茬残体。3、增施腐熟农家肥、磷钾肥。4、选择抗病品种。6、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滴灌,高垄栽培。7、及时摘除残花,残叶。8、每7天,喷一次百菌清500倍夜进行预防。
欢迎评价
❹ 什么季节吃蒜苔
4-5月份夏季吃蒜苔最好,营养价值高。
蒜苔的营养价值:
1、蒜苔其实是属于一种副产品,其实就是大蒜中抽出的花葶。
2、大蒜可以抽苔的时候就代表着蒜瓣已经成熟了,也正是因为要保证开花结果,所以大蒜在花葶,也就是蒜苔积累了不少营养物质。
3、现代研究表明,蒜苔中含有多种成分,包括糖类、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钙、磷等等,有一定的降血脂、预防便秘作用。在我国中医的理论中,蒜苔具有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的作用。
(4)什么时候种蒜苔最好吃扩展阅读:
蒜苔的营养价值也是比较高的,吃蒜苔还有下面几种好处:
1、预防便秘
蒜苔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利于刺激肠道的蠕动,有利于调治便秘。现在很多人因为饮食问题,就常会出现便秘,建议平时可以吃一些蒜苔。
2、杀菌
蒜苔其实就是大蒜抽出的花葶,里面含有的一些大蒜素、大蒜新素,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各种细菌的繁殖生长。
3、保护肝脏
蒜苔除了是一种美味的食物之外,它还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的作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大家平时可以吃一些的,但是吃太多反而可能会损害到肝脏,所以适量即可。
4、预防高血脂
蒜苔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预防高血脂、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也有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
❺ 什么时候是种蒜的好时候
秋季。一般月份为9月中旬左右。
北方秋季种蒜,一般为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淮河地区不能算北方,河南、山东等地都是九月份种的。
收获季节为次年的春夏之间。
一年只可以种植一次,当然,如果实现温度调控是可以生产两季的,但是成本太高!
❻ 蒜苗要在什么时间种,过年能吃到
1、种麦季节同时种蒜(公历10月下旬)
2、单吃蒜苗比种麦季节早一点儿或晚一点儿都可以
❼ 蒜苔种植方法和时间是什么
春秋两季节为种植蒜苗的时间。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地势平坦、排水性良好的地块种植蒜苗,结合整地施加底肥。将优质的蒜头作蒜种,放入清水中浸泡10-12小时后按行距10-15厘米开沟,按株距3-5厘米进行播种,将蒜瓣插入土中,深度2-3厘米,适当浇水,出苗前覆盖地膜,出苗后撕开地膜,后期加强肥水管理。
蒜苔种植注意事项
1、四季蒜苔喜肥,尤其适合以农家肥为主,兼施化肥。在肥、水充足的情况下产量更可观。
2、四季蒜苔抗病能力强,一般无病虫害,若出现病害或虫害时,可参照大蒜的防治病虫方法。
3、冬季过于寒冷的地方以春夏播种为宜,入冬后可根据情况采取保护措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蒜苔
❽ 蒜苔几月份成熟
时间在四到五月,到六、七月蒜薹的供应就开始变少了。蒜苔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蔬菜,它是从大蒜中抽出的花茎,在我国南北地区都有广泛种植,随着现在大棚种蔬菜越来越普及,在有些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蒜苔。
挑选蒜苔要挑新鲜脆嫩,条长,无粗老纤维,上部浓绿,茎部嫩白,尾端不黄、不蔫、不裂口,以及顶端不开花者为佳。
1、看外表:主要看看有没有外伤,有没有很蔫的样子。新鲜蒜苔的根部和顶部比较整齐,粗细一致且圆润。
2、看颜色:蒜苔有青色和深绿色的,深绿色的稍嫩一些。
3、试老嫩:将蒜苔的根部掐掉一小段,如果容易掐断表明很新鲜。不要掐太多,避免浪费。
4、看粗细:过细的蒜苔吃起来味道不浓,过粗的难以煮熟且咬不动,中等粗细的蒜苔味道最佳。
蒜苔4月份成熟
蒜苔虽然是季节性蔬菜,但是目前基本上可以常年供应,但它本身并不好贮藏。尤其是带有苔苞的蒜苔,苔苞起着传宗接代的重要作用,当在常温下会将蒜苔食用部分的营养和水分都吸收了,导致所食用的部分老化、纤维化。
蒜苔采摘后需要将其放在低温、高湿低氧的环境中保存,再使用些蒜苔保鲜剂,放在冷库中可延长保存两三个月。如果菜摘后的蒜苔不采取任何保鲜措施,通常放上一周左右机变得没什么营养价值了。但是也要注意,高湿的环境下很容易导致根部发霉。
❾ 几月份种大蒜最合适
大蒜适应性较广,做商品栽培的大蒜主要分为春播和秋播两种形式,这两种播种形式在环境要求和适播区域等方面存在差异。
秋播
秋播主要适合于冬季最低温低于-12℃的中部和南方地区,不同地理纬度秋播的适宜时间也存在差异,总体上自南而北依次延后,以越冬之前大蒜幼苗长出4-5片叶为宜。
秋播大蒜的生长期长,蒜苗、蒜薹、蒜头的产量高,是优质大蒜的主要栽培形式,但是秋播大蒜如果播种时间过早,在越冬停止生长之前生长量就更大,生长量大的蒜苗抗寒能力较低,假如播种过晚,则在越冬之前生长量较小,幼苗的耐寒能力同样会降低。
在地理纬度较高,冬季较寒冷的地区,在选择秋播大蒜的蒜种时以选择白皮大蒜为宜,白皮大蒜的抗寒性能更好,越冬的安全系数也更高,并且在选择蒜种时选择单瓣重4-6g的蒜种为宜。
春播
春播大蒜适宜于冬季最低温低于-12℃的地区,春播多瓣蒜生产具体的播种时间以白天土壤表面解冻晚上仍结冻的“顶凌期为宜,独头蒜生产则应适当延后。播种时间晚,气温较高,大蒜无法完成鳞芽和花芽分化所需低温要求,容易形成独头蒜或分瓣蒜,同时大蒜的生长期会变短从而影响蒜头的产量。
大蒜在温度高于26摄氏度的条件下就会地上干枯停止生长,因此延长大蒜的生长期对提高大蒜的产量有重要意义,而春播时间较晚则因为生长期较短而产量偏低。不过在大蒜栽培过程中常利用大蒜的这一特点进行独头蒜栽培(即农谚中的“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具体来说在气温稳定在4℃为宜(高于4℃时,大蒜难以完成鳞芽和花芽分化)。独头蒜单头产量低,但是售价较高,一般为多瓣蒜价格的3倍左右。
总而言之,不同地区在播种大蒜时,是选择春播还是秋播,首先考虑的要素是当地的冬季最低温以及最低温持续的时间长短,在条件适宜的地方,为了获得较好产量,应尽量选择秋播,而做独头蒜生产的地区则应选择春播,这样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大蒜的独头率。
❿ 蒜苔种植技术时间和方法 蒜苔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1、选用良种
选择以收获蒜苔为目的的品种,我省目前首选高密四六瓣、安丘白皮、苍山大蒜等品种。
2、精选蒜瓣
选择瓣大而匀称、色白、茎盘好、无霉烂的蒜瓣,去除小瓣、夹芯瓣、变黄瓣、失水瓣,每百瓣蒜重400g以上,667m2用种量160kg以上。
3、整地施肥
选择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严禁使用前茬是大葱、洋葱、大蒜、韭菜的地块。深耕25cm,耕翻前每667m2用鸡粪3m3、三元复合肥50kg、稀土微肥3kg作基肥。做成畦面宽1.2-1.5m,畦埂宽25-30cm的平畦。
4、蒜种处理
剥去茎盘。用手把蒜瓣的茎盘剥去,有利于早生根。剪皮露尖。用剪刀剪去蒜瓣的尖皮,露出尖肉,有利于出芽。
5、播种
播种时期。山东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以使植株冬前能达到一定的生长量,否则产量低。
株行距。行距18-20cm,株距6-8cm,如选用高密四六瓣,667m2栽5.8万-6万株;用苍山大蒜667m2栽5万-5.2万株。
播种方法。行距较宽时,可开沟点播,沟深6-7cm,按株距要求下种,种瓣直立插入沟底松土中,然后搂平,使种瓣顶部盖土厚3cm。行距较窄不便开沟时,可用插孔器播种。插孔器是钉在一块木板上的一排手指粗细的长6-7cm的短木棍,然后安上木柄以便操作。播种时用插孔器打孔,然后把蒜瓣放入孔内,用小木棍或手指把蒜瓣压入孔底部,用土填实孔眼。
浇水覆膜。播完种后,用石滚顺畦镇压一下,使土壤上实下松,地面平实,然后大水漫灌。水渗下后,及时压上除草膜或黑色地膜。以减轻草害。然后用土压实地膜,使地膜紧贴地面,蒜芽出土时可自动顶破薄膜生长,若不能自己破膜,仍需人工破膜。
6、幼苗管理
浇越冬水。在小雪前可浇1次越冬水,以利越冬。春季生长管理。3月上旬,日平均气温达到7℃时,幼苗开始返青生长。此时尽量不要浇水,直到发棵生长前才进行浇水,并随水施入尿素10kg、氯化钾10kg。
7、发棵期管理
水肥管理。进入4月份,植株开始发棵,这时平均气温在13-20℃,此时生长很快,需肥水量很大,因而4月上旬随水667m2施入尿素10-15kg、氯化钾10kg,4月底667m2再随水施入尿素10-15kg、氯化钾10kg。发棵期一般每8-10天浇水1次,保证土壤见干见湿,水分过小或过大都易引起植株早衰。
防治病虫害。返青后发棵前是蒜蛆产卵的时期,可用辛硫磷防治。如发生白腐病、干腐病,可喷施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1-2次防治。
8、抽薹期管理
抽薹期是大蒜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时叶片完全角成,天气炎热,植株蒸腾量和土壤水分蒸发量也随之增大,要5-6天浇水1次,保持地面湿润,促进蒜苔生长发育,采收前3-4天,停止浇水。
9、蒜苔采收
蒜苔应适时采收,过早不易采收蒜苔,从而降低产量,过晚则易木质化。收获适期为总苞变白,上部薹身由直变弯。宜在午后采收,此时植株薹身轻度萎蔫,韧性增加,可减少断薹。也可用针在叶鞘部竖直划一下,然后向一侧拉薹,这样可提高产量20%以上,但此法采收的蒜苔不宜冷藏,应引起注意。蒜苔采收后应立即施1次氮肥,可用碳酸氢铵10-15kg/667m2,施肥后浇1次透水以促进蒜头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