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城区美食
西城区美食有豆汁儿、都一处烧卖、豌豆黄、酱牛肉、爆肚、北镇熏猪蹄、玫瑰饼等。
1、豆汁儿:北京以及承德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具有色泽灰绿,豆汁浓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独特风味的冬、春季流行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对它有特殊的偏爱。
2、都一处烧卖:提起都一处的烧麦,京城无人不晓,烧麦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品,其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醇香可口。都一处的烧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宾客。
3、豌豆黄:年糕、切糕,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原为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清官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4、酱牛肉:这是一家开了多少年的老店,外卖窗口那儿,刚到下班的点儿,长长的队伍就排起来喽。他家做的酱牛肉、酱牛腱子肉、牛头肉、酱牛口条、牛蹄筋、牛肚、牛板筋、牛肉饼、火烧、羊杂汤,手艺不说是京城第一,也要算是京城民间第一了。
5、爆肚:百年老店,传统风味。爆肚很嫩,火候恰到好处。作为北京传统的美食。
6、北镇熏猪蹄:产于北京。清朝道光初年。五香气味浓郁,色泽枣红肉质雪白,皮筋熟嫩,咸淡适口,油而不腻。
7、玫瑰饼:玫瑰饼是北京着名的京式四季糕点之一。又称做“内府玫瑰火饼”。玫瑰饼酥皮清楚,口感酥松绵软,玫瑰香味浓郁。北京初春三月,藤萝饼刚刚吃过,农历四月便是玫瑰花盛开的季节。用玫瑰花做饼,是北京人喜食的应时点心。旧时,也是大户人家的一种小吃。
‘贰’ 哪家的五香味的酱卤牛肉好吃
五香酱牛肉
口味:香 烹饪时长:30分钟
王君君
美食达人
国家烹饪大师,国家职业技能考评员
酱牛肉,最完美的就是选择金钱腱子肉来烹饪,切出来的牛肉片上布满了牛筋的纹理,肌肉中的少量牛筋色黄而透明;肉质紧实,切片时保持完整不会松散,切面成豆沙色;吃起来咸淡适中,酱香浓郁,酥嫩爽口,不硬不柴。酱牛肉保留了牛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滋养脾胃等多重功效,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适合筋骨酸软、面黄目眩、气短体虚以及贫血者食用。酱牛肉鲜味浓厚,口感丰厚,经常被切成片状当做下酒菜来食用。冬天食用酱牛肉还有暖胃驱寒的功效,是冬季进补的佳品之一。
收起
食材清单更多
牛腱子肉
1千克
干黄酱
100克
花椒
5克
大料
5克
桂皮
5克
豆蔻
5克
香叶
5克
砂仁
5克
丁香
5克
白芷
5克
茴香
5克
草果
2个
清水
适量
收起
烹饪步骤 共10步更多
1
准备好香料;
2
香料放入搅拌机的研磨杯里,打成粉末;
3
黄酱水:干黄酱放入大盆中,倒入水,水量为炖牛肉所需的量。搅拌使黄酱稀释溶于水,使所有黄酱溶解。
4
牛腱子用水浸泡一两个小时,泡出血水,再彻底洗净,切成大块;
5
大火煮开黄酱水,沸腾后放入牛腱子块,再倒入调料粉,搅匀;
6
水再次沸腾后,捞出浮沫,电磁炉火锅档800瓦炖约3个小时;
7
炖的过程中要给肉翻几次身,直至最后牛肉缩到原大小的一半就好了;
8
关火后牛肉仍在锅中,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一夜,再切片食用。
9
成品图
10
成品图竖图
收起
美味小贴士
用黄酱而不用酱油和盐,牛肉和黄酱的比例约为10:1,如果口较重,可再增加一些黄酱的量。
‘叁’ 大厂酱牛肉哪家好
优秀的酱牛肉品牌有丁点儿、海底捞、老干妈、吉香居、虎邦、仲景、尝香思、李子柒、茂德公和极美滋等。本酱牛肉排行榜是根据品牌信誉,销量,关注指数等数十项数据,通过云计算分析而出。挑选品牌酱牛肉,质量好,更放心。
‘肆’ 北京的复顺斋牛肉很有名,听说比月盛斋名气还大,和天福号,月盛斋并称为北京三大酱肉,怎么才能找到
你说的那个早没了,不知道是那年的事儿了,还是天福号和月盛斋吧~
‘伍’ 北京稻香村酱牛肉是哪里的牛肉
北京。北京稻香村熟食是三禾北京特产中华老字号旗下的酱牛肉是选用的北京产的牛肉,品质高。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1984年复业,凭借考究做工、过硬品质和优良服务,公司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陆’ 知道哪个牌子酱牛肉比较好吗
打个牌子佳能热比较好,我认为这个其实是景,别的牌子比较贵一点,这样牌子多分不错的,我认为这个应该是非常好的,这样的话应该也平常会当更加好点。
‘柒’ 月盛斋酱牛肉配方窍门
1.正宗酱牛肉
酱牛肉原料的选择很有讲究,应该只用牛前腿的键子肉。这样的肉做出的成品口感才能达到最佳。时下的一些小饭馆、饭店因为过多的考虑到成本问题多用其他部位的肉来替换前腿的键子肉,造成口感、口味上的大打折扣。
原料:牛前腿键子肉1500克、葱50克、姜30克、盐15克、糖10克、料酒30克、酱油30克、五香粉15克、香叶4片、花椒5克、丁香2克、小茴香3克、陈皮4克、甘草5克、桂皮5克、八角6瓣、清水适量。
制作:
1、将牛肉洗净,沿筋络纹路切成大块后备用。
2、取干净纱布一块,将丁香、花椒、八角、陈皮、小茴香、桂皮、香叶、甘草包在其中制成香料包备用。
3、葱切大点的段、姜拍破备用。
4、锅中做清水,80度时入牛肉煮开后再大火煮1分半钟左右。
5、将牛肉从开水锅中捞出后放入凉水中备用。
6、锅中再做清水,开锅后下入香料包、糖、葱、姜、酱油和五香粉。
7、重新开锅之后入牛肉大火做开。
8、变小火将牛肉烧熟后将香料包取出后关火。
9、将牛肉和剩余的肉汤一起倒入容器中放至完全凉透。
10、将牛肉取出切成薄片即可食用。
贴士:
1、牛肉煮1分半钟左右用凉水浸泡是为了让牛肉发紧,使成品不易被切碎。
2、要将牛肉和剩余的肉汤一起倒入容器中保存,这样可以使牛肉更加入味。
2.北京复顺斋酱牛肉
复顺斋是清康熙年间创办的刘家老铺,每当酱牛肉出锅时,肉香四溢,味飘街外,吸引顾客寻味而来,争相购买,一饱口福。
制作方法:
1.选料:复顺斋使用的牛肉,要选用内蒙古六岁草牛的前腿、腹肋、胸口、腱子等部位的精肉。这些部位的特点是瘦嫩相宜,两面见油,制成酱牛肉后,肉质松软,油而不腻,营养丰富。
2.辅料:煮肉时用的辅料,是在同仁堂药店选购,或从产地采购的丁香、砂仁、豆蔻、白芷、肉桂等优质调味料。这些辅料买进后,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方,然后再加入黄酱、食盐、大葱及老汤煮制。
3.调酱配料:复顺斋的工艺过程要求严格。先将鲜牛肉洗净,切成1千克左右重的长方块,然后将黄酱兑水搅成稀粥状,放入食盐,并用细罗过一遍,排除酱渣。将中药佐料配齐研成粉末,装入缝好的布袋内备用。
4.紧肉:制作时先“紧肉”后酱制。紧肉就是把水烧开后,将切好的牛肉和酱汁一起放入锅内,煮2小时左右,将肉捞出,清除渣沫,叫做“紧肉”。
5.酱制:然后用牛骨垫底再把肉堆码在锅内,放入辅料袋,用竹板和水盆压锅。先用旺火煮1小时,再用文火煮,边煮边兑老汤,这样持续12小时方可出锅。在文火煨时,要随时察看火侯情况,翻2次锅。酱制好的牛肉要刷上一层汤汁,经过冷却即为成品。
‘捌’ 在你心里,哪个品牌的酱牛肉最好吃
柴氏风味斋,几十年的老字号,在临甘家口商店南侧的胡同里。牛肉炖的非常的烂,上面有一层厚厚的油,瘦的一点也不塞牙,而肥的也完全不会觉得腻。得一提的事,他们家的牛肉面也是一绝。
‘玖’ 哪家的酱牛肉比较好吃啊
牛酱军吧,主打酱牛肉,食材好,选用新鲜土猪肉,风味十足,卤制工艺很棒
‘拾’ 北京有哪些传统饮食老字号
在京城,许多肉类食品形成了属于北京所特有的传统风味,有些还变成了享誉京城的老字号。如酱牛肉、酱羊肉、酱猪头肉、酱肘子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月盛斋就是以酱牛肉闻名京城的老字号。月盛斋开业于干隆四十年(1775年),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户教街(现历史博物馆),是一位名为马庆瑞的回民创办的。
月盛原来是一个肉摊,摆在前门与箭楼之间的荷包巷内,主要经售牛肉等。店铺开设后,取名月盛斋。
月盛斋是根据穆斯林风俗,取"生意像斋月一样兴盛"的吉祥之意。
清朝末年,由于月盛斋的酱牛肉风味独特而名声远扬,并被列为清宫内御膳房的食谱,成了供奉皇室的商号,还有了出入皇宫的"腰牌"。
到20世纪30年代,店铺又增添酱羊肉。新增酱羊肉味道鲜美,配方独特,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再一次受到人们的喜爱。
月盛斋炖肉用的佐料是祖传秘方,店铺煮肉的汤,不断续水,延续近百年,被誉为"百年老汤";切肉的刀也因世代相传,被誉为"百年老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店铺因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而歇业,"百年老汤"也被倒掉。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1958年,因扩建天安门广场,店销迁到前门外大街;"文革"中间,店铺曾改称"北京市酱牛羊肉商店",后又改称"京味香"商店;1994年,店铺恢复"月盛斋"老字号,并在南郊建有1200平方米的酱牛羊肉生产车间,以供应首都各阶层人需要。
复顺斋也是一座自产自销酱牛肉的老字号,其创办历史已有300多年。
复顺斋位于前门外大栅栏粮食店街北口。清康熙年间由刘氏家族创办,因此,人们称之为"刘家老铺",原址在前门外大栅栏门框胡同南口。
复顺斋的酱牛肉,无论是肉质、色泽,还是加工方面,都堪称一流,清代被选作宫中御膳佳肴,曾有"味冠京华"的美名。
1949年后,复顺斋为保存和发展民族传统风味食品的生产,将其门市部迁至现址,生产车间迁至粮食店街南口。经过对铺面的扩展和整修,以及设备的不断完善,使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并继续保持着"刘家老铺"的传统特色,深受顾容的欢迎。
京城着名肉铺恒瑞老号位于西单报子胡同口,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一个姓马的人创办的。原址在闹市西单二道街,字号恒顺公。1911年迁至报子胡同口,易名恒瑞老号。
恒瑞老号的酱牛肉是北京有名的特味食品之一。选用嫩牛肉,辅以砂仁、豆蔻、丁香、肉桂、大料、小茴香酱制而成。特点是烂土而不碎,肉质鲜嫩,酱味浓郁,色鲜味美。解放后,增添人员和设备,继承、发展其传统风味食品。
天福号是以酱肘子闻名京城的老字号,于清干隆三年(1738年)开业,位于西单路南复兴门内大街12号。原址在西单牌楼东北角,由山东人刘玉章创办。
天福号是经营生猪肉和熟肉制品的肉食老店,其中以酱肘子最为有名。
天源号原为山东人刘玉章和一个山西人合伙开办,不久,山西人撤股,为刘家独资经营。
据说有一次刘家煮肉时,由于肉煮的时间过长,烂在锅里,他们将软烂如泥的肘子凉凉后出售,顾客觉得别具独特风味。后来刘家就专门烹制这种酱肘子。由于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味道鲜美"从此名声大震。
清光绪年间,该店的酱肘子被选为清宫御用佳品,清状元陆润库还特为该店题词"四远驰名"。20世纪40年代,因连年战乱,生意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