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薯仔去皮清洗干净,切成薄片放进水里浸泡十分钟,然后捞出来控干水分。
第二、 一把韭菜清洗干净,切成长段。
第三、 锅里多放点油烧热,把控干水的薯仔片放进去炸,酥酥脆脆的时候就可以了,因为薯仔片很薄,所以用时会非常短。
第四、 把锅里的油倒出来,一点不留,薯仔片依旧放在锅里,打开火把韭菜放进去,加上一勺子生抽一点点食盐快速翻炒,半分钟就要出锅,这样做出来的薯仔保证会让你吃上瘾的。
❷ 甘肃黄心薯仔好不好吃
好吃的,但主要看个人口味。
薯仔(马铃薯通称)一般指阳芋。阳芋是茄科,茄属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无毛或被疏柔毛。地下茎块状,扁圆形或长圆形,叶为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小叶常大小相间,卵形至长圆形,叶片最大可长6厘米,伞房花序顶生,花白色或蓝紫色;萼钟形,裂片披针形,花冠辐状,子房卵圆形。浆果圆球状,花期夏季。
原产热带美洲的山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已广泛种植于全球温带地区。
❸ 洋芋搅团
洋芋(也叫薯仔)搅团是母亲老家的吃食。小时候母亲做过几次,我们兄弟姐妹都不喜欢吃,母亲就不再做了。
2017年8月去陇南玩,住在了武都老市区。早上去找吃的,才知道这里的人早餐就喜欢吃米皮、面皮,搅团这些。没得选,我们就各样都吃了一点,就这一尝,勾起了基因里对食物的记忆,从此不再讨厌吃搅团。
吃洋芋搅团是在成县西狭颂景区出口处,有个小吃摊用木锤锤击着木桶中的洋芋,木锤击打下的洋芋搅团粘性十足,看着很好吃。正好走了那么久,也饿了,就在那儿吃了起来。配菜(料)很少,就一些油泼辣椒和一些汁水,一点咸菜,但吃起来口感不错。
搅团这种食物,要说是甘肃的特色美食,但敦煌这边不吃。我有个朋友是敦煌本地的,我特意问了她,她专门又问了她妈妈,确定敦煌这边没这种吃法。
青海也吃搅团。我原来有个同事是青海人,做搅团、散饭做的特别好。有个周末的下午,他招待我们好几个同事去他家吃玉米面散饭,荞面搅团,还做了好多配菜。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只是当时的我食物基因还没打开。
我母亲老家在甘肃武威,甘肃陇南,天水那一带也喜欢吃搅团。刷快手看到陕西人也吃。我知道的搅团大多是玉米面,白面和荞面的,做洋芋搅团的不多。
对食物的偏好会随着年龄有所变化。有一阵子我特别喜欢吃洋芋泥,去饭店必点,自己在家也喜欢捣鼓。煮熟了洋芋,按压成泥,放点点盐,一点黄油,撒点胡椒粉,挤点番茄沙司,就很美味。也做过加入酸奶,放青红彩椒,放鸡丁,火腿肠,放玉米粒等各种口味的洋芋泥。喜欢吃洋芋搅团应该也基于爱吃洋芋泥。
这两年我会主动要求母亲做洋芋搅团吃,越吃越喜欢洋芋搅团那又沙又滑的口感。都说甘肃人洋芋蛋,随着年龄越来越老,原来排斥的食物慢慢地接受了,基因真的有记忆。
洋芋搅团看着做法并不难,选黄芯的又粉又沙的洋芋,去皮切成块或厚厚的片,放入适量水里加盖开火,锅开后调小火煮,煮那么八、九分钟,开盖插入筷子试一试洋芋是不是熟透了。确认熟透了就可以用筷子搅起来。洋芋已经煮熟,所以搅起来也容易碎,在搅的过程中,我想是为了增加粘性,需要撒入大约一把的白面或者是玉米面粉(我母亲的做法),边搅边撒,洋芋搅团就团成又软又滑的凉粉状,继续搅,再搅它个八、九十圈,搅团越来越粘,此时关火盖上锅盖,焖个五六分钟,一锅又沙又滑的洋芋搅团就可以吃了。
吃搅团配菜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在快手上总见陕西人是给搅团浇上一种酸汤,配上些绿色的蔬菜。我母亲喜欢吃酸口味的炒白菜,我是各类菜都行,不过吃来吃去,感觉洋芋搅团最佳拍档应该是韭菜。韭菜炒鸡蛋,韭菜炒肉丝,都特别提味。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食物的偏好,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还有当地生产种植条件决定的。当时洋芋在母亲老家可能是最易成活,种植较多的当主食的食材。想着法子让每顿吃的洋芋变换不同做法,吃出满足感,可能也是洋芋搅团在母亲老家兴起的原因吧。
❹ 有种小吃是把薯仔先蒸熟之后放在木头做的器皿里用木锤砸,砸成象粘糕样,浇上油泼辣子这个叫什么名字
这个是出自甘肃陇南的一种风味小吃,很好吃,而且很有营养的哦,名叫洋芋搅团,做法:先把薯仔洗尽,然后煮熟,晾凉扒皮,在用木槽里反复的砸,砸成胶状物,就可以食用了。
❺ 在甘肃薯仔怎么做好吃
食材
食谱热量:719(大卡)
主料
薯仔4个
大蒜4瓣
方法/步骤
准备薯仔,用清水洗净。
做洋芋搅团最重要的就是捶打,一定要捶打至足够黏劲。
调味汁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去调。
注意事项
❻ 正宗中国“薯仔泥”,纯人工制作,用的必须是咱们中国的薯仔吗
很多人都以为,紫薯泥是欧美传进来的食材,在着位的开封菜里,辣鲜露紫薯泥无疑是一道经典菜,以致于许多人恨不得把自己在家里还原辣鲜露紫薯泥。可是在大家中国,藏着一种传统紫薯泥特色小吃,它年代比辣鲜露紫薯泥更悠久,制做比辣鲜露紫薯泥更加复杂,而且要全部是人力制做,设备是无法代替这方面科技的。
也不知道是自身敲打时出一份力,或是当地马铃薯就是这么美味。刚打出来洋芋搅团淋上大碱,味道很最香的。初次尝试得人还会觉得马铃薯口感意想不到,香甜软糯,像绿豆糕一样又滑又弹,吞咽咽喉又有一股归属于马铃薯的香味。
实质上,第一次吃搅团得人,都难以想象这也是马铃薯,仅有亲眼见过马铃薯变为搅团的一个过程,才敢坚信原先我们中国会有这么好吃的薯仔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