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遵义有什么美食
一、仁怀三把鸡
仁怀三把鸡是仁怀传统名菜,厨师能三把拔去一只鸡的全部大羽毛,故此得名。三把鸡不仅拔毛快,烹制也快,只要3分钟的时间,就可把一只拍翅扑腾的活鸡,变成一盘热气腾腾,香鲜可口的辣子鸡丁。
❷ 舌尖贵州攻略|我对遵义美食的认知,从捞沙巷开始延伸
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年都会无数次前往遵义,基本上都是当天往返,偶尔会住上一晚,与朋友同事谈及地理位置,都是以遵义会址或者某个知名酒店为地标做参照,对于海尔大道、香港路、中华路什么的一直没有什么具体的印象。
我身边有一个殿堂级的吃货朋友,具备极其典型的贵州人好吃特质,1米85的个头200斤体重,平时不苟言笑性格拘谨,和我在一起基本上属于各种节奏都要慢半拍的那种,像极了小时候常被我忽悠着一起去偷学校附近的农家桔子桃子苞谷番薯的同学“大雄”,被农户挥舞着锄头镰刀追赶,然后我们身轻如燕地爬上高墙骑坐墙头,一边心满意足肆意享受刚刚弄来的美味,一边嬉笑着张开填满食物的嘴高喊:往这边,往那边,笑看鼻青脸肿的大雄在地里奔命······
打小对很多事物的认知都是从可不可以吃,好不好吃或者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吃开始的,所以对某个地方的概念也都跟吃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这一站的,遵义。
我的这位哥们是做入境游的,闲暇时间看手机都是只看英文的那种,长期在黔东南苗乡侗寨转悠,如果是往那个方向去,那就是他的地盘了。对于遵义而言,哥们的印象仅限于少数几个知名的酒店附近,半径不超过500米。
白天忙完工作,饭点时间我说带你去吃遵义的羊肉粉吧,这家是我吃过最好的,先垫吧垫吧,然后再走几步去捞沙巷转转。
丁字口熊猫厕所旁边的这家羊肉粉,宽汤土碗,青红交错,一碗下肚,巴适安逸。
不用疑惑为什么不直接去捞沙巷吃,而是先吃了羊肉粉再去,对于我们而言,羊肉粉可以是主食,而小吃街上的美味却不能;再一个,丁字口走到捞沙巷足有七八百米远,步行这一段过来,刚才吃下去的也消散得差不多了······
走进捞沙巷我就已经找不到这哥们了,举着相机东拍西拍,回头看人影都见不到,过一哈看见一个嘴角带油,喜笑颜开的嘴脸,左手上端着一碗在吃,右手拎了一个袋子递给我:快点,趁热!
黔地 美食 ,主要是以各种辣椒作为调味品,尤其是遵义,盛产辣椒,虾子镇是全国最大的辣椒集散地,与茅台酒和茶叶一起成为遵义三大支柱型产业。
所以 美食 的口感界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辣椒的调味水平,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拉家嘞(贵阳话,意思为:他家的)辣椒水调得好,所以门口排了一长串的队。
捞沙巷并不全都是遵义本地的小吃 美食 ,也汇聚了比如贵阳青岩卤猪脚、水城烙锅之类的其他地方特色小吃,所不同的是,调味的辣椒入乡随俗了。
青岩卤猪脚,这个看起来满嘴得很,可惜这哈有点撑,整不下克奥,饱哈眼福算逑。
来自于贵阳的竹签烤肉,哥们已经点了两百串坐等了,看见我来连屁股都没动,低着头右手拿着一串往嘴里塞,只是左手做了个招呼的动作,旁边已经有了几十根光杆竹签。
湄潭名小吃,蛋包洋芋糯米饭。薯仔在贵州被称为“洋芋”,整个贵州几乎都有以洋芋为主材的小吃,毕节威纳赫地区主要是烤了蘸干辣椒面,其他地方稍微细腻一些,炸过之后用各家秘制的调料混着吃,这个调料就有讲究了:除了辣椒之外,加入芫荽、折耳根、酸萝卜等辅料,再配以甜酱、盐、酱油和一点醋,麻辣鲜香,美味可口。
捞沙巷里的每一家店主都非常的闲适淡定,并不像其他地方会主动招呼,一个小摊摊,很可能就是一群人的成长记忆,绝对不缺老主顾。
除了传统的地道黔味 美食 ,还有若干引进的改良品种,这也在悄然地推动着地方饮食文化的融合发展。就像刚到贵阳的时候,满大街都是我们吃不惯的酸粉,时过境迁,慢慢地细粉和米皮也逐渐地成为主流,人口的迁徙流动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口味。
一路走过来,很少有外地口音,几乎都是本地食客的身影。其实从某种层面上讲,品鉴某个地方或者某样餐食是否地道,看看吃的人是本地人多还是外地人多就知道了。
吃得差不多八成饱,起身继续闲逛,再带点什么回去宵夜,今晚的酒店带阳台,10月底的天气还不算冷,拎几罐啤酒佐餐,可以为这次的差旅打个90的高分了。
特别喜欢这种青石板的街道,干净整洁,并且雅光的地面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把视觉与味觉的体验调到一个舒适的频段。
有关于捞沙巷的 美食 攻略,有一个要点必须要提示的:千万不要吃过饭或者吃饱了再来,真的。
贵州本地的饮食消费相对比较高一些,纵观整个捞沙巷 美食 街里面的各种琳琅 美食 ,如果按照份数单价来看的话,基本上都在10-15元的水平,挑选其中两三样进行品尝,也就差不多每人30块左右的标准。
吃多了油腻辛辣的美味,这个时候来一碗冰粉,再恰当不过。
这是西南地区比较流行的消暑美味,学名叫“珍珠莲”,原产地在秘鲁,做法起源来自四川,什么时候传入贵州已经无从考证,小时候在暑假里最惬意的莫过于吃一碗消暑,其口感冰凉香甜,嫩滑爽口,生津解暑,尤其是走过这一段,吃得有点撑了,及时地整一碗下去,安逸得很。
这个手打虾滑是引进食品,贵州本地对海鲜类的小吃做法糅合了辣椒的应用,把什么东西都依照饮食口味习惯用辣椒统一过一遍,形成比较独到特色的新吃法。
久违了的炒螺丝,只可惜现在只敢看不敢吃。
小时候最常见的就是这道菜,一边看《沈珍珠》一边吃妈妈炒的螺丝,那是印象深刻的儿时记忆。嘴馋了就白天拿着一个小桶往河里转悠,顶着烈日乐此不疲,回家倒在大盆里放上些许菜油养个几天,美味即成。
现在这个年代,螺丝已经被小龙虾取代,只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时尚 吧。
满街的小吃摊摊,食客们都是逛吃逛吃,也有这样的店堂,安安静静地坐着吃。可以走一路点一路,告诉老板送到哪里就好,不喜瞎逛的也能够坐一摊点吃完一条街。
街头 美食 最大的特点就是市井味道接地气,并且边走边吃,其实吃相并不重要,关键得有这样的氛围和感觉。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在小吃街里碰见几位校花女神嘻嘻哈哈地围坐在“剪刀剪”的摊档面前大快朵颐,完全没有平时的高冷和矜持,于是咱很自然地落座其间搭腔笑谈,以后便有了大学时代里对那个城市各种 美食 和美好回忆的印记,时至今日,耳畔依旧能够回响任贤齐的《心太软》,是对那个时代青春和 美食 的最好标记。
在我的脑海记忆里,每一处舌尖体验,都应该有这么一段非常具有时代印记的音乐作为背景,那应该是留存在回忆深处对 美食 和生活的最好诠释。
比如:炒螺丝《沈珍珠》,冰粉《渡情》,恋爱豆腐果《心太软》,冰冰凉《自从有了你》,鸡丝豆花面《十年》······
基本上每一个贵州的小城市都会有这么一条 美食 步行街或者小吃街,汇集了各种各样的特色风味,入夜开市,凌晨收摊,让嘴馋的吃货们随时能够一饱口福。
这样的街面摊档也承载了许多有关于生活的印记,成为城市生活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有多重要?我记得08年凝冻期间,贵阳大街小巷地面都是厚厚的冰溜子,前所未有的冷,但是依然不影响夜晚街面上宵夜摊热火朝天,一边吃着脚底打滑摔倒在地,手上的烤串撒了一地,起身来衣服也来不及整理,嘴上先喊一句:老板,再烤20串·····
白天里工作的辛劳被夜间昏黄灯火下鲜香的美味洗刷一空,旅途里精彩的记忆在这里被定格,一切都因为这场舌尖的体验变得更加富有情趣。
有点类似于糖麻圆的油炸小食,具体的名字忘了,5块钱3串,口感非常地细腻劲道。
末了,哥俩心满意足地挺着肚子离去,手机里多了7个支付信息,有关于捞沙巷的一次偶遇在今后将会成为不断的重复故事继续上演······
我是YOYO,为你讲述我的贵州旅行故事。
~END~
❸ 薯仔丝、薯仔片和薯仔块哪个更好吃哪个最好吃
你好!
帮你分析一下:
薯仔丝:清爽可口,咸的,酸的,辣的都很好吃,简直是百搭的菜型!刀工不用很考究,火候的控制也不严格,简单易做,却最受人欢迎!!(推荐)
推荐菜谱:
[酸辣薯仔丝]
主料: 薯仔 300克
配料: 辣椒(红、尖) 15克 辣椒(青、尖) 15克
调料: 花椒 2克 辣椒(红、尖、干) 5克 大葱 5克 盐 3克 味精 2克 香醋 5克 花生油 15克 香油 5克 各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薯仔削皮,切细丝,泡在水中洗去淀粉,既能避免其变黑,又能使其在炒烧时保持白嫩、爽脆。炒前捞出,沥干水分。
2. 青、红辣椒去籽、蒂,切成细丝,干辣椒切丝。
3. 炒锅上火,加入花生油烧热,放葱丝爆锅,加入干辣椒炒香,再加入青红椒丝、薯仔丝,炒至八成熟时加入精盐、味精调 味,再淋上香油和香醋,炒熟即可。
制作提示
1. 煸炒过程中淋些水,以防薯仔丝炒干、炒老。
2. 应挑选表面光滑、不伤不烂、无虫眼、无病斑、个体较大的薯仔。
3. 因薯仔皮下的汁液富含蛋白质,所以削薯仔时,只需削掉薄薄的一层皮,不要多削。
薯仔块:浓厚松烂,薯仔块比较适合炖,炖得又沙又面,松烂利口的薯仔块最好吃!比较适合和鸡肉或其他肉类一起炖,用高压锅,这样比较容易炖得面面的,又入味。刀工有点很考究,其实主要是靠经验,切的太薄没有口感,太厚又不容易入味,火候的控制不是很严格,只要你肯耗时间放在那里炖,不愁不好吃!
推荐菜谱:
[薯仔炖鸡]
一、把小鸡剁成块,洗干净,备用;
二、锅烧热,放入适量油,在放入葱花、姜末、花椒、大料等等调料爆香,放入洗好的鸡块,略炒。依次放入酱油、料酒,在略炒后放汤炖。
三、炖鸡的同时可以把薯仔削皮、切块;
四、待鸡块快炖烂时,放入薯仔块,依次放入盐、味精稍炖后,薯仔、鸡块都酥烂,汤汁也收的差不多了,出锅即可。
薯仔片:自我觉得这个最难做,主要也是你的那个问题,刀工很考究,一定要薄才好吃。而且因为薄而宽,对火候好讲究!不小心就烧焦了!
推荐菜谱:
[素炒薯仔片]
薯仔2个,油适量,红辣椒多量,花椒适量,葱花适量,盐适量,酱油适量,蒜瓣适量。
1.先热油,接着炸下花椒捞出,放红辣椒,葱花炸锅。
2.薯仔片入锅,放盐,炒至7成熟放酱油与蒜瓣,炒至100%熟,出锅。
薯仔,薯仔,就是吃它的那种“土”味,其香甜可口劲儿全在这种“土”味之中。没有这种“土”味,也就没有什么吃头了。
做薯仔菜,大体用炒、熘、炖、炝、烀五种方法。
炒,主要是炒薯仔片和薯仔丝,特点是外脆内软、酥嫩相宜。
熘,主要是熘薯仔片和薯仔丁,除了保持炒薯仔的特点外,又增加了几分滑润。
炖,主要是炖薯仔块和薯仔片,特点是又沙又面,松烂利口。
炝,主要是炝拌薯仔丝和薯仔丁,特点是凉脆、清淡、爽口。
烀,即是烀薯仔酱。这是最简单的薯仔菜。
❹ 遵义的捞沙巷步行街承载着很多人的美食记忆,哪种特色小吃是你的最爱
遵义的美食街巷捞沙巷是远近闻名的美食街,这个300米长的街道拥有各色美食,还承载了很多人的美食记忆。笔者虽然没有去过捞沙巷,但是家乡的特色小吃也总能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你是否也总是对家乡的美食念念不忘呢?
美食千千万,家乡的美食最好“看”。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家乡风味一直是游子所思恋的事物。其实除了家乡风味,我们真正留恋的是家的味道,如果是父母手里的家常菜,即便是蛋炒饭或是一碗面条也是值得称赞的。
总之,种种美食各有特色,独树一帜,构成了色香味俱全的豫菜,成为河南人心中抹不去的回忆。价格实惠且有回味无穷的力量,欢迎来河南品尝美食呀!
❺ 一盘薯仔丝卖88元的怎么夸
一盘薯仔丝卖88元的怎么夸。
这个薯仔丝看上去特别漂亮,而且味道也很好吃,我们都觉得一盘都不够吃呢,在其他饭店,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酸辣薯仔丝。哈哈,才88元啊。
❻ 为啥饭店的薯仔丝晶莹剔透、脆爽好吃
饭店的薯仔丝晶莹剔透,脆肠好吃的原因是在薯仔丝切好之后,在凉水当中浸泡了一段时间,最后还要通过清洗,将表面的淀粉洗净,再做成薯仔丝,所以会很好吃,很好看
❼ 康平哪家饭店薯仔丝好吃
国仁饭店。其是坐落于沈阳市康平县吴斌南街附近的一家传统家常菜饭店,国仁饭店家的薯仔丝属于推荐菜序列,清脆爽口,十分好吃。
❽ 遵义小吃千千万,捞沙巷里占一半!这条街都有什么美食
“遵义小吃千千万,捞沙巷里占一半。”这既是对遵义美食的认可,也是对小吃街捞沙巷的赞美。置身于这条小巷之中,鳞次栉比,香气四溢的美食不仅刺激着慕名而来游客的味蕾,也承载着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聚集着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恋爱豆腐,火锅米线,冰粉,凉虾,水晶凉糕,洋芋粑粑,豆腐丸子....,伴随着店家的吆喝声,形成了独特的捞沙巷风景线。
遵义是贵州省下的一座地级市,历史上着名的遵义会议就是在此召开。而捞沙巷作为遵义着名的小吃一条街,虽然仅仅有两百多米,但是却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来到这里,无论是忧愁还是烦恼,统统都被独特的氛围所感染,阴郁情绪一扫而光。一份份食物,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凝聚着当地朴实人民的温情,给你讲述着一个个感人又暖心的故事。
捞沙巷,一个游人们必来的地方,也是“吃货们”的天堂。无论你是置身异乡的游子,忙碌疲惫了一天的白领,还是匆匆急促的赶路人,这一份份美食,都如同暖流,满足了味蕾,抚慰了心灵。
❾ 贵州遵义名小吃
遵义特色小吃:
1、豆花面
遵义豆花面,是遵义当地人的独创小吃美食,味道咸鲜适口,柔嫩鲜软,爽滑无比,还有浓厚的辣香阵阵飘来,再加上豆花白嫩的色泽,还未入口就已经食欲大增了。
❿ 星级酒店的炒薯仔丝为什么那么好吃
星级酒店炒的薯仔丝,为什么那么好吃?
一、薯仔本身的选择
任何菜肴食材都很重要,薯仔丝炒得好吃也需要选择适合炒薯仔丝的薯仔,要新鲜的,炒出来比较脆的那种薯仔;
二、刀工
大厨们炒的薯仔丝好吃,而大厨们一般都刀工很好,切出的薯仔丝也很均匀,不一定要非常细,但一定要均匀;
三、经过泡水
薯仔丝需要切好后稍微泡一下,加清水,再加点白醋,稍微泡一会。
四、要焯水,焯水后要立即过凉
大厨们炒薯仔丝一般都是要焯水的,在滚开的水里快速烫一下,然后快速过凉,这些过程都拿捏准确的分寸;
五、用油方面
大厨们炒菜用的油一般都是混合油,这个油里含有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里面一般含有了葱姜味道、辣椒和花椒的味道等,饭店的油多是重复用油,油本身就有了一些混合的香料味道,所以比较香;
六、火候
炒菜火候特别关键,饭店炒菜都是大火和铁锅的组合,加上大厨们的快速颠锅,炒出来的味道自然好;
七、调味料
饭店炒的薯仔丝一般调味料也比家里多一点,而且基本都会放鸡精和味精这些,所以味道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