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饸饹面有哪些做法
高粱饸饹面做法:
食材:马铃薯丁(脱水)100g、酸菜100g
调料:食盐适量、酱油适量、花椒适量、调和油适量。
具体步骤:
1.将酸菜切碎,放到碗中,放入香油、盐、酱油、葱。
饸饹面是一种传统的一种面食,制作者用饸饹床子(做饸饹面的工具,有漏底)把和好的荞麦面团、高粱面团(现多用小麦面团)放在饸饹床子里,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在锅里煮着吃。
这种面,吃着筋滑利口,操作简便,速度快,非常适宜于大一点场面的集体就餐。同时,饸饹的臊子加入用纯羊油熬制的辣椒和百年老锅汤及新鲜味美的羊肉,辅以八角、茴香、辣椒、胡椒、肉桂、葱花、枸杞等十余种佐料,吃起来不仅味道鲜美,香而不腻。
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阴壮阳,保健防病的功能。内蒙古中部也用莜面来做饸饹吃,蒸熟后热的莜面饸饹可蘸肉卤或炖菜食用。如此传统而又独特的饮食制作方式早在14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雏形。先祖们起初是用牛角钻6-7个小孔,孔如粗麻线大小,面糊放入牛角内,落入沸水锅中煮成面条。
据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摸底统计,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延.一天,康熙按图索骥寻找名吃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随命人依法炮制。
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间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这样一来做工讲究,味美价廉,备受民众喜爱的饸饹面,就成了我国北方地区独特的风味名吃。
Ⅱ 做饸饹面怎样和面
Ⅲ 饸饹面的做法饸饹面怎么做怎么做饸饹面好吃
家常中的饸饹面做了特别丰富的浓烈的卤子浇在饸饹面上拌着吃,我呢把他做成热汤的了,食材搭配丰富,味道香醇!除了我搭配的食材外,还可以搭配羊肉,豆腐,鸡蛋,豆角,木耳等等你只要喜欢的都可以!
食材:薯仔,西红柿,带皮猪肉,茼蒿,金针菇,黄花菜,香葱,香菜,大蒜,红椒,白面
油,盐,酱油,老抽,水,红辣椒油,花椒面
制作:
1.薯仔去皮,茼蒿,香葱,香葱,红椒洗净
2.西红柿洗净,金针菇去根洗净,黄花菜提早泡发洗净
3.薯仔,西红柿切块,黄花菜切末,香葱香菜切碎,蒜切片,带皮猪后座切丝
4.金针菇撕开,红椒切丁,茼蒿切丁
5.锅烧热后放入适量冷榨花生油,放入肉丝,蒜片,葱段花椒面煸香,再放入酱油和老抽翻炒
6.放入薯仔西红柿黄花菜翻炒均匀
7.放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加盐,小火炖煮
8.待薯仔熟后,放入金针菇和茼蒿再煮2分钟即可,卤子就做好了
9.白面加入少许盐和面碱,放入适量水
10.揉成柔软的面团(9-10其实在准备卤子食材之前最好活好,多让面醒好)
11.醒发好后将面团揉至光滑,反复醒揉三次
12.取一小长条面,放入饸饹床中
13.利用杠杆原理挤压出面条,面条下入开水锅中
14.煮熟后浇上卤子,撒上香葱香菜红椒丁,浇上红辣椒油
Ⅳ 正宗饸饹面的做法配方
饸饹面技术配方及做法:
一、羊汤制作
羊汤用料:羊棒骨10斤 羊肉适量 羊油3斤(一半切碎)纯净水60斤左右 姜块80克 葱段150克左右香料比例:白芷25克 砂仁25克 山奈15克 干姜30克 草果10克(去籽)桂皮10克 调味盐 久居香排骨粉3包 晶状味精500克 家乐鸡精200克 胡椒粉150克 麻辣鲜1包 盐5包(这些调料混合拌匀即可)吊汤做法:
首先把羊骨头用清水浸泡6--8小时去除血水,准备过滤纯净水把羊骨下锅大火煮开,羊肉下锅羊油一半碎下锅,香料提前泡洗好装料袋,待汤发白发浓时香料包煮出香味捞出即可。
二、羊油辣椒制作
羊油辣椒是饸饹面的“灵魂”,每一家饸饹店的羊油辣椒都是自己熬的,熬制的配料和方法是各家店的秘籍,只有老板和最亲近的人才知道。
要做出正宗的饸饹面,羊油辣椒是必不可少的调味料,制作正宗的羊油辣椒要选用入伏前的头茬红尖椒,把辣椒洗净控干后打成辣椒酱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一个伏天,在暴晒期间还要每天搅拌一次,经过充分晒制的辣椒色泽明亮而且辣味适中,吃起来不会有呛喉的感觉,这样才是制作羊油辣椒的最佳原料。正宗羊油辣椒要选用与羊肾相连的那块羊油这种羊油炼制的羊油辣椒才会味正色鲜,把两种原料处理好后我们开始炼制羊油辣椒吧。
原料:
新鲜羊油10斤 中粗辣椒面7斤(二荆条 子弹头1:1)带皮芝麻750克 葱姜各500克(切末)香料:
八角50克(磨粉) 草果20克 白胡椒粉30克丁香10克 花椒粉40克。白酒少许。
制作方法:
首先将羊油入锅加热把羊油炸干捞出,将切好的葱姜末下锅炸香捞出备用,油温不要太高将白芝麻下锅炸出香味,把辣椒提前放些白酒和水搅拌均匀下锅熬制出香味颜色变红这时将下锅搅拌均匀出锅即可。
三、饸饹面制作
饸饹面面团配方:高筋粉500克、食碱1克、热水300~320毫升制作流程
1、高筋面粉过筛后纳盆,食碱下入热水调匀并倒入面粉盆迅速搅拌均匀,然后揉制成面团并摊开凉冷,最后盖上湿纱布饧发待用。
2、净锅掺清水烧沸,取床子置于沸水锅上方,再装入面坯,并用力挤压出面条,流入沸水锅里。
3、煮熟后用漏勺将面条捞出来沥干水分,倒入加有熟油的盘里拌匀抖散(或者用漏勺把煮熟的面条捞入冰水盆内透散后,捞入盘中)。
饸饹面制作技术要点
调制热水面坯是制作饸饹面的关键
1、调制面团前应该先将高筋粉过筛,避免面团中夹杂着干粉颗粒或杂质。
2、调制面团时水温应以80℃~85℃为宜。若水温过高,由面坯挤压出来的面条口感粘牙,没有嚼劲;若水温过低,挤压出来的面条口感僵硬,缺乏柔软感。
3、面粉与热水的比例以5∶3为宜,若用水量过多,面坯会较软,面条的筋力就不足,并易断裂;若用水量过少,面坯则较硬,挤压费时费力,面条还缺乏弹性。
4、揉成团的面坯要及时摊开晾冷,否则面坯中的热蒸汽散不尽,就达不到“四生”面坯的质地要求,并且挤压出来的面条口感粘牙。
5、调面坯时,要把适量食碱提前在热水里搅匀成碱水,若是把食碱直接加入面坯中,不易揉匀,会出现“花碱”现象。
△.热水调碱液
另外,若食碱的用量过少,制成的面条易断、浑汤且缺乏嚼劲;若用量过多,制成的面条不但色泽偏黄、口感僵硬并略带苦涩味,而且还会破坏面条里的B族维生素。
6、调好的面坯用湿纱布盖上,以防表面结皮,饧面的时间以1小时为宜,这样有助于面筋网络进一步延伸,使得面条成熟后表面光滑且不粘连。
汤臊制作是体现饸饹面味道的支撑
1、制作汤臊的油脂以荏油为佳。荏(紫苏)是甘肃陇东地区出产的一种农作物,用其榨取的油脂为汤臊注入了特殊的琥珀香气。
2、薯仔和豆腐宜切成0.6厘米见方的小块,切好的薯仔粒要提前用清水浸泡,防止氧化变黑。
3、细辣椒面下入油锅时,油温不宜过高,以五成热为好,防止炒煳,影响汤臊的色泽。
4、薯仔粒、豆腐粒、西红柿小块、菠菜和香菜下锅后以煵香和匀为好,不宜炒制过久。锅里注入温水后,用小火烧开5分钟即可关火,否则汤汁易变稠,影响汤汁的清澈度。
面条成型和熟制是饸饹面质感的保证
1、用床子挤压面坯时用力要均匀,否则挤压出来的面条表面不光滑且易断裂。
2、煮面的水不宜过于沸腾,煮制时间以二三分钟为好,另可根据面条的粗细度去灵活掌握煮制时间。
3、把面条煮熟后捞入加有熟油的盘中拌匀抖散,此法做出来的面条粘糯感较强,嚼劲一般,适合老幼人群食用。把面条煮熟后捞入冰水盆里透散,再捞出来控水,这种面条有较强的嚼劲且爽滑,适合年轻人食用。
Ⅳ 饸饹面的做法,饸饹面怎么做
主料
猪肉馅1碗
面粉300克
调料
食盐
适量
酱油
适量
醋
适量
姜
适量
蒜
适量
花椒
适量
料酒
适量
水淀粉
适量
小葱
适量
水
190克
山西饸饹面的做法
1.猪肉馅,姜蒜切片,葱切马蹄形;花椒数粒;二勺薯仔淀粉倒入,适量的清水混匀成水淀粉。水淀粉的作用是让肉吃起来滑嫩
2.锅中倒油,放几粒花椒炸香。如果肉馅偏瘦,可多放些油
3.将肉馅倒入锅中,大火翻炒,肉馅半白半红时倒入少许料酒, 在放入葱姜蒜,继续翻炒。料酒一定要在肉没有全变色前倒入,这样方可去腥味
4.炒出葱姜蒜的香味,并且肉色全部变白,放二勺盐,并倒入酱油(也可以用干黄酱替代酱油)
5.大火继续翻炒约一二分钟,到入淀粉糊
6.将肉末与淀粉糊搅拌均匀,小火咕嘟约一分钟
7.最后倒入少许醋,倒入醋可使酱汁更鲜美。如果喜欢五香粉和胡椒粉最后可撒入少许。香喷喷的炸酱卤就做好啦
饸饹面的做法
原料:面粉300克 水190克-200克
做法:
饸饹面的做法非常简单。将适量的水加入到面粉中,用筷子搅拌成较软的面团,饧30分钟后,手上沾点水,把面团搓成圆棒放入压面器中;等锅中的水滚开,将面团压入锅里,煮熟捞出,浇上炸酱卤
Ⅵ 山西特色饸饹面 美味饸饹面应该怎么做
饸饹面[hé gé miàn](市面上又叫作 hé luò miàn)食一种汉族特色面食,制作者用饸饹床子(做饸饹面的工具,有漏孔)把和好的荞麦面、高粱面(现多用小麦面)放在饸饹床子里,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在锅里煮着吃,这种传统独特的饮食制作方式,不知从何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独特的风味名吃。山西曲沃饸饹面尤为起源早,在运城地区,临汾地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饸饹面馆,当地人开玩笑说,“曲沃饸饹面可以申请”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当地人们喜爱饸饹程度。河南郏县饸饹面也是远近闻名,与山西曲沃饸饹面相近。饸饹面在山西大同、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东部也很常见。
《辞海》中关于“饸饹”的定义,解释为:“北方一种用荞麦面轧成的食品,参见‘河漏’。而对河漏的解释则是:“即饸饹,北方一种面食。王桢《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王桢是元代一位农学家,他的农学专着《农书-荞麦》中还有一句话,《辞海》上没有提及:“以供长食,滑细如粉。”也就是说,饸饹即是过去的“河漏”,外观滑滑细细像粉一样,在那时是一种家庭自己制作食用的食物,就像今天家里做的擀面条一样平常。
家常中的饸饹面做了特别丰富的浓烈的卤子浇在饸饹面上拌着吃,我呢把他做成热汤的了,食材搭配丰富,味道香醇!除了我搭配的食材外,还可以搭配羊肉,豆腐,鸡蛋,豆角,木耳等等你只要喜欢的都可以!
食材:薯仔,西红柿,带皮猪肉,茼蒿,金针菇,黄花菜,香葱,香菜,大蒜,红椒,白面
油,盐,酱油,老抽,水,红辣椒油,花椒面
制作:
1.薯仔去皮,茼蒿,香葱,香葱,红椒洗净
2.西红柿洗净,金针菇去根洗净,黄花菜提早泡发洗净
3.薯仔,西红柿切块,黄花菜切末,香葱香菜切碎,蒜切片,带皮猪后座切丝
4.金针菇撕开,红椒切丁,茼蒿切丁
5.锅烧热后放入适量冷榨花生油,放入肉丝,蒜片,葱段花椒面煸香,再放入酱油和老抽翻炒
6.放入薯仔西红柿黄花菜翻炒均匀
7.放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加盐,小火炖煮
8.待薯仔熟后,放入金针菇和茼蒿再煮2分钟即可,卤子就做好了
9.白面加入少许盐和面碱,放入适量水
10.揉成柔软的面团(9-10其实在准备卤子食材之前最好活好,多让面醒好)
11.醒发好后将面团揉至光滑,反复醒揉三次
12.取一小长条面,放入饸饹床中
13.利用杠杆原理挤压出面条,面条下入开水锅中
14.煮熟后浇上卤子,撒上香葱香菜红椒丁,浇上红辣椒油
Ⅶ 薯仔饸饹面怎么做好吃
前言
薯仔是一种粮菜兼用型的蔬菜。薯仔同大米相比所产生的热量较低,并且只含有0.1%的脂肪。如果把它作为主食,每日坚持有一餐只吃薯仔,对减去多余脂肪会很有效。
材料
主料:薯仔300g、面粉200g;
辅料:西红柿卤适量
薯仔饸饹面
1
薯仔蒸熟。
2
用刮刀碾碎
3
放入盆中,用干面粉和成团。
4
和好面团,静置30分钟左右。
5
擀成面片。
6
用干面粉隔层叠好。
7
切成较宽的面条。
8
放入沸水中煮,开锅就捞出。
9
浇上提前做好的西红柿卤,特别的美味,特别简单。适合夏季。
小贴士
可以随意浇各种的打卤菜。
Ⅷ 河洛面详细做法
准备材料:
精面粉500克(也可用不同的粗细粮搭配),肥瘦猪肉500克,水300克,油100克,黑酱10克,八角、花椒各少许,葱、蒜、姜各10克,食碱1克。
制作方法:
1.把精面粉倒入盆内,放入食碱用水和成面团,饧好后,搓成10厘米长的圆条,在水里蘸一下,投入饸饹床筛孔,将面压入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出,过清凉水,再拌点食油备用。 这是老式的饸饹床
新的饸饹床,还有更精致的!
2.用热油把酱炒出香味,放入葱、蒜、姜稍炒一下,再下肉丁炒熟备用(俗称“臊子”)。
3.把炒好的臊子装入锅内,用文火慢慢煮透。
4.猪肉汤放点黑酱上色,汤开后,少放点韭菜或菠菜,把压好的煮熟的面捞出,浇两勺臊子,再少放点醋即时食用。
要领:
饸饹和面时,水温随着季节变化,一般要求冬热夏凉春秋温,水量冬多点夏少些。
Ⅸ 饸饹的做法,饸饹怎么做好吃,饸饹的家常做法
饸饹的家常做法如下:
主要的材料:饸饹面200克西红柿2个、薯仔1个、红萝卜1个、豆腐1块、香肠3根、香叶2片、八角1个、番茄酱2匙、味精2茶匙、盐少许、酱油生抽2茶匙、白砂糖1匙。
薯仔大的一个,切小丁。泡水里准备其他材料,免得氧化红了
豆腐、红萝卜切丁。正常都是使用五花肉,但是了这次我用的香肠丁。可以自己选择
锅热油下香肠丁爆下
捞出香肠丁,下白糖炒出糖色下薯仔丁
倒下其他材料,并下三碗水
然后下调味料,番茄酱、味精、酱油、盐、香叶、八角。小煮后倒下香肠丁
卤煮至材料熟透,汤汁浓香即可
锅下点油,水开煮熟面捞起
勺点料那就是美味,吃的时候加点蒜头和老陈醋味道很棒
其他:
材料根据喜欢下,香肠可以换成五花肉味道更好。另外要是喜欢辣可以加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