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常菜谱 » 湖南邵阳最好吃的牛肉粉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湖南邵阳最好吃的牛肉粉

发布时间: 2022-11-16 04:21:44

㈠ 想问邵阳有什么好吃的小吃

/ za菜 /
要是问邵阳人最爱吃什么,排名第一的是米粉,第二绝对是za菜。
说起来好像并没有太大的诀窍,就是把豆角、茄子、黄瓜等蔬菜晒干水分,加进自制的豆豉和剁椒,
/ 酸菜 /
人们常说的泡菜,邵阳人习惯叫酸菜。
新鲜的蔬菜碰到陈年的酸水,产生了美味的化学反应。
酸菜坛子也是可以酸一切,辣椒、黄瓜、萝卜、茄子、甚至西瓜皮,最常见的还是长豆角。
/ 猪血丸子 /
肯定地说,每个邵阳人的灵魂里都住着一个猪血丸子。这道让外地人看不懂的美食,是每个邵阳人心中的宝藏。
/ 牙签牛肉 /
从小就吃牙签牛肉,一直以为这是一道全国人民都会吃的小吃,直到离开家乡去外地上大学,发现在外面根本就吃不到!
串好的鲜牛肉腌制后在红油里微炸,炸到表皮稍焦把里面鲜味锁住,真是够鲜、够香、够辣、够劲道,好吃到爆!
/ 血浆鸭 /
血浆鸭,是邵阳人一道伟大的发明。
嫩嫩的仔鸭,配上嫩嫩的青椒,佐以生姜大蒜,撒上树上刚摘下的绿色的花椒,出锅时泼上去加醋的鸭血,一下子把整道菜的味道勾勒出来,香辣浓郁。
鸭肉嫩鲜,鸭骨头也可以嚼碎。酥脆之间透着鸭肉的清香,酸辣脆爽,十分劲道可口。
/ 武冈卤菜 /
一打出这几个字,阿球先没出息地吞了一口口水。
据不完全统计,邵阳武冈市内有上百家卤菜店,是个不折不扣的卤菜王国。不仅店铺多,产品多,而且味道真的也是绝。
武冈铜鹅、鸡爪、牛肉、鸭掌、肠球、毛肚、猪耳朵、猪头、豆腐干等各种食材放在秘制的卤水里卤制放凉,切碎拌上特制的辣椒油和葱姜蒜。
/ 蛋饺 /
蛋饺也是家家户户会做的一道比较费工夫的美食,一般都拿来款待客人。
先把鲜肉剁碎,放好盐生抽等调好味,再将蛋液充分打匀,准备好食材之后再要准备一个小火的灶,一勺蛋液填一小坨肉馅,然后再小心翼翼用筷子包起来。

/ 水牛花粑粑 /
每年清明前后,山野里到处开满了水牛花。
这时候,妈妈们一般都会去采一篮回来捣成碎末,然后掺进糯米粉里揉搓,捏成团包上绿叶蒸熟。
快熟时屋里飘满了植物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咬一口香糯清甜。还可以再用油煎一下,更加焦香四溢。
更多关于邵阳有什么好吃的小吃,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6b649c1615732238.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㈡ 邵阳有哪些特产

1、邵阳茶油

邵阳县是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该县生产茶油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块古老而肥沃的红土地上,不但油茶生长条件得天独厚,油茶栽培和茶油食用文化源远流长,这里的人民也对油茶树情有独钟,几乎家家户户都栽植油茶树,他们说,这叫“一年栽种,百年受益”。素有湘南“天然油库”之美誉。

2、雪峰蜜桔

邵阳蜜桔糖分高酸度低,果肉无核,鲜美可口,而且抗逆能力强,结果早,产量高,耐贮藏。邵阳蜜桔品种多,其中尤以雪峰山脉东南麓的洞口县所产的蜜桔最负盛名,被周总理亲自命名为“雪峰蜜桔”。

3、邵东黄花菜

湖南省邵东县黄花的学名叫萱草,中国古代常用“萱庭”、“萱堂”来代言母亲,因而民间称黄花菜为“母亲花”。黄花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是一种美丽高雅的观赏植物。因其颜色金黄,形状细长,所以又叫“金针花”。邵东素有“金针之乡”的美称。拥有万亩黄花菜基地。

4、邵东玉竹

邵东玉竹,又名尾参、萎蕤,为该县原产地域产品。邵东县生产历史悠久,为中国“玉竹之乡”。

5、新宁脐橙

“新宁脐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特产特点:新宁脐橙,湖南省新宁县特产。新宁脐橙栽培历史悠久,新宁脐橙富有香气,品质上等,鲜食极佳;营养丰富,具保健作用,达A级绿色食品标准。为“湖南名牌农产品”。

6、武冈卤铜鹅

该产品采用当地出产的名贵中药材,用卤鼎熬制成卤水,将武冈铜鹅肉去骨反复浸煮、凉干而成。其成品色美味香、口感独特,有生津止渴、健脾胃养颜护肤之功效。

㈢ 都说邵阳米粉好吃,为什么没有被广泛流传

网友a:仔细看看满大街流传的小吃,感觉好不好,你自己体会!真正好吃的,真心没几家,去常德吃常德米粉和在外地吃到的根本就不是同一档次,更何况邵阳米粉取材更考究,好的邵阳米粉粉质并不值得夸耀,但邵阳米粉的汤头和稍子是非常独特的,大片牛肉粉是邵阳的招牌米粉,出了邵阳,你吃不到当地的鲜甜又嚼劲十足的牛肉,我的老家离祁东二十里不到,我们好的牛肉五十几块,供不应求,祁东的牛肉三十几块,卖得还不好,相邻的两个镇都有这么大的差别

网友b:首先是每个地方的口味都有点区别。我不是湖南人,但在长沙呆久了习惯了长沙米粉的口味。人一般是不会愿意改变习惯的,除非环境发生了变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做成自己的品牌和有影响力的样板店。在长沙几乎看不到一个像样的邵阳米粉店,常德津市米粉店还是那种很低端的也不正宗。现在长沙米粉已经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过去多年培育了大规模忠实消费群。而且占据省会独特优势,流传的更快更广。

㈣ 热反应牛肉粉为什么叫热反应

热反应牛肉粉是因为是使用加热包产生的热反应加热的,所以叫做热反应。

热反应牛肉粉,她的粉更容易熟,因为它是用加热包加热的,而普通牛肉粉就是普通材质的牛肉粉。

牛肉粉

邵阳大大小小的粉面馆,被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邵阳本地风味的,二是回民风味。在邵阳,你会发现到各个角落里都有着不少回民食堂,此“食堂”大多指的就是粉面馆。和传统的粉面馆不太一样的是,回民食堂的臊子只有牛身上的部位。

大片牛肉粉和生炒牛肉粉就是其最受欢迎的两种选择。邵阳人最喜欢的早餐,不在家乡就吃不到吗?回民二食堂出自热款了除了大片牛肉和生炒牛肉,回民粉面馆里的臊子选择还有很多,比如牛筋、牛肚、牛排骨等等。

有些店还会搭配成牛三宝粉,其臊子由大片牛肉、牛肚、豆腐组成。大片牛肉是那种带点筋的,吃起来小有嚼劲,卤过的牛肉也比较香。邵阳人最喜欢的早餐,不在家乡就吃不到吗?回民二食堂出自热款了至于邵阳米粉。

选用的都是本地特制的圆粉,这也是它和湖南其他城市米粉的之处之一。邵阳的圆粉在外观上和桂林的圆粉有些像,但前者更具有韧劲,后者则软糯些。因此,大伙也会称邵阳粉为“硬粉”或“干粉”,称桂林米粉为“软粉”或“湿粉”。

邵阳人最喜欢的早餐,不在家乡就吃不到吗?回民二食堂出自热款了传统的邵阳粉面馆,在臊子的选择上会比回民类型的要更多些,除了选用牛肉,还会有猪排骨,以及豆腐肉丝、木耳肉丝等。值得一提的是,邵阳米粉重油重辣,但是猪排骨臊子的则分为两种,其中一款就是清汤的。

邵阳人最喜欢的早餐,不在家乡就吃不到吗?回民二食堂出自热款了传统的邵阳粉面馆,有些店还可以点三鲜粉,其臊子和牛三宝粉一样丰富,由蛋饺、猪肚、香菇组成,还会再搭配一些瘦肉和木耳。有时候回家,才能吃到记忆里的那一份美味,但如今我们远在异地同样也能回味。

㈤ 湖南正宗牛肉粉的做法

牛肉粉配方(以20斤牛肉为标准)

山楂25克,桅子8克,灵香草8克,霍香20克,丁香25克;良姜30克,枳壳25克,小茴香40克,白芷25克,白蔻25克,香叶25克,木香25克,八角50克,五加皮25克,毛桃25克,沙仁25克,草果25克,桂枝50克,花椒20克,辣椒粉适量。

其中辣椒粉单加,花椒不磨粉,其余18种原料按所需量磨成粉棍合。以上配方不要随意改动。

牛肉的腌制:

用适量盐将新鲜牛肉均匀的抹上一层,腌制30分钟即可。

牛肉断生撮水,将腌制过的牛肉改成块状,放入锅中,加水,加姜片煮开15分钟出水断生,要求牛肉无红心后捞出,切成小片或小块状。

红油的制作方法:

配料:

色拉油2斤,清水2斤,辣椒片适量,辣椒粉1斤,紫草5克。

制作:

先将油、水加入锅内,再打开火,加入辣椒片及粉,搅匀,将锅内水熬干后捞出辣椒,入紫草,炒出色汁即可。

㈥ 湖南牛肉粉做法和配方

湖南米粉的做法及配方

第一部分:泡米粉

材料:米粉 、肉丝、榨菜、葱、盐、鸡精、浓汤宝、生抽

步骤:1、猪肉切丝洗净,榨菜准备好,葱切成碎葱花备用。

2、在碗中放入一小勺盐一小勺鸡精,几滴酱油,放入少量葱花。

3、将提前一晚泡好的米粉煮上,熟了以后盛入碗中。

4、将骨汤粉或浓汤宝放入滚水中拌匀做成汤底备用。

5、平底锅烧热将肉丝与榨菜煸炒1分钟。

6、加入剩下的葱花碎和两勺骨汤把肉丝焖熟,做成浇头。

7、骨汤倒入米粉碗中搅拌一下,不要没过米粉。

8、最后淋入浇头,就可以了。


㈦ 湖南哪里的米粉最好吃

只要涉及到吃,中国人向来是寸步不让的。如果我说某某地方的米粉最好吃,其他地方的人一定会不服。“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让你吃得最开心的那一碗,就是最好吃的那一碗。
1.长沙米粉丨质朴清澈的肉丝粉
与人们对湖南人口味的印象相反,长沙米粉的一切,都必须从一碗清汤肉丝粉说起。
一碗典型的长沙肉丝粉,在上桌前是不带丝毫辣味的。每个粉店老板都宽容地把决定权交给食客。一盆一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静静地等在柜台上,任人自取。
对人来说,只要米粉味道对了,环境什么的都无所谓。苍蝇馆子里面,不论男女老少,都埋头专注于自己面前那碗粉,有种世界与我无关的泰然。这时,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或许只有在轻挑、重挑(粉的多少)和轻盖、重盖(浇头的多少)之间有所区别。
长沙米粉从内到外都透着一种洒脱。
敞口锅,滚水下粉,翻腾几下即成。一勺红亮的肉汤,透着鸡汤的鲜甜,也带着骨汤的厚重,只有易入味的扁粉才能提炼出个中滋味。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小火慢煨的肉丝,没有肉丝还叫什么肉丝粉呢?
如今,米粉码子的丰富程度,可以说是对选择恐惧症患者最大的恶意,倒不如就来一碗简单直白的肉丝粉。匆忙的清晨,只有这一碗快手的米粉才能赶走瞌睡。
2.常德米粉丨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如今的常德米粉,早已不再是常德人的专利,而是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在常德米粉派系内,津市牛肉粉怕是实力最强劲的了。常德人不像长沙人独独偏爱扁粉,这里扁圆皆有。只不过,常德人默认粉就该是圆的,扁粉只能叫做米面。
粉店老板倒是全无门第之见,在我小心翼翼地提出要扁粉的时候,他们反倒会大度地说一句,扁粉入味。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常德米粉的味道,我想应该是“凌厉”。招招都是杀招,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牛肉软烂中带着嚼劲,香料没有掩盖肉香,反而使得肉隐隐带着一丝回甘。劲道的米粉,把汤汁的醇厚分毫不差地送入口中。偶尔裹挟上来的葱花,为本就丰富的口感又增加了一个层次。这是在唇齿间进行的一场深入交流,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得到积极的反馈。在此期间,筷子是绝对停不住的。直到一碗米粉见底,方才回过神来,身边的食客早已换了一茬。
3.湘西米粉丨炖码为王
一提起湘西,总觉得那地方悠远神秘。湘西多民族杂居,文化多元,口味自然也就丰富。光是米粉的浇头,就比长沙、常德要多出不少。酸辣是湘西饮食的灵魂,湘西人号称“辣椒当盐,酸菜当饭”。酸辣肚片、酸菜肉片、木耳肉丝、猪脚、红烧牛肉、肥肠,这些浇头一股脑儿地都放在大锅里慢炖,所有食材的香味便瞬时都融合在了一起。
同样是Q弹的圆粉,湘西人会配上酸辣椒、酸豆角和酸萝卜来吃,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有一种“丰年留客足鸡豚”的亲切与厚道。
4.株洲米粉丨一盘镬气十足的炒粉
株洲人能在炒粉圈技压群雄,靠的就是醴陵炒粉。
想做好一盘醴陵炒粉,重点就在一个“快”字。与湖南其他地方不同,醴陵炒粉用的是干粉。炒粉的时候,幼细的米粉必须要提前泡软,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打头阵的是一颗鸡蛋。旺火冷油,鸡蛋在锅里抖动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鸡蛋炒散后放入豆芽菜,紧接着锅内又是一阵喧闹。豆芽要炒到半熟才能下米粉,用辣椒粉、盐、酱油调味,颠勺爆炒,起锅前撒上一把葱花,这一份炒粉才算是形神具备。
5.郴州鱼粉丨一碗让人辣到昏迷的鱼粉
在郴州鱼粉届坐第一把交椅的,该是栖凤渡鱼粉无疑。据说,三国时的凤雏庞统被刘备任命为耒阳县令,上任路上在此投宿,店家拿来招待他的就是一碗鱼粉。
本来因为刘备轻视自己而闷闷不乐的庞统,吃完鱼粉,一扫颓气。又是一个名人吃后赞不绝口的故事,且不论故事的真假,栖凤渡鱼粉倒是真能扫除一切不愉快。
拿到一碗鱼粉,红彤彤的汤已经让人看得直冒汗。现杀的鲢鱼炖汤,加上用当地的五爪朝天红椒粉炸成的辣椒油,再来上两勺茶油,就是鱼粉的汤底了。
怕辣的人看到这儿已经望而却步,而郴州人却是越辣越要吃、越辣越想吃。火辣的鱼粉强行打开周身的毛孔,让人倒吸凉气的同时,却大呼过瘾。这种爽快感,能抵挡住所有的不顺心。
6.衡阳鱼粉丨鱼之鲜,粉之弹
如果说郴州人痴迷用鱼汤来衬托火红的辣油,那么衡阳人就是执着于汤头的鲜美了。
衡阳鱼粉的汤,要用敲开的猪筒子骨熬一整夜,有这骨汤做底,汤头才不会单薄。鱼块在炖汤前一定要经过油煎,既是为了定型,也是为了让汤能够更白。
衡阳人吃鱼粉也少不了辣椒。只不过,他们用的不是一勺一勺的剁椒,而是切成段的小米辣,提味的同时,也增添了一抹亮色。吃鱼粉讲究得是先吃肉,再吃粉,最后喝汤。等到吃完鱼肉,浓缩了猪骨和鱼肉的精华的汤汁,带着满满的胶原蛋白,已浸透每一根米粉。
7.永州卤粉丨卤香四溢
比起汤粉和炒粉,永州人最爱的还是拌着吃的卤粉。
卤粉,顾名思义,要有卤水。米粉本身除了米香,是没有其他味道的。所以,卤粉味道的好坏,全在卤水上。炖着猪骨或牛肉的汤锅里,翻腾着各式香料和中草药扎成的料包,至少要熬煮两个小时,才算是合格的卤水。
清爽透亮的米粉,吸满卤水,配着原汤卤出来的牛肉或鸡蛋,满嘴馥郁的香味,也难怪永州人对此欲罢不能。
8.邵阳米粉丨湖南人的“乌冬面”
如果你是第一次见邵阳米粉,八成会说,“这不是乌冬面吗?!”
据说,因为做米粉的是黏性稍差的早稻米,邵阳人就把米粉做得比一般的粉更粗,让它能够保持不输给别处米粉的韧性。
邵阳人喜欢用牛肉或者豆腐木耳盖码来配这种胖胖的米粉,再舀上一勺红油,用筷子熟练地搅拌开。而目光,更是始终随着筷子游走,生怕洒出一星半点。直到嗦进第一口粉,这一天才算是真正地开始了。

㈧ 湖南什么地方的米粉好吃

只要涉及到吃,中国人向来是寸步不让的。如果我说某某地方的米粉最好吃,其他地方的人一定会不服。“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让你吃得最开心的那一碗,就是最好吃的那一碗
1.长沙米粉丨质朴清澈的肉丝粉
与人们对湖南人口味的印象相反,长沙米粉的一切,都必须从一碗清汤肉丝粉说起。
一碗典型的长沙肉丝粉,在上桌前是不带丝毫辣味的。每个粉店老板都宽容地把决定权交给食客。一盆一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静静地等在柜台上,任人自取。
对人来说,只要米粉味道对了,环境什么的都无所谓。苍蝇馆子里面,不论男女老少,都埋头专注于自己面前那碗粉,有种世界与我无关的泰然。这时,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或许只有在轻挑、重挑(粉的多少)和轻盖、重盖(浇头的多少)之间有所区别。
长沙米粉从内到外都透着一种洒脱。
敞口锅,滚水下粉,翻腾几下即成。一勺红亮的肉汤,透着鸡汤的鲜甜,也带着骨汤的厚重,只有易入味的扁粉才能提炼出其中滋味。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小火慢煨的肉丝,没有肉丝还叫什么肉丝粉呢?
如今,米粉码子的丰富程度,可以说是对选择恐惧症患者最大的恶意,倒不如就来一碗简单直白的肉丝粉。匆忙的清晨,只有这一碗快手的米粉才能赶走瞌睡。
2.常德米粉丨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如今的常德米粉,早已不再是常德人的专利,而是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在常德米粉派系内,津市牛肉粉怕是实力最强劲的了。常德人不像长沙人独独偏爱扁粉,这里扁圆皆有。只不过,常德人默认粉就该是圆的,扁粉只能叫做米面。
粉店老板倒是全无门第之见,在我小心翼翼地提出要扁粉的时候,他们反倒会大度地说一句,扁粉入味。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常德米粉的味道,我想应该是“凌厉”。招招都是杀招,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牛肉软烂中带着嚼劲,香料没有掩盖肉香,反而使得肉隐隐带着一丝回甘。劲道的米粉,把汤汁的醇厚分毫不差地送入口中。偶尔裹挟上来的葱花,为本就丰富的口感又增加了一个层次。这是在唇齿间进行的一场深入交流,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得到积极的反馈。在此期间,筷子是绝对停不住的。直到一碗米粉见底,方才回过神来,身边的食客早已换了一茬。
3.湘西米粉丨炖码为王
一提起湘西,总觉得那地方悠远神秘。湘西多民族杂居,文化多元,口味自然也就丰富。光是米粉的浇头,就比长沙、常德要多出不少。酸辣是湘西饮食的灵魂,湘西人号称“辣椒当盐,酸菜当饭”。酸辣肚片、酸菜肉片、木耳肉丝、猪脚、红烧牛肉、肥肠,这些浇头一股脑儿地都放在大锅里慢炖,所有食材的香味便瞬时都融合在了一起。
同样是Q弹的圆粉,湘西人会配上酸辣椒、酸豆角和酸萝卜来吃,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有一种“丰年留客足鸡豚”的亲切与厚道。
4.株洲米粉丨一盘镬气十足的炒粉
株洲人能在炒粉圈技压群雄,靠的就是醴陵炒粉。
想做好一盘醴陵炒粉,重点就在一个“快”字。与湖南其他地方不同,醴陵炒粉用的是干粉。炒粉的时候,幼细的米粉必须要提前泡软,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打头阵的是一颗鸡蛋。旺火冷油,鸡蛋在锅里抖动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鸡蛋炒散后放入豆芽菜,紧接着锅内又是一阵喧闹。豆芽要炒到半熟才能下米粉,用辣椒粉、盐、酱油调味,颠勺爆炒,起锅前撒上一把葱花,这一份炒粉才算是形神具备。
5.郴州鱼粉丨一碗让人辣到昏迷的鱼粉
在郴州鱼粉届坐第一把交椅的,该是栖凤渡鱼粉无疑。据说,三国时的凤雏庞统被刘备任命为耒阳县令,上任路上在此投宿,店家拿来招待他的就是一碗鱼粉。
本来因为刘备轻视自己而闷闷不乐的庞统,吃完鱼粉,一扫颓气。又是一个名人吃后赞不绝口的故事,且不论故事的真假,栖凤渡鱼粉倒是真能扫除一切不愉快。
拿到一碗鱼粉,红彤彤的汤已经让人看得直冒汗。现杀的鲢鱼炖汤,加上用当地的五爪朝天红椒粉炸成的辣椒油,再来上两勺茶油,就是鱼粉的汤底了。
怕辣的人看到这儿已经望而却步,而郴州人却是越辣越要吃、越辣越想吃。火辣的鱼粉强行打开周身的毛孔,让人倒吸凉气的同时,却大呼过瘾。这种爽快感,能抵挡住所有的不顺心。
6.衡阳鱼粉丨鱼之鲜,粉之弹
如果说郴州人痴迷用鱼汤来衬托火红的辣油,那么衡阳人就是执着于汤头的鲜美了。
衡阳鱼粉的汤,要用敲开的猪筒子骨熬一整夜,有这骨汤做底,汤头才不会单薄。鱼块在炖汤前一定要经过油煎,既是为了定型,也是为了让汤能够更白。
衡阳人吃鱼粉也少不了辣椒。只不过,他们用的不是一勺一勺的剁椒,而是切成段的小米辣,提味的同时,也增添了一抹亮色。吃鱼粉讲究得是先吃肉,再吃粉,最后喝汤。等到吃完鱼肉,浓缩了猪骨和鱼肉的精华的汤汁,带着满满的胶原蛋白,已浸透每一根米粉。
7.永州卤粉丨卤香四溢
比起汤粉和炒粉,永州人最爱的还是拌着吃的卤粉。
卤粉,顾名思义,要有卤水。米粉本身除了米香,是没有其他味道的。所以,卤粉味道的好坏,全在卤水上。炖着猪骨或牛肉的汤锅里,翻腾着各式香料和中草药扎成的料包,至少要熬煮两个小时,才算是合格的卤水。
清爽透亮的米粉,吸满卤水,配着原汤卤出来的牛肉或鸡蛋,满嘴馥郁的香味,也难怪永州人对此欲罢不能。
8.邵阳米粉丨湖南人的“乌冬面”
如果你是第一次见邵阳米粉,八成会说,“这不是乌冬面吗?!”
据说,因为做米粉的是黏性稍差的早稻米,邵阳人就把米粉做得比一般的粉更粗,让它能够保持不输给别处米粉的韧性。
邵阳人喜欢用牛肉或者豆腐木耳盖码来配这种胖胖的米粉,再舀上一勺红油,用筷子熟练地搅拌开。而目光,更是始终随着筷子游走,生怕洒出一星半点。直到嗦进第一口粉,这一天才算是真正地开始了。

㈨ 湖南米粉大盘点,除了邵阳米粉,你还吃过哪些

大湖南米粉文化深厚,其底蕴让人惊叹,比如:长沙米粉,常德牛肉粉,衡阳鱼粉,怀化鸭子粉,永州卤粉,邵阳米粉等…不计其数,难以数清,你最钟情于哪种米粉?

于邵阳本地人而言,随时吃上一碗邵阳米粉似乎已经成一种生活方式,早餐吃,午饭吃,晚上还可以吃,很多人对此乐此不疲。 圆粉粗大,肉足汤红,浇上特制的红辣椒油,当你吃上一碗邵阳米粉后,嘴唇通红,口中留香,那种感觉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爽!


粉够粗,汤够红,是邵阳米粉给人的第一印象。迫不及待地吃上几口,米粉入口粗犷但不失细滑,有韧性,吃在嘴里特别有嚼头!虽然汤很红,但吃起来不觉油腻。加上大块好吃的牛肉和甜而不腻的糖粑粑,感觉有些出乎意料。


随着大批的邵阳人客走他乡,很多地方也有了邵阳米粉店。长沙有“宝庆粉铺”,深圳有“宝庆粉府”,北京有连锁的“吉祥鸟湘菜馆”,邵阳米粉正在一步步为人所知。

湖南米粉的丰富程度,不是一两篇文章能够说清楚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味道和做法,也是米粉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只要涉及到吃,中国人向来是寸步不让的。如果我说某某地方的米粉最好吃,其他地方的人一定会不服。“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让你吃得最开心的那一碗,就是最好吃的那一碗。

长沙米粉

丨质朴清澈的肉丝粉

▲ 肉丝粉自然少不了最后的一勺肉丝盖码

与人们对湖南人口味的印象相反,长沙米粉的一切,都必须从一碗清汤肉丝粉说起。

一碗典型的长沙肉丝粉,在上桌前是不带丝毫辣味的。每个粉店老板都宽容地把决定权交给食客。一盆一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静静地等在柜台上,任人自取。

苍蝇馆子里面,不论男女老少,都埋头专注于自己面前那碗粉,有种世界与我无关的泰然。这时,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或许只有在轻挑、重挑(粉的多少)和轻盖、重盖(浇头的多少)之间有所区别。


常德米粉 丨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常德米粉可以说是湖南米粉届的汪峰老师了。如今的常德米粉,早已不再是常德人的专利,而是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在常德米粉派系内,津市牛肉粉怕是实力最强劲的了。常德人不像长沙人独独偏爱扁粉,这里扁圆皆有。只不过,常德人默认粉就该是圆的,扁粉只能叫做米面。

粉店老板倒是全无门第之见,在我小心翼翼地提出要扁粉的时候,他们反倒会大度地说一句,扁粉入味。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常德米粉的味道,我想应该是“凌厉”。招招都是杀招,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牛肉软烂中带着嚼劲,香料没有掩盖肉香,反而使得肉隐隐带着一丝回甘。劲道的米粉,把汤汁的醇厚分毫不差地送入口中。偶尔裹挟上来的葱花,为本就丰富的口感又增加了一个层次。这是在唇齿间进行的一场深入交流,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得到积极的反馈。在此期间,筷子是绝对停不住的。直到一碗米粉见底,方才回过神来,身边的食客早已换了一茬。

湘西米粉 丨炖码为王

一提起湘西,总觉得那地方悠远神秘。湘西多民族杂居,文化多元,口味自然也就丰富。光是米粉的浇头,就比长沙、常德要多出不少。

▲ 湘西米粉店内的各色盖码

酸辣是湘西饮食的灵魂,湘西人号称“辣椒当盐,酸菜当饭”。酸辣肚片、酸菜肉片、木耳肉丝、猪脚、红烧牛肉、肥肠,这些浇头一股脑儿地都放在大锅里慢炖,所有食材的香味便瞬时都融合在了一起。

同样是Q弹的圆粉,湘西人会配上酸辣椒、酸豆角和酸萝卜来吃,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有一种“丰年留客足鸡豚”的亲切与厚道。

株洲米粉 丨一盘镬气十足的炒粉

株洲人能在炒粉圈技压群雄,靠的就是醴陵炒粉。

想做好一盘醴陵炒粉,重点就在一个“快”字。与湖南其他地方不同,醴陵炒粉用的是干粉。炒粉的时候,幼细的米粉必须要提前泡软,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打头阵的是一颗鸡蛋。旺火冷油,鸡蛋在锅里抖动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鸡蛋炒散后放入豆芽菜,紧接着锅内又是一阵喧闹。

豆芽要炒到半熟才能下米粉,用辣椒粉、盐、酱油调味,颠勺爆炒,起锅前撒上一把葱花,这一份炒粉才算是形神具备。

郴州鱼粉 丨一碗让人辣到昏迷的鱼粉

在郴州鱼粉届坐第一把交椅的,该是栖凤渡鱼粉无疑。据说,三国时的凤雏庞统被刘备任命为耒阳县令,上任路上在此投宿,店家拿来招待他的就是一碗鱼粉。

本来因为刘备轻视自己而闷闷不乐的庞统,吃完鱼粉,一扫颓气。又是一个名人吃后赞不绝口的故事,且不论故事的真假,栖凤渡鱼粉倒是真能扫除一切不愉快。

▲ 栖凤渡鱼粉的特点就是红亮的汤汁

拿到一碗鱼粉,红彤彤的汤已经让人看得直冒汗。现杀的鲢鱼炖汤,加上用当地的五爪朝天红椒粉炸成的辣椒油,再来上两勺茶油,就是鱼粉的汤底了。

怕辣的人看到这儿已经望而却步,而郴州人却是越辣越要吃、越辣越想吃。火辣的鱼粉强行打开周身的毛孔,让人倒吸凉气的同时,却大呼过瘾。这种爽快感,能抵挡住所有的不顺心。

衡阳鱼粉 丨鱼之鲜,粉之弹

如果说郴州人痴迷用鱼汤来衬托火红的辣油,那么衡阳人就是执着于汤头的鲜美了。

衡阳鱼粉的汤,要用敲开的猪筒子骨熬一整夜,有这骨汤做底,汤头才不会单薄。鱼块在炖汤前一定要经过油煎,既是为了定型,也是为了让汤能够更白。

衡阳人吃鱼粉也少不了辣椒。只不过,他们用的不是一勺一勺的剁椒,而是切成段的小米辣,提味的同时,也增添了一抹亮色。

吃鱼粉讲究得是先吃肉,再吃粉,最后喝汤。等到吃完鱼肉,浓缩了猪骨和鱼肉的精华的汤汁,带着满满的胶原蛋白,已浸透每一根米粉。

永州卤粉 丨卤香四溢

比起汤粉和炒粉,永州人最爱的还是拌着吃的卤粉。

卤粉,顾名思义,要有卤水。米粉本身除了米香,是没有其他味道的。所以,卤粉味道的好坏,全在卤水上。

炖着猪骨或牛肉的汤锅里,翻腾着各式香料和中草药扎成的料包,至少要熬煮两个小时,才算是合格的卤水。

清爽透亮的米粉,吸满卤水,配着原汤卤出来的牛肉或鸡蛋,满嘴馥郁的香味,也难怪永州人对此欲罢不能。

邵阳米粉 丨湖南人的“乌冬面”

如果你是第一次见邵阳米粉,八成会说,“这不是乌冬面吗?!”

据说,因为做米粉的是黏性稍差的早稻米,邵阳人就把米粉做得比一般的粉更粗,让它能够保持不输给别处米粉的韧性。

邵阳人喜欢用牛肉或者豆腐木耳盖码来配这种胖胖的米粉,再舀上一勺红油,用筷子熟练地搅拌开。而目光,更是始终随着筷子游走,生怕洒出一星半点。直到嗦进第一口粉,这一天才算是真正地开始了。

个人很喜欢吃 衡阳米粉

是不是看着美滋滋的汤味十足 !

永州道县米粉也是一绝,现切牛肉、猪肉、猪肝、猪肠、鱼肉,先炒再下高汤烹煮,再把淋在米粉上,口味盛在一个鲜。高汤加入了当地霉豆子,风味独特,配上凉拌海带丝+酸萝卜辣椒,味道非常鲜美!

湖南的米粉就两种:长沙米粉(扁粉),其它米粉(圆粉)!长沙米粉浓淡皆宜,比如肉丝米粉,米粉的鲜嫩加上肉丝的鲜香,那味道让人回味无穷,当然也可有满足口味重的人的要求,辣的码子一样的有,但你必定体验不到长沙米粉的鲜嫩了。其它米粉主要是圆形米粉,基本上都是长沙以外的米粉了,吃起来如同嚼橡皮筋,圆粉不入味,更没有米粉特有的鲜香感,但饱肚耐饿,需要重口味的码子来掩盖圆粉的无味。湖南结石病多的原因之一就是长沙以外的人口味太重。友情提醒: 健康 饮食要淡主浓辅!!!

我是湖南人,自然也爱吃米粉,每到饭点只要有粉吃我一般不会吃别的,在省外,湖南各地米粉、桂林米粉、江西米粉等也各有特色,我都喜欢,但最最让我思念的,还是那碗津市牛肉粉。

和湖南方言一样,湖南米粉也有很多各地特色口味,但真正能在省外发扬光大的恐怕还是津市牛肉粉了。

津市牛肉粉可谓是北味南做,既有西北牛肉码子的粗犷,又有川蜀诱人的麻香…… 即可单独享用,又能众人围坐一桌炖粉喝酒、宴请宾客,以津市“刘聋子”和“黄记”为代表的炖粉,更是宴请尊贵客人的首选。因此从口味特点和吃法上说,津市牛肉粉更符合我国广大区域吃众的饮食习惯,而湖南其它地方的米粉还是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 ,尽管当地人都很爱吃。

津市牛肉米粉是我国国家地理产品,是 历史 和回汉饮食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

津市牛肉米粉,起源于清雍正年间的回汉融合。当时朝廷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使得部分西北百姓尤其是回民南迁湘北,加之西北随军屯住,他们根据吃面食的饮食习惯发明了用米做粉,各种香料配方也很好的继承了西北风味特色;同时,津市历来也是川蜀商贾聚居之地,麻辣牛肉粉的风味也由此应运而生,至今也是麻香十足、口口相传。

吃了那么多种米粉,最具市场潜力的只怕是津市牛肉米粉。

邵阳米粉,可以说在全国的地位绝对还有上升的空间,关键邵阳米粉难在全国遍地开花,主要有一个原因,制约了邵阳米粉的发展,就是这个米粉,无法异地生产,只能在邵阳才能做出来,我以前听朋友说,在外面,就是无法生产邵阳米粉,所以无法连锁经营,我每次到邵阳,首先吃米粉,饭都不想吃,而且我家楼下就是正宗的邵阳米粉,家乡的味道,还是忘不了,说实话,广东所谓的汤粉真的无法与邵阳米粉来比,差太远了。

这就多了,湖南人面粉食物早餐吃的很多,湖南粉吃法大多差不多,比如最出名的新化上东街牛肉粉,上火舌尖上的中国。我吃过的可多了红薯粉,三鲜粉,鱼粉啊,牛肉粉,牛杂粉,鸡蛋粉,排骨粉........回忆不起来了 不过最好吃的还是衡阳鱼粉。

㈩ 正宗的湖南牛肉粉怎么做比较好吃

常 德 牛 肉 粉 的 做 法

用 料:

  • 牛肉(牛腩) 一斤、大葱 一根、生姜 半块、大蒜 一头、花椒 一小撮、茴香 一小撮、

    八角(大料) 两粒、干辣椒 七八根、草果 一颗、香叶 两片、五香粉(十三香)、

    干米粉、老抽 一茶勺、生抽 1.5茶勺、料酒 一茶勺、耗油 一茶勺、

    陈皮(或晒干的橘子皮) 一片、桂皮 一小片。

步骤:

  1. 将煮肉需要用到的调料备齐:花椒、茴香等细碎的调料用纱布或调料球包好待用;

  2. 牛肉用凉水浸泡3-5小时,期间换一次水;将泡过的牛肉切成拳头大小的块,放入另起的一锅凉水中,烧开,撇去所有浮沫;

  3. 加入葱段、姜片、八角、草果、茴香、花椒、干辣椒、香叶;锅开后加入一茶勺老抽、1.5茶勺生抽、一茶勺料酒、一茶勺耗油;加盖小火炖煮一个小时后,加1.5茶勺盐、半茶勺五香粉,小火加盖再煮半小时后,捞出切丁(三厘米见方)待用。

  4. 另起油锅(略多),然后立刻加入陈皮、大蒜、桂皮、八角、生姜,小火翻炒出香(至大蒜变色);

  5. 倒入沥干牛肉丁、干辣椒大火翻炒至水干;炒至略有粘锅感时,淋一茶勺料酒(或白酒)继续翻炒【注意!白酒度数较高,有利于出香味,但大火多油时易起火(行话叫“勾火”),不建议新人尝试;平时炒菜如遇“勾火”切勿惊慌,盖上锅盖、关掉抽油烟机和燃气灶即可】;再次有粘锅感时淋半茶勺香醋继续翻炒;加少许盐、五香粉、两三粒冰糖翻炒;

  6. 将之前炖肉的原汤用漏网滤去杂质后,倒入炒锅中;烧开后转小火,加盖炖煮一个小时(至牛肉软烂即可);

  7. 另起一煮锅,水烧开后加入干粉;

  8. 某宝上有不少常德米粉,常见的有干粉和湿粉两种:干粉相对更便宜,保质期更久(几个月没问题);湿粉口感更好更地道,但价格相对高一点,而且放不了多久(冷藏大概两三天);另外也有半干半湿的粉(如图中右半部),经测试口感还不如干粉,不推荐。干粉的话,推荐金健的直条米粉,这是常德本地的大米厂做的,口感算不错的了;粉;

  9. 步骤7的水再次煮沸以后加锅盖并关火,焖10分钟左右(经尝无硬芯即可),捞出后码在碗里,浇上炖炒过牛肉块,再淋上滚汤的炖肉原汤,撒上小葱碎、香菜末就OK啦!

  10. 本菜谱中“茶勺”大小如图(常见的家用小瓷勺,大小刚好放得下一个鸡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小贴士

  1. 煮肉时,细碎的调味料一定要用纱布或调料球装起来;

  2. 炒肉时,所有的配料都要凉油下锅,小火炒香;

  3. 盐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新人少量多次为宜;

  4. 煮米粉的时候,牛肉汤要放在小火上保持温度,滚汤的汤头才好吃;

  5. 香菜末对提香非常有用,如果不讨厌一定要有;

  6. 如果有红油,可于第六步前加入少许;

  7. 如果你是湖南人,辣椒用量请翻倍:)

  8. 关于煮粉,包装袋上写的七八分钟,但试过很多次都不够;经过反复摸索,烧开后关火焖的口感最接近于常德当地的鲜粉;

  9. 一次煮粉不要超过半袋,否则会煮出一锅浓稠的米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