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薯仔粉自己在家怎么煮
酸辣薯仔粉
材料
材料:湿薯仔粉 180克、榨菜1小碗、香菜、香葱
调料:油辣椒、酱油、醋、糖、香油、花椒、盐
做法
1、准备好材料和调料。榨菜切碎,香菜和香葱切小段;
2、水开后,薯仔粉煮2-3分钟即可;
3、捞起来,拌上调料,撒上榨菜末、香菜和香葱段就好了。
小诀窍
**粉不能煮过软了,熟了就好,泡在调料里才有吸收味道的空间,这样的粉才入味;
**调料中辣椒油要多多地放,能吃辣的放油辣椒,不能吃辣的,把油辣椒里的辣椒逼掉,辣椒油也必须要多放;
**榨菜末和香菜一定要多,不能吃香菜的可以不放,用小葱代替,但榨菜末一定要多,要每一口的酸辣粉都能吃到榨菜末。
**粉放入调料碗中后,加入一些水,刚好没到粉丝处为宜,粉丝还会吸收部分调料水的,所以不会太多
Ⅱ 煮薯仔粉 吃法
【食材】
薯仔粉1袋、青菜适量、丸子适量、葱姜蒜少许、火锅底料1块、牛奶半盒、郫县豆瓣酱1勺、生抽2勺、盐1勺
【做法】
1、材料准备齐全,蔬菜丸子清洗干净备用。
2、锅里倒油,下葱姜蒜爆出香味放1勺郫县豆瓣酱,1块火锅底料,开小火把火锅底料炒化炒出红油。
3、然后加水,用滤网捞出锅里的渣渣(吃的时候影响口感)放2勺生抽调味再加入半盒牛奶,牛奶加进去味道完全不一样了,特别香浓,开小火慢慢煮就行。
4、开锅之后先下比较耐煮的东西,丸子、午餐肉、蘑菇、豆皮之类的多煮一会。
5、然后下入薯仔粉进去煮2分钟左右。
6、最后再放青菜煮熟了就可以,加1勺盐调味就可以出锅啦。
好吃的薯仔粉你学会了吗,也可以放一点麻酱、陈醋跟葱花香菜调味,这种懒人快手的操作几乎人人都能会,快来试试吧!
【烹饪小贴士】
1、牛奶不要加的太多,适量就好。加牛奶是为了让汤变得浓郁,加多了吃起来可能会腻,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2、可以把火锅底料换成番茄的火锅底料,酸酸甜甜的特别开胃。
3、注意薯仔粉煮的时间,薯仔粉特别爱熟。
Ⅲ 薯仔粉怎么煮好吃 薯仔粉怎么煮
1、拿出一个鸡蛋。放在锅中用油煎熟。
2、然后我们就将薯仔粉放到我们的碗中。
3、在锅中放入清水。当里面的清水沸腾之后,我们就可以将薯仔粉放入到我们的锅中去。
4、打开大火,翻炒4~5分钟的样子。
5、放入生菜。放入适量的盐,还有酱油。
6、可以把薯仔粉倒出来进行食用呢。
Ⅳ 薯仔粉怎么做好吃
薯仔粉是一种着名的传统小吃。起源于明朝宫廷,明亡后传入民间。因口味独特赢得世人称赞,流传至今,成为中华一代名吃。下面我告诉大家薯仔粉怎么做好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薯仔粉的做法一:酸辣薯仔粉
材料
材料:湿薯仔粉 180克、榨菜1小碗、香菜、香葱
调料:油辣椒、酱油、醋、糖、香油、花椒、盐
做法
1、准备好材料和调料。榨菜切碎,香菜和香葱切小段;
2、水开后,薯仔粉煮2-3分钟即可;
3、捞起来,拌上调料,撒上榨菜末、香菜和香葱段就好了。
小诀窍
**粉不能煮过软了,熟了就好,泡在调料里才有吸收味道的空间,这样的粉才入味;
**调料中辣椒油要多多地放,能吃辣的放油辣椒,不能吃辣的,把油辣椒里的辣椒逼掉,辣椒油也必须要多放;
**榨菜末和香菜一定要多,不能吃香菜的可以不放,用小葱代替,但榨菜末一定要多,要每一口的酸辣粉都能吃到榨菜末。
**粉放入调料碗中后,加入一些水,刚好没到粉丝处为宜,粉丝还会吸收部分调料水的,所以不会太多。
薯仔粉的做法二:砂锅薯仔粉
材料
薯仔粉 一人份 香菇 两朵
海带丝 少许 豆腐泡 几个
魔芋结 大白菜 几片
调料:
盐 1小匙 糖 1/2小匙
生抽 1大匙 花椒粉 少许
辣椒油 1大匙
做法
1.锅中烧开水,下薯仔粉煮熟,捞出过凉水待用
2.砂锅中加足水,下香菇和海带丝一起煮至水开,此时汤就是方便的香菇海带高汤啦~接着下入魔芋结、豆腐泡煮两分钟,然后下大白菜、薯仔粉,加入除辣椒油之外的所有调料煮开即可
3.吃的时候根据喜好加点辣椒油啊醋啊什么的~
薯仔粉的做法三:薯仔粉蒸肉
材料
猪腱子肉(300克),薯仔(1个、大的)
做法
1、准备好需用的原料;
2、姜蒜切成米,准备好花椒粒和米粉;
3、薯仔去皮后切成小丁,用清水浸泡去其淀粉,腱子肉切成大小适中的片;
4、将切好的肉片放入碗中,再一次加入郫县豆瓣、辣椒粉、姜蒜米、大酱、耗油、鸡精、味精、酒酿、少许十五香、生抽、花椒粒;
5、拌匀后,静置码味约15分钟;
6、加入米粉;
7、拌匀;
8、加入沥干水分的薯仔丁和葵花籽油略拌;
9、加入红油拌匀;
10、装入蒸盘,放入蒸锅中,开大火,上汽后转中火蒸二十分钟就可以了。
Ⅳ 薯仔粉简单煮法
薯仔粉简单煮法如下:
取20-30克,先用适量的冷水调均匀,再用沸开水冲调搅拌至浆糊状后,可视个人口味添加佐料如:白糖、食盐。即可食用,(配以蜂蜜是最佳)。
薯仔粉是一种着名的传统小吃。起源于明朝宫廷,明亡后传入民间。因口味独特赢得世人称赞,流传至今,成为中华一代名吃。
相传明朝御厨将薯仔选料提粉、配料打芡、育香和面、沸水漏条、冷浴晾制,最终制成了薯仔粉这一新面食。 薯仔粉烹饪后,色泽鲜亮、柔软筋颤、滑润爽口。
薯仔原产于美洲,17 世纪传入中国。徐光启(1562—1633) 的《农政全书》便有对“薯仔”的记载:“土芋,一名薯仔,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 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相传万历四十年,神宗病剧,宫中众御医皆医之不愈,只得谏议以食疗之法徐养其身。正二品御厨何李炜受故乡名吃桂林米粉启发,将薯仔选料提粉、配料打芡、育香和面、沸水漏条、冷浴晾制,最终制成了薯仔粉这一新面食。
薯仔粉烹饪后,色泽鲜亮、柔软筋颤、滑润爽口,明神宗吃后神清气爽,龙颜大悦,谓之为“域外天珍”,封何李炜为正一品御膳房总管,何氏世袭御厨之位。
明末清初,战火不断,何氏后人逃出深宫,薯仔粉这一宫廷美食也随之流入民间,流传开来,何氏薯仔粉的美名也盛传于民间且百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