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洋芋的做法
每次逛菜市场,像薯仔这种能放得住的食材,都会多买一点。小姿一直觉得薯仔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普通但又总是能给人意外惊喜,价格便宜,做法百变。平时我们烹饪薯仔都是直接清炒,吃的久了难免觉得有些腻味!今天和大家分享9种薯仔的做法,不管是当主食还是当小吃都深受大家的喜爱!
凉拌薯仔丝
1.薯仔去皮洗净切细丝状
2.准备青椒丝、蒜末、辣椒段
3.切好的薯仔丝用清水浸泡,再重复浸泡清洗几次,主要是为了浸泡出薯仔的淀粉,这样口感才更爽脆。
4.放入开水中烫一下,烫至微微透明,几十秒到一分钟吧,记住时间不能太长,煮过头就不脆了
5.捞起薯仔丝放到准备好的冰水中泡一下,口感会更脆,几分钟后捞出控干水。
6.锅里放入1小勺油,放入蒜末辣椒爆香,放入薯仔丝里,加入3克鸡精、5克生抽、10克辣椒油、3克盐搅拌均匀即可
红烧薯仔
1.薯仔去皮切滚刀块洗净泡水3分钟,洗去淀粉
2.青椒去蒂切片待用
3.调个红烧酱汁:2勺生抽➕1勺老抽➕1勺蚝油➕1勺白糖➕小半勺盐➕1勺淀粉➕半碗水调匀备用。
4.泡过的薯仔块用厨房用纸吸干水分,不粘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烧热,下入薯仔块中小火煎制。薯仔煎至两面金黄色,用筷子扎一下能扎透即可,捞出备用
5.锅底留余油,下入蒜末炒香,放入青椒翻炒
6.下入煎好的薯仔翻炒,加入酱汁翻炒均匀,大火收汁即可出锅
炕薯仔
1.准备小薯仔,用清水清洗干净
2.小薯仔清洗干净后带皮煮熟,用筷子轻轻一插能戳透就证明小薯仔煮熟了
3.蒸熟的小薯仔放在砧板上,用刀背将薯仔拍扁,便于后面入味,待冷却后剥皮
4.锅里放菜籽油(其它油也可以,但是菜籽油最香),码上小薯仔,用中小火慢煎,至薯仔表面呈金黄色,微焦,然后翻面继续煎。
5.放入10克蒜末、15克孜然粉、15克辣椒粉、20克椒盐粉,出锅前放入香葱段拌均匀即可
薯仔焖饭
1.薯仔削皮切块,浸在水里备用,防止薯仔氧化变黑
2.锅中放入适量的油,薯仔煎至两面金黄
3.锅中放入勺油烧热,加入葱末蒜末爆香,加入1勺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
4.加入2勺生抽、1勺老抽后继续翻炒,加入青豆和薯仔,翻炒入味
5.把炒过的薯仔都倒进生米里,盖上电饭煲,煮饭模式,饭煮好后开盖把薯仔和饭轻轻搅匀,撒入葱花,焖10分钟,准备盛出时放一些香油拌匀即可。
孜然薯仔火腿丁
1.薯仔去皮切成丁,记得用水清洗掉淀粉,防止氧化
2.热狗肠解冻切块待用
3.锅中倒入2勺食用油烧热,放入薯仔丁,煎至金黄色,将薯仔划到锅的一边
4.放入热狗肠继续再煎3分钟
5.加入5克生抽,1勺孜然粉,1勺辣椒粉,1勺白芝麻,3克糖,3克盐翻炒均匀,出锅撒葱花即可
豆角烧薯仔
1.薯仔去皮洗净,薯仔切比豆角粗的条,这样才能熟到一起去,用水洗去淀粉
2.豆角去筋泡水洗净,豆角切段
3.油热后放锅中煸炒,炒至豆类水分散发,干香油亮即成。但干煸的豆角比较费火,要一直小火不断的煸豆角,不断翻动,直至出现虎皮。
4.平底锅抹层油,将薯仔条平铺 ,中小火煎制,中途翻动几次至表面微焦变硬即可
5.锅中剩下少许油,下入青椒蒜末炒香
6.放入事先煎好的豆角和薯仔
7.加入1勺酱油,1勺蚝油,1勺鸡精,半勺盐翻炒至入味。
回锅薯仔
1、薯仔洗净,削皮,切成滚刀块
2、用清水反复冲洗几遍,去除淀粉
3、加入面粉,颠簸几下使其混合均匀;
4、锅中放宽油烧至六成热,投入薯仔炸制呈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分
5、锅中放少许油,先煸香干红辣椒段和姜蒜葱、花椒,加入一勺豆瓣酱,小火炒出红油
6、下入肉沫翻炒
7、肉沫炒至变色,下入薯仔块
8、调入花椒粉、辣椒粉、孜然粉,盐,一勺味极鲜拌匀即可!
鸭腿烧薯仔
1.鸭腿洗净后,用刀剁成小块。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加入5克料酒,把鸭肉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继续煮2分钟左右,捞出冲洗干净后备用。
2.薯仔去皮后洗净,用刀切成菱形块,青椒切片
3.锅内倒入一勺油,放入焯过水的鸭肉,大火继续翻炒,逼出鸭油
4.然后加入1勺老抽、1勺白糖炒制上色
5.放入葱段、姜片、蒜、花椒、八角、干辣椒继续翻炒
6.待鸭肉炒出香味后倒入开水,水没过肉就可以,然后放入1勺生抽、1勺盐、1勺蚝油、3克胡椒粉,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炖20分钟
7.炖到汤汁剩1/2的时候放入薯仔块继续炖8分钟左右,薯仔用筷子戳一下,烂了就可以了
8.薯仔炖熟,放入青椒,大火翻炒至青红椒,断生变色即可关火,撒上香菜段。
薯仔丝饼
1.薯仔去皮洗净切丝,薯仔丝的粗细一定要均匀,这样做出来的饼才会好看哦。
2.薯仔丝不用洗,加入2勺面粉、3克五香粉、4克盐翻拌均匀
3.平底锅放适量油,薯仔丝放入锅中,用饭铲把薯仔丝摊开,中小火煎
4.为了增加口感,我还撒点一些海苔
5.感觉下面的薯仔丝金黄成型,就翻面煎。 翻面再煎成金黄色,就基本熟了,火不能太大,中火偏小的感觉就可以。煎好后装盘,趁热吃金黄酥脆。
Ⅱ 开灶做饭有哪些简单易做的餐食
虾皮鸡蛋汤了解一下?有种海鲜汤的味道,但是要柔和很多。锅中水开,加入面疙瘩,加入盐调味,疙瘩熟后,倒入打散的鸡蛋液,搅拌,加入蔬菜。煮熟即可。最后加入虾皮。
Ⅲ 土灶做的饭菜特别的香,这是因为什么呢
这是一种思念,对乡土乡情的思念。过去的农村都是用土灶,一家老老小小好几口,甚至十几口人,聚在一起吃饭。那种气氛是现在无法比拟的。农村人烧土灶,几乎不用或很少用商业调料。一般油料都是自家菜籽、花生、芝蔴、或豆类等自榨的菜油、花生油、芝蔴油、豆油等。
那种烟熏的灶台略带黑色,也给锅底留下一层层灰,但是更多的,这是给多少代人煮出粮食菜肴的地方,承载的不仅仅是母亲劳动的身影,还有孩童添柴稚嫩的眼神,想想画面总是很温馨。和用土灶柴火做出来的饭菜,它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差别,味道上总是比不上柴火烧出来的饭菜好吃,我想应该是有土和柴火的香味在里面吧,思源,思念源头的开始
Ⅳ 煮洋芋,怎样煮最经典且最好吃(最好有详细方法)
料
洋芋
300克
辅料
油
适量
盐
适量
酸腌菜
50克
辣椒
适量
味精
少许
步骤
1.准备一些酸腌菜、洋芋和辣椒。
2.洋芋去皮洗净切成片,辣椒切好备用。
3.把切好的洋芋片放入水中泡一泡,这样洋芋片就不会氧化发黑。
4.炒锅倒油烧热,下辣椒炝香。
5.放入适量酸腌菜煸炒一会。
6.放入一大碗水煮沸。
7.下洋芋片一同煮。
8.盖上盖子将洋芋煮熟。
9.放入盐和少许的味精调味即可出锅。
小贴士
1、酸腌菜的用量按个人的喜好放入,喜酸者多放一些,反之则少放。
2、煮洋芋时按个人的喜好煮,喜欢脆感的人煮断生即可,喜欢吃面面的人则需多煮一会。
Ⅳ 湖北恩施特色美食小吃
恩施名吃:土家腊肉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土家腊肉的制作方法是:
(1)将猪肉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块,便于入味和加工储藏;
(2)把盐炒黄,加花椒炒出香味出锅;
(3)把肉用温盐抹匀,放入盆中,将盆底的肉皮朝下肉朝上,面上层的肉皮朝上肉朝下排放整齐,每3~5天翻一次,10天后沥干水分挂到熏房中;
(4)用松柏枝加核桃壳、花生壳、桔子皮等柴草料进行烟熏烘烤,月余后待肉变棕红时即可。
熏好的肉应该放在通风处,可保存两至三年不变质,名曰“腊肉”,也称“土家腊肉”、“恩施熏肉”。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
食用时,取肉在火上将肉皮烧焦黄,放在温水中将皮泡软,刮洗干净备用。
腊肉的烹调方法比较多,不同部位不同,排骨、猪蹄一般用来炖,制作火锅;其它部位一般用来与鲊广椒、蒜苗、山野菜、小米一起炒、蒸而食。比较有名的腊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鲊广椒炒腊肉、糖年肉、蕨粑炒腊肉、腊蹄子火锅等。
美味的恩施炕薯仔
“好玩不过鹤峰州,包谷洋芋是对头”,这首脍炙人口的当地民谣,可谓恩施土家人喜食薯仔的真实写照。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薯仔又名马铃薯和洋芋,因为在泥土中生长成熟,所以多被称为“薯仔”。恩施山高林密,地广人稀,耕地多为酸性土壤,富含硒性元素,特别适宜薯仔种植,故当地多种薯仔。薯仔产量很大,是恩施土家人最喜爱的主食之一,就像北方人喜爱面食一样。除了炕薯仔,土家人还能做出干煸薯仔片、酸辣薯仔丝、薯仔粑粑、薯仔粉、薯仔炖腊肉、薯仔糯米饭等多种薯仔系列美食。
恩施炕薯仔一般选用新鲜的小薯仔,直径大小在2~3 cm左右,洗净去皮,在冷水中煮至五成熟时捞起,待水分沥干后倒入硕大的平底铁锅,用菜籽油或漆油翻来覆去地煎炸,直至焦黄,捞起沥油。然后在热油锅里放入蒜泥、干辣椒爆香,倒入沥油后的薯仔翻炒,适时倒入酱油,撒上椒盐、姜末、白芝麻、辣椒粉、胡椒粉和剁椒酱、花椒,最后撒上香菜和香葱段即可盛盘上桌了,看着青黄相间焦脆粉滑,吃到嘴里外脆内嫩糯性爽口,色、香、味俱佳,真是香辣开胃,充饥止饿。
恩施炕薯仔是土家族地道风味的传统小吃,一般人家都会做,当有客人来家里时,主人会给客人盛上一碗,加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作为饭前压肚充饥之食。炕薯仔的做法特别注重一个“炕”字,“炕”为恩施土家方言,即煎炒焖炸的意思,是当地的一种做菜方式。炕薯仔一定要注意火候,不能使用猛火。炕的过程中,还要将上中下三层的薯仔要不时地翻炒,否则上面的熟不了,下面的出现焦糊。而且翻炒的动作一定要轻缓,锅铲要一步到位,不然容易弄伤薯仔,一者外观不美,二者味道也会打折扣。“刮皮洋芋(薯仔)煮均匀,文火慢煎翻复勤。漆籽油香酥爽口,巴乡以外哪乡寻?”恩施为春秋时古巴子国地,巴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巴乡之称,这首流传于恩施土家族一带的竹枝词,对恩施炕薯仔的做法和特色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乡土自豪感。
土家披萨——酱香饼
土家酱香饼有个洋气的名字——“土家披萨”。此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它香中有香,甜中带绵,辣而不燥,外脆里软。它是湖北恩施土家族一种特有的小吃,后来被北京谭师傅(谭震)引进推广,改进成大众口味,火遍全国。
在远古时,每逢丰收过节早才能吃得上,据当地人说:“此饼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武当山的斋法号为德福僧人,他用多年自制的斋菜及多种药材和香料秘制而成”,凡上武当山的香客品尝后都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后来此技术不慎流传,几百年来以他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传承于土乡人间,今天它掀开了面纱走出了大山,走进了都市,已成为都市生活不可多得的集色、香、味于一体的独特的香酱饼大众口味食品,刚推出市场的时候,相当火爆,数十人排队等后已成为一道城市的风景线。
Ⅵ 农村什么美食最经典好吃美味,举例说明
你好我是 @遗忘的天空yang 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现在的农村跟以前的农村不能比了,现在的农村都不叫农村了,叫乡镇。我老家是也是农村的,我觉得我老家并不比城市差,城市里有的,农村也有,城市没的农村也有!
我的家长经典 美食 马齿笕(我们这叫马蜂菜)馍馍!我家的主食多是以馒头为主,香软白净的大馒头不管怎么吃都不会感觉腻味,不过到了六月底七月初的时候,有一种正为新鲜的蔬菜,我便会用马蜂菜搭配面粉做面食,这样的面食香软好吃,而且价值还非常高,比普通的大馒头好多了。在我们地头长了很多这样马蜂菜,夏天雨水大,马蜂菜的长的特别快,而且有很新鲜,这种蔬菜炒菜、凉拌或是做面食都是不错的选择,大家完全可以多学习几种不同做法,换着花样让家人享受美味,下面我便会将这种蔬菜做面食的方法详细分享大家。
马蜂菜馍的做法:
新蒸出的马蜂菜馍,搭配蒜汁特别的好吃,我一顿能吃两个这样的大馒头!
说起农村什么 美食 最经典好吃,我的家乡汉中盆地的农村有一种叫"洋芋蒸饭″的 美食 ,真是百吃不厌。洋芋学名薯仔,家乡叫洋芋。
很简单的食材,家乡人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爱不释口。
如今在家乡开农家乐,少了“洋芋蒸饭”,那肯定不正宗啊。
因为做法简单,城里人也能做,但少了农村大柴火锅,似乎做出的"洋芋蒸饭″缺泛灵魂,总是差点什么。
下面我把做法说一下:
洋芋蒸饭所需食材非常简单,只要四样:大米,薯仔,油,盐即可。大锅多加些水,烧开,将洗净的大米放进去,柴火烧锅,中火将大米煮成七分熟。
用捞子把大米捞出控干备用,煮米的汤也非常好喝,家乡人吃洋芋蒸饭,不用再做其他汤了。
将薯仔削皮,切成滚刀块。锅里放油,油热放入薯仔炒一会,放适量的盐,这时候把控干的米,倒入锅里,盖在薯仔上,沿锅边放一点水,然后盖盖,小火闷制,大约十五分钟,锅里水差不多干了,下面的薯仔稍微有些焦黄,便可关火了。
关火后,再闷一分钟,开锅盖,把薯仔和米饭搅拌均匀,美味即成。
这个“洋芋蒸饭”,配点自家腌制的泡菜,味道一流。家乡人都爱吃。
我的家乡在湖北农村,我是60后,小时候在乡村长大,乡下每到吃饭的时候,很多大人小孩都端着碗出来,有的随便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吃,很多人干脆就蹲下来,小孩子们喜欢堆在一起,互相分享着各自碗中的菜,那个时候觉得,只要是妈妈炒的菜,什么菜都好吃,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调料炒菜,但都是原汁原味,吃起来比现在吃大鱼大肉都香。
那时候只能吃到当季的蔬菜,每个季节的蔬菜,往往一吃就是一个多月,但家里都会变换着花样来制作,那时候我们家每年都会养两头猪,到过年之前会杀一头猪,用来置办年货,炼猪油,另外一头猪就会卖给合作社,再有卖的钱置办一些日常用品,家里还养了十几只鸡,每天都能捡十五六个鸡蛋。
直到现在为止,在农村吃过的很多 美食 ,至今都难以忘怀,特别经典好吃的美味有:
蒸鸡蛋羹鸡蛋2~4个,农村的饭碗比较大,打散后加加韭菜或葱花,再加适量的温水,焖米饭时,随米饭一同蒸好,吃饭时舀两勺在米饭里拌匀,什么菜都不要就可以吃两碗饭。
蒸小鱼小鱼清洗干净后加盐腌制一天后晒成鱼干,焖米饭时,随米饭一同蒸好,不加任何调料就这么吃,有嚼劲,原汁原味,真的很下饭。
白菜炒豆腐豆腐切块后在锅里煎,煎到两面起皮黄黄的颜色,在加白菜一块炒,最后加适量的清水煮两分钟,出锅前加一勺猪油翻拌均匀,上桌后有绿的有白的,特别有食欲。
煨瓦罐鸡汤土鸡杀好后切块,先把黄色的鸡油倒在锅中炼出鸡油,再把鸡块炒香,然后把鸡胗和鸡杂、鸡块装着一个小罐里,我们这里叫小煨罐,放在柴火灶的灶膛里,用柴火灰把瓦罐围住,农村炒菜蒸饭一般都是在一个锅里做,等菜和饭都做好了,瓦罐鸡汤做好了,表面一层黄黄的鸡汤,鸡肉吃起来也特别的香。
炸豆腐炸藕夹每年到春节过年的时候,家里都会准备一些年货,这也是农村小孩一年中最有口福的时候,妈妈和奶奶在灶旁忙得不亦乐乎,农村过年的时候都会炸很多豆腐和藕夹,孩子们都拿着小碗围在旁边,每炸一锅大人都会把炸好的东西分一些出来给小孩吃,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锅巴饭和锅巴粥现在哪怕是在农村,都很难吃到这种 美食 了,大米洗干净之后加三倍的清水,在柴火灶中煮成粘稠的米汤,用手捏一下大米没有硬心,捞在竹筲箕里把米汤沥干,再放在柴火灶的锅中,用余温把饭焖熟,锅巴饭就做好了。锅巴饭做好后把米饭盛出来,锅巴留在锅中,再把米汤倒入锅中煮开,焦黄的锅巴和米汤散发出浓浓的焦香味儿,吃完米饭之后,再喝一碗锅巴粥,别提有多美。
我能说农村的大铁锅用柴火煮出来的锅巴饭特别香吗?
现在很多地方甚至连农村都很少有这种锅巴饭吃了,因为现在用电方便了,大家都开始用电饭煲煮饭,图个方便省事。但是我却格外想念农村用柴火和大铁锅煮出来的锅巴饭。上面香喷喷的一粒一粒的米饭,下面是金灿灿的锅巴,把米饭铲开以后,用铲子一铲,锅巴与铁锅就自动分离,焦黄酥脆,在上面涂一点腐乳或者夹几片辣椒炒肉在里面,大咬一口,嘎嘣脆的口感,锅巴的米香配着咸香味的菜,还有木柴淡淡的清香,简直是人间美味。
如果牙口不好的话,可以把做锅巴饭时沥出来的米汤浇在锅巴上面,用铲子用力的去按压,做成锅巴粥。浓香扑鼻,粘稠顺口。夹上几根自家坛子里制作的辣椒萝卜,别的什么菜都不要,也可以喝上三大碗。
如果是小朋友的话,在米汤里面放上一勺红糖,那味道,那营养比现在的牛奶都要好。
锅巴饭实在是农村最美味最天然的的食物,老少皆宜。
我是 @有艺亦有修 ,祝你生活愉快!
农村里的美味佳肴“猪油渣”
在农村大多数家庭,一日三餐都是简单的粗茶淡饭,虽说如此确也有不少 美食 ,真是耐人寻味。如果有人问我,农村什么是最好吃而且特别美味?我个人觉得农村最好吃的美味佳肴,其中之一非“猪油渣”莫属,每次我嫂子家炼猪油,那个猪油的香味都会飘很远,而且是越闻越想闻的那种感觉。
今天我就把农村嫂子家用猪油渣作出的 美食 方法分享给大家?
【 需要食材 】
豆腐 猪油渣 红苕粉 香菜 葱 姜 蒜 酱油 味精 料酒 精盐 花椒油
【 制作方法 】
1.将豆腐切成1厘米见方的片。猪油渣剁成小粒。香菜洗净切成末。红苕粉切切成小段,用沸水汆透捞出。
2.锅内放入白油,烧至五成热时,用葱姜蒜米炝锅,加入猪油渣煸炒,随即放入酱油、清汤、精盐、豆腐、红苕粉,烧开后加入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上花椒油,撒上香菜末,拌匀装盘即成。
【 小技巧 】
熬制猪油全程都是小火,避免火太大了油渣变焦而破坏了油的味道和成份,开始油少的时候,可以搅拌一下使受热均匀。猪油未凝固前放些盐或白糖可以使存放时间变长,猪油完全冷却后,为白色的膏状。熬盛的油渣也不会浪费,炒菜或调馅料都不错。猪油不仅有营养价值还有很多妙用,蒸馒头的发面里揉进一小块猪油,蒸出来的馒头膨松、洁白、香甜可口煮陈米时,加点猪油和少许盐,煮出来的饭松软、可口。
好了通过我的介绍,大家说猪油渣是不是一道农村的经典 美食 。
东北杀猪菜,酸菜白肉川血肠。
你好,我是亚妹 美食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作为农村人的我,最经典的 美食 有太多了,就比如我们这里的寿桃籺,过年过节每家每户都会做来吃,非常好吃,有放葱,炒好去皮的花生,炒香的虾米。有的放绿豆和花生米。有的放椰子丝,糖,花生米。
农村有太多经典 美食 了!
我有靠谱的回答。
在广东农村客家人的家的,擂茶是最美最香的 美食 。
擂茶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 美食 ,不管是那一个家里都有的这绝活,知宾待客,朋友聊天间的零食,都会有着这么一碗的香喷喷的擂茶。
农村擂茶是用好几种香料菜,经过炒香后,在加上熟香花生,芝麻在擂茶钵里晃晃晃的擂制而成。
擂茶大体分为两种
有斋茶,油茶
斋茶,用茶叶,熟花生,芝麻放入擂茶钵里,用擂茶棍把它们擂到细细之后加上薄荷,盐,再冲入鲜开水搅拌匀后即成,这样一冲茶灰白灰白的,盛在碗里细品一口,浓郁的花生,芝麻薄荷,茶味,这些个味道的复合,真是解渴又顺胃,再伴上点有味炒米谷,那个香啊.....。所以你们一定去一下哦。
还有油茶,那更是香了
油茶的做法又要多几步,首先要摘好几种香料,艾叶、薄荷,白刺颠,香菜,芹菜,葱只要跟香有搭的能吃的都可以,但最主要还是上面的几种。
择来后洗干净,在锅里放上油加点猪油渣一起炒一下加上盐,到入擂茶钵里进行擂缅,再冲入鲜开水下去,好家伙,那一钵深青绿色的油茶哟 ,啧啧啧啧[呲牙]。这边再配上,虾仁,香菇,青菜各种的豆类炒出的菜,真的磬香入味哦,不好意思,可能把你们都逗馋了[呲牙]真的很香很香,希望能令你满意你。下面是我的制作视频。
https://v.ixigua.com/JYQ2Fct/
我来推荐云南的傣味:第一道菜是酸木瓜煮鸡,第二道菜是香茅草烤鱼,第三道菜是黄瓜那咪,第四道菜是虎皮青椒
你好,我是“厨房深似海” ,很高兴回答你得问题。
农村好吃的 美食 现在看来都是小时候遇见的,长大了之后再吃这些 美食 总觉得没有小时候的香了,榆钱窝头、槐花蒸菜、烙饼等等。不变的做法,不变的味道,但是人一直在变,心态不同所品尝后产生的感觉也不同了,现在吃的农村 美食 不仅仅是为了好吃,往往都是为了回忆小时候的纯粹,体会再也回不去的童趣。
Ⅶ 薯仔的下饭做法,学会之后不会嫌腻,薯仔焖饭要怎么做
在农村老家,有一个亲朋好友种薯仔,前几日给我们家送过来半麻布袋,看见家中堆着几十斤薯仔,有强迫思维的我看见很是奔溃。我只有是低声下气的做各种各样薯仔菜吃,尤其是这道薯仔焖饭,基本上每一天都吃。
薯仔焖饭,是人们本地农家院最日常但是的行为了,方式 非常简单,但味儿区别非常大,要想作出一锅焦香软糯又进味的薯仔焖饭,决不是可以直接把薯仔和白米饭一块放锅中焖那么简易,你需要从这这几个常用招式下手。
5.把炒好的薯仔匀称铺在米上,开走红烧开,转中慢火再次煮15到20分钟,至飞出白米饭焦香就可以熄火,熄火后先不必打开表盖,再次焖20分钟。
6.打开表盖撒进葱段,用汤勺翻一番,铲下底锅的馍片,翻拌,就可以盛装备碗开吃。
Ⅷ 为什么以前很多农村人都喜欢用柴火灶做饭,用柴火灶做饭有哪些好处
你好,这话题很有趣。农村人喜欢用柴火做饭,现在用柴火做饭的,也大有人在,一来是柴火在农村,可以随手拈来,不用花费成本,也可以少买些煤,农村过日子,精打细算。用柴火做饭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解决柴火和玉米芯堆放的脏乱差现象。
以前农村人用柴火做饭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穷,烧不起炭。记得我们小时候常常得出去砍柴和扫落叶,割蒿子晒干了烧炕。做饭,一年三顿饭要用晒干的硬柴火才能行。有时候天阴下雨,柴湿了做饭就得用嘴吹火,或用扇子扇。烟熏火燎很是遭罪。不是说农村人喜欢烧柴火,而是为了生存没办法的办法
记忆中的童年,我们几乎都在打柴,扫落叶割蒿子中度过,一群玩伴,放学了约在一起,各自背着大竹筐到处跑,那时候柴火资源也缺乏,得跑好多地方才能找上一筐。大人们也是在劳动之余,抢空割一些野蒿子,用来储存一个冬天的烧柴。用柴火灶做饭的好处在过去,首先一家人都忙前忙后,和面的,烧火拉风箱的,抱柴火的,坎柴火的,煨火炕的,全家总动员。虽然清贫,但也其乐融融。没油少佐料的饭菜感觉用柴火做出来特别香,一大锅饭一家人围在热炕上,吃的不亦乐乎。
用柴火做饭的好处也有更多的人间烟火气息,一到做饭点,你看,家家烟囱里都冉冉升起了炊烟,也许,日子就是这样子的才有滋有味,有一股朴实的人情味儿!这样烟火的日子延续了一辈又一辈!“又见炊烟起”,这首歌让多少人思绪万千!如今的日子好了,农村人都烧起了大炭,无论灶糖还是火炉,饭熟了,炕也热了。只是少了那股煤炭味,柴火味,也少了煨在炕里的牛粪味儿。生活,看似过的什么都不缺了,但少了很多东西,让人回味时眼角总要潮湿。
这个问题问的,一看题主就是没有农村生活经历!首先农村没有多少人会喜欢用柴火灶做饭,其次不止是以前,现在农村很多地区也用柴火灶呢!
重点回答一下柴火灶做饭的好处吧,这个比较有意义一点。
第一:省钱!不用燃气电费。柴火来源广泛,在农村要么去山上拾柴,要么用庄稼的秸秆烧火。都是不用钱去买,自己出点力气就能解决了,所以省钱。别看一顿饭用不多少燃气电费,一年下来就可观了。农村人过惯了苦日子,都会精打细算。
第二:有利于取暖。在北方农村地区都是这样,灶台连着房间的土炕,热气可以进炕洞里面。烧柴煮饭的同时,把炕也给烧热了,晚上睡觉舒服一些。就是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很多老一辈的农民还是习惯烧炕取暖,不用电器设备。
第三:锅大,能做的饭菜多。你们看到的铁锅炖大鹅或者柴火焖米饭,首先得锅大,那么就只能烧柴。原来家里人口多,每餐需要准备的饭菜多,所以只能用大锅做饭。现在也是一样,一般农村家庭日常吃饭不会做多少个菜,都是一两个菜,但是分量比较大,所以还是用大锅烧柴。
至于是不是柴火做饭更香,其实根本不是农民考虑的问题。农民考虑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省钱!
过去农村用柴火灶做饭,因为没有液化气、天然气、煤炭、电,只能就地取材,用农村的现成材料做饭,这也是几千年传下来的一种传统和习惯。这是因为:
一、柴火灶简单:用土坯垒灶,没有成本,节能环保,不用费人力物力财力。北方农村把灶和土炕连在一起,烧饭的热量从烟道通到土炕里,把土炕烧热,冬天盘腿坐在热炕上,米酒油糕热馍馍,温馨温暖。
二、柴火来源多样,不用花钱:关中农村烧的麦草、包谷杆、芝麻杆、高粱杆、棉花杆、苞谷芯芯等等,烙馍、蒸馍、煮饭、熬烩菜都行。前几天一个朋友说,他在宝鸡下乡插队时,跟老乡学烙锅盔,用了8斤面粉,把面发酵,面要硬一点,揉匀擀开,放进铁锅里,用麦秸烧,火要小一点,慢慢炕,功夫到了,锅盔熟了,皮黄里酥,吃一口香的很香的很,纯正的麦香。休假回西安把锅盔背回家,街坊邻居都来尝尝锅盔,都说好吃。
三、在秦岭山里的农村,柴火灶烧水、取暖、熏腊肉、熏豆腐干、熏香肠,柴火灶里烧几个薯仔、红薯、玉米,吃着更有一番风味,是现在街上烧烤摊弄不来的柴火味。
好处是: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节能经济,烧柴后产生的草木灰还是一种肥料。柴火灶做出来的饭好吃。烧火产生的炊烟还是一种美景,一种诗意。
“山深处见炊烟起,知有人家”、“一点炊烟竹里村,人家深闭雨中门,数声好鸟不知处,千丈藤萝古木昏。”
现在农村柴火灶很少了,通了天然气,方便省事,做饭不用烟熏火燎的。
我这个问题问的好啊,为什么以前人们都喜欢用柴火灶做饭?你想啊,电力都没普及、煤气还没出现,燃油都还紧张的情况下,人们不用柴火还能用什么?那个时代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凭票的年代,人们生活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
城市的人们生活可以凭票买煤,有煤票还不一定够用,常常从偷倒煤票的贩子手里,买些煤票补贴家用,你可以从过去的影视剧中,了解到以前城里人们怎样的生活?城市各个街巷弄堂,人们手忙脚乱地捣鼓着燃煤炉子,你会经常看到到处迷漫的淡淡烟雾,锅碗瓢盆交响曲很有生活气息。
农村咱不敢奢望那些高端的燃料,就连最基本最低端的柴草都很紧张,经常能看到男女老幼一齐出动,把田间地头能烧的能用的完全掳尽。
用烧柴灶做饭有什么好处呢?我想不来有什么好处,只能体现袅袅炊烟富有田园诗意,充满着生活气息,一家人围着锅台转的其乐融融。那个年代烧锅可是个苦差事,农村厨房厚重的泥巴墙,门洞低矮不说大多都没有窗户,夏天做饭更不要谈风扇空调了,进去一身汗,出来一身水,烟醺火燎的别提多难受了,大多数家庭中午饭都是草草地胡弄一下,没人愿进那个屋。柴灶做饭是那个时代人的一个整体记忆,对比现在美好的生活,让人感慨幸福真是来之不易,更难忘过去那个坚难而纯真的岁月。
家里如果有房间多便于存放的话,会把晒干的稻草担回去放在房间贮存起来。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的某个地方临时搭建一个简陋的小房子用以堆放柴火。而实在放不下的话,会把晒干的柴火码成草垛。这些稻干的稻草一方面可用来烧火做饭吃;另一方还可用来养牛,充当牛羊的过冬食物。
现在农人因工作关系常年居住在老婆娘家,不过我在这边镇上买了房,我可不是上门女婿。我老婆兄弟很多。农人的新家在会师圣地井冈山的龙市镇(原宁冈县)。这里山特别多,绵绵起伏。井冈山以山闻名,方圆百里皆是山。大山里的人家闲暇时一般会砍些山上的杂木,晒干了当柴火,用于做饭炒菜。当然也有个别人家会采用沼气灶做饭吃。沼气灶做饭的优点是清洁卫生。
现在农村生活条件都很好,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冰箱、空凋、液晶电视、电磁炉、煤气灶等几乎家家都有。很多人放着电磁炉、煤气灶不用,依然钟情于柴火灶(土灶)。那么用柴火灶做饭、炒菜有哪些好处呢?
1.节省费用。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德。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都知道金钱来之不易,平时都会注重节俭。能省一个算一个,能不花就尽量不花。当然该花的时侯他们也会毫不含糊。有些人家烧着柴火灶,却开着小 汽车 。
2.用柴火做饭炒菜产生的稻草灰、草木灰,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可以用来肥田种菜。这种稻草灰、草木灰里面的成份以钾肥为主,特别有益庄稼的生长。记得以前父母亲经常会把这些草木灰收积起来。等到种油菜的时候会把油菜籽和适量基肥掺入草木灰中,揽拌均匀,然后一小抓一小抓填入事先整好的油菜沟里,盖上土,等待油菜籽生根发芽。
3.用柴火灶做饭炒菜特别香,这也是现在很多农村人依然钟情柴火土灶的主要原因。很多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都会偶尔回一下乡下,尽情品味一下用柴火灶烧成的饭菜。现在的乡村游,农庄,都以柴火灶为主打品牌,吸引了八方游客办得红红火火。
为什么以前很多农村人都喜欢用柴火灶做饭,用柴火灶做饭有哪些好处?以前在电力能源不足、没有煤气、没有燃气、也没有电器的年代,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是用柴火灶做饭,尤其是山区农村,柴禾资源丰富,只需出力砍伐,无需掏钱购买,用柴火做饭,成本比较低,而且还十分的方便,平时只要做好储备,一年四季都不会缺。
柴火灶做饭的好处,就是火劲猛、火劲足,这样做出来的饭菜非常香,非常入味,也非常的好吃。
我现在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柴火灶做饭的方法。比如每次做饭先洗好米,放入锅中,再加水,加水的多少要看你是闷饭还是蒸饭,如果是闷饭,那就要加入适量的水,同时还要看你是喜欢吃软和点的饭还是喜欢吃稍微硬一点的饭。想吃软和点的饭就适当多加点水,想吃硬一点的饭就要少加些水。通常情况下,将锅中洗好的米展平,水位加到漫过米上面一扁指的高度为宜。然后用柴火将饭锅烧开,开锅后开始用小火即可,待饭米稍有膨胀时,再用筷子将锅中的米横向纵向来回划开,然后用筷子垂直捣一些气孔,再将锅盖盖严实,之后,将灶堂中未烧尽的柴草退出,只留下火炭,用火钳将灶堂中的火炭分开到灶堂的四周,中间不留火,当看到锅盖的周围有很多蒸汽时或者将手掌平放到锅盖上面感觉到非常烫手时,就说明饭已经熟了,如果想吃锅巴,那就让锅里的饭再多蒸会儿,这样就会形成又香有脆的锅巴。
还有一种方法叫蒸饭,蒸饭就是把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多加一些水,然后用柴火烧开,开锅后,可以将火息灭,待饭米稍有膨胀时,就可以把锅中的饭米捞起来过滤,也可以留一些饭米连同过滤的米汤煮一些稀饭,如果不需要煮稀饭,就将饭米全部捞起来过滤。这时还可以将锅洗净,借机炒菜,待菜炒完,再把锅洗干净,将刚才过滤后的饭米倒入锅中开始蒸饭,蒸饭也无需明火,只用灶堂中剩下的火炭就行,当见到锅盖的四周有大量蒸汽冒出时,证明饭已经蒸熟了,跟刚才一样,如果喜欢吃锅巴,那就多蒸会儿。
其实,目前,在广大农村,还有很多农民家庭,还保留着柴火灶,因为农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柴禾,特别是山区农村,房前屋后随手就可以拾到柴禾,因为柴禾不用花钱买,确实也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为关键的时,用柴火灶做饭,确实要比电器做饭好吃一些。我们在下乡时总会看到那些农家饭庄的生意十分火爆,就是因为他们还是用柴火灶做饭。这也说明大多数人喜欢吃柴火灶做的饭。
以前,没有电,没有燃气,更没有电饭锅、电磁炉等先进的锅灶,更主要的原因是农村普遍很穷,买不起,所以只能就进取材,磊个土灶台,烧柴禾做饭。
用柴禾灶做饭的好处多。
首先是 省钱, 在农村用几块土坯、碎砖头或石头,就能垒个灶台,烧柴禾做饭,玉米杆、烂树枝、棉花杆、芝麻秸、烟秸等等,都是做饭的好燃料,可以说是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不仅不用花钱,而且还废旧利用,变废为宝,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真是两全其美。
有的人家灶台和土炕连在一起,一锅饭做好了,土炕也烧热了,寒冷的冬天,躺在热乎乎的炕上睡觉,周身暖烘烘,热乎乎,简直是一种享受。听老人们讲,冬天睡热炕,还能治疗腰疼腿疼。
家家户户炊烟凫凫,弥漫在山村的上空,是一部美妙的田园画卷和田园风光。
其次是用柴火灶 做饭好吃, 用柴禾灶做饭,慢火,慢炖,慢熬,红红的火苗吞噬着干燥的柴草,发出吡吡啪啪的响声,仿佛是一曲动听的音乐,红红的火苗悿着锅底,火力均匀,做出的饭特别好吃。以前老是用电器之类做饭,也没感觉有什么差别。中秋节回家,特意用柴禾灶熬了一锅大米粥,同样的米,同样的水,吃起来口感就是不一样,香味十足,幽香持久。儿子说,又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我来自农村,从小家里都用的是柴火灶,说一下我的看法。首先说明一下的,以前在农村用柴火灶,不是喜欢,而是不得已。
一是节约。这个好理解,以前,农村人口多,经济条件差,日子都过得紧巴巴,恨不得一分当作两分花,能节约的地方肯定要节约。柴火灶的成本小,首先是垒灶,只用得一些砖、水泥,有些人家甚至只用泥巴就可以。其次是燃料,都是花生、棉花、稻谷等农作物秸杆或野草、野树,只有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没有经济成本,可以不花一分钱。
二是取材容易。家家都种地,家家都有花生杆、棉花杆、稻草等,就在地里晒干后抱回家,随用随取。农闲时到野外砍柴,捆野草,大自然里到处都是,虽然有时候这些资源也很紧张,但也总能弄得到。而且,把这些东西作为燃料后,那些农作物得到了妥善处理,地里包括野外都干净整洁了,烧过的灰也能用来垫猪圈、肥田等,真的是循环利用,特别环保。
三是没有其他燃料。那时没有电,自然没有电饭锅、电磁炉、煤气灶这些电器。虽然有煤炉,但很多人还是舍不得用的,因为买煤不仅要花钱,还要回来自己做煤球,也麻烦。沼气也有,但很少,我们全村仅有一户,也没使用多久就熄火了。
四是一灶多用。柴火灶一般放两个锅,前锅烧饭,后锅烧水(包括饮用水和洗漱用水,都是要在锅里烧的)。有时后锅还要烧猪吃的,比如红薯、菜叶等,煮熟了才喂。
至于柴火饭味道好与差那是后来才说的事,因为以前没有用电器做饭,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差别。现在看来,柴火灶做饭虽然麻烦,卫生差些,但是做出来的饭菜味道确实有些差别的。尤其是一种吃食,只有柴火灶才能做得出来,那就是锅巴粥。有时回到农村亲戚家里,我们常常特意要求用柴火灶做饭,就是为了吃它。
问:为什么以前很多农村人都喜欢用柴火灶做饭,用柴火灶做饭有哪些好处?
用柴火做饭是农耕时代留下来的,以前不仅管农村,城市做用的也是柴火,因为以前还没有煤矿,更谈不上油气矿,用煤做饭,城市是近百年以后的事,农村烧煤,也是在七十年代以后,七十年代之前,农村极少能见到煤,农村做饭没有别的可烧,只能是用柴火灶,这不是喜欢不喜欢,在六十年代之前没有别的能源落后的情况下,柴灶喜不喜欢也得用。
自从认识了煤之后,城市才有了炉子,但城市还有很多农村去卖柴的,解放以后我父亲就去天津卖过劈柴和玉米芯。
七十年代农村有了煤球之后,还有绝大多数人烧柴灶,那是因为,烧煤球要花钱买,那时买机器煤球凭票是一块四一百斤,买人工煤球掺土多要便宜一些,但是,农村烧柴是一分钱也不用花的,每年生产队分很多,旧柴接上新柴。
农村每家院都有一个柴草垛,阴天下雨前还要把干柴抱屋里去,连阴雨时,屋里就堆半屋柴草,有柴棚的人家就堆满柴棚。
七十年代以后,农村有了煤球,但农民还是以烧柴灶为主,一是烧柴灶不用花钱,二是秋后冬天和春天烧柴灶连带热炕暖屋,一举两得。夏天屋里热就在院里或柴棚烧凉灶,也不烧煤球,因为烧柴灶随意,点火就烧,停火就不烧,烧煤球首先点炉子要半小时,等做完饭烧完水,炉子还有火还很旺就是浪费,热天浪费冬天怕中煤气,所以农村人爱烧柴灶不爱烧煤球。
农村有了采暖炉后,也爱烧柴灶,那是因为传统农村的房子都有土炕,有土炕必须要烧柴,因为"睡凉铺不睡凉炕″,睡凉炕会落下腰疼病的,而且,过去农村人就是习惯睡热炕头。
有了天然气后,人们都很喜欢,但还有很多农村人爱烧柴灶,原因就是舍不了那个热炕头,还有就是烧气花钱,烧柴一分钱不用花。
自从人类学会用火来加热食物以后,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基本上都是用柴火来生火做饭。哪怕是利用煤炭取暖做饭也是后来的事情。所以说,对于“为什么以前很多农村人都喜欢用柴火灶做饭”,这个问题本身就不能成为问题。因为用柴火灶使人类在长久的生存中,不断 探索 积累出来的最适合最经济最高效的一种生存方式。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对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并不广泛,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为了生存需要,只能利用上山柴火和田里的秸秆燃烧来加热食物。而柴火灶承担了将热能转化的作用。总体而言,柴火灶有以下这几个好处。
第一,柴火灶适用范围最广
我国农村地区地大物博,有平原,有丘陵,有高山,各地的环境居住生活条件都不太一样。但是不管在哪一个地方,我们都能看到农民家庭中会建造柴火灶。虽然具体的建造结构和设计特点有所差异,但性质都是一样的。柴火灶的适用范围是最广的,不像现在天然气灶也好,沼气灶也好,煤气灶也好,或者煤炭炉也好,都有一定的使用限制和使用范围。
第二,柴火灶做取材最方便
柴火灶使用的原材料就是农村里的秸秆残余和木柴。这些原料的取得都非常方便。像平原地区虽然没什么山,但是土地面积大,种植规模大,农村的秸秆残余,玉米杆、稻草和麦秆等等数量非常多,根本不用担心原材料短缺的问题。而在丘陵山区地带山上的灌木同样很多上山砍柴或者家里种植的桑树剪伐以后留下来的枝条,都是非常好的柴火。所以说柴火灶的取材比其他的几种都更加方便自然。
第三,柴火灶烧饭更符合习惯
农村里长期烧柴火灶,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一生都是如此,祖祖辈辈就这么流传下来。所以对于农村人来讲,烧柴火灶就是刻在心中的生活习惯,一经养成很难改变。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过去全部都是如此。虽然现在有了燃气灶,煤气灶和电磁炉等等其他的做饭方式。但柴火灶更符合农村人的生活习惯。
第四,柴火灶经济成本更低一点
前面也讲到过了,柴火灶的取材都是就地使用农作物的秸秆残余,根本就不需要再花其他的任何成本去购买。这一点不管是烧煤气、烧天然气、烧煤炭还是其他的什么都无法比拟。因为那些都需要花费金钱去购买。农民的生活本来就不富裕,如果每天生活做饭还需要花钱,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可以使用不要钱的原料取暖,做饭的情况下很多人肯定会更加倾向于使用柴火灶。
第五,柴火灶烧出来的饭菜更香
对于这一点,在农村经历生活过的人可能印象更加深刻,感触更深,只有吃过了农村的柴火灶烧的大锅饭和用小锅和电饭煲煮出来的饭对比以后,才知道柴火灶烧出来的饭菜更香。
Ⅸ 薯仔有什么好吃的做法
薯仔,咱们四川人叫它:洋芋,价格便宜,口味独特。很多人都喜欢吃薯仔,甚至还有一些人是薯仔控,一见到薯仔做的 美食 ,就口水长流,食欲爆棚。土 豆作为一种便宜的食材,可以作为蔬菜,做出很多的 美食 ,也可以作为主食,在以前缺粮的时候,就用薯仔作主食。全国各地用薯仔做出来的 美食 都非常多,从南到北各种各样的薯仔 美食 ,数不胜数。推荐5道用薯仔做的美味家常菜。
准备食材: 2个薯仔、2个茄子、3个青椒、1个番茄、一小勺白糖、适量酱油、一小勺芡粉、盐味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准备食材: 2个薯仔、一大把豆角、几瓣蒜,一小勺酱油、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
准备食材: 五花肉一块、薯仔几个、豆瓣酱一勺、红辣椒1个,青辣椒1个,几瓣蒜、几颗干花椒、各种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
准备食材: 几个薯仔,一勺豆瓣酱,几颗小葱、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
准备食材: 几个薯仔、面粉适量、鸡蛋1个、一小勺孜然粉、一小勺盐、一小勺味精、植物油适量。
制作方法:
5道美味的薯仔家常菜,简单易做,做出来菜品不仅香味扑鼻,特别的美味。尤其是烧薯仔片是我的最爱,隔三差五都会在家做一盘来吃,老婆儿子都喜欢吃薯仔。 薯仔还可以做很多的 美食 ,如薯仔烧牛肉、薯仔烧排骨、薯仔烧兔子、酸辣薯仔丝、青椒薯仔丝、泡椒薯仔丝、凉拌薯仔丝、狼牙薯仔、鱿鱼薯仔、薯仔红烧肉、麻辣薯仔片等,这些都是我爱吃的 美食 ,你喜欢吃薯仔吗?
薯仔又名叫洋芋,我们这边叫它地疙,这道食材几乎是随处可见,同时也是为数不多营养又便宜的食材之一。 虽然本身不像燕鲍翅那么高端,但是上到星级酒店,下到夜市排挡都有它的身影。做法更是多不胜数,有我们比较常见的青椒薯仔丝、酸辣薯仔丝、干锅薯仔片、薯仔烧肉等,甚至还有把薯仔做成辅料,或者雕刻成花做成摆盘。
那么问题来了,薯仔怎么做才好吃呢?其实按照我的口味,就是喜欢吃青椒薯仔丝,做法简单,而且出锅又脆又香,十分的下酒又下饭,但是我觉得这道菜肯定很多人都会做,我也就不用一一在这里说出来了。 下面我要跟大家叨叨的就是干锅薯仔片了,这道菜对于厨师或者家庭主妇的基本功要求都是比较高的, 首先开油锅就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油温一定要时刻保持在高油温,这样炸出来的薯仔才能外酥里嫩,吃起来更有口感。
接下来我就话不多说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道菜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我会用最简洁、易懂比较大众化的话语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看得懂、看的明白, 争取看过一遍能对自己的厨艺有所增长,各位小伙伴随我一同看下去吧。
主料:薯仔两个
辅料:干辣椒段十个、孜然粉两克、洋葱丝三十克、蒜泥三克、鸡精味精各两克、红油三克、辣椒面两克、盐三克
问: 为什么我炒出来的薯仔片会碎呢?
答:炒出来会碎有两点,第一可能是切的时候太薄了,稍微厚一些才行;第二就是过油的时候炸的不够脆,油温不够高这样也会导致后期烹饪变烂
问: 家里没有干锅可以不用洋葱垫底吗?
答:可以,但是会少了一部分洋葱的香味,因为洋葱垫底在后期上桌的时候,香味会慢慢融入到薯仔中,吃起来会更香
问: 做这道菜直接炒不过油行吗?
答:肯定不行,做这道菜开油锅是第一步,同时也是关键的一步,否则怎么烹饪出干香味呢?
总结一、 做这道干锅薯仔片本身步骤并不是特别多,所以每一步都应该做的非常到位,就比如开油锅,炸的时候油要多一些才能炸的均匀,这样吃才能更有食欲感
总结二、 既然是干锅菜就应该有干香味才对,那全程是一滴水都不能加的,否则薯仔炒出来会软绵绵的没有脆感,同时更会影响干锅的香味
总结三、 最后调口之后要尽量少翻动,直接把调料翻炒均匀即可出锅,因为翻炒时间过长会让孜然粉等调料扒在锅内,这样出锅就少了一部分香味
1.我们准备小薯仔500克洗净,加少许盐煮熟后压扁,洋葱50克切成米,青椒20克切米,红椒20克切米,大蒜3克剁碎,刀口辣椒面3克,老干妈豆豉十克,秋霞火锅底料五克,花椒面1克,鸡精3克,味精3克,孜然粉3克,生抽3克,2克,香油4克,葱花10克备用。
2.放上平底锅开火,放入菜籽油,把薯仔煎至两面金黄后起锅,锅中下入少许色拉油,加入姜蒜米洋葱米,青红辣椒米炒香,再加入火锅底料,老干妈,辣椒面炒出红油,再加入煎好的薯仔入锅翻炒均匀,放入鸡精味精,生抽,盐调,胡椒粉调味,继续翻炒,使薯仔入味,最后加入小葱,香油,花椒面,孜然粉,翻炒均匀起锅装盘,一道色香味美的孜香薯仔就做好了,你学会了吗?
薯仔的做法真的是太多了,清炒,红烧,焖煮,还可以做烧烤,小吃等,像现在比较流行常见的有,酸辣薯仔丝,烧薯仔片,水煮薯仔片,咖喱薯仔鸡,咖喱薯仔牛肉,凉拌薯仔丝,薯仔焖鸭,炸薯仔条,薯仔饼,干锅薯仔片,薯仔焖饭,麻辣薯仔,还有最美味的薯仔烧鸡块,这道菜我个人觉得是最好吃的,而且也是经常做的一道菜,下面就来分享下做法吧!
1、准备材料。鸡块洗净冷水下锅焯水,加入生姜,料酒去腥。煮开后捞出洗干净备用。薯仔去皮切滚刀块。
2、炒锅热油,爆香葱姜蒜、干红辣椒;放入鸡块煸炒片刻至鸡块出油,放入适量郫县豆瓣酱;翻炒片刻后再加老抽、生抽、冰糖炒匀。
3、倒入没过材料的温水大火煮开后开中小火炖煮;约5分钟后加入薯仔块同煮;炖至薯仔软糯,汤汁浓稠,加青椒、葱调味,大火收稠汤汁即可。
此做法比较简单而且又美味的一道家常菜,可以尝试做一下的。
薯仔去皮,切丝;葱切葱花。
薯仔丝装入大碗中,加入五香粉、葱花、盐,搅拌均匀备用。
燃气灶开中火,平底锅烧热,倒入油,放入约30克薯仔丝,煎至一面金黄,再翻面把另一面也煎上金黄色即可。
其他薯仔丝饼如法炮制,尽情享用吧!
1.排骨炖薯仔,把薯仔放盆里削皮,去皮后捞出备用,切成小块。
2新鲜的排骨洗净,砍成小块备用,起锅烧油加入葱姜蒜爆香,加入排骨煎至金黄捞出控油,
3.准备砂锅加λ清水,烧开把处理好的排骨放入砂锅中,十五分钟后放入排骨炖半小时即可!
4薯仔炖排骨汤是一道以清淡为主的营养靓汤,排骨酥烂,有薯仔的香味,汤鲜不腻,非常爽口。
说到薯仔,我们大凉山的人民是相当有发言权的。
在凉山,洋芋是对薯仔的亲切称呼。“我从没见过一个人这么爱吃薯仔!”这是别人对凉山小伙伴的评价。
经典款——拌洋芋
将洋芋丢进热好的有过里面,炸得金黄金黄的,然后捞出。拌上各种佐料:我们最爱的海椒面,小米辣,盐巴味精、酱油醋还有海带丝、魔芋等。啧,这款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到各种路边弹弹,简直就是一道城市的风景线。
、
火爆款——洋芋坨坨
一定要炸的金黄。配上红彤彤的海椒面,撒上一点小葱。有点还会加点酸菜。
烤洋芋
号称“大凉山汉堡包”,烤得外皮酥脆,抖音上面也能看到
除了这种汉堡包式的夹心洋芋,还有一种比较古老的就是直接不切开,给你一袋海椒面,里面只有海椒面和盐巴味精,然后剥皮蘸着吃。
还有白水煮的也用这种方法吃
炒洋芋丝, 这道太普通。就不介绍了
洋芋泥
把洋芋做成像糊状的,里面加上一点肉末,还有小葱等佐料,也是一道必吃的美味!
金元宝
其实就是把洋芋做成泥状,然后做成面饼形状然后炸脆。
干煸洋芋
把薯仔切成丝,然后做成大体形状饼状的炸至酥脆。然后放上佐料。
这道菜很考手艺,而且用过很多地方的洋芋,只有用大凉山本地产的洋芋,才能做出这道菜的精髓。(顺便告诉你,不仅要用本地洋芋,最好还是在本地做。以前在外地上班,带着去总是做不出来)
吃法还很多,来到大凉山,你敢说你喜欢吃洋芋,我就敢带你去吃洋芋宴,各种吃法不带重样的。
舌尖上的中国也曾经拍摄过大凉山的洋芋
薯仔的做法非常多,一般大家都会想到薯条和烤薯仔这些,但是这些热量非常高。大家很少会想到薯仔的另一种做法:薯仔泥。 一、将薯仔洗净去皮切成片上锅蒸熟,二、将蒸熟的薯仔取出放碗里压成泥状,三,接下来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食材(牛奶,一点点的盐,胡萝卜粒,玉米粒,沙拉,火腿肠粒等),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添加就OK了! 是不是很简单,而且符合现在人们要求的 健康 饮食习惯。有时间大家在家就可以试试
或许我这个做法你会满意哦。。是老公教我做的呢,我先来讲下做法吧
用料:
薯仔两个,切滚刀块。
细的茄子两根,也是切滚刀块
豆瓣酱少许
五花肉半斤切片
大葱适量
蒜蓉适量
酱油和料酒适量 盐适量
做法:
1、锅里热油放薯仔去炒至微黄捞起,留底油
2、把茄子放锅里炒干再炒至出油捞起,留底油
3、五花肉放进去炒至微干,下蒜蓉 大葱炒至断生,下豆瓣酱炒至出油,再下茄子和薯仔进去翻炒几下,加小半碗清水盖上锅盖,把水烧干至三分一的量就可以了
这道菜的做法非常香,而且用油量不大,小孩非常爱吃,又下饭,希望你们喜欢
对我来说薯仔是个好东西,即可做蔬菜,又能做主粮,而且薯仔的吃法很多,煎`炒`闷`炸...对我这农村娃来说,泥土烤薯仔当然是最佳的选择,小时候一放假,还是放牛都是三五个地在野地里烤,野地里烤薯仔看似简单,实际上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薯仔不能直接放火上烤,否则很容易被烧成炭,那时候的薯仔都来得不容易,老实点的孩子从家里拿,再淘一点的家伙就直接从人家地里挖,要被抓到了又是一顿揍啊。
1.烤薯仔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很重要,要选一个有一定高度的小土坡,掏出一个大洞,分别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挖通;然后选用大小均匀的土块或石头,沿着上面的洞口一层层地垒起来,像搭积木一样;垒土块的时候把洞口不断往里收缩。
2.土块之间要有一定的空隙,以便通风帮助柴火烧,把土块按一定的斜角不断往上垒,最后在顶部完全盖死收口,外形像一座金字塔,又像是城堡。
3.把附近的干草树枝都拾过来当柴火,在搭好的小土窑里点大火使劲烧,烧之前要注意把周围的干草杂物都清理干净,不然可能引起野外火灾;烧过几遍柴火后,圭窑里面和上面的土块的温度都会升得非常高。
4.这时候就可以把火灭掉,将薯仔全部扔进窑里面,然后就可以将垒起来的土堡推倒了,让土块都从洞口落进去;用铁锹铲一些土把洞口也封起来,里里外外盖严实点,把让薯仔在洞享受高温的拥抱,让美味慢慢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