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常菜谱 » 薯仔浆怎么磨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薯仔浆怎么磨好吃

发布时间: 2022-10-24 20:50:26

A. 薯仔浆的做法,薯仔浆怎么做好吃,薯仔浆的家常

  1. 准备两个薯仔。

  2. 洗干净去皮,切成大块。

  3. 放清水里洗一下,去除表面淀粉,防止沾锅。

  4. 在锅中倒三勺油。

  5. 放入薯仔块。

  6. 大火用油炸,大约炸5分钟,使薯仔块变成金黄色即可。

  7. 炸好的薯仔块捞出备用。

  8. 在锅中倒一小碗水,加半勺油。

  9. 放三勺白糖。

  10. 不停的用勺子搅动糖水。

  11. 糖水变成起大泡。

  12. 继续用勺子不停的搅动,至糖汁变成小颗粒状,没有大泡的时候就熬好糖汁了。

  13. 迅速的倒入薯仔块。

  14. 继续翻炒薯仔块。

  15. .使薯仔块全部沾上糖汁,即可出锅。

B. 酸甜薯仔丝怎么炒好吃

酸甜薯仔丝

材料:薯仔300克、西红柿20克、辣椒15克、花椒2克、大葱5克、盐3克、味精2克、香醋5克、花生油10克、香油5克、蒜5克

制作步骤

1、将薯仔削皮,切细丝,泡在水中洗去淀粉,既能避免其变黑,又能使其在炒烧时保持白嫩、爽脆。炒前捞出,沥干水分。

2、西红柿切小块。蒜稍微拍碎。

3、炒锅上火,加入油烧热 ,放葱丝爆锅,西红柿炒成西红柿酱状,再加入青红椒丝、薯仔丝,炒至八成熟时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再淋上香油和香醋,炒熟即可。

营养价值:

1、薯仔中的蛋白质最接近动物蛋白,而且,它的蛋白质含量是苹果的10倍。

2、薯仔中富含赖氨酸和色氨酸,这是一般粮食所不可比的。

3、薯仔还是富含钾、锌、铁的食物。其中,薯仔所含的钾可预防脑血管破裂。

4、薯仔中所含的维生素C也是苹果的10倍,而维生素B1、B2、铁和磷含量也比苹果高得多。从营养角度看,它的营养价值相当于苹果的3.5倍。

5、薯仔同大米相比,其所产生的热量较低,并且只含有0.1%的脂肪。如果把它作为主食,每日坚持有一餐只吃薯仔,对减去多余脂肪会很有效。

C. 怎么做"醋溜薯仔"好吃

醋溜薯仔丝方法一

做法:
1, 薯仔切丝, 放入凉水中泡半个小时, 沥干水. 葱切段.
2, 锅里放两大勺油烧热. 放一把花椒炸至表面开始变黑, 把花椒捞出..
3, 放入3,4个干红辣椒, 再把沥干水的薯仔丝倒进去, 动作要快, 要不干辣椒会变黑.
4, 翻几下薯仔丝, 放点醋, 放点盐, 继续翻炒, 等薯仔丝差不多熟了加入葱段, 鸡精, 拌匀了出锅.

要点:
1, 薯仔丝要切的细而均匀. 切不好的可以利用假期到中餐馆去训练半个月
2, 薯仔丝要用凉水泡一段时间, 炒出来才比较脆
3, 炒薯仔丝油一定要热, 醋要早放

醋溜薯仔丝方法二:

1、先洗净薯仔、去皮、切丝,再将薯仔丝放入清水洗去薯仔浆,装入盘中待用;
2、然后,将少许的花生油放入炒锅内,待油温升高以后,投入葱花爆香,放入洗净的薯仔丝进行翻炒,同时放入少许的酸醋入锅,并保持锅内有一定的水分,待薯仔丝变色以后(八成熟)放入食盐、味精等调料起锅装盘即可。
3、如果喜欢酸甜的,可用糖醋调味;
4、喜欢酸辣的,可用红油(辣椒油)醋进行调味,等等。
此菜制作的关键在于:
一、必须用清水洗净薯仔浆,防止在制作中有粘锅的可能;
二、在放入薯仔丝炒制的同时,必须放入酸醋,并保持锅内有少许的水分,防止炒焦薯仔丝;
三、在出锅时放入食盐进行调味,防止薯仔丝走失水分后,菜的口感不好(不够清脆)。假若你还想搞得好一些,你还可以临出锅时,再淋上一些花生油、香油等油料,出锅后在菜肴上点缀一些青红椒丝、胡萝卜丝、木耳丝、葱花、香菜、红樱桃等带有不同颜色得食物,以增加菜肴的色香味形。

D. 怎样做薯仔浆

薯仔浆汤的做法详细介绍

薯仔浆汤的简介及特色
汤浓醇,甘香适口。
分类标签:京菜美容菜谱减肥菜谱便秘食谱
菜品口味
咸鲜味
主要工艺


食材明细
薯仔(黄皮)100克
牛奶300克 奶油30克
韭菜5克 鸡蛋黄60克
教您薯仔浆汤怎么做,如何做薯仔浆汤才好吃
1.先把择好的韭菜洗净切好,用油轻炒一下,加去皮洗净的薯仔片,加5杯水,放盐煮半小时。
2.煮好的薯仔和汤一起通过筛子擦碎,加热牛奶搅匀。
3.上桌前放奶油和牛奶混匀的蛋黄。
薯仔浆汤的做法小贴士
食物相克:
鸡蛋黄:鸡蛋黄不能与红糖、糖精、豆浆、兔肉同食。

E. 薯仔磨成浆喝治糖尿病吗

糖尿病是人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薯仔浆本质上是中含糖的营养物质,是不可以治疗糖尿病的

F. 薯仔有什么美味的做法

嗯哼~好多哦~

鲜椒木耳薯仔片
主料:
薯仔 青椒
黑木耳
辅料:
姜适量 花椒适量
鲜椒木耳薯仔片的制作步骤:
1 将薯仔切片儿,然后用清水泡10分钟左右,以去除薯仔中的大量淀粉,防止粘锅;
2 木耳清洗干净后,用开水稍微烫一下,以去除木耳本身捎带的土腥味儿;
3 青椒掰成小块儿,尽量小一些;
4 热油,八成热时放入花椒与姜丝炝锅,然后倒入泡好控过水的薯仔片,不断翻炒3分钟左右,以防粘锅;
5 然后依次放入木耳和青椒,翻炒2分钟左右,加盐与鸡精,出锅。
小贴士:
味道清淡,但不失咸香之味儿。
木耳可以清除体内垃圾,爱美的女性朋友若是晚上做此菜,因薯仔中还有大量淀粉,可以选择不吃主食,还可达到减肥的效果哦!
注:木耳用开水烫一下即可,千万不要长煮,以免炒完失了口感。
若平时只炒青椒与薯仔片,在出锅前还可选择稍加点儿酱油,用以调色。

酱拌薯仔
主料:
薯仔
辅料:
炸酱 黄瓜
酱拌薯仔的制作步骤:
1 薯仔去皮切成滚刀块,蒸熟黄瓜切成丁
2 将薯仔盛到碗里,拌上炸酱
3 洒上生黄瓜丁即可。

奶油薯仔泥
主料:
薯仔 盐
牛奶

辅料:
鸡精 黄油少许
奶油薯仔泥的制作步骤:
1 将薯仔削皮洗净,放入水里煮半小时左右,加入少许盐。可用筷子试探,能很轻松地戳到内部就可以了。
2 把薯仔捞出,沥干水,放入碗中,用调羹或是筷子把薯仔搅碎。
3 然后放入适量的牛奶或者奶酪后继续搅,直到搅匀并且成泥状即可。

鸡汁薯仔泥
主料:
薯仔 牛奶
鸡汤 火腿
辅料:
黄油 盐1-2匙
黑胡椒粉 水淀粉
鸡汁薯仔泥的制作步骤:
1 中等大小的薯仔2个,去皮洗净,切成几大块。
2 放入清水锅内,煮熟。捞出,放到大碗里,用汤匙把薯仔压成泥,放一匙黄油(这里用的玛琪琳,就是植物黄油),一点盐,1-2匙牛奶,拌匀。不要太稀了。
3 把拌匀的薯仔泥挖成小球,或者用手揉成小球,放在盘子里,摆好。若是用手来做小球的话,把手用清水沾湿,就不会粘手了。
4 小锅里倒入小半碗鸡汤,加黑胡椒粉,加切成细丝的火腿丝(或者香肠丝),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把芡汁倒在薯仔球上鸡汁薯仔泥就做好了。这里用的鸡汤已有咸味,所以,就没有再加盐,若是没有咸味的话,就要酌情加一点盐才好。

小贴士:
1、取一点淀粉加水搅匀,即是水淀粉,喜欢薄芡的话,就少放点淀粉,喜欢厚芡的话,就多放点淀粉。
2、关于薯仔泥,可以用买来的现成薯仔泥粉(据说肯德基等快餐店就是用现成的薯仔泥粉),加牛奶、黄油等直接来调,也可以用薯仔自己来做。个人觉得,还是自己用薯仔现做的更鲜香好吃,所以,只有想要偷懒的时候,才用薯仔泥粉。
3、关于鸡汁,自己熬当然好,不过,如果嫌麻烦,就用买的鸡汤罐头了。
特点:营养丰富。而且将薯仔泥当主食来吃可以帮助减肥。

肉松薯仔
主料:
肉松(猪肉最好,牛肉亦可)20克 薯仔两颗
辅料:
食油适量
肉松薯仔的制作步骤:
1 薯仔削皮,切成长块,稍厚一点没关系。洗净。
2 将薯仔放入开水中煮3分钟,捞出,控干水分。

3 将肉松解压,放入盘中备用。
4 炒锅放入适量食用油加热,将煮过的薯仔条放入锅中翻炒。
5 将肉松放入锅中,与薯仔条一起翻炒,搅拌均匀即可。
小贴士:

1、这道菜的关键词是“松软”,所以薯仔条要熟的松软就十分重要了。

2、薯仔是比较吸油的,所以建议各位菜友不要放太少的油,而且油太少也容易沾锅。

3、肉松放入温度太高的炒锅中,比较容易糊,因此建议各位放入肉松后可以适当调小火力,或者稍加翻炒即关火(但稍加翻炒,很难将肉松均匀地包在薯仔条上~~~)。
4、肉松本身是咸的,所以喜欢清淡的朋友就可以不加任何调料了。

牛肉薯仔汤
主料:
牛肉(肥瘦) 1000克 薯仔500克
辅料:
味精5克 胡椒粉2克
料酒25克 小葱15克
大蒜15克 桂皮10克
盐5克 姜15克
牛肉薯仔汤的制作步骤:
1 牛肉切成4厘米长、3厘米宽、0.5厘米厚的片,用冷水泡约2小时后,连水倒入锅内烧开,撇去泡沫;
2 牛肉熟透后倒入砂钵内,放入拍破的葱、姜、桂皮、料酒、盐,移用小火炖烂,然后去掉葱、姜、桂皮;
3 薯仔削去皮,切成滚刀块,用碗装上,放入牛肉汤,上笼蒸烂取出;
4 大蒜切成段;食用时,将薯仔倒入牛肉内,上火烧开后加味精和大蒜调好味,然后装入汤碗内,撒上胡椒粉即成。

咖喱牛肉薯仔饭
主料:
牛肉300克 薯仔500克
辅料:
姜片五片 葱段两段
咖喱块一块 料酒一勺
盐一勺
咖喱牛肉薯仔饭的制作步骤:
1 牛肉和薯仔都切成小块备用。
2 锅里煮开水,放姜片,葱段,料酒,盐。牛肉块放进去略煮一下。
3 锅烧热,放油,用姜末蒜末爆出香味,放牛肉块和薯仔块炒一下。
4 加入水微炖一下,水不用放太多,稍稍没过牛肉块和薯仔块即可。
5 约炖十分钟,加入咖喱块。咖喱块融化后再炖十分钟左右。中间的时候加一点点盐。要放小火,不然会糊。
小贴士:
1.薯仔块也应先焯一下,这样后来就不用加很多时间来炖了。
2.炒牛肉块的时候可以加一点酱油或者老抽,这样颜色会漂亮一点。
3.不要放太多盐。

薯仔炖鸡肉
主料:
琵琶鸡腿400克 薯仔3个
洋葱2个 大蒜6粒

姜1块 胡萝卜1个
紫苏4片 红辣椒1棵
大葱半棵
辅料:
韩式辣椒酱3大勺 辣椒粉2大勺
盐1小勺 色拉油少许
芝麻油2大勺 糖2大勺
料酒1小勺 胡椒少许
薯仔炖鸡肉的制作步骤:
1 洋葱竖切成条状;大蒜(4粒)切碎;胡萝卜切块儿;姜切片;紫苏、红青椒、大葱切丝。
2 将锅烧热,加入少许色拉油,待油热了以后放入琵琶鸡腿,炒至腿皮的颜色变白;加入洋葱,炒3分钟;然后,加入胡萝卜再炒2、3分钟;炒好以后加汤,待汤煮开,用勺子撇去上边的菜沫。
3 往蒜末里加入芝麻油、辣椒粉、辣椒酱,搅匀后,慢慢加入菜锅。将菜汤拌均匀后,盖锅煮10分钟。
4 将薯仔带皮洗净后,分别包上保鲜膜,放入微波炉,600w加热5分钟。取出剥皮后,每个都分别横竖两刀切成4块儿。
5 往已经煮了10分钟的菜里,加入薯仔块儿,再加入糖、盐,盖锅再煮10分钟。
6 待菜煮好以后,关火,加入葱丝、红青椒丝、紫苏丝;稍微盖会儿盖子,就搞定这个韩式薯仔炖鸡肉了。

干煸薯仔片
主料:
薯仔三个、洋葱半个
辅料:
盐3克
干煸薯仔片的制作步骤:
1、薯仔去皮切片,用清水洗去表面的淀粉后滤干,最好再用干布或厨房纸抹干表面水份,洋葱切片;
2、热锅入油,油温后下薯仔片先大火煸炒几分钟;
3、然后调中小火慢慢煸炒薯仔片,注意经常翻动,不要炒焦了;
4、当薯仔片煸成金黄色时,加盐调味炒匀;
5、接着下洋葱煸炒,当洋葱炒软煸出香味时,出锅装盘即可.

孜然薯仔
主料:
薯仔 香菜
姜片
辅料:
孜然粉适量 干百里香少许
黑胡椒粉少许 干红辣椒少量
油少许 盐少量
蘑菇精少许
孜然薯仔的制作步骤:
1 薯仔清洗干净;姜片切成姜末;干红辣椒切成末;香菜洗净后切碎;
2 将洗净的薯仔放入煮锅用适量的水煮熟软,放凉后去皮切成丁;
3 将孜然粉、干百里香、黑胡椒粉、干红辣椒末、姜末和盐混合一起,倒入已七成热的油锅中翻炒一下,然后倒入薯仔丁一起翻炒直至入味;
4 再调入点蘑菇精,最后放入香菜碎,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腊肉薯仔饭
主料:
大米300克 腊肉1块
豌豆100克 大薯仔1个
辅料:
油适量
腊肉薯仔饭的制作步骤:
1 将腊肉冲净,放入蒸锅中,大火蒸20分钟取出,稍冷却后切片1厘米长的小薄片。薯仔去皮切成1厘米大小的丁。豌豆洗净沥干(如是冷冻豌豆,可提前放入清水中解冻)。
2 锅中倒入油,大火烧至7成热时,放入腊肉,薯仔丁和豌豆,翻炒2分钟后倒入电饭锅中。
3 大米洗净倒入电饭锅(水位高度约中指第一个关节的位置),盖上盖子,按下开关,待提示米饭煮好后,打开盖子用勺子从锅底将腊肉,薯仔和豌豆翻拌上来,再盖上盖子焖10分钟食用更佳。
小贴士:
腊肉要蒸过之后再用,这样的话,口感更软嫩。不要切片后再蒸,否则香味的流失会比较大。腊肉都有一定的咸度,因为米饭中不要放盐。
另外,每次蒸腊肉比较耽误时间,可以一次多蒸几块,不用的腊肉冷却后,单独用保鲜袋包起来,放冰箱冷冻保存。下次用的时候,直接放室温解冻就方便多了。
在没有鲜豌豆的季节可以用冷冻的。豌豆上市的季节里可以多买一些,将豆子包出来,不需清洗直接放在保鲜袋里,放冰箱冷冻,可以保存很久很久,随吃随取。

蛋焗香葱薯仔饭
主料:
薯仔一个 剩饭一碗
辅料:

香葱若干 蔬菜丁若干
鸡蛋一个 黑胡椒少量
盐、油少量
蛋焗香葱薯仔饭的制作步骤:
1 薯仔在沸水中煮熟到微软
2 锅中热油,下香葱末炒香,倒入米饭、薯仔、蔬菜炒匀,加少量盐和黑胡椒
3 把炒好的米饭放在碗里,上面撒上胡椒粉,打一个蛋,放进微波炉里面,中火五分钟

以上~

G. 薯仔是怎样改变世界的 读后感

在今天,薯仔(也称马铃薯、洋芋等)是全球第五大作物,名次仅排在小麦、玉米、稻谷和甘蔗之后。但直到18世纪,薯仔对欧洲人来说还是一种新东西,法国王室规劝农夫种植薯仔,规劝法国人多吃这种奇异的新物种,而美丽的薯仔花则一度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非常喜欢薯仔花,她甚至把它们戴在头上,而路易十六本人则把一朵薯仔花放进打眼中,以至激发了一种短期时尚――法国贵族把薯仔植物挂在衣服上招摇过市。
光荣属于安第斯山先民
薯仔是由西班牙殖民者从美洲引入欧洲的。1853年,人们为16世纪英国探险家德雷克爵士(此人专门在美洲打劫西班牙商人)塑立了一座雕像:德雷克凝望地平线,右手握着一枚薯仔。雕像底座上写着:“德雷克爵士,欧洲薯仔传播者,1586年。数百万播种地球的人们,永远铭记他。”实际上,把薯仔引入欧洲的人很可能不是德雷克爵士;即便是他,这项荣誉也应该属于种植薯仔的安第斯山人。
安第斯山,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沿南美洲太平洋海岸形成一道8850千米长、在许多地方高度超过6700千米的屏障,其上分布着由地质断层连接的多座火山,这些断层互相推挤,引发地震、洪水和山体滑坡。就算在地质平静时期,安第斯山区的气候也复杂多变,由于空气稀薄,气温可以在短短几小时内从24℃下降到0℃以下。然而,在这个地质、气候条件如此恶劣的地方,’却出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甚至还在古埃及^修建金字塔的时候,安第斯山人已经建造起了他们自己的大庙和仪式广场。数千年来,从当今厄瓜多爾尔尔到智利所在地,好斗的安第斯山人争权夺利,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印加人,他们在闪电般的袭击中占领了安第斯山区的大部分,他们建造道路和城市,这些城市因使用黄金而显得金碧辉煌。安第斯山区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但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都是由块根农作物供养的,而本文所讲的薯仔,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薯仔起源于秘鲁南部,早在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5000年,秘鲁人就开始对野生薯仔进行改良和人工种植。野生薯仔包含茄碱和番茄碱,科学家相信这些有毒化合物帮助薯仔抵御危险,如真菌、细菌和人类的袭击。安第斯山区先民发现,骆马和无峰驼在吃有毒植物前会先舔食黏土(在骆马和无峰驼的胃里,有毒植物与黏土微粒粘在―起,最终安全通过消化道,使它们不会中毒。请参见相关链接:《怎样避免薯仔毒性》)。受此启发,他们把野生薯仔浸泡在用黏土和水配制的“卤液”里。最终,安第斯山人繁育出了低毒性薯仔。不过,一些毒性大的古老薯仔品种也保留了下来,因为它们更能抵御风霜。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市场上,迄今仍有薯仔和黏土―起出售。
像今天的欧洲人一样,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也是把薯仔烤、烘和捣碎后食用。比如,把薯仔烤烘、削皮、剁碎、晾干,制成“薯仔碎”;把薯仔放进水里发酵,制成黏稠而有臭味的“薯仔茸”;把薯仔磨成浆,过滤,制成“薯仔浆”。最常见的一种做法是:在夜里把薯仔晾在室外,然后在早晨的阳光下解冻;经过多次冻结、解冻后,制成绵软多汁的薯仔团;挤出水分,成为僵硬的“薯仔沫”,也称巧纽薯仔;用巧纽薯仔炖制出一种安第斯山风味汤。在永久低温的地下仓库里,巧纽薯仔保存多年也不会损失营养成分,可以作为粮食歉收时的保险粮储备。印加军队乃至整个印加帝国、印加文明之前的文明、后来的西班牙殖民者,都依赖巧纽薯仔生存。16世纪,银矿工人以巧纽薯仔为食,为西班牙殖民者创造了巨额财富。
就算在今天,一些安第斯山区村民庆祝薯仔丰收的方式也和几百年前的祖先几乎―模一样。收获薯仔后,村民在自家的薯仔地上,先把土堆进近50厘米高的拱顶陶炉中,然后把茎秆、稻草、灌木、木片和牛粪塞进炉子里燃烧,直到炉子烧得发白时,把新鲜薯仔放进炉灰里烘烤。人们用烤薯仔蘸着粗盐和黏土吃,夜风把烤薯仔的香味带到几千米外。
薯仔改变了世界
1532年,以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为首的首批西班牙殖民者抵达安第斯山地区,他们发现了当地印第安人吃的这种奇异的圆形块茎。很快,发现新食物的消息传播开来。30年之内,甚至远至加那利群岛的西班牙农夫也开始向法国和荷兰(荷兰当时是西班牙帝国的―部分)出口薯仔了。对薯仔的最早的科学描述,则是在1596年由―位瑞士自然学家给出的。
与此前的欧洲作物都不同,薯仔不是生长自种子,而是生长自小块的块茎。欧洲农夫最初对这种外来作物既有兴趣又很怀疑,有人认为它是催情物,有人认为它是发烧或麻风病的诱因。法国哲学评论家丹尼斯‘狄德罗在其所着《网络全书》(也是欧洲启蒙时代的第一本纲要)一书中对薯仔持中性态度。他写道:“无论你怎么烹制,这个块根(薯仔)都索然无味,黏黏糊糊。它不被认为是一种美食,但能提供充足合理的健康食物。它会引起腹胀,但对农人和劳工的强壮身子来说,腹胀又算得了什么呢?”
由于这种不太热心的推荐,薯仔在欧洲传播缓慢。1744年,普鲁士(德国北部的古王国)遭遇大饥荒,身为薯仔爱好者的国王腓特烈大帝下令农夫吃薯仔。在18世纪的英格兰,农夫们认为薯仔来自于他们的死敌。法国在接纳薯仔方面的步子尤显慢吞吞的,在法国传播薯仔的先锋人物是奥古斯丁?巴曼提耶。
巴曼提耶是一名药剂师,曾在“七年战争”期间服役并被普鲁士军队五次抓获。在多次坐牢期间,他能吃到的食物几乎只有薯仔,但薯仔保持了他的身体健康(请参见相关链接:《薯仔的营养价值》)。这促使巴曼提耶在战争于1763年结束后变成了营养化学先驱,他把自己的余生都用来推广薯仔。
巴曼提耶可谓生逢其时。1775年,路易十六加冕后,取消了对谷物价格的控制,导致面包价格飞涨,并引发了“面粉大战”――82个城镇发生了超过300次内乱。巴曼提耶不遗余力地宣传:只要法国人愿意吃薯仔,内乱就会烟消云散。与此同时,他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公关秀:向高层贵宾提供全薯仔晚宴,据说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也是贵宾之一,他吃得如此尽兴,乃至于把法国菜介绍给了美国人;据说巴曼提耶还游说国王夫妇戴薯仔花;他还在巴黎市郊大面积种植薯仔。
在17、18世纪的欧洲,大多数年份都出现了饥荒:从1500-1800年,法国发生了至少40次全国性大饥荒;从1523N1623年,英格兰发生了17次全国性大饥荒。很显然,当时欧洲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而薯仔改变了一切――那时多达一半的农田都实行休耕,只有夏天才耕种,而薯仔引入后,农夫们在黼地上种植薯仔,欧洲的粮食供应翻了番。
到18世纪末,薯仔在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成为大宗食物。几乎40%的爱尔兰人除薯仔外不再吃其他任何固体食物;在荷兰、比利时、普鲁士和波兰,这―数字在10%~30%之间。在从爱尔兰到俄罗斯乌拉尔山以西的3200千米长的“薯仔国家带”,温饱问题几乎全部解决。最后,欧洲在粮食供应方面终于能自给自足了。

H. 把生薯仔磨成江后怎样才能做包子

用薯仔浆和面粉和面,加酵母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