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西盟有哪些好吃的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西盟有哪些好吃的

發布時間: 2022-06-13 00:26:33

A. 普洱美食推薦,普洱有什麼好吃的,普洱必吃美食推薦,普洱美食攻略

普洱美食小吃推薦
豆腐
雞豆腐是思茅的一道傳統名菜,原料主要是雞肉和雞蛋。成品狀如水豆腐,撒上備好的蛋片絲、火腿絲、蔥花等佐料即成。食用時用羹匙盛起品嘗,味道鮮而微甜,男女老少均愛吃,營養價值很高,到思茅的人都喜歡嘗一嘗。
豆湯米干
「米干」即昆明叫的卷粉,廣東人叫的腸粉,都是現蒸熱賣。普洱地區寧洱縣城的豆湯米干遠近聞名,原料為用當地干豌豆磨成的豆麵粉,經種種工序做成新鮮米干並切成條絲狀,放人碗中舀入豌豆麵糊湯,並加上韭菜、豆芽、姜蒜湯、醬油、味精、麻油、油辣椒等佐料,配以一碟泡腌蘿卜或泡腌京白菜即配套成了寧洱豆湯米干,吃起來松軟可口而鮮甜。
肉心水酥
肉心水酥是普洱地區的傳統名菜,以墨江的較有名。特點是既泡又酥,又香又甜,既是菜又是湯,男女老少均愛吃。原料為瘦豬肉、花生仁、雞蛋、麵粉等,拌好後放入油鍋炸至微黃取出晾乾,然後放入清雞湯或豬排骨湯中煮至浮起,再撒進味精、胡椒粉,然後舀入裝有豌豆尖的菜碗里即成。當地人稱之為「壓桌菜」。
雞肉爛飯
雞肉爛飯是普洱地區西盟縣佤族待客的上品,具有清香酸辣,和胃生津,山野味十足的特點。普洱洗馬河公園民族風情園內的佤族風味樓上,即可品嘗到這種美味佳餚。
火燒豬
火燒豬是景東縣彝族的一道地方民族名菜,據說這種燒烤烹調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火燒豬吃起來酥脆、清香可口,保持了原汁原味,新鮮而純正,是彝族人民在喜慶或宴請貴客時出手的一道佳餚。
三尖角粑粑
三尖角粑粑是普洱地區景東、鎮沅、景谷、墨江、思茅一帶流行的食品,是其特點是狀如菱角,薄如蟬翼,口感柔和,糯而不膩。

B. 五十六個民族的美食

紅燒茄子,羊肉,粉湯。

C. 西盟指哪些國家

西盟不是國家,西盟全稱西盟佤族自治縣,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

西盟佤族自治縣糧食作物以水稻、旱稻、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咖啡、甘蔗、米蕎等;工業形成了水力發電、采礦冶煉、建築材料和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產業體系;旅遊景區有勐梭龍潭、木依吉神谷等。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2019年4月30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決定西盟佤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公布,西盟佤族自治縣獲組織創新獎。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8年,區改鄉、鄉改村,西盟縣調整為1個鎮(西盟鎮),7個鄉(新廠鄉、中課鄉、岳宋鄉、力所拉祜族鄉、勐梭鄉、翁嘎科鄉、莫窩鄉)。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傈僳拉枯族鄉復名為力所拉枯族鄉。

2000年,西盟縣政府由西盟鎮遷至勐梭鄉,勐梭鄉改為勐梭鎮;西盟縣轄2個鎮(西盟鎮、勐梭鎮),6個鄉(新廠鄉、中課鄉、岳宋鄉、力所拉祜族鄉、翁嘎科鄉、莫窩鄉)。

2006年,西盟鎮和莫窩鄉合並為勐卡鎮;西盟縣轄2個鎮(勐梭鎮、勐卡鎮),5個鄉(翁嘎科鄉、力所拉祜族鄉、岳宋鄉、新廠鄉、中課鄉)。

2013年,中課鄉、新廠鄉、翁嘎科鄉分別撤鄉設鎮;西盟縣轄5個鎮(勐梭鎮、勐卡鎮、中課鎮、新廠鎮、翁嘎科鎮),2個鄉(力所拉祜族鄉、岳宋鄉)。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西盟佤族自治縣轄5個鎮,2個鄉。政府駐勐梭鎮。

D. 普洱有哪些景點

茶馬古道遺址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遺址茶馬古道,是唐代以後,特別是清朝光緒年間至民國時期思茅通往昆明、西藏、瀾滄、打洛、洵甸等地的茶馬道,是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也是思茅物資交流、進行貿易的南方絲綢之路。

寧洱觀音山寺

寧洱觀音山寺,神秘、清幽的寧洱觀音山寺,位於茶都古府寧洱縣城以北約6公里的觀音山上,為普洱市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佛教聖地。

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

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瀾滄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位於雲南省瀾滄縣城東南的惠民鄉景邁、芒景兩個村委會境內,距縣城70公里。古茶林山脈主要由西北向東南走向,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8℃。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生長在海拔1900米的雲南省瀾滄縣富東鄉邦崴村新寨寨腳園地里。【體貌特點】為喬木型大茶樹,樹姿直立、分枝密、樹高11.8米,樹幅8.2×9米,基部干徑1.14米,最低分枝0.7米,樹齡在1000餘年,從古到今一直被當地茶民所採摘利用,但鮮為外界人所知。

孟連宣撫司署

孟連宣撫司署,位於雲南省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娜允古鎮內。孟連宣撫司署保存完好,融傣、漢建築特色為一體。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襲土司的統治,自明清延續到民國時期,歷經500餘年。

忙壩鸚鵡

忙壩鸚鵡,忙壩村民小組是思茅區思茅港鎮茨竹林村轄區內的一個布朗族寨子,位於糯扎渡自然保護區邊上,有50多戶人家,200多人,從那瀾驅車1個多小時即可到達。這是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人傑地靈的地方,在這里世代生活著的除了熱情好客、純朴善良的布朗族群眾以外,還有數百隻被當地人叫作「鸚哥」的一種鳥----大紫胸鸚鵡。大紫胸鸚鵡又叫大緋胸鸚鵡,中型鳥類,體長35一50厘米。

茶城觀景台

茶城觀景台,茶城觀景台位於普洱市思茅區梅子湖旅遊環線,整個觀景台佔地16.8畝。觀景台建設以原始生態環境為基礎,不破壞周圍茶樹林,稍加人工雕鑿而成,把觀景台帶入茶林中,為公眾提供一個以休閑為主的場所。在觀景台西北面近看連綿起伏的茶地,遠處眺望美麗的中國茶城——思茅;西南面可觀賞自然生態茶山、湖泊干海子和風景名勝區梅子湖公園,湖邊群山環抱;遠處是一望無際的思茅松。

帕庄河自然保護區

帕庄河自然保護區,帕庄河自然保護區位於正興鎮帕庄河帶,距縣城60餘公里,離普洱約50公里的地方,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傣族小乘佛教朝仙聖地,也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岩溶地貌風景區。景區緊鄰彌寧公路,交通方便,河水自東向西流入小黑江。帕庄河水常年清澈見底,碧水灣環,兩岸群山合抱,石灰岩裸露活岩壁陡峭浩然如廳,氣勢非凡,或鍾乳石倒懸玲瓏剔透,如塑如雕,或似皇宮玉苑畫欄,幽深靜雅,或如綵綢錦緞,輕盈飄逸......山上青樹翠蔓,蒙絡搖墜。

里坎喃朵塔景區

里坎喃朵塔景區里坎瀑布景區傣族稱「里坎喃哆嗒」。里坎村民小組位於西盟縣城西北面,屬於塊狀聚落,生活著63戶316位傣家人,海拔840米,距新縣城約4.7㎞。景區內主要有雄偉壯觀的里坎瀑布;具有現代橋梁鼻祖之稱的佤族藤索橋;原始、自然、簡單造橋工藝建成的佤族木橋;有凄涼、哀怨、動人的里坎瀑布傳說;有著歷史悠久的里坎寨子來源傳說;周圍有保護完好的參天古樹、鬱郁蔥蔥的原始森林;在觀瀑亭里可以動中有靜的觀看瀑布;走累了可以在休趣亭里坐下來邊休息邊欣賞傣家的田園風光;走到村子,可以到緬寺里了解傣族文化的悠久、博大精深和原始自然的宗教、習俗;如果你想品嘗傣家的飲食,熱情好客的傣家人就會做出風味獨特的菜餚招待你。

景東縣文廟

景東縣文廟景東文廟位於景東老城中心地段,左鄰景東最高學府——景東一中,是滇西南最大的孔廟,又叫黌學,它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總面積5292平方米,曾多次遭戰亂焚毀,又多次重修。最近一次是1984年由國家撥款重修,整座建築為多級台階庭院式建築群。文廟背靠巍巍無量山,面臨滔滔川河水,五條蛟龍朝聖人,一隻采鳳拜先師。自然景觀十分優美。在古梅、蒼松、翠柏的襯托下,更富有詩情畫意。文廟內有半池、欞星門、大成殿、廂房等建築。其中半池是用條石砌成的一個月牙池,美觀大方。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E. 雲南普洱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普洱美食小吃推薦
雞豆腐
雞豆腐是思茅的一道傳統名菜,原料主要是雞肉和雞蛋。成品狀如水豆腐,撒上備好的蛋片絲、火腿絲、蔥花等佐料即成。食用時用羹匙盛起品嘗,味道鮮而微甜,男女老少均愛吃,營養價值很高,到思茅的人都喜歡嘗一嘗。
豆湯米干
「米干」即昆明叫的卷粉,廣東人叫的腸粉,都是現蒸熱賣。普洱地區寧洱縣城的豆湯米干遠近聞名,原料為用當地干豌豆磨成的豆麵粉,經種種工序做成新鮮米干並切成條絲狀,放人碗中舀入豌豆麵糊湯,並加上韭菜、豆芽、姜蒜湯、醬油、味精、麻油、油辣椒等佐料,配以一碟泡腌蘿卜或泡腌京白菜即配套成了寧洱豆湯米干,吃起來松軟可口而鮮甜。
肉心水酥
肉心水酥是普洱地區的傳統名菜,以墨江的較有名。特點是既泡又酥,又香又甜,既是菜又是湯,男女老少均愛吃。原料為瘦豬肉、花生仁、雞蛋、麵粉等,拌好後放入油鍋炸至微黃取出晾乾,然後放入清雞湯或豬排骨湯中煮至浮起,再撒進味精、胡椒粉,然後舀入裝有豌豆尖的菜碗里即成。當地人稱之為「壓桌菜」。
雞肉爛飯
雞肉爛飯是普洱地區西盟縣佤族待客的上品,具有清香酸辣,和胃生津,山野味十足的特點。普洱洗馬河公園民族風情園內的佤族風味樓上,即可品嘗到這種美味佳餚。
火燒豬
火燒豬是景東縣彝族的一道地方民族名菜,據說這種燒烤烹調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火燒豬吃起來酥脆、清香可口,保持了原汁原味,新鮮而純正,是彝族人民在喜慶或宴請貴客時出手的一道佳餚。
三尖角粑粑
三尖角粑粑是普洱地區景東、鎮沅、景谷、墨江、思茅一帶流行的食品,是其特點是狀如菱角,薄如蟬翼,口感柔和,糯而不膩。

F. 介紹普洱美食的日記

普洱美食有以下幾種:
1、雞豆腐
雞豆腐是思茅的一道傳統名菜,原料主要是雞肉和雞蛋。成品狀如水豆腐,撒上備好的蛋片絲、火腿絲、蔥花等佐料即成。食用時用羹匙盛起品嘗,味道鮮而微甜,男女老少均愛吃,營養價值很高,到思茅的人都喜歡嘗一嘗。
2、豆湯米干

「米干」即昆明叫的卷粉,廣東人叫的腸粉,都是現蒸熱賣。普洱地區寧洱縣城的豆湯米干遠近聞名,原料為用當地干豌豆磨成的豆麵粉,經種種工序做成新鮮米
干並切成條絲狀,放人碗中舀入豌豆麵糊湯,並加上韭菜、豆芽、姜蒜湯、醬油、味精、麻油、油辣椒等佐料,配以一碟泡腌蘿卜或泡腌京白菜即配套成了寧洱豆湯
米干,吃起來松軟可口而鮮甜。
3、肉心水酥
肉心水酥是普洱地區的傳統名菜,以墨江的較有名。特點是既泡又酥,又香又甜,既是菜又
是湯,男女老少均愛吃。原料為瘦豬肉、花生仁、雞蛋、麵粉等,拌好後放入油鍋炸至微黃取出晾乾,然後放入清雞湯或豬排骨湯中煮至浮起,再撒進味精、胡椒
粉,然後舀入裝有豌豆尖的菜碗里即成。當地人稱之為「壓桌菜」。
4、雞肉爛飯
雞肉爛飯是普洱地區西盟縣佤族待客的上品,具有清香
酸辣,和胃生津,山野味十足的特點。其主要原料為雞肉、大米、酸筍等,加之姜、芝麻、辣子、花椒、木漿子、香茅草、細鹽、大煙子、蘇子等位料,並不斷地攪
拌,待飯煮成稠糊狀即成雞肉爛飯。普洱洗馬河公園民族風情園內的佤族風味樓上,即可品嘗到這種美味佳餚。
5、火燒豬
火燒豬是景東縣彝族的一道地方民族名菜,據說這種燒烤烹調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火燒豬吃起來酥脆、清香可口,保持了原汁原味,新鮮而純正,是彝族人民在喜慶或宴請貴客時出手的一道佳餚。
6、三尖角粑粑

三尖角粑粑是普洱地區景東、鎮沅、景谷、墨江、思茅一帶流行的食品,是其特點是狀如菱角,薄如蟬翼,口感柔和,糯而不膩。原料為優質糯米和大米,混合磨
漿,再經過蒸、調等工序做出成品來包餡料。若吃鹹味的,就用火腿、鮮肉、韭菜末等做成咸餡。要吃甜的,就用白糖、蜂蜜、核桃、花生、芝麻、雞冠油做成甜
餡。最後用三指擠捏成三角狀,形如菱角,以芭蕉葉做墊,放在甑子內蒸熟後即可食用。

G. 普洱有什麼好吃的特產

1、普洱茶,又名滇青茶,屬於黑茶類,因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名普洱茶。普洱茶以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使用亞發酵青茶製法,從發酵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成品分為散茶和緊壓茶兩類。

2、墨江雲針,針形曬青綠茶之一。產於雲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以外形緊細如針,鋒苗挺直,毫芽銀白而得名。

3、紫米八寶飯,紫米也稱「紫糯米」、「接骨糯」。僅產於雲南思茅和西雙版納地區。因顆粒長、色紫紅,做成飯粥後色更鮮艷,故名紫米八寶飯。

4、雲南沱茶,以一、二級滇青原料,蒸壓成研究會形外徑8厘米,高4、5厘米,外觀顯毫,品質最好的是「特級沱茶」,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喉味回甘,湯色橙黃明亮。

H. 國內有哪些好玩又沒那麼多人,不會太商業化的地方嗎

西安的大皮院、安徽的徽杭古道績溪紫園,好吃的美食,好看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景都有。並且知道的人相對較少,不會太商業化。

績溪縣城東的上馬石村,有一幢紫園。位於通往龍川景區的必經要道,佔地一萬余平方米。整座院林依山勢而建,將山川的自然景色包裹在人工的樓台建築之中。藏風聚水,巧奪造化,別出心裁。

I. 雲南思茅和瑞麗有什麼旅遊景點

思茅現在改名為普洱,主要景點:
普洱:菜陽河、萬畝茶園……
景東自治縣:文廟……
景谷自治縣:塔包樹樹包塔……
鎮遠縣:千年古茶樹王……
墨江縣:北回歸線……
寧洱縣:溫泉,西門岩子……
江城縣:一眼望三國(一隻腳可以同時踩三國,全國獨一無二)……
瀾滄縣:班崴古茶樹……(全國唯一拉祜族自治縣)
西盟縣:勐梭龍塘……
孟連縣:宣撫司署、金塔……

每個縣都是民族自治縣,有很多民族風俗和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上述都是主要景點,具體你可以找旅遊網查一查。缺點:景點有些分散,坐車比較痛苦,要是你不會暈車的話,欣賞沿途風景也是一種享受!
特產:普洱茶、泰國貨!

瑞麗:我去過的:畹町、國門,還有幾個佛寺,對了,那裡賣的勐拱玉器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