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灌腸的各地品種
內黃灌腸是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特有的地方風味小吃,它是以豬血、豬腸、麵粉、香油、五香料為主要原料所製成。
內黃灌腸以邱家為最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內黃南街邱秀山的曾祖父,原以殺豬賣肉為業。這位邱姓老人因常去縣衙送肉,不斷看到廚里放著一些外來菜品,有香腸、粉腸等,都是豬肉、豬腸經過加工配製而成的。這位老人從這里受到啟發,他特意去安陽買了一截粉腸研究。在其侄子的幫助下,開始了自己的發明製作,終於製成灌腸上市。 徐溝灌腸也稱為罐渣,徐溝罐渣是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徐溝鎮特有的地方小吃,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罐渣以蕎面製成,色灰如瓷,呈半透明狀,不粘不連,軟而堅韌,富有彈性。佐以醋、蒜汁食之,既可冷食,也可熱炒,別有一番風味。徐溝罐渣分紅、白兩種。紅罐渣用鮮豬血與面知成;白罐渣不用豬血,故呈灰白色。
罐渣至今己有數百年歷史。最初,有人無意中將吃蕎麵糊糊剩下的「渣渣」(徐溝人把用面和成湯狀的東西叫「渣渣」)盛在陶飯罐中蒸烤,熟後用醋蒜調味食之,另有一番風味,便命名為罐渣。後不斷改進,從用罐蒸改為用碗蒸(現存流行於一些地方的「碗脫」), 後又改為用碟子蒸,並在和面等各道工序上不斷改進工藝,最後定型為今天的這種食品。
罐渣使用蕎麥面,經過和面、掌軟、抓稀、打渣等十餘道工序精製而成,蒸出的罐渣柔而韌,配上以清徐醋為主的特製調味,吃來是精而香,是當地風味小吃中銷量最大、眾口皆宜、百吃不厭的食品。它既可下酒,亦可佐餐,當然也可以作為主食。食後不膨不脹,經久耐餓。
據徐溝民間流傳,當年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太後出逃西安,途經徐溝住了一宿。當時的徐溝縣令昌倔就用罐渣等當地風味小吃招待這位吃膩了山珍海味的老佛爺,吃得老佛爺滿口叫好,龍心大悅,以至後來從西安返回京城後,很快將此縣令調升為定州知州。由此可見徐溝小吃之魅力。
B. 濟南都有哪些鹵煮火燒店
鹵煮火燒是北京的地地道道美食,一碗肥腸、豬肝、豬肺等鹵制的豬下貨,然後澆上濃濃的湯汁,再加上一個燒餅。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內臟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鹵煮火燒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輔之以炸豆腐片、鹵汁,加蒜汁、醬豆腐汁、香菜等輔料,使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頗受人們的喜愛。
重口味雖然很多人接受不了,但喜歡的喜歡得不得了。
世茂廣場的饞東家、泉城路的老北京等,都有鹵煮火燒,要說口味,就只有見仁見智了。
C. 濟南哪家灌腸好吃
你好,灌腸是將一定量的溶液直接注入直腸、結腸,刺激結腸、直腸蠕動引起排便的方法。
D. 哪家徐溝灌腸好吃又正宗
我們晉源這邊有一家做了七八年,很正宗,味道一級棒,就是老夫妻倆沒精力商業化和規模化,周末好多太原的開車下來專門吃。在新區美特好西邊,一點點小的門市。
E. 哪做的灌腸好吃啊
話說俺對象家有個方,以前他家還灌腸,但是後來太累就不幹了,他家灌的味挺好的,去年俺家的腸就是俺對象拿自己家的方去別人家灌,今年也是他家給灌好送來了,不過不知道他家願不願給別人配方呢。 查看原帖>>
F. 哪個地方香腸灌得好吃
還是自己做衛生健康一些,附帶做法
白糖:富含碳水化合物、活血化瘀
食材用料
豬前夾肉10斤 腸衣1袋子
鹽125克 生薑或者生薑粉50克
白芷粉20克 剪刀1把
小茴香粉50克 白酒50克
花椒粉30克 白糖30克相剋食物
棉線適量 雞精粉30克
辣椒粉30克 孜然粉50克
十三香1盒 大盤子或者容器適量
自製香腸的做法
1.買肉的時候別買太肥的,看著不肥,但是切絲灌好香腸後就看著好肥了的,所以盡量買瘦點的肉(當然如果你喜歡吃肥的就無所謂了哦)
望採納
G. 濟南有北京灌腸 -武漢熱乾麵(和方便麵一樣的最好)賣嗎
濟南賣熱乾麵?
那正宗么?會好吃么?
本人是武漢人,記得有次在海南吃熱乾麵,簡直侮辱了武漢的....
H. 濟南(除了普利街之外)哪裡有賣灌香腸用的「腸衣」和調料~
普利門賣灌香腸用的「腸衣」和調料店,搬到了對面馬路,向北,路東一家店面。
I. 諸城灌腸哪裡好吃
炒灌腸
灌腸香美味長,百步聞香,是太原著名風味小吃之一。
主料:臘腸350克,
輔料:綠豆芽120克,
調料:大蔥10克,白皮大蒜6克,鹽6克,醬油10克,醋3克
1.將灌腸切成長條;綠豆芽擇洗干凈;蔥去皮洗凈切成末備用;另備鹵油50克(即鹵肉的湯油)。
2.將炒鍋內倒入鹵油,燒熱,放入蔥末熗鍋,倒入綠豆芽煸炒,加入醬油、精鹽略炒,倒入灌腸條,加蓋略燜,燜熱後再加入少許醋和蒜泥汁,略炒,盛入碗內,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