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慕尼黑什麼植物可以吃
近日,網上流傳一個十分吸引人的帖子:新疆荒漠里27種神奇植物,它們營養堪比人參,還能降「三高」,個個價值不菲。帖子一經傳播,新疆一些戈壁荒漠里就出現了前來尋找的大軍。
特殊的地域特色讓新疆生物區系,包括植物、微生物等,既古老又獨特,形成了世界上較為豐富的種質與基因資源。而地理與氣候環境又讓新疆的植物具備了多樣性的適應逆境的結構與機能,攜帶了多樣的功能性機能。如抗病蟲、抗旱、抗寒、抗高溫、抗風沙、抗貧瘠、抗鹽鹼等。以准噶爾盆地大片的荒漠地帶為例,這里生存著250多種「短命」及「類短命」植物,410多種旱生植物、沙生植物、鹽生植物、高寒及抗輻射植物。
但是,這些具有特殊能力的植物真的適合食用嗎?或者,真如某些傳聞,吃了這些植物,就能具備這些植物的能力嗎?
對此,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潘伯榮研究員苦笑著說:「現在網上傳說新疆荒漠里的植物營養價值很高,引得一些人以吃荒漠植物為養生秘方,這不科學,更不利於荒漠開發保護,造成的後果更為嚴重。這些人不知道從哪裡得來的這些信息,有些是一點常識也沒有,甚至會吃死人的。」
潘伯榮以甘草和肉蓯蓉為例解釋,甘草有多種,能入葯,但有治療效果的僅有3種;肉蓯蓉能入葯典的只有2種。有效果的種類也需要與其他葯用植物相互配合著使用,否則只能帶來不好的後果。但人們不知道這些原理,聽說什麼營養價值高,可以當作養生植物,就馬上想著去吃。說到底,還是科學知識不夠造成的,是盲目迷信或者說是太想養生造成的。
即便這些植物有些特別作用,就能直接食用嗎?潘伯榮說:「就以駱駝刺來說,它屬於豆科,駱駝刺屬,一般只在新疆生長。它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煮水喝。駱駝刺分泌出的糖類物質,乾燥後收集就成了刺糖。維吾爾醫學將它用於幫助治療腹痛腹脹、痢疾腹瀉、滋補強壯、平衡體液和異常膽液質等。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從駱駝刺中分離的一些化合物,在抗氧化、抗過敏、抗腫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現。但這絕不是說,我們可以直接吃駱駝刺就能達到這些效果。駱駝刺需要提取化合物,這不是普通家庭環境下可以完成的。從目前的情況看,駱駝刺充其量就是一種飼草飼料,還必須在粉碎後才可以當飼草飼料,人吃了幾乎沒有養生效果。」
潘伯榮認為,相對於利用來說,這些植物更需要保護——由於乾旱荒漠生態系統脆弱而不穩定,自我更新調節能力差,一些野生生物物種正在加速走向瀕危甚至滅絕,這樣無節制地挖、采荒漠植物,更加速了這種進程。
並非沒有前車之鑒。20世紀70年代,人們為了挖到更多更大的甘草,常常是一次挖掘就造成一片區域地表植物永久性地破壞,恢復期十分艱難。許多地方至今仍然是滿目大坑小坑,荒漠化更加嚴重。
潘伯榮表示,目前,新疆荒漠植物的家底已經基本摸清。一些荒漠植物的營養成分也基本搞清,眾多沒有毒性的植物都是可以作為動物的飼草飼料的。「對這些荒漠植物,我們應該懷有敬畏之心。要想到,它們生長的環境十分惡劣,它們的生長需要的時間更長,我們一次簡單的採摘,它們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復,甚至永遠也無法恢復。這將為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帶來極大挑戰,需要我們認真思考,謹慎行動。」
「說到這些荒漠植物的葯用價值,我們更傾向於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利用。比如,我們現在已經在許多地方開展的在沙漠里種植紅柳等植物,在這些植物根部再接種肉蓯蓉,收到的效果很好。這樣做不僅保護了植物種群的擴大,綠化了荒漠,更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新疆和田地區一些縣鄉農民,就是靠著這種方法,已經開始擺脫貧困,走上了產業化發展的道路。而這條道路經過實踐證明,是可行的,是可持續的,更是可以改變人們對荒漠植物認識與保護的。」潘伯榮說。
新疆加大野生植物保護工作始於1980年,現在已經建有多所國家級野生植物保護區和自治區級野生植物保護區。潘伯榮認為,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護這些脆弱的荒漠植物,讓它們能自由自在地生長、繁衍、擴大面積,讓荒漠早日變得更綠、擴大植物覆蓋率。至於利用荒漠植物進行產業化發展,還需要認真研究,從中找到更好地利用荒漠植物的途徑,讓這些珍貴、瀕危的荒漠植物更好地服務人類、造福世界。
2. 哪些植物可以吃
有許多種溫帶可食用植物,除了介紹顏色外,也介紹了人工栽培的品種,如醋栗和醋栗樹。下面進一步介紹了可以食用的植物。
如果你很不幸,沒有找到任何一種這里介紹或者描述的植物,那麼就按照標準的測試方法嘗試那些陌生的植物。
切記:植物的某一部分可以食用,並不代表其他部分也可以食用。要分別測試葉子、莖、根和果實。
漿果:
醋栗類:生長在叢林、灌木叢及荒野中,形體中等,通常為叢生灌木,葉緣有齒,形似楓葉。五瓣小花白綠色至淡紫色,漿果為紅、黃或紫褐色。醋栗要烹煮後方能食用。
梅樹:生長在所有溫帶地區的灌木叢林地帶,種類繁多。多年生小灌木或喬木,形似野櫻桃樹,但漿果體積更大,布滿絨毛,絳黑色、紅色或黃色;有些果實酸味太重,無法生食。
根、葉和莖
辣根:生長在潮濕的荒地,高約50厘米,卵形波紋大葉,頂部簇生白色小花。根部可以挖出,味微辣,可加入肉中。嫩葉可生食或煮後食用。
普通夜櫻草:生長在較為乾旱的開闊原野。體形較高,多葉,有絨毛。梭形葉片,葉緣多皺,有時在紅色花莖的頂端著生大型黃色四瓣花。根煮熟後可食用,要換水以沖淡刺激性氣味。嫩葉也可煮食。越冬的植物為蓮座型葉叢。
萊檬或菩提樹:樹干挺拔,高達26米,常生長在潮濕的林區。葉片大,心形,邊緣有齒。黃花簇生,十分清香。嫩葉及尚未伸展的葉芽都可以生食;花可用來泡茶。
蛇麻草:生長在灌木叢林中的攀緣性植物,長而扭曲的莖,葉緣有齒,葉深裂成三瓣形。綠色鍾形雌花。嫩莖剝皮後,切成片煮沸,花可沖茶。
薊:藤本植物,攀緣莖上有毛刺,並有脊狀突痕。梭形或卵圓形葉,有深裂口。刷狀頭部頂生淡紫色花。選取柔細嫩枝去皮,可以生吃或煮食。嫩根可以烹煮,每個花頭基部都有一富含營養的「堅果」,可以生食。
虎耳草:高達90厘米,一般都矮小。生長在野外空曠荒地或多岩石地區,高山上也有。毛茸肉質皺葉,卵圓或橢圓形,著生於莖基部。莖紫紅色,花五瓣,常簇生,白色。葉可以生吃或烹煮。
地榆:生長在潮濕草地,高約60厘米。小葉有齒,鏟形,對生。頂生深紅色小花。嫩葉生吃或煮熟,味道都不錯。內服可治療胃部不適。
青蓼:高約60厘米,成年老莖紅色,狹長梭形葉上常有黑點。小花粉紅色,常見於荒野。嫩葉可以生吃,也可按照菠菜烹飪。
野大黃:南歐大陸至中國東部皆有分布,體形類似栽種的大黃,但葉片更多皺褶。大的花莖煮熟可食,其他部分則有毒。
白玉草:生長在野地中,高約45厘米,整株灰綠色,短柄葉,心形,白色花,簇生,有一球形花座。嫩葉煮十分鍾後可食用。
敗醬草:生長在荒野草地,高可達45厘米。莖上環生葉,寬大箭形,邊緣有齒。頂生白色小花。豆莢形如硬幣,上有刻痕,易辨別。
三葉草:苜蓿屬植物,草地上常有分布。三葉,掌形葉序,莖頂端密生小花,白、淺綠色至紅色都有。葉可以生食,最好煮。
石爪類:生長在曠野荒地,高達30厘米,多毛,常有刺激性氣味,類似蕨狀的雙切刻葉,頂生紫紅色五瓣花,花體小。漿果,形似扭曲爪狀。葉可以生吃或煮熟後食用。
牛蒡類:生長在曠野荒地,為中型至大型灌木。卵形葉,莖弓形彎曲,頂生許多紫紅色花。葉可食用,嫩莖剝去外皮即可生吃或煮熟。根去皮切成片狀煮沸,換水以除去苦澀味。
堇菜屬:分布廣泛,花小,既有水生的也有陸生的。長莖上著生心形葉,花為藍紫色、黃色或白色。花瓣五片,大小不等。嫩葉可烹飪,富含維生素A和C。
野萵苣:生長在曠野多岩石地帶及草地。高10~20厘米,葉繁茂,橢圓形,微型藍紫色花簇生;葉子可生吃,或按照菠菜的方法烹飪。
春白菊:常見於曠野荒地,高約90厘米,狹長的暗綠色裂口葉,最下面的為圓形,黃色和白色的大型頭狀花序。冬季為蓮座型葉叢。嫩葉淡綠色,可生食。
布穀鳥剪秋羅:生長於潮濕荒地,高50厘米,小葉對生,下面的葉為圓形,蓮座型葉叢。淡紫色或白色四瓣花簇生。嫩葉生吃鮮美,老葉辣味相當濃。美洲婆婆納:生長在背陰的水窪地及潮濕荒野中。莖匍生或直立,厚厚的卵形葉,對生,邊緣有齒。藍色四瓣花,有兩個突出的雄蕊。開花前嫩莖可食,開花後葉可食,稍微苦澀(尤其歐洲品種的),但基本與水田芥味道差不多。
春夏之交,有些植物的幼莖很柔嫩,也很容易採集。有些還可以生吃,不過多數還是煮熟後再食用,尤其是黃精、柳蘭、香蒲和歐洲蕨植物。在清水中洗凈,除去外表的絨毛,加入少量的水煮,最好是用汽蒸。
嫩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很高,再加上嫩枝就是求生者很不錯的食物。多數的煮熟後,味道會更好些。但不要煮得太過了,否則會破壞維生素C、E、K、B以及大量的維生素A。
1.白芥菜:高達60厘米,莖多毛,有斑紋,深裂片葉子,蒼白、黃色得小花,生長在歐洲各地。嫩葉和花均可生吃,煮熟後整株都可食用。挑選嫩的備用。2.牧羊草:高達60厘米,蓮座型葉基,齒形劍狀葉,穗狀白色小花;在野外分布很廣。葉片沸煮後,味道類似捲心菜,可同其他的食物混合食用。
3.櫻草:生長在草地和陰涼的地方。基生葉為蓮座型,尖圓形、並且有皺紋。長長的花序莖,五瓣花,花色蒼白到亮黃色不等,有點類似石竹花。整株均可食用,嫩葉味道最佳。櫻草屬植物包括:黃花九輪草(3a)和高報春(3b)。
4.蒲公英:幾乎隨處可見,再不同地區其形狀可能會有所不同。頂端著生黃橙色的花頭,蓮座型葉叢。嫩葉可以生吃。老葉沸煮,換到鍋中的水去除苦澀味後也可食用。根既可煮也可烤,類似咖啡。蒲公英的汁液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
第139頁
5.菊苣:在野外的草地中很常見。高達1.3米,莖基部密生長葉,有絨毛。葉片有對稱分叉。莖頂端葉腋長著類似蒲公英的藍色花朵,按照蒲公英的方法食用。
6.野酸模:在廢墟和野外的草地中很常見。高達1米,箭形長葉,微小的紅色和綠色的穗狀花序,。幼嫩莖可食。葉片中富含礦物質,可以生吃,但烹飪後可以減少刺激性味道。
7.蕎麥:多生長在溫帶的野草地中。主莖高達60厘米,常為紅色。梭形葉,成簇粉紅色或白色的小花。種子是很好的可食用穀物。
8.皺葉酸模:高達1米以上,狹長波形葉,輪生花序,呈淺綠色。常生長在野外草地和荒蕪的地方。從嫩酸模上挑選最柔嫩的葉片煮,換水除去苦澀味,然後再食用。用酸模葉的汁擦拭被蚊蟲叮咬的皮膚能夠減輕疼痛。再溫帶及熱帶地區分布著多種酸模,食用方法均類似。
盡管許多植物的莖木質化程度十分高,不過有些草本植物的嫩莖還是可以食用的。如果它們十分柔嫩多汁,剝去帶刺的外皮後煮。有些的莖髓富含營養,吃起來有甜味,一般較老的會有。這時應將莖剖開,從而便於掏出莖髓。
莖的營養成分一般沒有根、嫩枝、嫩葉豐富,因此作為最後的食物,可以留作他用。纖維類莖,外皮質地與許多帶刺的蕁麻莖皮差不多,可以用來捻繩。
1.好國王亨利:莖干有刺,高達60厘米,暗綠色的三角形葉子,有時會變紅。頂端輪生花序上著生綠色小花,常生長在野外荒地。葉和嫩莖可以生吃,或者像菠菜一樣煮著吃;食用前剝去有刺的莖皮。
2.灰菜或藜:莖干有刺,高達1米,莖常為紅色。暗綠色、粗糙的卵形到梭形葉,葉緣有齒,稍有缺刻,微小的綠色穗狀花序。荒地中常見。食用方法類似菠菜,嫩葉可以食用。
3.繁縷:蔓生,高達30厘米,主莖上有一行絨毛。卵形葉對生,莖的頂端著生白色的五瓣花。在荒地中比較常見,煮熟後嫩葉味道鮮美。
4.水田芹:通常在流動的淺水中大量群生。葉片呈亮綠色,對生,頂端著生有白色四瓣小花。其葉和莖都可生吃,但最好煮熟再吃,尤其在水面不太干凈時。
5.柳蘭:生長在森林的空曠荒地及多岩地區。高達1.5米,葉片狹長梭形,對生。莖頂端輪生淡紫紅色的四瓣花。嫩葉、花和嫩莖都可生吃,但最好煮熟。成熟的莖內有很甜的髓汁。
6.歐洲沒葯草:有甜味,高達1.5米,莖略帶紫色,有微小絨毛。羽狀葉,葉腋處著生傘形花序,白色小花。生長在歐洲的森林曠野地帶及多岩地區———對於歐洲沒葯草別猶豫,其根莖葉味同濃烈的大茴香 子,可煮熟後食用。7.野芝麻:個頭比刺蕁麻要小,心形葉,對生,無刺毛。葉腋處輪生白色或微紫色花。食用方法同繁縷一樣。
8.刺蕁麻:常年廣為分布。尋找葉緣有齒,狹小、卵形、有刺毛的葉子,花穗綠色的。可以採集嫩苗或高15-20厘米的植株作食物。至少要煮6分鍾,以破壞絨毛中含有的蟻酸。葉片可晾乾保存;莖皮剝下後可以搓繩。
9.車前草:常見,各地皆有分布。長葉車前草具有梭形長葉,花穗比大車前草要短,性喜乾燥。可按照大車前草的方法食用。
10.鹿角車前草:植株較小,星形。葉子狹長、粗糙。花穗較短。生長在乾涸的沙地及多岩石的地區,經常靠近海邊。食用方法參照大車前草。
11大車前草:寬闊的卵形葉,顯著的穗狀花序,較長,花微小,黃綠色或棕色,類似菠菜。多生長在野外的多草荒地。嫩葉味道苦澀,像菠菜一樣烹制;汁液可用於塗抹傷口,或整株煎熬,用來治療胸悶。
花朵
有些植物的花可以食用,如酸橙、椴木、玫瑰、啤酒花、接骨木、櫻草和甘菊等。但植物開花是季節性的,同其他部分相比營養成分少得多。有些花可用來沏茶或治病。
1.香根莎草:高達1.5米,三棱形莖,輪生長矛狀葉子,頂端簇生叉狀黃褐色花頭,結果後逐漸變黃;生長在各地的淺水中。剝皮後煮熟其堅硬的塊根,或者將塊根晾乾碾成粉,可替代咖啡。
2.香蒲:高達2-5米。狹長葉淺灰色,莖頂端生有突出的茶褐色花頭;生長於淡水的淺水域中。根部和莖都可以生吃,嫩葉可以像菠菜一樣食用,嫩莖,可以像蘆筍一樣食用。花粉混合在水可製成面團,然後放在鐵架子或用棍子跳起來燒烤後食用。。
3.蘆葦:高達4米,灰綠色葉子,高桿的頂端生有絮狀花序,棕色或略帶紫色。廣泛生長在淡水的淺水中。蘆根可食用,剖開後可榨出富含糖分的粘液。
4.開花燈心草:高可達1.5米,帶狀三角形長葉,基生。花莖的頂端長有粉紅色的三瓣花。廣泛生長在歐亞大陸的淡水流域。剝皮後,塊根可煮熟食用。
5.歐洲蕨:幾乎隨處可見,常常大群簇生。老的腹葉有毒;嫩莖的頂部可以食用,味道不錯。將羊毛狀的部分除去,然後煮半個小時。少吃。根部可以煮或著烤著吃。
10.菖蒲:高達1.3米,三棱形莖,波形狹長的葉,莖上生長著指狀花序。生長在淡水附近。塊根芳香刺鼻,切成薄片後,煮沸熬出糖漿。
野外會有許多類似常見蔬菜的野菜。它們的氣味有助於識別。野菜晾乾後很易保存———但不可直接暴曬,否則會喪失基本的油質。
6.艾菊:高達90厘米,羽狀葉,為暗綠色。鈕扣狀花序,為亮黃色,廣泛生長在野草地中。氣味芬芳濃郁,葉片稍微苦澀、辛辣。少量用作調料,大量食用可能會中毒;葉和花晾乾後可沏茶。艾菊的特殊芳香可以驅趕蚊蟲。
7.牛至:唇形科牛至屬眾多野生植物之一。高約60厘米,卵形小葉,。頂端簇生著淡紫色的小花。生長在歐亞大陸溫暖乾燥的草地中,各地都有引進的。葉子燜燒後會有甜味,汁液可以治療咳嗽和消化不良,咀嚼葉子可以減輕牙疼。
8.熊蔥:是野蒜屬家族成員之一,葉脈條形,葉片寬大肥厚,亮綠色,類似鈴蘭。頂端簇生星狀花朵,白色。生長在歐亞大陸森林地區,有濃烈刺鼻的蒜味。可用作香料。
9.琉璃苣:圓莖,有絨毛,高約30-60厘米,卵圓形葉片,藍色星形花,有黃瓜氣味。生長在歐亞大陸的野外荒地。所有部分皆可生吃,也可煮熟食用。煎熬後,可以治療發熱等病症。烹燒時莖部會析出鹽分。
11.野當歸:高約1.5厘米,莖中空,部分有髓汁。對生葉序,邊緣有齒的小葉,紫色。頂生復傘形花序,小花,綠色、白色和粉紅色。生長在陰暗的草地或森林地區。煮熟後,芳香的根莖葉皆可食用。煎熬後,可治療感冒,外用可治肌肉僵硬。不要把它與毒芹相混淆。
3. 有哪些好吃又好養的植物
① 薄荷
薄荷,幾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香草,全株有香氣,綠綠蔥蔥,賞心悅目;作為調味劑、香料,或者配酒、沖茶、擺盤裝飾等都美得不得了。
②紫蘇
紫蘇在我國種植應用大概有近2000年的歷史,葯用、油用、香料、食用皆可;適應性強,好容易就長成一大盆;它奇異的芳香,是做雞肉鴨肉、河鮮海鮮等的絕配,用紫蘇莖葉腌制而成的泡菜,味道更是美極了。
③羅勒
羅勒,葉色翠綠,芳香四溢,被譽為「香草之王」,是最最最常用的西餐香料,平時可摘下嫩葉來做羅勒煎蛋,羅勒西紅柿湯等。
④迷迭香
迷迭香,性喜溫暖氣候,一旦紮根,就能茁壯成長多年,他香味濃郁,略帶苦味,配雞肉和羊肉最佳,在牛排、土豆等料理以及烤製品中也經常使用
⑤碰碰香
碰碰香,香味濃甜似蘋果香味,聞起來令人神清氣爽。它喜陽光卻同時耐陰,懸掛在窗檯,或放在書桌當點綴品都很漂亮。葉片泡茶、酒,奇香誘人;烹飪,煲湯,炒菜,涼拌皆可。
⑥蔥
對的,就是市場能買到那種蔥,剪下短短帶根須的蔥白種在花盆裡,澆足水放在陽光下,過不了多久就能長出亭亭玉立的一盆了,做菜需要時剪下蔥葉,又會繼續再長,忽然覺得這也是一件幸福的小事啊。
⑦蒜
說了蔥怎能忘了蒜?掰一頭蒜插在泥土裡,蒜尖朝上,澆水曬太陽,氣溫適宜時,一周左右就會抽出小芽來,很快就能長成,到時可以先吃蒜苗,再吃蒜苔,最後吃蒜頭,不要太美哦。
⑧豆苗
種豆苗是比種豆芽更省心的事,只需將豆泡一夜泡發芽,撒在松軟的泥土上等待發芽即可。1周後,豆苗會長得鬱郁蔥蔥,非常可愛了;等它長到影響觀賞的時候,收割入鍋啦
⑨指天椒
喜歡吃辣的孩紙們,種上一盆指天椒,等著紅紅綠綠的果實掛滿枝頭,美不勝收,摘下幾顆做菜,辣味絕對夠霸道。
⑩雪耳
新鮮雪耳本身就香一朵碩大的花,某寶上淘一兩個菌棒或者菌包回來,家裡的陽台很快就能長出一朵朵雪白雪白的「鮮花」,至於雪耳美容養生的食療作用就無需多言了。同樣的,還可以種各種平菇香菇金針菇杏鮑菇甚至靈芝哦~
4. 有些植物會吃肉,食肉植物都有哪些哪種最著名
豬籠草、狸藻、茅膏菜、瓶子草等都是食肉植物,現在世界上發現的食物植物有600多種,其中豬籠草和瓶子草最著名。
自然界中生長的成千上萬種植物,而植物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一直是溫和柔順的。但不同的植物不同有特性,有些植物喜歡陽光,有些植物喜歡充足的水分,而有些植物卻會吃肉。這些食肉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自己捕獲獵物,能通過自身產生的消化酶把獵物分解吸收,它們捕獲的獵物多是接近植物的昆蟲,所以這些食肉植物也叫食蟲植物。
三、瓶子草
瓶子草屬的植物也是食肉植物,這類植物中的白網紋瓶子草、鸚鵡瓶子草以及眼鏡蛇瓶子草等都很有名,也比較常見,它們都具有捕捉昆蟲並把它們消化的能力。其中眼鏡蛇瓶子草獨特的魚尾狀附屬物,在它的背面會分泌大量的糖蜜,而且會有濃郁而強烈的氣味散發出來,附近的昆蟲會被它散發出的氣味所吸引,到達它的瓶口以後會順著蜜腺進入到瓶子內部,會在內部慢慢被瓶子草消化吸收。
5. 能吃植物有哪些
能吃植物有
糧食作物——如禾本科的稻、麥、玉米、穀子、高粱等和豆科的大豆、紅豆、綠豆、黑豆、芸豆、蠶豆等,還有紅薯、山葯等;
蔬菜——十字花科的白菜、蘿卜、萵筍,還有茄科的西紅柿、茄子、辣椒、青椒、馬鈴薯等,還有豆科的扁豆、豇豆、眉豆等,葫蘆科的黃瓜、冬瓜、西葫蘆、葫蘆、南瓜、瓠子、苦瓜等,還有藜科的菠菜,百合科的蔥、蒜、韭菜,還有很多野菜也可以吃,如藜科的灰菜,莧科的莧菜,很多蕨類等,還有很多樹木的嫩葉和花也可以吃,如榆樹葉、柳樹芽、香椿芽、榆錢、槐花等。
水果——桃、李、杏、梨、蘋果、櫻桃、山楂、海棠、楊梅、獼猴桃、香蕉、荔枝、龍眼、楊桃、西瓜、哈密瓜、葡萄、柑橘橙柚、草莓等等。
6. 哪些植物能吃
1.橡樹。野三坡叢林中的橡樹非常多。有橡樹就有橡果。而橡子雖然口感不好,但富含澱粉,秋冬之際找到橡樹就找到了食物。另外橡樹附近,一般多有松鼠,而在冬天,這大概是最容易抓到的動物了---而且如果你找到了小松鼠的洞,一般可以挖掘到很多的食物的,據我所知,野三坡地區的松鼠和東北的不一樣,大部分的洞並不在樹洞裡面,而是在地面上的。
2.野百合。野外的百合還是很多的,而且易於辨認,他的根、葉、花都營養豐富,且口感很好。不過不如上面五種易於尋找。
3.獼猴桃。在北方密林之中,獼猴桃也是隨處可見,而且很好辨認。他的果實很好吃,葉子也可以果腹,而且如果沒有了水,只要砍斷獼猴桃的枝幹,就可以看到液汁流出來,口感雖然不太好,但是救命是沒有問題的。
4.椴樹。北方森林中的椴樹非常多,而椴樹的葉子是上好的野菜,春夏秋季均可食用,雖然能夠提供的熱量不如橡子和葛根,但是保證你不被餓死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椴樹的分布非常廣泛,採集椴葉非常簡單,如果在北方的夏秋季森林中會被餓死,我覺得一定是弱智。
5.白樺。這個最好辨認。和獼猴桃一樣,解決水的問題是沒有問題的,天然小白樺可是很有名氣的飲料啊。如果你在野外連樺樹也找不到,我勸你還是呆在城裡為好。
6.葛藤。葛藤在野三坡分布廣泛,在山上很容易找到。他的作用有兩個,一是可以做成繩索,第二個是更為重要的,可以解決食物問題:葛藤有很厚大的塊根,其澱粉含量很高,每個葛藤的塊根多重達一公斤,每天只要挖到一顆葛藤的塊根,就可以堅持很多天不會餓死的。而且,這個塊根在冬天是仍然存在的。所以如果到了需要考慮戶外生存的時候,找到葛藤,就遠離了死亡。
7. 有哪些好養又能種來吃的植物分享
我覺得蘆薈是一種比較好養並且又能吃的植物,並且蘆薈的口感也非常棒,我記得以前在農村的時候我爸就種了一些蘆薈,到了夏天的時候我們經常取一些蘆薈來煮湯喝,也可以涼拌著吃,味道很鮮美。
8. 有哪些有毒但是很好吃的植物
一、杏仁。杏仁是最有用和最神奇的種子之一,獨一無二的味道和良好的烹調適用性,讓杏仁成為數世紀以來廚房中餡餅的最流行成分。最具風味的杏仁是苦杏仁,杏仁有著濃郁的香味,深受歡迎。但是,有一個問題,杏仁含氰化物。苦杏仁在吃之前,必須經過加工去毒,盡管如此,有些國家仍非法出售苦杏仁,紐西蘭就在其中。加熱可去除杏仁毒性。
二、蓖麻油的籽。蓖麻油是食品之一,蓖麻油常被添加到糖果、巧克力和其他食品中,很多人現在仍吃蓖麻油。還好,我們購買的蓖麻油是經過加工的安全食品,蓖麻籽是致命的。一顆蓖麻籽就能毒死一匹馬,它的毒性來自蓖麻毒素,這是一種毒性很大的物質,以致於採集蓖麻籽的工人們必須遵守嚴格的規范,以避免意外死亡。盡管如此,很多採集蓖麻籽的工人仍會不慎中毒。
三、大黃。大黃是一種不起眼的植物,它能被製成幾種口味最佳的布丁,極容易在室內栽培。大黃還是一種神奇的植物——除了葉子上的不明毒性之外,它們還有一種腐蝕酸,把大黃葉子和水以及蘇打混合,腐蝕性甚至變的更強。大黃的莖可食用,味道很棒,大黃的根可用於製作瀉葯和解毒葯。
四、接骨木。接骨木樹很漂亮,相當大。樹上開滿散發幽香的小花,這些花可用來製作接骨木花酒和蘇打。過去,人們有時會把這種花弄扁,油炸了吃,但是,這其實是有風險的。接骨木樹的根部和一些其他部分的毒性很大,可導致嚴重的胃病。所以,摘接骨木花吃的時候,要確保吃的只是花。
五、龍葵。又稱龍葵菜、野茄子、燈籠草。在我國大部分省市的農村裡都是一種常見野菜,尤其是田邊以及荒地,是龍葵最喜愛生長的地方,每年春末夏初,往農村田邊荒地一走,就能看到許多龍葵,龍葵也非常好認,因為龍葵屬茄科,因此它的葉子和我們常見的蔬菜「茄子」的葉子很像,茄子是吃它的果實,而龍葵則是葉和果都能吃,並且龍葵葉還是一種美味的野菜,不過吃龍葵就得注意了,不懂的話還是不要吃。因為龍葵葉有毒。龍葵葉中大量含有一種叫做生物鹼的物質,跟土豆發芽了以後所含的物質一樣,生物鹼這種物質如果不清除的話,吃了龍葵葉以後會出現頭痛、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的話還可能導致死亡,所以不懂的話一定不要吃。
9. 為什麼熱帶的植物比溫帶寒帶的植物好看南方的水果比北方的好吃
熱帶溫度濕度高,植物也終年處於生長期,而且生長速度快種類多,同等空間內密度大數量多(所以熱帶水果品種比溫帶的要多的多的多)……而且由於蒸騰作用旺盛,熱帶作物普遍葉面大,葉在整株植物占的比例大。喜歡闊葉作物的人相當覺得熱帶植物更好看。
好不好看和好不好吃,都是個人主觀感覺,並沒有一定的判別標准。最重要的是,要做比較,就要拿相同的來比較,不能用不同產區的不同作物來做比較。
事實情況是和你說的恰好相反,同樣的作物,通常來說生長期越長、晝夜溫差越大、光照越充足,它的果實中積蓄的糖分和其它營養物質就越高,品質品相和口感就越好。比如說,大米,目前市面上最好最貴最受歡迎的當然肯定也是人們最喜歡吃的是一年一熟的東北粳米,而不是南方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燦米。蘋果,山東陝西溫帶地區的蘋果遠比南方產的質量好的多。
而且,給你個小提示,北方產的水果,一般來說,性溫平。熱帶水果就不一樣了,性熱。
10. 想知道深山會長些什麼能吃的植物水果它們生長的季節和在哪裡生長靠譜點,我好寫作。
意思。你想不想了解它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黑老虎」?它是一種生長在大山裡的野生水果,果形奇特,長得像足球,看著像巨型荔枝,非常有意思。你想不想了解它呢?
黑老虎吃起來是什麼味道?
△黑老虎
一看到水果,特別是像黑老虎這樣新奇的,小農菌第一時間想知道的是:什麼味道?好不好吃?據了解,黑老虎的果實可以直接鮮食,也可以入葯;黑老虎的根、莖主要是作為葯材。
△成熟的黑老虎
成熟的黑老虎,顏色是非常艷麗的,深紅或暗紅。熟透了的黑老虎,滋味是比較甜的,甜中還透著一股特有的幽香。如果不喜歡吃甜,那麼可以選擇未充分成熟的果子,這樣的果子吃起來就會比較清甜。吃的時候和吃桔子、柚子差不多,需要掰開來一瓣一瓣地吃。
另外,黑老虎的根、莖、果實可以入葯(主要是根),能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治胃病,風濕骨痛,跌打瘀痛。那至於這入葯的黑老虎的味道,小農菌是永遠都不想知道的!
黑老虎是木質常綠藤本野生水果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屬木蘭科五味子屬,是一種木質常綠藤本野生水果植物。
莖
△黑老虎的莖
黑老虎是常綠攀援藤本植物,喜歡生長在山地疏林中,常纏繞於大樹上,長3-6厘米。莖下部僵伏土中,上部纏繞,枝圓柱形,棕黑色。
枝葉
△黑老虎的枝葉
黑老虎的枝葉一年四季青綠,葉片革質,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7-18厘米,寬3-8厘米,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側脈每邊6-7條,網脈不明顯;葉柄長1-2.5厘米。黑老虎的枝葉很適合觀賞,是比較好的庭院綠化欣賞植物。
花
△黑老虎的花
黑老虎春季開花,花期5-7月,花單生於葉腋,稀成對,雌雄同株。
雄花:花紅色,每朵花10-16片,中輪最大1片橢圓形,長2-2.5厘米,寬約14毫米,最內輪3片明顯增厚,肉質;花托長圓錐形,長7-10毫米,頂端具1-20條分枝的鑽狀附屬體;雄蕊群橢圓體形或近球形,徑6-7毫米,具雄蕊14-48枚;花絲頂端為兩葯室包圍著;花梗長1-4厘米。
雌花:花色與雄花相似;花柱短鑽狀,頂端無盾狀柱頭冠,心皮長圓體形,50-80枚,花梗長5-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