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京有什麼好吃的
每一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美食文化,提起南京可能更多的人們總是會想起南京的雨,和那個悲傷的年代,但是,時過境遷,去南京除了領略自然風光,吃美食也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那麼,南京有什麼好吃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南京有什麼好吃的
說起美食,可能很多的吃貨們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那麼,南京的美食眾多,好吃的特色都有什麼,這個是人們比較關注的點,如果您去南京想去品嘗美食,那麼一定不能夠錯過以下這幾種美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南京鹽水鴨
南京除了叫南京之外,它還有一個名字,被稱為鴨都,可見在南京鴨子是多麼的出名,而南京的鹽水鴨距離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它香酥嫩的特點吸引著不少的人目光,那麼,去南京就必吃鹽水鴨。
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製作,故美名日:桂花鴨。買上三五鴨頭,再來一瓶啤酒,細細品嘗慢慢啃,愜意之極。在南京幾乎所有的餐館都能吃到鹽水鴨。
麻辣小龍蝦
小龍蝦雖說是大多數地方都有的食物,但是,去了南京一定要吃一吃南京的小龍蝦,南京的小龍蝦比較干凈,剪腮抽筋,您不必擔心它的衛生,而這個龍蝦肉質比較結實,口感較好,喜歡吃辣的朋友不妨試試。
鴨血粉絲湯
在草綠色的湯里半沉半浮著的就是鴨血,像一塊塊紫玉,半透明的,還有象牙白的鴨腸、瑪瑙紅的鴨肫,香脆有嚼勁,它們讓那些透明的粉絲纏綿在一起,千絲萬縷永不分離的樣子,趁熱挑起來嘗一嘗,清香溢口。
秦淮八絕
所謂「秦淮八絕」,指南京八家小吃館的十六道名點:魁光閣的五香茶葉蛋、五香豆;永和園的蟹殼黃燒餅、開洋干絲;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麻油干絲;六鳳居的蔥油餅、豆腐腦兒;
奇芳閣的什錦菜包、雞絲面;蔣有記的牛肉鍋貼、牛肉湯;瞻園面館的薄皮包餃、紅湯爆魚面;蓮湖糕團店的五色小糕、桂花夾心小元。
皮肚面
皮肚面是南京特色風味名小吃,起源於1952年前後。皮肚面湯料充盈,酷似於大雜燴,皮肚、豬肝、香腸、肉絲、西紅柿、雞蛋、青菜、木耳等食材一鍋燴。南京比較有名的皮肚面館有「易記」、「許記」等。
南京美食街
在南京,從新鮮吃貨到老餮專享,南京的美食街一條接著一條,這些美食街可能隱藏於某個巷弄里,或者是家喻戶曉的美食集中地,一切等著自己的舌尖去發現。那麼南京美食街在哪裡?南京著名的美食街有哪幾條?一起和小編看看吧!
夫子廟美食街
夫子廟美食街可以說是南京小吃的發源地和集大成之地,街區內明清風格的建築高低錯落有致,青磚小瓦,古樸典雅,與夫子廟古建築群融為一體。仿古花崗岩路面兩側鑲嵌著彩色廣場磚,菱形的花壇、回繞的長廊、花園式的廣場、古典式的矮架路燈,營造出溫馨而優雅的氛圍。
沿街坐落著晚晴風味軒、晚晴茗軒、金陵春酒樓、夫子廟康樂城、秦淮人家、白鷺賓館等眾多餐飲娛樂企業,薈萃了南京風味小吃、各地傳統風味美食及國外特色餐飲等數百種,成為夫子廟地區名副其實的集美食、休閑於一體的中心街區。
交通:地鐵三山街站。
獅子橋步行美食街
獅子橋步行美食街是除了夫子廟之外的南京第一美食街,不僅匯集了全國各地的美食,還有南京的老字型大小和口碑小店都在此設有分店,南京本地人很喜歡這里。在湖南路周邊有些小巷子也藏著美食,吃貨不妨去吃吃美食掃掃街。
交通:47路玄武公園,303,100,31,34山西路站步行200米。
三元巷
三元巷位於南京中山南路北段,東起中山南路,西至明瓦廊。相傳此處原是明代抗倭名將尹鳳舊居。如今的三元巷已是一條地方風味濃郁的街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洋百貨對面的那條巷子明瓦廊,上檔次的大店不多,可正宗的「吃貨」卻獨獨偏愛明瓦廊這條小巷子。
澆著辣油的易記皮肚面、冒著熱氣的老頭蓋澆飯、飄著魚子醬香氣的洪澤鍋貼都一一嘗一嘗才行。
交通:16、28、33、35、38、41、100、816、820三元巷站;16、18、27、28、33、35、41、100、816、820路夜班新街口南站。
五福街
五福街本是老城南普通的一條小街巷,沿街餐飲店和其他地方的也區別不大,但五福街卻被網友稱為「南京碩果僅存的大型民間美食集散地」,因為這里有很多讓人吃過就忘不了的美味。
交通:19、103、81、35、14路到集慶門站。
科巷
不論是等候30分鍾方能一嘗的福印大板栗,還是被稱為「挑戰面」的鴻福面,抑或當成下酒菜的德州扒雞……科巷的大店小鋪滿是美味,一條小巷走不到頭,肚裡已經很是滿足。
交通:1、44、95、304、801路科巷站。
南京特產有哪些
牙雕、雲錦、金箔等南京工藝品
南京的象牙雕刻全國聞名,老的國營象牙雕刻長出產了大量精品,其獨特的仿古牙雕技藝更是全國唯一,最著名的就是下面這個飛天雕塑,圖片看不出震撼,其實體量巨大,用6個大象牙雕刻而成,上面飛天圖案用一塊完整的象牙雕刻,衣服輕薄若飄著風中,建築鑲金嵌銅,金碧輝煌。
這個牙雕的實物在江蘇省工藝品美術館作為鎮館之寶,位於江寧天源西路愛濤藝術館內,地鐵三號線天元路下走幾步就到,周一閉館,免費參觀,這里還有大量珍貴的揚州玉雕、漆器,蘇州刺綉,南通藍印花布,無錫紫砂壺,連雲港水晶雕刻等眾多精品,喜歡的朋友不妨去那邊看看。
狀元豆
夫子廟地區能夠帶了走還比較好吃的特產狀元豆算一個,最著名的是魁光閣的,是著名的秦淮八絕之一。現在夫子廟品牌的也是不錯的,有獨立包裝,比較方便,並且各大超市有售。
總結:在南京,好吃的東西數不勝數,那麼,如果您想要去一趟南京的話,除了領略它的自然風光之外,一定不要忘記去吃一吃當地的美食,這里的美食一定讓您拍手叫好,讓您垂涎欲滴
『貳』 去南京有哪些必吃的地道美食
1.糖芋苗,要吃芳婆糕團店的,南京大排檔的不好吃。
2.鍋貼,要吃鼎新路的七家灣。
3.糖藕,要吃藍老大家的。
4.赤豆元宵,按道理來說,永和園的味道最好,但是搬了地方之後我還沒嘗過,先按下不表。
5.糖醋裡脊,要吃雞鳴寺的素齋。寺裡面的素麵也是一絕。
12.鹽水鴨,這個是南京小吃的重頭戲。南京人痴食鴨饌,烤鴨板鴨鹽水鴨門類多多。單就鹽水鴨來說,我覺得評事街的章雲板鴨甚是不錯。去買那家的鴨子要注意,排隊的人非常多。
章雲板鴨的有四樣美食,首推他家的鹽水鴨,正宗這是第一,肥者不膩,瘦者不柴,豐腴有味,咸口適中,沒有過多的印記,味道純凈。他家的鴨子偏瘦。
第二樣美食是他家的醬牛肉。有人會說了,醬牛肉不還是哪裡都有,這有什麼稀奇的。事實上章雲板鴨的醬牛肉好吃且貴,還不常有。醬汁味道適口,初入口是咸甜口的,後味偏咸,但很適中。這家的醬牛肉非常入味,不是那種只醬了表面一層的,而且筋頭巴腦的多,吃起來口感彈牙,很Q的那種感覺。這家的醬牛肉不常做,挺難買到的。
第三樣,就是這家的烤鴨。企鵝吃喝指南有一期講了對南京烤鴨店的品評,我覺得很客觀,比較符合真實情況。
第四樣,就是這家的鴨四件,南京人稱為飛飛跳。味道很抓人,就是那種吃了還想吃,停不下嘴的。本質上可以算作零食,但這個不會說你吃了覺得很咸,要喝幾口水才能咽下去的那種。這家的鴨四件是那種有滋味,你又不會覺得討厭的。
『叄』 南京夫子廟被稱為中華小吃街,這里有哪些特色小吃
這是來南京的人必到之地。美食街的確是熱鬧的很,各種小吃匯集這里,南京地道的味道這里都有。其實旅行總是和美食,攝影分不開。每個地方的美食也是代表此地的特色之一。南京的鴨血粉絲湯真的好吃,最喜歡回味家的,雞汁湯包也很美味。還有秘制藕片,甜甜糯糯的。赤豆元宵也超愛。南京最著名的還有鹹水鴨,清蒸獅子頭,來這里不吃就虧了哦。老口味的秦淮八絕據說口味一般,我只吃過一兩樣,不敢妄下結論。好吃與否也看個人口味,只有吃過了才有對比
這邊還有幾個景點,夫子廟、江南貢院什麼的,都是收費入內參觀,只是要注意,秦淮河夫子廟這邊適合夜遊,白天來這里真的沒有什麼好看的,就只能吃點東西,晚上的夜景就非常漂亮了,在街上逛逛,去景點轉轉,然後累了找家店坐下來吃點美食,真是非常愜意的一件事情
『肆』 四大小吃的夫子廟小吃
夫子廟小吃:南京夫子廟小吃群位於繁華的秦淮河畔,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金陵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多達80多個品種。歷代文人墨客、科舉士子雲集南京,尤至開科秋闈,考生雲集,書肆、茶館、客棧中食客絡繹不絕,加之明清以來南京秦淮河岸「溫柔鄉」、「銷金窟」遍布,呼為「仙都」,文人騷客慕名爭相前往,名噪天下的夫子廟小吃也在燈影漿聲中日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神韻。其中聞名天下的秦淮八絕,即:
第一絕:永和園的黃橋燒餅和開洋干絲,
第二絕:蔣有記的牛肉湯和牛肉鍋貼,
第三絕:六鳳居的豆腐澇和蔥油餅,
第四絕: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和什錦菜包,
第五絕:奇芳閣的麻油素干絲和雞絲澆面,
第六絕:蓮湖糕團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第七絕:瞻園面館熏魚銀絲面和薄皮包餃,
第八絕:魁光閣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乃因其工藝精細,造型美觀、選料考究、風味獨特,有葷有素,甜咸俱有,形態各異,成為秦淮小吃的代表,頗有六朝風味。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在夫子廟品嘗秦淮風味小吃後,題寫橫幅:「小吃好吃」,亦作「吃好吃小」。
此外,這里小吃攤點經營的油炸干、豆腐腦、五香雞汁回鹵干、五香茶葉蛋、烏龜子、旺雞蛋、酥燒餅、小籠包餃、千層油糕、金陵鴨血粉絲、多種澆頭的各式湯面等品種,價廉物美,尤以配套裝籠的什色點心最受消費者歡迎。
『伍』 夫子廟小吃有哪些
夫子廟小吃有以下幾種:
最好吃的燒賣,五台山保齡球館對面,左、中、右三家,中間的那家最棒。這里的燒賣皮薄、餡好,吃起來酥軟可口。
最正宗的皮肚面,在皮肚面風靡一時的現今,賣家雖多,但最正宗的一家非新街口明瓦廊內寡婦面莫數。皮肚炸的好,泡的好,吃起來湯汁多多;再加上面有嚼勁。
最美味的鍋貼,湖南路金春鍋貼店,每次去那裡吃鍋貼,都要排上一陣子隊。該店有點歷史,值得一試。
最誘人的鴨血粉絲湯,名為『回味』的連鎖店,該店改名不久,物美價廉。
最有風味的餛飩,南京的餛飩都很不錯,特別是過去那種用木材燒火做的小攤子。
最值得爭議的涼粉,雖說炒涼皮美味,但有著悠久歷史的涼粉在南京人的心中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單說口味,玄武門車站旁(靠玄武湖)的幾個攤點都很好,用的拌小菜都很有特色。
最回味的香菇菜包,過去山西路肯德基旁湯圓店內賣的香菇菜包最正宗,最好吃,最值得回味。
金樂樂的煎蛋,皮蛋瘦肉粥。
東大草籽兒,南師小爽,板倉重慶古橋的酸菜魚。
吃火鍋,強力推薦楊公井的幾家川崎。
元祖的納豆,紅蛋,龍棕,蛋糕。
喜悅麵包專賣店的牛油酥餅,芋香苗和一種台灣精包。
長青藤的炒飯,中央商場對面一家巷子里的特色炒飯,精彩絕倫。
老昌水餃的雞蛋炒飯。
尹氏湯包里的雞汁湯包。
韓復興的雞鴨胗。
小上海的五香烤麩和鹽水毛豆。
金陵人的筍干燒鴨胗,辣子雞。
馬老頭大盤雞。
東大雅苑的黑魚兩吃,賴湯圓的湯團。
獅子橋福建扁食之珍珠納底。
『陸』 南京有名的「皮肚面」在哪裡
最正宗的皮肚面:在皮肚面風靡一時的現今,賣家雖多,但最正宗的一家非新街口明瓦廊內寡婦面莫數。皮肚炸的好,泡的好,吃起來湯汁多多;再加上面有嚼勁;最重要的,辣好!不可不嘗!
最美味的鍋貼:湖南路金春鍋貼店,每次去那裡吃鍋貼,都要排上一陣子隊。該店有點歷史,值得一試!
最誘人的鴨血粉絲湯:名為『回味』的連鎖店,該店改名不久。味道一如既往的好!物美價廉,何樂而不品?
最有風味的餛飩:南京的餛飩都很不錯,特別是過去那種用木材燒火做的小攤子。現在,很少看到了!
最值得爭議的涼粉:雖說炒涼皮美味,但有著悠久歷史的涼粉在南京人的心中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單說口味,玄武門車站旁(靠玄武湖)的幾個攤點都很好,用的拌小菜都很有特色;若說分量,邁皋橋國貿商城旁的無人可比,堆堆一大碗。味道也還說的過去!
最回味的香菇菜包:過去山西路肯德基旁湯圓店內賣的香菇菜包最正宗,最好吃,最值得回味!
金樂樂的煎蛋,皮蛋瘦肉粥!
東大草籽兒,南師小爽,板倉重慶古橋的酸菜魚!
吃火鍋我強力推薦楊公井的幾家川崎!
元祖的納豆,紅蛋,龍棕,蛋糕~!
喜悅麵包專賣店的牛油酥餅,芋香苗和一種台灣精包!
長青藤的炒飯,中央商場對面一家巷子里的特色炒飯,精彩絕倫!
老昌水餃的雞蛋炒飯。尹氏湯包里的雞汁湯包!
南大雲南路上的一家小燒烤店,店小客多,好評如潮!
韓復興的雞鴨胗!
小上海的五香烤麩和鹽水毛豆!
金陵人的筍干燒鴨胗,辣子雞!
馬老頭大盤雞!
東大雅苑的黑魚兩吃,賴湯圓的湯團!
獅子橋福建扁食之珍珠納底,肉燕,拌面等!
原珍寶大酒店的星洲炒!
蘇果超市歐維仕之葡萄奶酥!
珠江路永和豆漿的生煎一品鍋和榨菜肉絲面!
南京煉油廠的罐罐面!
悅華大酒店二樓「劉長興」的小籠包餃!
南藝後門的穆斯林餐館和湯包店!
南理工的曉湯酸菜魚!
鎖金村的旺雞蛋!
王府大街的芳婆糕團店和隔壁的台灣小吃!
上海小吃的什錦炬飯和生煎包!
交叉線旁大鬍子烤肉串!
綠柳居的香菇菜包和銀芽肉絲春卷!
傣妹的火鍋比川崎便宜!
北圩路的忘不了和菁菁酸菜魚!
太平商場後的魚香肉絲!
南師旁蘇州面館的素什錦面(好象換廚子了,不如以前了)
劉長興的大肉面!
鄭和公園對面的神仙老鴨煲!
面點王的大骨頭!
明瓦廊的一家脆皮豆腐!
老頭蓋澆飯(連鎖蠻多)
王府大街上的紅冠小吃:三黃雞,梅子年糕,海鮮面!
夫子廟悅華大酒店對面的羊肉串,有一元一串,還有0,5元一串的!吃的很爽!
瞻園(夫子廟廣場那的門)的附近不遠處的米線,最好吃的是辣雞和水煮,全家福貨很多,吃不完,但很好!
火鍋,怪味樓的最香,而且才也實惠,雖然貴,但量很足!
三元巷的寡婦面其實不是易記的最好吃,而是離易記蠻遠的一條巷子里一個老太做的,皮肚真不是蓋的!
包子是瑞金路那竹家莊對面車站的,有2 家,都經營大肉包,菜包,豆沙包,蘿卜絲肉包,右邊那家包子小但便宜,左邊那家好吃點!
金陵大肉包,沒吃過的人,真的是白來南京了,在華新對面,1.2元一個,還有燒賣,簡直叫你忘不了!
喜歡吃辣的就去四川酒家,那的菜真的是百吃不厭,宮爆雞丁,魚香肉絲還有麻辣豆腐,一直都是很有名的!
砂鍋,在中華門內就是營養學校對面巷子里一個叫旋子巷的地方有家做的太棒了!
烤魷魚是哈羅哈對面天橋下面的那家!
珍珠奶茶是工人對面kfc旁邊的那家!
米線店,叫「苗嶺」有兩家,一家在夫子廟,一家在中山大廈的旁的有小巷子內,巷口常年賣水果,不但米線好吃,糖醋裡脊,水煮腰花,水煮肉片,甚至土豆絲,都很不錯!
好吃的珍珠奶茶,不是那些連鎖,是在湖南路,靠近「第5季節」等那些茶座店那裡,有一家私人的,好象還是兩個年青人開的,珍珠煮的正好,又多,飽的奶茶分量!
涼粉推薦夫子廟貢院街前的黃記涼粉,狂好吃,每次去夫子廟都要吃的。
酸菜魚、肥腸魚推薦西橋的「四維小吃」老闆是四川宜賓人,配料都是從四川運來的,口味正宗。
寧海路上的民間老雞湯面館以及隔壁的生煎包,雞湯面現在太貴了,一碗雞腿面要17塊,性價比不高,生煎包不錯,2塊錢4個,很劃算的。生煎旁邊的冰糖糯米耦也很好吃。
明瓦廊的阿山雞湯館。
金鷹對面巷子里的「宜美鮮」的龍蝦、魚鍋魚餃及腰片。
南湖華清池對面的砂鍋。
滋奇的火鍋。
海福巷的涮羊肉。
華電路上的田螺燒老鵝。
馬台街上的虎子燒烤,羊肉串一塊錢一串,很好吃滴
『柒』 有哪些讓你覺得驚艷的南京美食
生活在南京二十年的飯桶來了。
我一直是一個好吃且吃相浮誇的人,遇見好吃的會一臉幸福地要死掉,而以下我推薦的館子,都是我吃了以後覺得人生完滿少活幾年也不要緊的~
這邊插個話,剛剛看到說有小夥伴想來南京玩的,給大家推薦下吃貨路線,南京的小吃街有幾條巷子,除了最有名的明瓦廊那條以外,一個是南湖砂鍋大王那條,那條一個是來鳳小區四鶴春那條,一個是評事街李記那條,而南京有一條特別神奇的公交路線,那就是7路公交,他竟然默默的把後面幾條全覆蓋了!不僅如此還覆蓋了老門東和夫子廟!簡直是跟著吃的走的!坐著公交花兩塊錢跟著退休的大爺大媽就能吃大半個南京了( ̄▽ ̄)啊,現在發現這些巷子里有好多好吃的我還沒說好頭疼。。
1、明瓦廊易記皮肚面。這是我從小吃到大的店,我和我媽經常專門開車從河西趕過來吃。皮肚面是南京的一大特色,雖說聽起來簡單,其實也有很多講究。比如面一定是八分熟的嗆面,端上來時帶著勁道,吃一會兒也不會坨;皮肚要炸的很蓬鬆,每一塊都要吸滿湯汁;很多外地人吃不慣油渣,但是油渣是一定要放的,不用多,兩個人點一份放在碗里,整碗湯都會飄著油香味;最最關鍵的,還有辣椒,南京人無論吃皮肚面或是小餛飩一定要放辣椒,南京的辣椒不辣,但是很香,會有點嗆,放過以後舌頭不會辣,但是身上是熱騰騰的。
易記的面,很完美的做到了這些,而且他家的鮮味靠的不是味精,而是鹽鹵,這是我在任何一家其他的皮肚麵店裡都沒看到過的。我在他家,通常都是點皮肚腰花面+油渣+溏心蛋,他家料多,我經常發生面吃完了料吃不完的情況~
看起來沒有魚其實是裡面刷了魚肉醬,現在這家價格漲了但是醬越刷越少,所以,買的時候請讓它多刷醬,然後雄赳赳氣昂昂地拎一份到易記吧~
2、四鶴春辣油小餛飩。對象家樓下就是汪家餛飩,可是我每次都寧願再走十分鍾的路,去喝四鶴春家的辣油小餛飩。汪家餛飩肉是多,可是有點扎實過度,又有點太咸,他家的辣椒也是不討喜,很辣,卻沒有什麼香氣。四鶴春他家餛飩的味道,和我小時候吃的柴火餛飩一模一樣。南京的小餛飩,精華不在於肉餡,而是在於那層薄薄的餛飩皮,好吃的小餛飩,餛飩皮一定要做到滑爽二字,所以餛飩是絕對不能打包的,一打包,餛飩皮就稀爛了。
3、雞鳴湯包的湯包。南師大旁邊的雞鳴湯包是老店新開,沒想到竟然一躍成為我心目中湯包排行榜中的榜首。南京的湯包,微甜,但不會到無錫湯包那個甜度,分褶在上和褶在下兩種。像雞鳴,尹氏都是褶在下的,這種皮稍厚,肉很扎實,像一個小肉丸子;四鶴春的湯包就是褶在上的,皮薄,肉較松,主要是要吮湯包里的湯汁。我最喜歡的是雞鳴的湯汁,不會很厚重,清清爽爽,一次吃四個完全不會膩。
4、南京大牌檔的麻油干絲,來南京,大牌檔還是要吃的,但是吃什麼烤鴨包就顯得有點業余了。其他幾個招牌菜,也是勉勉強強,江米扣肉初吃驚艷吃兩口則膩,泡椒雞美齡粥雖美卻偏甜。倒是這一道麻油干絲,吃一口讓我心心念了好久。干絲是南京的嫩干絲,撒上一點炸過的蝦皮,和黃酒很配。
5、紫金山下王務民牛肉湯館的牛雜粉絲。
圖是燕子牛肉湯館的牛雜粉絲,王務民的又不知道被我扔哪兒了。在新街口能吃到燕子牛肉湯他家的鍋貼和牛雜粉絲我已經很開心了,但不得不說,牛雜粉絲還是王務民的好吃。王務民的特色是湯頭特別濃,牛雜煮的軟爛,一個不經意就能吸溜一大碗,配上他家的蔥油餅,美哉美哉~
6、李記清真館的爆汁牛肉鍋貼。
嗯這張忘記是哪家了好像不是李記,拿來充數~
李記在南京的名氣是不用提的,他家因為生意太火爆,營業時間從晚上五點半延長到了六點,又從六點延長到了七點。我有時六點四十去的時候,大部分菜都沒了,人卻還是坐的滿滿的。他家的招牌便是這個鍋貼,要排著長隊去取,我平常要是看這鍋快取完了,都是寧願延後一點,等新出爐的那鍋。剛出爐的鍋貼不僅噴汁,汁水都會濺的很遠,我都要在下面拿一個碗接著,以免濺的到處都是。
接下來就開始雖然不是南京特色但是做的非常好吃的店了~
7、玉林串串香的雞翅。從成都開過來的店,與其他串串相比,一是牛油放的猛,二是東西腌的入味。裡面腌的最好的就是雞翅,辣鍋剛燒開的時候就拿一把放進去,二十分鍾以後拿出來,雞翅已經脫骨,雞皮入味軟糯,雞肉竟然也還是嫩的。而說到雞翅下面一家就一定得提到~
8、小紅烤翅的蜜汁烤翅。晚上六點才開的烤雞翅店。特色是用果木烤的,將肉咬下時口中會留有炭烤的木香。他家雞翅口味有三種,蜜汁的,單面辣的,雙面辣的,建議如果不是特別嗜辣,點蜜汁的最好,辣椒反而會遮住原本的香味~
9、曼度嘉年華逆鱗的煮牛筋。喜歡吃煮牛筋的人大概分成兩派,一派是喜歡吃有嚼勁的,另一派則是我這種喜歡吃軟軟的牛筋的。逆鱗的牛筋在我看來是做到了煮牛筋的巔峰—入口即化的境界,含在嘴裡的彷佛已經不是食物,而是滿口的膠原蛋白。
補充一下逆鱗的可爾必思汽酒~甜甜的冰冰的好多氣泡~我愛喝到沒人攔著我的話我會連喝好幾杯~而他家酒的size是這樣的。
10、御殿山八吉的味增牛腸鍋。他家可能是南京最好吃的日料店了。老闆是一個日本大叔,帶著一位永遠溫柔永遠笑眯眯的太太。他家每一道食材,都能吃得出用心,非常新鮮,就連花蛤都比外面海鮮店賣的還鮮嫩很多。味增牛腸鍋是別家沒有的,牛腸會比豬腸勁道些,肥油也少些,適合女生吃,而味增的味道,也比現在風靡的壽喜鍋味道醇厚多了~
『捌』 南京 著名的小吃 面館 中華名小吃
三元巷車站下來,往回走進巷子,有一家 協記面館,每天都排隊吃面。那附近的小區也有很多家面館生意都很好。很多人特意打車過去吃一碗面條。
主要是每家都會自製好吃的皮肚和辣椒油。還有香腸,木耳,豬肝,肉絲,青菜,榨菜絲,西紅柿等配菜。每天只賣午市,下午1-2點後去可能就吃不到了。
喜歡吃小吃就去夫子廟,湖南路。夫子廟那裡去的外地人多,本地人還是喜歡去湖南路吃小吃,貴妃釀皮,拌涼粉,鴨血粉絲湯,牛肉拉麵,粉絲砂鍋……應有盡有。
『玖』 南京美食:我想知道南京有什麼好吃的有特色的很有名的小吃。具體位置在哪裡有什麼特別介紹的。
1、 小籠包:吃小籠包講究湯汁,做的時候要把高湯凝成透明的固體膠質,切碎了拌在裡面,熱氣一蒸,就全化成了湯水。好的小籠包皮薄如紙,提來提去還不帶破的。小心翼翼地提出來,放在醋碗里,對准上面一吸,鮮美的湯汁就進了肚了。不過不能著急,不然會燙著,然後再慢慢享用裡面的內容。所以南京人吃小籠包又有歌謠,「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
2、 煮干絲:南京干絲是一套不同於其他城市獨特的製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干而不碎的干絲,均為豆腐店的特製而成。將豆腐切切細絲,配合各種湯料煮好,拌上香麻油和上乘醬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長。
3、 牛肉鍋貼:外脆里嫩、餡足汁多。咸中帶甜是南京牛肉鍋貼的最大特色。因為汁多,老主顧都把吃湯包的用到了這 鍋貼上。第一口咬大了汁會漏;咬猛了汁會噴;咬太小又不過隱!
4、 鴨血粉絲:在南京,賣鴨血湯的攤子星羅棋布。精明的攤主預先將鴨血煮熟,切成小塊放在鍋中,見有遊客來,便撈出鴨血裝在白瓷碗里,然後澆上一勺滾燙的鮮湯,滴上數滴香油,撒上一撮蝦米或鴨腸衣等,再加上一撮香菜。愛吃辣的客人,還可以再加上些辣椒油或胡椒,又香、又辣、可口的味。
5、 如意回鹵干:南京歷史悠久,南京人也願意把各種小吃和歷史沾上邊。就拿這普普通通的回鹵干來說,還和明太祖朱元璋扯上了聯系。傳說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後,吃膩了宮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微服出宮,在街頭看到一家小吃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澤金黃,不禁食慾大增。他取出一錠銀子要店主將豆腐果加工一碗給他享用。店主見他是個有錢的紳士,立即將豆腐果放入雞湯湯鍋,配以少量的黃豆芽與調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軟綿入味送上,朱元璋吃後連連稱贊。從此油豆腐風靡一時,流傳至今。因南京人在燒制中時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象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稱為如意回鹵干。
6、什錦豆腐澇:豆腐澇也叫豆腐腦、豆腐花,南京話又稱「都不老」。這道小吃全國各地都有,可南京的豆腐澇和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樣,除了一樣的色白如玉。清香爽口外,南京的豆腐澇講究一個佐料,輔以蝦米、榨菜、木耳、蔥花、辣油、香油等十餘種佐料,不光是顏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濃、香、鮮、鹹淡適宜,辛辣適中,有滋有味。南京人吃小吃還好個「說法」,這一點在豆腐澇這個朴實的小吃上也得到了驗證:據說,豆腐澇這玩藝,年輕人吃了健腦補腦,老年人吃了延年益壽,為了討口彩,店家還在裡面加入什錦菜,什麼意思吶?前程似錦,呵呵。
7、狀元豆/五香蛋:狀元豆是南京夫子廟的特色小吃之一。相傳清朝乾隆年間,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內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貧寒,每天讀書到深夜,其母就用黃豆加上紅曲米、紅棗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裝好,上面加一顆紅棗給他吃,並勉勵他好好讀書,將來好中狀元。後來,秦大士中了狀元,此事傳開,狀元豆便出了名。。一些小販就利用學子的這種心理,在父子廟貢院附近賣起了狀元豆,襯口彩說「吃了狀元豆,好中狀元郎」。狀元豆實際上就是五香豆,和五香蛋一樣,五香豆入口噴香,咸甜軟嫩,細細品嘗,趣味橫生,由於烹制入味,一般色澤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彈性,香氣濃郁,讓人吃起來就停不住嘴嘍。
8、鹽水鴨/鴨頭:到南京是不能不吃鹽水鴨的。南京嗜鴨之深,乃至有人說南京人前輩子都跟鴨子有仇。不管這個傳言有沒有根據,但是南京被稱為「鴨都」卻是實打實的名頭。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久負盛名,據說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南京鹽水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鮮香美味,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製作,故美名日: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斬一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也正是吃鴨吃得太多,南京人還變廢為寶的將鴨頭做成一道美味小吃。鴨頭無論是紅燒還是醬泡,或是鹽水,都是吊人口水的人間美味。買上三五鴨頭,再來一瓶啤酒,細細品嘗慢慢啃,那個舒服啊……
9、蒸餃:蒸餃實際上全國各地都有,但是南京的蒸餃卻別具一格,不但形狀精美、口味更是以清新著稱,油一點膩一點就達不到爽口的效果了。香菇蒸餃的餡心是有新鮮豬肉和香菇調制而成,加上鮮美的香菇汁水,上蒸籠蒸熟後肉嫩汁飽,輕輕一吸,一股濃濃的清新氣息在口腔中彌漫。
10、糕團小點:江南人嗜甜,所以,傳統的糕團小店在南京還是很有市場的。南京人吃甜食講究甜而不惡,糯而不粘,方稱為甜品之上乘。此外,光口味好還不行,造型色澤還要出眾,所以,南京的糕團大多玲瓏小巧,色彩繽紛,入口香甜松軟,清香滿腔,再來上一壺上好的綠茶,就是頂好的口福了!
其實,南京的小吃還有很多,象糯米藕、桂花糖芋苗、五香鵪鶉蛋、梅花糕、蒸兒糕、牛肉粉絲湯、炒螺絲……
南京特色小吃全攻略
面條類 :
1.三元巷裡面的「易記」
2.三元巷要德火鍋對面「協記」面館
3.七家灣2號或打釘巷1號「李記」:牛肉麵、牛筋面、牛肉鍋貼、牛肉餛飩、醬牛肉、牛筋等
4.小火瓦巷江蘇飯店2號門邊的「君友記老鹵面館」:各種蓋澆面
5.南湖文體村(七號路)「官復興面館」:三鮮面
6.御道街或福建路的「山西人家」:貓耳朵、炒麵餅等
7.夫子廟1路車站下客站「華旺樓」各種鎮江鍋蓋面、湯包
8.40路底站的洋珠巷的「四鶴春」
9.湖南路燈光隧道進去向右轉童家巷裡有一家
10.南師大正門斜對面的「民間老雞湯面館」
11.「劉長興」
12.明瓦廊的「寡婦面」
13.水西門的「張癟嘴蓋澆面
14.洪武北路蘇苑大廈對面小巷內50米的「太平洋面館」的六鮮面
15.集慶門35路車站旁巷口「集慶皮肚面館」
龍蝦類:
1.夫子廟和大中橋那段路中間,有一個橋,橋頭的聯華超市斜對面
2.「盱眙又一村」
3.丹鳳街「龍姐龍蝦」
4.丹鳳街的「丹鳳龍蝦」
5.寧海路「朱記龍蝦城」:雞燒田螺,小魚鍋貼,大骨頭湯
6.三元巷京僑旁邊「楊四龍蝦城」
7.中央6樓亞細亞的手抓龍蝦
8.楊公井紅花地小區對面東白菜園旁的「好再來醬骨龍蝦」
9.邁皋橋華電路上坡處聯華超市旁「曹氏」龍蝦
10.游府西街上南京電台隔壁的「大順龍蝦王」
11.瑞金路五龍橋邊上的陳大龍蝦
12.丹鳳街石婆婆巷內50米左右「阿細小館」的"木桶龍蝦"
13.邁皋橋華電路的「鴻濱佳」的麻辣龍蝦、田螺燒老鵝
14.錢都的干煸龍蝦
15.盱眙城最好的龍蝦店:紅葉飯店(汽車站左手一百米華誠超市對面)
16.下關惠明橋的「秋林」
17.夫子廟「珍寶舫」:天味龍蝦
粉絲、湯包:
1.珠江路數碼港對面紅色的門頭的「復興」:湯包、粉絲好吃
2.碑亭巷「全福樓酒家」:湯包、肉麻團、涼面
3.莫愁路、獅子橋、三牌樓和會街都有的「尹氏」湯包
4.夫子廟1路車下客站「華旺樓」(原雞鳴湯包店的師傅做的)湯包
5.南湖文體村(七號路)的「老華友」的小籠包
6.南湖「三星糕團店」:小籠包、四喜湯團、三鮮蓋澆飯、孜然鐵板牛柳
7.丹鳳街石婆婆巷蘇果對面的「湯包王」
8.新街口「大三元」
9.石鼓路陽光大廈對門的湯包店
10.科巷(變電站的對面,中山東路小區門口,上午才賣)的雞汁湯包
11.北門橋那裡的「全福樓大酒店」的菜包
12.南京文體村(七號路)路口的「周記」鴨血粉絲湯
13.萊迪那,麥當勞旁邊的「金湯鴨血粉絲」
14.「回味」
15.瑞金路上瑞陽街的王敏湯包店
其他小吃:
1.王府大街50號的「芳婆」:粽子、赤豆元宵、八寶粥、肉麻團
2.金鷹貴賓樓七樓午茶:生滾牛肉粥、香煎韭菜餃、奧灶面、蝦餃、春卷
3.金銀街上南大西苑門口推自行車用紅色牌中文和韓文寫著紫菜包飯
4.漢口西路蘇州面館對面巷裡賣炸雞和漢堡的快餐店「美州雞」和南藝後門的美州雞
5.南師大後門那裡的「莫氏粥城」
6.大方巷鼓樓區拍身份證照片的旁邊40#樓下馬路邊賣雞蛋餅的小店
7.夫子廟「蓮糊糕團店」:赤豆元宵、馬蹄糕、牛肉砂鍋、牛肉鍋貼、麻團
8.湖南路商場旁巷子里的「西北面王」的紅燒牛肉砂鍋、鍋貼、
9.靠近梅園中學那的太平橋口,有一家小店面,既賣麻辣燙又賣沙鍋
10.夫子廟「永和園」側門旁邊的「黃記」涼粉店
11.山西路「桂花鴨」的燒餅、炸雞
12.彩霞街華誠超市門口下午和晚上才有的賣炸雞排豬排的攤子
13.秦虹小區蘇果旁的沙鍋,鵪鶉蛋
14.「面點王」的手抓醬排骨
15.雞鳴寺的素齋
16.雨花小區「汪家餛飩」
17.珠江路如意不夜城 (招商銀行旁的巷子里):霸王餅
18.楊公井車站(往夫子廟方向)旁巷子口一個老頭賣的麻辣燙
19.獅子橋,買糖葫蘆的那條巷子進去的「狀元扁食」:餛飩、拌面、蛋菇湯、煎餃
20.中山東路上紫金城斜對面及珠江路小營路口的「牛牛水餃」
21.新介面的三元巷「要德」對面的哈爾濱水餃
22.鼓樓江蘇電視台對面有家陳長生的西北肉夾膜
23.鷹購物中心旁邊巷子「紅冠小吃城」:梅子排骨年糕、三黃雞
24.月苑三村9幢的一樓有一家砂鍋
25.豆菜橋的麥肯雞
26.五中旁的春來鍋貼
27.石鼓路的成都香辣餅
28.五台山保齡球館對面中間一家店賣的:燒賣和豆沙包
29.九中南面天池浴室旁的雞肉串
30.夫子廟麥當勞旁邊的牛肉餡餅
31.辣子村巷子里老太太賣的旺雞蛋
32.淮清橋上的哈爾濱水餃和黃橋燒餅
33.蘇武車輛城門前水果攤上的東北玉米南湖13路車站旁邊蘇果超市對面:「福建千里香餛飩」、「玉塘砂鍋店」的豆腐煎餃
34.月苑小區40路總站旁邊:「麥肯基炸雞「
35.莫愁湖公園對面巷子里的「麥肯基炸雞」
36.南湖13路車站口的早點攤:肉沫煎餅
37.南湖華清池門口第二家賣牛肉粉絲湯
38.南湖廣場上賣的五角一大杯的甘蔗汁
39.南湖一小門口橋邊一對老頭老太賣的烤火腿腸
40.許府巷內小區門口的韭菜盒子
41.馬台街「小雞快跑」的香辣雞翅
42.中山北路金陵翻譯院對面的「安潤食品店」的濃湯和澳式酥皮點心
43.新街口中山路金陵百貨斜對面時代廣場有個樂博鋼琴城門口的餛飩店「四川酒家」的一樓的大肉包、蟹黃湯包
44.南湖路建設銀行邊「小王酥燒餅」
45.水西門橋邊上海生煎店:生煎包、皮蛋瘦肉粥
『拾』 南京夫子廟售賣皮肚面
這個由,夫子廟東門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