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浙江嘉興有哪些好吃的店
中山東路上的魚林港味道不錯;中山橋北面的巴鄉水煮魚;江南摩爾那邊的干鍋傳奇;碳林燒烤不錯的,裡面還有石鍋拌飯十幾元一份味道很好。
㈡ 嘉興有什麼好吃的特產
嘉興十大特產
10、蝦米套餅
五芳齋粽子是嘉興的傳統名吃,它創始於清朝道光年間,歷史十分的悠久。五芳齋粽子用料十分考究,製作方法也非常的精細,其是以糯米和白酒為原料,再搭配各種餡料製成,做好的粽子色香味美,肥而不膩,十分的美味。
㈢ 嘉興有什麼好吃的
現在嘉興好吃的東西可以去月河街看看
嘉興的特產有五芳齋粽子,文虎醬鴨吃起來感覺不如從前那麼好吃了,建議去嘗試一下另一個老字型大小的醬鴨-陸稿薦,現在九,十月份還能吃到剛上市的南湖菱,這段時間是中秋節可以買到蘇式月餅,最有名的是新塍的榮榮牌月餅也是老字型大小,好吃的很多喝多 數不清。
㈣ 嘉興有什麼好吃的美食嗎
嘉興粽子
是浙江嘉興漢族傳統名點,具有悠久歷史。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咸甜適中而著稱。尤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嘉興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
長安宴球
是海寧一道美味名菜。宴球可分「落湯宴球」和「刺毛宴球」兩種,主要原料之一是魚,有白鰱、花鰱、草魚三種,以選用3斤以上的白鰱魚最佳,魚肉細嫩活泛。另一主要原料是肉,肉要用肥,選料講究。宴球是圓的,蘊含了「大團圓」的含意。
西塘八珍糕
是浙江省西塘古鎮傳統特產,是葯物,又是糕點,歷史悠久,有口皆碑。是獨特的糕中佳品。早在1920年有西塘老中醫鍾道生按「外科正宗」古方和自己臨床經驗首創製作。1956年前一直在鍾介福堂中葯店生產、銷售,公私合營後,制糕工人和原配方都轉到西塘食品廠,從此產量大幅度增長。
烏鎮醬雞
醬雞是一道烏鎮的漢族特色名菜,外觀醬紅油亮,入口脆嫩鮮美,後味無盡。選用本地農民當年放養的土種雌雞作原料。加工時整體燒制,原汁浸燒,三次出湯;再放入上等醬油、黃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燒 ;出鍋後又得塗上一層麻油 ,方告完成。成品醬雞由於是原汁原湯反復燒制,雞體內的水分已基本蒸發,所以特別容易保存,有"六月不餿,臘月不凍"之說。
蝦米套餅
是浙江平湖市漢族傳統小吃精品。做法是將麵粉和好,折成劑子,撳扁成中間厚邊緣薄的皮子,放豬板油丁、蝦米收口,先製成小圓餅,撣上飴糖,撒上芝麻;將發好的面團折成劑子,擀成大圓餅,撣上飴糖,撒上芝麻。再將大小餅分別貼在已經關上爐門的旺火爐壁上,貼完後將爐門打開,烘兩分鍾左右出爐。再用小刀從大圓餅邊緣平剖開,套入小餅即成。具有色澤金黃,香脆酥鬆,滋味鮮美的特點。
蒸雙臭
是浙江嘉興的特色小吃。它結合了當地兩種最臭的東西臭豆腐和臭海菜梗,加入少量油、糖、薑片等一些調味品,然後放到旺火隔水蒸,十分鍾後,撒上蔥花,椒絲點綴一下即可。這道菜在口感上是臭中含香,美味至極。好與壞、香與臭是相較而言的,就像這臭豆腐乾,經過腐化,不但失去了冰清玉潔的外形,而且其味道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但是偏偏這東西在臭與香之間的角色卻極其不確定。臭中有香,香中含臭,越臭越香,而西塘人更是把這種臭中含香的菜給做絕了。
二錦餡
民國時期為嘉興吳震懋傳統特色菜餚之一。用肉嵌油麵筋一隻,豆腐皮包肉五隻,香菇一朵,置於陶罐,加雞湯、火腿片、冬筍、糖、酒等佐料,用棉紙封罐,上蒸籠蒸煮而成。其菜可下酒,湯可下飯。據傳此菜曾流行於清末北京嘉興籍京官中。80年代曾試圖恢復,似風味尚未達到歷史水平。
文虎醬鴨
是浙江嘉興的一道地方特產,運用獨特的烹煮手藝,工藝先進、用料考穵、口味獨特、以其「色澤褐紅、味道鮮美、油而不膩、酥而不爛」的特色暢銷全國各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是居家、旅遊、宴請之佳品。
乳腐肉
是浙江嘉興的漢族傳統名菜,乳腐肉取夾心豬肉為主料,配以冰糖、乳腐鹵、紅曲粉、黃酒等輔料。先以大鍋燒煮,再盛碗放入蒸籠,用文火續蒸。肉質酥糯,香味濃郁。但南北做法稍有差異。成品色澤紅亮,肥而不膩,是春夏的時令菜餚。
毛狗線粉
是平湖非常有名的小吃,歷史悠久「毛狗線粉」由指定廠家用優質番薯粉生產,下鍋前在大缸內洗凈,浸泡數天。線粉製作過程中,主料、佐料都十分講究,還要熬一種湯。湯是決定線粉風味的關鍵,熬湯最為講究,所用基本料是生雞以及拆下來的雞、豬骨頭,用火時先武後文,再文武火交替,湯里不加味精。線粉主料中雞丁、肚丁、肺丁,也都是由孫毛狗多年探索燒制而成的。
您可能關心的:嘉興市十大品牌 、旅遊景點十大品牌 、嘉興市知識大講堂 、旅遊景點知識大講堂文章來源: 愛福清網標簽: 嘉興 , 美食 , 小吃收藏 舉報146微信分享
㈤ 嘉興哪裡有好吃的地方,要有特色
1.「阿胖飯店」,禾興路環城路交叉口,雅瑩專賣店對面:吃飯環境可以用極端惡劣形容,是個民居改造而成,廚房在廁所隔壁,用餐時偶然可嗅到異味,三個四川服務員,一個奶奶級服務員是老闆老母,但估計生意太好,所以老母比較吊,切勿催菜,否則此老母會問候你老母,而老闆親自掌勺,此飯店生意極好,價格也算公道,必點之菜:醬牛肉,骨頭煲。
2.「威威飯店」,原址在沙龍賓館西隔壁,之後此飯店的女領班自立門戶,帶走了男廚師,新店開在河西明月路附近,必點之菜:鱔筒湯,蒸雞。價格稍貴,老店的時候,本欄目一男一女兩位老同志在那裡拼過酒,印象深刻,本餮一年多沒去考察了,不知道現在怎麼樣。
3.「大地土雞店」,環城南路城南公園對面,環境一般,顧名思義,必點菜:土雞煲,另有各種野味,但因野貨寄生蟲眾多,不推薦。
4.「許安飯店」,靠近許安村,從城東路拐進小路,穿過火車涵洞,是一條捷徑,此店乃正宗的大食堂型飯店,一張檯子要翻數次才能滿足廣大群眾高漲的食慾。價格公道,童叟無欺,凡吃到100塊以上,老闆兼廚子必親自發中華一圈。必點之菜:白肚,白雞,蜆子湯。
5.「蜀鄉川味館」,嘉興學院對面真合路中段,店主張華,本地人,廚子四川人,店面小,生意好(開張一年老闆已買BUICK凱越一台),用餐環境一般,但很乾凈,去的話必提前至少一小時定位,嗜辣的朋友應該會喜歡,本人必點之菜:麻辣魚加酸菜回鍋煮(一般人吃不消,不建議大家都試),另有泡蘿卜十分可口。雖有「燒雞公」,但並不入味,不推薦。
6.「蜀竹飯店」,又一川菜店,老闆四川人,兼廚子,本是一極破敗的垃圾店,在城南路東側,現搬到城南路西側,外觀仍是垃圾店,但內部檔次已有提高,評價是上升至「垃圾中轉站」,必點菜:鹽水鴨肫,酸菜魚(不活殺,不論斤賣,按份賣),除此兩樣,其他菜均淡而無味。
7.「巴鄉水煮魚」,環城西路中山路交叉口偏北,雖叫「巴鄉水煮魚」,但其水煮魚味道實在差強人意,本人評價:得分頂多55分,不及格!倒是其干炒「小龍蝦」味道不錯,而「燴三鮮」也可以,除此其他菜本人一概不推薦。
8.「北京涮肉城」,建國路中段,總工會「萬紫千紅」後門即是,雖打著北京旗號,其涮肉跟正宗北京北京貨相去甚遠,但其「羊蠍子」火鍋還不錯,「羊蠍子」的意思是羊的脊椎骨,過老酒相當不錯,當然此羊蠍子和北京的比較起來還是差多了,也就是「羊味」少了很多,相信到了南方,老闆經過了改良,但《茶館》台詞雲:改良改良,越改越涼。現在其分號開在禾興北路陽光廣場前頭,裝修更考究,味道更蹩腳。
9.「來寶白雞店」,城北路東升路交叉口西北角,原名「小來寶」,其老闆是原來「小來寶」的隔壁鄰居,所謂「借雞生蛋,借名發財」,小來寶本人在去年潦倒去世(本欄目去年做過他「上中下」三期節目,也算是他的蓋棺之作了),其商標被一女人搶注,因此,這家店不得已改成「來寶飯店」,老闆略得小來寶皮毛,以15斤以上的蘇北雞為原料,水煮成白斬雞,味道尚可,個人認為是小來寶去世以後,各家仿品中最好的,去年開始,老闆請來多位年輕男性幫工,形象氣質俱佳,一度以為是大學生暑期打工,後證實是老闆親屬。
此店廚子如流水般更替,唯燒白雞由老闆親自動手,因此,除白雞外,其他菜一塌糊塗,但價格極便宜。各位食客去的話推薦剁雞腿一枚,老闆親自剔骨,頗有當年庖丁分牛之刀法,價格在14塊左右。
10.「一品香餃子館」,越秀北路,原秀洲區環保局對面,東北菜,老闆廚子一色東北人,推薦菜:酸菜粉絲肉,豬手煲(此豬手以明火烤過),老虎菜(東北冷盤,以大蔥絲,青椒絲,香菜,芥末油涼拌成),其他菜都不行。
㈥ 嘉興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點 嘉興地名網 嘉興名人 [移動版]
五芳齋粽子
產品名稱:五芳齋粽子產品產地:浙江省嘉興產品特性: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美、咸甜適中產品成分: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等。產品功效:養胃、補血、生津、美容養顏和延年益壽的功效。產品簡介:號稱「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美、咸甜適中而著稱。五芳齋粽子按傳統工藝配方精製而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採用上等白糯、後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則用上等赤豆「大紅袍,通過配料、調味、包紮、蒸煮等……[詳細]
嘉善黃酒地理標志產品
產品名稱:嘉善黃酒產品產地: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產品特性:酒液澄黃、透明、有光澤,醇香濃郁,味鮮甜、醇厚、柔和、爽口、味甘。產品成分:糖分、糊精、有機酸、酯類、甘油、高級醇和維生素B1、B2和尼克酸。產品功效:祛寒、助陽通絡、解表、行氣止痛、補強壯、緩急調中、通絡活血、溫脾散寒之功效。產品簡介: 黃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為原料,以特製曲和酒母作糖化發酵劑,經發酵、壓榨、陳貯、勾兌、檢驗而精心釀造成……[詳細]
新豐生薑地理標志產品
南湖區新豐鎮新坊牌生薑栽培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開始種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近幾年種植面積穩定在3000畝左右。年產生薑3000至4000 噸,銷往江浙滬一帶,是嘉興的一個傳統產品。 新豐生薑辣度高、纖維多、耐貯藏,全身是寶。嫩姜質脆嫩,味鮮美;老薑質堅實、辣味足、香氣濃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烹調魚蝦時放些鮮姜,不僅味道香美可口還可去腥。此外,嫩姜還可加工成紫薑小包裝、糖水姜、乾薑、姜粉沖劑及鹽……[詳細]
秀洲槜李地理標志產品
槜李,是江南吳越文化的象徵,更是見證嘉興歷史的活化石,「嘉興」地名是先有「槜李」後有嘉興,槜李在嘉興的歷史至少有2500年。近年來,秀洲區政府十分重視發展,1999年成立了嘉興市研究會,對嘉興槜李進行深入研究,並與省農業廳一起開展了槜李的搶救與開發研究項目,來保護、發展、提升槜李,加快推進秀洲槜李產業規模擴張與品質提升,實現產業化生產。槜李,在秀洲的種植歷史至少有2500年,秀洲槜李具有果型大,果皮厚,易剝離,成熟時……[詳細]
王店三園雞地理標志產品
王店三園雞,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所產肉雞品種,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王店三園雞是利用桑園、果園、庭園實行長日齡放養,嚴格按無公害要求飼養,不含激素和葯殘,養殖地綠樹成蔭,空氣新鮮,環境優美,遠離工廠,周圍沒有污染源,完全在自然條件下生長。該雞肉色鮮紅、肌纖維結實、味道鮮美,一直來受到市場歡迎。嘉興市王店鎮地處秀洲區南部,土地資源豐富,境內桑園、果 綠色養殖環境.園、庭園(簡稱三園)和雜地眾多,當地農村歷來就有……[詳細]
桐鄉槜李地理標志產品
產品名稱:桐鄉槜李產品產地:浙江嘉興產品特性:形碩大,味道鮮美,每顆槜李果底有一個小小的印痕,形同指甲印產品成分:水,蛋白質,維生素,鈣產品季節:3 月下旬至4 月初開花,4 月上旬萌芽出葉,5月中旬核硬化,7月旬成熟。產品功能:解毒,健胃,消食、活血、化淤、防癌抗癌產品歷史:槜李為李中珍品,它是桐鄉著名的土特產。古代常作進貢帝王之「貢果」,聞名遐邇,槜李原產於古槜李城附近。《春秋》杜預注曰:「吳郡嘉興縣西南有槜李城……[詳細]
姚庄蘑菇地理標志產品
姚庄鎮位於浙江省嘉善縣東北部,東鄰上海市青浦區和金山區。姚庄蘑菇單季種植面積1000.71萬多平方尺,年產量超過8000噸,是浙北地區最大的蘑菇集散地,姚庄蘑菇暢銷江、浙、滬、閔三省一市,姚庄榮獲「中國蘑菇之鄉」稱號。以蘑菇為主的食用菌生產是姚庄農業的主導產業,也是嘉善「白色」產業帶的主導區。姚庄蘑菇種植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全鎮蘑菇種植面積1936萬平方尺,成為浙北最大的蘑菇生產基地。總產量達到15000……[詳細]
海鹽大頭菜地理標志產品
產品名稱:海鹽大頭菜產品產地:浙江海鹽縣產品特性:口味純真,口鮮味足、香脆爽口、略帶一點酸、風味獨特,。產品成分:含維生素C、碳水化物、鈣、磷產品季節:7月下旬到8月下旬間播種產品功能:消食下氣,利水消腫,解酒開胃,增進食慾,解毒,止咳,止消渴。產品歷史:海鹽盛產大頭菜,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作為海鹽傳統的腌制加工蔬菜,仍名聞-滬一帶,享有較大的聲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上海人對海鹽……[詳細]
鳳橋水蜜桃地理標志產品
鳳橋水蜜桃有早、中、晚熟品種,成熟期在7-9月,是嘉興市最大的水蜜桃生產基地,面積達6500畝, 總產量10000噸。 2001年,鳳橋水蜜桃獲省優質農產品金獎,獲嘉興市農博會優質產品稱號。 鳳橋水蜜桃果實外觀艷麗,風味佳美,汁多味甜,具有獨特的香氣,營養豐富,有益於人體健康。每100克果肉中含糖7-15克;有機酸0.2-0.9克;蛋白質0.4-0.8克;脂類0.1-0.5克,各種維生素含量豐富。 ……[詳細]
楊廟雪菜地理標志產品
產品名稱:楊廟雪菜產品別名:雪裡蕻、雪裡紅產品地點:浙江省嘉興市產品特性:鮮嫩、香脆、口味獨特。產品成分:胡蘿卜素、纖維素及維生素C和鈣。產品功效:補腎益氣,順氣開胸、開胃、生津。產品簡介: 雪菜又名「雪裡蕻、雪裡紅」,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纖維素及維生素C和鈣。雪裡蕻,歷史悠久,因冬至種植,春天成熟,無蟲害侵蝕,在雪中生長而得名。本品選用江南杭嘉湖久負盛名的特產——雪裡蕻,經五百年民間工藝……[詳細]
嘉興粽子地理標志產品
亦稱五芳齋粽子。嘉興傳統名點。1939年由馮昌年開設的「五芳齋」創制。現品種較多,尤以鮮肉粽著稱。先將糯米淘凈,拌入優質醬油;鮮肉切成塊,加食鹽、味精、白糖等調料搓勻;再用漂洗干凈的粽葉作外包皮,把糯米和肉塊包紮成長三角生坯,放入鍋內旺火煮1小時後用文火煮熟即成。特點是,粽香濃郁,糯而不爛,油潤鮮美。是滬杭線上久負盛名的方便食品和饋贈親友的禮品。1989年榮獲商業部飲食業優質產品金鼎獎。( 嘉興)……[詳細]
嘉興南湖菱地理標志產品
又名和尚菱、餛飩菱。菱科,一年生水草本。水上葉呈棱形、綠色,葉柄上有浮囊。夏季開花。單生於葉腋;受精後,沒入水中,長成果實。大暑前後成熟。呈半圓形,無角,一側較平,一側較凸。皮薄易剝,淡綠或黃白色。嫩菱質脆,汁多微甜,作水果鮮食。老菱除供食用外,還可制澱粉。( 嘉興)……[詳細]
南湖菱地理標志產品
南湖菱較為特別,因為其它菱一般都有角,而浙江嘉興城南的南湖菱卻是圓而無角,所以又稱「餛飩菱」。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了。這種菱皮薄肉白,鮮甜多汁,清香上口。每年處暑後大量上市,既可生吃,又可熟食( 嘉興)南湖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浙江省嘉興市現轄行政區域內,東經120°31′至120°56′,北緯30°35′至30°58′之間的區域。……[詳細]
蝸牛
蝸牛南湖區余新鎮地處嘉興市南部,自1987年開始從事白玉蝸牛養殖,經過15年來對養殖技術和營銷渠道的開拓,目前擁有蝸牛養殖戶1200多戶,大田面積200畝,溫室8000平方米,年產量達2000噸,是全國最大的白玉蝸牛養殖基地,佔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2001年在全省特色鄉鎮評選中被授予「蝸牛之鄉」稱號。白玉蝸牛富含各種微量元素,屬高蛋白、低脂肪營養保健食品,據測定,含蛋白質42.9%,各類氨基酸31.2%,其營養價……[詳細]
新當湖鮮蘑菇
新當湖鮮蘑菇平湖市蘑菇生產始於1979年,當時為上海國營外貿出口企業蘑菇罐頭原料的生產基地。近幾年來蘑菇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了跳躍式發展。1998年,平湖市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有限公司注冊了新當湖鮮蘑菇商標,與市食用菌技術協會和市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在基地農戶鮮蘑菇銷售中採用這一商標。2002年,平湖市蘑菇栽培面積達624萬平方尺,蘑菇總產量達8165噸,暢銷滬、浙、蘇蔬菜市場。2001-2002年,新當湖牌鮮蘑……[詳細]
新篁檇李
新篁——檇李的故鄉 人們只要一談起珍稀名果檇李,一談起美女西施入吳時經嘉興品嘗檇李的故事,便都眉飛色舞,興奮異常,似乎全都親眼看到美女用她晶瑩如玉的指甲掐破果皮,貪婪地將一顆顆又香又甜的檇李漿液一吮而盡的場景。美果、美女,千年佳話,深深地印在歷史的記憶中,印在嘉禾大地上,讓人回味品嘗,話說千年。 但檇李的原產地在哪裡?人們一直眾說紛紜。其實,檇李的原產地就在嘉興市南湖區新篁集鎮的鄉間。當……[詳細]
宴球
錢塘江魚圓以軟滑取勝,色澤分明,滑嫩鮮美,質感有點像豆腐,味道充滿了淡水魚的鮮甜,堪稱魚圓中的上品!民間傳說乾隆皇帝微服私訪,在鹽官吃了一盆錢塘江的魚圓。這盤魚圓油而不膩,魚肉鮮嫩,堪稱上品,乾隆一口氣就吃了個精光。後來那個伙計被請到了北京的御善房。宴球的主要原料之一是魚,有白鰱、花鰱、草魚三種,以選用3斤以上的白鰱魚最佳,因為此魚肉細嫩活泛。而白鰱魚有當年、隔年之分,後者為上;又有內塘魚和養殖魚之別,內塘魚為優,因……[詳細]
醬蹄膀
醬蹄膀整個蹄膀外形完整無缺,色澤紅亮,用刀切開後,肉嫩質細,熱吃酥而不爛,看似濃油,實則肥少瘦多,入口不膩,糟香四溢,咸里透甜……在新塍民間,每到冬天家家戶戶都有腌制醬蹄膀的習俗,歷史悠久,所燒制的醬蹄膀系一道江南鄉土佳餚。由新塍洛東羊業專業合作社開發生產的「洛東」牌醬蹄膀選料考究,製作精良。原料嚴格選用本地著名地方豬種嘉興黑豬所產優質肉豬的蹄膀,在冬天適宜的氣溫下經腌、醬、曬等多道工序精心製作而成。「洛東」牌醬蹄膀……[詳細]
㈦ 嘉興粽子到底什麼牌子的好吃
嘉興五芳齋粽子最好吃。
嘉興粽子,浙江嘉興漢族傳統名點,具有悠久歷史。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咸甜適中而著稱。尤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嘉興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
歷史起源:
嘉興粽子的歷史源遠流長。六、七千年前,先民們孕育了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早嘉興粽子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源頭之一,也是我國稻作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漢唐以來,嘉興發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主要的稻作區,被譽為"天下糧倉"。唐·李翰在《嘉興屯田政紀績》中雲:"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清·嘉興府知府許瑤光重輯《嘉興府志》卷三十三《物產》中提到:19世紀中葉時,嘉興府地區所產的糯米品種就有諸如:白殼、烏簔、雞腳、蝦須、蟹爪、香糯、陳糯、蘆花糯、羊脂糯等三十幾個品種。
同時,嘉興歷史上還是我國重要的商品豬生產基地,肉雞和鮮蛋產量和質量也很高。這些豐富優質的農副產品原料,為發展各類花色粽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這也是後來形成五芳齋粽子獨特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
五芳齋粽子號稱"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咸甜適中而著稱。五芳齋粽子按傳統工藝配方精製而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採用上等白糯、後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則用上等赤豆"大紅袍",通過配料、調味、包紮、蒸煮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嘉興五芳齋粽子有肉粽、豆沙、蛋黃等幾十個花色品種,1987-1989年曾連續三年獲得省名點特優產品"玉兔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商業部"金鼎獎"。
如今,嘉興五芳齋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方便、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1995年新建佔地20畝的五芳齋粽子廠,使粽子生產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1997年又再次擴大粽子生產規模,使粽子日產量達50萬只。同時產品也從原來幾種發展到現在的近百種。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並還獲得了首屆國貨精品獎、96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稱號。
嘉興盛產粽子,嘉興粽子以"五芳齋"最為著名。50多年前,人們就將"粽子大王"的桂冠戴在它的頭上,小小粽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稻米之鄉嘉興的一種象徵,被譽為"飲食文化的代表,對外交流的使者"。
㈧ 嘉興有那些有名的小吃!
五芳齋粽子 :享有「粽子大王」之稱的「五芳齋」粽子,是嘉興的特產。經歷了七八十年,暢銷不衰。二十世紀初,在張家弄一帶有一些挑擔賣茶葉蛋等物的小販,因生意較好便慢慢擺起了攤子,以後又開起了店。據傳1921年張家弄開起了最早的一爿粽子店,取名"五芳齋"(榮記)。因雞肉粽較出名,便在招牌上畫了只雄雞。這家粽子店裡的生意越做越好,引起了其他挑擔人的羨慕,於是在一兩年裡又先後出現了兩家粽子店。這三家粽子店競爭激烈, 各人自封「正統」分別叫「頂頂真真老五芳齋」(榮記)、「真真頂頂老五芳齋」(慶記)和「首創第一老五芳齋」(合記)。 粽子直到1956年,這幾家粽子店才合而為一。 近年重修店面取名鴛鴦樓,古色古香,具有民族風格,使老店更添新姿。 "五芳齋"粽子選料考究,選用"徽州伏箬",葉質軟韌,含有植物固有的清芳香味,肉餡鮮、嫩、香。粽子包得松緊適度,密封性好,加上適當的煮燒。粽子花色品種豐富,有火腿粽、雞蛋粽、白糖豆沙粽、雞肉粽等。 粽子入口油而不膩, 糯而不粘,咸甜適中,男女老少,人人愛吃,也是饋贈親人的禮品。也被稱為「中國式快餐」。 南湖菱: 角圓無刺,綠皮白肉、殼薄味甜,又稱「餛飩菱」、「元寶菱」。另據出土實物測定,種植歷史已有5900餘年。清代李符《詠菱》道:「鏡花晝合絲蔓秋,肥角尖凉觸波底」,「素手輕擘,紅碎嫩玉,分嘗便,雪藕也輸甜脆……」,可見,南湖菱贏得了多麼美好的贊譽。 關於它為何不長尖角,在民間有一個傳說。話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徑嘉興,當地民眾拿出南湖的菱給皇帝吃,當時的菱是有尖角的。乾隆皇帝吃的時候一不小心被尖角刺到了。第二年,南湖的菱便不再長角了。 余新蝸牛: 蝸牛與魚翅、干貝、鮑魚並列為世界四大名菜,內含20多種氨基酸和10多種微量元素及豐富的蝸牛酶、SOD等,其中蛋白質含量分別比甲魚、豬肉、牛肉和雞蛋高1個、10個、3個和6個百分點,而脂肪的含量僅為甲魚、豬肉、牛肉和雞蛋的1/18、1/272、1/92和1/70;每克蝸牛肉含硒量有0.45μg,為茶葉的4.5倍。 平湖糟蛋 :又名軟殼糟蛋,已有200餘年歷史。據傳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730年)有一海鹽平山人試製成功「軟殼糟蛋」,其特點是:蛋殼脫落,蛋膜不破,蛋色晶瑩,形似欖球,蛋白呈乳白色軟膠狀,蛋黃呈桔紅色或黃色。它含有醇厚的酒香,品嘗鮮美,餘味無窮。平湖糟蛋先後在「南洋勸業會」、「英國倫敦博覽會」、「南京品物會」上展出,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評,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牌。現在糟蛋的產量不斷提高,並遠銷港澳及東南亞諸國。 平湖西瓜 :早在清光緒十二年《平湖縣志》上就有記載:「西瓜瓤有紅、白、黃三種,產紅霓堰者佳」。現在的「中育一號」西瓜含汁多、瓤甜脆,纖維省,味鮮美,中心含糖量達10~15%,它的成熟期早,瓜質極佳,深受人們喜歡。平湖西瓜以皮薄籽少、細嫩松爽、鮮甜清香、品質極佳聞名海內外,號稱江南第一瓜,也是中國三大名瓜之一。平湖西瓜種植歷史悠久,面積大,產瓜多,且品種豐富。明天啟七年的縣志就有西瓜記載,至今已有300多年。 全市常年種瓜萬畝以上,年產瓜數十萬擔至百萬余擔;西瓜品種有數十種,最有名的是馬鈴瓜、三白瓜、解放瓜、台黑瓜、中育一號、圳寶及衛星西瓜、無籽西瓜和平優系列西瓜。 桐鄉檇李 :李是古今稀有的珍果,也是桐鄉的傳統名果,盛名傳於天下,身價百倍。原因是李果大色艷,核小肉厚,漿液甘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 品質極佳為群李之冠。 古代是獻給帝王的「貢品」珍果,歷代文人逸士亦為之傾倒,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和詩篇。 相傳李始種於春秋時代。《春秋》杜預註:「吳都嘉興縣西南有城,其地產佳李故名」。原產李的李城,即今桐鄉市百桃鄉桃園村。李7月上旬成熟,其果硬熟時緻密,鮮甜清香,脆而爽口,軟熟後化漿液盈溢,有蜜甜酒香。相傳西施曾到此摘李,李上留下西施爪痕。 八珍糕平湖元青豆 :呈橢圓形,皮黑肉青,故又稱皮青仁、黑毛豆,而且顆料粗大、落盤有聲,被列為世界名貴豆種之一。地青豆含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必需的七種氨基酸和鐵、鈣、棕櫚酸、磷等微量元素,而且還是中葯品配方的重要原料,既可治盜汗虛弱,又有滋陰,補血、健身之功效。我國民間常把「元青豆燉豬爪」當作史貴滋補佳品,產婦吃了能催乳、補血。 西塘八珍糕 :八珍糕選用山葯、茯苓、莧實、米仁、麥芽、扁豆、蓮肉、山楂等八味草葯輔以優質糯米粉、白糖精製而成。此糕青黑發脆,起初以能消小兒疳積而走俏,後由於選料考究、加工精細、口感香甜,且益脾健胃,逐成為江南名點,享譽白余年而不衰。如今,古鎮西塘已作為旅遊勝地面對四方賓客,西塘人秉承古方,根據各人不同的口味,在八珍糕的基礎上又開發出綠豆燥片、果酥等近十種新品。 海寧皮革 :製革業已有70多年歷史。進入本世紀80年代以後,在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星羅棋布的皮革服裝廠迅速崛起。發展到1997年末,全市有皮革皮件廠3200餘家,「中國十大真皮衣王」2家,中國皮革工業協會頒發的佩掛真皮標志企業31家,年產鞣製皮革(折牛皮)918萬張,皮衣1210萬件,還有箱包、皮鞋、手套、皮帶、票夾等皮革製品,總產值近70億元人民幣,外貿出口供貨值13億元人民幣,成為海寧的一大支柱產業。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荷蘭、日本、韓國、香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位於杭嘉湖平原上海寧市區的浙江皮革服裝城,早在1996年就被國家國內貿易部命名為國家級中心批發市場,1997年經浙江省工商局考核,授予三星級文明規范市場稱號。被譽為「中國皮衣之都」。
㈨ 最全嘉興特色美食小吃,你更鍾愛哪一種
五芳齋粽子,西塘芡實糕,西塘臭豆腐,竹葉包肉,用草頭做的團子(只有農村人會做,方言叫塌餅),其他的都沒怎麼有名的
㈩ 嘉興粽子到底什麼牌子的好吃,
嘉興五芳齋粽子最好吃。
號稱「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咸甜適中而著稱。五芳齋粽子按傳統工藝配方精製而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採用上等白糯、後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則用上等赤豆「大紅袍」,通過配料、調味、包紮、蒸煮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
浙江嘉興五芳齋粽子已有近百年歷史,品質上乘、風味獨特、品種多樣,也被譽為「江南粽子大王」 呈品字形分布的「五芳齋」粽子店,一時成了嘉興這座江南古城的獨特風景。
(10)嗨嘉興最好吃的牌子有哪些擴展閱讀
「五芳齋」得名於清道光年間,創始人姓沈,系吳縣陸墓采蓮(今相城區元和鎮開發區)人。
起初在齊門外開了一家甜食鋪,以玫瑰、桂花、蓮心、薄荷、芝麻等五種蘇州人愛吃的東西作為原料,製作桂花圓子、赤豆糖粥焐酥豆、蓮心羹、冰雪酥、玫瑰糕等甜食小吃。
沈氏膝下生有五個女兒,分別取名玫芳、桂芳、蓮芳、荷芳和芝芳,恰好和店裡常用的原料在字面上有相通之處, 街坊鄰居就開玩笑地稱他的店叫"五芳齋"。沈氏老闆乾脆將錯就錯,正式將店鋪取名"五芳齋"。這就是五芳齋名字的由來。
民國初年,有一批浙江蘭溪人來到嘉興,他們在冬天經營彈棉花生意,春夏時節挑了粽子擔走街串巷地叫賣粽子。1921年,張錦泉在張家弄6號開了首家「五芳齋粽子店」。他的粽子外形較為別致,沿用了蘭溪一帶四角交叉立體長方枕頭形,加上選料、製作考究,風味獨特,招徠了很多顧客。
十多年後,張先生召集了幾名蘭溪老鄉,在嘉興當時最熱鬧在張家弄口,租間門面開了首家"榮記五芳齋"粽子店,經營火腿雞肉粽、重油夾沙粽。
事隔數年,嘉興人馮昌年、朱慶堂兩人在這家店對面和隔壁也開設了" 合記"和"慶記"兩家五芳齋。
三家呈品字形分布的「五芳齋」粽子店,一時成了嘉興這座江南古城的獨特風景。且說三位五芳齋的老闆都誇耀自己是老牌正宗,各自在用料、配方、包裹、燒煮等方面動足腦筋,做起了"粽子經"。
如此激烈的競爭,促使粽子選料日益考究,配製方案日趨完善,口味日趨精美,嘉興張家弄"五芳齋"由此聲譽鵲起,馳名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