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詩75首都有哪些
1、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4、詠鵝 (唐)駱賓王
鵝 ,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5、風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6、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7、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8、涼州詞 (唐)王之煥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9、登鸛雀樓 (唐)王之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0、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1、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13、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14、鹿柴(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16、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8、古朗月行(節選)(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19、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20、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2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22、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23、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24、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25、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26、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7、絕句(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8、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29、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30、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3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2、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33、漁歌子(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34、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35、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36、浪淘沙(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37、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38、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9、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41、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41、憫農(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42、憫農(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43、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4、尋隱者不遇(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45、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46、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47、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48、蜂(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49、江上漁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50、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⑵ 求江西婺源當地旅遊景點和名小吃有哪些
景點介紹
婺源大多數景點是村(或鎮),我們基本都會介紹年紀(建村歷史)、格局(村子布局)、經典老房子、名樹、名橋、門道(一些有意思的特色之處),有時還會介紹村民的情況。
縣城紫陽鎮
紫陽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祖籍在這里的著名理學家朱熹 ,他的號是紫陽。
這兒是旅遊者進出婺源的中轉站,也是在婺源境內的交通樞紐,有發往各個入口城市的班車和各個景點的鄉間公交
樂途遊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聖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周出遊全攻略 。
這里集中了婺源幾乎所有的高檔賓館和旅遊者最關心的相關機構(如主要醫院、網吧、銀行等)
縣城很小,每個地方都可以步行前往,縣城內有三路公共汽車,不設站,招手即停,起價1元。縣城內摩的價格不超過3元/次。摩的聚集地在東門橋北。星江路每天7:00-17:00為東西向單行,自駕車朋友請注意。
特色小吃攤點在東門橋下較集中,有早、午、晚三餐,鎮內各主要街道都有大排檔,夜宵一般賣到臨晨2:00。
過去距離紫陽鎮5公里的虎灘一段可以漂流,很多旅遊書里有介紹,但在2003年5月後這里成為水電站,現在當地有的旅行社(如綠明珠旅行社)在曉起 也開發了漂流項目,40元/人。
如果夏天在紫陽鎮,您可以在縣城旁邊的星水河游泳。所謂「深山有美女,平地有好花」,婺源姑娘是典型的江南美女,傍晚時她們會結伴去游泳,可列為縣城一大景觀。需要注意的是游泳的必備用品需要提前准備。
婺源博物館
這里被譽為「國內最好的縣級博物院館」,一共三層樓,一樓展出民居,三樓是珍品展覽館,二樓是流動展館。共有各類藏品萬余件,珍品三四百件,一級文物有數十件。清代揚州八怪中的鄭燮、邊壽民,新安畫派的查士標,都有真跡在此。新安畫派的介紹見 。
許多人來婺源是看古民居的,但是,古民居建築有許多有趣的小學問,比如瓦脊、墀頭、雀替是房屋的哪個部分?在這里您可以看到對婺源民居的立體解構。這樣在以後幾天的旅行中,才能看出更多的門道。
如果有買硯的計劃,先到這兒看看各代的龍尾硯精品,買起來會更有數,龍尾硯的更多介紹見 。
博物館里的有趣寶貝如下:
百花金蓮炬:這恐怕是最引人注目的寶貝了,主人是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南京吏部尚書余懋衡(此人的介紹見 )。這是一對銅鎏金的燭台,高2米多,由100朵菊花、蘭花、芙蓉和牡丹組成一朵大的蓮花,蓮花上有神態優雅的仙鶴,每朵蓮花下又分別吊著掛件,掛件上分別點綴著人物,一個在唱戲,一個在敲打樂器,一個在吹笛,一個在踢球。這對金光閃閃的精美燭台據傳是余懋衡為他祖父做壽時特意加工的,上世紀60年代經尋訪購得入庫。余家還有兩件寶:珍珠衫和翡翠鰲魚佩。婺源博物館收藏有這塊鰲魚佩,也是64年從一個村委倉庫的抽屜里尋來的。余家老宅的介紹見
鐵邊堆花人物山水瓶:制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1)。據說要經過兩道燒制工藝,花紋看起來凹凹凸凸的,很有立體感,但摸起來卻很平滑。
鋼翠神話人物座屏:明代時皇帝御賜給重臣的,上面綉有吹蕭引鳳和天女散花的圖案;其中人的臉和手是用牙和骨做的,衣服、樹葉和建築則用翠鳥、孔雀等鳥類的軍藍色羽毛粘成,至今仍非常鮮艷。
明代端硯:只有巴掌大,居然有十二隻眼,而且全是活眼。
字畫珍品:有明代劉世儒的《墨梅圖》、呂紀的《蘆雁圖》、謝時臣的《群峰霽雪》、清代弘仁的《黃山圖》、以及明代祝枝山、文徵明、董其昌、馮夢龍等人的書法真跡。據說古典名著《三言》的作者馮夢龍的真跡目前全國僅在婺源博物院存有一件,是他當年書贈婺源友人的。
虹井
這是一口神機妙算的井。朱熹的父親朱松出生時,這口井釋放出如虹的白氣以示慶賀。朱熹在尤溪寓捨出生時,這井因為又猜出了朱熹的遠大前程,如虹的紫氣又騰騰而上了。
推開塵封的木門,一眼六角圍石護欄的古井便躍然眼前,井後赫然一方石碑,上書「虹井」並碑文四句:道寓斯人,如水在地,吸之益深,有味外味。
廉泉
朱熹第一次回家鄉時,見到了這井泉清澈澄碧,掬起來一嘗,味道甘醇可口,於是欣然提筆書上「廉泉」二字。
行知提示:
現狀: 廉泉?很多當地人聽後會不知所雲。其時這一泓泉眼正躺在他們日日必經的東門橋下。歷史太久遠,生活的悠閑容易使人們忘掉銘記,而廉泉也只能在幾根蕪草下仰望天高雲淡。「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朱緋塘:
朱熹回婺源掃墓時,與門人滕璘出城閑游,來到朱緋塘邊,見幾股泉水注入池塘,清澈如鏡,藍天白雲映人,如觀畫卷。不久,婺源縣令請朱熹為藏書閣撰文。朱熹參觀藏書閣並閱讀典籍,想起朱緋塘的情景,遂寫了著名的《觀書有感》一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行知提示:縣城西北角,這口塘現在已被填平了。
朱子藝苑:
龍尾硯非常有名,在這里可以一識廬山真面目,看硯台從切割、打磨到雕刻的製作過程。該廠的珍品收藏室也可以看看。如果有興趣.可以在廠里選購硯台,比在別的地方買要便宜很多。據說屯溪等地出售的歙硯都是從婺源這邊入貨的,但價錢卻翻了幾番。
村子四面環山。從村外
樂途遊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聖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周出遊全攻略 流下來的兩條山溪在村中匯合為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上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橋和木橋。
村內的260多戶人家大多居住在溪的兩岸,典型的水繞村莊,家家臨水,處處有橋。
經典老房子:
1、「大夫第」
清咸豐年間(1851一1862)的奉直大夫(從五品)李文進的住所。房子的右側是綉樓,樓上是走馬樓,三雕比較精美。
2、李書麟的故居
主人不愧是個木商,正堂中的木條案長達3.6米,江南罕見。
3、魚塘屋
南宋武狀元李知誠的故居。
4、李翼高故居
清初儒商李翼高的故居,面積並不大,也沒有人們想像中徽商住宅的奢華氣息,不過氣質高雅、木雕精緻。
5、銅綠坊
銅綠其實就是銅表面上生成的綠銹,主要成分是鹼式碳酸銅,粉末狀,有毒,用於制煙火和顏料。
1630年前後,李氏裕善公用糯米做成飯,放到銅板上讓其發酵、發霉,等它發出綠毒後,再和其他元素進行化合,製成氯化銅、硫酸銅、硝酸銅系列殺蟲葯品。他試驗成功後,就到蕪湖設廠生產,發了百萬巨財,於是就回到世居故里建起了一座仿官廳建築的房子。
當時裕善公在江南頗有名氣,他的研製在民族工業中是先進的科學,所以事業非常紅火。「銅綠坊」中就有一個專供談生意用的客館。不過,現在只有小瓶的銅綠賣給遊客賞玩。
「銅綠坊」里還有一個500多歲的「金龍聚寶盆」。盆壁上的片片鱗甲會在光線達到某個角度時閃出金光。「龍尾」卧在盆底正中,「龍頭」 藏在尾巴的後面。據說往盆里投一枚硬幣,正面朝上就代表官運通、財源大、得貴子、中立榜,反面朝上代表長壽,立而不倒、浮而不沉則代表有災難。
名橋
通濟橋:是明初村民為抵禦山洪而集資修建的。青石板的路面鋪滿了青苔,橋下兩股溪流匯合,水流湍急,名曰「雙龍戲珠」。橋前的申明亭建於明末,現在是村民小憩談天的地方。舊時每月的朔望日(農歷初一、十五),宗祠會在這里鳴鑼聚眾,批評或者懲辦違犯了村規民約的人,頗有點「民間法庭」的味道。(宗族還扮演著許多角色 )
名樹
紫薇樹:魚塘屋(李知誠的故居)後院有棵500年的紫薇樹,自古就被稱為「江南一絕」,它看起來已經衰老不堪了,樹乾和樹枝都幾乎枯萎,只靠樹皮吸收養分,但至今卻仍能開花,而且花期長達90天。難怪有詩贊嘆道「誰道花無百日紅,紫薇長放三月久。」
桂花樹:年代久遠,樹形龐大,胸徑粗達0.91米,高11米,冠幅半徑達7米,至今每逢秋月,桂花開放,香飄十里。
門道
門楣上的字:有一人家門楣上的字是 「青氣 萬丈 坐山 多年」,其實是「天 長 地 久」,頗有「絕妙好辭」遺風。字是從左往右寫的,應該時代不久遠。
4,到李坑參觀除了要帶一雙慧眼外,還要多帶一隻杯子,因為李知誠故居外的蕉泉,泉眼無聲,水尤清冽,是真正清甜可口的山泉水。
婺源的景點有很多,我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詳細的婺源的景點介紹,你可以參考以下網址:
http://www.lotour.com/snapshot/2006-2-21/snapshot_32845_1.shtml
⑶ 半畝方塘酒樓怎麼樣
這個店本來是不知道的,但是感覺這個「半畝方塘」比較有味道。朱熹曾經稱自己讀書的地方,叫「半畝方塘」,所以想嘗試一下,看看是不是那麼有意境。進去還是不錯的,裝修比較上乘,還碰見了一個以前熟知的客戶經理。說到菜品,無非好的就是燕鮑參翅,價格很貴,熟人認識,打完折,感覺還是很貴。個人覺得適合有錢的人士。
⑷ 從沙坪壩區怎麼去北倍金剛碑村街
公交線路:166路 → 軌道交通6號線 → 511路,全程約50.2公里
1、從沙坪壩區步行約330米,到達天馬路站
2、乘坐166路,經過13站, 到達渝安龍都站
3、步行約510米,到達大龍山站
4、乘坐軌道交通6號線,經過14站, 到達北碚站
5、步行約590米,到達五路口站
6、乘坐511路,經過6站, 到達康樂度假村站(也可乘坐510路、520路)
7、步行約350米,到達半畝方塘魚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