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油茶是哪裡的特產
廣西灌陽縣灌陽油茶——是灌陽人普遍飲用而又獨具風味的輔食和飲料。油茶又叫米花茶。其泡製方法是:先將用糯米特製的"炒米"用鍋炒成爆米花備用,然後放上專用的煮茶鍋,第一杯煮糖茶,接著就煮米花茶,其主料是:茶葉、米花、米粉或面條。用綠豆或碗豆、嫩瓜、菜花、薯片之類放到茶鍋里煮熟作佐料。然後調以油鹽、味精稍煮沸後,每杯放上米粉、米花及蔥花、酸辣椒、濾渣取汁,盛於各個杯中,即可飲用,余渣再放油鹽,以專用的木製工具搗打,又煮第二杯、第三杯......,灌陽油茶色澤金黃,食之爽口,有健胃消食之功效。
資料來源:http://ke..com/subview/9812/5799101.htm?fr=aladdin河南武陟油茶傳統風味食品,上貢食品,約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秦時稱甘醪湯,漢末稱膏湯枳殼茶,唐代始稱油茶,沿用至今。史載:楚漢之爭,漢高祖劉邦受傷,西至武陟,食之傷愈體健,遂封為宮廷御膳。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食後,曾為武陟油茶賦「芳香滋補味津津,一甌沖出安昌春」。清代雍正帝至武陟視察黃河險工,當朝知縣吳世碌以武陟油茶進奉,雍正食之大喜,稱贊「武陟油茶潤如酥,山珍海味難媲美」,並傳旨廣開油茶館,武陟油茶由此盛名遠揚。武陟油茶分甜咸兩種,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具有味道香美、濃而不膩、營養豐富、食用方便、風味獨特等特點,暢銷國內,遠銷港澳台、及東南亞地區。資料來源:http://ke..com/subview/9812/5369974.htm#viewPageContent
② 廣西桂林小吃——恭城油茶介紹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離不開油茶。 油茶不說煮而稱「打」,是各地的統一稱法,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
喝油茶不分季節,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更為豐盛。恭城現在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長壽的秘訣跟油茶也有莫大的關系
恭城油茶製法特別講究,選用清明、穀雨兩個時節採摘的茶葉,先用少許開水浸泡5~10分鍾,以減少煙火味及苦澀味,然後在茶鍋內放少許豬油燒熱,放入姜、蒜及泡好的茶葉稍炒,隨即將其捶茸,捶好後加水燒開熬至出味,放入精鹽調味,
用竹漏斗把茶水分別濾入碗中,撒入蔥花、香菜末,隨配用小碟裝好的米花、脆果(類似油炸的麵疙瘩)、酥花生、炒米、炒黃豆、排散上桌即成。制好的恭城油茶,端上桌後,首先聞到一股蔥花、香菜特有的香味,進口後初覺是茶葉的清苦,過後便是甘醇鮮香,令人回味無窮。
一鍋茶水被飲完後,還可向鍋內摻入清水熬煮,如此重復熬煮可達五六鍋。這樣油茶一鍋一鍋煮下來,感覺味道已沒有先前的濃烈,這正應驗了油茶的「一杯苦、二杯呷(澀)、三杯四杯好油茶」之說。近些年來,隨著到恭城旅遊的人增多,恭城油茶更是名聲鵲起,芳名遠播。
在傳統油茶的基礎上恭城人民開發出了濃縮油茶,褐色粉末狀,類似果凍的包裝。
(2)廣西哪裡賣特色油茶最好吃擴展閱讀
2018年,「恭城油茶」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無論從民族特色文化,還是地方飲食文化的角度而言,都是一件大事。恭城瑤族自治縣近年已成四方矚目的旅遊勝地。說到這個地方的特色風物,恭城人會很自豪地告訴你:恭城有三寶,山歌、油茶、文武廟。
對於恭城油茶的魅力,廣西山歌協會副會長、恭城縣政協委員寧梓戈先生會用生動的俗話和一首首的山歌來向你描述。比如這句在恭城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恭城土俗,油茶泡粥」。粥字,普通話念「周」,恭城話念「足」。
山歌就這么唱:「講起恭城有土俗,常拿油茶來泡粥;油茶好比仙丹水,人人吃了喊舒服。」南寧有位老作家聽了之後評點說,這個「喊」字用得好。「舒服」經這一「喊」,就會成倍擴大。
恭城人說到油茶的歷史,還會把它跟從恭城走出去的北宋監察御史周渭聯系起來。周渭,字得臣。恭城路口村人。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他的出道比包公還早了六十年。包公從政的時候,是把周渭這個恭城人當作自己的楷模的。
根據宋史上的記載,周渭作為一個清官,他的政績十分顯著,處理貪官果斷利索,他本人更是清廉,可謂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死的時候,家中無錢下葬。《宋史》就有這么一段關於周渭的記述:「上閔其貧不克葬,賜錢十萬」,才使他得以入土為安。
於是恭城瑤鄉一直有一個美好的傳說,說是恭城原本叫茶城,每年向朝廷進貢的茶稅讓地方不堪重負。周渭憐憫百姓,遂將「茶」字添了些筆畫,將茶城改成恭城,免除了繁重茶稅,救民於水火之中。
史上茶城改恭城也確有其事,據光緒十五年版《恭城縣志》載:「隋末梁肖銑起兵巴陵,據粵境,始分平樂地置縣,曰茶城。唐武德四年平肖銑,更名恭城縣。」
恭城人民把來放在周渭身上,表示了恭城人民對這位瑤鄉赤子的深切感念。縣城就有一座庄嚴肅穆的周渭祠,又叫周王廟。現在已是我們的廉政建設教育基地。
③ 南寧哪有恭城油茶喝
在民主路都市物語後面(就在斯壯大廈旁邊)有一家油茶店··店名叫什麼不記得了··但是很容易可以找到··注意看他的門口有塊很醒目的招牌上寫有油茶的··
④ 廣西山茶油哪個牌子好
1、道心園山茶油
山茶油.jpg
道心園位於廣西長壽之鄉巴馬,是廣西境內規模最大的山茶油廠商之一,它在巴馬有著十幾萬畝的茶果基地,由於巴馬獨特的氣候與土壤,所產茶果的質量則更好,相對應的茶油品質也更好更健康,巴馬長壽老人就常食用當地的山茶油;另外道心園歷史悠久創立於2004年,進過多年的發展與沉澱,它擁有一整套先進的冷榨精煉系統,所產山茶油的品質高且規模大,在廣西區內的知名度非常高
2、潤心山茶油
山茶油1.jpg
說到山茶果就少不了江西了,江西是與廣西、浙江、湖南冰城的中國茶果四大產區,而潤心就是背靠著江西省的一個山茶油品牌,潤心創立於2009年,它憑借著江西省豐富的茶果資源與自身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經過幾年的迅猛的發展,它一躍就成為了江西省內最具名氣的山茶油品牌之一,目前它的發展路線是以山茶油為主,同時開發多種不同的調和油與一些個護產品,在市場上的名氣也不小
3、金浩山茶油
山茶油2.jpg
金浩是市場是歷史悠久的老牌山茶油廠商,它創於1993年,早於很多其他的茶油品牌,經過多年的經營,它的技術與規模自然在市場上自然也是比較矚目,它的總部位於湖南,是湖南省知名的山茶油品牌,不過相對於其他山茶油廠商,它目前的發展路線就比較特別,它目前先有的純山茶油產品較少,反而是其他植物調和油的種類比較豐富。
4、得爾樂山茶油
山茶油3.jpg
得爾樂位於茶果大區江西省,相對於其他同類廠商,它算是一個年輕的品牌,它成立於2010年,經營時間不長但卻也有著不小的名氣與生產規模,由最開始只經營食用山茶油,然後不斷的更新產品種類,然後就有了調和油與護膚精油等不同的產品,與其他也經營個護產品的茶油品牌不同,比較有特色的是它專門開發了一個嬰幼兒護理系列的產品,實現了茶果資源的多重開發
⑤ 廣西有什麼好吃食物推薦
2、螺絲粉:這是廣西柳州的著名小吃。其實不止柳州有螺絲粉,廣西很多地方都有,只不過是柳州的比較正宗吧!
⑥ 桂林有什麼好吃的
特產和小吃~~~
1.到桂林不能不吃的--桂林米粉
桂林不僅山水甲天下,桂林米粉也非常有名。桂林人吃米粉就象是北方人吃麵食一樣,天天都吃,只重味道,不記店面的大小與裝飾,越是老店,生意越好。 桂林街頭,時時可見穿著入時的小姐和一身筆挺西裝的男士, 等不著座位,就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站著就食,全心品味米粉,絲毫不覺難堪。
據說前些年美國的快餐大姐大麥當勞放棄桂林市場的原因
就是認為桂林米粉這一中式快餐已經占據了桂林快餐市場的大半壁江山了,
而且價格便宜,每碗壹元伍角至貳元,
任憑唐那老兄橫掃中國大江南北重鎮,百般紅火,
但也實難與桂林米粉抗衡,故擇徑前往他方。
那也只是前幾年,現在桂林慢慢也步入了都市化,
特別是1998年城建之後,桂林市政建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麥當勞,肯德基也當然會有了,
但是,便宜的桂林米粉還是我們桂林人的首選。
桂林米粉久負盛名,不僅在於清澈甘甜的灕江水製作的米粉
本身爽滑柔韌,而且在於鹵水、調料和配菜的講究。
其中,光是配菜就不下十幾種:
鹵菜(鹵好的肉類過油稍炸,使其甘香韌脆)有牛肉、牛、豬嚼吧肉(拱嘴部位)、牛舌、牛黏貼(胰臓部位)、牛肚、豬肚、馬肉、豬尾節(大腸部位)、 土製臘味(以臘腸居多,帶煙熏味)等等。配菜中不得不提及的就是豬肉鍋燒,製作要經過幾道工序,將上好的連皮五花肉先加各種香料腌製片刻後煮熟,再將蜂蜜、漿油等調料特別處理肉皮,最後再放到油鍋中先是中火將皮朝下炸,再到大火四面炸,待外脆內香、皮色金黃時撈出,切成薄薄一片,,不說味道是肉皮香脆、瘦肉酥軟透著清清的原味淡香、肥肉一含即化可口不膩之外,光是色彩就已是讓人垂涎三尺:一道金色的肉皮、夾著多層油亮雪白的視肥瘦所需而厚薄不一的肥肉、多層保持原嫩色的絲絲可見的瘦豬肉,怎不讓人隱隱心動?
鹵水則是肉類鹵後的湯加上數十種中葯、香料熬制十二個小時所得的鹵水。
其中關鍵是在不同時候所需要的不同火候,抓准了才能得到最佳的鹵水。
調料則多視口味而定,有油炸水泡黃豆(現許多粉店以花生仁代之)、
蔥花、香菜、碎生辣椒、紅椒油、老蒜蓉、白醋 ,桂林酸(酸辣椒、酸蘿卜、酸筍、酸菜、酸豆角等,最常見的為酸豆角)、等等。
撈米粉就是用漏勺裝上米粉放入熱開水中,不停用筷子攪開,裝入碗中,一碗熱騰騰的米粉,鋪上一層鹵萊、一片金色光亮鍋燒,加些酥脆的黃豆或花生米,撒點蔥花、香菜,淋上熟油、鹵水,最後聽到沉悶的「啪」一聲,老蒜蓉應聲入碗,端上來香氣四溢,鮮美可人。
桂林米粉的特色:鹵菜甘香和鹵水鮮甜。
桂林米粉沒有了鹵水,那就不能叫桂林米粉了。
2.獨具民族特色的---油茶
環繞桂林四周的各縣少數民族都盛行「打」油茶,
據說桂北油茶曾被乾隆皇帝譽為「爽神湯」。油茶不說煮而稱「打」,是各地的統一稱法,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
油茶的統—製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
放人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薑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
恭城一帶還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 並因煮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 喝油茶必須配以各種佐食的小吃,都是各種油炸和炒香的食品。
苗、瑤、侗等少數民族地區佐食多半是炒黃豆、炒花生米、爆玉米、炸花生米,再則就是糯米飯團或糯米粉糍粑。
恭城平樂一帶縣城佐食則較為考究,酥炸小吃往往在十數種以上, 請客人喝油茶往往擺上一桌子的小吃,看起來就像請客吃飯。
侗族以油茶敬客是一種禮節,主人雙手捧茶敬客,並說些謙恭的話,善歌者還以歌代言,客人必須喝完兩碗,才算給主人面子,也是取好事成雙之意。
兩碗之後不想再喝,便將碗筷一並交給主人,
如果只交碗不交筷,則表示還想繼續喝,
主人就高高興興地再斟滿一碗油茶送到客人手裡。
瑤族則在第一、二碗送來時不送筷子,
並將米花、炒豆之類的小吃加入碗里。
喝完碗里的茶還留些小吃在碗底,以示有餘不盡,
到喝第三碗才送上筷子,所以客人必須喝三碗以上,
只喝一兩碗,主人會不高興的.喝油茶不分季節,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 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更為豐盛。
3.地方小吃--田螺
桂林田螺是很地方特色的小吃,
每天在夜市擺賣及中高低檔次餐廳也均可吃到。 吃時,挑開螺的頂蓋,撮著嘴用力喝進去,吃完田螺再喝湯,其味道又辣又鮮,特別開胃。
田螺身短圓、尾部尖實、螺肉結實,個大, 多生活在水田、池塘。
螺絲肉性寒味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以及維生索C、鈣質和其他礦物質,能清熱、明目、生津,如果感冒初發,吃碗田螺,定會使你精神大爽,恢復健康。
桂林煮田螺很有講究,買回來的螺螄, 一定要放些鹽在清水中養幾天,每天都要換水, 讓螺螄把肚裡的泥巴及排泄物吐掉, 再用刷子將附在外殼上的雜物清洗干凈,敲掉螺尾,便於吸吮。
加入油、鹽、姜、沙姜、三花酒、酸筍、 酸辣椒、紫蘇葉、八角、草果,用武火爆炒, 再放入豬骨頭湯用小火燜約2小時後再炒,非常進味, 於是清香鮮辣的田螺便做成了。 如果在吃前,再加入蒜泥、蔥花等調味品,吃起來就更有味道。
吃田螺,講究「喝」,要用手指捏緊螺蛔, 嘴巴湊近螺口用力吸吮,便會發出「噝噝」的聲音,很美妙。 當用力時,會同時將肉與湯吸出, 當螺螄肉吸不出來時就需用小竹簽來幫忙挑出。 螺螄湯是煮田螺的精華,用它做出的螺螄米粉, 鮮辣得會令人額上冒汗,臉上放光,過癮極了。 炎熱的夏季,約上一堆朋友,找個夜市小攤, 叫上幾份田螺,拿上桂林的漓泉啤酒, 大家辣到沒有汗流下來,真的是很過癮的事!~
3.桂林菜例舉
扒絲芋頭
採用桂林特產的荔蒲芋頭,削皮後用蛋青、澱粉裹入後油炸,待炸到色澤鮮黃時澆上糖汁,(糖汁用冰糖、醋、水調制而成)里香外脆、松酥爽口。菜的旁邊擺放一小碗清水,作用於切斷糖汁絲,也可起到降火作用。
柚子皮炒肉絲
採用陽朔柚子皮,把里外黃色部分去掉取中間薄薄一層白蘘,曬干後沸水撩過,清水扎干凈,加入調料與肉絲炒,可吃出柚子的清香,是道綠色食品菜餚。
香芋扣肉 :
用五花肉切成約0.5公分厚,煮成八成爛後油炸。荔蒲芋頭也切同肉一樣厚度油炸成金黃色,與五花肉一塊塊相隔、相扣,放入調料:豆腐乳等,吃起來味香、不膩、爽口。
荔蒲芋頭
荔蒲縣城位於桂林市的西南方,芋頭是荔蒲有名的特產, 因其味香可口,口感酥滑而遠近聞名, 歷史上都作為廣西的首選貢品在歲末進貢皇家大典, 尤其是在清朝乾隆年間達到了極盛。 近年隨著電視劇《宰相劉鑼鍋》的播出, 荔蒲芋頭更是在全國家喻戶曉。 荔蒲芋頭與眾不同的是,芋肉有紫色的檳榔花紋, 肉質細膩,煮熟後甘香松軟,風味特殊,人們又叫它檳榔芋。
沙田柚
桂林市陽朔一帶,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種出的柚子無論形、色、香、味都和沙田產品差不多, 因此人們把陽朔產的柚子,也統稱為「沙田柚」了。
它的果實上端是個短頸,下端大而圓, 每個重一二後、二三後不等, 底部有個金錢狀痕跡,皮油黃。 柚肉甜潤多汁,香脆爽口,是秋冬的佳果。 因它有一層厚皮,便於長途攜帶, 能較長時間保存柚肉不變質,被人譽為「天然罐頭」。
菜名:酸炒干魚仔
干魚仔指的是烘乾後的河魚,生長在河中。干魚的製作過程:用燒果皮之煙熏後用炭火烘、用太陽曬干。做此道菜的酸多為桂林口味的酸筍,酸辣椒。把干魚、酸辣椒、酸筍爆炒後放入桂林三花酒、水蓋上鍋蓋紅燜至干魚發脹後再加入蒜苗等香料,酸辣爽口,非常開胃。 桂林酸品是比較特別的小吃, 可以用以做菜,也可以直接當成零食。
桂林菜還有很多很多,沒有圖例,給大家一點文字介紹吧
白果燉老鴨:傳統滋補菜,
採用桂林特產白果、老鴨切塊、火腿片及各種配料, 放入燉盅上籠火蒸而成。 其特點是鴨肉鮮香、白果滑嫩、湯清味濃, 具有滋補生津、潤肺益氣功能。
蛤蚧燉全雞:為榕湖飯店特級廚師秦永焰創新名菜。
1988年5月全國第二次烹飪大賽中榮獲金牌。 採用三黃仔雞,一對蛤蚧,配上桂元肉和作料,幾片火煺點綴其間 然後用沙紙貼蓋瓷缽口縫,上籠旺火燉2小時即成。 具有醇香濃郁、潤肺止咳、壯陽補腎功能。
羅漢汽鍋雞:傳統滋補名菜,
採用三黃或烏雞肉、羅漢果和中葯黃杞黨參、佐料, 以汽鍋蒸制而成。 具肉質香嫩,湯味鮮甜、補腎養精、降低血壓功能。
馬蹄炒雞球:傳統風味名菜,
採用正宗桂林馬蹄、上好雞肉、鮮香菇及各式佐料, 精心加工熟炒而成。 特點是色白形圓、質嫩消渣,具有補中益、滋陰補腎功能。
冬筍炒牛肉:傳統家常菜。
採用桂北特產冬筍、上好牛肉、木耳、香菇及佐料、 精工烹炒,裝盤即成。 特點為牛肉嫩滑,冬筍鮮脆,色鮮味美, 具有滋陰補血,健脾養胃功效。
桂林荷葉鴨:傳統滋補名菜。
採用光鴨、干荷葉、瘦肉丁、熟冬筍丁、臘肉丁、炸香荔芋丁、 香菇丁、嫩青豆、蝦米和佐料,將光鴨油炸至金黃, 將丁塊和佐料翻炒片刻,放入鴨肚中, 用荷葉包好上籠火蒸而成。 荷葉清香,鴨肉滑嫩、餡料味美, 具有養胃生津,固精補氣功能。
馬蹄蒸肉餅: 桂林傳統菜。
菜用削皮馬蹄、新鮮瘦肉和各式佐料,精心加工烹蒸而成。 特點是味道鮮美、質脆爽口、冬夏皆宜。 具有清熱解渴、開胃下食、溫中補氣功效
荷葉粉蒸肉:傳統家常名菜。
採用帶皮五花肉、綠豆粉、荷葉、桂林腐乳和各式佐料, 將肉煮熟、上醬油炸,粘上綠豆粉,用荷葉包好,放入碟中上籠旺火蒸熟即成。 特點是色綠黃、荷葉清香、松軟可口、肥而不膩, 具有清熱解毒、降膽固醇功能。 桂花炒肉鬆:傳統滋補名菜。 採用鮮花、瘦肉、雞蛋及各式佐料精工燴炒而成。 特點是肉鬆干香、蛋松色黃、桂花清香,屬下酒佳餚。 具有腹胃平肝、益腎散寒功能。
烤乳豬:桂林特色菜。
乳豬需用糯米或大米味養,使其肉細皮嫩為上。然後以獨特工藝、熟練的火工精心烤制,使其皮絲黃透亮, 然後切塊上盤,拌以蔥醬、白糖食之, 其味香甜鬆脆、肉質細嫩甘香, 具有滋心潤肺、養顏養容功效。 玉竹煮牛肉:傳統家常菜。 採用玉竹、牛肉、精鹽、湯水作原料。 將玉竹放入瓦罐中加湯煮出味, 再加牛肉及佐料煮至肉燴湯濃,即可裝碗上席。 具有養胃益氣、滋補健身功能。
4.風味小吃
粉利:
是用上好大米細磨成漿, 搓搜成小圓柱狀, 蒸至八成熟, 取出晾乾即成。 桂林粉利上市說要在冬季春節前後, 吃時切成條狀, 配上臘肉、芹菜或菜花、青蒜等燴炒裝盤即可食用。 特點是色鮮味美、香滑爽口。
豆蓉糯米飯:
將上好糯米蒸熟做成飯團, 以甜豆蓉為主餡, 再拌以炒香的芝麻、夾人些蔥花、油, 米飯柔韌, 餡心鮮香, 饒有風味。 現又有以香腸、煮牛肉等做餡的咸糯米飯, 亦別有風味。 為桂林人早餐常見小吃。
桂林松糕:
用糯米摻粳米適量磨成粉, 稍摻些黃糖水拌勻, 再將半干半濕的米粉層層撒人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時熟透即成。 其味松軟爽口, 香甜宜人, 若再配以荔浦芋頭丁, 其味更佳。 桂林習俗, 松糕一般用於喜慶場合, 如生日賀壽、得子、新屋上樑等, 常贈以松糕, 以示慶賀。 為桂林的著名風味小吃, 今市場上亦不時有售。
湯圓:
桂林湯圓比一般的湯圓個稍小,是用上好糯米磨漿,壓干成粉,再和成團做皮,以桂林特產桂花糖或麻蓉、椰蓉、豆蓉等做餡製成。 煮湯圓可用黃糖或冰糖,也可配以糯米甜酒或雞蛋。 滑爽、營養豐富,是小吃中的名品。
⑦ 廣西柳州市哪裡有油茶賣
柳北市場,晚上的夜市處的柳空,反正到處都有
⑧ 廣西哪裡盛產油茶
在廣西桂林盛產油茶,本地人叫做「打油茶」,油茶是一種廣西民間飲食文化——小吃。 三月,春意正濃。南下桂林旅遊,品嘗一下桂林「打油茶」,當然是一件美事。
「打油茶」,工具、選料、製法、喝法都非常獨特。先說工具吧,一隻小鐵鍋,一把小木棰。小鐵鍋類似江南蘇錫飲食業使用的炒鍋,但鍋口很小,約同大湯碗口,且鍋口旁有一小歪嘴,以利倒茶;小木棰靈巧又別致,狀如大小擀麵具,但前端延伸出與相垂直的一小段,以作敲打之用。選料,須選用土茶,就是未經加工過的茶葉,不然,就會失「打油茶」的風味。蔥、姜、蒜頭、鹽是必備的,油炸山芋片、油氽花生米是佐食的佳料。沏茶需用佳泉水已為茶經之事,然「打油茶」又一特別之處是以肉骨湯代佳泉水,自然是茶味別出。製法又很獨特,鐵鍋燒熱,加少量素油,待油熬透,推入蔥段、薑片、蒜頭熬香,放入用清水略泡過的土茶。「打油茶」必須用木棰反復敲打,方能使風味俱出,至打透,再加入肉骨湯,加適量鹽,俟燒滾,倒入小碗,加上蔥花,放點油氽花生米,香味四溢,茶色似咖啡,紅綠點其間,誘你一喝為快。桂林地區喝「打油茶」有這樣一句順口溜:「一杯苦,二杯夾(方言,意為澀)三杯、四杯好油茶」。這就是提醒你慢慢品嘗,好好領略。「打油茶」有祛寒濕、提神、飽腹之功能。桂北地區濕度大,礦工頗多,喝「打油茶」便成為當地百姓的飲食習慣,亦是他們用來待客的一種方式,客人圍桌而坐,主人用一小爐,「文君」當爐,當眾操作,一杯接一杯,頗有風味。如今,「打油茶」不徑而走,流傳廣西數地,倍得人們青睞,風味亦添數種,如「雞絲打油茶」、「肉絲打油茶」等。
在桂林喝「打油茶」,真不虛此行。願這朵民間飲食文化中的奇葩開放得象桂林的山、灕江的水更加迷人。
⑨ 油茶是哪個地方的特色美食
油茶麵,最初被當做食物時,叫炒麵。它是一味非常朴實的來自民間的民族傳統食物。
陝西人早餐從古至今喜愛喝油茶,是當地非常出名的小吃。主要是將麵粉炒熟,然後加入牛油,或者放入五仁等配料,熬成糊糊狀,作為早餐食用。其入口軟糯咸香,回味悠長,是西北當地不可多得的美味特產。材料:麵粉、動物油或植物油、花生米、核桃仁、白芝麻、黑芝麻(根據自己喜好可以加入杏仁、瓜子仁等)
陝西油茶做法:
做法:
1、花生米,芝麻分別炒熟,花生米(去皮)和核桃仁壓碎.(如果給小孩子吃這四樣可以全部磨碎)。
2、在鍋內放入麵粉,用微火攪炒約10餘分鍾,待麵粉呈現麥黃色時即熟,取出過細篩
(過完篩的,過篩剩下的磨細又過一次篩,全部用完,不浪費)。
3、另起鍋放入適量色拉油和香油(用牛骨髓油更好),燒至七成熱時將黑、白芝麻、核桃仁、花生一起倒入略炒,放鹽(根據麵粉的量,不要放太多哦),最後全部倒入炒麵中,翻炒均勻即成油茶麵。
⑩ 臨桂哪裡有恭城油茶喝
臨桂正宗恭城油茶店地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臨桂區虎山路信和書香居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