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聊城哪裡賣的燒雞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聊城哪裡賣的燒雞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5-23 12:27:16

⑴ 山東聊城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都有啥求推薦

山東聊城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都有啥?求推薦。山東聊城,一座歷史悠久的中原古城,這里是農耕文明的發源地,食材豐富四季常熟。聊城人追求美食,更追求養生。所以,這里的美食琳琅滿目,目不暇接。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山東聊城最有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一起來看看吧。

六、托板豆腐

托板豆腐是聊城臨清地方傳統名吃,賣豆腐的人將托盤中酷似白玉的豆腐切成如麻將大小的條狀,手拿木托板,吸溜著將豆腐「喝」進嘴裡!這樣的吃法對豆腐要求很高,如果再抹上一層紅紅的辣椒,這樣吃起來味道才好,熱乎乎的早上來一碗,別提多香了,小編我小時候家裡開過豆腐坊,這滋味我懂,你們都吃過嗎?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山東聊城最有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你還知道山東聊城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都有啥?記得留言評論哦。

⑵ 聊城名吃

老王寨驢肉
高唐傳統名吃。高唐驢肉遠近聞名,高唐尹集鄉老王寨驢肉更佳,其驢肉加工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當地人俗稱驢為鬼,故稱驢肉為「鬼子肉」。清末時曾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曾作為貢品晉獻朝廷。老王寨「鬼子肉」加工方法獨特,葯料齊全,工藝精湛。其產品呈醬紫色,清香鮮美,香而不膩,爛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壓、滋補益身之作用。驢鞭稱作「金錢肉」, 更具補腎壯陽之功效。當地人招待客人時有「無驢肉不成宴」之說。

八批果子
聊城傳統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種油炸的小食品,因炸製成的果子分成八條,兩端相連,為橢圓型,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在製作時,面為配以礬、鹼、鹽的混合面團,炸制時用油量較大。經熱油烹炸的面團各批都因氣泡而膨脹,顏色金黃,其酥脆程度,落地碎不可拾。八批果子是聊城居民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且可久放,是美味早點食品。

聊城呱嗒
聊城傳統名吃。創制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已被收入《中國名吃譜》一書。是—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尤以沙鎮呱嗒最為有名。餡料有肉類餡、雞蛋餡、肉蛋混合餡(又名「風攪雪」)等多種。在製作時,先用燙面和呆面,隨季節變化按不同比例調制,卷以配好的餡料,兩端捏實,軋成矩形,後放入油鍋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適口,加之有餡有面,備受群眾歡迎。在城鎮鬧市、鄉間集日,常年有設攤者供應。

托板豆腐
臨清傳統名吃。因賣主總是切好放在一塊特製的長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稱「托板豆腐」。在臨清,每天從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車、自行車或是肩挑的小擔上,放著一大塊用白布包著的顫悠悠、水汪汪、熱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爭相購買。尤其是早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手捧托板豆腐,吃得滿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顧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黃豆,經脫皮、水泡後、磨成汁,用布濾出豆漿,倒入鍋中燒開,加鹵水精心點制而成。其特點是白嫩、細膩、香甜,營養豐富,便於人體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魏氏熏雞
被老舍先生譽為「聊城鐵公雞」的魏氏熏雞,是北關魏永泰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創制,迄今已有180餘年的歷史。當時聊城緊靠運河,交通便利,商賈雲集。為便於扒雞運銷外地,魏家扒雞店研製成這種能夠長時期保存的熏雞,每年農歷十月至十二月成批製作,供全年銷售。魏氏熏雞選料精良,製作精細。熏雞選用外型豐滿、肉多肥嫩、體重2至3年斤的一年左右無病活雞,先加工成扒雞,擊在腹內裝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葯物,放在鋸末煙火上熏制而成。經熏制的扒雞,水分少、皮縮裂、肉外露、無彈性、葯香濃,可存一年左右不變質。這種熏雞,形美肉嫩骨酥,色鮮味美,入口余香深長獨特,既可下酒,又可佐茶。

⑶ 聊城有那些特色的小吃

沙鎮的萬家燒雞,呱嗒。高唐的驢肉,老豆腐。莘縣的朝城肉餅,張魯集的羊肉串,侯營的狗肉,炸鵪鶉。市裡的魏氏熏雞,南關的熏魚,

⑷ 聊城魏氏熏雞哪家正中

一般的大型商場都很正宗,比如百大或五星百貨

⑸ 聊城東昌府區 哪裡的魏氏熏雞比較正宗。價格是多少

鳳凰台南公路馨院(市公路局家屬院)對過,路東,紅牌子的那家,應該叫魏寶清的那個老頭,是黑牌子的叔叔輩的,是最正宗的,一隻大約30元左右。網路地圖

⑹ 山東最好吃的10大名雞是什麼

要說到哪裡的人最愛吃雞,好多人會想到廣東省,但是山東人也是非常愛吃雞的,其做法不下百十種,尤其以德州扒雞最為有名,雞肉是我們平常常吃的美食,下面就來看看山東最好吃的10大名雞,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大為稱贊。

1、(鄆)城縣皮家燒雞濟南餚雞是山東濟南特色傳統名吃,此菜色澤紅潤美觀,肥嫩適口,越嚼越香,風味甚佳。至今已有200 年的歷史,由齊魯齋熟食店所創。該菜繼承了傳統製作方法,做到了選料精,配料全,烹制精細等特點。

⑺ 魏氏熏雞的魏氏熏雞店

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部,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元至二十六年(1289年)中經聊城的會通河被鑿為京杭運河的重要河段,歷經明清兩代,聊城得舟楫之利而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城內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百業興隆,成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譽為:「漕輓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 清乾隆年間,聊城城內的魏家扒雞店所製做的扒雞已被過往客商所青睞,為運河沿岸名吃。
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魏家扒雞店傳人魏永泰老先生繼承祖傳扒雞製作工藝,借鑒傳統的熏烤方法,研製出了能夠長時間保存的熏雞。魏氏熏雞自魏永泰老先生創始,經魏兆松、魏世德、魏金龍、魏立亭至魏更慶,已代代相傳近二百年。當時過往客商競相購買,用木箱成批運往京、津、江、浙等地。 明清兩代,聊城城內東林、陽平、光岳、啟文等書院林立,學風濃厚。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魏永泰四世 孫魏金龍知書達理、重諾守信,承祖業發揚光大而至盛,邀名士雅意,為熏雞店取名曰「龍勝齋」,寓「龍騰 勝世」「翔龍致勝」之意,並請時任聊城縣知事陳慶蕃題寫店名,一時傳為佳話。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因黃河決口,運河雖經疏浚仍被海運、鐵路運輸替代,又加之1938年日軍侵佔聊城,經濟漸趨衰退,魏氏熏雞逐 漸成為僅富戶官家所能享受的美味。 1935年夏,老舍先生探望山東大學教授蕭滌非,恰逢蕭先生有聊城朋友送的熟雞一隻。兩人會同趙少侯先生在 一家酒館坐定,把那雞交與堂倌拆了裝盤,雞被端上,色澤黑亮,香氣撲鼻。老舍品後說別有風味,平生未曾 嘗試,問是什麼雞?蕭先生道是葯制燒雞,要老舍先生給起個名。老舍先生贊道這雞皮色黑里泛紫,鐵骨錚錚 ,很像京戲裡面鐵面無私的黑包公;又道濟南大明湖北岸有鐵公祠,紀念明初鐵鉉,當年燕王朱棣(明成祖) 帶大兵奪侄建文皇帝的天下,鐵鉉帶兵拚命抵抗,兵敗被俘,正氣凜然,背對燕王而不跪,還大罵不止,結果 被車裂。老舍認為那雞可叫「鐵公雞」。1965年,蕭先生過聊城,朋友告訴他那是聊城龍勝齋製作的魏氏熏雞, 是由魏永泰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創制的,為繼承和發揚我國烹飪文化遺產,同時為紀念老舍先生,蕭先 生在1985年《中國烹飪》第三期著文呼籲保留這個雅號――「鐵公雞」。
1947年,聊城解放後,魏氏熏雞維持生產。1956年,聊城縣食品公司成立,熏雞歸食品公司生產經營。龍勝齋魏氏熏雞店第五代傳人魏立亭過渡為國營公司職工,專門負責製作熏雞。1984年,在魏立亭老人的指導下,龍 勝齋魏氏熏雞店第六代傳人魏更慶恢復個體經營,重新啟用「龍勝齋」老字型大小,嚴格按祖傳工藝,配合現代化 加工設備,經過十二道工序,配以十八種葯香料製作熏雞。1998年,著名書畫家、聊城師范學院副院長於茂陽先生重新題寫了「龍勝齋」 匾額。為紀念先祖魏永泰的創始之功,更為創名牌回報社會,龍勝齋魏氏熏雞店先後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 魏永泰」、「龍勝齋」商標。不斷提高產品包裝水平,推出禮品袋、禮品箱和真空包裝。先後被評為:1991年 廣州商品交易會最佳地方名吃,1997年中國(濟南)旅遊博覽會優秀旅遊商品,並被輯入國際旅遊宣傳片《風光旖旎話聊城》專輯。遠銷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台地

⑻ 聊城小吃

濟美醬菜
臨清傳統名吃。濟美醬園創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與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濟寧的「玉堂」齊名,一起稱為江北四大醬園。「進京腐乳」是其傳統產品之一。清道光年間,深得朝廷賞識,因此而得名。甜醬瓜是濟美醬園的又一傳統產品。1920年即出口日本,1935年在南京國貨博覽會上獲獎。

老王寨驢肉
高唐傳統名吃。高唐驢肉遠近聞名,高唐尹集鄉老王寨驢肉更佳,其驢肉加工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當地人俗稱驢為鬼,故稱驢肉為「鬼子肉」。清末時曾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曾作為貢品晉獻朝廷。老王寨「鬼子肉」加工方法獨特,葯料齊全,工藝精湛。其產品呈醬紫色,清香鮮美,香而不膩,爛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壓、滋補益身之作用。驢鞭稱作「金錢肉」, 更具補腎壯陽之功效。當地人招待客人時有「無驢肉不成宴」之說。

八批果子
聊城傳統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種油炸的小食品,因炸製成的果子分成八條,兩端相連,為橢圓型,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在製作時,面為配以礬、鹼、鹽的混合面團,炸制時用油量較大。經熱油烹炸的面團各批都因氣泡而膨脹,顏色金黃,其酥脆程度,落地碎不可拾。八批果子是聊城居民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且可久放,是美味早點食品。

聊城呱嗒
聊城傳統名吃。創制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已被收入《中國名吃譜》一書。是—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尤以沙鎮呱嗒最為有名。餡料有肉類餡、雞蛋餡、肉蛋混合餡(又名「風攪雪」)等多種。在製作時,先用燙面和呆面,隨季節變化按不同比例調制,卷以配好的餡料,兩端捏實,軋成矩形,後放入油鍋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適口,加之有餡有面,備受群眾歡迎。在城鎮鬧市、鄉間集日,常年有設攤者供應。

托板豆腐
臨清傳統名吃。因賣主總是切好放在一塊特製的長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稱「托板豆腐」。在臨清,每天從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車、自行車或是肩挑的小擔上,放著一大塊用白布包著的顫悠悠、水汪汪、熱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爭相購買。尤其是早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手捧托板豆腐,吃得滿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顧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黃豆,經脫皮、水泡後、磨成汁,用布濾出豆漿,倒入鍋中燒開,加鹵水精心點制而成。其特點是白嫩、細膩、香甜,營養豐富,便於人體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魏氏熏雞
被老舍先生譽為「聊城鐵公雞」的魏氏熏雞,是北關魏永泰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創制,迄今已有180餘年的歷史。當時聊城緊靠運河,交通便利,商賈雲集。為便於扒雞運銷外地,魏家扒雞店研製成這種能夠長時期保存的熏雞,每年農歷十月至十二月成批製作,供全年銷售。魏氏熏雞選料精良,製作精細。熏雞選用外型豐滿、肉多肥嫩、體重2至3年斤的一年左右無病活雞,先加工成扒雞,擊在腹內裝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葯物,放在鋸末煙火上熏制而成。經熏制的扒雞,水分少、皮縮裂、肉外露、無彈性、葯香濃,可存一年左右不變質。這種熏雞,形美肉嫩骨酥,色鮮味美,入口余香深長獨特,既可下酒,又可佐茶。

⑼ 聊城美食特色美食

聊城地處山東省西部,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中、華北三大區域交界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溫泉之城。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聊城是京九鐵路與邯濟鐵路在山東省內的交匯點,是橫跨冀魯豫三省的最大交通物流樞紐。

聊城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每一道美食都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舌尖上的聊城」帶您細數聊城那些美食,讓您邊聽故事,邊品美味,邊思韻味,樂在其中。今天將到聊城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進行整理分享,供夥伴們選擇參考:

NO.1:熏雞

聊城傳統美食,深受當地人喜愛。

NO.2:呱嗒

聊城特色美食,皮酥里嫩、香酥適口。

NO.3:老豆腐

聊城傳統小吃,當地人非常喜歡的早餐。

NO.4:羊湯

聊城特色美食,湯汁濃稠、鮮香濃郁。

NO.5:馬蹄燒餅

聊城傳統小吃,酥脆可口、味道香濃。

NO.6:高唐驢肉

聊城傳統美食,肉質勁道、鮮香可口。

NO.7:熱羊肚

聊城特色美食,深受各地食客喜愛。

NO.8:進京腐乳

聊城特色小吃,質地細膩、鹹淡適口。

NO.9:酥肉

聊城傳統美食,咸香軟糯,非常好吃。

NO.10:醬香雞

聊城特色美食,軟香鮮嫩、色味俱佳。

⑽ 聊城東昌府附近哪的燒雞好吃

要說燒雞,還是東關老李家燒雞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