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古色古香為話題的作文600字
古色古香陳家祠
相信大家都知道陳家祠。現在,讓我來當小導游,帶你們一起出發,去參觀一下古色古香的陳家祠吧!
來到門口,就可以看見屋檐上雕刻著的八仙過海,還刻著兩朵相互纏繞的龍,前爪相互抵觸,各自回首遙望。
進入陳家祠,首先可見一間房,裡面設有一部電視機。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這里設有電視機呢?」媽媽瞧了瞧,說:「這時用來介紹陳家祠的。」我終於明白了,原來電視機里播放的是介紹陳家祠歷史和現狀的錄像,你看了介紹以後,就可以更全面了解陳家祠的過去和現在的情況。如果你不想走的話,就坐在裡面歇歇腳吧!
然後,我們來到了刺綉展覽屋。嘩!那兒綉著許多精美的圖案,有孔雀、貓頭鷹、小貓、小狗、、、、、、全部都栩栩如生。其中,老虎刺綉最恐怖,綉工真精細,那隻老虎栩栩如生,我真害怕它會跳出來咬我。
走出了刺綉屋,我來到了精品屋,嘩!!有許多鍾表、小人(是綉出來的)、手飾、花瓶、、、、、、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央求媽媽買些給我,媽媽就是不答應,我只好失望而歸了。
再往前走,來到書法廳,那兒簡直是一個書法大堂,古人的作品美極了。我真的非常佩服他們,參觀陳家祠真使人流連忘返啊!
好了!我先帶你們游到這里。你覺得陳家祠怎樣?有空請我這位小導游帶你們再游一次吧!
2. 明德小學四年級作文:廣州遊玩記
去年暑假,我和媽媽還有兩個朋友一起去廣州遊玩。那些天,我深深體會到了廣州的魅力。
乘著飛機,我們很快來到了廣州。那天天氣很涼爽,天空還飄著綿綿細雨,涼爽的天氣讓我心曠神怡。我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甜品店,點了著名的雙皮奶、黑芝麻糊和蓮子百合紅豆沙。我剛舔了一口雙皮奶就大叫:「我敢肯定,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甜品了!」
廣州除了美食多,美景也多,城市的花草樹木很多很漂亮,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廣州的行道樹。
廣州的行道樹很多都是有著兩三百年歷史的大榕樹。大榕樹的枝條上垂下來密密麻麻的須條,像極了老爺爺的長胡須,在風中搖擺,誰看見了都想去撫摸幾下。晚上,榕樹上的星星、月亮燈亮起來的時候,整條街頓時變得流光溢彩,人們彷彿都在美麗的星空里漫步。
那幾天我們去了很多著名的百年老店品嘗美食,像泮溪酒家、廣州酒家、陶陶居、南信雙皮奶等,還去了陳家祠遊玩。
陳家祠是中國清代宗祠建築。房檐上雕刻的麒麟啊,鳳凰啊,金龍啊,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漂亮的房子!現在陳家祠已經是廣州的一個工藝品展覽館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精緻的粵綉。看了無不讓人嘖嘖稱奇!就拿一幅孔雀來說吧。在燈光的照耀下,那幅孔雀就變得閃閃發光,栩栩如生,好像隨時都會飛出來一樣!參觀完了陳家祠,我對祖國的傳統工藝充滿了無比崇敬之情!
美麗的羊城——廣州,我還會來看你的!
3. 以國慶為話題的作文600字
時值金秋,氣候宜人。正值國慶佳節,我邀上我的好友施展,與我們全家一起去浙江海鹽放飛心情!
平日里看慣了大城市裡水泥森林的高聳林立,古板,呆滯。一味的灰調子顯得有些沉悶。而青山碧水的南北湖和錢江岸邊十里長堤,在我的腦海中日益顯得突出。那別具韻味的鮮活,靈動的質感,讓我心馳心往。上了A4高速公路,心情變得暢快極了。你看:路邊的田間地頭,秋實累累;火紅的楓樹在朝陽的映照下,格外絢麗。天藍得一塵不染,雲也好象變得透明,秋陽的光輝溫柔得真讓人心顫。呼吸著帶有泥土清香的清新空氣,感覺真的不一樣。
一個小時的車程,便到了海鹽。放下行李,我們迫不及待地奔向海邊。這是錢塘江的入海口,名揚天下的「地卷銀山萬馬騰」的錢江潮就從這里起源。上次來這里我們曾玩了整整半天,抓了幾大盆的海白蝦、小螃蟹,卻也一個個成了「大花臉」、「泥腿子」,仍是興意未盡!在路上,我對施展說了很多關於抓蝦捕蟹的一些技巧,直聽得他摩拳擦掌……
到了海邊,才發現原來現在正在漲潮,海水淹沒了整個海灘,不能抓蝦捕蟹了,我們不覺有點掃興!海里層層疊疊的浪撲向堤岸,但不見潮來。海水並不是碧藍碧藍的,卻泛著泥沙的黃色。在海堤上站了一會兒,我和施展走進海濱公園。咦,那是什麼東西?怎麼在鵝卵石中跳來跳去的?哦,看清楚了,原來是一隻螞蚱!看著那綠綠的螞蚱,我和施展不免有些手癢了!我問媽媽要了兩個塑料袋,用一個套在手上,而施展則要用他的「空手道」來捉螞蚱!我們先把它趕到草叢中,然後,施展便兩只手一齊撲了上去,沒想到那隻螞蚱一跳,竟飛起來了,把我們嚇一跳。螞蚱飛了一段路,又落在一叢草上。我們輕輕走近那一叢草,仔細看,看見那隻螞蚱落在一個草葉上。我輕輕地用塑料袋套下去,啊,套住了!施展趕緊用手伸進去捉,捉著後放入另一個袋子中。有了經驗的我們,開始滿地的找螞蚱,不一會,由於我們的默契配合,抓住了幾十隻螞蚱。而我和施展也找回了久違了的童心!
第二天,我們驅車去南北湖景區。南北湖山不高,但層巒疊翠,水不深,但曲折蜿蜒。太像西湖,卻比西湖更幽靜,更有鄉村氣息。你看,湖邊垂柳婀娜多姿,風梳理著她那美麗的長發;山上的松樹清翠欲滴,秋風吹過,松濤陣陣。沿著湖堤,走到棧橋中央時,我抬眼向四外望去:左邊是水,右邊是水,前邊是水,後邊是水,這水碧波盪漾,沒有一點污穢,望採納!
4. 陳家祠作文第三人稱
在這秋高氣爽的天氣中,一天的學習就要結束了,真有點捨不得0鈴鈴鈴「放學了!有的同學就像瘋了似的,忽著沖出他們眼中的「監獄」。但我卻差不多六點才回家。 我與一個同學住在一個優美的小區里,所以我們都是一起上學一起放學。 雖然只有一次這么...
5. 關於陳家祠的作文
你叫什麼名字?
6. 陳家祠500字作文怎麼寫呀請問各位網友。
在陳家祠門外,有兩只威風凜凜的石麒麟,像是陳家祠的守衛一樣。陳家祠的外牆是由青灰色的磚砌成的,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屋頂上,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和人物,都裝飾得詡詡如生!看,有兩條似龍又像麒麟一樣的裝飾物,兩條長角翹起來,仔細一看,原來是兩條鰲魚,這是吉祥的象徵。
陳家祠迎面就是一扇大門,門口中央刻著紅色的四個大字"陳氏書院",門的兩側刻著一副對聯,原來,陳家祠是當時廣州省72縣陳姓人合資興建的合族祠堂,因接受各地讀書人來廣州科舉考試時居住,故又稱陳氏書院。
我剛跨進大門,就看見有很多玻璃陳列櫃,裡面有很多泥做的小人,媽媽說,這就是記錄著很多廣州傳統文化的展示櫃,有廣州的童謠《落雨大》、《雞公欖》、《新抱茶》......
再往裡走,有一些關於陳家祠的介紹,有「潮州木雕」和「陳氏書院的祖堂神龕」的展示,潮州木雕是如此精細,可以算上中國一絕。祖堂神龕則記錄著陳家祠的歷史。
參觀完陳家祠,讓我對廣州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真讓人回味無窮呀!
7. 作文:參觀陳家祠的心得體會。求啊,速度。跪求,請快點,救命啊
這已經是我第四次來陳家祠了,對這個地方我已經不陌生了,義講次數多了也沒有什麼特別,但這一次我卻發現了另一種感覺。
今天接待的遊客並不多,只義講了2次,但有以往所沒有的感動。兩次義講遊客們沒有以前接待過的遊客那樣的匆忙,他們很耐心很認真地聽我講述陳家祠的人文特色、歷史韻味、建築風格,越講聚集來聽的遊客越多,從門口的三三兩兩到後來在神龕時大概聚集了20~30人,我當時沒有帶麥克風,見到人那麼多,害怕有遊客聽不見聲音是吼出來,喉嚨雖有點痛但我很開心,有人認真聽我說話、有人對我工作的地方充滿好奇….
最後當我義講完,結束時說了一句「謝謝大家」在場的遊客都鼓掌了,真的,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這份工作給我很大的滿足感!
8. 以《蘇州園林》的寫作形式仿寫一篇描寫陳家祠的說明文。急!!
陳家祠為廣東省陳氏的合族祠堂,又稱陳氏書院。陳家祠建於清光緒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年),由黎巨林設計。整座建築坐北向南, 佔地1.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為6400平方米。為三進五間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築組成。陳家祠以其巧奪天工的裝飾藝術著稱,它薈萃了嶺南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鑄鐵"著稱, 號稱"百粵冠祠"。
陳氏書院坐北朝南,門前有開闊的廣場,設有前、後、東、西四院,佔地面積132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寬和縱深均為80米,平面呈正方形。採用抬梁式建築結構,硬山式封火山牆。總體採用「三進三路九堂兩廂杪」布設,以六院八廊互相穿插。布局嚴謹對稱,空間寬敞,主次分明。在建築的處理上,以中軸為主線,兩邊以低矮偏間、廊廡圍合,襯托出主殿堂的雄偉氣概,形成縱橫規整而又突出主體的構局。建築外圍有青磚圍牆,形成一座外封閉內開放的建築群體,是典型的廣東民間宗祠式建築。
陳氏書院以其精湛的裝飾工藝著稱於世,在它的建築中廣泛採用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壁畫和銅鐵鑄等不同風格的工藝做裝飾。雕刻技法既有簡練粗放,又有精雕細琢,相互映托,使書院在莊重淡雅中透出富麗堂皇
陳氏書院中的木雕。數量最多,規模亦大,內容豐 富。首進頭門梁架上雕有「王母祝壽」、「踐士會盟」、 「尉遲公爭帥印」等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的木雕。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大宴銅雀台一組,描繪曹操坐在銅雀台上觀看校場下各員大將比武的場面, 突出刻劃了徐晃與許褚在比武後為了錦袍而爭奪得難解 難分的情景,人物生動傳神,引人入勝
因祠堂落成後,一直作為陳姓子弟讀書辦學的地方。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後,書院改為陳氏實業學堂。民間期間,這里先後為文范學校、廣東體育專科學校和聚賢中學。1950年設立廣州市行政幹部學校。1957年,經廣州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並由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全面維修管理。1959年辟為廣東民間工藝館。1960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由國務院頒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組藝術建築在文物部門的保護管理之下,得以發揚光大,供國內外人士觀摩鑒賞。
9. 游陳家祠後怎樣寫作文
今天我游覽了「廣州十大旅遊美景」中的陳家祠。
我們走到大門,這個大門很高,有5。1米高,寬4。1米,門上貼著門神,門神就有4米高,這兩個門神分別是秦瓊、尉遲恭。秦瓊紅臉,尉遲恭黑臉,他們拿著武器站著,很神氣,特別威武,栩栩如生。
我進了陳家祠大院,先進了第一個大廳——聚賢堂。聚賢堂很大,大約有250平方米。它是以前人們議事、談話、處事……的地方,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大廳,現在變成一個小展覽館。現在展出的是民間藝術家的作品。
看完聚賢堂出來之後,轉到大廳後面,我看到牆上有很多木雕,其中有衣錦還鄉、王母祝壽、戰士會盟……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八仙過海,他們每一個人的神態不同,動作很逼真,栩栩如生。走到院子里,看見每間房子都有長廊連接,長廊上面有磚雕,這些磚雕主要顏色是以黃、綠、寶藍、褐色……,雖然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吹雨打,但顏色鮮艷如舊。看到這么漂亮的木雕、磚雕,真是令人驚嘆!古時候的能工巧匠為我們留下這么精湛的藝術品,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接下來我還參觀了廣綉展覽廳、廣東舊式房間擺設、象牙工藝品展覽…… 這次游覽陳家祠,讓我看到了中國古代建築的輝煌,我為他們的成就感到驕傲,為自己作為一名廣東人感到自豪。
10. 我渴望這樣的學習生活,作文,800字 我只需要思路引導,告訴我怎麼寫就行了
感觸心痕
夜已深,月更圓,不可知,哪裡才能感知一種心儀的風情。
那樣一個悵然的時節,最使我悲戚,最使我尋覓某種心靈所欠缺的安慰,促使我養成了孤傲的習性,那些煙消雲滅的情愫,摧殘了我多少寶貴的光陰,扼殺了我多少眷戀的夢幻,久而久之,我開始感觸心痕,默默的閱讀著它所留下的萬種風情。
在人生中,我曾自創了品味生活的空間,在引導我走向進步的道路之時,我也時常回味,終於有種盪氣回腸的感覺從心裡湧出,那些烙印在我記憶里的足跡,不斷在互相傳遞一種不可熄滅的神靈,因此,我感觸到了那生存的意義,更感觸到了些奇思妙想的童話故事,也許這便是我成長時,接受生活給我帶來的意境和觸動吧!
在朋友的周邊,我是最有個性的,也是很另類的,不知道是天生所致,還是後天學會的性格,他們都用那異樣的眼光瞧著我,讀不懂我,一直都認為同齡人也是看透風塵的「成功人士」,那怪怪的思維牢牢的抓住我的弱點,纏綿在腦海里,不知道是什麼這樣折磨一個懵懂的少年,難道往事總在報復、怨恨嗎?還是我一直神經質一般的與它在產生一種曖昧的思想靈魂?無論怎樣,心裡還是存在著似有若無的陰影,左右我的心扉朝向孤僻的生命曲線發展,朝著一條幽遠的心路,遠眺著遙遠的希望,這時,我還是在感觸內心的意念,尋找出一個確鑿的原因。
獨自一個人,在桌前看著書,累了,抬起那「高貴」的額頭,靜靜的梳理一下心裡的回憶和對往事的那般關愛,忍不住,被剎那間的情感所制服了,它在你的思念里棲息。做為一個時光的過客,在時間流逝的同時,是否也有同樣的感悟永存於內心深處,是否它也在隱隱約約的作怪,當我在總結一段生活的意義的時候,想起的那些溫厚而又微妙的感情,是否就是這種感悟的化身呢?
盡管自己去感觸、琢磨,那令人難以明了的深奧道理,依然還在糾纏你的思想,不過,不要緊,就當是一種情感的蒸發吧,感觸自己的心痕,落實了一個神秘的疑問,懂得了心靈和成長歷程的意義,既是純潔的也是混沌的感觸。
感觸心痕,我希望我所得到的,能夠陪伴我一起拓展天空,讓我知道自己是在擁有,而不是在失去。
小草,觸動了我的心靈
自古以來,小草是一種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東西,但我卻認為它是我人生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種東西。
小草給人生機的動力,它充滿了活力,充滿了夢想,充滿了希望。草的作用很廣:它可以製成葯方,供人治病;它可以吸取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讓我們每天都有新鮮的空氣;它可以保護水土流失,讓世界沒有沙漠化……它還有一種品質始終鼓舞著我,那就是堅忍不拔。
記得那是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在期中考時沒有正常發揮,結果考砸了。我一個人走到了小河邊,默默地望著這川流不息的河水,我發愣了,坐了下來。我坐在這綠油油的草地上,冷靜地反思著我以前的失落。此時,我心中的光芒已消失了,我猶如陷入了一個萬丈深淵,爬不起來了。想著想著,我站了起來,低頭看見了小草被我壓扁了,我心想:小草也跟我一樣有種失落感吧!我絕望地回了家。
第二天,我又來到了昨天的那個地方來反思,沒想到昨天被我壓得遍體鱗傷的小草竟又長了起來,而且更有生命力。我的心一下子被觸動了,我心中的光芒又重新亮了起來,我又恢復了信心,當時我的心裡本是像有一塊大石頭壓了上去,而現在我一下了把石頭搬開了,心靈之結也解開了。我望著小草,情不自禁地飲起了白居易的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興高采烈地跑回家,就像一隻快樂的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飛翔著。在期末考試時,我滿懷信心,創造了光輝的成績——因為我知道從哪裡倒下去,就要努力地從那裡爬起來,深信世界上的事情,只要你堅忍不拔,努力地去做,沒有什麼不成功的!
啊!小草,你觸動了我的心靈,使我的心靈變得寬敞而又明亮!
木棉花開的感觸
又是木棉盛開的季節,每次看到紅彤彤的木棉,心中總有一種溫馨。即使已是過去了很多年,但它曾給我的暖,還一直藏在心頭。
那年,感情受挫的我,在陽春三月里帶著一顆受傷的心,逃到了一個屬於木棉花的城市。來接站的是一個高中時的男同學,和他就像親人般的熟悉,所以一看到他便把所有的行李,連同那些失落一起拋給了他。一抬頭,驚奇地發現,路邊開滿了木棉花,那火艷艷的紅,彷彿要振落我一臉的疲憊,無論是身體的還是心理的。天空一如我的心情早已飄起了細雨,路像蜘蛛網般的交錯,坐在公交車上百無聊賴的我,淡然地望著窗外的朦朧,在朦朧中仍然掩蓋不了那一抹抹的紅,我的心由之一振,耀眼的紅一路陪伴,竟一點點地一點點地溶解著我心中的那塊冰。木棉是廣州的市花,又被稱為英雄花,如今這英雄之花,點燃著城市的熱情,也燃起了我的希望。
一路的奔波終於來到了遊玩的第一站,有「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之稱的陳家祠,走馬觀花地欣賞著建築裝飾品中既有簡練粗放、又有精雕細琢的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壁畫和銅鐵鑄等不同風格的工藝,心不在焉地感嘆工匠的精湛手藝的同時,卻在幻想他們靈巧的手如果也能修補一個支離破碎的心,那該多好呀。「快拿相機出來,這么漂亮的景怎麼也要紀念一下呀。」同學在一旁提醒,於是拿出了相機,可是怎麼按也按不下鍵,難到是相機壞了,同學有點失望。無所謂的我,給了同學一臉的惘然。晚上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到同學安排好的地方,當洗刷完一切靜靜地躺在床上,眼睛已很累,頭腦卻很清醒,聽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眼前又現出那一叢叢的紅木棉。就這樣枕著雨聲,想著木棉,半睡半醒地就到了天明。
第二天,同學竟然借來了一架海歐相機,拉著我就往公車站的方向跑,他說今天還要去陳家祠,我難得來找他一起玩,怎能錯過那裡的美景。同學知道我喜歡看一些古香古色的東西,也一直知道我心情低落平時喜歡嘰嘰喳喳的他,這時也學會了沉默,也許他懂得時間是最好的良葯。依然行在那條路邊綴滿紅花的路上,輕紗籠著的紅,越發讓人喜歡!再一次踏進陳家祠的大門,曾以為昨天的揮手是最後的一面,卻不知,相見原是如此簡便。想到這,不由莞然一笑。被同學拉著到處留影,其實這景又何嘗不是印在心裡了。再次逛完了陳家祠,同學又被拉起,跑到了一個長滿參天大樹的地方,眼一抬,心便熱了,那是一種怎樣的美,一簇族相互擁護的紅,從那個角度看,都一樣的火火紅紅,都一樣的美。原來同學早已看穿了在公車上痴痴看著木棉的我。欣賞著這高高枝上的紅,用心裁一幅最美的木棉圖,長留心間,在這紅的陪襯下也許我那顆曾枯萎的心,在棉絮飄飛的日子便又會發芽。
如今已是晚春,廣州的英雄之花也許早已開敗,眼前的木棉樹上,還掛著零零星星的紅花,如同我零零碎碎的記憶,曾經滿懷的淡淡的馨香還有對同學的感激仍深深地收藏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