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說說看在上饒生活是啥體驗
交通出行方便。這里是高鐵重要樞紐站。具有橫跨式設計的高鐵線路。擁有去往全國各地主要大城市的高鐵。還有三清山飛機場。三清山機場坐落於上饒市區的附近。去往市區已經去往各個縣都比較方便。目前飛機的航班開通了有合肥,青島,深圳,福州,北京等主要大城市的航班。
『貳』 立夏應該吃什麼
立夏餜
立夏果又稱立夏粿,是在立夏節吃的一種粿子和湯圓。是用米蒸熟後搓爛和成小團子,然後用豆芽豆乾蝦皮豌豆之類的東西煮成「羹」,煮好的立夏粿味美清香,更帶著一口的飯香味,滑而不膩。相傳吃「立夏餜」表示送春迎夏,喜慶春收。
許多蔬菜瓜果上市了,能加的都要加進「立夏餜」中,品種越多表示春收富實,喜慶有餘。
立夏餅
在立夏,吃立夏餅有不疰夏、不瘦夏之說。立夏餅的形狀類似於現在的酒釀餅,很久之前立夏餅是用麥芽做的,白糖餡,裡面加點紅綠絲。
而現在製作的立夏餅,其實就是那種酥皮餅,有餡,常為豆沙或百果,口感酥香,四、五個包成一筒。立夏時節以這樣的傳統食品,饋贈親朋好友表達祝福的心願,禮輕情義重。
竹筍飯
竹米節也叫吃竹筍飯,在每年穀雨至立夏期間竹筍生長的時候,侗家人採摘斑竹筍,把糯米灌進筍筒煮熟食用。
這樣既能保持米飯的原味,又有竹筍的清香,並且還方便攜帶到田間地頭食用。久而久之,侗家人每到春夏之交的農耕時節都會過竹米節,殺豬宰羊祭祀侗族祖先,唱歌跳舞祈求五穀豐登。
飯麩粿
飯麩粿,又稱飯夫果或飯糊果,是江西上饒在立夏節吃的一種特色小吃。上饒立夏不光有吃飯麩粿的習俗,還有有趣的稱人游戲。
據稱,立夏稱人能身強體壯,力挺盛夏。此外,上饒人常說「只可賭力,不可賭食」,立夏時,中青年會在吃了飯麩粿後約同伴一對一開展扳手勁或擠扁擔等活動,比誰力氣大。
烏米飯
「夏餅江魚烏飯糕,酸梅蠶豆與櫻桃,臘肉燒鵝咸鴨蛋,海獅莧菜酒釀糟。」這首耳熟能詳的民謠,說的就是在立夏這天吃烏米飯的習俗,一般在江浙一帶盛行。
烏米飯古稱「䭀飯、青精飯」,為道士發明的養生膳食。烏米飯做法簡單、清香可口,具有益精氣、強筋骨、明目等功效,更是因為佛教中有「目連救母」的孝子故事。
『叄』 自貢的特色小吃急急急。。。
我來回答,比如,飯麩粿(立夏粿),軟和爽口,別具風味,食之回味無窮。
『肆』 飯團粿(飯麩粿)怎麼做
飯團粿(飯麩粿)的做法
1.准備工作:將香菇泡發,豆腐皮切絲,海米切碎(不要太碎,稍微切幾下),筍切絲。
肉切片,放適量料酒,鹽,一點兒糖(可去腥味)腌一下
燒半鍋水(水要比米多),水開後,把淘好的米倒入鍋里,等水開過,用鍋鏟輕輕攪動幾下(讓鍋里米受熱均勻),等再次開鍋就把火關掉。
2.將米汁倒出(盡量把米汁倒盡),米汁備用
煮好的米是夾生的哦
加適量鹽在煮好的米里,開始做粿了.
鹽一定要加的,不然粿入味不好哦
3.接下來,就趁熱用擀麵杖或是其他什麼的神器搗碎米吧,這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過程
搗好的米(還是熱乎乎的)
在案板上撒適量山芋澱粉,把搗好米揉成團,如果你想吃QQ的粿,那就多揉幾下,想吃軟軟的,就少揉幾下,不過個人感覺,還QQ的好吃,也耐煮
4.把揉好的米飯團,搓成長條,切片(晾涼好切),也可搓成小圓球和你喜歡的形狀
這是做好的粿,白白胖胖的多可愛
5.加水,把粿煮熟(煮出米汁就差不多了)
另炒鍋中放入適量油,油熱後,放入蔥姜煸出香味
,然後放入腌好的肉煸炒至肉表面均變色,加入黃豆芽翻炒,加適量料酒,鹽,翻炒
6.然後依次放入香菇,筍,海米翻炒出香味後,加入之前步驟3倒出來的米汁,大火煮開,中小火慢燉15分鍾左右
7.煮熟的粿放入步驟10的湯里繼續煮,如果湯不夠,就連米汁一起倒入,再用中火繼續煮15分鍾左右,注意防粘鍋哦!
8.最後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增加鹽巴
『伍』 麩漿粿怎麼做
用料
大米 300g 喜歡吃粿的可以多放些
豬肉 200g
黃豆芽 500g
豆腐皮(豆泡) 適量
干香菇 10朵
筍 適量
海米 50g
蔥姜 適量
料酒,鹽 適量
山芋澱粉 搓粿時用的
飯團粿(飯麩粿)的做法
准備工作:將香菇泡發,豆腐皮切絲,海米切碎(不要太碎,稍微切幾下),筍切絲。
肉切片,放適量料酒,鹽,一點兒糖(可去腥味)腌一下
燒半鍋水(水要比米多),水開後,把淘好的米倒入鍋里,等水開過,用鍋鏟輕輕攪動幾下(讓鍋里米受熱均勻),等再次開鍋就把火關掉。
將米汁倒出(盡量把米汁倒盡),米汁備用
煮好的米是夾生的哦
加適量鹽在煮好的米里,開始做粿了.
鹽一定要加的,不然粿入味不好哦
接下來,就趁熱用擀麵杖或是其他什麼的神器搗碎米吧,這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過程
搗好的米(還是熱乎乎的)
在案板上撒適量山芋澱粉,把搗好米揉成團,如果你想吃QQ的粿,那就多揉幾下,想吃軟軟的,就少揉幾下,不過個人感覺,還QQ的好吃,也耐煮
把揉好的米飯團,搓成長條,切片(晾涼好切),也可搓成小圓球和你喜歡的形狀
這是做好的粿,白白胖胖的多可愛
加水,把粿煮熟(煮出米汁就差不多了)
另炒鍋中放入適量油,油熱後,放入蔥姜煸出香味
,然後放入腌好的肉煸炒至肉表面均變色,加入黃豆芽翻炒,加適量料酒,鹽,翻炒
然後依次放入香菇,筍,海米翻炒出香味後,加入之前步驟3倒出來的米汁,大火煮開,中小火慢燉15分鍾左右
將步驟9煮熟的粿放入步驟10的湯里繼續煮,如果湯不夠,就連米汁一起倒入,再用中火繼續煮15分鍾左右,注意防粘鍋哦!
最後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增加鹽巴
小貼士
做粿是不能省事的,尤其是做好粿以後要再煮一遍,才能讓粿更好的入味
『陸』 弋陽縣粿文化
立夏粿 詩句「橋橫一字水溝斜,鳧石點綴北岸霞,東漢孫權立偉業,余汗葛陽建縣衙。」生動地道出了「弋陽」二字的來歷和建縣歷史。自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置縣,至今已有近1800年。這里文化積淀深厚,是位列明代戲曲四大聲腔之首、被譽為中國古代戲曲「活化石」、高腔戲曲「鼻祖」——弋陽腔的誕生地,境內至今還保存有古戲台50多座,2006年弋陽腔被列入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弋陽縣的文化遠不止如此,今天我說的弋陽縣做粿的習俗,也是一種本地文化。 在弋陽縣無論南鄉北鄉,情思密布,堪稱綠色食品先鋒的是清明粿,山餚野蔌,雜然前陳的是立夏粿,金杯玉盞,回味無窮的是燈盞粿,貴客臨門,不可或缺的是麻滋粿,清香撲鼻,長盛不衰的是油榨粿。有弋陽腔傳唱的地方,四季都不缺這些粿。 一到了立夏季節,弋陽城鄉彷彿是吃粿節,一片吃粿聲。用粿坯製成的直徑約一公分左右的圓形,加料煮熟吃,家家戶戶都會煮上一大鍋,立夏這天幾乎以粿當飯,不分餐數,餓了就盛上一碗吃這就是立夏粿(也稱:飯麩粿),形似湯圓,用秈米磨碎後用熱開水調和,再搓捏成一個個圓溜溜的粑粑即成,放入豆芽、香菇、山間小筍、目魚或肉類、豌豆、薑末等佐料烹煮,軟和爽口,別具風味。另一種叫灌漿粿製作是將粿坯製成拳頭大小的碗狀,故又稱之為「碗粿」。「碗」內置放各種菜料,放人蒸籠蒸熟,熟後「碗」內澆上一層芝麻油,可謂清香撲鼻 圖片地址:『柒』 上饒市有什麼特色的小吃
1、燈盞果:
燈盞果是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橫峰縣鉛山縣一帶的地方特色小吃。燈盞果是用大米磨成的米漿混合白蘿卜,黃豆芽,新鮮豬肉,香菇等精製而成,具有鮮、香、辣的特點。
2、婺源汽糕:
婺源汽糕,是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汽糕流傳歷史悠久,已難追溯其根源。又可稱為焙糕,顧名思義,就是用「汽」蒸出來的糕。
3、弋陽油淋魚:
弋陽油淋魚,是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的特色美食之一。選用鮮活草(鯉)魚為主料,配以米酒、天然香料、醬、食用醋、茶油等,結合民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
4、廣豐炒粉:
廣豐炒粉,是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的傳統特色小吃。流行於江西境內及浙江西部一帶的一種既可作點心又能當主食的食物。它軟硬適中,干濕自如,入口爽滑,香味獨特,被譽為「小吃之王」、「食中魁首」。
5、弋陽醋雞:
弋陽醋雞,是江西省上饒市弋陽地區的特色美食之一。弋陽城鄉人民自製臘味中的上等品。由於採用精細的腌制方法。輔以多種調料,因食用時具有濃郁的香醋味,故稱「醋雞」也叫「酸辣雞」。
6、廣豐豌豆燒鯽魚:
廣豐豌豆燒鯽魚是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的一道特色菜,屬於屬贛菜系饒幫菜。因其具「鮮香酥軟」的優點而深受民眾喜愛。廣豐豌豆燒鯽魚主材選用廣豐當地特產的永豐豌豆,鯽魚是選自廣豐豐溪出產的鯽魚,油為茶籽油。
『捌』 江西,上饒哪有有名的小吃店
人家要的是小吃啊。 米粉啦,特別是水南街章老六的粉,有炒的,煮的,燙熟澆汁的。雲南那邊叫米線,但是他們不會炒。 麻子粿,用米搗得,雲南那邊叫糍粑,甜甜黏黏,能裹芝麻吃還能夾著油條吃。 飯麩粿,大米煮到半熟,手工揉搓成小團,再將半成品混著事先炒熟的輔料煮成。輔料也很講究,要用豌豆、豆芽、豆乾、豆皮、泡好的香菇和墨魚炒成。 還有原客車廠的肉燒餅,皮薄肉多,酥脆可口。 最出名的可能是火車站台販賣的山雞腿,鮮雞腿裹上麵粉炸成,香酥可口。奇怪的是,全國聞名的上饒雞腿在上饒當地特別是信州區內的知名度很低。 關於樓上的答案我很多都不贊同。 一樓將燒雞與雞腿混淆。 2樓所描述的特色菜很多都是全國都有的,所以不能算上饒特色。 其中婺源清蒸荷包紅鯉魚,弋陽國道魚,廣豐醬香鵝算是名副其實。其實田敦和汪家園的牛挑沙肉,廣豐的狗肉也很有名。
『玖』 飯麩粿的做法,飯麩粿怎麼做好吃,飯麩粿的家常做法
龍尾硯:龍尾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是實用品,也是藝術品,可做禮物;
荷包紅魚:烹飪多為蒸、燉、燜為主。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荷包紅魚還具有觀賞價值和葯用價值。此魚有和脾養肺,平肝補心,滋陰養陽之功能
清華婺酒:以優質大麴酒為基礎,加當歸、砂仁、檀香、靈芝等12種名貴葯材配製而成,清華婺酒色澤金黃,芳香濃郁,營養豐富,具有補血,活血,健胃養顏之功效。
蘆田灌心糖:皮簿餡多,鬆脆可口,味甜清香,節日必備,招待客人的佳品,灌心糖以糯米、秈米、芝麻、白糖為原料精製而成。
天桂梨:天桂梨,由水晶梨引種培育而成的地方名優產品,肉質脆嫩,不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