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牛雜那裡的好吃
牛街——正宗北京清真小吃一條街
京城小吃分漢民、回民、宮廷風味,其中清真(回民)小吃最具影響。 時下哪兒最地道,我向讀者朋友推薦牛街「清真小吃一條街」。
您走在這條老民宅與新建築交相輝映、伊斯蘭教堂清真禮 拜寺風韻獨存的街道上,心情不同於逛王府井;鱗次櫛比的清真小吃店更不同於您逛廟會、遛小吃城。牛街的小吃都是回民經營,後場前店,現制 現賣,不僅風味純正,而且潔凈、衛生,其中不乏「年糕錢」、「洪記」這些老字型大小。
清真小吃擅制江米黏貨類,蒸、煮、炸、烙、烤麵食類,燉煮牛羊雜 碎類,在牛街您都嘗得到。「洪記」的愛窩窩、栗子糕、豌豆黃、驢打滾,「年糕錢」的盆糕、白年糕、黃年糕、棗切糕、芸豆糕,讓您挑花了眼。 禮拜寺北邊的兩家小吃店茶湯香濃,蜜三刀甜糯松軟,白湯雜碎湯色白、作料全、雜碎軟爛,就著新出爐的芝麻燒餅,花錢不多解饞去吧!
到牛街,那兒「牛肉大蔥」包子不可不吃,牛肉絞得細,鮮姜水攪打, 調料地道,薄皮大餡,一咬一兜兒鮮香肉汁,6個包子配一碗熱粥,不足3元錢,那叫爽!打著飽嗝、拎著盒裝的各式小吃,那逛街的心情好極啦!
關於牛街小吃:
牛街被拆後,有幾家搬到了南橫西街(最近南橫西街又要拆),北京衛校西側有三家比較有名。分別是:
洪記小吃店:牛肉粒很有名,此外還經營各種粘貨、炸糕、松肉等。(注:曾經在此買過1斤牛肉粒,就著1斤烙餅,一頓吃下)
老爆肚滿:(與陶然亭的爆肚滿不是一家,據說是親戚)現已不賣爆肚,只賣五香燒牛羊肉夾燒餅,2塊一個,物美價廉。但最近南橫西街又要拆遷,「老爆肚滿」又搬到了向東50米路北的青芳齋飯館,但也只是權宜之計。(註:五香燒牛羊肉夾燒餅好吃,2元一個,下午4點後才有,天天排大隊)
年糕李:各種年糕、粘貨。
牛街清真小吃城:衛校東側,但裡面沒什麼正宗小吃(據網友推薦裡面的年記醬肉、9號的肉餅、14號的羊羯子不錯)。
致賓樓飯庄小吃部:教子胡同南口,小吃品種挺多,環境也不錯。早點豆漿特好喝,是那種所謂有「鹵水味」的。一碗豆漿加上倆糖油餅,標準的一頓北京式早餐。
還有一些小店,雖沒什麼名氣,但各有絕活,如南橫西街東口有一家小鋪豆腐腦很好吃;年糕李對面的一家賣包子總有人排隊。
B. 廣州哪家店的牛雜好吃
認識廣州就得從牛雜開始,牛雜中「最廣州」的當屬蘿卜牛雜,蘿卜牛雜已成廣東廣州文化的一部分。
沒有特別的配方,就是花生香的牛雜湯底,但是別人就是做不出來。湯汁濃的像醬汁,這才是阿婆牛雜香味濃郁、出眾的秘訣。
每次一開檔,都排起長隊,排個兩小時,每人還限購兩份,阿婆牛雜可以說是最符合廣州味道,30年來都不變。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廣州哪家店的牛雜好吃?的回答,謝謝。
C. 那裡的牛雜好吃
山西麵食甲天下
山西人愛吃醋,國內外聞名;山西人愛吃面,舉世人皆知。自古以來,晉人主食乃麵食,以花樣多、品質好、影響大而頗為出名,故海內外早有「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的說法。東到娘子關,西到黃河邊,南到風陵渡,北到雁門關,一般家庭婦女都能以麵食為原料加工數種麵食;許多山西漢子有時在客人面前也會顯露一手麵食「絕」活。
山西麵食,歷史悠久,迄今至少有兩千年的文化傳統,且在中國獨樹一幟,又博採眾長,集其大成,南北貫通。四川的「擔擔面」,蘭州的「清湯牛肉麵」,上海的「陽春面」,北京的「炸醬面」……追朔其源淵都與之有密切的聯系,且山西面條最負盛名。
「到山西旅遊不品嘗麵食,就如沒有到過山西一樣。」為使到山西的海內外遊客更多地了解山西麵食,下面我們介紹最負山西特色的3種麵食,為山西麵食推波助瀾。
最負盛名刀削麵
刀削麵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條,堪稱天下一絕,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傳說,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建立元朝。為防止「漢人」造反起義,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十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韃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將棒子、高粱面和成面團,讓老漢取刀。結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返回,在出韃靼的大門時,腳被一塊薄鐵皮碰了一下,他順手揀起來揣在懷里。回家後,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刀切面條吃。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忽然想起懷里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喃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面條。老漢氣憤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團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片落入鍋內,煮熟後撈到碗里,澆上鹵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晉中大地。至今,晉中的平遙、介休、汾陽、孝義等縣,不論男女都會削麵。後來,「鳳陽」出了朱皇帝(朱元璋)統一了中國,建立明朝,這種「砍面」流傳於社會小攤販,又經過多次改革,演變為現在的刀削麵。刀削麵柔中有硬,軟中有韌,澆鹵、或炒或涼拌,均有獨特風味,如略加山西老陳醋食之尤妙。
傳統的操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開水鍋里,其要訣是:「刀不離面,面不離刀,胳膊直硬手平,手端一條線,一棱趕一棱,平刀是扁條,彎刀是三棱。」
要說吃了刀削麵是飽了口福,那麼觀看刀削麵則飽了眼福。1985年山西財貿系統在太原技術比武時,飲食行業的削麵高手每分鍾削一百一十八刀,每小時可削25公斤麵粉的濕面團,看得人眼花繚亂。有順口溜贊曰:「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1984年日本明星食品株式會社社長八原昌元先生專程來太原拍攝麵食製作電視片時,觀看了太原晉陽飯店、太原麵食店面案師傅的精湛表演後說:「我們深深感到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太原不愧是麵食的故鄉。」
三晉傳統說拉麵
「拉麵」,又叫抻面、甩面、扯麵等,是山西傳統的麵食之一。其源於何時尚待研究,傳說起源於山東煙台福山區。但在山西歷史也很悠久。據清末人薛寶辰所著《行素食說略》記載:當時在山西、陝西一帶流一種「楨條面」,以其和水面,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濕布,俟其融和,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楨條面,作法以山西太原平安州,陝西朝邑、同州為最,其薄等於韭菜,其細比喻掛面,可以成三稜子,可以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斷,柔而能韌。現在許多面條如扁條面、三棱面、空心面、釀餡圓、金絲卷、銀線卷、龍須面等都是由抻面加工成的。拉麵製作的品種適合於蒸、煮、烙、炸、炒等烹飪方法。
拉麵製作方法主要有和面、晃條、拉麵、下鍋四道工序。將精粉、水、鹽按100:50:1的比例,加鹼少許,將鹽、鹼用水溶化,攪和成面團,餳20分鍾後,放在面案上揉成面條坯,然後用雙手各執一端,反復晃動均勻。再放面案上反復對折,雙手向兩力邊抻邊抖動,待面條適當時,下到沸水鍋里,煮熟後撈到碗內澆鹵即可食用。
山西一絕刀拔面
「刀拔面」是山西一絕。拔面用的刀是特製的,長約60厘米,兩端都有柄,刀刃是平的,成直線,不能帶「鼓肚」。每把刀約2.5公斤左右重。用這種刀拔出的面十分整齊,粗細一致,斷面成小三棱形,條長半米有餘。1964年山西省技術比武會上,新道街麵食館的胡乃花師傅,每分鍾可拔106刀,出面條630根,5公斤以上濕面團瞬間即完,條條散離,不粘連,速度之快,似閃電一樣,圍觀者眼花繚亂,無不贊揚。
「刀拔面」製作方法是將白面和水按2:1和成面團(冬熱、春夏秋冷),餳10分鍾後,放在案板上,將面團用擀杖灑上澱粉,一層層疊起來,一般可疊六至七層,約5厘米厚。將專用小案板放在沸水鍋邊,將疊好的面條放在案上,雙手緊握刀柄。刀身橫在面片上,由遠而近倒著下刀,用力一切一拔,直接拔入沸騰的鍋里,煮熟後撈出,過溫開水,炒食,澆鹵,涼拌皆可吃著筋軟可口
D. 哪家的牛雜好吃給推薦一下。
牛街——正宗北京清真小吃一條街
京城小吃分漢民、回民、宮廷風味,其中清真(回民)小吃最具影響。 時下哪兒最地道,我向讀者朋友推薦牛街「清真小吃一條街」。
您走在這條老民宅與新建築交相輝映、伊斯蘭教堂清真禮 拜寺風韻獨存的街道上,心情不同於逛王府井;鱗次櫛比的清真小吃店更不同於您逛廟會、遛小吃城。牛街的小吃都是回民經營,後場前店,現制 現賣,不僅風味純正,而且潔凈、衛生,其中不乏「年糕錢」、「洪記」這些老字型大小。
清真小吃擅制江米黏貨類,蒸、煮、炸、烙、烤麵食類,燉煮牛羊雜 碎類,在牛街您都嘗得到。「洪記」的愛窩窩、栗子糕、豌豆黃、驢打滾,「年糕錢」的盆糕、白年糕、黃年糕、棗切糕、芸豆糕,讓您挑花了眼。 禮拜寺北邊的兩家小吃店茶湯香濃,蜜三刀甜糯松軟,白湯雜碎湯色白、作料全、雜碎軟爛,就著新出爐的芝麻燒餅,花錢不多解饞去吧!
到牛街,那兒「牛肉大蔥」包子不可不吃,牛肉絞得細,鮮姜水攪打, 調料地道,薄皮大餡,一咬一兜兒鮮香肉汁,6個包子配一碗熱粥,不足3元錢,那叫爽!打著飽嗝、拎著盒裝的各式小吃,那逛街的心情好極啦!
關於牛街小吃:
牛街被拆後,有幾家搬到了南橫西街(最近南橫西街又要拆),北京衛校西側有三家比較有名。分別是:
洪記小吃店:牛肉粒很有名,此外還經營各種粘貨、炸糕、松肉等。(注:曾經在此買過1斤牛肉粒,就著1斤烙餅,一頓吃下)
老爆肚滿:(與陶然亭的爆肚滿不是一家,據說是親戚)現已不賣爆肚,只賣五香燒牛羊肉夾燒餅,2塊一個,物美價廉。但最近南橫西街又要拆遷,「老爆肚滿」又搬到了向東50米路北的青芳齋飯館,但也只是權宜之計。(註:五香燒牛羊肉夾燒餅好吃,2元一個,下午4點後才有,天天排大隊)
年糕李:各種年糕、粘貨。
牛街清真小吃城:衛校東側,但裡面沒什麼正宗小吃(據網友推薦裡面的年記醬肉、9號的肉餅、14號的羊羯子不錯)。
致賓樓飯庄小吃部:教子胡同南口,小吃品種挺多,環境也不錯。早點豆漿特好喝,是那種所謂有「鹵水味」的。一碗豆漿加上倆糖油餅,標準的一頓北京式早餐。
還有一些小店,雖沒什麼名氣,但各有絕活,如南橫西街東口有一家小鋪豆腐腦很好吃;年糕李對面的一家賣包子總有人排隊。
E. 哪裡的牛雜最出名
山東,名店有許府老山東牛雜,遍布齊魯大地!
F. 哪個牌子牛雜比較好吃
建議陝西丁小六綠色食品發展公司的牛雜,味道正宗,口感也很勁道,全家人都很愛吃。
G. 哪裡牛雜最好吃
麻辣牛雜湯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家常菜譜 口味: 麻辣味 工藝: 燉 麻辣牛雜湯的製作材料: 主料: 牛肚100克,牛心100克,牛肺100克 調料: 辣椒粉20克,鹽15克,豆瓣醬30克,香菜20克,雞精4克,胡椒粉5克,蔥白25克,花椒15克,姜5克,植物油40克 教您麻辣牛雜湯怎麼做,如何做麻辣牛雜湯才好吃1. 將牛雜(腸、肚、心、肺)分別洗凈,並放入沸水鍋氽去異味,撈出晾涼,再用刀切成片; 2. 香菜洗凈,切成1厘米長的段; 3. 豆瓣醬用刀剁成蓉; 4. 姜洗凈,切成粒大小; 5. 炒鍋置火上,放植物油燒至四成熱時,下豆瓣醬蓉、薑末、花椒炒香,加鮮牛骨頭湯,放入牛雜和所有調味料燒開,倒在沙鍋內加蓋燉熟,放雞精調味,再撒上香菜段即成。
H. 哪裡的牛雜好吃呢
牛雜我認為還是廣東牛雜做的好吃、味道清淡、口味哪個地方的人都比較適合、下面我將廣東牛雜的全套技術配方告訴大家、大家在家也可以做美味的廣東牛雜。
六、牛雜火鍋出菜;准備一個牛雜鍋煲好的蘿ト打底,撈出煲好的牛雜放入蘿ト上面就好,撒上幾片香菜就可以出鍋了。
七、味碟的製作;吃辣的碟子中加入適量蒜菩辣和生抽即可、不吃辣的碟子中加入適量蒜蓉和生抽即可。
I. 哪家牛雜好吃些
牛搭檔,它的牛雜是很乾凈爽口的,不會碎碎的,燜得入味又軟,牛雜夠熱又夠風味。
J. 廣州哪裡的牛雜最好吃呢
肯定是嶺南第一鍋啊,非常非常的專業,號稱最牛的牛雜。廣州有上百家連鎖,上下九、北京路、白雲梅花園的樂購超市門口、海珠區昌崗路和寶崗路十字路口靠西建行旁。。。經常會見到,每次必吃!(�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