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撫遠有哪些好吃的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撫遠有哪些好吃的

發布時間: 2023-03-27 00:01:16

Ⅰ 東北十大美食小吃

東北十大特色美食排行榜,去東北,以下這些美食千萬不可錯過哦

鍋包肉
鍋包肉原名鍋爆肉,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台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成菜後,色澤金黃,口味酸甜。鍋包肉用豬裡脊肉和澱粉,經兩遍油炸而成,一炸熟,二炸色,出鍋時汁並著以香菜點綴。外觀紅白相間,肉質外焦里嫩,微酸微甜。

溜肉段
溜肉段,是東北地區的傳統名菜,具有外酥里嫩,味香可口的特點。成品外酥里嫩、咸香可口,百姓飯桌上的家常菜。由溜肉段衍生出的鍋包肉更是東北菜中的經典。

地三鮮
地三鮮是一道東北傳統名菜,製作材料是三種地里時令新鮮的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它不僅在於鮮濃的味道、天然綠色的食材,更勝於它涵蓋多種食材的營養,讓三味非常普通的食材做成鮮爽無比的佳餚。咸鮮味美,老幼皆宜。但是,做這道菜餚時要盡量降低油的用量,以免對身體造成負擔。

殺豬菜
殺豬菜,原本是東北農村每年接近年關殺年豬時所吃的一種燉菜。地道的「殺豬菜」,是由多種菜品組合成的系列菜的總稱。殺豬菜在保持原風味的同時,其製法也有改進,口味豐富,幾乎把豬身上所有部位都做成了菜。豬骨、頭肉、手撕肉、五花肉、豬血腸、酸菜白肉還有「燈籠掛(全套豬下水)」。肉嫩湯鮮,肥而不膩,

熏肉大餅
東北熏肉大餅是一道菜餚,主要原料有麵粉、熏肉,主要輔料/調料有水、海帶、生菜、香菜等。這道食品其特點是熏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濃,色澤紅,大餅色黃清香,里軟外酥層次多。

馬家燒麥
馬家燒麥的獨到之處是用開水燙面,柔軟筋道,用大米粉做補面,鬆散不粘,選用牛的三叉、紫蓋、腰窩油等三個部位做餡,鮮嫩醇香。馬家燒麥,是沈陽特殊風味的回民小吃。由於馬家燒麥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口味好,造型美觀,所以深受群眾歡迎。

沈陽回頭
沈陽回頭,是麵粉揉好面團,用手將劑子按扁、擀平、抽薄、上餡,折疊成長方形再把兩頭包緊製成的清真食品,色澤金黃,口味鮮香。

老邊餃子
先將肉餡煸炒,後用雞湯或骨湯慢喂,使湯汁浸入餡體,使其膨脹、散落、水靈,增加鮮味。同時,按季節變化和人們口味愛好,配入應時蔬菜製成的菜餡。劑皮製作,也獨具一格。用精粉摻入適量熟豬油開水燙拌和制。這樣能使劑皮柔軟、筋道、透明。老邊餃子除蒸煮外,還可烘烤、煎炸。

烤冷麵
早期所用冷麵為普通冷麵,製作工藝成熟後使用特製冷麵,這種特製冷麵比平常市面常見的冷麵要薄、柔軟,可直接食用。而鐵板烤冷麵可以添加雞蛋、香腸、肉鬆、洋蔥、香菜等,經過鐵板的烘烤,塗上自己喜歡的醬料,松軟可口醬香撲鼻,吃起來很勁道,非常受大眾喜愛。

小雞燉榛蘑
被曬乾的榛蘑散發著濃濃的香氣,在東北,榛蘑大多用在燉菜里,特別是與雞肉搭配,更是美味濃郁。不需要什麼烹飪技巧,也不需要加什麼特別的調味料。只要將幾種食材放到一起,開燉即可。千萬別忘記准備米飯,一定會美味到抱著鍋子吃都不為過。

鐵鍋燉大鵝
鐵鍋燉大鵝是東北名菜。北方人喜歡吃燉菜,所以鐵鍋燉大鵝也是東北人最喜歡吃的食物。需要選用傳統的鐵鍋,無污染的農民家養鵝,輔以各種珍貴的中草葯和上等調味料。色澤金黃,滋味純正,肉爛脫骨,質地鮮嫩,香味不膩,回味無窮。

醬骨架
醬骨架是東北的一道傳統名菜。根據主料的不同有醬脊骨、醬排骨、醬棒骨。醬香濃郁,色澤紅潤,口齒留香,骨香肉爛,鮮香不膩。啃起來很有快感,讓人回味無窮,所以很受大眾歡迎。

哈爾濱紅腸
紅腸是一種原產於俄羅斯、立陶宛等國,用豬肉、澱粉、大蒜等材料加工製作的香腸。因顏色火紅得名。味道醇厚、鮮美。

凍梨
凍梨,又叫凍秋梨,是將普通白梨冰凍變成烏黑色,洗凈之後,就能吃了。凍梨一般是由花蓋梨、秋白梨、白梨、尖巴梨冰凍而成,食用時,將凍梨置涼水中浸泡,待化透後撈出可食。 凍梨的特點是口感綿密,解酒,助消化。

雪衣豆沙
雪衣豆沙屬於吉菜(東北菜),已有百年歷史,頗受遊客歡迎。主要原料是紅豆、雞蛋、白糖等。形狀園團,色澤潔白、吃前撒上白糖,故得此稱。此菜香甜可口、獨具風味

Ⅱ 大馬哈魚的做法有哪些

中國黑龍江省撫遠市的黑龍江畔盛產大馬哈魚,是"大馬哈魚之鄉"。你知道好吃的大馬哈魚要怎麼做嗎?下面是我給你整理的好吃的大馬哈魚做法。

一、五香熏馬哈魚的做法

大馬哈魚的材料

用料主料:馬哈魚750克調料:五香粉、鮮味料、蔥、姜、白糖、茶葉

大馬哈魚的做法

1、馬哈魚去掉頭尾,片成兩片,剔去刺骨。

2、將凈魚肉入清水泡15分鍾,去異味,再用五香粉等調料腌制30分鍾。

3、將腌好的馬哈魚上烤箱,用白糖、茶葉熏烤成熟即成。

二、醬瓜焗馬哈魚的做法

大馬哈魚的材料

凈馬哈魚肉300克,醬黃瓜150克,冬筍、生菜葉各50克。調料色拉油800克,鹽、雞精、雞粉各5克,料酒10克,香油3克,美極鮮醬油10克,蔥段、薑片、胡椒粉各2克,上湯50克,紅綠尖椒各25克,生粉10克。

大馬哈魚的做法

1、凈馬哈魚肉切4厘米×1.5厘米×1.5厘米的條,入盆內加2克鹽、2克雞精、5克料酒、胡椒粉腌漬20分鍾。

2、醬黃瓜一剖四片,切4厘米長的段,用清水泡2分鍾;紅綠尖椒、冬筍切4厘米長、0.5厘米寬的條,入沸水大火焯水1分鍾待用。

3、鍋放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放魚條中火炸1分鍾出鍋。

4、鍋內留10克色拉油、蔥段、薑片中火煸炒1分鍾,再下馬哈魚肉中火翻炒1分鍾,加入紅綠尖椒、冬筍、醬黃瓜,然後加入剩餘的鹽、雞精、雞粉、料酒、美極鮮醬油、上湯,中火煸炒1分鍾打上薄芡,淋上香油,出鍋裝在用生菜葉墊底的盤中即可。

醬黃瓜的製法:

黃瓜洗凈,控凈水分,每500克黃瓜用150克鹽,腌制2天,待黃瓜水分腌出以後,裝進布袋,放入裝有豆瓣醬的壇子內(豆瓣醬沒過黃瓜),蓋上蓋,腌制2周即成醬黃瓜。

三、起司大馬哈魚的做法

大馬哈魚的材料

大馬哈魚橫切片,起司1片,澱粉,番茄醬,生抽,白糖,水,生菜葉2片

大馬哈魚的做法

1、大馬哈魚清洗表面後用廚房紙擦乾,均勻兩面塗抹澱粉。

2、鍋中少量油,7分熱,開始用大火煎大馬哈魚。

3、兩分鍾後變中小火,如有需要蓋上透明鍋蓋以便受熱均勻。

4、五分鍾後翻面,在已經煎金黃的一面鋪起司,蓋鍋蓋。依然先大火再小火,這樣肉質超級嫩。一磅以內的魚,一共15分鍾內可以煎好。每面7分鍾左右。

5、關火,降溫,把大馬哈魚放到有生菜墊底的盤中。

6、調醬汁:澱粉、番茄醬、生抽、白糖、水混合均勻。

7、鍋中盛油繼續加熱,倒入醬汁開鍋後澆在魚上即可。

四、川味大馬哈魚的做法

大馬哈魚的材料

大馬哈魚1片,麵粉,生薑,洋蔥,大蒜,香菜,西紅柿,番茄醬,蘑菇,醋,蜂蜜,紅辣椒,八角2個,食鹽

大馬哈魚的做法

1、大馬哈魚片兩面塗上麵粉。

2、鍋里下油至6分熟,下塗有麵粉的大馬哈魚片兩面煎至稍黃,撈起大馬哈魚片。

3、鍋里下切好的姜蔥蒜、紅辣椒,炒大約兩分鍾後下切片的西紅柿和蘑菇。

4、炒3分鍾後加入番茄醬、醋、蜂蜜、八角(兩個)和水,攪拌一會兒。

5、放入剛才煎好的大馬哈魚,蓋上鍋蓋調至中火,烹煮大約10分鍾。中間保持鍋中不幹。

6、然後把大馬哈魚單獨舀起放置盤中。

7、待鍋中的湯汁燒至濃稠時關火。

8、將汁液倒在大馬哈魚上,剔除八角,放上香菜即可享有。

Ⅲ 東北撫遠本地特色菜有什麼好吃

撫遠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看地理位置就能知道特產是什麼了,魚肯定是首當其沖。最有名的就撫遠的大馬哈魚和鱘鰉魚,最贊的是大馬哈魚籽,被稱為世界三大珍品,個頭比尋常的魚籽要打很多,是紅色的,看著相當誘人。如果去撫遠玩一定要去吃這個,不然整個旅途都不完整了。

Ⅳ 15道黑龍江特色美食!「薛仁貴」最愛、滿滿的東北特色。(1)

黑龍江蔥燒海參:黑龍江十大經典名菜。

蔥燒海參以水發海參和大蔥為主料,海參清鮮,柔軟香滑,蔥段香濃,蔥香味醇,營養豐富,食後無余汁。

海參同人參、燕窩、魚翅齊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參不僅是珍貴的食品,也是名貴的葯材。據《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海參,味甘咸,補腎,益精髓,攝小便,壯陽療痿,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海參。現代研究表明,海參具有提高記憶力、延緩性腺衰老,防止動脈硬化、糖尿病以及抗腫瘤等作用。

魚面知了:黑龍江十大經典名菜。

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黑龍江十大經典名菜。

賽鮑魚:主要原料是茄子和蛋黃;工藝是炸,製作簡單;味道鮮美。

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黑龍江十大經典名菜。

賽鮑魚,以鮮白靈菇、老土雞、豬手、雞爪、火腿、蔥、姜、鹽、味精、胡椒粉、雞精粉、清湯等食材烹飪而成,造型美觀、形似鮑魚、軟嫩香滑。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

黑龍江獅子頭:黑龍江十大經典名菜。

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黑龍江十大經典名菜。

將肥七瘦三的豬肋條肉剁成石榴粒狀後製成丸子,微火燜燉熟後丸子表面的肥肉大體溶化但沒全部溶化,瘦肉則相對顯得凸起,給人一種毛毛糙糙的感覺,因丸子大而表面毛糙於是便稱之為「獅子頭」了。

榛蘑蒸肉:黑龍江十大經典名菜。

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黑龍江十大經典名菜。

殺豬菜:其實就是酸菜、血腸和白肉。東北人吃殺豬菜有講究,這殺豬菜一定要配齊16樣配菜才能吃出真正的味道來。

這第一道配菜就是白水豬苦腸,把豬苦腸熬得嚼勁十足,沾上蒜泥,配上濃濃的蒜香,吃的就是這純純的苦味,第二道配菜是熘肥腸,第三道配菜是清煮拆骨肉,這是豬身上最香嫩的一塊肉,黑龍江人可捨不得用濃重的配料破壞它原有的鮮美,就用白水煎,他著蒜泥吃。

烤奶汁鱖魚:黑龍江十大經典名菜。

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黑龍江十大經典名菜。

豬肉燉粉條:是黑龍江人愛吃的大燉菜,這其中的淵源由來已久。據《渤海國志》記載:「黑水部其畜多豬,食其肉而衣其皮」,《黑龍江外記》中也有這樣的記載:「今黑龍江城一帶,貴客到門,必留酒食,餚不過豬肉、雞卵」。

粉條是由黑龍江盛產的馬鈴薯澱粉製作而成的,這種本地特產的土豆粉條特別易熟,而且非常耐煮,與肉同燉,鮮香撲鼻,可見當年黑龍江人將豬肉與粉條兩種食材同菜烹制已有相當的可能。

小雞燉蘑菇:是黑龍江人傳統的待客佳餚,民間宴席常非常講究必須要有雞、有魚,這雞的做法主要就是小雞燉蘑菇。

民間還流傳著「姑爺進門,小雞沒魂」的說法,就是說新婚的女兒攜姑爺回娘家時,小雞燉蘑菇是必做的一道菜。「寧吃飛禽一兩,不吃走獸半斤」,雞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極高,雞湯還是孕哺期婦女的大補食品。

排骨燉豆角:黑龍江的油豆角久負盛名,用其燉制的排骨燉豆角這道菜還有一段關於清朝皇帝的傳說。

相傳,當年皇太極在東征察哈爾時在一村落休整,村民見來了如此多的官兵,豬肉根本不夠吃,就把各家園子里種的豆角和剔過肉的豬骨頭一起放在大鍋中燉,分給官兵們吃。皇太極很高興,告訴村民們說,如果他大勝歸來一定要賞賜他們。不久他勝利而歸,兌現了諾言。後來黑龍江農戶家裡來了貴賓時也都用這道菜來招待客人。豬排骨補鈣,豆角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這道菜具有健脾胃、抗腫瘤等功效,是黑龍江傳統四大燉菜之一。

鯰魚燉茄子: 相傳在北宋末年,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及其宮廷侍從被金軍俘獲,押往五國頭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途徑松花江時,已經是一路辛苦勞頓。於是士兵們打來一些鯰魚,請當地漁民將這些魚做成菜餚。漁民見魚少人多,為了充數,便在魚中放入茄子。士兵們將燉好的菜也分給宋徽宗和宋欽宗食用。

此菜的鯰魚中滲透著茄子味,茄子里還有濃濃的魚香,根本分不清哪是鯰魚,哪是茄子,再喝上兩口湯,那滋味簡直就賽過了活神仙。二帝狼吞虎咽地吃上一頓美味的鯰魚燉茄子,什麼喪國失家的煩惱,什麼人間的美食和山珍海味全都忘在在腦後,食量大增,連聲稱好,餐後還嗝聲不斷。從此以後「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的民諺便流傳開來。

同江赫哲族生魚片:我國赫哲族人口只有1400多人(1982年),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沿江居住。漁獵經濟是他們生活的主要來源,食物以魚為主,有一套烹調魚類菜餚的獨特技藝。

在赫哲漁村,常用此菜招待客人,原汁原味,鄉情濃郁。

鍋包肉:原名鍋爆肉,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台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成菜後,色澤金黃,口味酸甜。

鍋包肉是為適應外賓口味,把咸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餚。通常將豬裡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漿,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再下鍋拌炒勾芡即成。

得莫利燉魚:是東北特色菜。得莫利燉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得莫利」一詞是俄羅斯語的音譯,是黑龍江省方正縣伊漢通鄉的得莫利村。由於這個村北靠松花江,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魚來維持生計,得莫利燉魚是村裡的特色菜餚。

大慶扒雞:大慶的特色風味美食。味清香四溢,大慶扒雞。滑嫩爽口,典型的黑色食品與綠色食品一體化的代表作。扒雞是以嫩雞過油炸至金黃色,漢族風味菜餚。

雞經數種葯料和調料拌和後油炸、蒸煮而成。骨酥肉爛、味道鮮美。然後加口蘑、醬油、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料和飴糖等調料蒸鹵而成的製作費時費工,但肉質肥嫩、香氣撲鼻、味道鮮美。

美食太多啦!如有遺漏,歡迎留言。

Ⅳ 大馬哈魚骨怎麼吃

大馬哈魚的幾種食用方法

通常我們能在市場上見到的大馬哈魚有兩種:一種是速凍整條的大馬哈魚,另一種則是用食鹽淹子漬的半條或整條從中間分開的大馬哈魚干(黑龍江這里叫魚匹子)。如果在高檔一點的超市還會見到罐裝新鮮的大馬哈魚籽。

一,速凍大馬哈魚的食用方法:
1.氽魚丸,將大馬哈魚解凍,取下魚肉,用到將魚肉剁成肉末,加少許水放在盆中攪拌,注意要順一個方向進行直到攪成糊狀,加少許香菜末、蔥末、薑末,鹽少許,繼續攪拌好。
炒勺中放入拆山水燒開,用小湯勺將已攪拌好的肉丸料一勺一勺的下入水中,待燒開後用勺連湯取出肉丸,即可食用。
此魚丸特點:清新爽口,香而不膩,魚味特濃。

2.魚肉餃子,魚肉餡的製作方法同上,和我們平時包餃子的用料和方法相同,有尺源條件的朋友不妨試一下。

3。魚頭燉羅卜塊,將做魚丸陵御態、魚肉餃子所剩下的魚骨架、魚頭切成適當的方塊,取適當數量的羅卜切成與魚頭塊相當的塊備用。切少許的蔥姜蒜末、辣椒末,炒勺內放入食用油加熱,依次放入花椒粒、辣椒末、蔥姜等調料,再放入魚頭、羅卜等翻炒,加入水適量、鹽少許蓋上鍋蓋燉十五分鍾左右,出鍋時加入少許味精、香菜段即可。

Ⅵ 黑龍江省的撫遠特產魚籽,是瓶裝的,要怎麼做好吃

撫遠特產的魚籽不需要怎麼加工,就直接食用是最好吃的~如果你吃不慣那種腥味
可少加點蔥和香菜,其它的都不用加了,切記不要加醋,那樣就吃不出魚籽的原
味了!

Ⅶ 黑龍江省的撫遠特產魚籽,是瓶裝的,要怎麼做好吃

撫遠特產的魚籽不需要怎麼加工,就直接食用是最好吃的~如果你吃不慣那種畢攔腥味
可少加點蔥和香菜,其它的都不鋒搏用加了,切記不要加醋銀數祥,那樣就吃不出魚籽的原
味了!

Ⅷ 佳木斯有哪些地方小吃

【 美食 】佳木斯特色小吃大搜羅!

地方不大的佳木斯飯店絕對不少,這里既有最美味的中餐,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對於一個講究吃喝的 美食 達人來說,佳木斯的這些 美食 足以滿足你那挑剔的味蕾!

一、清燉熬花魚

清燉熬花魚,顏色白、湯味鮮、肉嫩味美。熬花魚的魚鮮與雞湯的肉香融合,香醇濃郁,純白的湯頭讓人食慾大增配上鮮嫩的魚肉,確是一道味道極佳的東北名菜。先將熬花魚收拾干凈,再放入雞湯中,加上輔助調料一起在火上煮熟,最後放古月面與醋調成酸辣口味而食。

二、炒魚毛

「魚不入海不能稱之為魚,不嘗炒魚毛就不算到過赫哲家」,炒魚毛是赫哲族的一道風味佳餚,它是將各種鮮嫩的肥魚切成魚絲,再加白糖等作料炒成「它斯罕」(魚毛)。炒魚毛是最好的下酒菜,吃起來可口味美。如果用它加韭菜包餃子,其味道非常鮮美可口。炒魚毛還便於貯藏,將它放入壇中,存入地窖,隨取隨吃,非常方便。

三、松仁燒鹿筋

松仁燒鹿筋,用梅花鹿筋,大興安嶺的松仁、蔥、姜、青椒、洋蔥。做法:將鹿筋浸泡四個小時以上;油燒熱後加入蔥、姜爆香後加入鹿筋;鹿筋變軟放入青椒、洋蔥及松仁;勾芡,起鍋。特點:顏色紅潤,鹿筋軟嫩,有強筋壯骨的功效。

四、拌生魚

拌生魚,是撫遠當地人節慶和招待貴賓不可缺少的特色菜,是將剛從江中捕上來的鯉、鱒、哲羅、細鱗等中的一種魚,放血、剔骨取肉,切成絲條,加入上好米醋浸一會兒,把已變得淡白挺實的魚肉絲與切好的黃瓜絲、焯好的土地絲、綠豆芽等相拌調勻,再加入適量辣椒油、香菜、食鹽、白糖等佐料,即可做好酸辣香撲鼻、鮮涼甘冽爽口的生魚菜,早些年此菜為當地著名的下酒菜,近些年已成為節慶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餚,曾吸引無數中外遊客一飽口福,故有「天下第一菜」美譽。

五、刨花魚片

帶著冰霜涼意爽爽的「刨花」魚片選擇冬季或人工製冷凍成的哲羅、細鱗、草魚或狗魚等做主料,並要趁凍剝去魚皮,用尖銳刀將魚肉切成6x2厘米和0.2厘米的薄片,極象木工用工具刨平木料葉產生的片片木屑刨花,當地人也稱冰霜魚片。加配辣椒油、韭菜花和米醋等佐料,那涼嗖嗖、火辣辣、酸溜溜、香噴噴的口感,簡直可令人食者享受到無與倫比的口福。

六、大碴子粥

大顆的玉米粒子,東北通俗就叫大碴子,大碴子需要預先浸泡,使其充分吸水膨脹後,再煮粥,下鍋後大火燒開,小火慢熬,直至綿軟,在泡大碴子時加一些芸豆共泡,煮出的粥別有風味,熬粥不要加鹼,雖然省時,但會破壞營養。

七、朝鮮族冷麵

朝鮮族冷麵是東北佳木斯等地小吃,以它獨特的風味聞名中外。主要原料有蕎麥粉、小麥面和澱粉,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和士豆澱粉的。加以牛肉湯或雞肉湯,然後在面條上放一些胡椒、辣椒、牛肉片、雞蛋、蘋果片、香油等調料。冷麵既清涼馥郁,又甜美新鮮。因此,朝鮮族群眾不僅在炎熱的夏天愛吃冷麵,而且在寒冬臘月里也喜歡吃冷麵。 過去,朝鮮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過生日時吃冷麵,據民間傳說,這一天吃了細長的冷麵,就會長命百歲,命大福大,故冷麵又名「長壽面」。更值得一提的是,朝鮮族在後來對冷麵做了多方面的改良,有用多種中葯熬制後兌冷麵湯中。所以在夏季吃冷麵,不僅清涼更有解暑作用。

八、同江赫哲族生魚片

我國赫哲族人口只有1400多人(1982年),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沿江居住。漁獵經濟是他們生活的主要來源,食物以魚為主,有一套烹調魚類菜餚的獨特技藝。在赫哲漁村,常用此菜招待客人,原汁原味,鄉情濃郁。

佳木斯的小吃,我覺得拌面,三小煎餅果子,還有孔家小餡餅必須算了吧。

三姐妹冷麵館,

地址:位於佳木斯市保衛路中段(中心醫院對面)。

推薦:涼拌面,熱面吃著也不錯,拌飯也不錯不辣!拌菜茄子、豆角有點油,肚絲和牛肉絲,各種拌菜,牛肉絲美味啊!








三小煎餅果子

地址,光復路1399號第一中學附近。第三小學作為坐標,正對門口右手胡同往前走就是。

煎餅果子,夾馬可波羅火腿腸,實蛋。

聽見前面人點肉串,我也跟風來了四個。其實這個串是可以夾到煎餅果子里的。

和我們日常吃的煎餅果子,主要區別,這家的餅皮較厚,要不然也不能夾這些肉串啥的。

這家還有一個比較有特色餅夾串,據說佳木斯好多燒烤店都有這種吃發

在烤燒餅里邊,夾肉串,實蛋等等。好吃好吃,可以一試!




孔家小餡餅

地址: 老大宇商場後身(南哥說是老秋林後身)

人均:15元左右

推薦: 牛肉餡餅 麻辣燙

店內環境:小店,還算不錯,店內有冷氣,

服務: 老大爺收款,阿姨幫做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這家麻辣燙的味道都是靠湯來找的,你要麻辣的話,阿姨給你多一些辣,我想要不怎麼辣就是阿姨在邊上給你盛出來。這貌似是和哈爾濱很多店不一樣,清湯一碗,之後辣椒上找,吃完一碗辣的不行了。這家的麻辣燙不是太辣,但是味道很好。

餅也是阿姨在里邊烙好了,喊你來拿,餅很薄有餡,味道不錯,超級贊,周圍的幾桌都10張 20張的點,厲害。

店裡還有炸串。




第一個必須是佳木斯拌面啊,酸酸甜甜的口味特別開胃,加上裡面各色的朝鮮小菜,什麼牛肉絲、豆芽、海帶,特別推薦茄子和豆角,非常好吃。除了拌面,還有熱面、冷麵和拌飯。熱面分清湯和狗肉湯的,一定要配韓式泡發的辣椒醬。拌飯剛剛端上來的時候,最上面會鋪一個煎蛋,蛋要五分熟,會一顫一顫的那種,半熟的蛋黃和在米飯里簡直太香了~拌飯的話最好搭配拌菜茄子吃,吃貨們你懂的~

三小煎餅果子、烤餅夾串、張正炸串、紅房子面館、孔家秋林小餡餅,這些都是有年頭的 美食 了。還有百貨大樓的嘎咕,佳木斯本地的鴨貨,每次去都要排隊。蘭家臭豆腐,我上高中那會就有了。息家筋餅豆腐腦,在我們學校旁邊就有一家,每次去都會要一個豆沙餅,嗯~我有豆沙情懷,哈哈哈~

我本人愛吃米線,無論出差在外還是在本市,只要遇見米線店肯定會進去嘗嘗味道,前年在呼和浩特出差兩個多月,我也吃了好幾家米線,終於吃到一家味道特別好的十多年的老店,他家生意特別火暴中午去晚了根本沒位子,我隔一兩天肯定會去吃一次。前天我在咱佳木斯光復西路一中對面看到兩家米線店,分別去品嘗一次,其中一家叫秀才女過橋米線店的味道和我在呼和浩特那家老店的味道幾乎是一樣的,久違的味道讓我吃了一大鍋,真的是美味呀,吃貨們有時間可以去嘗嘗鮮。

說到佳木斯的地方小吃有很多,我個人覺得還是佳木斯的燒烤比較不錯,雖然個個城市都有燒烤,但是當你在外地問一個佳木斯人最想吃家裡的什麼,估計大部分人都會說烤餅夾串。

哪個佳木斯人回到老家不是,早上羊湯筋餅,中午冷熱面加朝鮮拌菜,晚上燒烤涮肚,在來幾瓶大綠棒子(一種啤酒不方便說名字)

如果有來佳木斯 旅遊 的可以試試我以上所說的 美食 ,保證讓你回味無窮

佳木斯的地方小吃

1、朝鮮族冷麵

朝鮮族涼面是佳木斯的一種特色小吃,尤其是韓國人喜歡一年四季都吃。他們認為冷麵是長壽面,並相信人們吃了冷麵後會長壽。

2、紅燒狗肉

紅燒狗肉在佳木斯很受歡迎。這里的紅燒狗肉色澤鮮艷,香氣濃郁,肉質脆爛,非常美味。當地人甚至流傳著「狗肉滾三圈,神仙站不住腳」的說法,說明當地人是多麼喜歡狗肉。

3、刨花魚片

刨花魚片是佳木斯的一道特色菜。這道菜以冬天冷凍的草魚為主要原料,然後在冷凍時去皮,最後用刀將魚切成薄片,再配以辣椒油和韭菜花等。它涼爽、新鮮、辛辣,嘗起來特別美味。

4、小雞燉蘑菇

小雞鮮嫩,蘑菇鮮美,它倆永遠都是十分好搭配,選用的小雞都是當地的當年小雞,蘑菇也是當地生產的香菇,味道十分的鮮美,而且營養成分也十分的高

5、炒魚毛

「魚不入海不能稱之為魚,不嘗炒魚毛就不算到過赫哲家」,炒魚毛是赫哲族的一道風味佳餚,它是將各種鮮嫩的肥魚切成魚絲,再加白糖等作料炒成「它斯罕」(魚毛)。炒魚毛是最好的下酒菜,吃起來可口味美。

我最喜歡的是狗肉館其次是肉串店好吃不貴,既飽口福又能享受朋友之間的樂趣

Ⅸ 去東北旅遊,什麼小吃必須吃

1.鍋包肉

鍋包肉是黑龍江的一道名菜。成菜色澤金黃,外酥里嫩,口味酸甜,讓人吃了一次就再也忘不了。

2.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是廣為人知的東北名菜,蘑菇採用野生榛蘑,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

3.得莫利燉魚

得莫利燉魚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主料用的是新鮮的活鯉魚,魚肉的鮮嫩和美味能最大程度的展現出來。

4.對青燒鵝

對青烤鵝是以天然綠色的龍江鵝為原料,佐以獨特的加工技術。其肉質鮮嫩,入口留香,口味甘爽。

5.哈爾濱熏雞

東北天氣比較冷,熏製作食品較多,哈爾濱熏雞是哈爾濱正陽樓的一大特色美食。雞肉肥嫩,口味獨特,堪稱一絕。

6.赫哲塔拉哈

塔拉哈是生魚的一種做法,其實就是烤生魚。吃時配上其他調料,一口下去,香而不膩,綿軟爽口。

7.醬骨頭

醬骨頭算是東北的一道傳統名菜。選用的是經得起時間燉煮的豬脊骨,口感極為軟糯,啃起來也很有樂趣。

8.豬肉燉粉條

豬肉燉粉條是一道東北名菜,粉條吸取了肉的香味,而肉也變得肥而不膩,最朴實的菜卻是最難忘的味型哪道。明租畢

9.醬燜鯽魚

醬燜鯽魚的主要食材是鯽魚,燜出來的鯽魚肉質細嫩,肉味甜美,營養價值很高。

10.溜肉段

溜肉段是一道美味佳餚,屬於家常菜,特點為外酥里嫩、味香可口,是素食者和保健者的最佳菜餚。

11.熏五香大馬哈魚

大馬哈魚是黑龍江省撫遠地區的特產。菜品色澤紅潤,滋味鮮美,回味無窮。

12.紅燒大馬哈魚

紅燒大馬哈魚,黑龍江的特色菜餚。做這道菜時用冰糖代替鹽,便於提鮮和中和魚本身的鹹味,也利於收汁。

13.大慶扒雞

大激芹慶扒雞,是大慶的特色風味美食。味清香四溢,滑嫩爽口,是典型的黑色食品與綠色食品一體化的代表作。

14.鏡泊湖鯉魚絲

鏡泊鯉魚絲是牡丹江湖畔傳統佳餚,製作精細、考究。以嫩脆鮮香、滑爽適口而聞名。

15.東北大飯包

在東北到處都可以看見飯包的身影。不光是在自家裡愛做愛吃,就連逛街的時候好些人就在小攤上打個飯包邊吃邊逛,好吃得根本就不管吃相不吃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