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廣漢哪裡板鴨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廣漢哪裡板鴨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1-18 19:11:06

『壹』 九尺哪家板鴨好吃

價格都差不多,公路邊上的少買,灰大,進入場鎮里頭去買,味道差異也不大,都是做了很多年的。

『貳』 德陽美食

1、回鍋肉:德陽廣漢連山回鍋肉,是傳說中的巴掌大的回鍋肉,當地的特色美食,每一塊至少有二三兩重,一半純瘦肉,一半純肥肉,肥而不膩,著實讓人回味無窮。
2、德陽片粉:做好的片粉半成品都被切成寸許寬的長條,一層層碼放整齊,碧綠而潤澤,像一塊待雕琢的碧玉,再澆上醋、白糖、紅油、芝麻醬、香油、蒜等,最後,再擱上碎花生米,一碗片粉就做成了。挑起一條粉,那柔軟如綠色緞帶般的質感簡直令人叫好!
3、孝泉果汁牛肉:孝泉"果汁牛肉"是孝泉地方的回民食品,歷史悠久,遠近聞名。該食品具有麻、辣、香、酥及帶有果味等特點,故名"果汁牛肉"。
4、廣漢纏絲兔:廣漢纏絲兔作為國家地理標志性農產品,纏絲兔是一道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成都平原民謠曾這樣傳唱:「德陽醬油,保寧醋,什邡板鴨,廣漢兔」,足見纏絲兔名氣。
5、什邡板鴨:什邡板鴨是四川的著名小吃,亦是什邡當地著名美食、傳統名產,有口皆碑,具有100餘年的歷史。在什邡、綿竹、茂縣、彭州四縣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九頂山。從九頂山方向的三條河流分別是鴨子河、石亭江、綿遠河。寬廣的河灘十分適合養鴨子。同源同宗的三條河流之中,什邡就佔了兩條,其中一條乾脆就叫「鴨子河」。再加上什邡干濕合適的氣候,造就了天時地利,所以什邡的鴨子長得特別好。
?

『叄』 四川廣漢特產有哪些

1、松林桃

松林桃,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松林桃產區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龍泉山脈西麓,為沱江沖積平原地帶。年均氣溫16.4℃,無霜期298.5天,年均降雨量910.7毫米,適宜果樹生長。

2、纏絲兔

纏絲兔是四川省廣漢市地方特產名菜,相傳創始於唐代。南方著名兔肉加工產品中,尤以四川馳名,加工歷史悠久,製作精細,造型美觀,風味獨特。

3、連山回鍋肉

連山回鍋肉,是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地方特產名菜。相傳連山回鍋肉發源於宋朝,民間又稱「熬鍋肉」,在油鍋里混合青椒翻炒,肉香四溢,百步飄香。

4、廣漢金絲面

廣漢金絲面是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的特產。廣漢金絲面用上面、雞蛋和微量蘇打攪勻,手工擀薄切細而成。色澤金黃,下鍋即熟,不留筋,不渾湯。 廣漢金絲面是特細的手工面。面條切得非常的細,像絲線一般小。

5、漢洲板鴨

漢洲板鴨是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的特產。漢洲板鴨皮色金黃、肉色紅潤、色鮮味美、細嫩化渣、肥而不膩、風味獨特。廣漢特產的生板鴨、熟板鴨(俗稱燒臘鴨子),系腌鹵食品中的精品,是廣漢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食品。

『肆』 廣漢最出名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

廣漢纏絲兔 ·漢州板鴨 ·連山回鍋肉

『伍』 四川廣漢特產有哪些

四川廣漢的特產有以下幾種:

1、廣漢纏絲兔

廣漢纏絲兔,四川省廣漢市的著名特產,因製作時採用麻繩纏繞的特殊加工方法而得名,其色澤光亮,肉嫩味鮮,有特殊的煙香味。廣漢纏絲兔享譽海內外,是四川廣漢的又一張名片。

『陸』 德陽廣漢市美食有哪些

纏絲兔:好像只有熊家婆和正才兩個牌子是獲得了廣漢政府授權使用地理商標的,只吃過熊家婆的,但感覺不是很好吃,正才的不知道好吃不
漢州板鴨:不曉得哪賣的正宗,而且打這個招牌賣的也很少看到了
三合泥:網上一般說是成都小吃,但我印象中記得誰說的是廣漢小號,很多年沒吃了,忘了是什麼味道了,以前可以去新華書店附近的名小吃吃到,現在不清楚還有沒有賣 ,離新華書店近的那家名小吃在很多年前被認為不是正宗的,但現在又有說他們是正宗的,遠一點的中山商場後門附近那家以前都認為他們家是正宗的,但最近幾年偶爾去吃一下,感覺裡面的小吃都沒以前好吃了,不過兩家店都能吃到廣漢很多小吃
兔頭:夜市順德路和柳州路十家路口附近有一家溫老幺兔頭,原名是溫記兔頭,但不懂得注冊商標,被別人把商標搶注了,只能改名,在廣漢中山商場附近有一家溫記兔頭,估計就是搶注了商標的,反正兩家不是一家,溫老幺兔頭生意之好,下午2點開賣,基本上4點左右走那過就看到沒人了,所以想吃就盡量早去,最好開賣前就排隊,畢竟很多人買的數量都是10以上,甚至10的倍數買,所以晚了肯定買不到
炸炸:這個也是廣漢的特色吧,反正廣漢人在外面永遠吃不到,回到廣漢後基本上大多數人都要去吃,夜市賣冰粉那片有賣,具體哪一家記不到了,其他的話學校附近也有賣的

『柒』 廣漢有哪些特色小吃

1、漢洲板鴨

漢洲板鴨是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的特產。漢洲板鴨皮色金黃、肉色紅潤、色鮮味美、細嫩化渣、肥而不膩、風味獨特。

廣漢特產的生板鴨、熟板鴨(俗稱燒臘鴨子),系腌鹵食品中的精品,是廣漢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食品。板鴨系以其在晾曬和腌鹵過程中,均採用竹骨綳撐,成品成板狀而得名。

生板鴨有三類:去骨鴨餅、桶鴨、板鴨。成品可保存三至五月。近年來採取真空密封包裝,保存期更可延長,便利運銷。吃法以清蒸為宜。下放蔬菜,不失本味。煮食亦可。

2、紅油水餃

紅油水餃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名點,屬於川菜系。製作精細,體輕個小,皮薄餡嫩,味辣香甜,風味獨特。

3、鱔魚雞蛋卷

鱔魚雞蛋卷,是以鱔魚與雞蛋為主原料油煎而成,滑潤爽口,清鮮味美,老少皆宜。

4、蝦仁酥盒

蝦仁酥盒,酥點,特點:色白,酥紋清晰,花邊美觀,餡心鮮嫩。烹製法:炸。此品可隨配雞絲湯等食用。

蝦洗干凈擠出蝦仁,加鹽、蛋清豆粉碼好,入溫油鍋內滑熟後起鍋,加冬筍丁、蘑菇丁、蔥白花、胡椒末、味精、料酒、鹽拌勻成餡。

5、涼粉

涼粉調以醬油、醋、辣椒油而食,清涼爽滑,為夏季風味食品。涼粉的吃法一般有兩種:一是涼拌,二是煎粉。

『捌』 廣漢特產有哪些呢

廣漢特產:

1.纏絲兔

廣漢纏絲兔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非常有名的特產。所選用的是肥大而且皮下脂肪豐滿的兔子經過精工製作而成,加工的方法比較特殊,是一種名揚海外的美食之一。廣漢纏身兔外表色澤紅潤,吃起來味道鮮美而且肌肉緊實,是老少皆宜的好食物。廣漢纏絲兔是一種高蛋白質以及低脂肪的美食,深受人們的喜歡。

2.廣漢松林桃

桃子相信好多人都很喜歡吃,但是廣漢松林桃可是非常有名氣的。廣漢松林桃是廣漢的特產,吃起來甘甜可口,營養多汁。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很喜歡吃。不僅好吃,而且方便攜帶,是外出旅遊必備的水果之一。

3.廣漢金絲面

金絲面可是廣漢市非常受歡迎的特產之一,無論是來旅遊還是出差都應該嘗一嘗當地的金絲面。廣漢金絲面是選用上等的優質麵粉以及雞蛋等食材加工製作而成的。廣漢金絲面色澤金黃,而且不留筋,吃起來味道鮮美,湯汁不渾而且還有非常濃郁的芝麻油味,製作好打包帶走非常方便。

4.廣漢板鴨

廣漢板鴨是廣漢德陽風味的美食之一。板鴨色澤金黃而且非常紅亮亮的,嚼在口中味道鮮美,而且非常細嫩,吃不出一點油膩的感覺。生板鴨有三大類,而且保存的時間都是非常久的,一般可以保存上三、五個月。近幾年廣漢板鴨都採取了真空的密封包裝,所以保存的期限就會更久了,而且外出攜帶非常方便。

5.蝦仁酥盒

蝦仁酥盒是把蝦洗凈後擠出蝦仁,然後加入食用鹽以及蛋清等食材腌制後,再放入鍋中滑熟,最後加入蘑菇以及冬筍等其他食材烹飪而成的一道美食。做好的蝦仁吃起來非常鮮嫩,而且因為是油炸而成所以非常容易保存。

『玖』 廣漢的特產是什麼拜託各位大神

廣漢特產 一、廣漢纏絲兔 廣漢纏絲兔,廣漢市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食品,在國內享有很高的盛譽。其色澤紅潤、味美鮮嫩、肌肉緊密、肉質細嫩、鮮香味長,而且高蛋白,低脂肪。一般都採用先取出放置溫熱水中漂洗干凈,剁成了大塊,放鍋中煮熟,即可食用。 二、漢洲板鴨 廣漢特產的生板鴨、熟板鴨(俗稱燒臘鴨子),系腌鹵食品中的精品,是廣漢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食品。板鴨系以其在晾曬和腌鹵過程中,均採用竹骨綳撐,成品成板狀而得名。 生板鴨有三類:去骨鴨餅、桶鴨、板鴨。成品可保存三至五月。近年來採取真空密封包裝,保存期更可延長,便利運銷。吃法以清蒸為宜。下放蔬菜,不失本味。煮食亦可。 漢洲板鴨皮色金黃、肉色紅潤、色鮮味美、細嫩化渣、肥而不膩、風味獨特。 廣漢纏絲兔,廣漢市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食品,在國內享有很高的盛譽。其色澤紅潤、味美鮮嫩、肌肉緊密、肉質細嫩、鮮香味長,而且高蛋白,低脂肪。一般都採用先取出放置溫熱水中漂洗干凈,剁成了大塊,放鍋中煮熟,即可食用。 二、漢洲板鴨 廣漢特產的生板鴨、熟板鴨(俗稱燒臘鴨子),系腌鹵食品中的精品,是廣漢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食品。板鴨系以其在晾曬和腌鹵過程中,均採用竹骨綳撐,成品成板狀而得名。 生板鴨有三類:去骨鴨餅、桶鴨、板鴨。成品可保存三至五月。近年來採取真空密封包裝,保存期更可延長,便利運銷。吃法以清蒸為宜。下放蔬菜,不失本味。煮食亦可。 漢洲板鴨皮色金黃、肉色紅潤、色鮮味美、細嫩化渣、肥而不膩、風味獨特。 廣漢小吃 廣漢名小食創建於上世紀30年代,至今已有70年的歷史。經過70多年的經營、探索、創新,廣漢名小食現已成為廣漢市最大的特色小食店之一,其經營的小籠包子、三合泥、玻璃燒麥、紅油水餃、全蛋金絲面、甜水麵、玻璃抄手、珍珠元子等特色小吃,多次榮獲各種獎勵。其中金絲面獲得四川省風味小吃銀獎,紅油水餃獲得德陽市首屆龍舟會金獎,金絲面、玻璃抄手獲得廣漢市首屆三星堆文化旅遊美食節金獎,小吃套餐獲得美食節銀獎。 1、嚼雪包子:是1935年城內嚼雪包子店新創的食品。以上等白面5公斤加酵面500克,飴糖250克,蘇打3克,製成包皮,再放入精製餡心包好,置籠內蒸熟即成。餡心精選瘦豬肉5公斤剁細入鍋,炒至散籽對加輔料胡椒粉和味精各15克,白醬油、玉蘭片、醪糟、甜醬各250克,金鉤、生薑各65克。色白如雪,入口松軟,1950年後,演變為小籠湯包,又稱小籠包子。 2、全蛋金絲面:已有50多年歷史。用上面、雞蛋和微量蘇打攪勻,手工擀薄切細而成。色澤金黃,下鍋即熟,不留筋,不渾湯。以原湯沖調料,放紹子,盛芝麻油,其味甚鮮。 3、紅油水餃:用上等白面作餃皮,放精製肉餡包成。煮熟後,外加調料,味帶麻辣,咸甜適宜。 4、玻璃抄手:原名大肉抄手,由於抄手皮薄,餡心精,包好後,餡心猶可見,故名玻璃抄手。分清湯、紅湯兩種。清湯味香,紅湯麻辣。 5、玻璃燒麥:皮薄如紙,餡多透明,蒸熟陳盤,宛加花朵,色白細軟,食之爽口。 6、三合泥:其原料有糯米、黃豆、芝麻、核桃仁等,以豬油炒製成後,軟而不流,油多不膩。糯米、黃豆炒熟磨粉,放入適量沸水中再炒至收水,加糖炒至吐油,加核桃仁、芝麻、蜜餞拌勻即成。滋潤酥鬆,香甜可口,油而不膩。 7、涼粉:民國時期,以城內黑風洞的煮涼粉最有特色。涼粉與調味分開,外加一碟芝麻醬,買主可根據自己口味調合,其味麻辣。至80年代,麥浪麵食店及個體戶向涼粉的涼粉,均別有風味。 8、涼糍粑:用豆沙加玫瑰或棗泥作餡,正中印紅梅花一朵。入口柔軟,不粘不膩。 9、鮮花餅:形似牡丹盛開,因似得名。先將鮮玫瑰花去蒂,用清水洗凈,加入白糖、熟麵粉、熟豬油和勻,用力揉搓成茸後就成為餡心。在麵粉中加入熟豬油搓均勻成為酥面。再用麵粉、熟豬油和清水揉勻成油水面。把酥面和油水面分成劑子,然後將油水面劑子按扁,包入一個酥面劑子,擀成薄片,由外向內裹成圓筒,再順起壓平擀長,先疊一小半,再將剩餘的一個半疊在上面,擀成圓餅皮,逐一做完。然後取餅皮一個包入餡心,將封口向下按壓成圓餅,在餅中心點一紅色圓點。火候取中火,用平鍋下熟豬油,燒至4成熱時改用小火,放入面餅,炸約七、八分鍾至皮酥浮起即成。餅餡用鮮玫瑰花和冰糖渣等作原料,油炸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