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豬肉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
豬前腿肉。
其實豬前腿肉是比較嫩的,但是豬的後腿肉確實有一點硬,因為豬的前腿肉吃起來特別的嫩,而且口感也是非常的細膩的,如果是炒菜或者是包餃子,做紅燒肉的話,那麼最適合是用前腿肉了。
因為豬的前腿運動頻率是比較大的,所以前腿肉的肉質特別的細膩,肥瘦相間的,而且豬前腿肉上還會有一塊梅花肉,但是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
肉質好營養高的部位
1、豬前筋
豬前筋指的就是豬手的筋部,一頭豬只能分解出兩條。比較適合椒鹽或者煲湯。椒鹽的做法是要先腌制再油炸,所以椒鹽後的豬前筋並不是帶著韌勁的,反而是又脆又爽,著不同的滋味。
2、梅花肉
梅花肉又叫梅頭肉或者肩胛肉,是位於豬肩胛上的肉,它還可以細分為第一刀和第二刀。梅頭第一刀其實就是靠近豬頭的頸部的肉,梅花肉第二刀,是指梅頭後面的豬肩肉,它是由很多塊肌肉組成,沒有第一刀那麼脆爽,所以比較適長時間燉煮的菜或者用來煲湯和火鍋。
3、五花肉
五花肉是豬腹部的那塊肉,肥瘦相間而且分布均勻,在挑選五花肉的時,盡量挑選肥瘦相間的,這種做出來才好吃。
4、裡脊肉
裡脊肉是一種瘦肉,它長在豬的背部脊骨下面,很少脂肪也沒有筋骨,肉質鮮嫩,沒有骨頭,裡脊肉非常適合老人和小朋友食用。
2. 豬身上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肉的不同部位分別有哪些吃法
豬身上要數裡脊部位的肉最好吃。
裡脊肉是豬身上公認的最好吃的一塊肉,它的肉質口感以嫩著稱,香嫩多汁。每頭豬身上大約只有幾斤的裡脊肉,所以就顯得非常珍貴,它的售價也就會比豬其他部位的肉售價高一點。裡脊肉的烹飪方法有一百多種,且每一種做法都很好吃。但是我個人來說是比較喜歡吃糖醋裡脊這一道菜的,它酸甜可口,非常的下飯。糖醋裡脊的做法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准備好裡脊肉,加入適當的澱粉和一勺鹽,一勺料酒。將一個雞蛋打入其中,攪拌均勻。腌制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下油鍋炸,將炸好的裡脊肉盛出備用,這時候我們將糖色炒好,炒好糖色以後直接將炸好的裡脊肉倒鍋中,等裡脊肉充分均勻的吸收糖色以後,再加入勾芡好的水澱粉。攪拌一下就可以出鍋了。
3. 豬肉哪個部位做鹵肉好吃
豬身上一般拿來鹵肉的部位還是有很多個部位可以選擇的。比如我們經常吃的涼拌豬耳朵,就是豬的耳朵的一部分。有肉的時候也可以選擇豬皮,鹵豬皮吃著非常q彈。還可以直接選擇豬蹄的部分做成鹵豬蹄。除此之外也可以選擇,像豬大腸,豬肝,豬尾巴,豬頭等等,都可以拿來鹵肉。自己喜歡吃哪一個部分,就可以用哪個部分來鹵肉。
4. 豬肉哪個部位最好吃
豬口條和梅花肉最好吃。
豬口條,一頭豬只有一個,因價格小貴,被好多人錯過了,但只要吃過一回,這口感和味道足以回味半天,所以,貴也不放過,這就是美食的魅力吧!豬舌頭,平滑柔軟,都是瘦肉,無骨無筋,蛋白質豐富,有滋陰潤燥的功效。
據說每隻豬身上的這塊肉只有五六斤,大約有二十厘米長,橫切面瘦肉佔90%,其間有數條細細的肥肉絲縱橫交錯,所以吃的時候特別嫩而且香, 更是一點也不油膩,其肉質鮮美可口,切的時候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白脂粉肉相互交錯恰是一朵朵梅花。
5. 豬肉哪個部位好吃
豬肉的每個位置都好吃:
1、鹵豬頭肉:里邊包含左右牙頜、耳朵裡面、左右嘴尖、眼圈、新鮮的核桃等。鹵豬頭肉皮薄、材質老、膠原纖維重。適合拌冷盤、鹵、腌、熏、醬臘等。
2、鳳頭皮和肉:這里皮肉薄,微帶延性,瘦中夾肥,肉質地較嫩。適合鹵、蒸、燒和熬湯,或回鍋肉等。
3、槽頭肉(別稱頸肉):其肉質地地老、胖瘦分不清宜在製作包子、水餃餡,或清燉、粉蒸等。4、後腿肉:這一位置的肉半肥半瘦肉質地較老。適合拌冷盤、鹵、燒、腌、醬臘、咸燒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別稱前蹄膀):其皮薄、筋多、膠原纖維重。適合拌冷盤、燒、制湯、燉、鹵、煨等。6、前面(別稱前蹄、豬蹄):質量比後蹄好。這里僅有皮、筋、骨骼,膠原纖維重。適合作燒、燉、鹵、煨等用。
7、豬裡脊肉皮和肉:這里肉質地嫩、胖瘦相接。適合鹵、拌冷盤、腌、醬臘或做回鍋肉,肥膘位置可做甜燒白等。
8、正寶肋:這里皮肉薄,有肥有瘦,肉質地不錯。適合蒸、鹵、燒、煨、腌,可烹調甜燒白、粉蒸肉、紅燒排骨等。
9、五花肉:這一位置的肉因一層肥一層瘦,現有五層,因此 叫五花肉。其肉質地較嫩,胖瘦兩色,薄皮。量適合燒、蒸、咸燒白、紅燒排骨、東坡肉等。
10、奶脯肉(別稱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坐落於豬腹部,肉質地差,多泡沫肉,肥多瘦少。一般適合做燒、燉、炸麻花等。
11、前腿肉:這里肉好、質嫩,有肥有瘦,胖瘦相接,薄皮。適合做肥肉(拌冷盤)、鹵、腌、熬湯,或回鍋肉等。
12、後肘(別稱後蹄膀):品質較前蹄差,其主要用途同樣。
13、後面(別稱後蹄):品質較前蹄差,其主要用途同樣。
14、臀尖:肉質地嫩、肥多瘦少。適合拌冷盤(肥肉)、鹵、腌,熬湯,或回鍋肉。
15、豬尾:皮多、人體脂肪少、膠原纖維重,適合作燒、鹵、拌冷盤等。
6. 豬身上哪個部分的肉烀著吃最香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蔬菜,豬肉也是大多數人經常吃的一種肉類。豬肉不僅可以和蔬菜一起炒,還可以用來剁餡包餃子,不管怎麼做都很好吃。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能少的一種食材,豬肉可以補充我們人體需要的很多種營養。不過,我們平時在買豬肉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直接說要多少瘦肉、要多少肥肉或者要半肥半瘦,只有少部分人會直接說,我要豬的哪個部位。
應該很多人都知道,豬的不同部位的肉煮出來可能可以一樣但是吃起來絕對是不一樣的。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雖然每一次都是買的瘦肉,但是吃的時候卻感覺不太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就是因為你買到了那些口感不好的部位。所以我們在挑選豬肉的時候,應該挑那些豬身上好吃的部位。那哪些部位的肉吃起來最好吃呢?不知道的人總是被店家坑。
①裡脊
要說豬的身上哪一塊肉最好,那當然就是裡脊肉了。每天早上肉攤上最早賣光的就是裡脊肉了,晚一點去還買不到。裡脊肉可以說是豬身上最嫩又最少的肉。每扇豬其實只有一條細細的裡脊肉,兩扇也不過四五斤的樣子。裡脊肉不管是用來剁碎了做肉末、切細了炒菜,還可以炸,不管怎麼做都很好吃。
②梅花肉
梅花肉很多人都喜歡買,去菜市場的時候,去晚了就沒有了。梅花肉這個部位不管是用炒還是拿去燉都特別好吃,很嫩,很細膩。
什麼是梅花肉呢?梅花肉主要是煮的脖子上面的那塊肉,也就是肩胛肉。紅色和白色交雜看起來很像梅花,所以叫做「梅花肉」。其實一隻豬身上的梅花肉最多也就五六斤的樣子,所以梅花肉是很珍貴的一部分。我們在買梅花肉的時候,要記得跟老闆說是要買梅花肉,老闆一聽就知道你懂豬肉,很有可能是行內人,就不敢坑你了。
③五花肉
五花肉是大家飯桌上最常見的,要挑那種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的做法有很多種。五花肉是豬的腹部的那塊肉,分布很均勻,可以加蔬菜一起炒,還可以做成紅燒肉、回鍋肉等其他菜系,一想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我們在買五花肉的時候,一定要選那種肥瘦相間的,這樣的肉炒出來才不會很乾,這樣的肉炒出來不僅香還很下飯。
④前腿肉
大家都知道豬有前蹄和後蹄之分,當然也就有前腿和後腿了。雖然都是腿,但是在口感上是差非常多的,區別非常大。一般來說,大家在買的時候是選前腿肉的,因為豬活動的時候比較常用它的前腿,所以豬前腿的肉有經過鍛煉,比較結實,而且豬前腿還會帶一些筋骨和肉膜,吃起來是非常有彈性的,口感非常好。但是如果是豬後腿的話就不一樣了。因為豬在活動是常用的是豬前腿,所以豬後腿的肉就會比較的鬆弛,比不上前腿的口感好,還帶有很多的肥肉,瘦肉的含量也比較少。
7. 豬肉哪個部位燉著最好
燉豬肉一般使用的都是五花肉,這個地方的肉肥瘦相間,軟糯好吃。
做法步驟:
1 . 首先,我們准備五花肉兩斤,切成麻將大小的塊狀,不要切得太小,因為烹飪後肉會收縮,容易流失水分變得干硬
2 . 大蔥白一段,切成馬蹄片,生薑一塊,切成薄片,抓入八角一粒,桂皮一節,幾片香葉,一個拍散的草果殼,一小把干辣椒備用,再准備一把冰糖和一罐啤酒
3 . 食材全部准備好以後,我們把五花肉焯一下水,鍋中加入清水,五花肉冷水放入鍋中,加入料酒10克去腥,慢慢加熱,煮出五花肉中的血水和雜質
4 . 水開後把鍋中的浮沫打凈,倒出控水,焯水後不要用涼水清洗,這樣肉會發緊不夠松軟
5 . 鍋內加少許的油,潤一下鍋,油溫升至五成熱時,倒入冰糖,開小火把冰糖炒散炒化
6 . 不停攪拌,冰糖完全化開,糖汁變為紅棕色時起鍋,倒入控過水分的五花肉
7 . 顛鍋翻炒 讓五花肉均勻裹上糖色,加入老抽3克把底色調深,使五花肉更加紅潤
8 . 從鍋邊淋入料酒10克,利用料酒的揮發帶走腥味,再加入一勺清水,倒入一罐啤酒,啤酒也有去腥增鮮的作用
9 . 加入生抽10克,食鹽2克,胡椒粉2克攪拌均勻,轉大火把湯汁燒開
10 . 接著把准備好的香料放入砂鍋中,倒入五花肉和湯汁,開小火燉1個小時,把五花肉燉熟燉入味
11 . 等1個小時以後開蓋,鍋內湯汁已經收的很濃,翻滾的熱氣裹著濃郁的醬香撲鼻而來,再澆上燉肉的原汁即可食用
8. 哪個部位的豬肉最好吃的是哪裡
豬肉腰盤位置的肉比較好吃,那裡是五花三層肥肉相間的肉,吃起來比較香。
9. 豬的哪個部位燉肉最香
現在能吃豬肉的人是什麼級別的?土豪還是地主我聞聞味就好了。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級。特級:裡脊肉;一級:通脊肉,後腿肉;二級:前腿肉,五花肉;三級: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後肘。不同肉質,烹調時有不同吃法。吃豬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豬身上裡脊肉最嫩,後臀尖肉相對老些。炒著吃買前後臀尖;燉著吃買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餃子、包子的餡要買前臀尖。平常去菜市場買菜,我到賣豬肉的攤位前,看到很多選豬肉的人都是挑些豬大腿上的肉,看起來顏色粉嫩,所以賣的是最快的。但是,你要是知道豬身上做出來最好吃的一塊肉,你才知道你選錯了。那豬肉上做好吃的是哪塊肉呢?其實是月牙骨,就在豬前腿的最上端。這一塊肉上面幾乎全是嫩嫩的脆骨哦!
月牙骨是豬身上最好吃的部位,位置在豬前腿的最上端,整塊都是脆骨,表面還覆蓋了一層薄薄的肉,吃起來簡直是又香又嫩!這塊脆骨在豬前腿夾心肉和扇面骨相連處的一塊月牙形軟組織,所以稱他為月牙骨。這塊豬身上的肉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延緩衰老,促進皮膚光滑柔嫩也非常棒!而且也有大量的鈣和磷,營養很豐富。
那月牙骨怎麼做才好吃呢?月牙骨用涼水泡半個小時。泡去血水的月牙骨放入紹酒後焯水。焯水後洗凈撈出控水備用。炒鍋熱了放入少許油,立刻放入花椒、大料、香葉和桂皮邊香。
然後放入月牙骨煸炒。變色沒有多餘水分放入蔥姜蒜炒至出香味。放入紹酒翻炒,在放入冰糖粉、生抽和老抽,在放入醬豆腐汁、醬豆腐和老抽翻炒。翻炒均勻後放入開水,開鍋去掉浮沫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燜40分鍾左右。 等肉已經開始熟了,湯已經不是很多了,放入鹽轉中大火開始收汁。收至只有少許農汁關火。私房紅燒月牙骨就做好了裝盤即可食用。看完後你覺得怎麼樣呢?你學會了以後買豬肉該選哪個部位了吧。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參考。
豬頭肉烀著香好吃![愛慕]耐心用心做
生豬頭一個,洗凈,去除沒有處理干凈的雜毛,在鍋或桶內加入鹵水,可自製鹵水,礦泉水2桶,加入姜500克,豬大骨3斤,雞架2個,大火煮開,去除浮沫,改小火1小時,豬頭劈開兩半,入鹵水,配香辛料,八角50克,花椒50克,小茴香20克,草果20克,桂皮15克,草寇10克,白芷15克,香葉10片,陳皮15克,丁香10克,陽春砂20克,蓽拔15克,良姜15克,沙姜10克,甘草20克,辣椒50克,包入紗布內入桶,加入料酒300毫升,姜500克,醋200克,鹽380克,開火,煮豬頭,大火煮開,煮15分鍾關火,撈出豬頭,將豬頭骨用干凈的鉗子取出後再放入鹵水,小火鹵,加入糖色,再鹵約1個小時後不要撈出,放置半個小時再撈出,把鹵好的豬頭肉切片,加入小蔥,蒜汁,醋,香油,香菜。哇塞好吃好吃哦…!大家快來品嘗……當當當
10. 豬身上哪個部位的肉吃起來比較好吃
豬肉一般是裡脊肉最好吃。
豬肉各部位的特點如下:
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裡脊肉。
3. 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
4. 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做粉蒸肉。
5. 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6.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於做米粉肉和燉肉。
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8.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9. 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10.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