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呂梁有什麼特色小吃
1、攸面。山西人最愛吃的麵食了,一般買了攸面自己做,可作成攸面條或攸面卷,蒸熟後拌炒好的西紅柿吃,人間美味。
2、碗禿。一般以柳林碗禿最為出名,但做法工序稍微多點,一般在大街小巷都有賣。做好的直接用刀劃開蘸著辣椒醬吃。或者吃熗碗禿都是經典美味。
3、不爛子。最開始用土豆、紅薯還有苜蓿做的,都非常好吃。以前在學校食堂就有一道主食叫炒不爛子。經常與其他面拼著吃。在家也可以做,可以換成別的蔬菜。
4、麵皮。是麵皮,用小麥麵粉做成的。跟外邊的涼皮、南方的米皮還是有區別的。麵筋也非常有筋道。一般拌著黃瓜絲、胡蘿卜絲、豆芽、辣椒醬吃最為美味。
5、擦面,又叫抿尖。很多旅遊景點都有,或者商場的美食街也有。一般用豆面加上麵粉做的,味道獨特。拌炒西紅柿吃和香菜最為經典吃法。
6、剔尖。這也是家常麵食之一了。剔尖配西紅柿辣椒也是絕配了。一般用高粱面、玉米面摻上麵粉做。但比較費時。是用筷子一根一根剔到鍋里的。形狀不規則,所以比較容易掛調料,最適合夏天來一碗。
7、合楞子。現在已經過度到用各種蔬菜了,要把各種蔬菜打成碎,再加雞蛋、麵粉、適量水混合然後做成丸子,上鍋蒸熟即可。
8、火燒。這個是學生時代的必備早餐了。又香又酥,之前只有鹹的,現在也有糖火燒了。
9、石頭餅。小時候媽媽經常做的。用石頭做的。原料有麵粉、麻油、芝麻、鹽或糖。最喜歡做剛出鍋的,軟軟的。現在超市裡有包裝好的。
10、大燴菜。粉條、白菜、土豆、番薯、少量豬肉、香菜等等,總之適合冬天,營養全面。
11、小米粥。小米一般都是自家產的,一般早餐店都有正宗的小米粥。
12、鐵鍋燜面。這個比較出名了,山西很多街上都有鐵鍋燜面,用鐵鍋也是非常有講究的。以豆角豬肉燜面最為好吃。現在外邊也可以吃到,但不地道。正宗的燜面對面要求也很高,要求用純手擀麵,才能入味。大多飯店裡都用機器壓面了。
Ⅱ 呂梁特產有哪些
呂梁特產有:
1、孝義火燒
火燒是我省孝義具有特殊風味的一種餅類小吃,孝義火燒有咸火燒、糖火燒、菜火燒之分。
Ⅲ 我有兩個同事老家是呂梁的,她們說呂梁是個好地方。你知道哪些呂梁的美食
呂梁是山西的一個地級市,緊靠內蒙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呂梁是個山區,是個窮地方,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幾年呂梁的發展很不錯。因為每年回老家坐車都會經過呂梁,也能直觀地感覺到呂梁的變化的。呂梁給我最大的印象還是美食小吃眾多,因為距離近,所以呂梁的許多區縣都去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印象中的呂梁美食小吃。
1、臨縣大燴菜
臨縣臨近陝北,緊靠內蒙,當地非常出名的大燴菜其實是源自內蒙古,其做法也和陝西榆林的大燴菜有些相似。這道源自外地的燴菜來到臨縣後又被加入了當地的一些風味,慢慢就形成了臨縣味道的大燴菜,非常受當地人們的喜歡,一直傳承到現在,在臨縣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這道菜,分葷、素兩種,其主要有粉條、瘦肉、土豆、蔬菜等組成,味道鮮美,回味無窮 。
以上6種呂梁小吃特產味道都很不錯,到呂梁的朋友不妨找找嘗嘗,相信你也會喜歡上這些呂梁味道的。當然,呂梁的美食特產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
Ⅳ 呂梁特產有哪些
呂梁是山西的地級城市,是革命老區,革命戰爭時期是紅軍東征主戰場,今天就來看看呂梁有哪些特產吧。
呂梁特產一:梧桐山葯
孝義梧桐山葯是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梧桐鎮的特產。梧桐鎮山葯栽培歷史悠久,因其產品具有肉質極白,質脆,易熟,黏質多,黏絲不易拉斷,入口甜綿,營養豐富等特點,曾長期被作為朝廷貢品,素有「地下人參」的美稱。
呂梁特產二:麻醬涼皮
麻醬涼皮是山西呂梁的特色小吃,選用麵粉、清水、黃瓜為主要原料,配以五香粉、醬油、醋、大蒜等調料,所製作出來的麻醬涼皮味道香辣可口,色彩鮮艷。
呂梁特產三:孝義柿子
孝義柿子是孝義市的又一名優經濟林品種。柿樹產量高、壽命長、木質優良,俗有「鳥木」之稱。果實含糖量高,有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柿子及其製品有較高的醫療價值。主要品種有磨盤柿、牛心柿等7個優良品種。
呂梁特產四:孝義火燒
孝義火燒是山西呂梁的傳統特色小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其製作工藝精細,用料考究,選用黃油,白面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火燒味道鮮美,口感酥脆,綿軟不粘,香鮮可口,層次均勻,質地酥脆。
Ⅳ 呂梁特產有哪些土特產
呂梁特產有:交城駿棗、柳林大紅棗、孝義柿子、孝義火燒、交城梨棗、汾州核桃、汾陽釀酒高粱、冀村長山葯、汾陽石頭餅、柳林芝麻餅、嵐縣馬鈴薯、竹葉青、野生沙棘等。交城駿棗距今已有1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曾先後展出於法國巴黎博覽會上。駿棗形態獨特,呈瓶形或上細下粗的圓柱形。色澤深紅,皮薄肉厚,核小果大,脆甜味香,果肉重量占總重量的95%以上,故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說。
聞名海內外的柳林黃河灘棗生長在黃河岸邊,距今已有2500年的栽培史。柳林充足的陽光、適宜的氣溫和清潔的空氣為紅棗提供了最佳的生長環境。紅棗曬干後肉潤如油,糖絲長亮,醇香沁心。而進行加工過的棗有不同種類的形態與味道,可謂人間果品之王。
孝義柿子是孝義市的又一名優經濟林品種。柿樹產量高、壽命長、木質優良,俗有「鳥木」之稱。果實含糖量高,有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柿子及其製品有較高的醫療價值。
孝義火燒是我省孝義具有特殊風味的一種餅類小吃,孝義火燒有咸火燒、糖火燒、菜火燒之分。咸火燒是內包咸鹽和茴香,上鏊烙烤。食時,若佐以蔥花、大蒜、醋、醬油、鹽、味精,更是美味可口。
Ⅵ 山西呂梁離石區知名特產有哪些
每個地方的特產都有所不同,那這山西呂梁離石區的知名特產有哪些呢?你知道嗎?接下我要介紹的就是這里的幾款特產哦!趕緊跟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1.山西呂梁離石區知名特產:案糕
第一款是當地特色糕點小吃「案糕",它主要是用小米和大棗製作而成的,所以它也被稱之為棗糕。把小米壓成面用水調和後蒸熟,紅棗也蒸熟,讓後一層米,一層棗的方式壓實後就可以改刀切片食用了。這種糕點顏色誘人,味道鮮香,軟糯可口,而且還營養豐富,對身體有極大的幫助,所以很適合長期食用,當做早餐,零食都很不錯哦!
2.山西呂梁離石區知名特產:豆錢錢
豆錢錢,這是當地的一款特有的小吃,通常是和米一起烹飪,或者是煮燙面的時候加入,口感松軟,風味兒特別,極具當地特色。它其實就是用白豆製作而成的,將白豆煮至半熟狀,再將其放入特定的工具上將碾壓成銅錢狀,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一款很有意義的特色美食。
3.山西呂梁離石區知名特產:黃米油糕
油糕是很平常的一種小吃了,在很多地方都有,只是地域的差異,其味道都有所不同。這離石區是黃米油糕採用的是黃米製作而成,利用紅豆製作的豆沙包裹其中,油炸起鍋後放入一點白糖就可以食用了,顏色金黃,造型精緻,外酥里嫩,香味兒四溢,非常可口,在當地常用來當做是早飯,餐後甜點,禮品,零食等。
4..山西呂梁離石區知名特產:帽湯
帽湯,我覺得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種小吃,它是這離石區的知名特產小吃,也是一道家常羹湯。以山葯和粉條以及羊肉來作為主料,再配上豆腐皮,辣椒絲等多種配菜燉煮而成,湯汁鮮美,營養豐富,非常受歡迎。上澆雞旦皮、豆腐皮、蔥段、辣絲等十多種調料製成,深受群眾喜愛。其中尤以興縣帽湯最為有名。
相關內容推薦 >>
山西忻州靜樂縣知名特產有哪些 靜樂特產推薦
山西忻州原平知名特產有哪些 適合帶走的原平特產
山西忻州五台縣知名特產有哪些 適合帶走的五台縣特產
Ⅶ 呂梁土特產有哪些
呂梁土特產有梧桐山葯、孝義柿子、柳林大紅棗、孝義核桃、孝義火燒、臨縣開陽大棗、驢打滾兒、興縣冒湯、興縣黃豆、嵐縣馬鈴薯、汾州核桃、興縣羊雜割、黃米油糕、竹葉青酒。
梧桐山葯
梧桐山葯產自孝義市東部為平川區,這里地理環境好,非常適合種植山葯。據史料記載,梧桐山葯在明清的時候,就已經有大面積種植,歷史悠久。這里出產的山葯肉質極白、質脆易熟、黏質多、不易拉斷、入口甜綿、營養豐富,素有「地下人參」的美譽,可以用於製作各種菜餚,營養價值極高。
孝義柿子
孝義柿子是山西呂梁地區的知名特產,這里種植柿子的歷史已經有1500年。孝義柿子品質好,果面潔凈、無機械損傷、無病蟲果和霉爛,柿子單個平均重量大於89克。果形扁圓,果皮光滑,呈橙黃和橙紅色。吃起來味甜多汁,具有潤肺補血、健胃止咳的作用。
柳林大紅棗
柳林紅棗是柳林縣的特產之一,俗稱「灘棗」,特點是顆粒大、呈圓柱形、色澤墨玉、果肉甘甜,素稱「人參果」。柳林紅棗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品質好、產量高肉厚核小、糖分足、色澤鮮艷,是紅棗中的優質產品,可以加工成紅棗干,深受大眾喜愛。
孝義核桃
孝義核桃的產地土壤主要以褐土分布最廣,面積大、土壤土層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非常適合種植核桃。孝義核桃有著悠久的歷史,果實整齊端正,果面光或較麻,形狀為圓形和卵圓形,種仁大多是黃白色。孝義核桃富含油質、醇肥味美,可食用,也可以榨油。
Ⅷ 山西呂梁有什麼特產
山西呂梁有什麼特產?
山西呂梁的特產一覽 travel.sina 2008年07月30日20:12 新浪旅遊
呂梁沙棘名稱: 呂梁沙棘 介紹: 又名醋柳,被譽為是黃土高原及其他水土流失地區的生態「維生素」。沙棘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多種氨基酸、SOD微量元素以及黃酮類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質,交口桃紅坡的沙棘汁為呂梁地區的特色產品。 沙棘是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的總稱,系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呂梁是山西最大的連片天然沙棘林區,固有「世界沙棘在中國,中國沙棘在山攻,山西沙棘在呂梁」一說。汾酒名稱: 汾酒 介紹: 汾酒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產於汾陽市杏花村,屬於清香型白酒,味清香凜冽、醇厚。汾酒以高粱為原料,經過發酵、蒸餾等數十道工序精心製作而成。汾酒在釀造過程中要加入特殊的酒麴——大麴,這種酒麴是杏花村人千年釀酒工藝的結晶。如今又發展出以汾酒為基酒調制而出的竹葉青、五加皮、狀元紅、白玉、桂花等。 柳林大紅棗名稱: 柳林大紅棗 介紹: 柳林大紅棗富含糖分和多種營養物質,顏色鮮艷、核小肉多,不但味道酸甜可口,而且能夠健胃益脾,對一些心臟、肝臟疾病患者也有一定的保健和治療作用。 汾陽核桃名稱: 汾陽核桃 介紹: 汾陽核桃產於古汾洲,古稱「汾洲核桃」,有大龍眼、小龍眼、大花等數十個品種。它個大皮薄、味道香脆,對體質虛弱、痰多肺燥、虛寒哮喘的人來說是難得的滋補品。呂梁麵塑 名稱: 呂梁麵塑 介紹: 麵塑又被稱為「面花」、」花饃」、」花饃頭」,是呂梁地區的一種民間傳統工藝食品。人們將麵食製作成各種動物、人物、植物的形狀,造型多樣、朴實美觀。每當各種節日慶典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製作不同的麵塑,或蒸或炸,既好看又好吃。呂梁麵塑顏色鮮艷、造型朴實粗獷,平原地區的麵塑則以精緻細膩見長。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和元宵節,人們都會自發的在嵐縣白龍廟和柳林盤子地區舉行盛大的麵塑展示,場面十分壯觀。呂梁剪紙名稱: 呂梁剪紙 介紹: 呂梁民間剪紙歷史悠久,尤以中陽剪紙最為有名。中陽剪紙以中陽當地民俗信仰、歲時節令、人生禮儀、神話傳說為主要表現內容,多以紅紙剪成,體現著喜慶、熱烈的民俗氣氛,有時也根據風俗習慣,運用紫、黑、黃、綠、藍等彩色紙剪製作品。中陽剪紙富有濃郁的山野泥土氣息和原始藝術質朴的美感,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勞動婦女的理想和追求。
呂梁有什麼特產?
豆角燜面
水晶豆腐
汾陽釀酒高粱
柏籽羊肉
交城駿棗
柳林大紅棗
孝義火燒
興縣冒湯
驢打滾兒
豆角燜面
呂梁的風景名勝和特產有哪些了
呂梁主要旅遊景點介紹:古鎮磧口;黑龍 廟;西灣村;李家山;龐泉 溝;玄中寺;北武當山;武則天廟 呂梁其它旅遊景點介紹: 安國寺:安國寺位於離石市西十二公里處,創建於唐貞觀十一年(637)。寺內主要建築有佛殿、銅塔樓、讀書樓等。佛殿內有彩塑菩薩3尊,壁畫124幅,造型生動,色彩明亮。 白馬仙洞:位於離石市東南25公里處的九鳳山麓。進入洞內,只見怪石嶙峋,尖石如劍,方石如床;再進則有柱石自洞頂倒懸而下,離地3尺,擊之鏗然有聲。洞內還有若乾池潭,水深清澈。此洞洞里有洞,深不可測。曾有人進洞探險,不見盡頭而返。 木樓:原名觀音樓,在方山縣大武鎮。明景泰四年(145)建築,三層重椽、十字歇山頂結構。高5丈許,寬3丈余,內有觀音、玉帝等塑像17尊。下邊由16根木柱支撐,其中四根直通樓頂。整個建築為全木結構,嚴密精巧,造型美觀。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窳山:位於中陽縣城東五公里處,峰巒峭拔,松柏疊翠。山腰有金代建立的道教廟宇——龍泉觀。廟堂依山而築,布局嚴謹,結構精巧。廟中有清冽甘醇的「龍泉水」。相傳農歷三月十七為聖母生日,這里屆時舉辦廟會,遊人香客雲集山巔,汲取龍泉聖水,觀賞柏窳勝景。另有傅山隱居此地的「方石山房」,其間留有題詞真跡。 卦山:位於交城縣城北三公里處。卦山因山的形狀酷似八卦而得名,這里峰巒疊嶂,古柏參天。山上有天寧寺、書院、朱公們、關帝廟、三教堂、文星閣等構成的建築群。古柏為卦山奇觀,蒼勁挺拔、千姿百態為其特色,諸如形似牛頭、龍爪、孔雀、鳳凰、七星、綉球、母子連根、黑白二蛇等,情趣橫生。 劉胡蘭紀念館:位於文水縣城東17公里的雲周西村,距太原市區85公里。建於1956年,後於1957、1976年兩次擴建。館舍坐北向南,佔地6萬平方米。館前廣場的漢白玉石紀念碑上刻著 *** 同志的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烈士墓前聳立著漢白玉烈士石雕像。館內還有烈士生平事跡陳列室、烈士被捕處、斥敵處、就義處等,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現實教材。 杏花村汾酒廠:位於汾陽縣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側,距太原市區90公里。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代,杏花村就以釀酒聞名遐邇。到唐代,更是「處處街頭揭翠簾」、「杏花村裡酒如泉」。 歷史上的杏花村,曾經吸引了我國著名的文人學者,李白、杜甫、宋延清、顧炎武、傅山都曾賦詩贊譽。李自成進北京時,路經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盡善盡美」的題匾。杏花村曾為此一度更名「盡善村」。 新中國成立後,董必武、謝覺哉、郭沫若、吳晗、巴金、趙朴初等人訪問杏花村汾酒廠,都留下了贊美的詩篇。 如今的杏花村,廠景如畫,酒如泉涌。汾酒、竹葉青酒的產量在不斷增加,而且在品種、包裝方面都有很大改進。隨著釀造工藝的繼續革新,酒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太符觀:位於汾陽縣城東北13公里上廟村,始建於金代承安五年(1196),正殿玉皇大帝及其侍者七尊泥塑,軀體高大,形象逼真,從其塑造風格看可能是明代作品。左右配殿內懸塑滿壁,表現後土聖母在文武侍從護衛下出巡的場景,造型藝術令人贊嘆。其配殿大於正殿的設計,打破了廟宇建築的慣例,實為罕見。殿內有來狄青墓碑一座,儲存完好。 天寧寺:距山西交城縣城北三公里。此地八峰聳峙,層巒迭峰,古柏蒼翠,千姿百態,襯托出古天寧寺幽雅風姿。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建立,後經歷代擴建與重修。現存建築多為明清遺構。山門內兩廊有古唐碑、明鐵碑、歷代重修碑,書法或蒼勁挺拔,或飽滿穩健,功力頗深。千佛閣內有元代鐵鑄佛像三尊,高六米,每尊旁脅侍鐵鑄弟子六尊,莊重清逸。閣內四壁置兩層木閣,每閣各有......
山西特產有哪些
山西省特產:
在山西,名產以汾酒、竹葉青最為有名。清除老陳醋、太原葡萄酒也並不遜色,知名度頗高,而且獨樹一幟,盛名中外。此外,五台山「台硯」、大同黃花、恆山黃芪、稷山板棗、平陸百合、蒲州青柿、垣曲獼猴桃、清除葡萄、上當「黨參」、晉城紅果、代縣辣椒、「沁州黃」小米、晉祠大米、太谷中葯「龜齡集」、定坤丹、洪洞甲魚、運城黃河鯉魚、高平絲綢、平陽木板年畫、大同藝術瓷、銅器、平遙推光漆具均屬名產之列。
晉祠大米,產於太原晉祠鎮一帶。這種大米,顆粒長,個頭大,外形晶瑩飽滿,呈斗半透明狀,米色微褐,做出飯來顆粒分明,香氣撲鼻。吃到嘴裡,味香甜,有韌性、粘性,有咬頭。晉祠大米所以質地優良,是由於水上關系。生產這種大米的稻田,用晉祠難老泉水澆地,這種水水溫低,含有明礬等礦物質,加之晉祠附近村莊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於水稻生長。
醋:山西陳醋,全國聞名,追溯歷史,釀醋至遲在春秋時已開始,經歷代的改進發展,到了清代,釀醋工藝精益求精,形成了聞名全國的山西陳醋和太原特醋。它以高粱為原料,特曲發酵,經夏曬東冰,一年時間,醋的濃度、香度提高,才成為陳醋。山西陳醋以清徐產品最有名。太原特醋以溢源慶醋坊最為有名。開始只是一個磨麵坊的副業,到1921年才以釀醋為主,所生產的醋,甜、棉、酸、香、濃。太原生產的醋不僅本省人民喜愛,而且行銷全國。
清徐葡萄,產於太原清徐縣境內,這里是國內著名的葡萄產區之一,素有「葡萄之鄉」的美稱。清徐葡萄已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葡萄產地主要分布在縣城西北一帶的山區。這里生產的葡萄品質優良、味美香甜、色澤鮮艷、含糖量高。唐朝詩人劉禹錫來幷州曾寫有葡萄歌,贊美清徐葡萄。葡萄產地的土質、陽光、氣候、水源都適宜葡萄的生長。經過多年的積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術,養植經驗。清徐葡萄現有五十多個品種,最著名的優質品種為白瓶兒、黑雞心、紫龍眼三種,其中白瓶兒葡萄為最好,每粒約七、八分,直徑達三、四分。
葡萄酒:太原葡萄酒在唐朝時已經很有名氣,是給皇帝的貢品。宋朝大文學家、歷史學家司馬光,在他的詩句中就有「山寒太行曉,水碧晉祠春,齋釀葡萄熟,飛觴不厭頻。」盛贊太原葡萄酒的醇香。太原葡萄酒來自清徐,這里歷史上就以盛產葡萄酒聞名,主要產地在西山邊山、馬峪、高白、城關等鄉。長期以來,太原葡萄酒以古傳統獨特方法釀制,質量上乘,長勝不衰。
汾酒:汾酒是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廠生產的白酒。始釀於南北朝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汾酒「入口綿,落口甜,酒後有餘香」,以色、味、香三絕著稱,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汾酒曾在1916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一等優勝金質獎。新中國成立後,多次獲得國務院頒發的金質獎。已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竹葉青酒:杏花村汾酒廠產,是汾酒的再製品,釀造歷史悠久。竹葉青以汾酒做原料,配以陳皮、砂仁、當歸、零陵香、公丁香、廣木香、紫檀香等十餘種中葯材和經蛋青、竹葉、冰糖浸泡而成,酒精含量為45度。酒色青綠,晶瑩透明。經科學鑒定,具有和胃、消食、除煩的功效,對心臟病、高血壓、冠心病、關節炎都有一定的療效。純正香美的汾酒、竹葉青酒,都要經過5道關口、27條防線和120道工序反復檢驗合格才能包裝上市。因此,也可見酒之品質。
五台山硯,簡稱「台硯」。因取石料於文山,亦名文山石硯。五台山硯石料分黑、綠、紅、紫四種。黑如漆、綠如葉、紅如丹、紫如肝、顏色純凈美觀。石硯生產始於明代,有段硯、鳳硯、崞硯之別。台硯石紋猶如五台山的松枝柏葉,遒勁疏朗,剛中有柔;質地細膩不滑,叩之無聲,性涼如冰;用之發黑快,水墨交融,濃淡相宜,汗......
呂梁離石有什麼特產
離石市土特產有南粱米、甜瓜、五里鋪醋、粉條。
離石主要礦藏有煤、鐵、鋁、石棉、石英、白雲母等。
呂梁名小吃有哪些?
呂梁特色小吃:來到老區,你一定要挽起袖子,拋下斯文,放開你的胃口,像莊稼漢一吃的豪氣沖天,吃到滿頭大汗......
抿尖:那個圓圓的東東是抿尖床,抿尖床架木製呈井字形,中間開長形口,口上放置抿尖拍了。抿尖拍子為鐵置或銅制,呈凹形,岫面上開密密麻麻排序整齊的小孔眼,四邊緣凸起,嵌在床架上,上下須嚴絲合逢,否則不能操作。將豆面加水和合成軟糊狀,用鐵勺挑在抿尖床上(抿尖床須搭水在滾沸的鍋沿上),右手按床架,左手拿抿拐拐把糊狀豆面一下下抿到沸手鍋里,煮熟用笊籬撈在碗里,加山葯條條與各種調料食用。嵐縣民間謎語雲:「疤女子朝天起,小後生挽佔起,不地不喳鬧打起」,惟妙惟肖地描述了抿尖製作的過程。抿尖湯加黃米撈飯混合食用別用風味。
圪垛兒:蕎面或白面用指捻成小鍋狀而煮之.呂梁麵食的一種很有地方風味的吃法。
拔轂:白面用水攪成糊狀,放在刀面上,用筷子當工具切面,面順著慣性流到鍋里,因為做法不同,味道和手擀麵也就不太一樣了,想嘗嘗的話自己動手做做吧。
莜麵:和莜麵栲栳栳的做法不同,是呂梁地道的一種吃法。在光滑的面板上將小莜麵搓成一條條,上籠蒸約10分鍾後,取出拌入西紅柿醬或者再用土豆絲之類的蔬菜配著炒。
棗糕:用黃軟米面、紅棗、玉米面混合蒸制而成。色澤金黃,綿軟香甜,結構嚴密,不易散熱,健胃強身,食後回味無窮。老區人民適逢喜慶的日子,總要准備這樣一份寓意節節「糕」升的佳餚。
涼粉:是用馬鈴薯澱粉製成的,別具風味的一種小食。在街頭擺攤叫賣的四季不絕。每到夏日,涼粉攤尤多,街頭巷尾比比皆是。其特點:一是含水量較多(澱粉與水的重量比在一比十左右),到出售前,一直浸泡在涼水裡。二是加工精細。三是調味精美,咸鹽、醬油、辣椒、醋、香油、味精、芥末、蔥等佐料齊備,各味俱全。老區女孩的最愛。
碗脫:絕對的老區招牌小吃。用小碗蒸,熟後晾涼,可從碗中脫下而得名。多冷食,切條、刀扎均可,以蒜泥、辣椒、醋、姜沫、香油為調料,就碗刀扎,以稠辣椒醬為主,吃起來堅韌、醇香,是老區的經典美食。最為道地的首推柳林碗托。相傳,西晉末年,匈奴貴族劉淵起兵反晉,從離石左國城派大將石勒發兵攻晉,營地扎在柳林三郎堡.由於當時戰亂頻繁,災禍連連,軍糧籌集非常困難,就把蕎麥磨成麵粉熬粥喝.又一次,幾個軍士外出,誤了飯時.回來後,蕎面粥已結塊,於是他們扒下來抓食.有人提議切塊吃,他們就把蕎面團切成塊,隨便撒了一些鹽,越吃越香.吃完把剩下的一塊切條,潑了些棗醋、蒜泥、薑末、蔥花,給石勒端去。石勒吃後,大加贊賞,讓廚房如法製作,讓軍士飽嘗,吃後精神大振。當地百姓聞訊後,去軍營觀看,軍士就讓百姓嘗新。百姓嘗後,甚感新奇,就模仿著去做,從此在民間得以流傳。
合楞子:把土豆上鍋蒸熟,去皮後搗成泥,加點白面,揉成團,再上鍋蒸熟,蘸西紅柿醬吃,又軟又有韌性。呂梁人民把土豆的開發絕對的徹底。
呂梁特產:老區的特產當首推汾酒,汾酒是老區的一張文化名片。近年來令人倍感欣喜的是,老區的紅棗,核桃,也形成了產業規模,創造了自主品牌,特產真正為老百姓帶來了經濟效益。
「逢人便說杏花村」,這是謝覺哉老人1960年參觀杏花村汾酒廠後寫下的不朽詩句。 一個地理學家也說,我國難以計數的村莊中,從古至今,杏花村是知名度最高的村莊之一。因為這里有世界名酒——汾酒。
汾酒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歷史上,汾酒曾經過了三次輝煌: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廿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晚唐時期,大詩人杜牧一首......
山西省的土特產有哪些?
山西省現有耕地553876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高粱、玉米、豆類和薯類;經濟作物有棉花、菸葉、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大同、太原、忻州、臨汾和運城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農作區。近些年,雁門關外生態養殖畜牧業也發展很快,以奶牛養殖為主。 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工業以能源、冶金為主,輕工業相對薄弱。 山西省旅遊資源豐富,歷史古跡、風景名勝較多。較著名的有雲崗石窟、五台山寺群、晉祠、應縣木塔、永樂宮、懸空寺、壺口瀑布、解州關帝廟、洪洞大槐樹等。 山西省土特產繁多,較為著名的有杏花村汾酒竹葉青酒、山西老陳醋、清徐葡萄、平遙牛肉、晉祠大米、汾州核桃、汾州香小米、沁州黃小米、代縣辣椒、恆山黃芪、長治黨參等。
希望採納
你知道山西呂梁有什麼特色小吃嗎?
抿圪蚪、柳林芝麻餅、孝義火燒、黃米油糕
帽湯 、中陽柏子山羊肉、榆皮面餄咯、興縣羊雜割
我知道的就是這些,你看看可以么,希望可以幫到你,呵呵
呂梁山的特色物產
呂梁山東側的水熱條件相對優越,發源有汾河的幹流和部分支流,是汾河的主要水源區。歷史時期山區森林茂盛,植被型別多樣。山脈的地理緯度地帶性特徵明顯,以蘆芽山為代表的北段分布有寒溫帶針葉林,中段關帝山為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南段的五鹿山為暖溫帶闊葉林。其中蘆芽山自然保護區是山西省動植物及生態系統完整的生物生態系統綜合保護區,該區於1980年在五寨縣境內建立,面積2.15萬公頃。 呂梁山南段森林多已破壞。關帝山的褐馬雞為特有種,已建立自然保護區。呂梁山兩側蘊藏豐富煤層。太原以西的西山、古交煤礦已大規模開采。保護區內分布有灌叢草原、常綠針葉林、亞高山草甸等多種植被型別。優勢樹種為華北落葉松和雲杉。保護區內還棲息著多種食草、食肉類動物,其中以褐馬雞最為珍貴。蘆芽山海拔2739米,地形復雜,溝壑縱橫,怪石嶙峋,形似蘆芽,故名。它又是山西省的著名風景區。呂梁山南部、位於吉縣的黃河壺口瀑布是著名的勝景。 呂梁山區約200平方公里,群峰逶迤,地質結構復雜,是各種喬木、梓木、灌木和各種有性、無性、宿根、木本草類、蕨類繁殖的最佳生存環境和土壤選擇區,幾乎囊括了華北地區所有的植物品種。有數百年樹齡的軟棗、棠棣、白楝、紫楝、榛樹、朴樹、枸油樹、皁角、枳子、楸、柿、山杏、山棗、柳、香花槐、牡荊及中草葯南沙參、丹參、玄參、苦參、仙草參、青木香、威靈仙等等,是一個很好的古樹種、中草葯及古生態植被展示區,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觀賞性。 呂梁自古就盛產奇石、美石、玉石。品種有紅、黃、青、白玉質石,各色玉質海藻螺紋石,大小蛐蟮紋石,蓮花石、雪綾石、各類石灰質奇石、木化石、骨化石、珊瑚化石等數十個品系。最負盛名的要數呂梁產的黑磬石,自古就有「呂梁磬石天下響」的贊譽。「磬」是中國古代用石或玉製成的打擊樂器,《尚書·禹貢》篇中就有「泗濱浮磬」的記載。清《禹貢錐指》進一步指出「磬石蓋突出呂梁水中」。徐州市博物館尚存有一塊清時呂梁產的八音磬石。該石可打擊出一首簡單的曲子,音色十色清雅脆悠。 這些黑石頭除供人們做磬以外,古人還用它來做文四寶之一的硯台,其質量絕不亞於著名的端硯和歙硯。明末詩人張兗得到一方呂梁硯,送給好友吏部尚書湛若水。尚書大人愛不釋手,寫了一首《題呂梁硯》詩,曰:「張君惠我漿水硯,煙水微茫雲一片。又如月色照眉梢,夜色光芒月不見。一干二乾乾青天,欒拳根著萬千年。學文須學石間秀,美在奎中人得傳。」張兗次其韻奉和詩一首:「何人名此玉湖硯?呂梁之石瓊瑤片。風吹山霧碧氤氳,墮落龍地時隱現。地藏星移光射天,此物新誇嘉靖年。風流水部興不淺,直與芝房寶鼎傳。」他們二人將呂梁硯比作「雲一片」、「瓊瑤片」,贊為「夜色光芒月不見」、「地藏星移光射天」,足見愛硯之情切。還說「學文須學石間秀」,此句頗具哲理,耐人尋味。在呂梁山區亦能採到上好的磬、硯之材,只是因黃河淤泗,大量深水下寒冰磬、硯材料已被泥沙塵封,炙手可得的是撒裸於山澗的材料而已。 呂梁山區還產有純正的美玉,在史籍中被稱為泗濱玉,呂梁一帶人稱「趙疃玉」。泗濱玉色澤艷麗,晶瑩剔透,溫潤滑膩,五彩具備。玉質硬度稍微高於壽山田黃,大大低於遼寧岫玉。其美不次於田黃,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該泗濱玉礦床系露天礦,位於呂梁雙峰山以北趙疃村。曾三次被小規模開采,只是初動上層,玉坑深不足十米。
Ⅸ 呂梁特產有哪些呢
呂梁特產有:
1、興縣冒湯
興縣冒湯興縣冒湯咸麻酸辣,鮮香可口,是遠近聞名的風味小吃。興縣冒湯興起的時期,史料裡面沒有記載。據說,清代乾隆九年,在京做高官的興縣籍人孫嘉淦回興縣探親。
探親期間,他訪親問友,朋友們招待他的就是粉湯和餃子。當時的粉湯就是細粉條內調以辣椒、花椒、胡椒、蔥、蕪美、食鹽、醋等調料。餃子是羊肉餡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