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哪裡殺豬飯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哪裡殺豬飯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1-14 19:57:02

Ⅰ 昆明殺豬飯哪裡最好吃

距昆明主城只有30分鍾車程,就在昆明城邊,有一處遠離鬧市的悠然秘境,

300畝的園區,漫山遍野鬱郁蔥蔥。傍晚,殘陽依山,拖著淡淡紅暈,顯得優柔纏綿!

在這樣日落極美的地方,享用著野豬肉烹制出的殺豬飯,

重拾兒時的味道,別有一番滋味。

說到殺豬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殺豬了,

這里吃的都是園子里自己養殖的野豬肉,野豬純生態圈養,養足1年半以上才出欄。

而現在,正好就是享用這些豬肉的最佳時機!

一大群人把豬捉來綁起來,這個過程比較費勁,一般要年輕力壯的四五個男人來完成。

吃殺豬飯是有講究的,由主刀師傅開始分割豬肉,豬肉切成大塊大塊的,就拿去做各種美味的下酒菜了。

聽老闆說,這里除了可以吃殺豬飯,新鮮野豬肉是可以買了帶走的。

我媽每年過年都會做腌肉,今年果斷讓她腌點野豬肉給我解解饞。

因為民族習俗和地區差異,殺豬飯形式多樣,

作為土生土長的雲南人,最難忘的味道還是這傳統的殺豬飯,

鄰里間濃濃的鄉情,完全體現在這一桌飯菜上。

在這里,還能吃到正宗土雞、大鵝和生態蔬菜哦,

看的出來,這「生態園」真不是白叫的,厭倦了城市裡的繁華,體驗下鄉土的濃郁氣息,

吃的全是原生態,這種感覺久違而且舒服。

不僅有殺豬飯,這里還能吃火鍋燒烤,中間燉土雞,邊上鐵板燒,

吃的全是園里自養自種的食材,現殺的土雞,要在碳火上燉夠3個小時,

由於土雞的品質比較高,基本不需加什麼佐料,就能感受到清香鮮美。

鍋里燉的土雞清香肆意蔓延,鐵板燒滋滋作響,早就按捺不住口水橫流,

野豬肉一上鐵板,以前吃過的鐵板全都是浮雲,沒有腌制過,原味,只有吃過才知美妙!

不喂飼料只吃水果雜糧,還要養夠年限,這樣的食材,怎一個生態了得。

土雞雞胗、野豬五花肉、洋芋、包漿豆腐,全是我的愛呀!擼起袖子吃吃吃!

當然啦!最受歡迎的戶外燒烤不能少,

池塘邊,果樹旁,在浮光掠影中擦亮閑暇時的旖旎時光,

假山背後還有摸魚池和兒童游樂區,小朋友們一定會樂不思蜀噠。

吃飽喝足,心舒神暢,空靈愉悅,無人打擾,有種與世隔絕的脫俗感,

放眼望去,滿眼綠色與自然,青山綠水間仿若置身360 純天然大氧吧。

擇一處清靜地,享受難得的靜謐時光,

約上親朋,打打牌打打麻將拍拍照發發圈......

在這300畝的園子內,春季鮮花繁茂,秋季水果花樣繁多,

3-4月:踏青、賞花;5-6月:摘楊梅、李子;7-11月:摘梨、桃子、石榴。

年底,卻在這里遇上了久違的殺豬飯。

其實殺豬飯的魅力,不在滋味,而在氣氛,

在那種其樂融融的環境中有家人、親朋,就是最幸福的樣子!

這么生態的滇欣生態園在哪裡,昆明呈貢學苑路華夏中專旁(有段土路,不過小車是可以走的)。

不過要想吃殺豬飯和燒烤的小夥伴一定一定要和老闆提前說好,不然是吃不到的,高德上可以具體查到。

強烈推薦:

1,位置:金殿後山,上面有幾家都好吃。

2,特色菜品:宣威殺豬菜 血辣子 瓦片臘肉 干酸菜煮紅豆 宣威小炒肉 特色小抄雞 三江沸騰魚 大江毛血旺 團結鄉花椒雞 火腿洋芋悶飯 會澤大洋芋 太多了……

3,主要停車方便 位置好找。

4,手寫打字,太累了。

1、嵩明:「豬八碗」 「高麗肉」受追捧

最傳統的嵩明「豬八碗」一桌八菜,豬頭燉茴香根、五花肉紅燒、豬肘做碗扣、脊背肥肉做高麗肉、豬肋骨做粉蒸排骨、豬裡脊做涼白肉、豬內臟做豬雜碎、豬心血做豬心旺。8道菜把一頭豬從外到內吃了個遍。

在嵩明「豬八碗」中,最受追捧的是「高麗肉」,此菜外脆里嫩,甜而不膩。

肝糝和血豆腐也是嵩明人殺豬飯酒席上的必備之菜。肝糝色鮮味佳,能解油膩,增加食慾。血豆腐既保持了豆腐的清香,又有花椒的麻香和煙熏後的臘肉香,令人回味無窮。


2、祿勸:「火燒豬」生皮嫩脆不韌

祿勸傳統民間年豬飯一般有8個豬肉菜品,主要包括拌肝生、炒脊肉、煮墩子肉、血旺豆腐、煮排骨(和茨菇、耦片、茴香結、馬刺根等燉制)、香辣肥腸、蔥炒豬肝、湯煮芸豆。

祿勸的年豬飯用的是「火燒豬」,先用稻草燒燎豬皮並用火灰焐透,沖洗干凈才開膛。特色菜火燒生皮嫩脆不韌,散發著一股稻草特有的香味,蘸上特製調料即可食用,是當地最受歡迎的頭道菜。

還有腌菜拌生肉,也是祿勸年豬飯遠近聞名的特色菜,其中的腌菜,有些是用野生油菜花腌制的,要提前很長時間准備。


3、石林:搭配苦蕎酒 必吃大白肉

在石林吃殺豬飯,一定要吃大白肉。大土豬的五花肉煮熟,切成1厘米厚的肉片平鋪在大碗里,配著用火烤過的干辣椒蘸水一起吃,肥而不膩、肉質緊致。

在石林的年豬宴上大口吃肉,還要大口喝酒,聽主人豪放地唱上幾首彝家祝酒歌,品著彝家小鍋、苦蕎酒,滋味可不一般。「我們這里不喝茅台,不喝五糧液,就喝當地自己釀制的苦蕎酒,第二天不會上頭。」提到苦蕎酒,石林人無比自豪。


4、宜良:拌生肝 來了可別不敢吃

在宜良,幾乎村村過年都要吃年豬飯,腌菜炒肉末、涼白肉、蘿卜燉排骨都是每年必備的大菜。除了這些以外,涼拌生肝絕對是一道讓人又怕又愛的菜式。

涼拌生肝必須取剛宰殺的新鮮豬肝,用刀背剁蓉,剔除雜質,再加上蔥、姜、蒜等十多種調料拌成,一道上好美味的生肝,甚至還會帶些微微溫熱。許多人第一次看到這道菜,都不敢輕易動筷子。不過當地人都說,這是難得的美味,只有貴客才能吃得到呢。


5、安寧:太平百財庄園吃放養土豬宴

百財庄園土豬宴,餐桌上都有些什麼呢?老闆陳總介紹,用上好腰脊肉爆炒的小炒肉首當其沖;用上好五花肉煮成的墩子肉富有彈性、肥而不膩;新鮮排骨生炸或是燉上一鍋大蘿卜,鮮脆甜香;豬油渣香脆無比;豬肝、豬心、豬肥腸、豬腰子混在一起爆炒的正宗殺豬菜更是爽人心脾;剛出壇的水酸菜煮成酸菜血旺,和現炸的酥肉粑粑,正是絕配……倒上二兩自釀的包穀酒,一桌豐盛的土豬宴就開餐了。


當然是我們東川了,在我們這里,都是一二十個菜,反正讓你吃飽吃夠

最新鮮的,這是用豬血生豬血用酸湯泡著吃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他們敢不敢吃,反正我們這里經常這樣

還有就是大酥肉

其他配菜,牛肉,羊肉,雞肉,鴨肉,鵝肉那些更不用說了,應有盡有反正不會低於16個菜,一般都16到20多個菜,看人家家庭條件怎麼樣了?家庭條件好的話,肯定吃得更好

有一些關系稍微好一點的話,吃吃飯還順帶帶一點走呢,這就是吃不了兜著走了嘛

沒在昆明生活過,但我肯定昆明市內殺豬飯最好吃的地的是祿勸和石林,因為彝族鄉親熱情好客。。。普洱市景東縣這邊,邀請吃殺豬飯真情實意,因為現代生活節奏,平常比較親近的人也難得在一起。主人家發出邀請,不是有特殊事情的一般會去,一來為主人家幫忙,二來親朋好友相聚一起聯絡感情。大家各自提一件好郝思嘉(景東特產核桃乳)或王老吉,意思意思。一般遠一點的朋友到主人家家裡時,豬早就由左右鄰舍幫忙殺好了,飯菜也整理得差不多了。但景東人愛吃燒烤,把豬肉割下來放進盆里,放點鹽巴拌勻,把豬肉放在火爐上的燒烤板上來回翻轉,肥瘦塔配,來客們隨來隨吃。另外燒烤還有豬肝,豬尾巴,並配有雞肉,粑粑、雞蛋、柑橘等菜類,還有綠茶飲料香煙之類。客人們吃了燒烤,差不多飽了,只於吃飯吃些什麼菜,誰也不會關心了。親戚朋友多的人家,客人們吃好就走,還得留位置給別人。現在請客一般很少用白酒,大多是飲料,因為開車的人多。吃飯的菜,大多是豬肉配炒蔬菜徑之類,或豬肉燉干貨,還有粉絲豆腐之類的,都是去膩爽口之類的佳餚美味。由於大家匆忙,沒有拍照圖片,情況大致這樣。

這些年城中村拆遷後沒有地方養豬不知道殺豬飯到什麼地方吃想到自己原來是一個農民

年末殺豬飯

歲月如歌,時間飛快,轉眼間12月份已近尾聲,不管這一年中是否有遺憾,但生活總要向前,對於吃貨朋友而言更是如此享受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每年的這個時候,屬於殺豬飯的季節也就到了!各種各樣的豬八碗總是讓人垂涎萬分,這是一種記憶,更是一種情結!# 美食 品鑒官#

與眾不同的龍翔小豬腳殺豬飯

關干殺豬飯,可能不同的地方其菜品也不

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食材一定要以「二師兄」為主,且以土豬為佳。在昆明著名的龍翔小豬腳餐廳里,這里不同以往殺豬飯肉多肥膩的特點,而是以豬腳 美食 為核心菜餚,然後配之以醬燒豬耳、粉蒸肉、千張肉、糯香排骨、干鍋肥腸等經典菜式。此外還會搭配豆腐圓子、拔絲紅薯等特色菜餚和部分時鮮蔬菜,葷素兼具,老少皆宜!#吃在昆明#

安寧的好吃。

這個問題我真的不知道,因為不了解那邊的地方!但我是農村孩子從小家裡都有養豬,每次殺豬都有很多好吃的,比如媽媽會用豬大腸洗干凈把豬血調好味道灌進去煮熟切塊,很好吃一次能吃好幾塊。還有殺豬當天早早就煲一大鍋粥用豬粉腸、豬肝、瘦肉等煮豬雜粥,放點香菜醬油鹽很好吃最喜歡了!坐標廣東農村。這個問題我覺得農村的殺豬飯都好吃。

我是廣西人,在廣西有殺年豬的習俗,每到過年,好多地方依舊保持著殺年豬的習慣。


殺年豬會叫上親戚朋友來幫忙,豬頭骨和豬內臟基本都會當天煮了來答謝幫忙的親戚朋友。自己家裡養的豬平時都是喂的豬草紅薯等,是再正宗不過的土豬,不需要太多的香料配料來烹煮,原汁原味就是最好吃的,肉質清甜是外面買不到的味道。

雖然沒有吃過昆明的殺豬飯,但我覺得想要吃到正宗好吃的殺豬菜,應該還是在農村吧。

Ⅱ 昆明殺豬飯哪裡最好吃

在雲南農村,臘月是最熱鬧、最忙碌的日子,因為臘月家家戶戶都會選好日子殺豬,請親朋好友來嘗嘗。 這是雲南最懷舊的「殺豬飯」。 」!


Ⅲ 宣威殺豬飯,鄉村的美食盛宴

宣威最有名的是宣威火腿,但這里要說的是它的前奏——宣威殺豬飯,將養了一年的豬在臘月宰殺,進行臘肉腌制,煉制豬油,未來一年的時間里配合很少的鮮肉就能挨到下一年。在那些曾經 以周 或者半月時間為單位,吃一頓肉的艱難歲月里,是最經濟的生活方式。

宣威臨近貴州,記憶中的秋天都會降寒霜,冬天都會下大雪,最深的時候能有膝蓋深。在深冬的早晨去上學,總是無法抵禦刺骨般的寒風從臉上吹過。這樣的氣候環境,才成就了宣威火腿。寒冷期能讓豬後腿被鹽腌透,而不產生腐敗變壞現象。殺豬都是在臘月進行,一是農事少了,能有幫忙的人手,另一個是氣候時節恰好。

在選定的日子,一大清早就開始忙活起來,主人家起的很早,母親為事前請來幫忙的人准備了早點。幫忙的人一來就能吃上早點,完了大家就按照分工去忙,兩三個人去壘灶台,以前沒有現成的灶台,都是臨時用的時候在河水邊現磊,先在地上挖出一個坑,再用幾個大石頭堆砌灶,完成後架上一口大鐵鍋用柴火燒水備用。

父親則帶著另外一撥去豬圈趕豬,大家把豬趕到灶台附近,就按倒了捆綁,先將前後腳分別捆好,再用繩子交叉捆綁,防止豬用力的掙扎,傷到人,也怕沒按住,豬跑了起來。大家協力按住豬的前後腳,殺豬匠殺豬,在豬還能動彈前,誰都不能放手,必須全力按住,這是不成文的傳統,也是彼此的默契和信任。隨後便是清理和切肉,作為來幫忙的我們,最高興的事情,便是將殺豬匠切開的肉分批拎回家,就那麼不知疲倦的在來回的路上奔跑,既滿足了勤快的虛榮心,也獲得了勞動的成就感。

母親則和其他娘娘嬸嬸們准備午飯,當令時鮮蔬菜,和今天的主角,一樣都不能少。雖然已經時隔多年,但那記憶中的美味,總能引得自己不自禁的流口水。尤其那幾道經典的菜,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在接豬血的時候,盆里放點鹽,能讓豬血一直保持新鮮,作為「不傳之密」,這是殺豬匠的獨家心得,這道菜也是當時我們那一片殺豬匠們的最愛。將稍微凝固的血塊,切成小塊,放到盛水的鍋里用小火上稍微加熱,不用很長時間就可以了,撒上鹽和一點小蔥蔥花即可。這樣做出來的血塊嫩,而且鮮,和大家在菜市場上見到豬血有很大的不同。

裡脊作為豬肉中的精華,全場的焦點,必須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主人家答謝親朋好友的首選菜。其他的地方小炒肉多以大蔥為輔料,宣威的小炒肉,輔料是蒜苗和黃姜,本地黃姜肉質粗,味道濃。先將切好的肉片拌上點小粉,熱油先下干辣椒,炒到脆香,下黃姜出香味,再下肉爆炒,到肉變色的時候下蒜苗,翻炒片刻,放鹽起鍋,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小炒肉就好了。

坨子是本地方言,坨子肉的做法其實非常簡單,顧名思義,就是將五花肉切成三厘米左右的方塊(坨子),用清水燉煮就可以了。這道菜的靈魂是蘸水,由醬油、醋、鹽,香菜,本地小蔥,糊辣椒組成,作為點睛之筆的糊辣椒,是將干辣椒放到火爐下面炕,直到糊香,再將其放到手中揉搓到蘸水碗里。宣威這邊的蘸水,辣椒都是那麼處理的。吃的時候,夾了坨子肉,放到蘸水裡打個滾,放到嘴裡一咬,油水四流,肉香伴隨著蘸水的味道,別有一番體驗。

宣威這邊的做法,都是先 將豬肝 切小片,滾油炒了干椒和花椒、生薑,香氣四起的時候放入豬肝爆炒,炒變色的時候,放入大蔥翻炒片刻,放入鹽就起鍋了。炒豬肝的要訣就是,不能炒老了,也不能沒炒透,要的就是恰到好處。

清水煮苦菜,是獨特的做法,要麼就這樣吃,要麼沾蘸水吃。在那時我一直以為這樣的做法很普遍,直到多年後,我去了山西,去了北京,才發現他們的湯,普遍的做法都是要勾芡的,做成糊狀,這才是他們認可的湯,不會像清煮苦菜,平淡到只有水融入菜的苦味。其他做法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但在我心中,菜湯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也是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喜歡這清爽的味道。 美食 是有地域性的,人一旦習慣了開始的味道,就會先入為主,想要改變這種認識,是很困難的。

還有很多其他的菜,等母親他們忙的差不多的時候,已經是午飯時間了,沒有來幫忙的親朋好友們開始陸續的過來吃飯,他們來的時候都會帶了禮物,是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禮物,要麼帶了「香檳」飲料,要麼買了橘子,要麼帶了自家的雞蛋,要麼帶了米。人多到辦流水席,上菜的上菜,洗碗筷的洗碗筷,一片繁忙的景象,但沒有慌亂的情況。

忙到客人們走了,母親和幫忙的大人們,還有我們小朋友才圍坐下來吃飯,看著桌上的煮豬血、小炒肉、坨子肉、炒豬肝、苦菜湯,以及現在已經想不起名字的菜,早已忍不住了。大人們則舉起酒杯慶賀,小朋友們也會舉著飲料杯仿效一下,笑聲說話聲飄的遠遠的,那是發自內心的微笑。

辛勞後的 美食 總是顯得格外美味,那是一種「豐收」的喜悅,曾經暑假頂著烈日在開花的包穀地里割豬草的辛苦,曾經背著背簍在大雨里泥濘道路上蹣跚的艱難,此刻都化作當前的 美食 ,勞動得到了應有的收獲,一切都是值得的。

午飯後母親則忙著煉豬油,等忙完,差不多是晚飯的時間,得准備晚飯了,傍晚來的人比中午多,中午有事來不了的,現在都來了。飯後,母親都會把事先准備好的豬肉回禮,送給來祝賀的人,讓大家一起分享收獲的成果。這一波忙完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但大人們的事情還沒有完,剩餘的豬肉和腿肉要腌制臘肉。

腌制火腿最為費力,用烈酒噴灑後,用鹽揉搓,一直揉搓到有水滲出來,才算是告一段落了。其間我們開心的事情就是在附近玩耍,吃橘子,也把剝好的橘子喂到忙不過來的大人們嘴裡,大人們還沒有忙完,我們已經睡著了。腌好的肉碼在大盆里,放置一周左右,就可以取出來掛在房樑上,剩下的就完全交給時間。

時間將來驗證你的付出,如果腌制過程中揉搓不夠,或者是放置時間不夠,都會讓腿肉發生變質,只有足夠的付出才能換來美味的火腿。你可以欺騙生活,但生活不會欺騙你,時間就是裁判。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飼養成本的上升,自己養豬的越來越少,後來我們家也不養了。但在臘月腌制豬肉的習慣還在,只是肉都是買來的。殺豬飯走出了我的生活,隨著讀書工作,它離我越來越遠了,但曾經日子都印在了自己的記憶里。後來生活中,也曾試著去做那些菜,盡管做法沒變,菜的樣子也沒變,唯獨味道不像,總是覺得缺了點什麼,也許是肉不在那麼純真,也許是缺少了那種氛圍。

後來逐漸知道,殺豬飯普遍的存在中國的農村,盡管各地做的菜的樣式不一樣,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盛宴是農耕文明的傳承,是對豐收的祝福和未來的祈盼,是相互協作的縮影,更是維系和促進親朋好友、鄰里關系的重要方式,是一種文化。

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一些好的傳統文化和 美食 ,正在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當下人追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 健康 的飲食,腌製品從 健康 的角度來說並不 健康 ,新鮮肉也能隨時吃到,但你始終會懷念那些讓你記憶深刻的腌制美味。

現在宣威殺豬飯走進了餐館,變成了一道道菜,也許作為吃飯體驗或者慰藉漂泊之人的心靈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但這個意義上的殺豬飯,始終只是形式上的存在,缺少了作為靈魂的文化,已經失去了原本意義上的內涵。

我也曾問過不少人對 美食 的看法,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只認可回憶中的 美食 ,同樣的菜品,現在吃到的多半都是形式,始終缺了記憶中的味道。

Ⅳ 你在貴州吃過殺豬飯嗎好不好吃

貴州還是一個風俗習慣特別濃厚的省份了,而且貴州還有很多的鄉村在鄉村裡面,有很多的農民都會養一些豬。然後到了過年的時候就把他們殺掉。那麼,貴州的殺豬飯好不好吃呢?

最重要的就是在殺豬飯上,你可以吃到血花,就是豬血。在殺完豬之後,將豬的血放到盆里,然後再煮湯的時候,就把這些豬血一塊一塊的切進去。到時候你就可以吃到一塊非常完整的豬血,那個口感也是非常不錯的,和豬血一起煮的,還有農村自己煮的白菜。這把菜和菜市場買的不一樣,它們非常的可口。而且豬血的功能也是非常多的,它可以清腸,對腸胃是非常不錯的。

所以我覺得貴州的殺豬飯是蠻好吃的,再加上吃的那些菜都是自己種的,所以非常的純天然。而且那些豬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加在一起這些菜就特別特別好吃。貴州人民也是非常好客的,所以我還是蠻喜歡貴州的。

Ⅳ 你在貴州吃過殺豬飯嗎好吃嗎

引言:貴州的當地人都知道,本地有一種傳統習俗習俗就是吃殺豬飯,每年的臘月都是非常忙非常熱鬧的日子。因為在貴州的鄉村,每家每戶都會在臘月選擇一個好的日子殺豬過年,而且會邀請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在自己的家裡面去品嘗,這就是貴州當地的殺豬飯習俗,那麼在過年前能夠吃上一頓殺豬飯,也是非常村民高興的。這是一個傳統的習俗,而且這一年很多的人在這個時候都會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一起品嘗殺豬飯,而且人人都非常期待每年的臘月能夠和家人團聚,殺豬飯是非常美味的。

小編認為

小編認為在不同的地方習俗都是不一樣的那麼在貴州最傳統的習俗就是吃殺豬飯,當大鍋里的水沸騰的時候,幫忙宰豬的幾個人都迅速的到位。用繩子捆住豬嘴和豬腳,然後抬上桌子另一個人就准備好一個鐵盆,然後加少許的食鹽和澱粉,放上溫水就准備動刀了。

Ⅵ 東北殺豬菜和雲南殺豬飯,哪個能讓你欲罷不能呢

殺豬菜,太能喚起長春人的童年了,尤其是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即使沒在農村長大的城裡孩子 ,對於東北的殺豬菜也是太熟悉不過了。咱們就來說說殺豬菜,讓南方的朋友了解一下正宗的殺豬菜,有的自己躲著殺也不叫人吃飯了,不是怕吃多了,是做多了吃不了倒了,說實話,殺豬飯各有各的特點,東北的除了血腸我不太吃得慣,其它的吃著還挺好的。

Ⅶ 你在貴州吃過殺豬飯嗎貴州的殺豬飯是如何做

吃過貴州的殺豬飯,在殺豬這天可以邀請自己的親朋好友來自己的家裡面吃飯,那天的豬肉非常的新鮮,味道十分的鮮美,還有調好的豬血,有的人覺得很美味,而有的人感覺很害怕,很多喝過的人都會喝上幾碗。

大家一起吃殺豬飯,這樣的場面就像春節到來一般,這才有年的味道,因此,很多農村的農戶在年中的時候都會喂養一頭豬,喂出來的豬不需要太大,獨特的香味讓人流連忘返。當自己受到鄰居的邀請都會及時的去對方家裡面吃飯,大家都在一起團團圓圓吃新鮮的豬肉,感覺特別幸福,特別享受這樣的瞬間,很有家的感覺。

Ⅷ 你在貴州吃過殺豬飯嗎你感覺好吃嗎

在貴州有一種宴席叫做殺豬飯,可能聽到這個名字可能大家想像不到到底是怎樣的味道。

雖然我並沒有去過貴州,也並沒有吃過殺豬飯,可是每一個地方都有當地的風俗,既然年年都有這樣的一道宴席,那麼想必味道也是非常不錯的。

這過年其實越來越沒有年味了,所以貴州這每年的殺豬飯,真的能夠讓人感覺到歡樂,豬身上的東西都能夠做成美味佳餚,什麼內臟,大腸豬血呀等等。

而且在過年的時候也沒有什麼農活,通常在年前大家就會相互邀請,今天在你家吃,明天就在我家吃,我覺得這是非常有趣,也非常和諧的一種生活,其實主要就是吃的這一種氣氛吧。

Ⅸ 彝族年裡的殺豬飯(年味)

      我的家鄉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南方小鎮邊陲,村莊不大,也就30來戶人家,而殺豬飯,是家鄉遠近聞名的特色,亦是村莊最熱鬧的季節盛會。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烹羊宰牛殺雞,殺豬飯,年前美食宴,也叫年豬飯。在這寒冬臘月里,邀上親朋好友,火塘圍坐,分享豐收美味,談些家長里短,好不熱鬧。

      殺豬飯這種習俗,是老祖宗傳承了幾千年,含辛茹苦的農耕文化,有著濃濃的鄉土文化的味道。當然,也是每個人農村人,最美的兒時記憶。

      當然,彝家寨子的殺豬飯也有些講究。每家每戶都會提前翻「老黃歷」避開家人屬相,選定一個好日子殺年豬,並邀請親朋好友到家裡來品嘗。而彝族年這一天,亦是彝家宴請殺豬飯的最好日子。記憶里,每逢家鄉吃殺豬飯,都特別的有儀式感,神聖而幸福。一旦殺年豬的日子確定了,主人家便會早早起來在屋旁的空地上,順勢挖一個土灶,支上一口大黑鍋,燒上滿滿的開水,待水燒開後,殺豬必備的案板等准備就緒,殺豬就要真正開始了,主人家先把豬從豬圈裡趕出來,隨後幾個叔叔伯伯輩的人齊上陣,各逮住一條豬腿和豬尾,三下五除二便將豬連推帶拉拽到案板前,抄上案板,准備放血。只見那殺豬匠手持一把尖銳的殺豬刀,向著豬脖子一捅而下,鮮紅的豬血隨即噴涌而出,在空氣中騰起一層層熱乎氣兒;隨後用一個干凈的裡面灑有食鹽的盆來接豬血。待血流盡時,有的用一包穀核往口子上一塞,放血也就算完成了。接著又把一整個豬抬至先前燒好水的大鍋旁,用瓢呀盆呀的,舀起水往豬身上澆;隨後將豬拽至鍋中,豬在開水裡翻滾幾次,毛囊就鬆了。無論是黑毛豬還是白毛豬,只要用鐵皮的刮刀嘩嘩嘩的刮著毛,一會兒工夫就能刮出一頭「大白豬」來。颳了毛,用清水沖洗上兩三遍,便又重新抬上案板,准備開膛破肚。殺豬匠手法嫻熟,不一會兒便將這一頭「大白豬」一剖為二;挖出腸肚,叔叔伯伯們各自分工,有的忙於清理腸子,有的忙於把肉搬回家,嬸嬸伯母們先後忙於洗菜淘米,她們有的和面,有的燒火,有的切菜,有的削蘿卜,有的烙餅……忙得不亦樂乎,但又有條不紊,還時不時的爆出一陣陣爽朗的笑聲,不知婦人的肚子里哪兒來的那麼多笑料,此時最重要的,其實是根據烹調需要去割取豬身上不同部位的新鮮肉開始烹飪美味,等叔叔伯伯們整理完殺豬現場後,肉香味也已飄出了灶房。

      庭院喜戲聲聲笑,房前屋後孩童忙。在殺豬的院子里,啥事兒也幹不了的小孩兒,屁顛屁顛的在院兒里跑著,跳著,那種幸福無以言表;有的害怕看殺豬,索性跑進廚房,在掌廚的媽媽身旁轉悠,吮著小嘴,撒著嬌,時不時討個新出鍋的酥肉,又蹦蹦跳跳跑出院子。還有那好奇的孩子,既怕看殺豬又忍不住想看,就一會兒進灶房一會兒在院子里瞎跑,等到飯熟了,自然會有人叫他們吃飯。兒時,我則屬於那好奇又安靜孩子,一般我不進廚房,也不給媽媽搗亂,只是蹦跳在院子的某個角落,靜靜的看著各處飛跑出來小夥伴,有時也加入她們,四處追逐著、打鬧著。而現在的我卻懂得了幫把手兒,列菜單、剁肉、裝臘腸……哪裡有需要哪裡鑽。

     

      我家的殺豬飯,必不可少的菜餚有小炒肉、炸酥肉、蘿卜排骨、鐵菜爆炒豬血、豬肝生、涼拌豬頭肉、粉蒸肉、梅菜扣肉……小菜還有蒸南瓜、水芭蕉等等。另外還要擺上米酒、白酒、飲料……滿滿一桌子,真是豐盛至極。開飯前,媽媽會舀起一部分菜餚,准備好煙、酒、茶,端到家裡的供桌或者祖先的牌位前向祖先以及神靈們燒香獻禮,以表示對祖先和神靈們的誠心敬奉,同時也祈禱家人幸福安康,無病無災。獻禮完畢,即是最熱鬧的開餐。

      彝家殺豬飯,情深暖意濃。親朋好友,鄉里鄉親圍坐在一起,說著過去一年裡的家長里短,那叫一個歡快。吃呀請呀喝呀甭客氣呀;豪邁爽朗的男人們喝著酒,相互攀著吃家鄉人最愛做的墩子肉,看到滿嘴流油真是殺豬飯別樣風景,偶爾能看到一組組劃劃拳的更給殺豬飯增添一抹亮色。當酒足飯飽後,開始講一些關於家鄉的美好傳說,鄉里的變化,最近發生的事,或者一旁火熱閑聊。火塘邊那嬌羞俏麗且不失風趣的女人些,不時說起自家的孩子,也有議論某家新娶媳婦蒸的飯、做的豆花怎麼樣等等。

      不知不覺,夜已深了,收拾完東西,客人也慢慢的散去了,熱鬧的冬夜又歸於寂靜。這時,爸爸會上樓,把塊塊長掛掛的肉灑上鹽抹盡揉透放進瓦缸腌制,等過個十天半個月又將它翻出清洗,再掛在火塘上面的肉架上,等日後一邊煙熏一邊割來做菜。而媽媽,則會將那些裡脊肉、排骨改小塊,用保鮮袋裝好放進冰箱,哪個時候想吃了就拿出來,解凍鮮炒。等被熏的臘肉所剩無幾時,冰箱里鮮肉漸被搬空。距下一個吃殺豬飯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

      彝族年,殺豬飯,彝家人的年。而殺豬飯的魅力,不在其他,而在氣氛;殺豬飯的美食,不在繁瑣復雜,在於自然本味;殺豬飯的過癮,不在喝酒吃肉,而在情感升華。一頓頓熱騰騰的殺豬飯,是媽媽的牽掛,也有著鄉里鄉親的盛情難卻,雖淡淡如水,但「鄉」味無窮。

吃完殺豬飯,年就越來越近了。殺豬飯似乎是一種過年的記憶,更是一種過年的烙印。

Ⅹ 中國小伙在奧地利吃到「殺豬飯」,「殺豬飯」是哪裡的習俗

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就是雲南省的殺豬飯,但是並不是只有雲南省才有殺豬飯,其實在貴州省和四川省也是有殺豬飯的,而且本身這樣的習俗就是到處流傳,這就跟冬至要吃餃子一樣,很多北方城市都是要吃餃子的,但是也說不出來到底是從哪裡開始興起的。

最後,其實短視頻平台中有一些博主就是專門拍攝這些習俗的,殺豬飯其實也是有視頻可以看的,大家可以在視頻中看到最純粹的殺豬飯,但前提是要看農村的殺豬飯,城市的殺豬飯都是改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