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吃過最好吃的雲吞(餛飩)是在哪吃的
廣東省經常可以看到的街頭小店都很好吃的。
雲吞是廣東小吃的一種,與中國北方地區的「小餛飩」及其四川人叫的「老麻抄手」相相近,但是用材、外觀設計略有不同。往往叫雲吞, 是由於廣東話中小餛飩的音標發音類似雲吞。 歷經長時間的發展趨勢,雲吞也擁有自身與眾不同的設計風格,表皮及其裡面的包餡都跟小餛飩不一樣。尺寸一般以「一口吞」為規范,依照老廣記的規范,一碗規范碗雲吞總數為6顆到8顆。 雲吞與蛋面一起熬成的艇仔粥是正宗的廣東小吃之一。雲吞面的製作方法是以雲吞皮包囊著切碎的包餡。廣東省雲吞面的雲吞皮以生雞蛋及小麥麵粉做成,切成約8cm乘8cm的方形。包餡則以肥、豬瘦肉、鮮鮮蝦,添加大地魚碎及雞蛋黃、調料混到。廣東省雲吞的包法一般注重迅速,不一定要逐漸齊整折算起來。尺寸則以能一口吞掉一顆為規范。雲吞面大部分是以沸水灼熟,添加面和湯變成艇仔粥。亦有隻吃凈雲吞面。在中國香港,亦有部分餐飲店把雲吞面放到滾油內炸至金黃色香酥奉客,是為「炸雲吞」,此作法亦在國外流行。
你好,我是靜靜的餐桌,很高興與你相遇。 餛飩是咱們中國的傳統 美食 ,源於北方。西漢楊雄的 《方言》中提到「餅謂之飩」。古人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之為「渾混」,根據中國造字原則,後來才改為餛飩。起初用於祭祀,直到宋代,每逢冬至節,市鎮店肆停業,各家包餛飩祭祖,祭畢全家長幼分食。 作為傳統 美食 ,吃過最好吃的雲吞(餛飩)是在哪裡吃的?答案肯定是在媽媽家吃的。媽媽做餛飩最喜歡把時令蔬菜摻豬肉餡中做成大餡餛飩,韭菜豬肉、小白菜豬肉,薺菜豬肉.....每樣都有著各自的風味。對於我而言,更偏愛薺菜豬肉餡的餛飩,薺菜獨特的清香搭配渾厚的肉香,造就了這碗鮮美的薺菜豬肉餛飩。下面我就把媽媽的製作方法分享給大家:
肉餡部分 :
餛飩皮部分:
湯底部分:
製作步驟:肉餡的調制:
餛飩皮的製作:
包制餛飩:
左右托著餛飩皮,將肉餡放在餛飩皮的一角,放有餛飩皮的向對角方向捲起肉餡,到餛飩皮中心的位置,這時候大概是一個類長方形加三角形,類長方形兩邊向中間折疊,粘在一起就好了。
煮餛飩:
鍋中加水,水開後放入餛飩,煮至餛飩飄起就熟了。
湯底的製作:
靜靜有話說:
叫做「雲吞」真的好美,既把餛飩像雲一樣白和柔軟入口的顏色和口感說了出來,又寫出了吃餛飩時吞字的靈動感!我們寧波這邊叫餛飩,是非常普及的早餐之選啦
寧波:
1.十六格餛飩
聽說是師傅上下五個包16個的餛飩,只要賣完了就收工的一家餛飩店。吃過南塘老街的那一家,口味非常的不錯,因為他們家的湯底是用大骨熬成的,餛飩皮是用麵粉和鴨蛋做成的。服務是非常的傳統,不是那種很周到的現代服務。如果店裡面坐不下的話,也可以選擇外賣什麼的。但總地來說,還是很傳統很經典的餛飩店。
2.吉祥餛飩
會有人說吉祥餛飩不好吃嗎?全家福,薺菜豬肉,玉米鮮肉,芹菜豬肉,玉米蝦仁,口味太多了吧,而且外送是餛飩和湯分開的超級貼心,湯很濃郁,是那種讓人想一口氣喝光的那種,湯裡面還有榨菜,吃起來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只能用回味無窮來形容吉祥餛飩了,就是價格稍稍稍稍貴了一點點,但是真的超級好吃!
3.街頭巷尾菜市場的各種餛飩店
散落在街頭巷尾和菜市場門口的各種餛飩店,以及學校附近的各種餛飩店。都是四五點鍾就已經起來給學生和上班族帶來一天的活力。一般這樣子的早餐店和早餐攤的餛飩會便宜很多,大約就是四到六元一晚。孩子們和老人們和上班族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搭配,比如說,搭配一碗炒麵或者包子,小籠包之類的。吃了一碗熱騰騰的加了紫菜,蝦皮,蛋皮和蔥花的餛飩,新的一天就這么活力滿滿地開始了!
你愛吃餛飩嗎?可以給我留言哦[呲牙]
最好吃的雲吞還是在廣州,一般的雲吞面都挺好吃的。三家廣州比較有名的店。都很好吃,說說你們喜歡吃哪裡的雲吞,餛飩,抄手
吃過最好吃的雲吞是在香港,香港的雲吞面雖然價格有點小貴,可味道是我最喜歡的。特別是雲吞裡面的蝦,味道真的是好吃。
餛飩我喜歡吃千里香的,在廣州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好吃還不貴,輕松解決好一餐;平時我也喜歡自己做給寶寶吃,不過我做的在四川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抄手[笑]
本地人開的好吃,有大地魚乾的鮮香,食完返尋味
泰興宣堡鎮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在地圖上幾乎是尋覓不到的。小鎮卻很有意境。有名的不是景色,卻是一碗小餛飩。餛飩的麵食身份是深入人心。餛飩它源自北方。傳至南方後發揚光大。不僅有了繁多的製作工藝,也有了雲吞,抄手,扁食的名號。江蘇一帶的餛飩製作精細。個頭小巧,下料多樣。具有代表性的有南京柴火餛飩江陰刀魚餛飩宣堡小餛飩的。小鎮的餛飩與古城的餛飩並駕齊驅,著實瘋狂無限。
宣堡小混沌
每天騎車感覺宣堡吃小餛飩的人不計其數究其原因,主要是現代人腸胃被大葷大肉精米細面填充,時間長了就不免煩膩想去找些特色小吃換換口味兒。網路一搜索就能找到被吃貨褒譽有加的宣堡小餛飩。趕去一邊品嘗,嘿!味道果真不錯,一來二去就吃出感情。舊時平民把吃先報小餛飩當做打牙祭,如今小餛飩卻是遠近人們節假日品嘗的名吃。不得不說事故供用隨時代的變遷而變化。在食材上漲的今天,與吃貨們而言,宣堡小餛飩確實省錢又省事兒,但她的工藝卻不能省略。那薄而透明的麵皮火柴一點就燃,不知用擀麵杖幹了多少次。那細膩的嫩紅色肉餡,不知用菜刀剁了多少遍。即便拿用作底料的秘制湯汁,也不知在煤炭上熬了多少個時辰。麵皮兒,肉餡准備完畢,便不算數。餛飩和下餛飩更有技術含量。熟練的店家手持一張麵皮兒,拿竹刮子刮點肉餡兒放在手中輕輕一捏一個外觀頗似麻雀頭的小個餛飩就誕生了,而且過程不過在數秒之間。包上二三十個餛飩後,店家倒入熱水鍋中。兩三分鍾後,白里透紅的餛飩從水中漂浮起來,那麼的像向水中盛開的嬌嫩荷花又酷似完成任務後的年輕女跳傘員。盛放碗里的小餛飩再摻雜這油炸,蟹黃等配料的湯汁映襯下,好看且好吃。
猛吸著誘人的香味兒,用小瓷勺撈起一隻,面揉餡嫩的小餛飩,品嘗,真是鮮美到幾點?悶著頭吃完混沌還不過癮,把半碗湯汁也喝得一滴不剩。等抬起頭,再看看周邊的食客的瓷碗完全只看到白花花的瓷碗底了。
宣堡餛飩的美味原料也有關系,特別是肉餡。其次是泰興土豬的前夾肉。該土豬以豆餅為食肥美鮮嫩。清代鹽商童躍建認為其易爛而有味道。並記錄到 美食 名著調羹集中,與吃貨們分享。
雲吞或者叫餛飩,在全國各地都有,今天和大家聊聊連雲港的老字型大小「味芳樓」,原址在海昌路, 歷史 悠久,建築古雅,在我小時候記憶里,一直保留著舊飯店一樓一底的格局,門前是藍底朱字的顏體匾額,據說出自書法家顧鐵濃之手。它家眾多小吃中,尤以董家雞汁餛飩著名,餛燉是清一色的小餛燉,餛飩雞湯鮮美、佐料豐富、皮薄餡嫩,老少咸宜,特別其中添加了蝦米,就顯得更鮮美了。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味芳樓門庭若市,生意興隆,父母也是偶爾會自行車載著我去嘗嘗,90年代因拆遷漸漸沒了動靜,2019年在海昌南路重新開業煥發青春,碗還是藍邊大海碗,餛飩還是那碗餛飩,只是父母已老,我已長大。
像我們在農村有好多賣混沌的小店,衛生很差,肉也吃的不放心,所以我會買點肉自己在家裡做,味道鮮美,干凈衛生,吃著放心,以下是我自己做混沌教程,希望大家多多指導[祈禱][祈禱][祈禱]
食材:豬肉餡、紫菜、蝦皮、香菜、小蔥、薑末、料酒、生抽、老抽、鹽、雞精、味精、十三香、香油、泡好的蔥姜水。
1 肉餡中加入泡好的蔥姜水,一次少加,順時針攪拌,再加蔥姜水,繼續攪拌。
2 肉餡攪拌上勁,放入薑末、鹽、雞精、味精、十三香、料酒、生抽、一點點老抽、香油繼續順時針攪拌。
3 起鍋燒油,倒入小蔥,編出香味倒入肉餡里,攪拌均勻。
4 開始包混沌,包好的混沌下鍋煮,碗中放入香菜、少許鹽、雞精、味精、紫菜、蝦皮、香油、把煮好的混沌放入碗中澆上湯即可。
⑵ 小蘇北混沌怎麼樣好吃嗎
好吃。餛飩作為老少皆宜的美食,做法方便又好吃。,辣油和小餛飩已經是缺一不可的經典搭配了。在南京只要你想吃,隨處都可以吃到,這樣的小餛飩店有很多。尤其是一些小作坊,味道更是絕。
⑶ 南京圖媽餛飩在什麼地方
竺橋新村。根據查詢資料顯示南京圖媽餛飩位於竺橋新村附近,小店門面不大,生意挺好,由一位阿姨打理,很多人來吃餛飩,價格實惠,餡料足。
⑷ 南京哪有柴火混沌賣
近來在1912對面的巷子裡面發現了柴火小餛飩,不過還沒機會吃掉
玉泉路,29中分校,旁邊有個小巷子,量大也好吃
然後就是大油坊巷,第一醫院邊上,斜對面是中華中學,進去後在33號院子門口,有一家混沌鋪,對面是鍋貼,也很好吃,關鍵那家餛飩是辣椒好吃
雨花新村小區里有一家餛飩店(兩個店鋪,一個大一個小),
東大本部正門東側
晚9點以後
十三中旁邊的..
月苑小區這邊有一家安慶混沌
東水關那
來鳳小區的汪家混沌
柴火混沌味道超正!!
⑸ 世界最好吃的混沌在哪裡
就是在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新街口的新街口飯店傍邊的混沌攤!老闆姓劉!
⑹ 中國哪裡的餛飩最好吃
自家做的餛飩好吃。
肉要細碎,菜也要細碎,攪拌要向一個方向,直到看見所有的肥肉變化成絲狀即可.至於配料,多半自選,雞精,香油,蚝油,五香粉,鹽等適量.注意不要加水.
包法:各地包法不同,選購市場賣的餛飩皮即可.一般是1斤皮半斤餡.當然,如果素質過硬可以適量增加餡量.不過,6-7兩也夠了.最方便的包法是,居中放餡,卷兩卷,然後兩翼向中間折一下,倒置擺放整齊.一般是上冰箱速凍層,留著早上吃.一般一斤半的餛飩正好擺滿一層,大約40個.底下一定要墊上塑料薄片,以防止粘底.
⑺ 南京哪有好吃的混沌館和沙鍋店
砂鍋店,我吃的最好吃的是紅山森林動物園東大門那家川味特色砂鍋店,價格實惠而且分量足,絕對的牛肉熬湯,不是調味品調出來的,好吃,都流口水了,嘿嘿
⑻ 南京有什麼好吃的(夫子廟的小吃貴么有沒有好吃的代表)年輕人愛去哪些購物的地方(因為是學生,所以想...
舊時,南京小吃以夫子廟一帶的最盛。大大小小,不下二十餘家。像新奇芳閣、奎光閣、月來閣、蔣有記、雪園、永和園、六風居、五風居、德順居、龍門居等,無一不是有名望的小吃館子。
干絲與燒餅.南京人喜食的小吃品類眾多。如小籠包子、拉麵、薄餅、蔥油餅、豆腐澇、湯面餃、菜包、酥油燒餅、甜豆沙包、雞面干絲、春卷、燒餅、牛肉湯、小籠包餃、壓面、蟹黃面、長魚面、牛肉鍋貼、回鹵干、鹵茶雞蛋、糖粥藕等。其中,干絲與燒餅是南京人最喜歡的大眾化食品之一。市民百姓少它不得,達官顯貴也常拿它來調換口味,因此,當年南京的大小菜館,無不兼營干絲、燒餅。到茶館去吃東西,都是先上干絲,再吃其他,專賣清茶的茶館是沒有的。
南京干絲.是一套獨特的製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干而不碎的干絲,均為豆腐店的特製而成,切絲細、麻油香、醬油上乘(當地謂之「三伏抽秋」醬油)。原先的南京干絲有素湯素煮和葷油肉絲幾種, 民國以後,新品種不斷增加。在清真寺有燒鴨干絲、開洋干絲等;在葷菜館有春筍干絲、冬菇干絲、蟹黃干絲、雞肉乾絲等。
既賣干絲,就要兼賣燒餅,當年南京燒餅以「蟹殼黃」最為叫座。它形如螃蟹,顏色如煮熟的蟹殼。這種燒餅用精白粉作原料,使鹼適中,水溫一定,揉面細致,餡子考究,入爐火候適當,故而,質量不同凡響。 回鹵干與鹵雞蛋 南京小吃,還有回鹵乾和鹵茶雞蛋。回鹵干是薄片的炸豆腐用水回煮。鍋中放上幾撮黃豆芽,以取其細微的清香和鮮味。鹵茶蛋取料貴在新鮮,最講究的是「頭生蛋」。店家將鮮蛋洗凈、煮熟、去殼,並在蛋白之上淺淺地劃幾條刀口,以便透味,入鍋加料烹煮要用文火,煮的時間不能太短。
糖粥藕.它是昔日南京小吃中又一常見食品,每逢入夜,在炒米糖開水、炒元宵、丁當餃子、茶葉蛋等的叫賣聲之後,便傳來隈隈 「糖粥——藕!」的吆喝聲。此粥系一般糯米煮成,既有稠米湯,又顆粒分明。粥中放紅糖,再加大節藕段,食用時,將藕段切成薄片,拌入粥中,藕呈淡紫色,片為深褐色,米粒則呈淡綠色。這便是南京老幼皆好的糖粥藕。它的價錢公道,溫涼適中,清香飄溢,較有甜味,因此,無論春夏秋,作為睡前點心,長期為當地人所樂道。
地道的南京風味小吃
南京因其不南不北的地理位置,造就南京人極其復雜的口味。在這里,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幾乎都能火起來:杭幫菜、四川菜、泰國菜、印度菜……然而不管舶來的菜式有多豐富,有幾樣地道小菜始終是南京人的最愛:一樣樣被拆開來吃的鴨子(鴨頭、鴨脖子、鴨翅、鴨肝、鴨血湯)、神秘的寡婦面、秦淮小吃以及最朴實的豆腐乾絲和燒餅。來到南京,這幾樣東西都是不可不嘗的地道味。
豆腐乾絲+燒餅:地道的古樸味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都」。公元229年,孫權在南京建都。後千餘載,南京又數次成為京都,成為文化涵蘊豐富的歷史名城。諸葛亮嘆曰:「鍾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在這座「帝王之宅」中,南京人至今百吃不厭的要屬豆腐乾絲了,幾乎每家餐館都有出售,其中又以夫子廟一帶賣的最為正宗。在古樸的茶樓上聽風、看水,嘴裡嚼著柔韌的干絲,確實別有一番滋味。干絲大都用雞湯烹煮,盛放在潔白的瓷碗里,呈現出溫香軟玉的質感。會做生意的店家往往會選擇淺淺的小碗,裡面盛的干絲只夠你挑一筷子———不是剋扣斤兩,而是為了讓你仔細品嘗這一口,回味無窮啊。小吃畢竟是小吃,千萬不能當作飯菜———那樣無異於逼迫金枝玉葉的小姐去當干粗活的保姆。但僅僅這一口,足以叫你窒息半分鍾。
除了豆腐乾絲,南京人也愛吃燒餅。燒餅大抵有兩種:酥油燒餅和普通燒餅。後者可以夾著油條吃,還可以蘸著麻油吃。
關於吃鴨:地道的全席味
在南京,最稱得上有地方特色的還是咸板鴨。這個「板」字用得極妙,頗能形容這種腌製品的外形和質感。現在愛吃板鴨的南京人不多了,這里流行的鹽水鴨,味道要比咸板鴨更鮮嫩一些,街頭巷尾到處可以看到賣鹽水鴨的攤檔。
咸板鴨在明清極為有名,那時候腌製得很咸,用句南京話來說就是「死咸死鹹的,打死賣鹽的」。這一方面便於長期保存,另一方面也為了下飯,一隻鴨腿足夠你下肚兩碗米飯。而現在,鹽水鴨主要作為下酒菜。
除了咸板鴨,還有「鴨四件」,即鹵制的鴨翅膀、鴨腳爪。啃起來有點費勁,但因為是運動部位的「活肉」,所以很有嚼頭。
鴨肫干更是一絕。有的南京姑娘嘴饞,甚至把切成薄片的鴨肫干當零食吃,比話梅更有回味。
南京人似乎跟鴨子有緣,把鴨子吃出了這么多花樣。即使單以鴨子為食材,做上一整桌的全鴨宴,也是件十分容易的事。而在眾多的小吃中,鴨血粉絲湯占據著霸主的地位,這鴨血比豬血更細膩溫軟,簡直是入口即化。
寡婦面:地道的土著味
南京最繁華的地方當算新街口。新街口有一家小店,是靠賣寡婦面出名的。寡婦面,聽上去似乎不太吉利,但生意特好。該店門面不大,只夠擺幾張桌子,每次都站滿了等座位的人。很多時候,顧客的隊伍不得不拖到街上去,甚至一直延伸到數十米開外。雖然在排隊,大家卻很有耐心的樣子,似乎為了吃上這一碗面條,即使在風中「罰站」半小時也是值得的,可真夠執著的。
在長長的隊伍中,很多人就是新街口這一帶寫字樓里的白領,還有商廈里的營業員。吃膩了午間盒飯,又不太習慣美式快餐,他們就拐進鬧市的小巷子里,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面,對付一下飢腸轆轆的肚子。可這一吃就上癮了,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寡婦面就火起來了。寡婦面的名稱,也就顯出它的好來了:多麼富有家常味和親和力啊,可見「俗」到家就成了「雅」。
走進店裡,只見牆上掛著一塊黑板,用粉筆寫著十餘種面條的名字和標價,有肉絲面、牛腩面、菜煮麵、陽春面等等。據說其中做得最正宗的是皮肚面。皮肚是南京特色,在外地很難吃到,是將豬肉皮曬干後在油鍋里炸得蓬鬆又酥軟,然後切成條塊做菜料。將皮肚紅燒後做面條的澆頭,就成了皮肚面。面條要做得好了,真能比任何一道大菜都要解饞。寡婦面是很典型的民間產物,雖屬小吃,卻浸透了南京的土著味。
夫子廟小吃:地道的雅緻味
秦淮河可謂金陵古城的文化發源地,從東水頭至西水關全長4.2公里的沿河兩岸,從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譽。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華景象,曾被歷代文人所謳歌。夫子廟位於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夫子廟便是孔廟的俗稱。在這里,你能覓到南京最為雅緻的風味點心。
夫子廟的點心小吃,選料考究、手工精細、造型美觀、風味獨特,興許是源於當年的秦淮畫舫。魁光閣的五香茶葉蛋和五香豆,永和園的開洋干絲和蟹殼黃燒餅,奇芳閣的什錦菜包、鴨油酥燒餅,六鳳居的豆腐撈和蔥油餅,蔣有記的牛肉湯和牛肉鍋貼,瞻園面館的薄皮包餃和紅湯爆魚面,蓮湖甜食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和五色糕團等等,每個老南京幾乎都能毫不費力地報出這些花樣小吃的名字來。點上一份清雅的雨花茶,在這里吃上一份噴香的小點,頓時覺得骨子裡都滲進了那股精緻味兒。唆啦整理
南京著名土特產推薦
咸鴨肫:外形美觀,肉質緊密,具有香、嫩、鮮、脆、不油膩等特點。食時清香爽口,有韌勁,越嚼越香,還有開胃助消化的功能。既可在宴席上作冷盤,又是旅途中的消閑佳品。咸鴨肫煮食簡單,用清水泡軟,置冷水鍋中煮沸,再用文火煮一小時即可。
板鴨:相傳南北朝時,侯景叛亂,包圍台城,梁朝官兵為了守城廢寢忘食。時值初秋,南京百姓便取白鴨洗凈,加鹽和佐料煮熟後,把幾十隻鴨捆一捆,待送至城上時,鴨子已經又干又扁。士兵們開捆煮食的時候,鴨子香氣撲鼻,他們都高興地說,這壓板了的鴨子真好吃,乾脆就叫板鴨吧。素有「六朝風味,白門佳品」之譽的板鴨,從選料、製作到煮食都有一整套傳統方法。煮好後,晾涼切開,皮白肉紅,質嫩味鮮,餘味無窮。
鹽水鴨:又名桂花鴨,是南京久負盛名的特產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鹽水鴨一年四季皆可製作,現做現賣,現買現吃,腌制期短,不宜久藏。此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具有香、酥、嫩的特點,中秋前後色味尤佳。因為鹽水鴨一般在桂花盛開的季節製作,故美名曰「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買一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人的世俗禮節。
雨花茶:此茶因產於南京中華門外的雨花台而得名,以其清雅的茶名、獨特的品質在我國諸多綠茶品種中一枝獨秀,頗具魅力。雨花茶外形猶似松針,細緊圓直、鋒苗挺秀、白毫隱露、色澤墨綠。色澤清澈明亮,滋味鮮爽甘醇,香氣清淡幽雅,葉底嫩綠勻亮。沖泡後,茶色碧綠清澈,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治喘祛痰、除煩去膩等功效。
南京風味小吃秦淮八絕
南京風味小吃(金陵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多達80多個品種。名點小吃有葷有素,甜咸俱有,形態各異,尤其是以秦淮八絕(八道點心)叫絕。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在夫子廟品嘗秦淮風味小吃後,題寫橫幅:「小吃好吃」,亦作「吃好吃小」。
第一絕:永和園的黃橋燒餅和開洋干絲
第二絕:蔣有記的牛肉湯和牛肉鍋貼
第三絕:六鳳居的豆腐澇和蔥油餅
第四絕: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和什錦菜包
第五絕:奇芳閣的麻油素干絲和雞絲澆面
第六絕:蓮湖糕團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第七絕:瞻園面館熏魚銀絲面和薄皮包餃
第八絕:魁光閣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請採納,謝謝
⑼ 去南京必吃美食有哪些可以幫推薦一下么
6月很熱,但熱也要去南京,6月很冷,但冷也要去南京!南京,古稱「金陵」,六朝古都,曾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稱贊!南京有商女不知亡國恨的秦淮河,也有古代最高學府的夫子廟,更有近代偉人國父中山先生的陵寢。但小編今天不探究南京的美景景色以及歷史人文,只為吃吃吃,吃在南京!
吃過混沌和鴨血粉絲湯,那怎麼不去吃牛肉鍋貼了,是一種煎烙的餡類食品 ,以牛肉為餡料,形狀似餃子,但比餃子略細長,用麵皮包成後,放入油鍋中煎至金黃色後裝盤即可食用。這種甜中帶鹹的小吃上部柔嫩,底部酥脆,牛肉餡味鮮美,滋味別具,讓你吃過就會愛上它。小編以前吃過北京的鍋貼特別喜歡,而南京的牛肉鍋貼是南京的美食八絕之一,您肯定不能錯過了!好像比較好吃的蔣記得牛肉鍋貼吧!
除了上面這些,南京還有什錦豆腐澇、桂花糖芋苗、龍袍蟹黃湯包等等好吃的,但你如果您不想找的話,就去夫子廟小吃街上吃,如果想吃正宗的話,那您得下苦功夫了!
最後,來一遍今天的口號,南京有混沌蒸餃小籠包,肚子咕咕叫!鴨血粉絲梅花糕,口水嘩嘩嘩掉!我的心臟砰砰跳,牛肉鍋貼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