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牛的品種那麼多,哪種牛的肉最好吃
牛肉是最有營養價值的肉類之一,它們不僅營養配比更合理,而且口感也相當好。我自己就是一個牛肉愛好者,見到好吃的牛肉就走不動到。牛肉算得上是一種比較高級的肉類,畢竟無論在價格上還是口感上,都遠超豬肉和家禽肉。大家都知道,我國是牛肉進口大國,很多牛肉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但是實際上,我國本土的牛肉,絲毫不比國外的牛肉差。那麼本土的牛肉里,有哪些是值得一吃的呢?下面我就來說一說我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其實我國出產牛肉的地方特別多,每個地方的牛肉都有不同的特色。我個人比較喜歡吃肥牛,尤其是比較喜歡吃肥牛火鍋。所以我推薦的牛肉,相對來說都是肉質細嫩綿軟的。如果喜歡口感比較硬一點的,可以考慮吃耗牛肉哦。
⑵ 什麼牛種的牛肉最好吃
什麼牛的肉好吃,我們常吃的有哪幾種牛
牛肉因其低脂肪口感鮮嫩而受到大家的喜愛。我們常常去市場買肉類的時候,都會少不了買牛肉。牛肉的營養價值也比較高,但是它的脂肪含量並沒有那麼多。因此選擇食用牛肉,也有利於減少脂肪的攝入。然而,你知道什麼牛的肉好吃,我們常吃的有哪幾種牛嗎?
我們常吃的牛肉品種並不多,幾乎都只有黃牛肉。因為黃牛肉比較嫩,並且它的每個部位營養價值都比較高,它的分布范圍也非常的廣。黃牛也有分小黃牛與大黃牛,小黃牛的肉就更加鮮嫩了,用來炒比較合適,做牛排的話可能就沒有那麼有韌性了。所以,當你在超市裡看到不同黃牛肉的時候,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做法而有所選擇的購買。
⑶ 哪種牛肉好吃
如果你也喜歡吃肉,覺得無肉不歡,相信你肯定無法抵擋牛肉料理的誘惑!最好吃的牛肉是哪種?到底誰才是牛肉屆的第一名?除了日本的和牛,澳洲和牛、加拿大牛肉、蘇格蘭安格斯牛肉、紐西蘭牛肉……都是牛肉界的翹楚!今天,TripAdvisor貓途鷹帶你去全球最美味的牛肉餐廳品嘗10種頂級牛肉,一起大口吃肉吧!
1.神戶牛肉
全身白色的夏洛莉牛是法國頂級的肉牛品種,原產於盛產紅酒的勃艮第地區。肉質肥美鮮嫩,每頭牛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在許多牛肉餐廳里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不只適合製作牛排,燒烤、涮肉、蒸煮都不在話下。
⑷ 什麼牛肉最好吃
一、什麼牛的肉好吃,我們常吃的有哪幾種牛
1.黃牛
黃牛可以算得上是最好吃,又是最常吃的牛了。黃牛肉是市場上經常賣的,所以我們常常買的都是黃牛肉。黃牛的分布比較廣,幾乎我國南方北方都有。並且,黃牛的肉比較鮮嫩,骨頭也不會過硬,不會有太多的肥肉。它的功效也是最多的。
2.氂牛
氂牛與一般的牛不一樣地方是它的毛非常多與長,毛色多為黑色、深褐色。主要是由於它生長在我國青藏高原地區,常年溫度比較低,因此毛會非常的多。這種牛在西藏會比較常吃到,可以用於做成氂牛干,不過它的肉比較堅硬。
二、牛的哪些部位比較好吃
1.牛外脊
牛外脊的肉含有一定的油與脂肪,外表有一層白色的,內部會有一小圈,非常的油韌性。這里的肉可以用於製作西冷牛排。
2.牛腩
牛腩肉的韌性是比較高的,這里的牛肉味也是比較濃的。我們也通常會買來做菜,牛腩煲、咖喱牛腩都是不錯的選擇。
3.牛胸肉
這里部分的肉條紋非常多,肉質比較厚嫩。也是非常適合做牛排的,當然也可以直接煎。
我們常吃的牛肉品種並不多,幾乎都只有黃牛肉。因為黃牛肉比較嫩,並且它的每個部位營養價值都比較高,它的分布范圍也非常的廣。黃牛也有分小黃牛與大黃牛,小黃牛的肉就更加鮮嫩了,用來炒比較合適,做牛排的話可能就沒有那麼有韌性了。
⑸ 中國哪幾個地方出產的牛肉比較出名是什麼品種的牛
主產地:河南省南陽市,四川省閬中市、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草原、錫林郭勒盟多倫縣、遼寧法庫縣、安徽蒙城、甘肅張掖市、洛寧縣、榮昌縣、清水縣等。
主要是黃牛和水牛還有短角牛和夏洛萊牛,安格斯牛,利木贊牛。
世界肉用牛主要品種現有40餘個。較著名的除短角牛和夏洛萊牛等外,還有下述品種。海福特牛 最古老的中小型肉用牛品種。育成於1790年。原產地在英國的赫里福特及牛津等地區。早熟易肥,耐粗飼,體格結實,適應性好。全身被毛紅色,僅頭部、頸垂、腹下、四肢下部和尾帚白色,具典型的肉用體型。成年公牛體重 850~1100千克,母牛體重600~700千克。一般屠宰率60~65%。
分有角和無角兩種,後者是在該品種輸入美國後由突變產生的。其他外形均與有角者近似。該品種現廣泛分布世界各地。飼養較多的有美國、 加拿大、 墨西哥、蘇聯、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南非等。中國自60年代開始由英國引進,飼養於內蒙古、新疆、黑龍江、山西、河北等省(自治區)。並用以改良黃牛,效果明顯。
阿伯丁-安格斯牛 簡稱安格斯牛。古老的小型肉用牛品種。原產於英國阿伯丁-安格斯地區。體軀低矮,無角,全身被毛黑而有光澤,部分牛腹下或乳房部有少量白斑。頭小額寬,額上方明顯向上突起。成年公牛體重800~90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早熟易肥,生長快,肉質好,泌乳力較強。但有神經質,較難管理。19世紀自英國輸出,現遍布全世界。
利木贊牛 大型肉用牛品種。原產法國中部。本為役牛。1900年以後逐步轉向肉用,1924年育成肉用牛品種。生長快,肌肉豐滿,且多瘦肉,四肢堅強,體軀結構勻稱。全身被毛紅黃色,四肢內側、腹下、眼圈、口鼻周圍等處毛色較淡,角白色,蹄殼紅褐色。
公牛角向兩側平展,母牛角向前彎曲。成年公牛體重1000~1100千克,母牛體重800~850千克,屠宰率63~71%。除法國外,以美國、加拿大飼養較多。中國1974年開始引進,多飼養於北方地區,其雜交後代產肉和役用能力都有提高。
聖赫特魯迪斯牛 肉用牛品種。原產美國得克薩斯州。育成歷史較短,1940年始才被承認為一個新品種,含有3/8婆羅門牛和5/8短角牛血液。耐熱,具有抗焦蟲能力。生長快,脂肪少,適應性強。全身被毛紅色,短而光亮。耳下垂,皮膚鬆弛,頸部多皺褶,胸垂發達,陰鞘下垂,公牛有明顯瘤峰(圖 2)。成年公牛體重850~1000千克,母牛體重500~700千克,一般屠宰率為65%左右。泌乳力也較高。但繁殖力低,利用年限短。1960年引進中國。
中國原來沒有專用的肉用牛品種。現除利用國外引進品種改良本國黃牛的肉用性能已取得較好效果外,有些地方良種黃牛如秦川牛、南陽牛、梁山縣的魯西黃牛、晉南牛等,也具有較好的肉用能力,可作為選育肉用品種的基礎。
鹵牛肉的做法:
1.買來的牛肉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再充分洗凈,冷水下鍋大火將水燒開,將牛肉的血水充分焯出,大約燒開2分鍾左右盛出,將牛肉用熱水沖洗干凈。
(5)南疆哪些牛最好吃擴展閱讀:
牛肉辨別方法
一看,看肉皮有無紅點 ,無紅點是好肉,有紅點者是壞肉;看肌肉,新鮮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較次的肉,肉色稍暗;看脂肪,新鮮肉的脂肪潔白或淡黃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澤,變質肉脂肪呈綠色。
二聞,新鮮肉具有正常的氣味,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三摸,一是要摸彈 性,新鮮肉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次品肉彈性差,指壓後的凹陷恢復很慢甚至不能恢復,變質肉無彈性;二要摸黏度,新鮮肉表面微干或微濕潤,不粘手,次新鮮肉外表乾燥或粘手,新切面濕潤粘手,變質肉嚴重粘手,外表極乾燥,但有些注水嚴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見到外表呈水濕樣,不結實。
牛肉的禁忌有
(1)不宜食用反復剩熱或冷藏加溫的牛肉食品
(2)內熱盛者禁忌食用
(3)不宜食用熏、烤、腌制之品
(4)不宜用不適當烹制方法烹制食用
(5)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狀腺的牛肉。
(6)不宜使用炒其它肉食後未清洗的炒菜鍋炒食牛肉。
(7)與豬肉、白酒、韭菜、薤(小蒜)、生薑同食易致牙齦炎症。
(8)不宜與牛膝、仙茅同用。
(9)服氨茶鹼時禁忌食用。
(10)印度教徒不食用牛肉。
(11)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不食用動物食品。
(12)有皮膚病、肝病、腎病的人最好不要吃牛肉。
PS:牛肝的禁忌
(1)忌鮑魚、鯰魚。
(2)不宜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
(3)心臟病者不能多吃。
1. 有人認為 當牛肉開始腐爛時的味道最為鮮美。其實這是極為荒唐的說法。雖然在屠宰後的牛肉熟成時期比其他肉類久,但卻因為到店鋪陳設之前,已經完全熟成,而可放在家中的日期只有三四天,整塊肉則以一周為限。同時為了防止氧化而變質,應置於冰箱保存。
2. 一周吃一次 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應少食為妙,否則會增加體內膽固醇和脂肪的積累量。新鮮牛肉每日可80-100g,速凍牛肉配合其他菜可以配用120g,牛肉乾,不宜過多 每日食用不超過50g。腌制牛肉,經過炒可以80g。
水煮牛肉的做法
主料:牛肉、油麥菜。
配料:泡椒、干辣椒段、郫縣豆瓣醬、蚝油、生抽、雞精、姜、蒜、小蔥、花椒、白糖、花椒面、辣椒面、澱粉、油。
1、牛肉切片,加少許水攪勻,待牛肉吸收了水分後再加少許水,再次吸收後依次加入蚝油、老薑粒、鹽、雞精碼味,碼好味後加入澱粉;泡椒、姜蒜、郫縣豆瓣醬切碎(我不喜歡做出的菜里還有整個的豆瓣,所以一般都會再把豆瓣醬剁一剁);油麥菜洗凈切段;蔥切蔥花。
2、鍋內加清水燒開,下油麥菜焯熟後鋪在碗底。
3、鍋內加油(不用太多),油熱後改中火下切碎的泡椒、姜蒜、郫縣豆瓣醬,花椒、糖炒香,再加入干辣椒段再炒一小會兒(加早了會炒糊的)。
4、料炒好以後加一碗水(飯碗),再加雞精、生抽調味。
5、水開後用筷子劃入碼好的牛肉(千萬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那樣牛肉成塊,有些沒熟有些就老了),不要攪拌,以免脫漿渾湯,如果有水沒淹到的牛肉,用鍋鏟壓一壓就好了。
6、待水再次開起,牛肉變色,就可以了,起鍋倒入鋪好油麥菜的碗里,撒上花椒面及辣椒面。
7、鍋內倒少許油燒熱,澆在撒好花椒面辣椒面的牛肉上,哇,劈劈叭叭,香味撲鼻,再撒上蔥花開吃。
仔姜牛肉的做法
主料:牛肉、仔姜、鮮小米椒。
配料:泡椒、蒜、蚝油,水澱粉,雞精。
1、牛肉切絲加蚝油、雞精、鹽碼十分鍾,再加入水澱粉;仔姜、泡椒、鮮小米椒、蒜切絲。(左側的是鮮小米椒,右側是泡椒,嘿嘿,切出來看著一樣的)。
2、鍋里加油(稍多一些),油熱後下牛肉劃散(火一定要大,油一定要熱,要不肉就老了)。
3、牛肉基本變色後,加入泡椒、蒜炒香。
4、加入仔姜、鮮小米椒翻炒調味起鍋。
醬牛肉的做法
鍋中做水,燒開放入牛肉(最好是前腿牛腱子,切成10cm見方的塊),煮開,撈出牛肉,用冷水浸泡。
2. 重新用一隻干凈的鍋,放入清水加熱,放入大料、花椒、桂皮、香葉、蔥、姜、生抽、老抽、糖、五香粉,然後放入牛肉。
3. 大火10分鍾後,轉小火,一直到肉熟(可以用筷子扎透就OK了)。中間的時候放鹽調味,如果一開始就放我覺得肉會容易硬,放的太晚又不入味,所以我一般都是在肉快熟的時候放鹽。
4. 撈出牛肉在一個盤子里,放置晾涼至常溫,鍋中的湯料不要處理。
5. 將湯料加熱,把放涼的牛肉重新倒入湯中,再小火煨制20分鍾,關火前加些雞精。
6. 將煮好的牛肉篦湯撈出,放在盤中放置到常溫,再放入冰箱存放就可以了。
涼置過的醬牛肉會很好切。
⑹ 什麼牛的肉最好吃`
牛分黃牛、水牛、氂牛、乳牛四種,其中以黃牛肉為最佳。黃牛肉的顏色一般呈棕紅色或暗紅色,脂肪為黃色,肌肉纖維較粗,肌肉間無脂肪夾雜。犍牛肉肌肉結實柔細、油潤,呈紅色,皮下有少量黃色脂肪,肌肉間也夾雜少量脂肪,質量最好。犢牛肉呈淡玫瑰色,肉細柔鬆弛,肌肉間含脂肪很少,肉的營養價值及鮮味遠不如成年的牛肉。母牛肉呈鮮紅色,肌內較公牛肉柔軟。老的母牛皮下往往無脂肪,只肌肉間夾有少量脂肪。此外,南方的水牛肉,肉色比黃牛肉暗,肌肉纖維粗而鬆弛,有紫色光澤。脂肪呈黃色,乾燥而少粘性,肉不易煮爛,肉質差,不如黃牛肉。按烹調的需要,牛肉 除頭、尾、蹄及下肢以外,分為16個部位。 1、脖頭即牛頸肉。肉絲橫順不規則,韌性強。適於制餡。 2、短腦在扇形骨上方,前邊連著脖頭肉,層次多,間有脂膜。適於制餡。 3、上腦位於短腦後邊,脊骨兩側,外層紅白相間,韌性較強,里層色紅如裡脊,質地較嫩。適於熘、炒和餡。 4、哈利巴包著扇形骨的肉,外麵包著一層堅硬的筋膜,裡麵筋肉相連,結締組織多。適於燉、燜等。 5、腱子肉即前後腿肉。前腿肉稱前腱,後腿肉稱後腱,筋肉相同呈花形。適於燉、燜、醬等。 6、胸口兩肢前腿中間胸脯肉,一面是脂肪,一面是紅色精內,纖維粗。適於熘、扒、燒等。 7、肋條位於肋條骨上的肉,肉層較薄,質地較嫩。適於清蒸、清燉及制餡。 8、弓扣即腹部肚皮上的肉。筋多肉少韌性大,彈性強。適於清燉。 9、腰窩兩條後腿前,緊靠弓扣後的腹肉。筋肉相連,適於燒、燉等。 10、外脊上腦後中脊骨兩側的肉。肉質細嫩,可切片、丁、絲、適於熘、炒、炸、烹、爆等。 11、裡脊脊骨裡面的一條瘦肉。肉質細嫩,適於滑炒、滑熘、軟炸等。 12、榔頭肉包著後腿骨的肉,形如榔頭。肉質較嫩,是切肉絲的婦原料,適於熘、炒、炸、烹等。 13、底板肉兩側臀部上的長方形肉。上部肉質較嫩,下部連著黃瓜條,肉質較老,適於做鍋包肉。 14、三岔肉又稱米龍。臀部上側靠近腰椎的肉。肉質細嫩,適於熘、炒、炸、烹等。 15、黃瓜肉連著底板肉的長圓形內。肉質較老,適於焦熘、炸烹等。 16、仔蓋即臀尖上的肉。肉質細嫩,宜切丁、片、絲,適於滑炒、醬爆等。
⑺ 新疆最好的牛羊肉在哪裡
巴里坤的羊肉為什麼好?
都說天下 美食 必定出自於美景之地,這話一點也不誇張:脆滑可口的黑木耳產自東北山林,大閘蟹出自碧波浩淼的陽澄湖,入口細膩的黃花魚來自風景怡人的海濱大連,那麼,味道最好的羊肉之一自然非巴里坤草原莫屬了。巴里坤小城是被青山草原圍繞著的,草原上的草嫩綠多汁,總是引得羊兒食性大開,不吃得肚子滾圓它們巴里坤盆地天然草場富饒,自然環境優美、無污染,盛產幼稚羊肉,在巴里坤流傳一句順口溜「巴里坤的羊喝的礦泉水,吃的中草葯,肉鮮味道好。」與其他地方的羊肉相比具有肉質細嫩,適口性好,膻味小,香味和鮮味濃郁的特點
巴里坤縣生長著一種叫哈薩克羊的羊種,是我國珍貴的畜禽遺傳資源之一,科研人員經過檢測,發現這種羊肉中蛋白質、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尤其是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這三種不飽和脂肪酸,遠高於一般羊肉品種,而它的短鏈脂肪酸的含量較低,這或許正是它膻味很小,甚至讓人感覺不到的原因。
不過,膻味並不是潛藏在羊肉的脂肪中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保藏方式以及加工方式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原本膻味很小的羊肉,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變得很重。
新疆人就是大口吃肉長大的,餐桌上頓頓都離不開肉,逢年過節牛羊肉都是不是按公斤買了,家裡基本上一買就是一直羊、半頭牛。新疆地大物博,哪裡有大草原,哪裡就有游牧民族,自然也就「風吹草低見牛羊」。我重點說一下新疆羊肉吧,從東疆哈密的巴里坤羊到西邊塔城的巴什拜羊,從北疆的阿勒泰的大尾羊到南疆環塔里木盆地周邊的減灘羊、荒漠羊,可以說是舉不勝舉,好吃的是一個賽一個。新疆好吃的羊肉很多,說不上哪裡最好,各有特點吧。
巴里坤
巴里坤縣地處新疆東天山北坡,地處高寒濕地的巴里坤草原,牛羊終年享受著自然草原的賞賜,品味著無數的野生珍寶,牛羊肉稱為肉中珍品。巴里坤盆地天然草場富饒,自然環境優美、無污染,盛產幼稚羊肉,在巴里坤流傳一句順口溜「巴里坤的羊喝的礦泉水,吃的中草葯,肉鮮味道好。」與其他地方的羊肉相比具有肉質細嫩,適口性好,膻味小,香味和鮮味濃郁的特點。
巴什拜羊
巴什拜羊是裕民縣當地的野生盤羊和土種羊雜交培育出的名優小畜品種,當年羊羔平均每日可增重300克左右,其骨肉比例為1比5,產肉率達56%,具有纖維少、脂肪度低、肉質細嫩、口感佳等優點,深受人們的青睞。其鮮嫩多汁的口感,讓人吃了無法忘懷!目前,裕民縣巴什拜羔羊肉已遠銷上海、廣州、深圳、山東和出口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等地。來塔城,可別忘記品嘗美味的巴什拜羊肉哦!
阿勒泰的大尾羊
阿勒泰大尾羊體格高大健壯、形態如牛、尾大如盆。阿勒泰地區擁有天然的草場,阿勒泰羊,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大尾羊,主要以天然植被為飼料,因其肉質鮮美而成為新疆各族人民喜歡的肉類食品之一。因為阿爾泰山上千百種大補的中草葯和山花野菜,大尾羊要逐水草,大尾羊在沒有盡頭的路上,不停地遊走,所以吃得盡是這種名貴的中草葯材。
麥蓋提羊
麥蓋提羊又名刀郎羊,是當地土種羊與阿富汗引進的瓦格吉爾羊雜交,經過麥蓋提縣當地農牧民上百年的精心選育而成。產於昆侖山下葉爾羌河流域麥蓋提縣,是很久以前居住在絲綢之路的刀郎人從南來北往的客商手中引進的不少域外品種,該品種羊耳大、鼻樑高、毛色略紅、肉嫩多汁無膻昧。刀郎羊肉還昌育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強骨健體、祛風寒等保健切效。
細毛羊
細毛羊原產於新疆伊犁地區鞏乃斯種羊場,不僅產毛量高,而且羊肉細嫩味美,很受各族人民喜歡。來到伊犁的人們在品嘗細毛羊的羊肉後,都會贊不絕口地說:「伊犁的羊吃的是中草葯,喝的是礦泉水。」 新疆細毛羊適應性強,耐粗飼,放牧抓膘性能好,增重快。
在新疆托克遜縣伊拉湖那裡的黑羊肉,特別好吃。南疆跑大車都吃過,特別好吃。
全疆各地的羊我都吃過,從阿爾泰塔城的巴什拜羊到伊犁天山深處的特克斯、鞏留、那拉提的羊,北疆地區這三個地區號稱新疆的肉庫糧倉。那裡的牛羊馬比其它地方的都大一號,以放養為主,那裡有新疆最好的牧場,所以說牛羊吃的是中草葯喝的是礦泉水,木壘、巴里坤是古絲綢最重要糧道,那也產優質的小麥和巴里坤羊,以延續了千年。南疆大多是沙漠,牛羊多以耐鹼性植物為食,如和田地區皮農場的烤全羊跟新疆所有地方不一樣美味獨特。農十四師一牧場屬半乾旱高山牧場,羊肉也極鮮美。
因南北疆地域不同差別很大,又分不同民族,北疆主要牧區是以哈薩克、蒙古人。南疆要是維吾爾、柯爾克孜、塔吉克人。羊肉的吃法也是千差萬別。有些最簡單、最原始的吃法內地人想都不可能想到。大美新疆只到過才能了解當地的食文化。
新疆三山夾兩盆地形,在山區或草原上放牧著牛羊,各地牛羊肉各有千秋,以羊肉為例,主要有:
1、阿勒泰大尾羊
阿勒泰大尾羊約有1200年以上的 歷史 ,處於新疆之北,氣候偏冷,所以它們身體里的脂肪含量偏高,肉質較緊實,特別適合做成烤全羊。
2、刀郎羊
南疆麥蓋提縣的刀郎羊發育的較快,體型也較大,是阿富汗瓦爾吉爾肥尾羊與當地土種羊雜交出來的品種。南疆麥蓋提縣的刀郎羊肉質嫩、無膻味,特別適合用清水燉著吃,其口感肥而不膩,適口性強。
3、巴爾楚克羊
巴爾楚克羊具有耐熱、耐旱、耐鹽鹼和肉質好的特點,是新疆喀什地區巴爾楚克城的優良品種。
4、塔城巴什拜羊
塔城地區的巴什拜羊是雜交出來的瘦肉型新品種,爆炒後再食,肉的口感會更好。
5、黑頭羊
黑頭羊被稱為巴音布魯克草原的活化石,是羊中極品,肉質細嫩易消化,並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與維生素。草原牧民平時喜歡用它們燉湯喝,羊肉白嫩,湯色亮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這個問題很早以前就有人關注,那時還沒有這些傳媒暗示這個課題。當時的研究人群主要是司機,國土資源調查人員,大地測繪人員……它們有這個條件,走遍新疆各地,尤其是去過旮旮旯旯小地方。很早就有人鬧不明白為什麼新疆最好吃的羊肉不在伊犁,阿爾泰,塔城……等這些水草豐美的的地方,這里喝的是純凈的冰川雪水其它條件也非常優良,沒有道理啊?經過廣泛對比,好吃的羊肉都產在廣袤戈壁的稀疏綠洲上,那裡有小徑流的河流,鹽漬濕地,低鹽度湖泊,這樣一個生態環境產出的是低鹽度植被和低鹽度飲水,完全不同於伊犁,阿爾泰等地的清流濕地和草場。低鹽度濕地和低鹽度湖泊的隔壁區都有當地交口稱贊的好羊肉,如巴里坤,伊吾縣鹽池鄉,阿克蘇柯坪縣,沙雅縣,和田地區策勒縣,於田縣,托克遜縣葉拉湖鄉……等等。為什麼草料和飲水含礦物質牛羊肉就特別好吃?我們想一想海魚為什麼要比河魚好吃,不僅是它含鹽,還因為水裡有其它礦物質 冰川雪水裡是沒有的。海魚和河魚的差別,就是這兩種羊肉的差別。
我覺得啊,說什麼什麼地方的牛羊肉好啊,說的很籠統,都知道散養的牛羊肉質比飼料喂得牛羊肉質要好,那就要看看你吃的牛羊肉是不是飼料喂的了,看肉質不就看出來了,再不行你就聞聞膻味大不大,或者買少一點,吃一吃行不行,不就行了。符合自己口味的,就是最好的。
塔城
⑻ 牛最好吃的部位排名
牛最好吃的部位排名:
1、五花腱。後腿內側的兩小條即為五花腱,彈性豐富,極致新鮮,由於肉里包筋,脆爽十足!每300斤僅有1斤,可謂口口金貴。
2、吊龍。即牛裡脊,是附於裡脊外的一層肥瘦均勻的嫩肉。其特點是肥肉不膩,鮮甜彈牙,瘦卻不柴,肉汁飽滿,可謂登峰造極的無上美味。
3、匙柄。位於牛肋骨之下,無論肥瘦,中間會有一條明顯的肉筋紋路,入口柔軟又超彈,極有拉伸感。
4、胸口朥。牛心臟旁的一塊脂肪,看起來白白一片片,屬稀有部位,大而肥的牛才有。新鮮的胸口朥呈白色,較有嚼勁,肥而不膩十分脆爽。
5、肥胼。在整頭牛身上僅佔百分之八的量,只有熟練的師傅才能將其分解剔出,特難得!牛腹部的夾層肉,肥瘦各一層,吃著肥香又飽滿。
6、雪花。所謂「雪花」,是脂肪沉積到肌肉纖維之間,形成明顯的紅、白相間,狀似大理石花紋的牛肉。肥瘦相間,口感柔潤,極為鮮嫩,肉中上品。
7、牛舌。每頭牛僅有一牛舌,肉量可顯珍貴。與牛肉的口感不盡相同,但長期咀嚼嫩草形成了牛舌別樣的柔嫩質感,軟中帶韌,韌中含滑。
8、匙皮肉。也稱匙仁,位於牛脖仁下方的部位,接近肋骨,因為連著脖子,筋肉結實,肉中間常穿插著細筋,脂肪含量高,非常鮮嫩。
9、腳趾肉。俗稱三花腱,這塊肉位於上臂,稱為前腿肌腱,位於肩胛骨里側,有粗筋通過,肉質酥脆,汁水鮮甜。
10、嫩肉是位於臀腿部位的肉,產量較大,甜度高,一般會切的比較厚,涮之前滴幾滴油拌勻一下,軟嫩滑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