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澳門好吃的牛雜在哪裡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澳門好吃的牛雜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1-08 08:50:08

Ⅰ 澳門有那些好吃的特產

安德魯蛋撻,來澳門怎麼能不吃一下葡式蛋撻呢,這也是我每次去澳門必打卡的小吃了,雖然有時自己也在家做過蛋撻,但和澳門的安德魯蛋撻比起來總感覺少了什麼。就我的經驗而言,我覺得它的撻皮很酥脆,撻液烤的有點微微黑焦,看著就蠻誘人的,吃起來更是那種濃而不膩的奶香味,不過最好是盡快趁熱吃,之前有次我放到盒子里打包回來的,不夠酥脆了。


恆友咖喱牛雜,其實說實話,雖然感覺動物的內臟不是太健康,但每次總是忍不住要吃一下。澳門的牛雜很出名,店也很多,我上次是在官也街的恆友吃的,算是一家老字型大小,感覺他們家牛雜的味道比較濃郁一些,咖喱湯底的,據說只有在這里才能吃的到呢。滿滿一碗牛雜都是大塊的,真材實料。

Ⅱ 3天2夜,帶你吃遍澳門地道美食

一說起澳門,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那首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是燈紅酒綠揮金如土的 娛樂 城,還是好吃的葡式蛋撻?在沒去澳門之前,我對澳門的印象是很淺薄的,等在澳門逛吃了3天,我就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這是一個充滿包容性的城市,一個讓你覺得舒適的城市。不管是人文氛圍,還是多樣 美食 ,都讓人流連忘返。「友善」是我對這個城市最大的印象。



當我走在街頭看路標時,當地人會主動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還會熱心地幫我指路;當我需要換零錢乘公交車時,便利店的老奶奶也會笑呵呵地幫我換零錢;當我們在酒店詢問如何看煙花表演賽時,禮賓部的小夥子趕緊拿出酒店准備的地圖,用筆畫出煙火表演的位置、哪裡是最佳觀賞角度,從酒店乘幾路車可以到達……旅行中收到這么主動的幫助,一開始讓我「受寵若驚」,也許是之前旅行中都是自己被動解決問題,而這次在澳門卻有那麼多伸出援手的當地人,這讓我對這個城市好感倍增。



所以,在澳門這3天,我們始終都保持著好心情,逛街吃飯都是樂呵呵地,最後走的時候還有點不舍,感覺之後還會再來。這大概就是澳門的魅力。我想通過我分享的經歷、我走過的街區、我吃過的 美食 等,來給大家還原一個我眼中的澳門。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去親身體驗一下,想必你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我們最初想去澳門,是想看澳門的煙火表演,吃點澳門 美食 。最後沒看成煙火,但是吃了不少 美食 。不得不說,澳門的 美食 也是挺多元化的。因為澳門曾被葡萄牙統治過,所以澳門留有很多葡國菜,在大型 美食 記錄片《風味人間》里也曾介紹澳門的葡國菜,大家可以去看看。葡式蛋撻是我們最熟知的葡萄牙甜品,在澳門最著名的葡式蛋撻店其實還有一段愛恨情仇的故事。另外港澳都有很多老式茶餐廳,在這些茶餐廳吃的就是一種懷舊的氛圍。澳門豪華酒店裡也有相當精緻的中法創意料理,我們就曾在很珍珠二鑽餐廳巴黎軒里吃了一頓相當美味的創意菜。當然,澳門街頭還有很多特色小吃, 比如豬扒包、魚蛋、牛雜等。這些 美食 我也都會在游記里一一介紹。



瑪嘉烈蛋撻就在我們住的葡京酒店附近,在殷皇子馬路上走的時候,遇到路口的六福珠寶店鋪時,就能看到瑪嘉烈蛋撻樹立在街邊的牌子,跟著牌子指示走到小巷裡,看到排隊的人群,就到了瑪嘉烈蛋撻店。



澳門有兩家蛋撻店比較有名,一家是瑪嘉烈蛋撻,一家是安德魯餅店。安德魯和瑪嘉烈原是一對夫妻,先創立了安德魯餅店,後來兩人離婚,瑪嘉烈出去創立了自己的蛋撻品牌,兩家成了競爭對手。瑪嘉烈還把葡式蛋撻方子賣給了肯德基。這次來澳門,我們先吃了瑪嘉烈蛋撻,感覺非常好,蛋撻外皮酥脆,裡面蛋液飽滿,吃起來很滑嫩,奶香十足,而且沒那麼甜,很順口,吃完很滿足。肯德基的蛋撻雖然用了瑪嘉烈的方子,但是明顯沒那麼好吃,一個是蛋液太少,不厚實,一個是蛋撻不夠嫩滑,還有點干。想吃純正蛋撻還是得吃現做的瑪嘉烈蛋撻。雖然排隊人很多,但是絕對物超所值。後來我們又吃了安德魯蛋撻,我覺得安德魯蛋撻過甜了,有點膩。相比之下,還是瑪嘉烈蛋撻更好吃。不過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建議大家都去嘗一下,比較一下。這家店除了蛋撻,也賣咖啡奶茶三明治等,想吃簡餐也可以在這里。


小建議:這家店購買蛋撻流程是,先排隊付錢,再拿著小票去另一邊排隊取蛋撻。如果是兩人一起來買蛋撻,可以一人去交錢的隊伍,一人去取蛋撻的隊伍,這樣,等一人交錢完畢,也能盡快取走蛋撻啦。另外,蛋撻要趁熱吃哦,滑嫩嫩,熱乎乎的,口感最佳,吃到最後的蛋撻皮還有點微咸,嗯,美味!



瑪嘉烈蛋撻實用信息

地址: 新馬路馬統領街金利來大廈17B地鋪

營業時間:周一、周二、周四、周五8:30-16:30,周六、周日10:00-18:00。

參考價格:10澳門幣1個蛋撻,55澳門幣6個蛋撻

菜單價格表參考:



吃了蛋撻,還得吃個正式早餐。瑪嘉烈蛋撻旁邊就有兩家餐廳,我拿出手機,先上網查了一下這兩家店的評分,之後選了一家吃早餐。



安德魯餅店的葡式蛋撻很有名。早期安德魯和妻子瑪嘉烈一起創立了安德魯餅店,安德魯葡式蛋撻變得出名。後來兩人離婚,瑪嘉烈出去創立了瑪嘉烈蛋撻品牌,兩者打起來擂台。這兩家的蛋撻我都吃過了,相比較而言,瑪嘉烈蛋撻更符合我的口味,蛋撻內里很厚實,也很嫩滑,還有奶的香甜。而安德魯蛋撻雖說也很厚,但是嫩滑度差了一些,有些水的感覺,而且過分甜了,是那種糖的甜,而不是奶甜。所以我更喜歡瑪嘉烈蛋撻。

安德魯餅店因為名氣很大,所以排隊人很多,從店鋪一直排到了橋上,我們等了好久,大約40分鍾才排到。如果不想等,距離河邊店鋪左側100米還有外賣台,人少,可以去買。不過很多人都是想在河邊吃蛋撻,看貢多拉船從河邊游過。也可以一個人排隊買蛋撻,一個人先去等位。



除了蛋撻,店內也賣飲品,比如咖啡、奶茶、果汁等,價格在20到30澳門幣不等。



新鮮出爐的安德魯蛋撻,可以看到蛋撻表面的焦糖點,迫不及待咬一口,也是滿口留香。甜品讓人愉悅。可惜瑪嘉烈蛋撻珠玉在前,讓我覺得安德魯蛋撻沒有那麼那麼驚艷了。當然還是建議大家自己去品嘗判斷哦。



這家餐廳是平價葡國餐廳,價格不算貴,很多人推薦。就是餐廳在山上,位置有點難找,我們是沿著哪吒廟斜巷 ,一直往上爬山,等看到哪吒廟,往右拐就能看到店面了。我們下午1點去的,門外已經很多人在排隊了,我們進門叫號,店員在小本子上寫下預訂人的姓和用餐人數,然後等店員叫名字就好。等待期間,我們就看菜單選菜。我們等了大約20分鍾,就進到店裡了。



餐廳分兩個用餐區,桌子比較小,但是客人都坐滿了。我們點了薯絲炒馬介休(88澳門元)、葡式咖喱崩沙牛腩配麵包(78澳門元)、薰衣草奶茶(18澳門元)、木糠布丁(22澳門元)、可樂(11澳門元),一共217澳門幣。其中馬介休是葡國特色腌制鱈魚,薯絲炒馬介休價格也不低,但是個人感覺這道菜性價比略低,因為裡面大多是薯絲(炸得細細的土豆絲)、炒雞蛋、臘腸和洋蔥,馬介休的數量非常少,而且菜品略微偏咸,不過算吃個新鮮吧。


葡式咖喱崩沙牛腩真心推薦,葡國咖喱並不辣,但是咖喱那種復雜香料的味道又很濃厚,牛腩燉得超爛,跟咖喱融為一體了,配著熱乎的豬仔包(沒有豬,是麵包)吃,非常美味。別看這咖喱顏色不咋地,但是味道超贊的,配米飯吃也可以哦。



我還好奇點了杯薰衣草味道的熱奶茶,emmm……味道很奇特,但是也還能入口,滿足了我的好奇心。最後甜品是木糠布丁。木糠布丁也是澳門特色甜品了,一般甜品店裡都會賣,甚至連奶茶都可以放木糠。這里的木糠是指那種很細膩的餅干碎,類似巧克力粉,又比巧克力粉更粗一些。布丁的口感是滑滑的,奶味很濃,布丁上面撒的木糠又是微粘的細滑的顆粒感,口感層次豐富,一口咬下去,滿滿的幸福感。總體來說這家餐廳還不錯,而且我們用千元大鈔結賬,也順利換到了零錢。



這家店名氣很大,據說在葡國總統訪問澳門時該店創始人曾表演過竹升壓面。白天這家店人很多,晚上人少一點,不用排隊等位。菜單很有趣,上面寫著「無酒安能邀月飲,有錢最好食雲吞」,鮮蝦雲吞也是這家招牌,不過我想吃面。


店裡的面都是竹升面。竹升面是廣州的一種麵食,就是用竹升(大竹竿,因為竿字音不吉利,改成竹升)壓打出來的一種細面條。這種細面很有韌勁,不容易短,略硬。我點了招牌蝦子撈面,黃色面上是密密的蝦子,用筷子攪拌均勻吃。這是乾麵,所以拌起來有點費勁,而且容易坨在一起。店員會送一個湯,估計是煮麵湯,配著乾麵吃不會噎著。其實蝦子撈面量並不大,味道也是挺清淡的,有時候會覺得蝦子像調味料顆粒一樣黏在口腔上,必須喝湯沖下去。所以這感覺也不是特別好。我個人喜歡吃面,這個細面也是我喜歡的類型,就是太幹了,讓人受不了。所以我覺得鮮蝦雲吞面可能會更好吃一點,畢竟有湯。



另外招牌蝦子撈面78澳門元一份,價格不低,這樣一看,性價比就有點低了。鮮蝦雲吞面好像是48澳門元。我們還點了紅豆冰是23元。最後結賬是111澳門元。我們直接付款了,也沒多想。後來一想,價格好像對不上。然後我就想起來之前看過黃枝記的評價,是說最後結賬會另加10%服務費。我一算還真是,78+23=101元,加10%服務費,一共111元。只是這服務費也沒提前說,或者說我們沒在菜單上看到,也是挺有些莫名其妙的。而且黃枝記給客人的下單條,上面只有菜品,是沒有菜品價格的,也沒有總價,這也是奇怪的一點。其他餐廳一般下單後給你的單子就寫明了每個菜品多少錢,合計多少錢。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套路,也可能怪自己眼瞎沒看到服務費提示,總之也就這樣了。



巴黎軒餐廳位於澳門巴黎人巴黎鐵塔6層,是鐵塔里唯一的一家餐廳。外國有米其林,中國有黑珍珠餐廳排名。巴黎軒就被評為黑珍珠二鑽餐廳,二鑽餐廳是情侶必去餐廳。這家餐廳因為就在鐵塔裡面,所以客人能親身感受到鐵塔內部建築的復雜與宏偉,而落地玻璃窗又提供了極佳的觀景視野,讓用餐的客人在法式優雅的環境中,盡享中法創意菜品。人均差不多500澳門幣。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巴黎軒在鐵塔6層,就是巴黎鐵塔有玻璃窗的那一圈位置。但是客人需要通過室內5層餐廳入口進入,然後有專人帶客人乘電梯上到6層。餐廳需要提前預約,晚間有兩個預約時段,一個是下午6點到8點,一個是晚上8點以後。我們預約的就是下午6點到8點的時段。


乘電梯上到6層後,會穿過一個玻璃走廊,這個走廊自帶ins風,是最佳拍照地。



之後服務生帶領我們就坐,擺放好餐具。我們趁此機會看了看餐廳環境。



餐廳內的裝潢是低調奢華的法式風格,而鐵塔內部暴露的鋼結構則顯得粗獷而宏偉,兩者處於同一空間,竟然意外地和諧。落地玻璃窗帶來極好的採光,也讓我們能看到外面極佳的風景。外面的人抬頭看鐵塔,我們在看外面的人。法式優雅與鋼結構的直白,相得益彰。



新鮮的海鮮展示。



餐盤已擺放整齊。


巴黎軒有黑珍珠套餐,888澳門幣+10%服務費,我們先看了一下菜單,覺得還是單點菜品比較好。菜單上標注有鐵塔符號的菜品是餐廳特別推薦。


上菜前,餐廳先送了開胃小品,洛神花酸梅湯凍。擺位精緻,看起來也是很迷你,一勺子要下去,酸梅湯就爆裂炸開在嘴裡,酸酸的口感,很開胃。


我們還點了餐廳非酒精的飲品,叫巴黎之戀這種,大部分是不同水果混合的飲品,果味很濃厚。


法國吉拉多生蚝,海中貴族,肉質肥美,帶有堅果味。新鮮生蚝,冰鎮著,還帶著海水的鹹味。


冰鎮海鮮都會配上秘制配料及醬汁。


紅燒牛肋骨,巴黎軒的推薦菜之一,味道真的很驚艷。牛肉已脫骨,肉質鮮美,醬汁肥厚,滿口留香。擺盤精美,賞心悅目。


尼泊爾高山岩米金湯煮菠菜苗。岩米是生長在中國-尼泊爾交界的洛子峰上的一種古老植物,因生長在岩石縫隙里而被叫做「岩米」,營養價值高,吃起來是那種Q彈滑滑的口感。菠菜苗很嫩,吸收湯汁以後,口感咸香。


黯然銷魂黑豚叉燒伊面。這個名字起得很帶勁,黯然銷魂面,吃起來倒沒有黯然銷魂,反而越吃越開心。上面鋪的一層叉燒,醬汁鮮亮,口感香甜微咸,很有嚼勁。中間鋪著一層薄薄的蛋餅,嫩嫩的,滑滑的。下面是炒的油亮的伊面,面條勁道入味,醬汁色澤很深,吃起來咸香,很合我們的胃口。


黑松露流沙芝麻球。外面一層厚厚的脆脆的芝麻,裡面是熱乎乎的滑動的甜餡料,上面點綴著金箔。一口咬下去,脆的芝麻,軟甜的餡料,融合在嘴裡,滿滿的幸福感。剛好今天是中秋節,餐廳還送了蛋黃月餅,切得小塊,也很美味。


菜品是一道一道上的,在我們等菜的時候,發現玻璃窗外有閃光。原來鐵塔每晚會有燈光表演,每15分鍾一次,鐵塔上的燈光會隨著音樂不斷變換,餐廳也會震得輕微響動。


大利來豬扒包也是澳門比較有名的豬扒包店,很多游記里都有推薦。這家小食外賣店就在大三巴牌坊樓梯下來右轉的路上,很多遊客都來品嘗。單點豬扒包是48澳門幣左右,我們買了豬扒包+軟飲,套餐價49澳門元。這里澳門幣、港幣和人民幣是1:1:1通用的。


新鮮的豬扒包很燙,一整塊帶骨頭的肉,微咸,肉很細嫩,又有嚼勁,麵包也軟軟的,搭配起來吃,不會覺得柴,那肥厚的肉感咀嚼起來很有勁。




這家餐廳就在瑪嘉烈蛋撻店旁邊,我們是買完了蛋撻,來這里吃早飯。這家店鋪在 美食 app上顯示是20多年老店,看起來還不錯,主打炸魚片和牛腩面或飯、三明治、奶茶等。看店鋪牆上寫著「全澳只此一家有炸魚片供應。師傅以秘制材料將魚片腌制一晚,然後入油,中火慢炸,炸出的魚片色澤均勻,非常香脆」,看起來是獨家製作菜品。


我們點了牛腩飯(45元)、炸魚片面(24元)。牛腩像鹵味,肉比較大塊,鹵得很入味,比較下飯,搭配蔬菜一起吃也比較 健康 。炸魚片很脆,也很香,就是吃幾片就覺得有點油膩了,可以泡著面湯吃,會軟一些。面也是竹升面那種細面,很有嚼勁,我喜歡。鴛鴦奶茶喝起來有點像炭燒咖啡,味道微苦,奶味不重。檸檬可樂就是自己把灌裝可樂倒入裝有新鮮檸檬片的杯子里,自己製作。總體還可以。



注意:店裡不能吃其他店鋪食物,比如買了隔壁蛋撻,最好吃完再進來。只收現金。



2018年米芝蓮街頭小吃,也是澳門很有名的甜品店,店裡的紅豆雙皮奶最受歡迎。這家店是上下兩層,座位也比較擠,食客也挺多,只接受現金付款。紅豆雙皮奶可以選冷熱,我選的熱飲。雙皮奶的奶味非常濃厚,吃完都是唇齒留香的感覺,微甜,並不膩,上面的紅豆煮的糯糯的,倒是挺甜的,兩者搭配一起吃,是正正好的香甜。


檸檬茶就比較簡單了,店員直接拿過來一小壺茶和一個金屬杯,金屬杯里有現切的檸檬片。食客自己拿茶水沖檸檬片,自給自足。茶味非常重,檸檬片擠壓一下又很酸,味,算是名副其實的檸檬茶。



恆友魚蛋也是家網紅小吃店,有很多分店,開在大街小巷裡,所以不拘哪個地址了,看到哪裡有,就去吃好了。我們點了咖喱魚蛋,魚蛋挺有嚼頭,但是我覺得味道有點淡,不是很咸,咖喱醬汁只是掛在魚蛋表面,並不是很入味。只是走在街上看到遊客捧著小盒子吃得熱氣騰騰,實在是太吸引人了,自己也想嘗試一番。很多小吃都是自己嘗了才知道味道是否可口。另外這家店總是挨著錦華牛雜店,也是熱氣騰騰的煮味店。





咖喱牛雜也是澳門街頭比較常見的一種小吃,咖喱可以選不辣的,也可以選辣的。一般是把牛雜(牛腸、牛肚、牛百葉、牛肺等)放在一起熬煮,然後撒上咖喱醬一起吃。現點現剪現吃。我們點了精選牛雜20澳門元,排隊排了有一會兒,然後店員在湯汁里撈出來大塊牛雜剪成小塊,再澆上咖喱醬,這份咖喱牛雜就新鮮出爐了。我不吃牛雜,我老公吃了,覺得肉質一般,咖喱醬還不錯。我覺得店員現場撈牛雜,剪牛雜的過程很有趣,還錄了視頻。街邊小吃最主要是吃個氛圍,當你聞到街邊彌漫的咖喱味,這氣味就會勾起你的食慾,讓你口舌生津,不由自主就想吃點什麼。




這家餐廳就在東望洋燈塔下面一個路口拐角處,旁邊有家711。這里出售各種類型的食物,比如焗飯、石鍋拌飯、中式炒飯、粉面等,選擇很多。其中免治牛肉飯是澳門土生菜,我們就點了一份嘗嘗。免治源自英文「Mince剁碎」的諧音,昔日年輕的土生葡萄牙人喜歡吃這種菜,主要就是把肉切碎,加入胡蘿卜粒、青豆、洋蔥、炸好的土豆粒等一起翻炒調味,搭配米飯和煎蛋一起吃。如果選擇窩蛋免治牛肉飯,那就是生雞蛋伴著吃。如果選擇干免治牛肉煎蛋飯,那就是熟的煎蛋。我們選的煎蛋,其實味道一般般,不重口,而且炸的土豆粒有點油,吃完嘴裡都是糊糊的油味。


以上就是澳門 美食 匯總啦~~

Ⅲ 澳門有什麼好吃的美食,有什麼特產

1.馬介休

雖然名字叫葡國雞,但其實葡萄牙沒有這道菜,較常見的說法是來到澳門的葡萄牙人受東方文化影響而混合了葡菜料理手法而創出葡國雞,可謂是名符其實的土生澳葡菜。

葡國雞完完全全可以體現澳門當時復雜的人口背景,印度香料黃姜粉、馬來西亞椰漿、葡萄牙臘腸和黑橄欖、澳門常用香草月桂葉,缺一不可地將這道菜的獨特風味發揮到極致,微辣帶點甜的順滑口感非常下飯,是餐廳和澳門家庭餐桌上十分常見的經典菜式。

Ⅳ 在家怎麼做出路邊攤那種牛雜,都要買些什麼

事實上,牛雜比一般美食,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心力來烹調。在講求快捷方便的社會,很少人願意清理污穢的內臟,花費時間精力去煮一碗美味牛雜。除了精選、處理牛身上的各個部位,八角、陳皮、桂皮、甘草、草果、丁香等等這些都是基本,各家湯底都有各家的說道,所以來到澳門,除了吃魚翅燕窩蛋撻奶皮,一碗濃香扎實的牛雜,也必不可少。

Ⅳ 澳門有哪些老字型大小餐廳

澳門老字型大小餐廳

( 葡國餐廳)

佛笑樓: 是澳門經典老品牌之一,於1903年創立,經營從未間斷,是澳門 歷史 最悠久的食肆。供應富有澳門地道特色的葡國菜,深受港澳及內地人士喜愛。

番茄屋 美食

大三巴下二十年老店,隱匿在居民區里。性價比完勝其他葡國餐廳,顧客多數是當地居民和學生。推薦菜式:崩砂咖喱牛腩、 阿里巴巴焗雞扒飯等

坤記餐室

位於水坑街上的坤記餐室,是首間華人經營的葡國菜餐室,有將近八年 歷史 了。鋪子的地址一直不變,裝潢簡單,以平價葡國菜出名。

(茶餐廳)

龍華茶樓:是 電影《澳門風雲》的取景地之一。其傳承半個世紀粵式飲茶文化,保留了舊式茶樓風格;茶樓位於紅街市,倚窗而坐,聽著喧囂聲,體驗一把澳門的市井生活。

勝利茶餐廳

傳統的港式茶餐廳,常做熟客街坊生意,位於議事廳前地附近。出品性價比高,推薦豬扒包和蝦多士。

豬扒包:必點!包面十分香脆,包面咸香味有點像太平梳打餅。豬扒松嫩,無論合在一起,還是分開吃都十分滋味。

奶茶:茶香四溢,自己加糖這點最贊!口感濃郁,但是不夠順滑。

泰汁豬扒飯:小夥伴說不辣,個人感覺狠辣(帶有黑椒和辣椒味的那種辣)豬扒很嫩口,開胃一流。

旺記咖啡

氹仔官也街口轉角處,類似於老茶館感覺的咖啡蛋糕店,老闆是很有愛的老頭,簡單卻很本土的店面和裝潢,五六張破舊的卡座上坐滿了前來飲咖啡吃椰絲撻聊天的當地人。根據不少的經驗,這樣的小店倒是有出其不意美味正宗的凍咖啡和凍港奶。

晃記餅家

晃記餅家是當年官也街開的第一家店。已有百年 歷史 ,如今仍堅持傳統店內手工的做法,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與其他手信鋪相比,晃記比較與眾不同–不華麗、布拉克、不試吃。採用傳統的制餅方式,慢工出細活,保證了口味的純正。肉切酥是其招牌產品,入口香酥,美味非凡。

鉅記手信

鉅記餅家是澳門一家以售賣傳統中式和葡式餅食為主的店鋪,主要產品有杏仁餅、花生糖、蛋卷和中式餅等,在澳門已有超過15年 歷史 ,於澳門自設生產廠房,享譽盛名,產品更深愛廣大顧客歡迎。

咀香園餅家

在澳門也算是個蠻老的品牌了,澳門最有名的手信店,品種全,好吃。豬肉脯牛肉脯特別香,杏仁餅也都有

明記牛什 美食

位於新馬路爐石塘巷,沒有店面,卻人氣紅火。牛雜新鮮,湯汁鹹淡適中,味道很好地與牛雜及其他食材相結合。

義順牛奶公司

很多人知道香港有一家義順牛奶公司,但很少知道這是一間起源於澳門的百年老店。招牌雙皮奶做得特別嫩滑,濃郁香甜。

禮記雪糕飲冰專家

六十年老店,80年代風格的裝修,硬板座椅,卡式沙發;以三文治雪糕、椰子、香芋味冰淇淋和紅豆雪條而聞名。

記錄澳門興衰交替的本島舊城

離澳門本島新馬路不遠的地方藏匿著一條歷經歲月的路-十月初五街。這里真真正正的將中葡文化交融表現的淋漓盡致,斑駁而不破舊的街道,遍布生銹鐵柵的居民樓,曾經最繁華的街道到如今安靜的生活區,這里承載著一代又一代的故事。在這里我要推薦的是一家地道的茶餐廳-南屏雅敘。文藝脫俗的店名背後擁有悠久的 歷史 ,創立於1965年的它還是澳門第一家有空調的冰室。令我久久難忘的是這里的招牌-叉燒蛋三文治,用極厚的麵包片,裡面夾肥美多汁的叉燒和嫩滑的炒蛋足足有四層厚,很是滿足,再配上根據自己喜好加糖的英式奶茶,滿足感爆棚!

五十年不變的除了桌椅更是情懷—龍華茶樓

這家創始於1962年的茶樓,走進店內彷彿做了時光機回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店內復古的陳設連老闆和客人都保持著長久的青睞。舊式的港式茶點,吸引人的除了用料十足的口感,更是那份不變的情懷。說到點心,最受青睞的大概的是燒賣了,薄如蟬翼的燒賣皮內裹著厚實的餡料,咬上一口還有湯汁溢出,早晨醒來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嗎 鳳爪和豉汁排骨屬於一個系列,獨特的醬汁口味也令人難以忘卻。鯪魚球,臘腸卷,叉燒包,馬拉糕,蔥油雞,這些都是店內的招牌點心,建議小夥伴們結伴而行這樣可以多吃些品種滿足自己的胃!店內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助」,隨性的老闆會對陌生的客人說什麼都是自便,想吃哪份點心自己拿上桌就好。據說龍華茶樓曾經也吸引了周潤發等眾多明星慕名前往呢,心動了嗎?


澳門作為我們國家東南沿海的特別行政區,因為近代 歷史 的車轍在澳門留下了不同於大陸的痕跡,所以很多大陸人會把澳門選擇為 旅遊 的首選地方。那麼當我們到了澳門,有哪兒些著名的老字型大小餐廳呢?

戰亂年代的澳門,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到了現在,澳門當地還保留了很多葡萄牙國家的風格,就連菜系也一樣。佛笑樓這家從1903年開店到今天的已經有100多年的 歷史 了,不僅僅包含了傳統意義上的澳門小吃,還保留了當年的葡國菜,所以很大程度上能展現出來澳門的特色菜,是 旅遊 時一定要去的老字型大小之一。

晃記餅家也是一個有著百年 歷史 的老字型大小傳統小吃餐廳,因為一直堅持都是秘方製作,所以晃記餅家到現在為止都是只有一家店鋪,沒有其餘任何分店。店家一直是用心做餅的最好代表,做出來的食物都是又香又脆,好多 旅遊 的人來這家買伴手禮回去。

南屏雅敘也是一家有著大約50年 歷史 的老字型大小茶餐廳,木質的座椅和碎花的地板磚無一不顯示出這家店鋪的年齡和經歷。這家店最出名的要數叉燒蛋文治了,

麵包松香可口,厚厚的一層蛋中間裹著碎碎的叉燒,吃在嘴裡,三種東西的味道碰撞出奇妙的化學反應,推薦大家去澳門的話一定要來這家店嘗嘗哦。

祥記面家也是一家口碑極好的老字型大小面家。米其林曾經推薦過這家老字型大小,但這家老字型大小行事風格很穩重,店鋪中見不到大肆宣揚的廣告,是一家低調又好吃的店鋪。

如果大家有機會去到澳門的話,在吃的方面,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哦。

澳門新馬路附近的佛笑樓西餐廳,是百年老字型大小,值得介紹,該店附近的三元粥品也是老字型大小,很多港客邦趁。

氹仔購物區,官也街附近的木偶餐廳,小飛象也值得介紹。

威尼斯人酒店地下,峰滋味餐廳的自助餐,價廉物美,值得推薦。

在中區三盞燈附近,有很多東南亞 美食 店,也值得推薦。

可以在攜程 美食 林上面看一看,上面推薦的老字型大小餐廳很多,而且味道都還不錯。我當時去澳門的時候選擇了老記粥面(筷子基店),是在攜程 美食 林的澳門榜單上面看到的,看到好評就去試了試,攜程 美食 林的推薦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新馬路 步行街 咖喱牛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