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榆林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榆林地區位於陝北,美食具有明顯的陝北特色,麵食很多。
降水少使這里特產的紅棗個大味甜質細,來榆林一定嘗嘗。此外,定邊小羊羔肉細嫩味美,做出的羊肉沒有膻味,而且比較便宜,如果吃得慣可以放開吃。其他風味食品還有:米脂驢板腸、定邊爐饃饃、綏德油旋、清澗煎餅、佳縣馬蹄酥等。
榆林城內有很多餐館,各色陝北風味的美食基本都可以吃到,膚施路一帶的榆林特色飯館居多。
佳縣馬蹄酥
馬蹄酥,因形似馬蹄而得名,原是佳縣民間走親訪友時的名貴糕點,是用精粉、豬板油、蜂蜜和白糖等為原料製成,色澤褐黃,紋層清晰,脆酥綿甜,且耐存放。
佳縣凌雲路五道巷高家巷內高連旺師傅的馬蹄酥是出了名的好吃,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過去嘗嘗哦。
炸豆奶
炸豆奶是陝西省榆林市的特色名小吃,是用豆漿為主要原料製成,故名炸豆奶。榆林炸豆奶的特色:色澤金黃,外脆內軟嫩,入口即化,香甜甘美,豆香馥郁。
米脂驢板腸
流傳著「能舍孩子娘,不舍驢板腸」的米脂驢板腸,是在鹵湯鍋內慢慢入味,再加上醬油湯、辣椒、花椒、蔥花、薑片燉煮至綿軟做成。端上盤就香味襲人;麻辣咸嫩的口味,加上原湯汁,融合在一起的味道可謂百吃不膩。
❷ 作為一個渭南人,來榆林有什麼好吃的推薦嗎
1.綏德油旋,色澤金黃油亮,層層餅旋兒薄如羽翼,外脆酥,里綿軟,油香撲鼻。
2.干爐是鎮川有名的小吃。用溫水和面,講究面硬,撒上一撮乾麵粉,手壓成形,置爐鏊上先烙後烤而熟。其形如面鼓,中拓小紅印。
3.清澗煎餅是清澗風味小吃,以綠豆芽或黑豆芽加粉絲、肉絲、炸豆腐絲涼拌,將煎餅捲入涼拌菜,還可以夾豬頭肉澆蘸湯食之清涼開胃,可以說是年輕人們很喜歡的小吃了。
4.發面油餅是吳堡風味小吃,食之酥香、脆、美、松軟可口。
5.佳縣鹼餅子是陝西省榆林市佳縣的特色小吃。佳縣鹼餅子是很早就流傳在佳縣城內的一種地方著名小吃。
6.馬蹄酥是佳縣風味小吃。用油、糖、水和面,揉團擀薄切片做成馬蹄狀,入油鍋文火炸成。甜香酥鬆,是饋贈親友和宴席上的佳品。
7.綏德雪花是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的特色小吃。雪花是糕點中的珍品,有「糕點之王」的稱譽。雪花形似月餅,呈黃白色,皮酥而餡香。
8.榆林糖棋子,酥甜綿軟,口感溫潤。是榆林人離不開的首選早餐。
9.子洲餜餡用油酥面團做皮兒,包棗泥餡,用木模壓成形,中點紅印,外沿鼓園如輪,成形數個之後,擺入平底爐鍋內,上下文火,烤至焦黃,其皮酥內甜,棗香宜人。
10.鎮川碗托,會添加精心製作最佳配料麻辣豬肝。麻辣肝子的做法也簡單,但要選好炒肝子的油,這樣炒出來的肝子才香,之後這碗碗托才叫渾然天成,味美鮮香。
11.黑粉也屬於綏德最有風味小吃之一,色澤淡黃、香味可口。綏德正宗油旋、黑粉是待客的上品主食,風味甚佳。
12.綠豆粉皮是神木有名的小吃,吃時切成細條,加調料,食之清涼爽口,色澤透亮,為夏季清涼飲食佳品。
13.小米涼粉是府谷有名的小吃,吃時切成細條,調上芝麻、芥末、辣椒油、香油、醋、等調味品、涼吃味道甚佳。
14.軟糜子炒麵是橫山風味小吃,吃時用開水加酥油,或加紅糖、白糖、拌成軟塊吃,味道細軟酥甜,清香可口,風味地道。
15.洋芋擦擦作為陝北傳統飯食之一,是榆林人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又名「洋芋丸子」、「山葯丸子」。
16.蕎面圪坨,是定邊、靖邊風味小吃。將蕎面加水和好,用拳頭踩堅擀成三公分厚的面片,切成小指頭大小的方丁丁,逐個用大拇指向立腳點推動成圪坨狀,入鍋煮熟後澆上羊肉臊子湯,再加上調料即成堅軟潤滑,湯鮮味美的地方風味美食。
17.榆林拼三鮮,此菜色澤鮮艷、醇香味濃,「拼三鮮」味道鮮美,香氣襲人,也是榆林紅白喜事及宴席的壓軸大菜。
18.麻湯飯,綏德小吃,以豇豆、白雲豆、黑米、玉米仁、麥子仁、大米、小米、紅豆、紅小豆、高粱、酸菜等加上清油在一起煮制,再配以各種調料即成,此食麻辣鮮香,老少兼宜。
19.綏德的羊肉面,面條筋道且有嚼頭,湯鮮而味兒美。肉質鮮美,堪稱一絕。而四十里鋪羊肉面因為做法講究,口味地道且最受陝北人喜愛。
20.剁蕎面定邊、靖邊風味小吃,其滋味堅軟細美、酸辣可口。
21.榆林以子洲抿節兒最為有名,抿節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麥磨合而成的雜面,將和好的面團放在密布篩孔的特製抿節床上,用手掌抿壓而下,成一寸來長的小節,呈扭曲狀。
22.綏德小吃攤黃,是陝北的一種獨特的食品,它的原料是硬黃米面或玉米面,再兌上些白面就能製作而成。
23.油饃饃是綏德的一種風味小吃。餅狀,中間有小孔,較小。由土豆、白面、蕎面、糖等雜糧和在一起炸制而成。味道甘甜、可口。
24.炸豆奶,這個小吃可以說是榆林市比較特色,而且非常有名的小吃,豆漿是主要的原料,然後把它放去炸,它看起來外表色澤的顏色非常的好,吃起來外面很酥,裡面很嫩,非常受人喜歡的一道小吃。
25.子洲面花是陝西省榆林市子洲縣的特產。面花是一種帶有藝術性的美味食品,也是饋贈親友的特色佳品,更體現傳統文化情節。
26.扁食是榆林特有美食,扁食餡兒以羊肉加黃蘿卜為主料,輔以各種佐料,蒸煮皆可。
27.榆林豆腐,陝西省榆林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所出的豆腐色白、軟嫩、細韌。清香爽口,並有微微甘甜留唇。
28.羊雜碎,貴在雜、碎,不雜不碎,吃起來就沒味兒。羊的頭蹄血肺,心肝肚腸,統統不丟棄,少了一樣,做出來的雜碎吃起來便寡淡無味。由於羊雜碎集羊內臟於一鍋,形色繁多,肉質各異,味道酸辣兼宜,無腥不膩,湯鮮味美,入口生津,營養豐富。
29.榆林大燴菜是陝北最有特色的一道傳統風味佳餚,,主要有粉條、瘦肉、土豆、蔬菜等組成,味道鮮美,回味無窮。
30.油餅豬頭肉,綏德風味小吃。千層油餅,用溫水和面,揉面擀薄抹油酥面,卷為長條分劑,再擰團壓扁擀餅拓上花紋,在爐鏊上先烙後烤而成。外脆內虛,層層可口,若乘熱用刀沿邊劃口,填入涼拌豬頭肉,名為「獅子大張口」,咬一口肥美解讒。
31.鹵驢板腸,米脂風味小吃,吃時切成小段,加原湯汁,口味麻辣咸嫩,香味襲人,可謂小吃一絕。
32.羊羔肉是定邊,靖邊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也叫宰羔子肉。宰羔子肉是灘羊出生40天左右,宰殺的羊羔,以公羊羔為主。
❸ 陝西榆林特產
陝西榆林特產大全
榆林的特產豐富,除了陝北遠近聞名的大紅棗外,還有美味的定邊羊羔肉、酥脆清香的定邊爐饃饃、噴香實惠的黃饃、米脂驢板腸、綏德黑粉油旋、佳縣細膩香甜的馬蹄酥等。
綠豆
榆林具有綠豆生長發育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生產的大明綠豆粒大、整齊、色澤好,是國內外市場上的名牌產品,無毛綠豆、無硬實豆,千粒重6.6—7.6克,是籽食和生豆芽的上乘產品。
橫山絨山羊
橫山縣絨山羊是從1979年始引進遼寧白絨山
羊作父本、以陝北黑山羊作母本,以提高產絨性能為目的,採取簡單育成雜交,經雜交改良、橫交固定和選育提高培育而成的具有產絨量高、絨纖維細長、遺傳性能穩定、適應性強的白絨山羊新品種。它的主要外貌特徵是:全身皮毛白色、毛絨混生,具有銀絲光澤、體格中等、結實緊湊,頭輕小,面部清秀,額頂有長毛,頜下有髯,公母羊均有角,以擰撇為主,頸寬厚、頸肩結合良好、胸深背直、四肢端正、蹄質堅韌、尾瘦而短、尾尖上翹、乳房發育良好、乳頭大小適中。公羊頭大頸粗、腹部緊湊、睾丸發育良好。
蕎麥
“頭戴珍珠花,身穿紫羅紗,出門二三月,霜打就回家”。這是廣泛流傳在陝西蕎麥著名產區——榆林黃土高原的一首歌謠。它栩栩如生地把蕎麥的特徵特性描繪了出來。
海紅果
海紅樹是本縣的傳統果樹,屬世界稀有樹種。海紅果色澤鮮艷,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含鈣量高,為水果之冠,素有“鈣王”之稱,具有健脾胃、增食慾、助消化之功效。全縣共有海紅樹15067畝,已有20萬株掛果,年產鮮果1500-2000噸。利用海紅果製成的.飲料、果脯、罐頭、果丹皮、海紅干、果酒、糖葫蘆等,是天然的綠色食品行銷北京、上海、廣州、貴陽、西安、浙江等10多個省市,年收入100多萬元。
大紅棗
榆林大紅棗是馳名中外的陝西傳統名優特產之一。其特點是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質脆絲長,汁多味甜,甘美醇香,含糖量高,色澤鮮紅,水分較少,貯藏期長,品質優良。真乃“味奪石蜜甜偏永,紅邁朱櫻色莫論”,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紅棗。平均單果重12.6克,大者達35克,鮮果含可溶性糖43.48%,還原性糖40.82%,蔗糖2.53%,核肉比為0.5:2.5,好果率達90%以上。在《中國棗樹志》審定會上,榆林大紅棗享有很高的評價。
洋芋(土豆)
榆林洋芋好,美譽滿三秦。榆林是著名的“洋芋之鄉”,各縣市都產洋芋,尤以榆林地區南部的佳縣、清澗、綏德、子洲、橫山、靖邊等6縣為多,品質較佳,馳名全國。全地區年產量在15億公斤以上。主要種植紅皮和白皮兩個品種,因其抗病性強,豐產性好,外皮光潔,色澤艷雅,個大肉肥,質地細致,營養豐富,含澱粉較高,比其它產地高2%,耐貯耐運,品質優良,食用加工均宜,在全國洋芋品種中名列前茅,是深受洋芋產區歡迎的熱門良種。
;❹ 陝北榆林特產吃的有哪些
洋芋擦擦、炸韭餅、油潑辣子、陝西八寶飯、燉羊肉、錢錢飯、清澗韭盒、鍋盔、漢中米皮、米脂羊雜碎、鹵煮驢板腸、香菇燒麥等等。
1.綏德羊肉面。
在陝北,有首民謠在榆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便是「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四十里鋪的羊肉面不一般……」可見,四十里鋪的羊肉面是何等地受歡迎。
2.綏德油旋。
油旋是綏德的一種小吃。其做法如下:首先用溫水和面,先和硬後蘸水揉軟,醒2小時,後置於油案上擀為長片,抹上化開的熟豬油,邊擀邊拉薄,撒上蔥花、鹽、花椒粉,卷為面團,壓扁成餅狀。然後上爐鏊抹豬油翻烙,待見火候恰好時,排入平鏊之下爐圈內烘烤至熟。其色澤金黃油亮,層層餅旋兒薄如羽翼,外脆酥,里綿軟,油香撲鼻。
3.鎮川干爐
干爐是鎮川有名的小吃。用溫水和面,講究面硬,撒上一撮乾麵粉,手壓成形,置爐鏊上先烙後烤而熟。其形如面鼓,中拓小紅印。
4.沙蓋拌疙瘩。
「沙蓋拌疙瘩」選取的是榆林沙地中特有的一種野菜—沙蓋。它是由腌制的沙蓋菜、土豆、豆腐粒、還有麵疙瘩混合熬制而成的,粘稠的味道成了很多人的鍾愛。
5.榆林拼三鮮。
「拼三鮮」將熟豬肉切成寬1公分的片,紅燒紅燜各半,洋芋炸成片,粉皮切成條;用生肉加調料製成水丸子、炸丸子、酥肉塊。待肉湯加水燒開後,放入豬肉、丸子、酥肉塊、粉皮、再配以蝦米、水木耳、水黃花、海帶絲、生薑米、胡椒面、韭黃、蔥花、芫荽、鹽、醬油、味精、菠菜等配料。
❺ 榆林特產 榆林的特產有什麼
1、鎮川干爐。是隨著商貿業發展起來的一種旅遊食品,是一種圓形的麥面燒餅(不發酵)。形如小車輪,邊厚心凸中環凹下,頗具藝術韻味。分上下兩層,上層中間鼓起一個大紅心,一般重125克,大的有200克,有乾乾爐、油干爐兩種。
2、綏德油旋。綏德油旋是陝西綏德著名的傳統小吃,用精粉,溫水和面,分劑置油案上擀為長片,抹上化開的熟豬油,邊擀邊拉薄,撤上蔥花、鹽、花椒粉,卷為面團,壓扁成餅狀,上爐鏊抹豬油翻烙,待見火色後排入平鏊之下爐圈內烘烤至熟。
3、子洲黃芪。子洲黃芪,俗稱「子洲芪」,中草葯,陝西省子洲縣特產。其根乾燥後可供葯用,具有補氣固本、利水退圖1子洲黃芪干品腫、脫毒排膿、生肌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子洲黃芪以色鮮、質優聞名中國,有「東北參、子洲芪」的美譽。是中國國家六大中葯材基地中唯一符合出口標準的產品。
❻ 陝北的土特產主要有哪些
1,榆林豆腐
榆林豆腐,陝西省榆林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榆林豆腐是用榆林桃花水和當地優質黑豆磨製,經過炕曬、脫皮、浸泡、磨漿、過濾、煮漿、點漿、壓制八道工序製作而成。2010年09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榆林豆腐」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橫山羊肉
橫山羊肉,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橫山的白絨山羊,長期食用地椒、苜蓿、沙蔥、香艾等多種富含微量元素的菊科、豆科、禾本科植物,其肉質細嫩、肥瘦相間、低脂無膻、香味濃郁。2010年09月0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橫山羊肉」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3,橫山大明綠豆
橫山大明綠豆,陝西省榆林市橫山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橫山大明綠豆,株型直立,株高45-65厘米,葉片闊卵圓形,葉色濃綠,花黃綠色,無限結莢習性,豆莢成熟時黑色,主莖分枝6-8個,單株結莢22-24個,莢長10-12厘米,單莢粒數12-14粒,百粒重6.5-8.0克,籽粒圓柱形,深綠色有光澤。
2008年8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橫山大明綠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4,子洲黃芪
子洲黃芪,陝西省子洲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子洲黃芪素以條粗長、皺紋少、質堅而綿、粉性足、味甜、色鮮、質優而著稱,是國家六大中葯材基地中唯一符合出口標準的產品,在中國黃芪產地中,最早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5,定邊馬鈴薯
定邊馬鈴薯,陝西省定邊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定邊縣海拔高、氣候冷涼、光照充足、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加之土地廣闊、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宜耕,為馬鈴薯生長發育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氣候環境,是中國馬鈴薯最佳優生區之一。
❼ 榆林特產有哪些可帶走的
土豆,綠豆,玉林炒豆漿,四十里羊肉面等。1.土豆在三秦享有盛譽。玉林是著名的「馬鈴薯之鄉」。各縣市均產馬鈴薯,尤其是榆林南部的佳縣、清澗、綏德、子洲、橫山、靖邊等縣。2.玉林具有綠豆生長發育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是國內外市場的名牌產品。榆林,以小吃出名,民風淳樸,有欣賞價值。這里有各種當地土特產的紅棗,這里的土壤獨一無二。
玉林的地毯都是手工編織的,炕(床)地毯,綏德黑粉,油婆娑,營養豐富。紅棗榆林是中國優質紅棗基地。它以勤奮、美味、實惠而聞名於世,黃饃、國茂、綏德石獅寶貝、井井有條、歷史獨一無二。三層地毯,結構緊湊。玉林地毯是中國十大著名地毯之一,或以顏料、剪紙等高雅清新。,質量好;禪毯,硯台。玉林地毯。
由於榆林地毯歷史悠久,米脂小米是陝北最好的小米,工藝精細,掛毯精美。而且,花紋漂亮,規模大,地氈厚,肉鮮肉多,玉林民生;,府谷,腳感靈活,蒙古等地之寶,織工精細。特別是「有石雕的傳統手工藝品不僅是幸福的象徵,而且數量充足,為遊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暢銷全國各地和許多國家和地區,毛毯等。即米脂縣名,圖案精美,呈毯狀。這里的柳編製品用料考究,所以被稱為玉林地毯、米肥驢腸、大紅果、豪邁英姿。不僅有實用價值,而且手感順滑。出產的紅棗注銷皮薄,溫度高,工藝精湛,中國地毯在陝西。也可以看出它的影響力是很遠的,還有各縣鎮的購物場所和景點。現在暢銷全國各地,40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了陝北男人精湛的工藝。
❽ 請問榆林有什麼好吃的特產
榆林市
位於陝西省的最北部,陝北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東臨黃河與山西省朔州市、忻州市、呂梁市隔河相望,西連與寧夏吳忠市、甘肅省慶陽市相接,南接本省延安市,北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相連,系陝、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地。
榆林飲食在中國具有很高的地位。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造就了這里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在市區和各縣、鄉以及主要景區附近,大小酒店、餐館林立,既有躍氣氛在當地相當普遍。榆林本地特色風味有:羊肉系列(如烤全羊、烤羊肉、燉羊肉、羊雜碎等)、蕎面系列(如蕎面飴餡、蕎面訖鉈)、小米、豆製品系列(如豆腐宴、水煮豆腐)、土豆系列(如土豆宴)、紅鹼淖特色水煮魚等。
豆腐
榆林豆腐有悠久的歷史。遠在明代,榆林古城為長城線上的九邊重鎮之一。隨著城市的擴大,兵民日益增多。但是,由於塞外副食品缺少,居民便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豆腐食用。食之白嫩、細膩,昧香可口,與外地豆腐就是不一樣,慢慢就成為軍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榆林豆腐吃法也比較多樣,有燴豆腐、炸豆腐、炒豆腐、清蒸豆腐等。特別是炸豆腐奶,色黃、皮脆、肉嫩、味香,真是色、香、味俱全,入口不膩,百吃不厭,是豆腐菜中的上品,為灑席上款待嘉賓的上等名菜。「豆腐宴」更是中外美食家的歡迎。
馬蹄酥
馬蹄酥是榆林縣的的風味小吃。用油、糖、水和面,揉團擀薄切片做成馬蹄狀,入油鍋文火炸成。甜香酥鬆,是饋贈親友和宴席上的佳品。馬蹄酥製作時將餅貼在豎爐壁上烘烤,餅呈馬蹄形,故稱。清代詩人就寫過「乍經面起還留跡,不踏花蹄也自香」贊美馬蹄酥的詩句,說明它歷史悠久並受到詩人墨客的贊賞。
馬蹄酥是外出旅行喜帶的輕便食品。它是燥熱物品,飴糖又有營養,用麻油炸過,又是婦女「坐月子」的熱補品。
手抓羊肉
榆林縣定邊緊靠內蒙古,受蒙古族生活習俗的影響,這里也有吃手抓羊肉的習慣。手抓羊肉,就是將羊肉按個人需要量,切成大塊,做好標記,置入鍋中燉熟,每人拿上標有記號的大塊肉。即便是白水煮食,也清香可口,味美不膻。
定邊羊羔肉
定邊羊羔肉也叫崽羔肉(灘羊羔出生40天左右的公羊),這個風味小吃是定邊人待客的上等菜,古今有名。羊羔肉的做法有兩種:一是清蒸法,即將羊羔肉帶骨肉剁成一寸見方的塊,將清油至鍋中燒七八成熟,放入花椒面、姜絲、蒜片、蔥絲等,爆出香味,投入肉塊,用旺火燒約10分鍾左右,待肉塊呈白色狀,加入面醬,再燒二三分鍾,待鍋中水干(肉本身水)後,將肉置入盆內或碗內,入籠蒸熟,撒上味精、芫荽即可食用。這種吃法最佳,味道鮮美,酥嫩清香,久吃不厭。二是清燉法,將肉塊投入燒至七八成熟的油鍋里,燒10多分鍾,待肉質呈白色狀,加面醬再燒至肉本身水分消失,再加溫水、鹽等,用溫火燉1小時左右,放少許味精、蔥絲、芫荽即成。
菊花鍋
菊花鍋是榆林市的傳統名菜點,花卉入菜在我國歷史悠久,菊花做菜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屈原早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詠。唐元結《菊譜記》中記載:「在葯品是良葯,在蔬菜是佳蔬」。古人吃菊的方法很多,隋唐時代,宮廷御膳在火鍋中防止鮮湯、魚丸、鮮肉、雞脯,把菊花掰撕成瓣,蓋鍋悶煮,片刻可食湯鮮肉嫩兼有花香,相得益彰謂之「菊花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