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零陵散記
在長沙跟幾位外省來的朋友吃飯,席間提到我來自永州,一位朋友立刻說:「永州?柳宗元《捕蛇者說》里提到的永州?」我點頭。另一位朋友立刻背誦前幾句:「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永州為外省人所知,大多是因為柳宗元先生。
零陵是永州下轄的一個區,是生我養我的家鄉。零陵這個名字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其實,「零陵」這個名稱比永州更古老,可以上溯到秦漢。秦始皇實行郡縣制,始置零陵縣,不過不是現在的轄區。漢武帝封長沙王劉發之子劉賢為泉陵候,轄區就是現在的零陵,所以零陵在古代又稱泉陵。
零陵歷史悠久,風景優美,是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歐陽修曾有《詠零陵》詩:
畫圖曾識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城郭恰臨瀟水上,山川猶是柳侯余。驛亭幽絕堪垂釣,岩石虛明可讀書。欲買愚溪三畝地,手拈茅棟竟移居。
可見零陵山水形勝,風景絕佳,是一個讀書垂釣、宜於居住的好地方。
瀟水河
零陵位於湘江上游、湘水與瀟水匯合處。瀟水從北至南流經零陵境內,在萍島注入湘江。《水經注·湘水》說:「瀟者,水清深也。」這一條小河,秀麗雅緻,河水清澈碧綠。她汨汩流淌了幾千年,見證了零陵的興衰,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見過一些地方的水,她們雖聞名遐邇,可都比不上我身邊的這條小河。秦淮河風塵氣太濃,西湖太過商業化,灕江也顯得太熱鬧。只有這一條瀟水河,自然質朴,靜美閑適,清清淺淺,從從容容。沒有遊客的笑鬧,也沒有工業污染,只有她自己脈脈流淌。她宛如處子,從歷史的深處走過,在喧囂的世間默默流淌,給浮躁的人們一方凈土。
就是在這一條河上,柳宗元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在大雪紛飛、鳥獸匿跡的寂靜中孤舟獨釣,完成了自我精神的救贖。他留下的那首《江雪》膾炙人口,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為歷代知識分子所推崇。
也是在這條河上,柳宗元沉浸於青山綠水間,用這清澈的河水化解他政治失意的孤憤。他揮筆寫下《漁翁》: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斯人已逝,然而山水依然令人迷醉。大師的情懷和才華已然融入這山水之中,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景仰。難怪陸游力贊瀟湘:「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
霞客渡
瀟水之西有霞客渡,過去叫黃葉古渡。因為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從這里過渡,為紀念他,所以更名為霞客渡。霞客渡是零陵古城五大古渡之一。
以前,人們往來東西兩城,便在此等候渡船。我念書那會兒,這里還有渡船往來兩岸,是柴油機牽引的,一旦發動,便突突突地發出巨大的響聲。船費只需兩毛,後來增至五毛。
時間再往前,從這里過渡必是搭乘那種手搖的小舢板了。所以後來我讀沈從文先生的《邊城》,讀到拉渡船的爺孫兩個送人過河的文字,我的腦海里便鮮明地浮現出霞客渡渡船的情景。
現在,渡船已經不見了,河上架起了一座美麗結實的浮橋,既勾聯東西城,又成為古城一景。尤其是晚上的時候,燈火璀璨,波光粼粼,橋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其實早在元代,為方便兩岸人們過河,這里就曾架過浮橋,叫做「平政橋」。橋的名字含義頗深,取古代賢文中「君子平其政」之義。
霞客渡大塊的青石鋪地,拱形石門,我總疑心這是一座城門。每次走到這里,厚重的歷史感便迎面而來。這里如今也成了網紅打卡地,在這里照相特別有意境。
柳子街與愚溪
從霞客渡拾級而上,便來到柳子街。同樣是青石鋪就的路面,街道兩旁皆是木板鋪面,古色古香。每次走過這條街,我的耳邊總是回想起鄭愁予的《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蛩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樣古老的青石板鋪就的古驛道,上面曾經響起過多少馬蹄聲?來來往往有過多少過客?誰又是誰的春閨夢里人?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又開落了多少次?一切都無從得知,一切都湮沒於歷史的煙塵里了。
往前一點,就是柳子廟。當然是為紀念柳宗元而建。柳氏被貶謫永州,先居法華寺,後遷居西山——就是此地。他在這里寫了名垂青史的《永州八記》和《愚溪詩序》。
柳子廟前沿台階而下,就是愚溪。
是柳宗元的愚溪。
溪水清澈見底,兩岸草木蔥蘢,怪石嶙峋。柳氏說它「峻急多坻石」「幽邃淺狹」,然「善鑒萬類,清瑩秀澈,鏘鳴金石」。千百年過去了,它還是柳氏筆下的愚溪,保留了那原始的風貌,還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
近兩年,在愚溪兩岸大修大建,人為地修建了一座「古城」,都是仿古的建築,檐角高翹。晚上燈火輝煌,人聲喧囂,各色人等穿了古裝,穿梭於城中,擺出各種姿態照相留念。更有茅屋音樂,盤王節舞蹈等,聲音震天,實在熱鬧。
但我以為,這份濃重的商業氣息掩蓋了愚溪的靈秀。
水晶巷
瀟水之東臨河一帶是大西門。大西門一帶多巷弄,老零陵「九井十八巷」大多集中於此。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水晶巷。水晶巷是一條東西方向的老巷子。巷子兩邊的建築多為磚木結構,牆面斑駁,木門朽蝕,給人一種滄桑感。有一戶人家厚重的木門兩側撰有一副小篆寫的楹聯:"詩書傳宅第,古井有人家",可謂古意盎然。
從巷口稍進去一點,便有一眼著名的古井,井名春泉。巷子更深處還有一口古井,名靄士。有自來水之前,周邊居民皆從這兩口井裡打了井水洗衣洗菜、煮飯做漿。清冽甘甜的井水滋養出聰慧質朴的人民,培育出古樸明凈的民風。
春泉井旁一所古老的宅院里,專門製作水晶巷醬板鴨,其注冊商標即為「春泉牌」。水晶巷醬板鴨用料講究,香辣可口,是永州人民舌尖上的至愛。
走進水晶巷,就一腳踏進了老零陵熱騰騰的生活。窄窄的巷弄,古老的木門,石頭做的門框,風雨侵蝕的牆面,還有古井,都在向你訴說遠去的歷史。
巷子里寂靜,清冷,鮮少行人。偶爾有三五老人圍坐在巷中空地上扯鬍子(永州人常玩的一種牌類活動)。旁邊燃一盆燒得正旺的火,是用木柴燒的火。樹木燃燒散發的清香給人帶來清閑和心安的感覺。巷子里是陶淵明筆下「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的古樸和悠然,巷子外則是熱熱鬧鬧的人來車往。
東山
從大西門往東走幾百米,便是東山。
楊萬里有詩「最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里涌銀山」,詩中東山即此東山。東山又名高山,《永州府志》記載:「府城地形高下起伏,岡阜繆繞,郁然聳城之中者,高山為最。聯亘於城東隅,故名東山。」可見其地理位置頗高。山上古木參天,濃蔭匝地,自然風景優美。漫步其間,空氣清新,鳥鳴盈耳,但覺心曠神怡。
東山又是人文薈萃之地,山中有多處人文景觀,文廟、武廟、法華寺、綠天庵等皆值得一看。
文廟自然是供奉文聖孔子的地方。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走進殿內,只覺庄嚴肅穆,令人肅然起敬。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入世精神千百年來影響了多少讀書人!可以說,從古至今,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儒家思想的影子。
殿前檐下有漢白玉柱及青石柱各兩根,柱上是龍盤鳳舞的浮雕。堂內豎有朱熹寫的「忠孝」、「廉潔」匾額。讀書人若能將這兩個詞牢記於心中,才是真正的讀書人吧!
武廟供奉的則是武聖關羽。它與文廟相距一箭之遙,同樣是紅牆青瓦,檐角高翹,端莊雄偉的建築。殿中有青石龍鳳柱四根,上面雕有雌雄蟠龍,龍頭碩大,龍嘴裡各含一顆大珠,其中兩雌龍還懷抱小龍。神態栩栩如生,似欲騰空而去。看到這四根石柱,我不由感嘆古代石匠的偉大。在沒有任何現代機械幫助的情況下,他們是怎樣把龍鳳雕得這樣生動的?又是怎樣把這四根大石柱豎立起來的?真是難以想像。
與文聖孔子「萬世師表」「德配天地」不同,武聖關羽素以「忠義」名世。殿內關雲長神像前原來有一副對聯:
秉燭豈避嫌此夜心中思漢,
華容非報德當日眼底無曹
稱頌的正是關雲長的忠義節操。
文廟武廟並立,表現了零陵人民崇文尚武的思想。
與武廟比鄰的是法華寺。法華寺又名高山寺,高居東山之巔。建築古樸庄嚴,四周古木森森,環境清雅幽靜。殿內有鍾樓鼓樓,每日暮鼓晨鍾,聲音悠揚深遠。「山寺晚鍾」為永州八景之一。
柳宗元初貶永州時,常來此寺交遊,這里是他的精神寄託之地。想來這聲聲鍾鼓當年或許慰藉過他孤寂的心靈吧?伴隨著這悠揚的鍾鼓聲,他寫下了《永州法華寺新作西亭記》、《構法華寺西亭》詩、《法華寺西亭夜飲賦詩序》等作品,以抒發心中情志。
綠天庵位於法華寺大雄寶殿後側,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懷素出家修行和練字的地方。懷素「幼學書庵中,貧無紙,乃種蕉萬余以供揮灑,庵故以是得名」。相傳當年懷素學書,一天寫壞數千張芭蕉葉,禿筆成冢,洗墨成池。所以綠天庵旁有筆冢、墨池等遺跡。如今那一片芭蕉林雖無萬株之多,然綠葉伸展,葉葉如蓋,「不雨也颼颼」,見之生涼。
懷素雖為僧人,然極好杯中之物,每喝必大醉。酒醉興發,就在牆壁上、衣服上、器具上任意書寫,時人稱為「醉僧」。李白有詩詠懷素:
……
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
……
可見當時情狀。
零陵就是這樣,山水人文,交相輝映。拙筆僅記一二,尚有零陵樓、蘋洲書院、香零山、周家大院等處沒有涉及。
❷ 水晶鴨方與棒棒雞都是四川著名的冷盤,相比之下,哪種美食更美味呢
棒棒雞比較美味。因為味型屬於「怪味」,麻、辣、酸、甜、鮮、咸、香全部味道都具備,四傳統烹飪中一般情況下是以冷盤、冷盤歸類,川菜在製作程序中有三大味汁,即「淋味汁、拌味汁、澆味汁」。作為四川名菜,棒棒雞也是一道有故事的菜。相傳,古代有一戶人家要殺雞宴請客人,而妻子准備把已經准備好的白條雞宰掉切塊。但是因為綁在腿上的麻繩太緊了在費力的解開。旁邊的兒子看母親這么的費力,就一邊用手中的木棒敲打,一邊說著母親很辛苦之類的話。母親看到兒子那麼小,也沒有去阻止他。宴會開始後客人品嘗了雞肉塊說異常的很好吃,想要找女主人討要做法。客人回去研究推廣給自家的飯店。後來就漸漸的傳開了,成為了一道四川名菜。
棒棒雞製作方法:鍋中熱水煮開後,放入三黃雞加入蔥結、薑片、料酒1勺,煮沸後改中火煮2分鍾。煮後放入冷水中,冷卻後再回鍋煮2分鍾,再撈起放入冷水中冷卻。煮後放入冷水中,冷卻後再回鍋煮2分鍾,再撈起放入冷水中冷卻。冷卻後再放入鍋中,沸騰後立即關火加蓋燜15分鍾。放入冷水冷卻後,再放入冰水中,冷藏2小時。自製油潑辣子:鹽、干辣椒、花椒磨碎。用廚房紙擦乾後開始切,用棒子敲擊刀背,保證雞肉不散開,更入味。刀背敲擊切開的雞肉,成型完整。加入雞湯3大勺、適量鹽、白砂糖適量、香油1勺、花椒油1勺。再加入辣子面、白芝麻、花生碎、紅油。另起小鍋,油熱後,加入香葉、蔥段、八角、蒜頭、桂皮、孜然粒,出香味關火。淋入熱油2-3勺。紅油入口香而不辣,咀嚼過後口中留有麻香,夾雜著芝麻的香味肉質鮮嫩有彈性。
❸ 湖南科技學院附近能夠購買到的,永州有什麼不錯的特產能夠帶回去給家人吃
永州薄荷、永州異蛇酒、永州羅漢果、永州厚朴、冷水灘松脂、冷水灘七彩山雞、永州臍橙、黃陽司竹魚、零陵板鴨、零陵蓮蓬肉、零陵紅衣蔥、湖南山蒼子、零陵栝蔞子、寧遠血鴨、寧遠山蒼子、寧遠水晶梨、九嶷香柰李、新田陶嶺三味辣椒、大白苦瓜、藍山金柑、藍山粑粑油茶、藍山黑糊酒、九疑斑竹、江永香芋、江永紅芽芋、江永香米、江永香柚、江永夏橙、江永桃川無骨板鴨、江永女書、新田板栗、祁陽烏梅、祁陽曲魚、祁陽草席、祁陽茶油、道州灰鵝、雙牌獼猴桃、雙牌白果、雙牌通氣筷子、東安雞、東安銀杏果、東安楠竹、東安斗酒、舜皇山琥珀肉、道縣紅瓜子、道州扎肉、道州扎魚、江華荷葉米粉肉、江華聖水豆丸、江華野生淮山、江華臘肉、江華苦茶、江華芙蓉珍珠椒、千家洞香口花生
❹ 永州的特產都有哪些啊
特產
味辣椒醬
三種口味分別為:三味香辣醬、三味剁辣椒、
香辣牛肉醬
。
特色菜
「永州血鴨」是湖南永州的一款傳統
名菜
。在
當地
,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此菜。有關「永州血鴨」的來歷,民間還流傳著...既然是永州特色餐館,「永州血鴨」當然是不可少的了。來自永州的大廚師傅,做得一手地道的永州菜,保證讓你在這里吃...
嘗嘗永州特色菜:
東安
雞
東安雞又名「醋雞」,因產於
湘南
永州東安而得名,是
東安縣
的一道傳統名菜,系
湘菜
菜系
中的八大名菜之一。東安雞始於唐朝,已有1200多年歷史。相傳
在唐朝
開元年間
,湖南東安縣
城裡
,有一家3個老年婦女開的
小飯館
本產品採用本地特有的
三味辣椒
,將科學配方,獨特工藝精製而成的三味辣椒醬產品。具有天然之香、甜、辣等特徵,常食具有健脾開胃之功效,實為湖南永州特有之
食品
。是居家、旅遊、饋贈親友最理想之
佳品
。
臍
橙
臍橙
果大色鮮,外表美觀,無核,可食部達71-80%,品質優良,
風味
甜酸適度,囊壁薄,化渣爽口,
肉質
脆嫩、香、甜,故有「柑桔之王」稱號。
江永
香柚
明代引種。其柚不僅果大、皮薄、肉嫩、核少、甜酸適度、營養豐富,而且樹葉、果皮果肉都濃郁芬香,被譽為「水果之王」。果實形似
葫蘆
,成熟後色澤金黃,果底有銅錢般的圓圈印環,俗稱「金錢花」,是辨別真假香柚的標志。
江永
香芋
球莖圓正,形似
檳榔
,表皮黃褐色,有暗紅色老斑和須毛;成熟度高,上部嫩點不含澱粉部分少,橫切面有密布的紫色、暗紅色絲狀紋斑,這是江永特產香芋的標志。
香米
香米又名
香稻
,西漢時已有種植。三國曹丕曾譽「長沙有好米,…上風吹之,五里聞香」,即指
江永縣
源口香米
。唐代武則天始列為
貢米
。香米
香味
奇特,蒸煮
米飯
時拌合少許,米飯柔軟濃香,
清香
四溢。香米味甘性平,具有補脾、健胃、清肺等醫葯功能,被譽為「糧中珍品」。
香姜:
江永產生薑有近千年歷史,生薑晶瑩如玉,形似手掌,外表淺黃色,嫩芽和
莖節
部鱗片呈紫紅色,嬌艷可愛。既可鮮食,又可腌制和加工,久腌不變色、不變味,具有發汗、溫胃、止嘔吐、祛痰、驅風寒、解毒殺菌等葯用功能。
香菇:
內含獨特香味,肉質嫩滑,可與雞、鴨、豬肉等燉湯;可與筍乾和肉片清炒,清香入味。它含有大量的鈣、磷、鐵以及維生素B1和維C,香菇不僅營養豐富,而且葯用價值高,它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
❺ 湖南永州有什麼特產。
目前來說,永州特產沒有太多有名氣的,主要是宣傳不夠,能夠算是特產的有異蛇酒、江永香芋、永州血鴨、東安雞、道縣扎肉,江華苦茶、道州臍橙等。
❻ 求關於永州水晶巷醬板鴨的資料
永州水晶巷,零陵老城人盡皆知的一條小巷,裡面一家老宅專門加工醬板鴨食品系列。主要有:醬板鴨、鴨脖、鴨爪、鴨翅、鴨胗、雞翅、鴨下巴、醬香魚、豬手、鵪鶉鳥、香辣豆腐……名泉水晶巷醬鴨系列食品,精選地道河鴨、上等原料加上幾十種香料和調味品,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食用方便,口味獨特,香辣突出,健康營養,遠近聞名,堪稱一絕。也有外賣,好象網上還可訂購。
❼ 永州寧遠有什麼特色美食
九疑山兔
九嶷山兔原產於寧遠縣九嶷山,並因此得名。 九嶷山兔毛短而密,四肢強壯,肌肉豐滿。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辦公室認定寧遠「九嶷山兔」為國家「遺傳資源」,標志著「九嶷山兔」成為國家級優質兔種。 特徵 …
九嶷黃豆
九嶷黃豆大豆是寧遠的傳統旱糧作物,長時期以來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1.5—2.5萬畝,近幾年由於人們對植物蛋白的重視,豆腐、豆奶等豆製品的消費迅速增力口,大豆的市場需求擴大,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提高,大豆…
寧遠肉餡豆腐
寧遠肉餡豆腐寧遠縣的肉餡豆腐是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名菜。相傳很久以前,九疑山下的一戶人家,因兄弟不和,外出謀生時,一個往北,一個往南,但他們都非常孝敬自己的母親,每年年初外出,到了過春時,就趕回來和母親團…
三味辣椒
這種辣椒種植已有3000多年歷史,遠銷新加坡、斯里蘭卡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特別是斯里蘭卡進口陶嶺三味辣椒以後,大都用玻璃紙包裝,當地人把它當成高級調味品。三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調味品,而且是一種葯物,可治感…
寧遠血鴨
寧遠血鴨寧遠血鴨,也叫血糊鴨子。它色澤紅潤,鴨肉焦脆爽口,香辣酸咸兼備,佐酒咽飯均宜,是頗具特色的地方菜餚。這種菜的大致製法是:殺鴨時將血滴入盛有少許黃酒或醋的碗里,並攪動一分鍾,使之不凝結。鴨肉要切…
九嶷香柰李
寧遠九嶷香柰李是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的特產。九嶷香柰具有果大核小、味香濃甜而被廣大消費者所鍾愛,以其速生、豐產、易管等特點而被果農所推廣種植,鮮果、加工品老幼食用皆宜。柰李原是福建省古田縣的一個地方良種…
珠壩白苦瓜
珠壩白苦瓜石珠壩白苦瓜是寧遠本地優良苦瓜品種,主產寧遠縣中和鎮石珠壩村、上街村、下街村一帶,常年種植300餘畝,畝產苦瓜1000—1500公斤,畝產值1500—2000元;石珠壩苦瓜屬早、中熟品種,從…
寧遠紅瓜子
寧遠紅瓜子是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的特產。寧遠縣紅瓜子片大厚實,籽仁肥腴,色澤紅潤,鮮艷喜人。紅瓜子是寧遠的傳統特產,就是打瓜所產的籽,也是寧遠一寶。以其片大厚實、籽仁肥腴、色澤紅潤、鮮艷喜人而榮居全國之…
寧遠水晶梨
寧遠水晶梨是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的特產。寧遠水晶梨具有汁多、味香甜脆、化渣,果實黃白色、光滑透明、果形似蘋果,極豐產,是當前最有發展潛力的梨樹品種。水晶梨原產日本,是新世紀梨芽變而成。寧遠縣1992年春…
禾亭水粉
禾亭水粉是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禾亭鎮的特產。寧遠縣禾亭鎮禾亭村村民劉運富兄弟根據獨創的湯料配方和加工方法,製作的「禾亭水粉」深受顧客歡迎。在他倆的帶動下,該村村民將「禾亭水粉」店開到了縣城和重慶、廣州、…
干鍋手撕包菜
干鍋手撕包菜1、包菜手撕成大片過水備用;2、下茶油、蒜片炒香,下過水的包菜同炒,續下調味料、高湯燒開,勾芡出鍋裝入干鍋,撒蔥段即可。…
焦鹽兔片
焦鹽兔片 【菜名】 焦鹽兔片 【所屬菜系】 湘菜 【特點】 成菜色澤淡黃,外焦內軟,香酥麻辣。 【原料】 主料:鮮兔肉300克。配料:雞蛋2個,麵粉40克。調料:熟豬油1000克(實耗75克),精鹽5…
❽ 湖南省有什麼特色美食
湖南省位於我國華中地區,其境內地形地貌多樣,山水風光奇特秀美,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還有很多特色美食小吃,那麼湖南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了湖南最有名的十大小吃,一起來看看吧!
1、長沙臭豆腐
椒鹽饊子是湖南長沙很流行的一道小吃,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製作的,外觀粗細均勻,味道有甜有咸,吃起來香酥可口,既可以當做點心食用還可以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