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食在絲路(一)——盤點去敦煌必吃的經典美食
出去旅行不光要看不同地方的歷史、文化、藝術,更要品嘗不一樣的美食。在我看來,食物是最簡單讓你了解這個地方生活的線索,最油煙氣的地方也是最生活的地方。
作為一名小吃貨,到了敦煌不光要看石窟藝術,帶著爸媽品嘗這里的美食,也是我的義務!
第一天一早到達敦煌,在酒店安排好入住,當務之急就是填飽飢腸轆轆的我們!利用我自然的搭訕方式,抓一位當地妹紙開始考察附近的美食坐標。住的酒店恰好在當地市場附近,不禁讓我興奮,因為真正的當地正宗美食就是隱藏在市民的市場中!
經妹紙熱情的指點,早餐決定去吃居民小區附近的合汁!以為這是類似於豆汁兒之類的早點,沒想到卻給了我們一個巨大的驚喜!
溫暖的夏家合汁
一進店就聽著四處都是當地人聊天的聲音,突然進入我們幾個旅行者穿戴的人,還真是有點突兀!不過我們全家都是那種可以迅速融入氣氛的性格,跟服務員溝通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合汁是用羊肉湯將羊肉、丸子、豆腐、粉條、油泡等放在一起煮,湯汁鮮香,可以附以燒餅一起吃!有點類似我們的羊雜肝湯。不愧是西北的早點,目測一碗下肚,應該可以到下午都不會餓啦!
點了經典的羊肉合汁!熱乎乎的一大碗上桌,香味勾著我們的食慾,先喝一口清湯,濃郁的羊肉湯不過沒有膻味。早就聽爸爸說,在西北尤其是甘肅附近吃飯,絕對是無肉不歡的,頓頓都是牛羊肉!把燒餅可以掰成小塊,放入湯中吃,燒餅浸入了湯汁,吃起來也是味道鮮美!喜歡湯里的油泡,充分吸入了湯汁,和羊肉一起吃,口感軟韌!
飯館的桌子,是一通到底的那種共用餐桌,吃飯的時候,對面是一對當地的母女。老奶奶很熱心,指點我們怎麼吃合汁。告訴我們,這家店算是當地的老字型大小了,她從年輕的時候就帶女兒在這里吃早點,現在女兒已經在北京成家立業了,每到年假都會回到敦煌陪她早晨來吃合汁!她的女兒告訴我,在北京總想著吃家鄉的這個味道,可是怎麼也找不到,只有每年回來,陪著母親吃一頓合汁,才覺得是回家啦!
看著老奶奶和她的女兒相視而笑那種幸福的笑容,吃著這熱騰騰的合汁,心中充溢著溫暖和感恩。感恩在這陌生的城市,身旁坐著爸媽,我們一起吃著合汁,有一種在家吃早飯的幸福感……
重口味:胡羊燜餅
轉了一天的莫高窟,歸來已是前心貼後背的餓!決定一定要犒勞一下自己,去嘗試敦煌的一大硬菜——胡羊燜餅。敦煌市面上有很多胡羊燜餅的館子,當然還是要到當地市場去找最正宗的吃!
之前一直以為胡羊燜餅是羊肉與餅子一起做的,犯瞭望文生義的錯誤!到了市場這家點評上最正宗的館子,才知道,是我們沒有想像力!館子不大,老闆娘豪爽,點完羊肉燜餅還附贈我們兩個小菜解膩。
燜餅端上來,我就被震撼了!好大的盤子,根大盤雞的量相當!而且這個燜餅更像是寬面,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烙餅。但是這個餅非常的勁道,配合燉的羊肉的湯汁吃,真是越吃越有味兒!咨詢老闆娘,才知道這個燜餅做法獨特,在燜之前會在面上塗油,擀薄,然後等羊肉燉的差不多,把餅放在羊肉上,澆上羊湯再進行燜制。所以餅會非常入味且勁道!還有羊肉,因為是用料長期燉出的羊肉,味道濃郁沒有膻味兒。這個羊肉也是給的實在,一小份三個人吃,綽綽有餘!
也許是因為一天的勞頓,吃著胡羊燜餅,我們三個有一種在大漠中,大口吃肉的爽利感!當然吃肉的同時再配點凉調小菜,老爸還要了一瓶冰啤酒,簡直完美!
經典美食——驢肉醬黃面
去敦煌,驢肉醬黃面是必吃的美食!心心念念,離開敦煌之前一定要帶爸媽去嘗嘗這個經典美食!敦煌當地人經常去吃的老店叫順張黃面,據說是一家百年老店,已經傳承了五代!
不出所料,我在市場的角落裡找到了這家店!點了經典的驢肉和醬黃面!有趣的一點是,這個驢肉是單盤兒供應,然後黃面是配著香菇肉醬給我們的。至於吃法嗎?驢肉有專門蘸的汁料,可以直接當凉調盤兒來吃。俗話說:「上有龍肉,下有驢肉。」相比其他,比較喜歡驢肉,一方面比較瘦,而且肉質勁道,配著蘸汁兒,一點都不油膩。
而黃面更是驚艷,面條一方面很勁道,再加上用香菇丁、豆腐丁和驢肉丁兒炒制的醬料,入口順滑,驢肉的鮮嫩和香菇丁的鮮香混合在一起,一點點讓我的味蕾淪陷……
敦煌的拉麵不同於蘭州,每個拉麵師傅要用六、七斤的面團,一氣呵成地進行拉麵。這是考驗拉麵師傅體力和手法的,甚至不同的溫度,細微的動作都會影響面的硬度。而如何讓這樣的技術爐火純青呢?唯有一次次專注地去練習,西北人對於面條的執著,亦如日本人對待壽司那樣考究!所以,每一盤拉麵,都是拉麵師傅反復練習的成果,用老闆樸素的話說,就是不要辜負來吃的食客。這也是一位面匠的驕傲!
當然也不忘嘗試他們家的特色菜:驢肉春卷和酸辣驢蹄筋兒。
嘗了一口才發現,驢肉春卷簡直是我的愛!外皮酥脆,裡麵包著爆炒孜然驢肉絲的餡料。一口吃下酥脆帶著孜然味的肉絲!有一種異域風情在這個春卷里。
酸辣蹄筋兒是老爸的最愛,非常的筋滑,咬在嘴裡很有嚼勁兒,配以酸辣的佐料,吃起來後味兒無窮,酸辣一掃油膩。
最後,帶著幸福的滿足感與敦煌告別。但是唇齒間依舊可以回憶起這里美食的香氣。 因為每一道美食,我都能體味到敦煌這個城市的粗獷、朴實、溫暖與執著。這些特質化作食物,讓我們這些食客一口口吃下,內心為升騰出的這些煙火氣而滿足。 也正是有了這些美食,讓我覺得這座沙漠中的城,不再神秘,她撩開了面紗,端著食物,在對著我們會心地微笑……
② 敦煌有什麼好吃的特色 代表性的
一、【驢肉黃面】
這是敦煌推薦的最多最有名的特色小吃,黃色的面條,確實有勁道!香菇末、驢肉丁、豆腐切丁等做成的料(本人是河北噠,河北這邊叫做鹵),加上大片驢肉,帶著湯汁,味道很淡,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
③ 西行游記-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小時候愛看余秋雨,看文化苦旅中寫過的莫高窟,罪人王道士,心裡想過,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去這莽莽黃沙,那時候也就我弟這么大吧,沒想到十多年以後,離著夢想更近了一步。
敦煌是酒泉市下面的縣級市,酒泉古時叫肅州,是甘肅省名肅字的由來。漢書中說,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也是絲綢之路上一個重要地標,西漢張騫從長安到達這里,再從這里通往西域,因此,敦煌擁有著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敦煌市區內最負盛名的景區就是赫赫有名的鳴沙山月牙泉,和千年莫高了。
我們於夜間十二點零六分於張掖乘卧鋪去往敦煌,我弟是一個警覺性非常高的優秀小伙,生怕自己在卧鋪上弄丟了東西,一晚上沒敢摘眼鏡,還死死的抓著手機生怕掉下去,被我嘲笑了半天。第二天一早,我們到達依舊距離市區很遠的敦煌火車站。預定的青旅老闆告訴我在火車站一人十塊錢打車去市裡,也可以一人三元乘坐公交車到達絲路大酒店步行去旅社。公交車十分方便,途徑莫高窟數字中心到達市裡的絲路賓館。
在此畫重點,不要下午去鳴沙山嘿!敦煌是全國太陽輻射量最高的地區之一,下午去鳴沙山真的挺受罪的,這是旅社老闆的忠告,我也分享給大家。可以清晨就去鳴沙山,然後預定下午的票去莫高窟,公交車班次非常多,兩地的交通很便利,也不用打車,更不用包車,多浪費錢。
敦煌火車站很漂亮,古色古香,兩側都有形態各異的飛天,而且並不是金玉其外,內部也很乾凈,充分體現了旅遊名城的精神面貌。
乘坐公交到達旅社,先吃完早飯,在去鳴沙山。我們在敦煌吃了三頓早餐,其中兩頓當地特色。
小館子里的牛肉面也好吃到不行,額外加了七塊錢的肉,吃了個心滿意足,但是沒過多久就又渴的像沙漠里的困獸,尤其是在鳴沙山暴曬一上午。所以再次提醒各位朋友去西北地區吃牛肉麵,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備,再帶上充足的水。第二天吃了一頓羊肉粉湯和合汁。粉湯就是羊肉粉條湯,湯汁鮮美,羊肉肥厚。合汁裡面比較豐富,有羊肉,粉條,炸丸子和袈裟,袈裟是西北特色,炸過的豆腐裡面夾著肉。但是我各人更喜歡羊肉粉湯,覺得吃的更過癮,合汁雖然東西多但是肉少湯少。我沒有拍照片,偷了幾張圖饞饞大家。
合桌的本地大姐還吃了一個羊腦殼,還熱情的邀請我們也點一個說好吃。只見她用筷子熟練的挖出一些肉和羊腦,應該挺好吃的,但是我倆光看,就已經驚恐到不行了,更別提下嘴了。
敦煌市中心是一個美麗的雕塑,反彈琵琶,我們就在這里乘坐3路公交去月牙泉,一人兩元,還途徑敦煌中學,博物院,和雷音寺,十分方便。熱情的敦煌人上了車就給我倆挪出個空來坐在車前面的發動機蓋上。敦煌中學的建築風格同火車站很是統一,市裡有很多這樣古色古香的建築,敦煌真是一座精緻美麗的小鎮。
敦煌市內綠化很好,鬱郁蔥蔥,渾然不覺這是一個西北地區的城市。直到到達鳴沙山景區,眼前看到的是茫茫大漠,無邊無際,一座座沙山接連不絕,十分震撼,又有些驚諤,地表景觀變化如此之大!景區門口有一條商業街,經不住叫賣我們買了一個滑沙板,在此提醒去的朋友們千萬不要買,根本滑不動提著還很礙事,不過回程可以從商店換一瓶礦泉水。還有十五元一個的出租鞋套,我們也覺得是比較礙事的物品,因為穿著鞋套爬沙山過沙漠都是很累的,絕對是旅行的累贅,可以穿著塑料涼鞋沙灘鞋之類的遊玩鳴沙山,出來沖沖腳就干凈了,無需租用鞋套。
鳴沙山的沙山大多都是金字塔狀,一座連著一座,金燦燦的顏色在大西北湛藍的天空下格外耀眼。沙山之間還點綴著一隊隊的駱駝隊,駝鈴陣陣,是鳴沙山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來到這里,肯定是要爬沙山的,我爬過很多山,自認身體素質不錯,這低矮的沙山又能難得倒我?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爬沙山可是一門苦差事!鳴沙山的沙子有五種顏色,格外細軟,踩在腳底舒服的很,但是,人根本就使不上勁!直立行走根本不可能爬上山頂了!山坡上有很多攀爬過的腳印,我四爪著地,像個小嬰兒一樣比著前人的腳印往上爬,這可真的是爬!累的汗流浹背,沙山可不同情我,辛辛苦苦爬五步,接著就往下滑十步,汗水浸濕衣服,抬頭一看,仍然看不到山頂,再回望腳下,也沒前進多少,讓人無奈,讓人覺得可氣又好笑,只得耐著性子往上爬呵!途中休息,一個熱情的本地大媽見我頹然躺在山坡,鼓勵我,加油!快到山頂了!到了山頂回家我給你煮雞蛋吃!好可愛的大媽,我彷彿已經吃了好幾個雞蛋一般又充滿了力氣繼續往上爬,爬了大約半個小時,終於成功登上了沙山頂上!山頂風呼嘯,就能聽見沙子響聲。再低頭往下一看,原來自己爬過的這個山坡竟然那麼陡,看看自己爬過的腳印,歪歪扭扭,深深淺淺,蠢笨的可愛,又不由得欽佩自己的壯舉。
於沙山遠眺月牙泉和和我一起爬沙山的人們。現在沙山上看月牙泉,彷彿所有的辛勞都忘記了,太美麗又太神奇。從小聽過田震的月牙泉,形容那是天的鏡子沙漠的眼,一點也不為過。在莽莽大漠之中,竟然有那麼一泓清泉,靜靜地陪伴著沙山,連綿的沙山又像衛士一樣守護著月牙泉。我趕緊半滑半走的下山,奔向美麗的月牙泉。俗語道上山容易下山難,但是在沙山恰恰相反,半個小時上山,恨不得五分鍾就能滑下山了,有種辛苦付諸東流的感覺。
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月牙泉在鳴沙山的環抱之中的,千百年來不被掩埋消失,原因眾說紛紜,更加為鳴沙山月牙泉的美景披上一層神秘面紗。月牙泉邊更有一古香古色的精緻建築群,登上亭閣也能觀賞月牙泉,但是私以為沒有在沙山頂上欣賞到的那麼震撼,在那裡才更能理解沙泉共生。所以我還是推薦朋友們去鳴沙山一定要爬一爬沙山,體味個中樂趣。
游覽完月牙泉我們去滑沙。滑沙是在半山腰圈出了一塊緩慢平整的沙坡,為了便於人們行走在坡上鋪了梯子,走在梯子上爬山比赤手空拳爬要輕松多了,至少不會往下滑,但是卻少了幾分樂趣。行至半山坡,就開始排隊買票等著滑沙。中間還有個有趣的小插曲,我管售票的西北漢子叫老師,西北漢子很認真的告訴我他不是老師,還沒等我解釋,旁邊一個南方朋友說,這姑娘一定在學校里叫老師叫順嘴了。殊不知叫老師只是我們家鄉的習慣啊!
我弟坐在滑沙板上。工作人員在滑沙之前會給滑板塗上點油,然後按著他們的指導坐好,用力一推就下去了。雖然坡度不大但是速度極快,耳邊山風呼嘯,沙子在風中陣陣作響,風沙合奏,十分刺激。雖然我心生恐懼,但是沒有影響我的表現,中間沒有翻車,流暢的滑到終點,小訣竅就是上身一定不能亂晃。
鳴沙山間一隊隊的駱駝隊,是山間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我彷彿看到漢朝時候的張騫,率領著長長駝隊,帶著各種奇異珍寶出使西域的場景。所以,騎行駱駝翻越鳴沙山,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駱駝騎行的路線是從景區門口出發,繞山一周,在月牙泉附近結束。
駝隊領隊讓擺出的尷尬姿勢。駱駝騎行一次一百元,時長四十分鍾到一個小時,所以還是很值的。騎駱駝一定要注意,如果戴了帽子一定用紗巾裹好了帽子,因為途中風很大很容易吹跑。而且一個小時內要持續暴曬,一定要穿一個防曬衣之類的長袖,而我就是反面教材,穿著短袖曬傷了胳膊,奇癢無比還脫皮。騎行駱駝途中領隊會提出給我們拍照的要求,一個人頭二十塊,我們本著來都來了都交了這個錢,雖然心有不甘,但是看著領隊阿姨真的很辛苦,沙子路不好走,阿姨一趟下來累的喘不過氣直不起腰,她說這幾天很忙中午都撈不著吃飯,交了也就交了吧,他們用辛苦換來了我們遊客的快樂啊。
騎行途中我顫顫巍巍拍下來的照片。我們走過的地方特別荒涼,如果不是一列列的駱駝隊經過,連人煙也沒有。廣闊無垠的大漠,寸草難生,偶爾有幾叢駱駝刺,異常顯眼。初見感到驚喜震撼,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能想像千年前的張騫是怎麼克服了重重困難到達西域的,他的開拓冒險精神真的太偉大了。
騎行駱駝其實挺累的,需要挺直了腰板,駱駝踩在沙漠里一腳深一腳淺,所以坐在上面很不穩,坐一個小時還是挺受罪的,但是還是很有趣的。
鳴沙山真的特別大,山與山相連,沙漠一望無垠,站在山頂上,深刻體會祖國之大,大自然之神奇,我是多麼渺小,華夏大地上還有很多的神奇景觀等著我去探秘,我還要為世上一切美好事物而奮斗。
滑沙中心的西北漢子,負責把遊客滑下去的板子扛上來,扛上來一次給售票小哥要一個紙牌兒,可能是一天結束了算工錢。他們和駝隊的領隊一樣,做著苦力活,為遊客們服務,用自己的辛勞,換了遊客們在鳴沙山的美好記憶。
小貼士:鳴沙山我們去了兩個上午,買了票入園後可以掃臉記錄二次入園,三天內多次入園都不再收費,方便大家來看日出日落等等,還是很人性化的。我覺得鳴沙山月牙泉需要一天才夠寬裕,尤其是帶著孩子,能玩個盡興,爬個盡興。還有就是去鳴沙山包里少帶東西,輕裝上陣才好爬山,而且鳴沙山的細沙太細了,會在不知不覺間進入衣服里包里,甚至掉進杯子裡面,現在我的遮瑕膏里還嵌著很多鳴沙山的沙子。但是沙子又不沾身子,拍打拍打就下來了。還有就是盡量不要戴隱形眼鏡去鳴沙山,景區了常常有風,裹挾著細沙的風雖說不大,很容易迷眼睛,戴著隱形很不舒服。鳴沙山可以沙療沙浴,赤腳踩在沙子上有教養功效,但是正午過後就不要再踩上去了,因為真的被曬的好燙!
④ 敦煌美食特色店推薦 敦煌有哪些好吃的
沙州市場(沙州夜市) 羊肉粉湯店 順張黃面館 敦煌葉記驢肉黃面 張掖搓魚子館 達記驢肉黃面館 老鍾家烤羊排 靖遠尕六美味羊羔肉 馬老二羊肉粉湯 敦煌的美食店都非常有地方特色,很多人問敦煌的老字型大小店面在哪裡,其實敦煌很多店都是開了很多年,還有驢肉,羊肉什麼的,烹飪的手法和口味都是妥妥的大西北口味,所以大家可以好好品嘗一下當地的特色美食。
敦煌的美食,有著濃郁的西北特色。和大西北其它地區一樣,敦煌人對「麵食」的製作尤其講究。敦煌黃面,細如龍須;敦煌手工臊子面,切面講究,拌湯鮮美。敦煌的另一名牌是杏皮水,採用當地產的杏製成,是解渴的不二選。但最有名還要數「敦煌釀皮子」,是不可不嘗的當地美味。
沙洲夜市,這里店鋪超多,在夜市中幾乎可以品嘗到全部的敦煌小吃和各種麵食,有臊子面,砂鍋,張掖搓魚子,烤肉、釀皮子等,價格便宜,口味地道。而且連附近的小巷也很熱鬧,四周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餐館。
沙州市場(沙州夜市)
介紹:沙州市場是當地最有名的小吃一條街,水果蔬菜、古玩、紀念品、工藝品、紡織品、大牌檔,應有盡有。白天為百貨市場,有許多賣手工雕刻的工藝品的店,圖案大多以飛天為主。人不多,很多店面下午才營業。晚上有室外大排檔,一直營業到凌晨。
招牌菜:釀皮子、杏皮水、敦煌漿水面
羊肉粉湯店
介紹:當地一間沒名字的小店鋪,招牌就只是「羊肉粉湯」幾個字,市政府和郵政賓館之間的小巷進去,買的東西很簡單,有粉條的羊肉粉湯,或是沒有粉條的羊肉清湯,主食是白面的餅子。
招牌菜:羊肉粉湯
順張黃面館
介紹:在當地名氣很大的一家黃面館,驢肉吃著很香,挺新鮮,黃面夠嚼勁,是大西北的重口味。環境比達記好點,自然價格也貴點。
招牌菜:敦煌臊子面
敦煌葉記驢肉黃面
介紹:這家店的驢肉很好吃,黃面還可以,敦這家店是自己熬的杏皮水,用扎啤杯裝,一大杯三元。對比外面街頭賣的之後才知道,他家熬的杏皮水是多麼濃郁,酸甜可口。
招牌菜:敦煌黃面
張掖搓魚子館
介紹:這家店據說是敦煌民間名吃,炒搓魚子有大碗和小碗兩種,量都是非常的大,一般大碗兩個人吃都可以。味道還不錯,面挺有嚼勁,還加了西葫蘆、番茄、小白菜切成的蔬菜丁。
達記驢肉黃面館
介紹:當地很出名的一家飯店,來這里的遊客很多,這里的「驢肉黃面」曾獲得「甘肅名小吃」的稱號。吃面時,還可以搭配驢雜,驢皮,驢肉火燒,炒榆錢等當地特色吃食。
招牌菜:敦煌黃面
老鍾家烤羊排
介紹:他家的烤油餅非常的美味,非常的香,還有牛奶味。至於烤羊排,烤羊肉更沒得說了,啤酒也很便宜。
靖遠尕六美味羊羔肉
介紹:這家的羊肉不是一般的好吃。紅燜和白條,都是非常的嫩啊,羊腩部分更是讓人慾罷不能,幾乎沒有臊味,服務員態度非常的好。
馬老二羊肉粉湯
介紹:味道非常正宗,算是當地的老店了,有二,三家分店了。清湯,不善不膩,肉新鮮,環境一般,但味道絕對值得去吃一吃。
大家總是對老店面很信任,所以對於開了很多年的老牌子店面,我們可以去嘗試一下區別在哪裡,最後希望大家玩的開心,吃的開心。
⑤ 敦煌都有什麼好吃的
敦煌有家新開的養生火鍋店不錯,就在敦煌金山路宏泰市場海爾空調的正對面,叫水坡江湖養生火鍋店,雞湯特別鮮美,環境也不錯,店裡還有棵梨樹,有火鍋有燒烤,大家可以去品嘗一下。
⑥ 敦煌特色美食
敦煌雖然是個小城市,但是有很多當地的特產和水果。敦煌人喜歡吃羊、雞、牛肉,特別注重麵食的製作。敦煌的黃面薄如龍須,長如金線,香氣四溢;敦煌手工肉末面,切面精緻,湯汁鮮美,百吃不厭;但最有名的還是敦煌釀皮,麻辣、涼涼、柔韌、爽口。這是一道必須品嘗的美味佳餚。.....
⑦ 資深戶外領隊告訴你,到哪裡探尋地道的敦煌文化
敦煌,在許多人的印象里,只是兩句詩。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遙遠,蒼涼。但其實,敦煌的精髓遠不止此。「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敦煌的悠久 歷史 與燦爛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來敦煌,一定要這么玩,才能真正見識它獨特的傳奇與文明。
敦煌,古稱沙州,位於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文化寶庫莫高窟、千年奇觀鳴沙山·月牙泉, 歷史 遺跡陽關、玉門關,還有磅礴震撼的雅丹魔鬼城……它們一起,訴說著敦煌的厚重與美。
更令人驚嘆的,是自成體系的敦煌文化。作為多種文化融匯與撞擊的交叉點,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文化在這里相遇。作為世界頂級的藝術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紀的壁畫與雕塑,帶給人們極具震撼力的藝術感受。而敦煌,又是文獻的寶庫。在這數以萬計的赤軸黃卷中,蘊藏著豐富的文獻資源,文種繁多,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哲學、宗教、文學、民族、 歷史 、 科技 等廣泛領域。
因此,到敦煌來,錯過它的文化體驗,真的是抱憾可惜,所以分享這篇攻略出來。如果你來敦煌,一定要這么玩,才能真正見識它獨特的傳奇與文明。
(一)滄海桑田的敦煌 歷史
1、敦煌的興起
敦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 歷史 。作為絲路重鎮,這里遺跡眾多。敦煌市境內有各類文物景點265處,有3處世界文化遺產,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西漢時期,敦煌設郡,並修築了長城,設立了陽關、王門關。從此,敦煌的 歷史 上地位正式得以確認,成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軍事重鎮、商品交易中心及糧食生產基地。
2、敦煌的繁榮
然而,讓敦煌真正經濟文化全面開花的時期,是隋唐時代。隨著中原文化的生根發展和儒家經典的傳播,產生於印度的佛教文化也傳到了敦煌。短暫的隋代,敦煌大興開窟之風。唐朝時期,敦煌經濟再次得到穩步發展。絲綢之路全線暢通,中西經濟文化交流頻繁,進一步凝聚了來自中原、印度、西亞、中亞的文化。這一時期,敦煌石窟的營造達到了極盛(參觀莫高窟時也會有明顯感受)。
3、敦煌的衰落
盛極而衰, 歷史 的發展從來無一例外。到了宋代,敦煌開始逐漸不復輝煌。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陸上絲綢之路衰落,敦煌失去了中西交通中轉站與西域門戶的重要地位,莫高窟也隨之告以衰落。元代以後敦煌停止開窟,逐漸冷落荒廢。明嘉靖年間,更是封閉嘉峪關,敦煌,徹底成為了邊塞游牧之地。
4、敦煌的浩劫
這樣的階段,延續了近200年。直到清代乾隆年間,敦煌的經濟才開始恢復。莫高窟也開始被人們注意。震驚世界的藏經洞就是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被發現的。但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敗無能、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特定 歷史 背景下,藏經洞文物發現後不久,斯坦因等西方探險家接踵而至,以不公正的手段,從王道士手中騙取大量藏經洞文物,致使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5、敦煌的重生
新中國成立後,敦煌莫高窟劫後餘生的文物才得到了真正有效的保護和科學合理的利用。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敦煌文物保護事業蓬勃發展。如今在一帶一路政策的指引下,敦煌更是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這座飽經滄桑的文明古城,以它燦爛的文化遺產,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文化聖殿,人類敦煌。
(二)震驚世界的石窟壁畫
作為敦煌的標志性符號,石窟壁畫藝術,又可以說是敦煌文化的傑出代表。敦煌的石窟壁畫藝術,造詣極高。舉世聞名的莫高窟,瑰寶琳琅。而且在敦煌,還有榆林窟、西千佛洞這樣雖名氣不大,但其實藏龍卧虎的文化遺跡。它們以舉世無雙的價值,震撼著世人。
敦煌的遺跡、景點眾多。但耳熟能詳的,只有幾個。可事實上,最原始的敦煌文化,除了藏在莫高窟、玉門關、陽關,還藏在一些不被人提起的地方。在這里,我來向大家分享探秘敦煌文化的4條線路。或許有3條,你都沒聽過。但這里的每一條路,每一個點,都經過了傾力考察。請相信,要讀懂一個城市,最好的,很有可能藏在不起眼的冷門中。
(一)線路一:三危山+莫高窟
1、第一站:三危山
三危山,幾乎從未被遊客或旅行社考慮在列。但是良心建議,如果是自駕或者包車,這里真的值得一看。這里自古以來都是敦煌一處重要的宗教朝拜勝地,莫高窟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三危山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在距莫高窟3公里處沿小路左行,穿越山間開辟出的一條長350米的陡峭彎路,越山而行3公里即到三危聖境。登上三危山居高臨下可看莫高窟全景,一覽無余,非常壯觀。
前往三危山需要打車或者自駕前往,敦煌當地人也會相約騎自行車前往遊玩。沿路的景區有山門牌坊、王母宮、觀音井、阿彌陀佛殿、觀音殿、龍王廟、平安廟、釋迦牟尼大佛、老君廟等廟宇宮觀建築,遠山上還有樂尊堂和各種碑刻、塑像。觀音井和釋迦摩尼大佛比較出名,相傳觀音井是觀世音菩薩手持凈瓶中的一滴神水滴落而成,前往大佛的人都會在此打上一桶井水來喝,相傳有凈水潔心,祛除百病之功效。繼續東行,前方山丘間有一龍王廟西南向座立,從龍王廟前行有平安廟。再前行遠山上有一高66米的釋迦牟尼大佛像屹立山頭,坐東向西,與其它各殿呈一線分布,在大佛腳下觀景,三危聖境盡收眼底,老君堂是最東邊的一座古老廟宇,供奉太上老君,以求保佑一方平安。
由於前往三危山和莫高窟同路,在莫高窟數字中心岔路口設有檢查口,需要提前在太陽溫泉酒店購買門票憑票才可放行。 門票20元/人。
2、第二站:莫高窟
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這里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它的內容、價值,可以參考第一部分敦煌石窟壁畫藝術的介紹,不再做過多贅述。莫高距離市區約12公里,駕車30分鍾左右即可到達。
莫高窟的參觀,淡旺季體驗不太一樣。每年的11月1日—次年4月30日為淡季,旺季為每年5月1日—10月31日。在這其中,7-8月及十一黃金周,又是莫高窟最火的時期。尤其是近些年來,高峰期一票難求。一般情況下,淡季由於人少,參觀時間也更充裕。可以在看完數字電影後,跟著解說員參觀10個左右洞窟,非常超值。但是旺季,會壓縮到8個左右。如果是應急參觀,那就只能參觀4個經典洞窟了,也不能觀看數字電影。
莫高窟門票 也是有多個類型,可分為正常票、外賓票、應急票、數字展示中心參觀券、特窟票等。學生等特殊群體,可根據特殊身份證明享受部分票種的優惠。淡季門票一般是旺季的50%。
1、正常票旺季200元/人·次,淡季100元/人·次;
2、外語票淡季每張220元,旺季每張120元(含20元外語講解費);
3、應急票100元/人·次;數字展示中心參觀券50元/人·次(參觀數字中心,看球幕電影);
4、特窟參觀券僅在淡季辦理, 旅遊 旺季不接受辦理。需要在莫高窟停車場,敦煌研究院接待部石窟講解問詢處。
莫高窟參觀流程:
實名制預約門票——到達後觀看數字電影——乘坐擺渡車到洞窟——參觀實體洞窟——參觀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
(二)線路二:西晉墓+鎖陽城+榆林窟+東千佛洞
1、第一站:西晉墓
西晉墓,離市區東南方向約15公里路程,在茫茫戈壁之中。這個地方,就連當地人都去的也很少,旅行社發團也常因人少而發不起來。但是如果對 歷史 感興趣,對文物感興趣,前往這里,是不錯的選擇。
西晉墓是是夫妻合葬甲字墓,1983年被盜者發現並盜文物,繼而才得以開掘。整個墓葬穴高度有十幾米,順著階梯一直往下走便可以看到主墓門,約1.5米高。墓門上方是一層層方形磚塊組成好看的圖案,還有刻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彩磚。墓的主室為典型的方體型,頂上有渠井蓮花,主人夫婦的棺槨並排分放於兩邊,正前方有墓主夫婦壁畫。左側為墓主的廚房,右側有一極小的偏室。
墓內溫度適宜,濕度均勻,不必擔心去參觀會不舒服。這一條線路,在7,8月或十一有可能會有旅行社偶爾發團,需要提前咨詢;如果跟不了團,可以包車,與後續鎖陽城、榆林窟在一條線,也比較劃算。西晉墓景區的 門票是30元/人, 可以現場購買。
2、懸泉置
懸泉置遺址位於安敦公路甜水井休息區東南方向2公里處,為漢唐年間瓜州與敦煌之間往來人員和郵件的一大接待、中轉驛站。遺跡結構完整,出土遺物豐富,遺存保存較完好,文化內涵廣泛,實屬近年來我國考古學界的重大收獲之一。
現在前往懸泉置遺址,一定不能走高速,需要走高速下方的便道才能前往,在甜水井休息區穿過二層高橋,沿高速公路方向向東前行兩公里,途徑甜水井墩烽燧遺址,再向南走約一公里便可到達,景區有懸泉置遺址管理處,在內可看懸泉置相關文史資料。由於遺跡正在籌備開發中,所以 不收門票,但需要向敦煌博物館申請同意可入遺跡內觀賞。
敦煌至榆林窟路段雕塑「大地之子」
3、第三站:鎖陽城
鎖陽城遺址距離瓜州縣鎖陽城鎮22公里左右,道路兩邊滿是紅柳,主要起到防沙護林的作用,還可以看到羊群和駱駝等。先到的是鎖陽城遺址遊客中心,這里可以參觀遺址博物館,然後買票乘坐區間車前往遺址參觀遊玩。鎖陽城按結構可分為內外兩城,進入內城存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塔爾寺等建築物遺跡,站在這里,看到的雖是一片荒涼,但 歷史 的滄桑和厚重感無不令人震撼。
鎖陽城開放時間一年中有兩次調整5月1日至10月31日為 旅遊 旺季,8:30—18:00開放(17:30停止售票)。11月1日至4月30日為 旅遊 淡季,9:00—17:00開放(16:30停止售票)。鎖陽城 門票旺季80元/位,淡季50元/位。 進入景區參觀需要乘坐 觀光電瓶車,票價20/位。
4、第四站:榆林窟
榆林窟位於瓜州縣城70公里左右,大約需要又名萬佛峽,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如果從敦煌出發,需要近三小時路程。途徑鎖陽城鎮,再行駛30公里左右便可到達,道路兩邊是荒涼的戈壁沙漠。接近榆林窟時,可看到榆林河峽谷流淌的河水,榆林窟便開鑿在峽谷的峭壁之上。
榆林窟普通開放參觀7個洞窟。另有四個特窟開放,需要單獨購票參觀。旺季(5月1日至10月31日)開放時間為9:00 —17:30(16:30停止售票),淡季(11月1日至4月30日)為10:00—17:00(16:00停止售票)。 門票40元/人。
5、第五站:東千佛洞
東千佛洞為敦煌石窟群之一,位於瓜州縣橋子鄉南三十五公里峽谷兩岸,現存洞窟23個。東千佛洞在特許情況下可在鎖陽城遺址遊客中心購票參觀, 票價380元/人(特2窟150元,特5窟100元,特7窟100元,普窟30元) ,然後由鎖陽城遺址專業講解員帶領參觀。參觀過程中,不得對壁畫彩塑進行拍照、觸摸、刻畫等損壞文物行為。實話說,這里的壁畫也真的非常精美,值得一看。
(三)線路三:西千佛洞+陽關+玉門關漢長城+河倉城
這條線,其實就是常說的敦煌西線。一般到西線的話,可以拼團或者包車,西千佛洞屬於特殊點,如果一定去這里,選擇訂制小團,或者包車更合適一些。
1、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位於敦煌市區西南35公里處、黨河北岸的崖壁上,因地處莫高窟之西而得名,與莫高窟僅隔一道鳴沙山。現存洞窟16個,大都為北魏時所開鑿,只有其中9個窟可以觀賞,其它各窟因無法登臨所以只能在崖下仰望。這里比起莫高窟,會簡陋一些。 門票是40元/人。
2、陽關
陽關景區距離敦煌古城約55公里。這里曾是中國漢唐時期重要的邊塞關隘和最早的海關,唐代詩人王維的《渭城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使陽關千古留名。陽關景區在整個敦煌西線的景點中,算相對豐富的。這里有遺址遺跡,還有博物館、古城供遊玩。裡面有解說帶領,可以很好地了解 歷史 。陽關遊玩時間約2小時, 門票50 元,觀光車10元 。ps:在陽關景區看日落,別有一番滋味。
3、玉門關+漢長城+河倉城
去過了陽關,一般情況下大家緊接著的行程,就是玉門關、河倉城、漢長城,「春風不度玉門關」說的就是這里了。這三處景點都在同一個地方, 套票40元/人。 此處距離市區就約有100公里。由於主要為幾個遺址,所以可看的不是很多,游覽時間半小時,就足夠了。
陽關景區
玉門關遺址
河倉城
當然,也會有很多人選擇自駕走這條線路。這條線路自駕不太好的一點就是:沿途均為戈壁,容易視覺疲勞,所以要多留心。門票可以打包購買,倒是比較方便。
(四)線路四:雷音寺+市博物館+白馬塔寺+沙州故城
1、第一站:雷音寺
敦煌雷音寺距離市區四公里左右,在城南前往月牙泉的路上。是敦煌境內規模最大、最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到了每月初一十五,就會涌進大量市民燒香拜佛乞求順意平安。寺內會有居士們和志願者們為遠途的香客准備齋飯。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誕日更是會舉行盛大的法會。僧尼和香客們以鮮花燈燭廣做供養,以香湯沐浴佛像,人們爭做布施、放生、求子等祈願活動。
古往今來,敦煌人將四月初八視為一個重要節日,近兩年紀念佛誕的佛教節日也慢慢演變成異彩紛呈的廟會,歡慶佛誕的同時留下一番美好祈願。2013年雷音寺被評為國際級3A級景區, 免費對遊客開放。
2、敦煌博物館
很多人沒有把敦煌博物館作為行程中的一站,但是我覺得,其實這里也是非常值得看的。
敦煌博物館現藏文物達4000多件,其中為著名的是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和舉世罕見的藏文寫經,堪稱鎮館之寶。這里是可以 免費參觀 的,記得帶身份證。(周一不開館)
到達博物館也很方便。乘坐敦煌公交3路到金葉賓館站下車,沿著鳴山北路向南步行500米即是。
敦煌市區不大,從位於市中心的市政府處步行到博物館約2公里,從 汽車 站前來約2.5公里。市內打車10元以內即可到達。
博物館參觀一般需要一個半小時。如果仔細觀看的話,可以時間留得稍微久一些。
3、白馬塔寺
白馬塔寺位於敦煌市區黨河鄉紅星村內,經過白馬塔大橋向西走500米鄉間小路就可以到達, 門票15元/人。 白馬塔寺內有一座白塔,共有九層,高約12米,相傳是高僧鳩摩羅什東傳佛教,路經敦煌城,為死去的白馬而修建的。第七層石塔上刻有不同時間修葺的字樣。由於新開發,內容也不及其他景點豐富,所以這里很安靜,遊客也很少。
4、沙州故城
沙州故城即敦煌故城,敦煌俗稱「舊城墩」,該城為漢代故城。這里算不得景區,但是比較有紀念意義的遺址(很少有遊客知道,但本地人對這里會比較有感觸)。故城遺址平面呈長方形,現存都是一些斷壁殘垣,西北角一座城墩,高出城牆一倍。敦煌郡城曾經是西域交通咽喉之地,東來西去的商旅,以及各國使臣、將士、僧侶等都要從此經過。而今,當年氣勢恢宏的郡城已成為一堆黃土,卻依舊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五)晚間安排:看演出。經典三選一,你該這么選
敦煌的夜生活,也可以非常豐富。除了逛夜市吃 美食 ,還有一個特殊體驗,最好不要錯過,那就是「看演出」。敦煌深厚的 歷史 文化底蘊,給予了藝術家們巨大的構思和創作空間。 《絲路花雨》、《又見敦煌》和《敦煌盛典》 ,便是三個極具代表性的以敦煌為故事核心的特色演藝,值得一看。
但是,由於三台演出的時間都在晚上,可能很多朋友要疑惑了,到底看哪個?我們這里來做個簡單分析對比:
1、從票價來看: 《敦煌盛典》的起價最低,《又見敦煌》的平均票價最高。演出的投入成本決定了票價。因為相對而言,《又見敦煌》的整體投資較大,從場館的新建,到設備,所以也難免價格相對高了。
2、從地點來看: 三個演出地點交通都比較方便,因此距離不成問題。
3、從演出內容看: 《絲路花雨》是舞劇,內容以親情、友情為主;《又見敦煌》是情景體驗劇,以 歷史 故事為主線(話題也是最大的一個);《敦煌盛典》基本上就是愛情故事為主了。話題不一樣,表現出的氣勢、給人的感受肯定不同。所以要看自己喜歡「小家碧玉」一點的,還是「大氣磅礴」一點的了。
(一)住宿攻略:良心住宿區位、酒店建議
敦煌市區並不大,所以不用太在意酒店的位置(除非是特別偏)。因此,基本上大家可以隨心選擇。而且,市區酒店去景區的距離都差不多,不用過多顧慮。
1、拼團推薦: 敦煌的酒店、客棧數不勝數,價格也根據不同檔次差距較大。大家可以根據需求自行選擇。但是考慮到後兩日行程,如果都是選擇拼團,那麼建議是在敦煌飯店、敦和大酒店或嘉年華精品酒店。這三家酒店是常用的發團集合地點,出行會比較省時。酒店的地理位置,服務口碑也比較好。
2、體驗特色: 如果是時間充裕,想要深度體驗當地特色的話,也可以提前預訂當地的民宿客棧或主題酒店。
3、方便購物: 如果以此為考量標準的話,沙州夜市周邊為最佳地帶。夜市上有各種特色小吃,以及手工藝品。夜市正門對面有大型商場,屈臣氏什麼的都有,如果少帶了東西,方便隨時補充采購。
(二)敦煌 美食 :特色 美食 ,高性價比餐廳推薦
敦煌的特色 美食 很多,在這里一一介紹:
1、驢肉黃面
驢肉黃面基本可以說是敦煌最具名氣的特色小吃了。一份面,一份臊子(指面的澆頭),一份驢肉,合起來就是一份完整的驢肉黃面餐。驢肉黃面價格相對較高,但其實面和臊子都不貴,主要貴在驢肉上。敦煌最出名的店是達記和順張,遊客也很多。不過其實也有不少小店,味道是不錯的。可以在團購平台上看看評分來選擇。
2、敦煌臊子面
敦煌臊子面又稱「長壽鹼面」,長壽鹼面在唐代就有,自古以來就是敦煌的待客佳品。在敦煌,每當老人過壽、小孩滿月、家人出遠門等重要的日子裡都要做上這種長面。由於和面的時候會加入適量食用鹼,所以製作出的面條柔韌勁道,爽口舒胃,細長勻稱。臊子面關鍵在湯,湯的製作很講究,先將用豬羊肉、蘿卜、土豆等切丁做成的臊子在鍋內適火炒好後加入水,再輔以佐料,然後將面挑入湯中。想吃好吃臊子面,可以去看街道上的小店(首推沙州市場和步行街)。
3、羊肉粉湯&合汁
羊肉粉湯是敦煌傳統小吃,羊肉的選用精心講究,必須是本地飼養的且膘肥體壯的羯羊。飄香的羊肉湯,上面撒上香菜末、韭菜和蔥、辣椒末等。湯裡面一般會有肉片、粉絲、還會有掰開的饃饃可以泡進去,吃起來肥而不膩。羊肉粉湯有很好的滋補、發熱、祛寒之效,敦煌人會拿它當早餐。合汁相比粉湯,內容更豐富一點,裡面還有丸子,夾裟等。夏家合汁是性價比比較高的店,而且這家店只賣一早晨,味道很棒。
4、漿水面
漿水是把芹萊、白萊等投入加上漿水酵子的面湯,再盛入缸內發酵而成的,部分人不能接受漿水的味道,實際上漿水才是夏季的解暑佳品。把煮熟的手工面條用涼開水浸過後,加入漿水,澆上熗過的油蔥花,撒上芫荽末,就做成了漿水面。漿水面製作簡單,吃起來清酸可口,是敦煌本地人在夏天常食的一種麵食。這個一般的店都會做的不錯,想吃可以隨便進家小面館嘗嘗,不出意外不會出現「黑暗料理」。
5、莫高釀皮
敦煌本地方言將「釀(niang)」稱作「釀(rang)」,人稱「莫高釀皮」。將釀皮切好再拌上蒜汁、辣椒、香油等多種調味品,酸辣入味、柔韌爽口,叫人慾罷不能。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名稱,因為敦煌的很多小店,還賣米皮、擀麵皮等等,其實和釀皮不是一回事,記得問清楚。
6、紅柳撥疙瘩
撥疙瘩是敦煌一種比較特色的小吃。就是將面做成麵糊,直接拿筷子撥成一塊塊小疙瘩,然後煮熟,搭配不同吃法。一般是干拌、燴、炒,味道有點像大盤雞,但是又比大盤雞多樣和豐富。紅柳撥疙瘩最初是因為用紅柳條撥面下鍋,才有了這個名字。但是現在基本都是用筷子了。撥疙瘩也可以去小吃街或者沙洲市場吃,小店味道不錯。
7、胡羊燜餅
胡楊燜餅是敦煌地道的風味 美食 ,是用羊肉、排骨或者雞肉與面餅一起燜制而成的,燜餅在敦煌既是主食又是主菜,因其「肉爛餅香」深受喜愛,敦煌人說「雞肉燜餅子,拖拉機上埂子」講的就是這道 美食 的神奇魅力。剛出鍋的燜餅肉香撲鼻,吸收了肉汁的面餅軟和入味,長時間燉煮的肉塊肥而不膩,每一筷子都叫人期待。
當然,如果喜歡敦煌,你還可以自己去發現更多有趣的東西。
⑧ 敦煌早餐哪裡好吃
1:胡羊燜餅——最接地氣的美食
如果你來敦煌之前作過功課,那你見到頻率最高的美食可能是驢肉黃面。但實際上,這道美食在敦煌只能排在第二,燜餅子才是我們當地老百姓吃的最多的。
敦煌最好吃的胡羊燜餅,前面是沒有姓氏的,就叫「胡羊燜餅」,這個店鋪位於敦煌市宏泰市場西頭,是個很小的店面,大約有20個平方米,擺了5張桌子,曾經得過酒泉地區民間小吃第一名。這家店到了旅遊旺季的時候人非常之多,可人家就是不擴張,所以啥時候去都是這個味,地道。如果我的朋友從外地來,我都會帶他們去這家小店吃。
2:驢肉黃面——高大上的美食
吃這道美食一定要找對地方,正宗的敦煌驢肉黃面不在敦煌主幹道上,更不在敦煌沙洲夜市。敦煌有二家驢肉黃麵店味道特別好,一家位於敦煌宏泰市場西頭叫順張黃麵店(百年老店),一家位於敦煌天潤國際大酒店後面達記黃麵店。二家是師徒關系,順張是達記的師傅師,達記雖然是徒弟但是名氣已經超過師傅。二家店各有特色,順張的醬驢肉好吃,達記的黃面作的筋道。
3:羊肉粉湯——最親民的美食
這個決對稱得上是敦煌美味。很多人一提到羊肉很多人就搖頭,我這里可要為我們西北的羊肉正名,西北羊肉是不膻的。我好多朋友來西北前都拒絕吃羊肉,但是吃完我們西北的羊肉以後,那是大大的改觀。
敦煌的上班族,秋冬二季早上起來基本上全是吃羊肉粉湯,如果你住的酒店不含早餐,那你早起不妨到周邊找一間小店,來玩羊肉粉湯。這個美味,真是誰喝誰知道,一般到了12點後就沒有了,所以要早起啦!
這樣的店95%都是敦煌本地人開的,味道都挺好。如果你非要問那一家比較好,你可以去一下「夏家合計」「楊老三粉湯店」「楊老五粉湯店」
這幾家試試。
不過大家一定要銘記兩點:
①
吃飯盡量選擇敦煌當地人多的餐館,而不是外地人多的地方;
②
消費前要詳細了解價格,不要到結帳的時候再生氣。
⑨ 敦煌好吃的特色美食
敦煌好吃的特色美食有驢肉黃面、翡翠榆錢、漿水面等等。
1.驢肉黃面
驢肉黃面是兩部分組成的,一是驢肉做菜,二是手工拉制的黃面。俗話說:「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驢肉被很多美食家奉為人間絕味。敦煌的驢肉黃面,將驢肉與黃面融為一體,黃亮誘人的拉麵,澆上鹵菜或炸醬,配上驢肉系列佐菜,與眾不同,別有風味。

⑩ 敦煌有哪些好吃的啊,去的話哪些是一定要吃的
您好,敦煌民間特色小吃,具有濃郁的地方原創風味。
長壽鹼面-莫高釀皮-泡兒油糕-胡楊燜餅-驢肉黃面-敦煌涼皮(夏季最好)-漿水面(夏季最好,消暑降溫)-羊肉粉湯-合汁-敦煌拉麵
也是敦煌本地人經常食用的。希望可以幫得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