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上海哪裡賣鍋貼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上海哪裡賣鍋貼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1-05 17:55:07

㈠ 在上海能告訴我有哪些好吃的鍋貼的地方嗎

我也是網上搜索來的哦
1.為民點心店
口味 21 環境 6 服務 14 人均 ¥5
地址:上海虹口區惠民路62號
這里的交通上面還是蠻方便,公交線路有875路 47路 地鐵四號線 134路 135路 155路 , 但是鍋貼口味還是蠻靈格,好吃,裡面的汁水蠻多,做的也不是很焦,這要比一般賣鍋貼的地方好多了。吃鍋貼就要搭配他家的牛肉湯喝喝,牛肉湯的口味有點淡,我還是比較喜歡喝濃點的口味,這點就做的有點不是太到位,可能適合於口味清淡的人吧。

2.上南二村鍋貼
口味 21 環境 6 服務 17 人均 ¥4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昌里東路上南二村車站旁小吃一條街裡面

3.胡記特色鍋貼口味 23 環境 5 服務 12 人均 ¥4
地址:上海盧灣區嵩山路103號(近淮海中路)

4.大王鍋貼
口味 20 環境 6 服務 12 人均 ¥4
地址:上海徐匯區東安路382號(零陵中學對面)
比四海游龍強,比一般的小店都強一點點,雖然這大王鍋貼還是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MS我對大王鍋貼的期望值並不是很高,所以也沒有失望一說
也是去東安路地鐵站的時候無意中走到零陵中學,發現對面就是那個在DP網上很旺很旺的鍋貼店嘛
鍋貼1.7一兩/4個
很是厚道的價格,想想四海游龍現在都要賣5元/5個了。
這個鍋貼的特點就是汁水四溢,皮薄有韌勁,還可以啦~~
當然要挑缺點也是很好挑的,但是在這位置、這個價格說來,總體可以算是過得去的水準了,MS現在都好難吃到好吃的鍋貼哦!
真正好吃的鍋貼、煎餃......俺推薦黃金城道(水城路和古北路之間)的「伊豆日式烤肉」,他們家的煎餃一想起俺就流口水,15元/6隻,但是超級好吃好吃的呀~~

5.包旺鍋貼
口味 21 環境 12服務 15 人均 ¥10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昌里路359號(近長青公園)
昨天去外婆家那裡 看到這家店生意很好我又很喜歡吃鍋貼 所以就進去吃了 正好是飯點的時候 生意很好 等了一會才坐下來 他們家的鍋貼一元一個 剛出爐的 很燙 汁很多 還點了他們家的糯米粥 甜甜的 不錯 他們家的油豆腐粉絲湯 味道非常好 而且裡面的東西也很豐富 很好吃 店的環境也滿干凈的~總之就是價格實惠 而且吃的很飽 以後還會去他們家嘗嘗別的~

6..紅甜心
口味 17 環境 11 服務 10 人均 ¥22
地址:上海靜安區萬航渡路550號(近武定西路)
「最喜歡」他家的鍋貼,個兒「比別家的鍋貼要大」,皮「薄而韌」,底殼「金黃香脆」,咬開來湯汁「很多」,肉餡鮮美「有彈性」。烤鴨「皮脆肉嫩」,搭配調料味道「不錯」。

7..羅柏記
口味 19 環境 9 服務 7 人均 ¥15
地址:上海長寧區宣化路51號(近江蘇路)
去他家的基本「桌桌都點了」鍋貼,味道確實「可以」,底「脆」皮「厚」,餡兒又「大」又「新鮮」,汁水很「多」,咬得時候要小心「濺到對面的人」。另外酸辣湯和蓋澆飯很多人也覺得 「不錯」,「可以試試」。價格在宣化路上屬於比較「貴」的。服務「不咋地」,跟環境一樣「有待改進」。

8.四海游龍(浦東店)
口味 17 環境 13 服務 12 人均 ¥14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成山路421號(近雲台路)
這家店的人不是特別多,家裡過來吃東西是要點時間,不過還是蠻喜歡的
他家是連鎖店,鍋貼和一般外面的樣子不一樣,據說好像是另外種,鍋貼一共有兩種
外皮很脆的,裡面不是那種純肉的,比較喜歡,吃起來不太肥,
吃的時候有兩個醬,混在一起吃,味道不錯的,在喝個豆漿,一頓早飯就可以了
價格也蠻實惠的,當然殿堂比較干凈也是我要去的重要原因
鍋貼外帶用的是紙盒子,這個我蠻喜歡的,有時候吃好還能打包回家,不錯的
有空吃吃他家其他的東西,不一定早上去吃,平時去吃個點心啥的都可以的

㈡ 上海有什麼好吃

導語:准備去上海旅行的朋友,除了看出行攻略,還得看美食攻略,對於上海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我特地研究了一番,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上海最具有特色的一些小吃。

上海有什麼好吃的

從10年開始,開始看《淘最上海》這個節目,應該是從第一期一直看到現在,每期都會介紹很多美食,看得多了很多地方也就很熟悉了。

那些大的館子就不多說了。小吃什麼的才是愛~之前有一個上海38種小吃的匯總。按照這些小吃來整理些店好了~小吃廣場什麼的就算了...(一般一家店裡會涉及到不同種類小吃,不過真正好吃的人應該會去找每種小吃最好吃的地方吧~)

上海最特色的38種小吃:





1. 小籠

和鼎泰豐的小籠還是有區別的...個人還是不喜鼎泰豐的,沒有好吃到哪裡去還很貴。

南翔小籠,顧名思義,嘉定區南翔鎮是源頭,不過一般也不會有專門跑那邊去的。市區內比較好的有:南翔饅頭店(豫園店)、佳家湯包(黃河路店)、富春小籠(愚園路店)、萬壽齋等。

2. 餛飩

老上海的話,柴爿餛飩挺受歡迎的, 柴爿餛飩意思就是那種流動的餛飩攤。

街上很多吉祥餛飩、福建千里香餛飩...不要去這些店裡吃...

肇周路上有家耳光餛飩,風評不錯。

還有就是原來開在靜安別墅的小餛飩店,後來轉移陣地到威海路的弄堂小餛飩。

古徽州餛飩、夢花街餛飩、三林塘餛飩等也都評價不錯。

3. 生煎

小楊生煎開的到處都是...我最早吃生煎也是吃的這一家

另外吃過的有虹口的飛龍生煎、乍浦路的金彪王生煎等。

感覺雖然飛龍生煎店面有點破,但口味好像更符合我的喜好。

據說雲南南路上的大壺春也不錯。

4. 鍋貼

其實不是太搞得清楚某些鍋貼和煎餃的區別...不過好吃就行了~

吃過一家浦東的汪師傅鍋貼,感覺肉餡挺實在的,湯汁也很鮮。

各種美食節目介紹過的:虹口的胖阿姨鍋貼(上海有不少阿姨美食~)、伊斯蘭餐廳的牛肉鍋貼,肇周路的宏玉坊、連鎖的大王鍋貼、包旺鍋貼等。

5. 豬油菜飯

這個是一直聽說文廟的菜飯很有名。就在文廟路上。

現在人氣頗高的趙小姐不等位(長樂路、太倉路、龍之夢店)的豬油菜飯,人氣也是很旺的,招牌菜之一。

6. 粢飯糕

在吃這個之前,我的感覺是應該不錯,咸香咸香的,而且炸出來的應該很脆。

不過看了製作過程之後...喜愛程度就下降了...因為真是全油的鍋里炸出來的TAT

香還是挺香的,不過比起這個我還是更願意吃別的當早餐TAT

我吃的是廣西北路的極品粢飯糕。

據說很多上海人的記憶就是小時候去上學,在弄堂門口的攤上買一塊剛炸出來的粢飯糕。光看著這個描述就覺得挺美好的~

7. 油墩子

這個小吃我是在召稼樓古鎮吃的,江阿姨油墩子,小有名氣的一家。

做的是蘿卜絲油墩子(江南一帶的不少點心喜歡放蘿卜絲),料很足,看上去挺干凈的,不像街邊的攤位臟亂。

也是在油鍋里炸出來的,應該比較合小孩子喜歡吃油炸食物的口味吧。

嘗一點就好,吃多了就覺得油膩了。

8. 冷麵

這個不是朝鮮冷麵那種...也不是川味的那種涼面。

上海人有自己喜歡的本地做法的冷麵,夏天的時候吃冷麵、冷餛飩,是很多人的最愛。

做法自然裡面是要放芝麻醬、花生醬這種東西的,面條也是一般的蒸面,不是朝鮮冷麵那種蕎麥面。

做出來的感覺其實就是涼的拌面。王家沙、美新點心店、鴻瑞興等店夏天的時候賣,上面提到的萬壽齋、富春小籠等等店也有。

9. 爛糊面

其實就是把面煮的爛爛的,有一定糊狀的面。一般在家裡也可以做。

這個的話,就是鴻瑞興做的比較好了,萬體那家店是鴻瑞興最有名的一家。

10. 蔥油拌面

海派麵食的經典之作,是將煮熟的面條放上蔥油一起伴著吃。第一次吃還不太習慣這個味道,不過後來越吃越覺得香!

這個一般的小吃店也都有,上面提到的弄堂小餛飩、萬壽齋、鴻瑞興等等地方都有。

然後上海有很多面館,基本上都有這道面。

11. 兩面黃

這個並不是很為人所知的小吃,也是種麵食。說實話我也還沒吃過TAT

將面條兩面都炸成金黃色,然後從鍋里撈出來後放在盤子上,再澆上澆頭、鹵汁。工序上就不太好做。所以做這道小吃的也就是一些老字型大小小吃店和一些本幫菜館。

南京西路王家沙,南京東路的沈大成有做,不過就不知道味道吃不吃得慣了。

12. 蟹殼黃

這個除了上海,在黃山我倒吃到了更多。就是小的燒餅,做的扁平,裡面有甜的或者鹹的餡,看上去像蟹殼。

老字型大小里還是可以買到的,延平路的吳苑餅家是代錶店家。

13. 老虎腳爪

又是一個瀕臨滅絕的美食...看節目里介紹製作起來很麻煩,所以現在還做這個的店應該也就個位數吧。長相像腳爪所以得名。

七寶古鎮里有做這個的,然後田子坊有家店,再有就是東江陰路的一家放心無鋁油條店(原來是新天地那邊好又來搬過來的,很多阿姨媽媽都從老遠的地方跑來買)

14. 燒麥

燒麥還是要吃下沙的!裡面的糯米、筍丁、肉粒還真是挺實在的。還有豆沙、紫薯的燒麥。

我是在召稼樓古鎮里吃的,可以去那裡試試。市內也有下沙燒麥的幾個分店,大連路、定西路、北京西路等等。

15. 麻球

這個很多地方都吃,也就不多介紹了,很多早餐店可以吃到。

不過上次去上海見識到比較奇特的...就是薺菜麻球...普通的麻球裡面餡是薺菜的。不得不佩服上海人對薺菜的愛。

這家店叫福得德海派人文餐廳,位於本幫菜一條街進賢路上。

16. 崇明糕

顧名思義,是崇明島的特產。最正宗的應該是要去崇明島去吃的,島上有家陸記據說不錯。

在市區想吃的話,去專門做崇明菜的館子即可。比較有名的是魚羊老鎮之崇明味道。

17. 肉絲湯年糕

目前上海灘吃年糕比較多的是排骨年糕、毛蟹年糕,還有就是韓國年糕...

這種吃法還真很少見了,據說豐裕生煎里還有。

18. 春卷

在上海貌似比較多的是黃魚春卷,吃一口,那個脆脆的皮,那個湯汁,那個嫩嫩的魚肉,一點腥味都沒有,好嗲的!

一般本幫菜館都有做這個。我在一家連鎖店,吃面的,叫家有好面的店吃的,這家店也算是快開遍大上海了...(除了黃魚春卷這家的黃魚面也還ok)

19. 八寶飯

這個小時候在家裡外公也會做給我吃,過年過節的時候喜歡弄,好像南方吃這個的地方不少。甜甜的,裡面放了那麼多種豆子啊、果脯啊,吃起來很帶勁。

老字型大小裡面做這個的挺多的,像王家沙沈大成之類的,每逢過年過節都會有很多人買好大一塊八寶飯帶回去。買回去直接蒸一下,一大家子就可以一起吃了。

在陸家浜路那邊有家糯勿糯,節目介紹過不少次,網上風評也不錯。

20. 豆漿(咸漿)

作為一個認為豆漿只能是甜的人...是接受不了咸漿的存在的...近幾年才知道有這種食物的存在,並且江浙滬一帶好像還挺喜歡咸漿的...OMG接受無能

空的瓷碗里,事先放好撕碎的小油條、小蝦皮、紫菜片、榨菜末,要有幾粒小蔥,還要有一定比例的醬油和醋。最後滴上幾滴辣油。

在看美食節目一段時間後,還知道了上海有不少夜市賣豆漿油條的,也是發現了新世界...代表估計就是霍山路上的那家霍山公園夜市豆漿油條了...有興趣可以去試試。

21. 豆腐花

在廣東待過幾年所以我一直以來都是吃甜的豆腐花的,就像現在大陸開了些台灣豆花店裡的那些一樣,算甜品了。不過後來慢慢知道了咸豆腐花的存在...

豆腐花和咸漿里要加的那些東西差不多,區別就是豆腐花要更塊狀一點,不是豆漿那樣的液體。

一般上海早餐店都有做這個,推薦一家曹楊路上的實惠點心店吧,很老牌的吃早餐的地方了。上海人喜歡吃的早餐品種這邊基本都涵蓋了。

22. 水撲蛋

不愛雞蛋的我現在還沒嘗試過這個...據說就是:將水燒熱後,打蛋進入沸水中,成型後盛起來放入酒釀和糖。在家應該也可以自己做嗯...

23. 龍蝦片

這是小時候大愛的蝦片TAT多年後再次吃到是在海底撈等位的時候送的零食...也是醉了...

24. 鍋巴

這個平時吃的零食也挺多了於是乎沒有慾望去吃...

25. 排骨年糕

這個我很喜歡!!!在第三次去上海的時候吃到的,那是一個大雨天,上海剛剛入梅,我跟老爹倆人冒著大雨找到了雲南南路上的鮮得來,我點的排骨年糕他吃的小餛飩。

看名字其實會想成排骨和年糕炒在一起,不是的!是一塊炸好的大排,下面有一塊年糕,然後淋上了醬油,看著就很有食慾~

雖然有人嫌棄鮮得來的味道還有服務什麼的,不過我感覺還是值得一去的,一定要去雲南南路那家。另一家比較有名的老字型大小是北萬新。

26. 油豆腐線粉湯

其實就是油豆腐粉絲湯...一碗湯裡面放著油豆腐還有粉絲。

一般在吃生煎的時候,一兩生煎,一碗油豆腐粉絲湯,是很多人的標配。小楊生煎就可以吃到。

27. 雞鴨血湯

一提到南京很多人會想到鴨血粉絲湯...上海人也很愛吃這個小吃。

和上面那個湯一樣,這個也是很多人吃生煎的時候要配著喝的,小楊生煎也有這道小吃。

順帶提到鴨血粉絲湯,回味鴨血粉絲湯、妯娌鴨血粉絲湯都是開的到處都是的連鎖店。

28. 千張包

其實就是拿豆製品當做皮,裡麵包上肉、菜的餡料。一般吃的話都是千張包粉絲湯這樣一起吃的。所以生煎店裡大多也有這個可以吃。

29. 雞粥

這個就得提到兩家老字型大小了,小紹興,振鼎雞。小紹興的話就在雲南南路上,振鼎雞去福州路的那家不錯。

雞粥、雞湯面、白斬雞,想嘗試的話去這兩家還是可以的。

雞粥就是用老母雞的湯熬出來的粥,挺暖胃的。(對鹹粥無愛的就不做評價了...)

30. 酒釀圓子

好吃!從小對酒釀有種深深的愛,然後發現上海人也很喜歡酒釀。全國各地叫法不一樣,但差不多都一個東西,酒釀、醪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等等...

以前都是吃醪糟湯圓,那種湯圓都是有餡的,很大個的'。

酒釀圓子是沒餡的,就是糯米小團子。

這個上海很多店都有賣,無論大飯店還是小吃店,大眾點評一家去吃吧,都差不多~

這里順帶提一下湯圓,上海這邊叫湯團。

七寶古鎮的湯團店很有名,味道也很好,我有一次七點多就趕到七寶那邊吃的,交通很方便,七寶地鐵站下來就是。現在好像是3元一隻了,漲價了...有芝麻、豆沙、棗泥、花生、板栗、紫薯的甜味的,也有鮮肉、薺菜的鹹味的。

31. 海棠糕

挺甜的一種餅。就是外面的麵皮很酥脆,裡面是滾燙的豆沙,剛出爐的時候燙嘴。店面里一般都有提醒小心燙嘴。

城隍廟有個店做的不錯,春風松月樓下面的窗口就能買。(城隍廟還是能吃到點真美食的,並不是一無是處)

古鎮里一般都有這個,七寶古鎮、召稼樓古鎮、新場古鎮等等。

32. 烘山芋(就是烤紅薯...估計承載著很多上海人小時候的回憶,放學了餓了在路上買個烘山芋吃著)

33-36 糕團系列

上海人很喜歡吃糕團,每年到了清明最著名的就是青團,到了重陽節要吃重陽糕等等。還有很多其他品種的。

雖然很多人嫌棄南京東路上的沈大成,但我不得不說這里的糕團還是不錯的,品種多,味道也不錯,就在南京東路上,不用進沈大成那個店,就在門口的外賣窗口,每天都會有好多人擠在窗口那裡買這樣那樣的糕點。我每次去上海都會在這里買團子吃。

還有家店叫虹口糕團廠,總店在四川北路上。最有名的是年糕團,就是年糕里放根油條,再放點其他料,比如芝麻、肉鬆之類的。吃一個這個絕對飽飽的了。其他品種的糕團也都有。

37,高橋松餅,最正宗的在浦東的高橋鎮,不嫌遠的話可以奔過去試試。

至於38任何一家超市裡都會有的特產,不用非在城隍廟的某個特產店買。

*蔥油餅:

曾經我吃的蔥油餅都是那種一塊一塊三角形的餅,來上海之後吃的是一整個的圓餅子,然後裡面蔥花真心挺實在的,味道很香,油也比較大。

不知道現在怎樣了,前幾年有家很火的蔥油餅店,茂名南路附近的阿大蔥油餅,這家店創下了我排隊買吃的的紀錄...七點10分趕到,七點50終於買到了...

整家店只有阿大這一位大叔在做蔥油餅,一次就出鍋20隻,來買的都是附近的爺叔、阿姨媽媽,一買就是好多...所以排隊的時間很長,一般上班族應該是沒耐心等的...

不過在等的過程中聽著前後的爺叔、阿姨媽媽用上海話東拉西扯的,也別有一番感覺~

*鮮肉月餅

雖然本人不太喜歡...不過真的是上海人的大愛,還是要提到一下的。

不光是在中秋,其他時候上海人都很喜歡吃這個。

蘇式月餅是酥皮的,跟廣式很大不同。裡面放的是肉餡,還是那種有汁水的,所以是要新鮮出爐就馬上吃的。我吃過一次,但是感覺就是...這不就是縮小版的餡餅么...沒有領悟到真諦...

泰康食品、光明邨、王家沙、真老大房等等老字型大小的,總是會有很多排隊買的。尤其是光明邨...那隊伍簡直了,隔好遠都能看到隊伍...

最近在日月光有一家瞞著爹海派中式名點,裡面做出來的鮮肉月餅、蟹殼黃等也挺受歡迎的~

*粢飯團

上海人早餐的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粢飯。

粢飯團要屬南陽路粢飯團最為出名了,在南陽路和西康路的路口處。

這是血糯米包的,裡面有碎油條、肉鬆、肉醬、鹵蛋,很香~

一定要早點去,到10點就沒有了。

*上海人愛吃的西式點心 (這里的人真挺愛吃甜食的...)

——蝴蝶酥(一定是國際飯店西餅屋的)奶香味十足,要早點去,這里也容易排隊。

——杏仁排、核桃排、腰果排、西番尼等(哈爾濱食品廠)

——奶油小方(紅寶石)上海人也很愛吃奶油!

*面

在盧灣,有四大面館:復興路大腸面 思南路阿娘面 肇周路長腳面 麗園路縮頭面(香閣麗面館)

除此之外還有味香齋的麻醬面,老半齋的刀魚面,德興館的燜蹄面等等。

上海人比較喜歡的面有黃魚面、大腸面、豬肝面、腰花面、青菜肉絲面、大排面、鱔絲面等等。

上次去上海吃了一次辣肉面,覺得還不錯吧。這個面應該算很普通的,很多面館都有這個面。

除了湯面,還有不少拌面,比如八寶辣醬拌面。


㈢ 上海有哪些小吃最好吃,在什麼地方

大凡來上海的中外遊客,大都要到老城隍廟走走。在老城隍廟內,匯集了眾多的上海地方小吃,綠波廊的特色點心,松月樓的素菜包,桂花廳的鴿蛋圓子,松雲樓的八寶飯,還有南翔小籠和酒釀圓子,真可稱得上是小吃王國了。
綠波廊的特色點心

綠波廊酒樓於明嘉靖年間開業。設於上海老城隍廟九曲橋畔,原名:"樂圃閬茶樓"。1978年改為餐廳,以經營上海及蘇州風味菜點為特色。主要名菜名點有"扇形甩水"、"生爆鱔背"、"蘿卜絲酥餅"。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游覽老城隍廟和豫園時,在該店品嘗了各式點心後,稱贊說:「技藝精巧」。

現在系國家特級酒家、上海涉外旅遊定點餐館,以經營上海菜、上海點心、魚翅、蟹宴四大系列品牌著稱,菜點清新秀美、溫文爾雅、風味多樣、富有時代特色,蜚聲海內外。

王家沙點心店

「老虎腳爪」、梅花糕、蟹殼黃……這些上海傳統美食回來了!日前,地處南京西路王家沙點心店的攤位前,圍著不少聞訊而來的消費者。據悉,下一步,香脆餅、桂花糖粥、酒釀米飯餅、蔥油餅等這些或已絕跡,或只有在小攤上才看到,味道走樣不少的上海正宗名小吃,有望在王家沙總店及它在該市的7家連鎖門店集體亮相。

其實,人們記憶中的「上海味道」又豈止「老虎腳爪」、湯卷(烏青魚肚)、禿肺(烏青魚肝)、三蝦面(蝦腰、蝦腦、蝦子)、糟缽斗、蜜汁小排、紅燒劃水、八寶鴨、松鼠大黃魚……為了讓上海這樣一座國際大都市有著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的經典「味道」,從今年開始,一個名叫「振興上海菜」的計劃正在本市餐飲行業悄然啟動。滬上一些以經典上海菜為招牌菜的老字型大小———老飯店、綠波廊、功德林、王寶和、王家沙、梅龍鎮酒家、小紹興等,以及改革開放以後涌現出來的海派餐飲企業梅園村、來天華、和記小菜、小南國、美林閣、蘇浙匯、名軒等積極響應。

振興上海菜,人才斷層問題最現實。為此王家沙派出多路人馬,在該市及周邊地區遍尋那些點心「老法師」。73歲高齡的丁師傅,16歲開始做學徒,在虹口區的飲食行業做了一輩子「老虎腳爪」,這次,他毛遂自薦來到王家沙,烘烤用的爐子也由他親自設計;一對在七寶鎮上做了多年梅花糕的師徒也被王家沙覓來。如今,他倆做的梅花糕一天可以銷售四五百隻。「盛利炒麵大王」歇業時,王家沙聘請來了該店的廚師,以肉絲黃芽菜春卷當招牌菜的「紅榴村」歇業時,王家沙也將那裡的師傅請進門,他們還覓到「紅甜心」做特色面的師傅,改良創新後專門供應上海灘最細的湯面,還有來自無錫的老師傅,將來門店現場蒸、煎、炸赤豆糕……

湖心亭茶樓

湖心亭系明代嘉靖年間由四川布政司潘允端所構築,屬豫園內景之一,名曰鳧佚亭。清乾隆十九年(1784年),布業商人祝韞輝、張輔臣等人集資在鳧佚亭舊址上改建成湖心亭,作為布商行人聚議事之場所。清咸豐五年(公元1885年)起開設茶樓,為上海最早的茶樓。初名也是軒,繼改為宛在軒,現仍恢復湖心亭舊名。

湖心亭茶樓能容納200餘人品茶,古樸典雅的設備布置,極富民族傳統特色;供應的各式名茶(有配套茶食),水質經凈化礦化處理,清澈甘甜,不同一般。茶樓設有專業茶藝表演隊。每周一下午,還可欣賞到江南絲竹優美的樂曲。從在亭中品茗賞景,別具一番情趣。茶樓每天吸引著大量中外遊客,還曾接待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等許多國家元首和中外知名人士。小小茶樓已成為上海市接待元首級國賓的特色場所,其知名度蜚聲海內外。

寧波湯團店

已有80餘年歷史的「缸鴨狗」豬油湯團,可謂是寧波湯團的代名詞。它是在傳承當地具有700多年歷史的民間傳統湯團製作工藝的基礎上,對加工、選料、配方和工藝製作進行了提升,形成一套獨有的操作流程,其風味與眾不同。1993年,缸鴨狗湯團總店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1997年,缸鴨狗湯團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在城隍廟,寧波湯團系用上等常熟糯米磨粉,以定點出產的黑芝麻、剝皮的板油和打成粉的白砂糖,拌透後腌成餡心,再由點心師們一隻只手工搓成。平日的銷售量超過1萬只,到了三大節令多達七八萬只。

煮湯團,但見兩口大鐵鍋,一隻只湯團在沸水裡煮熟後浮起,再被撈到清水裡漂,皮子不破不爛,外形美觀。輕輕一咬,香甜的芝麻餡心便緩緩溢出。

㈣ 上海顓橋哪裡有小魚鍋貼

閔行區。位於上海閔行區的汪記大王鍋貼就是一家專門售賣各種鍋貼小吃的額店鋪,在當地小吃快餐熱門榜排名第2。顓橋鎮位於閔行區中部偏南,顓橋鎮跨六磊塘有眾安石拱橋,俗稱磚橋,後訛稱顓橋,地因橋名。

㈤ 上海哪裡有賣牛肉鍋貼

名稱:伊斯蘭餐廳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2035號(近山陰路)
電話:(8621)56710430、(8621)56660045
價格:牛肉鍋貼3元/客(4隻)......

名稱:浦東清真飯店 歷城店店鋪
地址:歷城路121號(近昌里路)
交通:隧二、771、83、787
特色菜:鍋貼、牛肉鍋貼、羊排
人均消費:50元以下
營業時間:6:00-24:00

㈥ 上海什麼鍋貼最好吃

其實上海的鍋貼,就是北方的餃子,其形狀相似,只是吃法上的不同而已。比較有名的有
仙霞路
龔記鍋貼、嘉定的
老闆娘鍋貼、徐匯區的憤怒吧鍋貼、閔行區的
盛記一品鍋貼、圖門路的
浩品鍋貼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