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武漢哪裡有好吃的面發糕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武漢哪裡有好吃的面發糕

發布時間: 2023-01-02 15:44:12

『壹』 武漢的特色小吃和名勝古跡

1、戶部巷
戶部巷位於武昌自由路,寬不足4米、長僅150米,因其品種眾多、特色鮮明的漢味早點,享譽三鎮,至今有400年歷史。目前,這里共有30多個特色早點和小吃品種。如:石婆婆熱乾麵、徐嫂鮮魚糊湯粉、謝家面窩、高胖子粥店、陳記紅油牛肉面、萬氏米酒、王氏餛飩、何記豆皮、麻婆灌湯蒸餃、李大餅、顧氏肉鬆卷、呂記油餅、吳記米發糕、好來牛肉麵、老鄉小吃、李記粉面、陳記燒梅面窩、小文煎包等。
為了吸引更多「名牌早點」加入,提升該巷的漢味早點特色,並依託該巷,打造一條文化旅遊線路,中華路街為此籌資40餘萬元改造,使小巷得以「整舊如舊」。經過「復古」改造後的戶部巷於2003年9月18日火爆開街。
改造後的戶部巷,古香古色,小巷入口處,銘刻著武漢市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寫的小記:「漢味早點米當先,戶部巷裡快熱鮮」;再往前走,是描繪熱乾麵、面窩等7種漢味早點製作的黑色花崗岩文化牆;嶄新的一溜萬字格頂篷下,從業人員身著青褂小帽,胸口上有熱氣騰騰的「湯碗」標志;一路可見明清風格的城門、牌樓,「祥盛堆棧」是這里最古老的建築之一,證明戶部巷很早前就商貿發達;另一頭的巷口兩座石獅矗立,上方是著名書法家陳義經用泰山石刻風格題寫的「漢味早點第一巷」。
戶部巷夠老,也夠味道,油滋麻花的站在城市的背後,它更象一個都市節奏的古舊音符,在晨光里一經彈起,就讓醒盹的武漢立體並具體起來。

提示:乘11、14、15、16、18、19、43、515、521、529、530、576、578、539、717、514、542、554、573、607、804路至中華路下車可達戶部巷。
2.吉慶街
吉慶街地處武漢鬧市區,中山大道和大智路的交匯處,位於武漢市著名的中華老字型大小飲食店老通城背後,其獨具特色的漢味小吃、民間藝人貼近生活的吹拉彈唱跳,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好奇的觀光客人,已成為武漢市一張獨具特色的名片,在全國的名氣幾乎與漢正街齊名。
吉慶街大排檔市場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90年代得到迅猛發展,漢派作家池莉的《來來往往》把它推薦給了全國。這個市場主要是由漢味小吃的經營戶和演奏地方技藝的民間藝人組成。吉慶街大排檔市場之所以聞名於全國,是因為它有自己的特色和地域特點。吉慶街最大的特色就是其文化消費、民間藝人即興、交互、自選、面對面的演繹風格在全國具有唯一性且極具地方特色,不可取代,擁有競爭優勢;其次就在於它是夜市(下午4:00到次日早晨4:00),滿足了有"火爐"之稱的武漢市民納涼消暑休閑夜生活的需要;再次就是它的區位優勢,它處於商業發達、交通便利、人口眾多、傳統文化消費較高的漢口鬧市區中心。
3.精武路
漢口新華路長途汽車站附近的精武路,原是條名不見經傳的棚戶區小巷,可如今不但名揚四方,而且產生了一批百萬富翁。這一變化,都源於小小的鴨脖子。
在這條不足0.5公里的小巷裡,數十家經營鴨頸的小店一字排開,門口都是成堆顏色紅亮、濃香撲鼻的鴨頸。據說,鴨脖子的傳奇,來自於精武路上一個經營「靠背酒」小攤的「突發奇想」——將一份川菜中的「鹵方」用在了鹵「鴨脖子」上,沒想到一舉成功,鹵出來的鴨頸被食客一搶而空。
據了解,正宗的武漢精武鹵鴨頸的製作方法十分講究。用產自福建、四川等地的上等辣椒,外加陳皮、八角、黨參、砂仁、丁香、草果、桂皮、木香、白芷、山奈、良姜等30多種中葯材經過近1個小時的煎煮,製成湯,再將柴鴨頸放入湯中煮近兩個小時,方能製成地道的武漢精武鹵鴨頸。店家在出售鴨頸的同時,一般還會向顧客贈送捲心菜、豆角、蘿卜等酸泡菜。酸辣相剋,能解辣解麻,還能增進食慾。
如今,精武鴨頸不僅成為了武漢人喜愛的名小吃,而且聲名遠播,許多外地人都知道武漢的精武鴨頸的美味,委託到武漢出差探親的親朋好友幫忙捎帶
歸元寺,黃鶴樓,紅樓,長春觀。。。

『貳』 哪款發糕,做法簡單,特別松軟,全家都愛吃


烹飪提示:化酵母和紅糖要用溫水!

『叄』 如何做家常發糕,一頓吃5個,易消化,多吃不胖呢

如何做家常發糕,一頓吃5個,易消化,多吃不胖呢?

有關發糕,有一段有意思的傳奇:聽說有一天,一位農家小媳婦在拌粉蒸糕時,一不小心碰翻了擱在爐灶里的一碗酒槽,眼見酒槽流到米糊中,娘們急得直難受想哭,但是她不敢說破,怕遭受公婆的責怪,只能把沾上了酒槽的米糊依然拌好放到蒸鍋里蒸。沒想到因為酒槽的發酵作用,這一籠糕蒸得特別綿軟爽口,還有一股微微的香醇。因此,赫赫有名的發糕就流傳開來,這也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吧。

待面發酵至原容積的2倍大時,放進糖、蘇打翻拌,醒約15min;不銹鋼飯盒底,周塗油,倒進面漿,上邊上灑大棗,桂花醬;蒸20分鍾即可;將蒸好的發糕稍微晾會,用木簽沿餐盒壁行走一圈,翻面考慮糕;切片,開吃。

『肆』 簡單的麵粉發糕做法

紅糖發糕
用料:麵粉320g、白糖20g、紅糖粉80~90、泡打粉(可不放)3g、安琪高活性酵母4g、水245g、雞蛋2顆
紅糖發糕(成功率百分之百!)的做法
1、麵粉稱重,加入3g泡打粉,攪拌均勻(沒有可不放)!
2、另取4g酵母粉加入45g溫水中攪拌至融化(38度以下)
3、200g溫熱的水加入紅、白糖,用筷子攪拌至糖完全融化,待其溫度稍涼(起碼低於38度以免燙死酵母)
4、在糖水中直接敲入2顆雞蛋麵粉混合物酵母水,用攪拌棒高速攪打一下,十幾秒的樣子,直到無明顯顆粒,用筷子也行多攪幾下那就(這種方式攪打成蛋液不易打發成品表面不太會起泡,別打過了)
5、八寸模具底部、側面抹油,倒入麵糊,加蓋發酵
6、發酵到如圖程度也就是八分滿的樣子,發酵完成以後想裝飾的親可以把棗子對半剪開去核碼在上面,當然也可以用蔓越莓,葡萄乾,枸杞之類的替換,隨親喜歡。光板紅糖發糕已經炒雞好吃了,冷水上鍋等上汽後蒸30分鍾,關火悶5分鍾出爐享用
溫馨小貼士:
1.發酵時間不是唯一標准,主要看發酵狀態,可以烤箱調發酵功能發酵45~55分鍾左右,也可以蒸鍋底部直接加熱一分鍾等水邊溫熱靠熱氣幫助發酵(切不可燒過燙導致酵母失效),盛夏我用45分鍾僅供參考,注意是盛夏!
2.切勿發酵過度,否則必塌!
3.鍋內水適量多加一點,以免蒸干,大火上汽後轉中火30分鍾(但可別太滿導致水溢到發糕里,把整個蒸架掀翻變成水煮糕就尷尬了哈哈)有的話可以放第二次層蒸
4.蒸完悶三五分鍾再掀開蓋,免得破壞表皮。
5.用鋸齒刀(就是麵包刀)以反復割的方式切開,以免破壞組織導致粘連。此款發糕一定要趁熱享用才能嘗到最完美的口感哦
紅棗發糕
用料:新疆紅棗6顆切碎丁、溫水245克、酵母4克、麵粉(高中低粉均可)320克、紅糖80-90克、雞蛋1隻、白糖20克
紅棗發糕的做法
1、紅棗切小丁,5顆切丁的混入麵糊中的,1顆切丁的是最後撒在發酵好的麵糊上面的。
2、200g溫水融化紅糖和白糖;45g溫水融化酵母(手溫,一定要低於30度,否則燙死酵母了)。
3、紅糖水加入一個雞蛋,再加入酵母水,再加入麵粉里,略微翻拌幾下,再用電動打蛋器高速10秒左右攪拌麵糊,這樣會迅速的均勻。再放入一碗紅棗丁,翻拌均勻。8寸戚風模具底部和四周抹油,把麵糊倒入進去。蓋蓋子發酵。夏天室溫發酵,冬天可以烤箱里加盤溫水發酵至8分滿。
4、冬天烤箱里發酵,底部放盤60度熱水。發酵好了後,再表面可以撒一些紅棗丁,蔓越梅干,葡萄乾等。隨意。(另外一種冬天發酵方法:蒸鍋里放60度的熱水,還好蓋子,蒸屜上放模具發酵。如果夏天就冷水放蒸鍋發酵即可。)
5、發酵好8或9分滿即可。撒上那少份的紅棗丁上鍋開火蒸。
6、冷水上鍋蒸,開鍋大火轉中火30分鍾,關火後燜5分鍾,再揭開鍋蓋出爐,趁熱切。
米發糕
用料:粘米粉160克、泡打粉8克、白糖50克、水150克
米發糕的做法
1、把粘米粉、泡打粉、糖倒入盆里拌勻,倒入水用手動打蛋器攪拌至糖完全融化。
2、麵糊用保鮮膜蓋好,靜置10分鍾。
3、小碗或小茶杯抹上一層薄薄的植物油,把靜置好的麵糊倒入(九分滿)
4、蒸鍋里大火燒水,燒開後把分裝好的麵糊放進鍋中,(一定要沸騰狀態再放麵糊)大火蒸12分鍾,中途一定不要掀蓋不然會開不了花。蒸好後關火,不掀蓋悶5分鍾。就可以開始享用啦
紫薯發糕
用料:中筋麵粉180克、紫薯(去皮後凈重) 180克、水180克、白糖30克、泡打粉2克、酵母3克、葡萄乾(裝飾)適量、6寸活底圓模一個
紫薯發糕的做法
1、把中筋麵粉,白糖,泡打粉混合均勻
2、紫薯去皮,洗凈切薄片,蒸十分鍾至熟
3、用擀麵杖的一頭把蒸熟的紫薯搗成泥
4、拿一個碗,加入溫水,加入酵母攪拌均勻,加入紫薯泥,用勺子攪拌均勻
5、把紫薯糊倒入粉內,用勺子攪拌均勻至無乾粉狀態。模具抹油,將麵糊倒入模具,抹平表面,手背沾油可以將麵糊表面抹平且不粘手易操作。
6、模具需蒙保鮮膜發酵,時間大約一個半小時。發酵至三倍大(模具九分滿),這樣子發糕才會蓬鬆,有漂亮的孔洞。表面灑葡萄乾裝飾。
7、水燒開後放入模具,中火蒸25分鍾,關火5分鍾後揭蓋
8、發糕放至不燙手後即可脫模,將一個玻璃杯放在模具下面,雙手捧住模具往下拉即可脫模,趁熱切塊享用,柔軟香甜,停不了口。
小貼士
沒吃完的發糕裝保鮮袋冰箱冷藏,發糕隔夜要切塊蒸熱,要速度的話選擇微波爐加熱,切塊裝保鮮袋,中火加熱,切勿選擇高火,如微波爐沒有火力大小,就先加熱30秒,根據加熱程度決定是否加時。

『伍』 武漢吃貨的三大聖地是哪裡

武漢吃貨的三大聖地是糧道街、仁壽路、復興村。

一、糧道街

糧道街上,人最多的店莫過於趙師傅家了,因為油餅包燒麥而鼎鼎有名,無疑是家網紅店了。比起一般過早店子,他家的門店算大的,但環境卻依舊保持著武漢過早的傳統。

雖是網紅,但說起歷史悠久,這家店也是當仁不讓,1988年就開店的趙師傅夫婦,光算在武漢糧道街開店的歷史,就有十幾年了。右邊主賣紅油熱乾麵,左邊經營油餅包燒麥,中間擺了個的小台,一位阿姨坐在那手腳麻利的收錢撕著小票,頗有種老國營的懷舊感。

復興村的精髓,在於宵夜。到了晚上,就會發現復興新村小區和復興村小區之有一條燈火通明的小巷,不用懷疑,這就是白天的過早一條街,在振興路上的宵夜攤子出現之前,等不及的人都在這條巷子里來覓食。

『陸』 隨州市蒸發糕哪家好吃

隨州市蒸發糕最好吃的是劉酥記

地址:解放路隨州軍翔百貨180號
點評:「匠心糕點、純手工製作」,猶如這家店的標語一樣,我們過去的時候,老闆正在製作新的糕點,雞蛋調和麵糊倒進模具,再放進烤箱,不一會,香噴噴的糕點味道就撲面而來。去的時候人特別多,硬是等了好一會才買到想吃的芝麻餅,可想而知,生意是有多好了。

『柒』 求武漢好吃的小吃

武漢的小吃以早點為主,武漢人又把吃早飯叫「過早」。
熱乾麵、面窩、米耙粑、魚汁糊粉、燒梅、歡喜坨、發糕、鍋貼餃、水餃、餛飩、糯米雞、豆皮、散子、油墩、精武路鴨脖子、湯包、烤紅薯、糯米包油條、酥餃、糍粑、剁饃、苕面窩、細粉、寬粉、湯面、清酒、蛋酒、豆漿、雞冠餃、炒麵、炒粉、炒花飯、小張烤魚、清蒸武昌魚、魚香肉絲、瓦罐雞湯 武漢名小吃 還有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湯包 ,蔡林記--熱乾麵,談炎記--水餃 ,順香居--燒梅 ,福慶和--牛肉米粉 ,五芳齋--湯圓 ,小桃園--煨湯 ,老謙記--牛肉豆絲,余媽媽--豆皮,面窩,田啟恆--糊湯粉,新農特色牛骨頭,民生全科小湯圓 ,福慶和米粉 ,雅園湖南米粉 ,楚寶桂花赤豆湯 ,寶慶牛肉麵 ,一品香大包 ,老會賓五葉梅 ,橘頌餅 ,東坡餅 ,油香 ,發米粑 ,什錦豆腐腦 ,涼粉涼面,炒良鄉栗子 ,沖糯米粉,炒白果(即銀杏果) 武漢風味小吃還有炸油餅、油條、蒸餃、煎包、醬肉包子、歡喜坨、年糕、糯米、糯米包、米酒四季美湯包、談炎記水餃、武漢熱乾麵、武漢面窩、黃州燒梅、東坡餅、江陵八寶飯、雲夢魚面、老通城豆皮、武漢豬肉乾、武漢香腸、武漢肉棗、豬油餑餑、麻烘糕、蓮藕糯米粥、燉蓮子、炒良鄉栗子、沖糯米粉、武漢酸白菜、沙市甜獨蒜頭,咸酥餅。
等。
武漢人把吃早飯稱為「過早」。早飯對於武漢人來說一向都很重要,所以過早一向都是內容豐富,品種繁多。熱乾麵是武漢一大特色。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湖北江河湖泊眾多,水產極為豐富,所以武漢餐桌上河鮮是必不可少的。武昌魚便是因為一九五八年毛主席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佳句一出,而名揚五洲。更有梁子湖河蟹,也是武漢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
武昌戶部巷新開一家黃記燒梅,特色是「油餅包燒梅」,很好吃,呵呵,還有糊湯粉。就在古巷小吃旁邊(就是以前在胭脂路十字路口的那家)。
熱乾麵啦現在變得早餐中餐晚餐都在吃,離不開了。萬達廣場最近新開了一家合記炸醬熱乾麵。此面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拌油攤晾,吃時再放在沸水裡燙熱,加上調料,成品面道筋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誘人食慾。

『捌』 武漢有什麼推薦的好玩兒的和好吃的

好玩的地方,看風景可以去東湖綠道,漢口江灘,還有漢口江邊有很多老建築,想拍照的可以去那裡取景。購物可以去江漢路步行街,購物方便,小吃也多。武漢有名的建築黃鶴樓不建議買票進去看,在外面看看就行,門票貴,實際沒啥可看的。再就是湖北省博物館,免費的,需要關注微信預約門票,可以看的東西很多。晚上可以去知音號玩,如果經濟寬裕的話,需要提前預約購票,船上有衣服出租,方便拍照。吃的方便,武漢的早點豐富,熱乾麵,蛋酒,魚糊湯粉,面窩,生煎包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武漢本地的菜,這個時節過來,推薦一定要嘗下排骨蓮藕湯,還有鹵菜,鴨脖子之類的味道也很好。再就是推薦去萬松園吃飯,種類多,美食街規模大,推薦一定要嘗下婆婆鹵,而且萬松園與武漢國際廣場,武廣相交接,又可以吃美食又可以逛街。

『玖』 別人做的玉米面發糕特別好吃,玉米面發糕怎麼做

導語:教你做玉米面發糕,用筷子拌一拌,上鍋蒸一蒸,比蛋糕還要要吃。超簡單的玉米面發糕,掌握這2點,不塌陷,不發粘,新手也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