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有什麼好吃的野果現在還有嗎
家鄉是湖南一個依山傍水的古樸村莊,在那裡有太多童年樂趣,最難忘的是陪伴我們的那些美味野果。現在的小孩想吃的 美食 都是買來,過過嘴癮就沒了,那個時候的「美味」是經過我們親手採摘來的,樂趣橫生,吃起來分外香甜。
只要你用心尋找,就不怕沒有美味等著你,屋前屋後的壕基上,長滿了「酸桿」「刺桿」,田埂邊有甜甜的「絲茅根」與「野雞腿」,水田裡有「野慈米」,池塘里有「蓮蓬」與「雞頭米」。最好吃的野果在山裡,成片的「樹莓」與「藤莓」是我的最愛,一下就可裝滿一瓷缸,有時就用衣兜著,還會和螞蟻甲蟲搶食一顆碩大的果子,摘了來就大快朵頤,吃的滿嘴酸酸甜甜,上學或散學的大路不走,滿山滿野的去尋那「茶泡」「茶片」,它們是非常考驗眼力的,找到了無異就像發現了新大陸。次一點的野果屬於「野葡萄」「野柿子」,一個酸得掉牙,一個澀得舌不能動,只是看著它們可愛,禁不住摘了來玩。
濃重介紹一下「苦櫧」與「橡子」,它們都是古老而高大的樹木,每到秋末冬初,一夜大風過後,就是採摘它們的最好時期,呼朋引友,帶上空書包向樹林進發啰,漫山遍野都是,用手掀開落葉,下面就是一粒粒圓圓鼓鼓的果子,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裝了滿滿一書包,回家了支起鍋點起火,不一會兒空氣中就彌漫了香氣,飽食一頓後,多餘的就帶了給同學分享,或交給巧手的母親,磨了粉做出可口的「苦櫧豆腐」來。
現在每次回老家都是過年時節,與那些野果都碰不到面了,想去山中轉悠轉悠,小路都被灌木荊棘長滿,進去不得,只有將它們深深刻在記憶中了。
茂名信宜位於廣東西南部,是我的家鄉,在家鄉的山上有一種野果叫姑稔子,小時候經常吃到,現今身處外地,已經好久都沒嘗過這種野果了。在網上經常見到有人用這姑稔子泡酒,功效很有作用。
在家鄉有句古話:七月十四,姑稔子跌落地。也就是說,姑稔子成熟於夏末,農歷七月十四後果子就沒有了。
姑稔子熟透後呈紫黑色,有大母指頭大小,脹脹的,果汁紫紅色,味道很甜。這野果小時候常常吃得到,現今只有回憶。
(圖片來自網路)
這些野果,小時候滿山遍野都是,都是我們的零食,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不怕辛苦也不怕累,更不怕蟲和螞蟻之類,有時洗都不洗,邊摘邊吃邊往口袋裡放,想想都在流口水!這些你能認得多小種呢?
說起農村的野果那是多如牛毛。昨天看到了很多人在說農村的野菜,今日是野果,真的是說不盡的農家山裡事物,芳菲也盤點一下那些小時候在農村吃過的野果子。
山裡野果很多,常吃常見的就列舉這些。生長於農村芳菲不得不說自己是幸運的,從小與大自然相伴,享受著自然的饋贈。也許有人會說農村又臟又窮有啥好的,個中美好又豈是人人都能擁有和體會的!
農村有什麼好吃的野果?現在還有嗎?
這段時間感覺自己都快變成美猴王了,整日地采山花,覓樹果,就差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了!今天,要摘野果去了一一
我們這兒地處武陵山腹地。多山!因為從小在山間長大,便習慣了大山踏實、沉穩的感覺!再看那些沒有起伏的平原,便會給人一種空曠、寂寥、沒依靠、四顧茫然的感覺!
大山是沉靜的、肅穆的,也是鮮活的,靈動的。人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裡人,就靠大山了!
從小,倚仗著大山,常常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零食一一野果!什麼桑葚、羊奶果、八月瓜、獼猴桃、刺梨、野葡萄、茶泡、刺泡、紅籽泡、水麻泡等等。只要成熟時恰恰碰上,通常都會大快朵頤,一飽口福!
一、水麻泡 水麻又稱溝邊水、水細麻。其莖枝叢生,葉細長,似枊葉但比柳葉稍寬稍長。通常長在山坡、溝谷、水邊。入夏,常常會發現其莖枝結滿了細密橙黃的果實,與葉子黃綠相間,非常耐看。這時,若是正好想一飽口福,捋一把便可開吃。小時,和小夥伴們吃過,酸酸甜甜,味道還不錯。
二、茶泡 茶泡是油茶樹果實的變異體。長得象不怎麼漂亮的桃子,中間是空的。果皮,也即果肉部分稍厚。聽說是變異,可能大家都不敢吃。但我吃了。酸甜中帶著點微澀。嘗嘗還是可以的,但不宜多吃。
三、羊奶果 羊奶果在我們這兒又稱羊奶子。常長在山間、溝谷和灌叢。夏季是其果實成熟季節。成熟後的果子呈橢圓柱形,紅紅的,一簇簇掛在細長的枝上,熱鬧而喜慶。若是上山時運氣好,一摘一大籃。味酸甜,多汁。
四、刺梨 又稱刺菠蘿。帶刺灌木。這應該算是南方山區的特產了。專愛長在路旁、山坡、灌叢、河邊。其莖、枝、果都帶刺。夏末秋初,想要一飽口福,不僅要受徒步之苦,還得忍受刺扎之痛。不過挺值得的。其味酸甜,略澀。不僅可生吃,還可用來泡酒喝。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健胃消食的作用。
五、八月瓜 八月瓜又稱野香焦。藤蔓草本。多生於山間、灌叢。常傍樹生長。我們這兒流傳一首童謠:「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打來誆娃娃」。八月瓜因為口感粘糯,味甜且帶奶香味,應該是可以誆娃娃的,但小小孩吃的話,略嫌籽太多。沒吃過的話,可以嘗嘗哦!
總之,農村的野果很多,特別是大山裡的農村,因為倚山傍水,海拔不一樣,野果種類尤其豐富。怎麼樣?想做山大王么?山花有得采,果子有得吃哦!
一年四季,有好果子吃
有,在紅河州就有一種野果,叫酸多依,味酸有少許的清香味,本地人用來蘸辣椒鹽吃,味道獨特,從中醫上來說,有舒筋活血,舒肝止痛,清暑消毒,降血糖及血脂的功效,在應季時山裡的農戶常常會背來賣,我也會不時買來吃,不過因味酸,我每次只能吃一兩個。
您好!我是山裡唐唐,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桂平,非常高興能夠為您解答問題。
農村有什麼好吃的野果?現在還有嗎?
農村好吃的野果有哪些:野柿子、山葡萄、刺泡、野草莓、野枇杷、野楊梅、牛甘果、野山竹、桑果、地念、桃金娘、八月瓜、黃泡、野石榴、萬壽果、火炭母、蛇倒退、金櫻子、茶包、姑娘果、龍葵、五色梅、枸杞子、牛奶果、黃茅草根、山梨、栗子、三葉草根、酸刺果、山楂、獼猴桃、山桃
等好吃的野果。
其實還有非常多的,因為有些野果都叫不出名字來的,希望廣大的朋友們能夠廣集思意,看看還有哪些好吃的野果。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我總覺得湘西的大山就是被玉皇大帝遺忘了的果園,這座果園裡面結滿了各種奇珍異果。
而我就是在這座被玉皇大帝遺忘的果園裡面長大的。
在我小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摘玉皇大帝果園裡面的果子。
春風把湘西大山的兩扇大門推開,春風吹過茶樹林的時候可能累了,於是她坐在茶樹上看著那些掃墓的人,這天晚上下了一場小雨,第二天山裡的孩子驚奇地發現茶樹上掛著一個個圓溜溜的球,那些球全部脫了皮,「摘茶泡吃去。」一瞬間茶樹上就爬滿了一樹的小猴子,這些小孩像猴子一樣手腳敏捷在茶樹枝上上躥下跳摘茶泡吃。
那些竹林里比較矮小的茶樹長不出茶泡,於是就長出了嬰兒肥一樣的可愛,矮小的茶樹長出的茶耳像嬰兒一樣肉嘟嘟、白嫩嫩的煞是可愛。
春風繼續吹,繼續在鄉下追趕蝴蝶,蝴蝶把春風引進了金黃的油菜花田裡,於是春風一下子就成為了大富翁,春風輕輕吹,於是無數的油菜花花瓣像黃金一樣被春風帶走了,春風帶走油菜花的黃金後油菜就身懷六甲了,無數綠油油的油菜莢裡面孕育著像小胖子一樣圓圓的油菜籽。
春風的腳步來到三月,三月里來了無數的小孩,其中有一種叫覆盆子的野果開的花是白色的,春風於是在所有覆盆子白色的花朵上吻了一下,於是覆盆子白色的花結出了紅色的三月泡、空心泡、躺地泡……
這些紅色的覆盆子像春風吻的顏色,可能是覆盆子白色的花被春風吻過的原因。
覆盆子味道酸酸甜甜的好吃極了。
小孩子高高興興地把覆盆子採摘回家。
接著夏天來了,這時候湘西大山裡無數藤本植物正准備化妝掛在高處誘惑小孩的饞勁。
血藤子把自己身上塗上了紅色後就高高地掛在杉樹上等待小孩費一番功夫去採摘。
野葡萄把自己塗上了紫色的色彩也高高地掛在枝頭。
野栗子青澀的果子也應該在夏日的酷暑中把自己變甜了。
野山楂也應該在夏末秋初的日子裡登上舞台歡迎人們去採摘。
稻穀收割後就應該去收割另一種甜甜的味道了,這種甜甜的味道就是野生獼猴桃,野生獼猴桃從藤上採摘下來就放進壇罐裡面醞釀,等軟了剝掉皮就可以吃獼猴桃的甜了。
接著是野生八月瓜,野生八月瓜自己裂開口裡面的肉是最好吃的,味道甜甜的、軟綿綿的,十分可口。
八月瓜過後迎來的是大收獲,湘西大山這座被玉皇大帝遺忘的果園這時候迎來了野果井噴。
野生板栗、野生尖栗、高粑子、攔刺子、錐栗、火炭泡、籮泡、雞炸子等等野果要趕在冬天以前把自己的價值奉獻給山裡的婦女和小孩。
到了冬天,湘西大山裡的拐棗將在寒冬的白霜中越凍越甜。
一場白雪把湘西大山這座被玉皇大帝遺忘的果園的兩扇大門僅僅關閉。
冬天到了,野果拐棗送客,嘴裡說著:「歡迎明年。」
在重慶農村長大的我,對各種野果非常熟悉,那是陪伴了我整個童年的美味,至今想到仍然口水直流。如今的農村也有,但我卻很少能回去了。不知多少人與我有相同的經歷?
八月瓜,又名野香蕉。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來誆娃娃。」故鄉流傳多年的童謠。在渝東南山區,只要你耐心去密林中尋找,總有八月瓜的。上學或者放牛路上,偶然間看到八月瓜,絕對是令人激動的事情。
但必須等到成熟才能採摘,因為早摘未熟不好吃,強扭的瓜不甜,晚摘又會讓鳥雀和蟲子吃掉了,剛好炸開那天摘下恰到好處。因此,需要耐心等待,倘若讓別人捷足先登,會傷心好長一段時間。
八月瓜的瓜皮和瓜籽都是苦的,真正能吃的瓜瓤只有少許,圓潤鮮嫩,香氣四溢,清甜可口,餘味悠長。八月瓜富含維生素C,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食用價值和葯用價值,也是新晉網紅水果。
山莓,又名樹莓,方言「泡兒」。
山莓的品種非常多,帶刺兒,酸酸甜甜,螞蟻和蟲子的最愛。長長的枝條上掛著許多小果子,有紅的,有青的,某些品種也有紫黑色的。除了生吃口感極佳外,山莓也可以用來製作果醬,國外甚至有釀酒的。山莓的根和莖都可以入葯,有改善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的功效。
另外,也要分清山莓和蛇莓。媽媽說蛇莓是不能吃的,因為蛇莓上經常有唾沫一樣的東西,即「蛇口水」,但其實那是沫蟬留下的。
野地瓜,方言「地瓜泡兒」。
野地瓜通常長在地里或者陰暗處,因此很難找到。和紅苕一樣,野地瓜也是整株有漿汁,成熟前青綠色,成熟的果實是紅色的,外形和石榴有點像,但比石榴小很多,吃著非常的甜。野地瓜富含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集食用、葯用、綠化、觀賞於一體,有促進消化的功效。
野板栗,也叫毛栗子。
野板栗不如市場上買的板栗個頭大,因為我們買到的是嫁接選育的品種,山裡土生土長的野板栗雖然小,但卻更香更甜,特別是曬幹了會很甜,回味無窮。幼年時都是在樹下等炸開的板栗球或者板栗籽掉下來,逐漸長大後才學會了爬樹打板栗。帶刺的板栗球需要用鞋子磨了又磨,才能取出板栗。雖然有時板栗球的刺會刺傷手,但也樂此不疲。
繅絲花,方言又稱「刺梨子」。
鄉村的路邊或者田邊到處都生長著刺梨子樹,果實是黃色的,表面很多小刺,挺扎手的。不同的刺梨子味道也各不相同,有的苦澀難當,有的甜美多汁。在老家水井上有一棵刺梨子樹,味道非常不錯,每年我都會去摘,後來不知道誰給砍了。
刺梨子含有十多種微量元素、20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號稱「維C之王」,有消食健脾,收斂止瀉等功效。除此之外,刺梨子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簡稱SOD),SOD是國際公認抗衰老、防癌的活性物質。在補充營養的同時,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居家休閑的珍品。
佛燈果,又名佛思果,方言牛奶奶(一聲)。
佛燈果分布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果實清甜可口,但也有部分品種非常酸,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美洲南部的威斯莫洛爾部落,女性在60歲還能保持乳房的飽滿、豐潤、堅挺,相傳她們常年食用佛燈果。
1951年,美國斯凱納 健康 科學研究院專家深入威斯莫洛爾沿海濕地,成功從佛燈果中提取出了豐富的活性物質,能夠激活體內蘊藏的潛在能量,此舉讓佛燈果成為了備受關注的天然豐胸聖果。
茶泡、茶耳,油茶樹果實的變異體。
茶泡果實挺大的,但裡面是中空的,把瓤去掉直接可以吃,帶甜味,又松又脆,帶勁。茶耳有點像茶葉,晶瑩剔透。放學路上經常邀約三五個同學,漫山遍野的鑽林子打茶泡、找茶耳。茶泡、茶耳採摘早了也會是苦的,恰到好處才會有甜味,晚了則會寡淡無味甚至壞掉了。
刺薹,方言又稱「芽芽泡」。
長在荒野中帶刺的小灌木,每年新生的莖稈即刺薹。摘下青嫩可口的刺薹莖桿,剝去外皮直接食用,略帶點甜味。刺薹摘取也要看時間的,倘若你吃到水分少、嚼不動、吞不下的,那肯定是已經過季的了。以前,父親去放牛割草,總會在草里放著三五根帶著露珠的刺薹,等父親回家可以說是童年最期盼的事情之一了。
除此之外,還有酸棗、拐棗、絲茅針等,曾有一次放學路上,我爬上五六米高的酸棗樹,在上面把酸棗搖下來,讓下面的同學們撿。結果等我從樹上下來,他們也吃完了,當時傷心和失落了好久。老家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拐棗樹,樹齡少說也有幾十年了。我爸說,他上學時就那麼大了,老樹養育了不知道多少來來去去嘴饞的小學生。
從到城區上中學至今十多年了,如今也留在了城裡工作,回老家的時間少之又少。野果的滋味,故鄉的愁緒,只能在記憶中去回味了,城裡長大的街娃們是不會理解的。
② 農村比較好吃的野果有什麼有推薦的嗎
嫩芽,在小吳的故鄉,湖南山上有很多荊棘植物,每年春天都會有很多花,白的,非常漂亮,莖是青色的,春天會有很多嫩枝出來,雖然那時候嫩枝上也有荊棘,但在那個時候,荊棘更柔軟,不會刺痛手。像小孩子一樣,把嫩芽折斷,用手把外皮撕下來,放進嘴裡吃,很好吃,很嫩,皮膚很好地撕裂了。你吃過東西嗎。
有點像吃甘蔗。它也有葯用價值哦。桃金娘,現在山上仍然可以找到桃金娘。它的果實像一個小茶壺,紫黑色,非常漂亮。桃金娘是一種開花結果實的植物。水果成熟後可以吃,也可以用來釀酒。山鳥很受歡迎,所以我們必須在鳥兒飛翔之前採摘。他走得很晚,然後就走了。
土果(土枇杷),湖南的土果樹最近被稱為natiobuk,也被稱為泥鰍。在童年的暑假裡,他在山坡上的鄉間小山上找到了一種可以吃的泥土水果。一旦剝皮,它就可以直接食用。裡面會有很多種子。這種植物仍然是一種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構象樹,生長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樹的成型葉子,通常在農村切開喂豬,這種水果看起來像灌木,通常被稱為假灌木,果實成熟後可食用,變得紅、酸、甜。你吃過東西嗎?提燈果,燈籠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成熟的果實與我國古代農村燈籠非常相似而得名。
③ 你們當地的農村山上,有哪些好吃的野果子你都吃過嗎
山上的野果子大多數都是酸的,澀的,要麼就是酸甜酸甜的,味道很甜的那種也有,只是少一點,不是不多。
除了以上的這些,其實還有很多的野果子,也是很好吃的,譬如說八月炸,酸多依,黑果,牛筋果等等,以上的這些野果子你都吃過了嗎?歡迎留言分享。
④ 農村山珍野果吃過幾種,有哪些美味你知道嗎
提起山珍,從小生活在大山裡的我有一肚子話要說,小時候,我是媽媽放養的野丫頭,田間地頭,大山深處,坡坡窪窪,無處沒有留下我的足跡,冬天小夥伴去找我,一定要去牆頭上看看,村裡的土打牆,被我們騎的凹下去一塊又一塊,夏天暖和天找我,一定要到樹上去瞅瞅,我們把樹葉摘下來當車票,晃盪著樹干當車,爬了一樹的小淘氣。
小時候都也穿的破爛,勞作了一天的媽媽晚上就著煤油燈給我們縫補衣服,雖說我是女孩子,那褲襠一直是補不住的,一直到我十二歲知道害羞的年齡才稍稍淑女了一點兒。山裡的野果子多的數也數不清,那時候我們餓,啥果子啥時候開花結果都被我們如數家珍。
山裡的野果子都好吃,因為有著原始的口感,記憶里最親民的是野草莓和野酸瓜瓜,這些野果可以隨手捻來解饞,房後地頭都有,不像其它的野果子,好吃的酸梨要爬很高很高的樹,沒有一定實力是不要想吃到的,而野李子野榛子和野橘子還要到大山深處去采。
親民的果子雖然隨手拈來,但它也是頗費周折的,野酸瓜瓜有刺,但它的花和果都能吃,又能把玩兒,剛長出來的根也能剝了皮吃,味道鮮美而且嫩,我們這些野孩子,學校也圈不住我們那顆騷動慣了的心,等到野果子花兒開了,我們就和蜜蜂開搶了,能吃的野菜野果都通通的納入囊中,吃進肚裡,那時候的東西都不用洗,抖抖泥土就放進嘴裡了。
山裡到處都是可以吃的,野辣椒 野葡萄,野牛奶頭野蒜野蔥,只要出去溜一圈,你總會有所收獲。秋天,我跟著哥哥姐姐他們去山裡摘李子,松果,地里的水蘿卜也能臨時摳出來解饞……采蕨的季節,只要不上課,我便背著背簍和大人們進山采蕨菜來增加家庭收入,也去山坡上挖柴胡,挖黨參,山裡是個大葯庫,野生葯材遍地都是。
我的老家是六盤山,當年毛澤東題詞,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樣氣勢磅礴的詩句就來自我家鄉六盤山,現在,毛主席題詞的那塊碑還在屹立著,成為我們的鎮鎮之寶……六盤山風景優美氣候宜人,也是天然的大氧庫,近幾年被國家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是遠近有名的 旅遊 勝地,我所在的村莊也被改造成 旅遊 景點,出進都要門票車票,感覺回趟家沒有了以往的人情味兒,那種吃野果子野菜,沒心沒肺的童年只能留在記憶里了!
對於出生在農村裡的我,對於我們當地西雙版納山上的野果,大部分也都吃過。 記得小時候,家裡窮,爸媽除了生活上開銷的費用以外,真的沒有多餘的錢去買任何水果吃。所以小時候的我們,只能去山裡摘些野果。
那時候吃的野果特別好吃,哪怕又酸又澀的,都覺得是美味!有一些到現在還記憶深刻,還是會特別愛吃, 可能愛吃的不是這些水果的味道,而是小時候的回憶吧! 下面就把瑛子從小吃過記憶深刻的這些山珍野果分享給大家看看,有吃過的朋友也可以一起來說說!
第一種油柑果,在西雙版納我們叫野生橄欖果,它的味道特別酸澀 ,我們當地人以前都是用來蘸辣椒面吃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這種野生水果,都被製成果莆幹了,比以前的蘸著辣椒面吃,好吃多了。這種野果有個特別大的優點,就是雖然吃的時候酸澀,但是吃好後去喝水,會回甘。現在很多寶媽,會在寶寶咳嗽的時候,拿來煮水給自己的寶寶喝或者煮排骨湯吃,聽說效果還不錯。
第二種酸扁果 ,上面的油柑果可能很多外地朋友都見過,但是現在說的酸扁果,可能除了西雙版納當地的人外,都很少人知道。 它是酸的,果肉還有很多絲,輕輕的碰壞它,還會有白色的液體流出。 這種水果,我們原來也只是用來蘸辣椒面吃,後來當地的一些人,慢慢的拿它來做菜了,比如舂新鮮辣椒吃,或者煮魚的時候放一點,想不到做出來還挺美味。
第三種鹽巴果,這種水果顧名思義就是它的外表,就是有一層像鹽一樣白色的粉末,但是這層白色粉末是酸的。 這個野果是用來拌著辣椒面吃的,那酸爽,簡直比喝醋都酸。
第四種多依果,別以為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就以為它好吃,也是酸的 ,在西雙版納,沒有辣椒面解決不了的 美食 ,所以它原來也是用來蘸辣椒面吃的,只是現在很多人都會把它拿來做成果莆幹了,因為和蜂蜜一起製作而成,所以味道也是酸甜的,還挺好吃。
第五種野生巴蕉,看顏色是不是特別漂亮,但是和家裡自己種的巴蕉味道那是天壤之別, 自家種的巴蕉是黃色的,裡面的果肉又甜又好吃。這個野生巴蕉,也不是說它不甜,只是它的果肉除了籽還是籽,適合有耐心的人吃,像瑛子這么急躁的人,還是不吃為妙,會因為吃一種東西,吃到發火。
第六種野生百香果, 這個百香果看著和外面賣的差不多,但是它真的是在大山裡自己長出來的。 它和買的那種百香果的味道區別在於,買的白香果甜,但是香味淡,而野生的酸,但是那種果香味是買的那種百香果無法比的。 這種野生動植物百香果,我們一般都摘回來,用自家的蜂蜜拌著吃,拌好後冰箱里放放,夏天必備。
以上就是瑛子在農村裡吃過的山珍野果,雖然還有很多,但是在瑛子的記憶里,這幾種是我最喜歡吃,並且到現在都還會再吃的,你們都吃過了嗎?
如果你在閱讀本文教程的過程中,有看不明白的步驟,請在本文下方的留言區給瑛子留言,我看到後會馬上為你解答的,如果你有更好的做法,或者更好的建議,也歡迎你在留言區留言。
在我們湖南炎陵的農村,山上的野果子,是非常的多的。我們小時候(七八十年代),因為當時市場上水果極少,家裡窮也基本上不會去買水果,但我們這些農村的孩子,是不擔心沒有零嘴的。茫茫的大山,無私的饋贈著數量眾多的野生果子,對於我,小時候吃的最多的,估計就是以下幾種了。
我們又叫米飯子。這種東西,多長在山坡上。烏飯子樹是一種常綠的矮小灌木,常被大人們砍來當柴燒。不過,烏飯子樹生命力極強,年年砍、年年長。結果時,樹上都是一團團的烏飯子,汁是鮮紅或紫色,甜甜的。據說烏飯子有補血的作用。不過,對我們當地人來說,人們更認為可以治咳嗽。小孩子咳嗽厲害時,大人會去山上把烏飯子弄回來,洗干凈了泡水給小孩喝,有無效果,我倒沒試過。烏飯子成熟時,我們是直接山上大吃,也不用洗,直接摘了入口就好。估計吃的多,我從小到大,極少感冒咳嗽。
刺泡子的真正稱呼應為刺莓。農村山野間很常見,長在盡是小刺的小藤蔓上。小時候為了吃刺泡子,不記得被刺過多少回。刺泡子味道很甜,汁液多,小屁孩都喜歡。據說刺泡有"維c之王"的美稱,所以應該營養成分蠻多,具體有何營養成分,可以自己網路。
⑤ 夏天山上都有什麼吃的
夏天山上可以食用的野果還是很多的,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
1、覆盆子
俗稱為山泡兒,個頭不大,跟小指頭一般大小,熟透的時候就是紫紅色的,味道最佳,水分最足。而大紅色的成熟度不夠,就稍微有點偏硬,吃起來還有點酸。
2、桑葚
桑樹的成熟果實,為桑科植物桑樹的果穗。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棗、桑果、桑泡兒,烏椹等。農人喜歡其成熟的鮮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們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質油潤,酸甜適口,以個大、肉厚、色紫紅、糖分足者為佳。
3、蛇莓
很多人覺得這種果子不能吃,因為老一輩的人說這是蛇吃的,蛇在上面舔過,有毒,其實這是可以吃的,這種果子有一點點甜。小時候都是搶著採摘。
4、松子果
其實這種果子經常是被拿來玩的,很少吃裡面的果實,那時候還不知道這裡面的松子可以吃。現在好多年輕人看了冰河世世紀之後,才知道是什麼。
5、野山楂
和普通的山楂沒什麼卻別,就是個頭小。摘的時候要注意,樹上有很多刺別被扎到了。野山楂沒有什麼肉,酸酸甜甜的也挺好吃的。
6、野山棗
野生山坡、曠野或路旁有很多。那時候都是拿個籃子,結伴一起去採摘,酸酸甜甜的,有的還特別甜。
7、毛桃
這種野生的桃子樹,上面的結的桃子毛非常多,成熟的時間也比較晚,不過成熟之後,還是很好吃的,就是毛多一點,需要好好洗一下才行。
8、毛針針
這是一種草的花苞,在花還沒盛開之前,把它拔下來,剝開,裡面有很嫩的花絮,可以吃,但是不能多吃,會流鼻血的。
⑥ 去武夷山旅遊有哪些好吃的東西
你去過武夷山旅遊嗎?你了解去武夷山旅遊有哪些好吃的東西嗎?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到武夷山旅遊一定要嘗嘗的美食有什麼?喜歡旅行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無論去哪裡旅行,都有幾件必須做的事,看看當地的風景,嘗嘗當地的小吃,買點當地的特產。
到武夷山旅遊一定要嘗嘗的美食有什麼——1、熏鵝
說到武夷山特產,首屈一指的就是武夷山的嵐谷熏鵝了。嵐谷熏鵝起源於武夷山嵐谷鄉,用整隻鵝抹上特製香料煙熏而成。熏鵝不但肉質味道鮮美,還帶有一股煙熏的松脂香味,是武夷山最常見的餐桌上的一道經典菜式。
到武夷山旅遊一定要嘗嘗的美食有什麼——2、朱子孝母餅
顧名思義,朱熹孝母餅是由武夷山著名南宋理學家朱熹發明,因為朱熹母親喜歡吃兒子親手制的餅,因此朱熹在出遠門前都會做一些餅留給母親,當地人因此稱之為朱子孝母餅。朱子孝母餅甜而不膩,酥脆易食,也是一道不可錯過的武夷山特色小吃。
到武夷山旅遊一定要嘗嘗的美食有什麼——3、光餅
光餅是閩北一帶的日常小吃,在武夷山舊街就可看到許多光餅攤。明朝時戚繼光帶兵圍剿倭寇,之閩北時發明了這個餅,因此取名光餅。光餅是由麵粉製成一個小餅團,放在烤爐壁上,烤熟後刷上香油,即可製作完成。光餅口感酥脆,帶著烤香味,吃起來非常美味,是武夷山人日常最愛吃的零食之一。
到武夷山旅遊一定要嘗嘗的`美食有什麼——4、薜荔凍
薜荔凍是夏天最長見到的武夷山特色小吃之一,薜荔凍採用山上野生的薜荔果暴曬後製成半凝固狀,配以蜂蜜或蔗糖食用。清涼可口,具有很好的消暑作用。
到武夷山旅遊一定要嘗嘗的美食有什麼——5、清明粿
清明粿在春季的時候最佳,採用野生的鼠麴草製作而成,平時大部分用艾草來做。武夷山的清明粿餡料飽滿,粿皮有彈性,有些小攤還會將蒸熟的清明粿再煎炒一邊,這樣吃起來更加香脆可口。
到武夷山旅遊一定要嘗嘗的美食有什麼——6、瘦肉羹
瘦肉羹是武夷山人最喜愛的早點之一,將豬肉攪碎混以麵粉和成泥狀,最後再用調羹一小塊一小塊的分到鍋里煮熟。配上特製的湯,再根據個人口味添加調料。瘦肉羹吃起來很有彈性,還帶有很自然的肉的鮮甜味,是值得一試的武夷山旅遊早餐。
以上內容就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到武夷山旅遊一定要嘗嘗的美食有什麼,最後我提醒各位旅客,旅行前要充分的做好准備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旅行愉快,旅行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必要的時候帶一些外傷用葯,祝您玩的開心。
⑦ 山上都有哪些可以吃的野果
1.
首先還是,覆盆子,那麼我們這樣的水果其實市面上也有,但是在戶外也很常見。
2/7一般都是生長在一些靠近水的位置,或者是一些低矮的小山坡,都是可以找到的一般果期在五月份或者是四月份就能找到。在戶外也是很好的食物。
3/7在戶外的時候,其實一些類似於百香果的野果都是可以找到的,一般在七月到八月,山上一些藤蔓上會長出這樣的植物。
4/7在戶外的時候,八月瓜顧名思義肯定是八月成熟的果子,但是這個果子也是很容易找到的,所以戶外多留意。
5/7無花果其實在戶外比較難找,但是一般在一些地方也很容易找到,尤其是竹林,或者是有竹子生長的地方。
6/7還有一種長在坡地上,地面上的一種植物,叫做地稔草的,果子成熟時黑紫色的,也是可以使用的。
7/7在戶外的時候,掌握的可以吃的野果或者是野菜的數量越多,越能在極限環境下進行生存,所以這樣的技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