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海南哪裡有肉粽子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海南哪裡有肉粽子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2-24 21:33:04

A. 全國哪裡的粽子最好吃,經評比,這7個地方很出名,看有你家鄉沒

導讀: 馬上就到端午節了,而在端午節有很多重要的習俗,比如「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在中國已流傳千百年,一直盛行不衰。而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現在很多人吃粽子也不僅僅局限於吃當地的粽子,都喜歡去嘗試全國各地最有名的粽子,而全國哪裡的粽子好吃呢?其實根據網友的評比,在中國,這7個地方的粽子很出名,如果您想嘗試一下其他地方粽子,建議您優先購買這7種粽子。接下來胡師傅就給大家詳細地介紹一下這7種粽子,看看有您家鄉的粽子沒!

第一種:山西黃米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粽子都是以「糯米」為主,其實在山西的祁縣,有一種粽子是用「黃米」製作而成的,這種黃米粽雖然吃著軟糯香甜、顆粒感十足,但是它不黏手不黏牙,自從我吃了一次山西黃米粽,就對它戀戀不忘,所以不喜歡吃糯米的人,可以試試買一點山西黃米粽吃。

第二種:浙江嘉興鮮肉粽

鮮肉粽是很多年輕人都愛吃的粽子,特別是浙江嘉興的鮮肉粽,以「粽香濃郁,糯而不爛、色澤靚麗、肥而不膩、咸甜適中」而著稱,所以浙江嘉興鮮肉粽也被譽為「粽子之王」。如果您喜歡吃鮮肉粽子,一定要嘗試一下浙江嘉興的鮮肉粽。

第三種:海南苗族五色粽子

海南苗族五色粽子,我們不僅可以稱它為最好的粽子,而且吃著還粽香濃郁。而海南苗族五色粽的吃法有2種,一種是熱吃,一種是冷吃,剛煮熟的五色粽軟滑粘牙、香味超級濃郁。而冷卻後的五色粽子,口感偏硬,但是回味卻特別足。喜歡吃好看的粽子,一定不要錯過海南苗族五色粽。

第四種:廣東鹹肉蛋黃粽子

在廣東,最出名的就是「鹹肉蛋黃粽子」,記得年輕時在廣州學習粵菜,每年端午節前,師傅都會教我們製作正宗的鹹肉蛋黃粽子,而我們做的鹹肉蛋黃粽子,吃著咸香可口、口感緊實、粽香濃郁,從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如果您喜歡吃鹹味粽子,廣東鹹肉蛋黃粽子一定不能錯過。

第五種:四川辣粽子

說起能吃辣的省份,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起四川,而四川除了菜餚辣,在端午節包的粽葉也有辣的,比如四川的川辣粽子,在川蜀地區,十分受歡迎。而川味辣粽子,是以「臘肉、糯米、辣椒、花椒、食鹽為餡料,然後將煮熟的粽子後放入到火上烤一會,烤出來的粽子,口感辛辣、香味濃郁,真的是超級好吃,如果您喜歡吃辣,建議您嘗試一下。

第六種:福建泉州燒肉粽子

福建泉州燒肉粽子是當地最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而燒肉粽子里,除了有紅燒肉,還有板栗、蝦干、香菇、干貝、花生、蓮子、鹵蛋等等 美食 ,而且燒肉粽子裡面的糯米是提前炒過的,所以泉州燒肉粽子,看這個色澤紅黃閃亮,非常有食慾。而吃泉州燒肉粽子時,最好趁熱吃,因為趁熱吃,粽子吃著才「香甜嫩滑、油潤不膩」。

第七種:湖北白米粽

雖然我吃過很多地方的粽子,但是我還是最愛吃家鄉的白米粽。而白米粽做法也特別簡單,只需將糯米包在蘆葦葉中,然後放入到鍋中煮1-2小時,接著蘸著紅糖吃,真的是我童年的記憶,記得小時候,我一次可以吃10個呢。如果您喜歡吃原汁原味的粽子,湖北白米粽一定不要錯過。

B. 海南粽子的簡介

在五月初五端午節當日,海南人有「洗龍水」、泡葯水澡來凈身後祭祖的習俗,炎熱的海島夏日,用艾草、薄荷等葯草泡個熱水澡後祭拜祖先,隨後一家人團聚剝粽子、吃團圓飯的場景可謂海南島的夏日風情,而因「洗龍水」而人頭攢動的海灘更是演繹出了內地夏日沒有的一道風景線。海南端午節的粽子也與大陸的粽子不太相同,它由柊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豬肉、豬蹄、咸魚等等,熱粽剝開,先有柊葉和糯米的清香,後有肉、蛋的濃香。海南雖也有鹼水粽、白糖豆沙粽等粽子,但海南人最喜歡的、最推崇的,或說,海南人對粽子的印象是還是用海南島產的海南柊葉(民間一般俗稱茄柊葉、冬葉或粽葉)包裹的蛋黃豬肉餡料的咸粽子。對海南人來說,端午節沒吃到柊葉包裹的鹹蛋黃豬肉餡的粽子就好比北方人春節沒吃餃子一樣。海南島各地端午節都會包粽子,而尤其以三大名粽,即定安粽、洛基粽、瑞溪粽最為聞名。 定安粽子形成於明代,是海南三大名粽之一,定安粽分為兩種,用糯米製作的是糯米粽,用秈米製作的是秈米粽。製作原料是海南柊葉(即茄柊葉,柊葉屬竹芋科姜目),將採集的柊葉煮透晾乾製作成粽葉,再浸泡精白純正的糯米至柔軟,淘在簸筐里濾干水糯米和豬肉,豬肉一般用七分瘦肉三分肥肉,並用鹽,香料等調料調制好稻米。將事先洗干凈的柊葉鋪好,在鋪上一層豬肉,咸鴨蛋,大米,然後仔細包裹好,放在鍋中蒸煮十個小時左右方出爐完成,製作的過程十分講究。目前,定安粽子品種繁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四家老字型大小:定安東方酒店黑豬肉粽子、新泰來黑豬肉粽、文宗粽、和潮黑豬肉粽,還有新竹四季鵝飯店黑豬肉粽、興順黑豬肉粽等。
【長坡米爛洛基粽,王五狗肉香透胸。馬井紅魚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洛基粽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點,屬於海南菜。產自海南儋州洛基鎮,後洛基鎮與那大鎮合並,故「洛基粽」也稱「那大粽」,是海南三大名粽之一。基本原料是海南柊葉、糯米、鹹蛋黃、豬肉,特色是在粽子內額外添加了咸魚肉,非常的出名。海南粽中以儋州洛基鎮的粽子最為出名,洛基的粽子除以上幾種輔料外有的有加入咸魚肉。剝開熱乎乎的洛基粽子,聞到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就讓人胃口大開了,後有肉、蛋、魚更是美味可口,真是大開食者胃口。
瑞溪粽是海南省傳統的漢族小吃,成名於海南省澄邁縣瑞溪鎮。屬於端午節食品。是以糯米,豬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具有口感酥鬆,味道清香,吃後不膩的特點。
「瑞溪粽」始於清康熙年間,至今已近360年歷史。清初瑞溪建【墟】,時稱「崩溪墟」,其名因南渡江沖刷引河岸崩裂,故喚其名崩溪。墟市開張之日,各村各鄉百姓,舞獅舞龍,敲鑼打鼓,肩挑車推各種農產品、小食、手工藝品來開市,其中就有粽子。府縣官員、各地豪紳商賈前來慶賀時,品嘗粽子後一致稱贊:崩溪粽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粽子!「崩溪粽」自此得名,後來瓊台書院掌教謝寶來崩溪墟南文村,為一曾姓人家修族譜題寫《南文八景》時,非常愛吃「崩溪粽」。過後,村人為感謝他,便挑一擔粽子往書院答謝。謝掌教認為「崩」寓意不祥,故改「崩溪」為「瑞溪」。瑞溪粽子也從此開始揚名,與定安粽、儋州粽並列為海南三大名粽。制備瑞溪鎮的基本原料是海南柊葉、糯米、鹹蛋黃、豬肉。
海南煎粽是一種不需要粽葉包裹的粽子。將糯米煮熟後拌入蓮子、冬菇、蝦米、干貝、豬油等配料,捏製成糯米團後沾裹鴨蛋液煎熟即可。
「定安粽子」由來已久,有獨特的內涵和品質。「定安粽子」是產於定安的糯米、黑豬肉、紅泥咸鴨蛋黃、食用熟花生油和食用調料,用柊葉作為包裹物,經包餡、成形、煮制等工藝加工而成在端午節食用為主、具有口感甘、香、糯、韌,以定安地區製作工藝和風味特色為代表的傳統節日食品。
海南定安粽子已注冊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對使用「定安粽子」地理標志註明商標的粽子有著嚴格的要求:一是粽葉必須采自定安縣嶺口、翰林、龍河、龍門等火山地區生長的草本植物(柊葉)的半老葉子;二是所用的糯米必需採用上述火山地區所產的優質富硒糯米;三是所用粽餡必需採用著名的定安黑豬肉和用紅土泥腌制的咸鴨蛋黃,加入精心配料製成,經過長達12小時以上的水煮而形成。
包粽時先將三四片柊葉鋪開,薄薄地放米一層,肉餡一層,循環三四次,鹹蛋黃放置中間。雙手將棕葉一邊合攏折疊,封住鬥口,多餘的棕葉沿粽子輪廓折回剪齊,用細小麻繩攔腰扎緊,呈瓷實的錐體狀。扎繩很講究技巧,用力要均勻,繩子扎得太松米餡容易泄露,扎繩太緊粽子成歪瓜裂棗狀,外觀煞不好看。 煮粽子十分講究火候,灶下的柴火燒得正旺,火舌熊熊。水滾的時候,粽葉和糯米香氣四溢,蔓延周遭。煮粽時間的長短決定著粽味的濃厚醇香。十幾個小時不斷地加柴添火,按葉加水,煮出來的粽子才夠味道。
儋州洛基鎮的粽子有二大特色:第一個特色在於配料,洛基粽除了有傳統海南粽子的配料外,還特別加入了咸魚肉,此肉肉質香松、清香甘醇,使得洛基粽的口感不僅不會油膩,相反會讓人胃口大增、口齒生香。第二個特色在於其製作方法,製作洛基粽重在米精料多,選用淘洗浸兩到三個小時後撈起濾乾的純凈糯米,加入少許精鹽攪拌;內餡則選用肥瘦豬肉和豬腳,切成大小合適的方塊狀,加入蒜蓉、五香粉、料酒、味精、生抽等調料充分混合腌制。經過柴火的精心燒煮,屋裡屋外滿是濃郁的粽香。
製作洛基粽子原料:海南柊葉(茄冬葉)、糯米、紅豆、黑豆、豬腿肉、蒜、五香粉、料酒、生抽、鹹蛋黃、咸魚肉、蝦米。製作過程如下:
1、清洗柊葉,浸泡一夜後用水煮至葉子由綠變黃,這樣可以去除其苦澀,煮好後擦乾的柊葉,便是裹粽的粽葉了;
2、淘洗糯米後瀝干水分,加適量鹽拌勻,另可根據個人口味添加泡了1-2小時的紅豆、黑豆,通常一斤糯米可以包4、5個粽子;
3、豬腿肉切成大小合適的方塊,用適量蒜蓉、五香粉、料酒、味精、生抽等調料腌好;
4、根據個人口味准備好鹹蛋黃、咸魚肉、蝦(干濕自選,一般使用蝦干為多);
5、用兩、三張粽葉圍出一個方錐體底部,先添加一部分糯米,再依次添加豬肉、鹹蛋黃、咸魚肉、蝦等配料,最後再加入適量糯米蓋住所有配料,用粽葉層層包裹住,圈繩扎緊,打結即成粽子;
6、把粽子放進鍋,加入清水,水量以沒過粽子,離鍋蓋3-5厘米為宜。開大火煮。燒開後,轉小火煮6-8小時即可。
如今,瑞溪鎮包粽子最有名的曾令章家特別好找,隨便問鎮上一位阿婆,她們都能給你指路。據了解,曾家包粽子已經包了70多年,是鎮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粽子作坊。現在當家的是曾令章,30多歲的兒子曾德憲是老曾家第三代「粽子傳人」。據其介紹,製造瑞溪粽的原料有:粽葉(海南柊葉)、五花肉、豬蹄和豬後腿瘦肉、鹹蛋黃、米、八角、桂皮、胡椒等製成香料,此外還有白酒,生油,姜,蒜頭。製作過程如下:
1、將五指山採集的柊葉要用沸水煮三四個小時,以消毒和增加葉子的韌性,便於包裹;
2、八角、桂皮、胡椒等製成香料與白酒、生油、薑汁、蒜頭等拌入豬肉,肉應切割成一兩左右的帶皮方塊;
3、浸泡糯米2至3個小時;
4、取擦洗干凈的粽葉5片一疊,於葉子中心放一小撮糯米,米上放一肥一瘦兩片肉及一枚鹹蛋黃,再用一小撮米蓋住,粽葉左右對折、反折,礅實,封口,以麻線捆緊後入鍋大火煮至熟後即可出鍋。
原料:糯米500克、蓮子25克、冬菇25克,干蝦米25克、干貝25克、叉燒50克、熟豬油50克、味精5克、白糖5克、精鹽8克、生油100克、鴨蛋液適量 。作法如下:
1、將糯米掏洗干凈,上籠蒸熟待用;將蓮子煮熟透,脫皮、除心;冬菇浸透洗凈,滾水燙過後切粒,干蝦米、干貝洗凈蒸過,叉燒解成粒狀;
2、將以上各料和精豬油、味精、白糖、精鹽等一起放入糯米飯中拌勻,掐成10個大小相同的飯團;
3、熱鍋下生油,將糯米團均勻醮上鴨蛋液,放進熱油鍋中慢火煎炸,不斷翻轉使之均勻受熱,煎成金黃色即可。
基本原料:山蘭稻米5千克、桑葉500克、紅藍藤葉500克、黃姜1.5千克,柊葉若乾片。豬肉,胡椒粉、八角粉等香料,鹹蛋黃。作法如下:
1、桑葉、紅藍藤葉分別用水浸煮1.5小時,至水分別著黑色和紅色時撈出葉渣,色水待用,黃姜搗爛,擠液漿,加入溫水500克,浸出黃色;
2、山蘭米淘凈濾於水分,分成3等份, 分別放過3種不同顏色的色液中,浸泡8小時,染上顏色為止,將米撈出濾干水分;
3、將柊葉煮至變黃撈出備用,用香料腌制豬肉;
4、將浸好的糯米用柊葉包裹,並放入豬肉和蛋黃,封包後用麻繩系緊即可上鍋蒸煮。
可參考定安粽、洛基粽或瑞溪粽的製法備好糯米和肉蛋,用椰子葉圍裹成枕頭狀煮熟即可。

C. 海南特產有哪些值得買的

海南特產值得買的有粽子,椰子製品,甜蜜果脯,黃辣椒系列。

1、粽子

一定是肉粽,以定安黑豬肉粽、儋州海鮮肉粽最為出名,好吧,這些粽子每年在海南島內部都供不應求,所以你們應該蠻難買到的。如果是在端午節前來海南島,務必去個超市或者在街邊售賣「定安粉湯」的小店問一嘴,有粽子嗎,帶不走,還是可以嘗一下的。

4、黃辣椒系列

黃辣椒的辣度達十五萬辣度單位,別稱辣椒王。且各種營養成份含量大大超過其他辣椒,特別是人體必需的磷、鈣、鐵,各種氨基酸含量尤為豐富,蛋白質、纖維素含量也較高。黃燈籠辣椒製作的辣椒醬鮮辣一絕,好吃不上火,辣而不嗆。

D. 海南肉粽子在哪裡能買到正宗的

海南肉粽子,要買到正宗得,你可以到海南三亞購買,也可以在海南肉粽廠的官網上,或者淘寶旗艦店👆購買。

E. 全國各地的粽子中,哪些地方的粽子知名度最高你喜歡吃哪個地方的

我是北方人,所以比較喜歡北京的甜粽、遼寧的黃米粽 ,北方傾向於吃甜味的粽子。比如北京的粽子用的是大蘆葦葉,餡料里有紅棗豆沙或果脯,包裹時葦葉交錯折疊,嚴嚴實實,最後用草莖做繩捆紮系緊,最後粽子落入鍋中煮半小時以上,米香和粽味清香混合,在煮粽子時已經讓人饞意四起了。 另一個北方的分支東北遼寧,人們喜歡用黃米來做粽子,”黃米粽子”用到糜子或將黍子去皮的食材,餡料多以紅棗為主,做好的黃米粽子口感黏糯,吃的時候蘸白糖食用,風味獨物, 南方的咸粽代表:潮汕雙拼粽、嘉興肉粽 雙拼粽的口味是咸甜並濟,餡料過於豐富,剝開粽葉之後你會發現他們真的什麼都敢往裡面放,拆一個潮汕雙拼粽也像拆盲盒一樣,你不剝開粽葉完全不知道他們會在裡面添上了什麼料。蛋黃、叉燒、鹹肉、火腿、鮑魚、栗子、干瑤柱和粵北香菇等等等,潮汕雙拼粽子的個頭也大, 煮起來就很費功夫,普遍在一斤以上。

F. 海南省澄邁縣最值得一吃的小吃有哪些你最喜歡吃什麼

澄邁縣坐落於海南島的西北部地區,東接瓊山市、定安縣,南與屯昌縣、瓊中縣相接,西與臨高縣、儋州市交界,北臨瓊州海峽,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到澄邁縣要品嘗一下的6道地方美食。

6、澄邁福橙

澄邁福橙,海南省澄邁縣特色產品,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澄邁福橙果子一個大,表色金黃色、肉質地橙紅色、薄皮汁多、成粒率大、味清甘甜,味道好。

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的澄邁縣的6道地區美食特產,味兒都還不錯,到澄邁縣的小夥伴可以尋找嘗一嘗,熱烈歡迎澄邁的朋友們給評論進行調整。

G. 海南三大名粽子

澄邁瑞溪粽子,與儋州洛基粽、定安粽子齊名。
海南粽子是一道傳統的小吃,屬於端午節食俗。與大陸的粽子不同,它由_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等,熱粽剝開,先有_葉和糯米的清香,後有肉、蛋的濃香。
海南粽子是海南百姓過端午節的必備食品,品種繁多。海南粽子特點是軟綿、味透、餡多,食而不厭,回味無窮。根據製作原料可分為糯米粽、粳米粽、黑豆粽、灰水粽(梘水粽)等。
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令食者胃口大開。海南粽子又以定安黑豬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邁瑞溪粽子最為馳名。此外,海南粽子還有將草木灰泡水後取上層清液浸泡糯米後,製作的鹼水粽。海南黎族也有三色粽和用椰子葉包制的粽子。

H. 全國哪裡的粽子最好吃你有吃過幾種呢

我認為海南定安的黑豬肉粽是最好吃的,曾經吃過廣州長條的灰水粽,雲南布衣的五彩粽,北京豆沙粽等等。端午節自然少不了吃粽子,中國美食博大精深,粽子的種類自然也是多種多樣,而且由於地域的差異,粽子的外形和口味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南方人更加偏愛鹹味的粽子,而北方人則喜歡甜味粽子。至於哪一種更加好吃,這個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決定。

海南的定安黑豬肉粽味道簡直堪稱一絕,當地人在製作這種粽子時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首先粽葉一定要是定安縣火山區生長出來的,糯米也一定要是相同地方的富硒糯米,餡料則是定安的黑豬肉以及咸鴨蛋黃。也正因為對於選擇原材料要求如此嚴格,所以這種粽子成了當地的一大特色,甚至有不少遊客會選擇在端午節前後去專門品嘗。

I. 海南四大美食是什麼

以前海南通常所說的四大美食一般通指在海南本地的特產:

1、文昌雞

文昌雞是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是海南文昌地區最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名菜。文昌雞在海南不論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場。

正宗的文昌雞飼養方法主要有兩個階段:坡雞,也就是放養,主要以椰子跟榕籽為飼料了;籠養育肥階段呢,主要是以煮熟的大米、豆糠、地瓜、米糠等等混合以後拿來喂養!! 每天早晨,都要准備好這些主要的食材就是把刨成絲狀的地瓜及粹米、米糠、花生餅、椰子餅等放進鍋里開煮,煮開好過後不久,就加入地瓜菜葉攪拌在一起。為了使雞肉更加香美,在宰殺前30天的育肥期內,用花生餅、椰子餅、椰絲、蕃茨、大米飯混淆著喂。經過這樣的特別喂養的文昌雞,便具有皮脆薄、骨軟細,肉質嫩滑,鮮肥而不膩等特點。

其做法既叫白斬,又叫白切,做好的菜品,肉質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濃,肥而不膩 。蘸料也是和雞肉搭配好的,用雞湯、香菜、姜蒜蓉、糖、桔子汁、燈籠椒特調的而成。與其相伴的文昌雞飯,更是享譽東南亞的美食,熱氣騰騰的米飯裹著雞肉的油脂,每一口都能品嘗出雞肉自然的清甜氣息。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就會被叫做海南雞飯,很多華人在東南亞旅行,海南雞飯也是必吃的一道菜。

2、和樂蟹

在海南的民間食品中,椰子飯是一種極為獨特的食品,是由海南優質糯米、天然椰肉和椰汁一同蒸熟而成,是海南傳統農家小吃。早在《本草綱目》及食補的民間偏方中都有記載,其具有補腎壯陽、溫中理氣等功效。古傳的椰子飯,是放在燒石灰的窯中燜制而成,製作流程繁瑣。

現在去海南旅遊的遊客,一般去海口市的騎樓小吃街和去三亞的美食城都可以吃到這道美食。

4、海南粽子

海南粽子是一道傳統的漢族小吃,屬於端午節食俗。與大陸的粽子比較類似,它由柊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黑豬肉和蝦米等,熱粽剝開,先有柊葉和糯米的清香,後有肉、蛋的濃香。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令食者胃口大開。海南粽子又以定安黑豬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邁瑞溪粽子最為馳名。此外,海南粽子還有將草木灰泡水後取上層清液浸泡糯米後,製作的鹼水粽。

5、陵水酸粉

正宗的陵水酸粉源自陵水縣安馬村一位胡姓男子之手,到了第二代轉到了王氏門下,在海南粉的配料中添加了沙蟲干、魚餅、小咸魚、魷魚絲等海產品,而且用來拌粉的調料醬湯也添加了食醋,配上陵水地區特產的黃燈籠椒,變得酸辣甜香,與海南粉風味相去甚遠,慢慢地「陵水酸粉」之名就被傳開了。

6、雞屎藤粿仔

海南雞屎藤粑仔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滋補品,也有稱為雞屎藤仔,以雞屎藤葉和大米為原料精製而成。雖然名字不怎麼好聽,但雞屎藤具有滋陰壯陽、補氣補血之功效,並且氣味香醇,所以雞屎藤仔湯一直是人們喜歡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