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銀川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如果說好玩的,那要看你喜歡玩什麼了。
比如說喜歡自然風景,還是人文景觀。
就銀川境內來說,自然景觀第一當屬蘇峪口,再遠一點,在石嘴山市境內的沙湖,然後就是中衛市的沙坡頭,如果都想去的話也可以,寧夏就沒多大,所以三個景點也都沒有想像的那麼遠。其實沙湖與沙坡頭比較像,建議去一個就可以了。而蘇峪口這樣的景觀在寧夏來說不錯,其實東部地區到處都是「蘇峪口」。
不懂了吧,這里的山都是黃的,很少有樹,而蘇峪口是森林啊。去爬爬山也不錯。
然後我們再來說人文景觀,銀川境內首推西夏王陵,那是最具代表性的;然後是賀蘭山岩畫,說實在的沒什麼好看的,不過那是寧夏的標簽,是幾千年前的東西;再就是西部影視城,在裡面你可以看到許多似曾相識的東西,不過很多去過的人說沒什麼意思,其實我個人理解就是沒有值得懷念的東西,看看也是很好的,咱們的原則就是不虛此行嘛。離開銀川,在其他幾個市也有很多人文景觀,比如108塔、須彌山石窟等等等等,不過這些地方我也沒去過,也就沒什麼好介紹的了。
順便說一下,銀川和許多西部城市都一樣,晝夜溫差比較大,早晚注意多穿衣服,午間注意防曬。
還有銀川的水果(地產)很好吃啊,這個時候來,一定要常常西瓜,首推李崗西沙瓜(嘻嘻我有提成呢)。
銀川令我著迷的地方就是夜景,不是繁華哦,我不喜歡喧嘩,銀川的夜景是安靜的美。
在銀川如果要吃些特色小吃我就不說什麼了,但是如果買衣服、租房子還是找南方人開的店,因為銀川人艮的很,你想想,心情挺好的出來玩,再因為買個衣服什麼的鬧得不愉快,豈不是很掃興。
在銀川當然要嘗嘗寧夏的風味,有以下幾樣是不可不吃的「手抓羊肉」「羊雜碎」「羊羔肉(有蒸、炒兩種)」「燴小吃」「燴肉」等等,呀,怎麼都是葷菜啊?我想想。。。。。。
真的沒什麼素菜可以拿得出手,嘿嘿。
以上只代表本人在寧夏的感受,只供參考,其實寧夏現在也很開放了,你上網便可搜到關於寧夏的吃喝玩樂住行。
就這樣了,寧夏歡迎你,祝你玩的開心。
❷ 銀川最好玩的地方
鎮北堡西部影城第1名
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110國道路東
AAAAA級景區
西夏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第2名
銀川市西夏區賀蘭山東麓
AAAA級景區
寧夏水洞溝旅遊區第3名
銀川市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景區(距銀川市19公里,距銀川河東機場11公里)
AAAAA級景區
賀蘭山岩畫第4名
銀川市區賀蘭縣西北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
AAAA級景區
鼓樓第5名
銀川市興慶區解放東街和鼓樓南北街十字路口
❸ 銀川有哪些好吃好玩的
主要景點西夏城 西夏城舊稱「橫城堡」,位於黃河東岸的靈武市,銀川黃河大橋附近,距銀川僅8公里,原為明代一座屯兵營,是明清河東八景之一「橫城古渡」的舊址,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康熙親征葛爾丹就在此渡河。 游西夏皇城、賞西夏樂舞、品西夏美宴、觀黃河落日……城牆外還是一片現代文明景緻,穿過城門便進入了800年前的「西夏皇城」,厚厚的城牆完全隔絕了塵世的喧囂,高高的角樓使人心中一下子產生了莫名的敬畏。尤其是當夕陽撒在由厚厚磚土構築的城牆上時,只要稍微閉上眼睛,就彷彿時空倒置,李元昊,唐卡,西藏佛經,佛畫,這些神秘符號,便迅速閃過腦海。 西夏王陵 西夏歷代帝王的陵寢,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 隨地勢布列著西夏國的9座帝王陵,200餘座王侯勛臣—貴戚的陪葬墓,有佛寺遺址1處和西夏磚瓦窯10餘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體。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西夏王陵建築風格獨特,面積大而陵墓集中。風景區共50多平方公里,其中王陵高大雄偉,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西夏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以西夏皇家陵園為背景、真實形象地展示西夏王國興衰歷史的博物館。全館佔地面積5300平方米,西夏佛塔密檐式建築造型,風格別致,既有現代建築之氣勢,又與陵區遺址相呼應,形成了濃郁的民族建築風格。 鎮北堡西部影城 位於西夏區鎮北堡鎮,原址為明清時代的邊防城堡。著名作家張賢亮發現了它,並在80年代初期將它介紹給了電影界。迄今為止,這里已拍攝了獲得國際國內大獎的《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黃河絕戀》、《大話西遊》、《新龍門客棧》等六十多部影視劇。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為特色。在此攝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被譽為「中國一絕」。因其對中國電影事業的特殊貢獻,享有「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的美稱。 賀蘭山岩畫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賀蘭口內,距銀川市區60公里。山口內有千餘幅岩畫分布在溝谷兩岸綿延600多米的山崖石壁上。畫面以人類畫像為主的岩畫占岩畫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為牛、馬、羊、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此外,還鑿刻有狩獵、祭祀場面的圖案和日、月、星、辰、人手、人腳及西夏文字等。為我們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宗教信仰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堪稱是一條珍貴的民族藝術畫廊。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西夏區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近萬公頃的范圍內,高聳入雲的油松、杜松、雲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吐紅的櫻桃、掛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層層林海,色彩斑斕,變幻無窮,令人叫絕。 三關口明長城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系寧夏通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的交通要道。明政府為邊防安全,在三關口築長城(明稱為邊牆)、設關隘,成為當時寧夏鎮城防的「四險」之一。後幾經重修、增築,牆體綿延山峰之巔,山陡壁峭,地形險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三關口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台、烽火台左右聯屬,有西控大漠、扼咽喉要道之險。 海寶塔 俗稱北塔,位於興慶區北部海寶塔寺內。海寶塔始建年代不詳,據明代《萬曆朔方新志》記載,我國南北朝時期大夏國王赫連勃勃重修,是一座方形9層11級樓閣式磚塔,通高53.9米。登臨塔上,銀川塞上江南風貌一覽無余,明清時代列為寧夏八景之一,稱為「古塔凌霄」。寺院綠樹成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景色秀麗。每年農歷七月十五,寺院舉辦「盂蘭」廟會,相沿至今。 鼓樓 位於興慶區解放東街和鼓樓南、北街的十字路口。鍾鼓樓始建於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通高36米,以台基、樓閣、角坊組成。整座鼓隹雕梁畫棟,雄偉壯觀。 南關清真大寺 位於興慶區玉皇閣南街,是銀川市區內最大的清真寺,銀川穆斯林群眾於1981年募資重建的一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築群體。上層大殿可容1300餘人做禮拜;下層設沐浴室、小禮拜殿、女禮拜殿、阿拉伯語學校、阿訇卧室、會客廳等。樓頂正中聳立一大四小綠色穹隆頂,頂端新月高懸。殿前兩側各建30米高的「宣禮塔」,中部設一座直徑15米的噴水池。整個建築布局嚴謹,裝飾華麗,精緻典雅,宏偉壯觀。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傳統節日時,成千上萬穆斯林在此聚禮,從事民族宗教活動。 銀川國家濕地公園 由閱海、鳴翠湖2部分組成。 閱海位於銀川市金鳳區西北,距市中心3公里,總面積2100公頃。閱海濕地水域廣闊,自然風景秀麗,是銀川市面積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塊濕地。2002年以來,在國家、自治區和銀川市的重視支持下,規劃和實施了退田還湖、水道清淤、植被恢復、鳥類棲息地修復和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閱海濕地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濕地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2006年6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目前已建成濕地保護管理站、濕地生態監測站、寧夏暨銀川首家鳥類環志站、瞭望塔等。閱海由艾依河連通並補水,從市區北京路碼頭(親水大街西側陶然水岸)乘船即可到達閱海。 鳴翠湖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東部,西距市區9公里,東臨黃河3公里,總面積667公頃。鳴翠湖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觀優美,具有重要的生態、歷史、文化、科研及科普教育價值。2000年起,國家、自治區和銀川市高度重視鳴翠湖生態保護,科學規劃和實施了濕地保護與恢復建設,通過退田還湖、湖泊清淤、調控水位、恢復植被等措施,使鳴翠湖濕地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成為銀川市東部的一顆璀璨明珠。2006年6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目前已建成濕地保護管理站、濕地生態監測站、瞭望塔等管護設施,在瞭望塔展出鳥類圖片。鳴翠湖分為南湖、北湖二部分,南湖為鳥類保護區,北湖開展了濕地生態旅遊,開辟了十大景點,湖邊的水車是標志性建築。 銀川寶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寶湖位於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東靠唐徠渠,南臨寶湖路,北到鐵路線,西到正源街。總面積82.6公頃,其中湖泊面積39.2公頃,綠地面積36.5公頃。寶湖是銀川城內規模較大的、典型的城市湖泊,湖水最深處2.2米左右,平均水深1.4米左右。寶湖濕地公園於2003年9月1日開工建設。2004年10月,完成一期項目建設並正式向社會開放。寶湖公園主要功能區包括四部分,即濕地生態區:保護湖泊濕地,植被恢復和人工造林,保護和豐富生物多樣性;文化公園區:依託唐徠古渠等歷史文化遺跡,結合濕地文化,進行濕地生態宣傳教育,開展科學文化活動;休閑健身區:為群眾提供攀岩、垂釣、奕棋、休閑等休閑、健身活動場所;管理服務區:管理辦公室、商業服務點,環保衛生間和小型停車場等公用設施。2007年1月,國家建設部批准建立"銀川市寶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成為西北地區唯一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目前已建立濕地保護管理站等。 金水園 金水園旅遊區位於靈武市,面臨黃河,背靠毛烏素沙地。園內存黃河遊船、摩托艇、內湖劃船、沙灘運動場、沙浴場賽馬、汽車摩托車越野等娛樂項目,世界沙灘排球比賽曾在這里成功舉行。 水洞溝遺址 位於靈武市境內,銀青高速北側,是目前中國發現的考古資料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之一。這座1919年由比利時人肯特發現的遺址,迄今已有3萬年的歷史。在這里發現了野驢、犀牛、羚羊、牛、豬等動物化石和各種石器1.1萬多件。「水洞溝遺址」的發掘表明:早在3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 承天寺塔 俗稱西塔,位於興慶區進寧南街。始建於公元1050年的西夏時期,據記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後,其子剛滿周歲,就登上皇帝寶座。皇太後沒藏氏為保其子毅宗皇帝「聖壽無疆」,護佑西夏江山「延永堅固」,建造了這座「承天顧命」的寺院和佛塔。它與涼州(今甘肅武威)的護國寺、甘州(今甘肅張掖甘州區)的卧佛寺同是西夏著名佛教聖地。這座外觀13層、內11層的磚樓閣式塔,呈八角形,高64.5米。登塔眺望,古城全貌盡收眼底,景色令人神往,微風吹來,塔鈴叮當,愈顯出禪院的幽靜。 寧夏博物館 原設在承天寺內,設有寧夏革命史陳列、西夏歷史陳列、賀蘭山岩畫展、回族民俗展等。其本身就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發展和改建受到嚴格限制,其佔地面積僅7400平方米。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舊的寧夏博物館因其空間狹小,不僅讓很多「沒有位置」的文物失去了展出機會,更讓舊館的觀眾接待能力受到了限制。同時,由於對舊館改建限制嚴格,很多現代化的設備不便安裝,對文物的維護和保存有很大影響。 新建成的寧夏博物館佔地3萬多平方米,日接待遊客能力大約在2000人次左右。新館是嚴格按照現代博物館的標准施工的,硬體達到國內一流標准。而另一個引人注目的是,寧夏博物館新館開館後,更加側重對社會的公共服務職能,將永久免費向全社會開放。展品眾多,國寶亮相。為了迎接自治區50大慶,全面展現寧夏歷史風貌,寧夏博物館不僅拿出了「壓箱底」的眾多文物,還從外地「請」來了一批與寧夏歷史息息相關的文物。最值得一提的是,寧夏博物館將展出以「鎏金銅牛」為代表的6件國寶級文物,而以前因為種種原因與參觀者難見一面的眾多文物和新近出土的部分文物,都將在寧夏博物館新館開放的同時「閃亮登場」。據悉,此次預計展出文物4000餘件,其中國寶級文物6件,國家一級文物100多件。可謂「量」多「質」足。 除上述景點外,銀川還有賀蘭山滾鍾口、玉皇閣、納家戶清真大寺、華夏珍奇藝術城、銀川南薰門(南門)等旅遊景區(點)可供遊人參觀。 [編輯本段]銀川特產 1.寧夏枸杞 寧夏五寶之紅寶。 杞屬茄科,落葉小灌木。莖叢生,有短刺。葉卵狀披針形。夏秋開花,淡紫色。漿果卵圓形,紅色,是一種名貴的滋補葯材。 枸寧夏栽培枸杞已有四、五百年歷史,這里的自然條件適宜枸杞生長,所產枸杞粒大、肉厚、籽少、味正、質優,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潤肺、清肝、滋腎、益氣、生精、助陽、補虛勞、祛風、明目等功效。特別是對人體醫療保健作用的多糖含量和有益於人體智力開發的有機鍺含量均高於其它中國省區。當地為開發枸杞資源研製了很多食品,主要有:枸杞水晶軟糖、枸杞茶、枸杞晶、枸杞葯酒。 2.寧夏發菜 寧夏五寶之黑寶。 原名頭發菜,是寧夏特有的一種陸生珍貴食用藻,它渾身黑酷似頭發,「頭發菜」也由此而得名。發菜生長在野山峻嶺之上,經雨雪洗禮,歷霧霜滋潤,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醫用價值,在東南亞國家和香港、台灣久享盛名,極富聲譽。 3.寧夏甘草 寧夏五寶之黃寶。 甘草,屬於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根可長達五、六尺,因含有豐富的糖分,味甚甘,故得名「甘草」。甘草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中草葯,既能調和諸葯,又能補氣和中、瀉火解毒、強健筋骨;主治脾胃虛弱、咳嗽多、咽痛、癰腫痛、小兒胎毒等症,還能起到抗潰瘍、抗炎症、降血壓、降血脂、中樞抑制甚至抗腫瘤的作用,被稱為中葯里的「國老」,贊為「葯中之王」。寧夏用上等甘草為原料精製成甘草霜,在醫葯、工業、食品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4.灘羊二毛皮 寧夏五寶之白寶。 灘羊是蒙古羊的後裔,後經游牧遷徙到寧夏黃河兩岸的草灘上繁殖,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優良裘皮羊。有人考察,寧夏草原乾旱少雨而牧草豐足,水質微鹼而礦化度高。正是灘羊繁育的天賦條件。寧夏灘羊肉營養豐富,肉質細嫩。不膻不腥,味美可口,是佳餚上品,深受美食家們的歡迎。灘羊肉,今天除供給本地區各族人民食用外,還運往外省市和出口阿拉伯國家。 當然,寧夏灘羊之享盛名,主要是由於羊羔皮珍貴所致。灘羊羊羔出生35至40天時,宰殺後獲取的皮子,採用化學制劑和先進工藝精製而成的裘皮,即稱 「二毛皮」。二毛皮板薄如厚紙,不僅堅韌柔軟,而且非常輕便,向有「輕裘」美稱。 二毛皮毛質細潤,潔白如雪,光澤如玉,毛穗自然成綹,紋似波浪,彎曲有九道之多,故稱「九道彎」。若將皮板輕輕抖動,毛穗順次傾垂,猶如平湖波盪,瑞雪飛落,輕盈動人,令人愛不釋手。用灘羊皮精細加工的男女冬裝、獵裝,穿著輕便,暖和舒適,美觀大方,雍容華貴,輕久耐用,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一直是國家的傳統出口商品。用灘羊毛生產的毛毯,以纖維勻長、絨毛秉松,富於光澤和彈性而馳名中外。 5.寧夏地毯 以寧夏盛產的羊毛原料編織而成,色澤鮮艷,質地柔軟,富有彈性。最有名的仿古地毯和美術地毯。寧夏傳統的緯密107道仿古地毯,採用優質毛做原料,特殊植色染色,手工製做,經化學洗制而成。圖案及配方仿照我國歷代古老的地毯製做,外觀古香古色,素雅大方,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實用價值。美術地毯,做工精細,結構嚴謹。圖案四面對稱,中央圖形豐滿,富有立體感,用仙鶴、花卉和神話中的龍鳳、膜磷等為圖飾,象徵吉祥如意,具有濃郁的東方民族藝術特色。寧夏地毯從明、清時期就逐漸發展起來,歷史悠久,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6.賀蘭石 寧夏五寶之藍寶。 賀蘭山出產的賀蘭石,石質細密,堅而不脆,呈天然深紫和豆綠兩色,有的還巧夾著玉帶、雲紋、眉子、銀線、石眼等結構,似雲、似月、似水、似山的圖案,雅趣天成,經能工巧匠雕飾,成為上好的石硯工藝品。清末,就流傳著「一端二歙三賀蘭」之說。賀蘭硯古樸典雅,造型優美,別具一格,且具有不吸水、易發墨、不損毫、加蓋後硯內餘墨數日不幹不臭等奇效,深受歷代書法家喜愛,公認為硯中佳品。 近年來,賀蘭石硯推陳出新,雕刻內容和形式有了新的飛躍,無論是「太白醉酒」、「李時珍采葯」、「赤壁懷古」、「松鼠葡萄」、「松鶴延年」,還是「北斗七星」、「飛天樂伎」、「丹鳳朝陽」……都栩栩如生,巧奪天工,顯示了相當高的藝術造詣。北京人民大會堂寧夏廳展有寧夏石雕藝人以賀蘭石雕刻的大幅豎屏。 7.西夏貢米 歷史悠久,其質地純正、潔白晶瑩、油潤柔軟、香甜爽口。用西夏貢米蒸飯香味飄逸、沁人心脾。同時,該產品營養豐富、蛋白含量高,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營美價值明顯高於一般大米。 銀川的飲食以漢族和回族的飲食習慣為主。 漢族飲食以西北菜為主。秦隴風味,主要由衙門菜、商賈菜、市肆菜、民間菜和以清真菜為主的少數民族菜組成。衙門菜,又稱官府菜,歷史悠久,以典雅見長,如「帶把肘子」、「箸頭春」等。商賈菜以名貴取勝,如「金錢發菜」、「佛手魚翅」等。市肆菜以西安、蘭州等重鎮中心的名樓、名店的餚饌為主,為了招徠顧客,競爭激烈,各有千秋,代表名菜如:「明四喜」、「奶湯鍋子魚」、「煨魷魚絲」、「燴肉三鮮」等。民間菜經濟實惠,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如「光頭肉片」、「肉絲燒茄子」、「葫蘆頭」等。清真菜,歷經明、清,初具規模,如「全羊席」,聞名遐邇。秦隴風味的五個組成部分各有特色,但由於市肆菜品種繁多,名廚如雲,佔有地理優勢,接觸面廣,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充實提高,始終居秦隴風味的主導地位,對衙門菜、商賈菜、民間菜和少數民族菜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回族飲食是在保持傳統清真飲食的基礎之上,較多地、有選擇的和中華飲食文明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回族飲食文化豐富多彩,講究調料的運用,在吸收中華飲食文明的同時,較多地保留其民族特點,現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飲食體系。 銀川的回族飲食,兼具中原傳統和穆斯林的雙重風味,是回族和中華文明融合的結果,這里有著正宗的清真食品和清真菜餚,同時還許多獨特回族風味小吃,其品種之多,味道之精美,都充分顯示出了回族人民的聰明才智。 在銀川可以品嘗到的清真菜餚有清蒸羊羔肉、牛羊肉酥、手抓羊肉等,也有非常地道的回族風味小吃,如羊雜碎、羊肉泡饃、清真奶油糕點、馬三白水雞等。 銀川關於飲食方面的物產非常豐富,除「寧夏五寶」之一的發菜以外,還有銀川附近沙湖裡出產的各種魚類,有鯉、鰱、鱅、鯇、鯽魚等,還有北方非常罕見的武昌魚、娃娃魚(大鯢)、大鱉等,以此為基礎的菜餚有糖醋黃河鯉魚、中衛鴿子魚、金錢發菜等。
❹ 銀川最近好玩的地方都有啥
寧夏水洞溝旅遊區第3名
銀川市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景區(距銀川市19公里,距銀川河東機場11公里)
AAAAA級景區
❺ 銀川好吃的,好玩的在哪
銀川是我國回民族最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當地餐飲以清真飲食習慣為主。銀川的回族飲食兼具中原傳統和穆斯林的雙重風味,在這里可以品嘗到正宗清真食品,如清蒸羊羔肉、牛羊肉酥、手抓羊肉等,以及頗具特色的回族風味小吃,如羊雜碎、羊肉泡饃、清真奶油糕點、馬三白水雞、各種麵食等。銀川美食口味有典型的西北風格,咸辣較重,牛羊肉則鮮香味美。銀川的菜量較大,一般按人頭點菜即可。 銀川街頭的清真餐館很多,通常里外都刷成綠色,清真標識倒不是特別明顯。因為在銀川,非清真的飯館數量較少,並且多半會醒目地標明「漢餐」,可算是回族自治區的一個特色。銀川老城連接南門到北門的中山街,既是城市的主幹道又是美食街。這里的一把火燒烤、五味鮮、四海小火鍋、子杭烤魚等都非常有名。湖濱路也匯集了許多餐館,有燒烤一條街之稱,夜市很熱鬧。 推薦美食地
【迎賓樓】
位於銀川興慶區解放西大街,老百貨大樓的對面,緊鄰銀川郵電大樓。是寧夏知名的清真餐飲老字型大小企業,在銀川市民中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以飯菜價格適中、菜品份量足、富有清真特色而享譽寧夏。
迎賓樓的火鍋、涮羊肉最為出名。清真炒菜也不錯,烤鴨卷餅、紅燒鯉魚、涼拌雞胗等菜色值得一試。當地居民常買迎賓樓的大饅頭、大烤饃等食品,經濟實惠。每到夏天,迎賓樓都出售自製的各種冷飲,有雪糕、大冰磚等,質優味好,極受市民歡迎,經常需要排隊購買和批發。【沙湖賓館】
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文化西街58號,乘3路公交車在湖濱路口下車即到。叫做「賓館」,實際也是銀川的一個老字型大小餐館。其特色是沙湖大魚頭、沙湖枸杞豆漿和被評為寧夏放心食品的沙湖大饅頭等。
對於遊客來說,建議到沙湖賓館吃早餐,幾乎寧夏所有的早點都有,品種豐富,價格適中,當地人早上也多在此吃飯。點早餐前先買一定金額的餐券,憑券購買各種食物,用不完的券可以退掉。【仙鶴樓】
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新華街204號(近中山南街),是中華老字型大小的清真餐廳,西北口味濃烈。推薦菜餚有水餃、手抓羊排、羊脖子、黃河鯉魚、土豆絲等。【砂鍋鑫飯庄】
位於銀川市老城區玉皇閣北街76號。店面很小,但砂鍋種類多,味道純正,食客絡繹不絕。砂鍋口味較辣,店面人氣很旺,趕在飯點去吃經常會沒有位子。【其他】
國強手抓和老毛手抓是銀川兩家較有名氣的羊肉餐館,以手抓羊肉、羊脖子等菜餚為主,在市區都有幾家分店。
青青冰淇淋位於銀川市湖濱東街,是很受歡迎的冷飲店,出售各種冰淇淋,特色是紅豆沙冰淇淋、木瓜奶茶等。
甜甜燒烤位於銀川湖濱路燒烤一條街,羊肉串和各種燒烤很不錯,價格適中。
精品雲南菜位於銀川民族北路,過橋米線、汽鍋雞、吳三桂蹄膀等雲南風味食品口味不錯,可自帶酒水。
❻ 銀川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這些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1、銀川好玩的地方:閱海公園、中阿之軸、銀川花博園等等。
2、閱海公園:享有「銀川之肺」、「城市綠肺」的美譽。
3、中阿之軸:分為三個相對獨立的人文景觀區,適合拍照留念。
4、銀川花博園:銀川市覽山公園北側,由許多景觀節點構成。寧夏科技館:銀川市人民廣場西街,由三部分組成,常設展覽圍繞,「自然、科技、人」為主題。鎮北堡西部影城:位於銀川市西夏區,是中國西部著名影視拍攝基地。水洞溝:位於銀川市靈武臨河鎮,是三萬年前人類繁衍生息的聖地。西夏陵:是西夏歷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坐落於賀蘭山下,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❼ 銀川有啥好玩、好吃及可購買的紀念品
嗯,當然咯,你看看吧這是紀念品:
1.寧夏枸杞
杞屬茄科,落葉小灌木。莖叢生,有短刺。葉卵狀披針形。夏秋開花,淡紫色。漿果卵圓形,紅色,是一種名貴的滋補葯材。
枸寧夏栽培枸杞已有四、五百年歷史,這里的自然條件適宜枸杞生長,所產枸杞粒大、肉厚、籽少、味正、質優,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潤肺、清肝、滋腎、益氣、生精、助陽、補虛勞、祛風、明目等功效。特別是對人體醫療保健作用的多糖含量和有益於人體智力開發的有機鍺含量均高於其它中國省區。當地為開發枸杞資源研製了很多食品,主要有:枸杞水晶軟糖、枸杞茶、枸杞晶、枸杞葯酒。
2.寧夏發菜
原名頭發菜,是寧夏特有的一種陸生珍貴食用藻,它渾身黑酷似頭發,「頭發菜」也由此而得名。發菜生長在野山峻嶺之上,經雨雪洗禮,歷霧霜滋潤,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醫用價值,在東南亞國家和香港、台灣久享盛名,極富聲譽。
3.寧夏甘草
甘草,屬於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根可長達五、六尺,因含有豐富的糖分,味甚甘,故得名「甘草」。甘草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中草葯,既能調和諸葯,又能補氣和中、瀉火解毒、強健筋骨;主治脾胃虛弱、咳嗽多、咽痛、癰腫痛、小兒胎毒等症,還能起到抗潰瘍、抗炎症、降血壓、降血脂、中樞抑制甚至抗腫瘤的作用,被稱為中葯里的「國老」,贊為「葯中之王」。寧夏鹽池產的甘草具有皮細、色紅、粘性足、味純甜的特點而名揚中外。寧夏用上等甘草為原料精製成甘草霜,在醫葯、工業、食品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4.灘羊二毛皮
灘羊是蒙古 羊的後裔,後經游牧遷徙到寧夏黃河兩岸的草灘上繁殖,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優良裘皮羊。有人考察,寧夏草原乾旱少雨而牧草豐足,水質微鹼而礦化度高。正是灘羊繁育的天賦條件。寧夏灘羊肉營養豐富,肉質細嫩。不膻不腥,味美可口,是佳餚上品,深受美食家們的歡迎。灘羊肉,今天除供給本地區各族人民食用外,還運往外省市和出口阿拉伯國家。
當然,寧夏灘羊之享盛名,主要是由於羊羔皮珍貴所致。灘羊羊羔出生35至40天時,宰殺後獲取的皮子,採用化學制劑和先進工藝精製而成的裘皮,即稱 「二毛皮」。二毛皮板薄如厚紙,不僅堅韌柔軟,而且非常輕便,向有「輕裘」美稱。
二毛皮毛質細潤,潔白如雪,光澤如玉,毛穗自然成綹,紋似波浪,彎曲有九道之多,故稱「九道彎」。若將皮板輕輕抖動,毛穗順次傾垂,猶如平湖波盪,瑞雪飛落,輕盈動人,令人愛不釋手。用灘羊皮精細加工的男女冬裝、獵裝,穿著輕便,暖和舒適,美觀大方,雍容華貴,輕久耐用,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一直是國家的傳統出口商品。用灘羊毛生產的毛毯,以纖維勻長、絨毛秉松,富於光澤和彈性而馳名中外。
5.寧夏地毯
以寧夏盛產的羊毛原料編織而成,色澤鮮艷,質地柔軟,富有彈性。最有名的仿古地毯和美術地毯。寧夏傳統的緯密107道仿古地毯,採用優質毛做原料,特殊植色染色,手工製做,經化學洗制而成。圖案及配方仿照我國歷代古老的地毯製做,外觀古香古色,素雅大方,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實用價值。美術地毯,做工精細,結構嚴謹。圖案四面對稱,中央圖形豐滿,富有立體感,用仙鶴、花卉和神話中的龍鳳、膜磷等為圖飾,象徵吉祥如意,具有濃郁的東方民族藝術特色。寧夏地毯從明、清時期就逐漸發展起來,歷史悠久,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6.賀蘭石
賀蘭山出產的賀蘭石,石質細密,堅而不脆,呈天然深紫和豆綠兩色,有的還巧夾著玉帶、雲紋、眉子、銀線、石眼等結構,似雲、似月、似水、似山的國案,雅趣天成,經能工巧匠雕飾,成為上好的石硯工藝品。請末,就流傳著「一端二歙三賀蘭」之說。賀蘭硯古樸典雅,造型優美,別具一格,且具有不吸水、易發墨、不損毫、加蓋後硯內餘墨數日不幹不臭等奇效,深受歷代書法家喜愛,公認為硯中佳品。
近年來,賀蘭石硯推陳出新,雕刻內容和形式有了新的飛躍,無論是「太白醉酒」、「李時珍采葯」、「赤壁懷古」、「松鼠葡萄」、「松鶴延年」,還是「北斗七星」、「飛天樂伎」、「丹鳳朝陽」……都栩栩如生,巧奪天工,顯示了相當高的藝術造詣。北京人民大會堂寧夏廳展有寧夏石雕藝人以賀蘭石雕刻的大幅豎屏。董必武同志1963年12月視察寧夏時,曾題詩贊曰:「色如端石微紫深,紋似金星細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寶,磨而不磷性相宜。」近年來,隨著國際交往的加深,賀蘭石硯已走向世界,博得了日本 和東南亞各國人民的廣泛歡迎。
7.西夏貢米
西夏貢米為寧夏五寶之一,歷史悠久,其質地純正、潔白晶瑩、油潤柔軟、香甜爽口。用西夏貢米蒸飯香味飄逸、沁人心脾。同時,該產品營養豐富、蛋白含量高,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營美價值明顯高於一般大米。
這些是旅遊景點:
西夏王陵
西夏歷代帝王的陵寢,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 隨地勢布列著西夏國的9座帝王陵,200餘座王侯勛臣—貴戚的陪葬墓,有佛寺遺址1處和西夏磚瓦窯10餘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體。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西夏王陵建築風格獨特,面積大而陵墓集中。風景區共50多平方公里,其中王陵高大雄偉,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鎮北堡西部影城
位於西夏區鎮北堡鎮,原址為明清時代的邊防城堡。著名作家張賢亮發現了它,並在80年代初期將它介紹給了電影界。迄今為止,這里已拍攝了獲得國際國內大獎的《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黃河絕戀》、《大話西遊》、《新龍門客棧》等六十多部影視劇。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為特色。在此攝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被譽為「中國一絕」。因其對中國電影事業的特殊貢獻,享有「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的美稱。
賀蘭山岩畫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賀蘭口內,距銀川市區60公里。山口內有千餘幅岩畫分布在溝谷兩岸綿延600多米的山崖石壁上。畫面以人類畫像為主的岩畫占岩畫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為牛、馬、羊、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此外,還鑿刻有狩獵、祭祀場面的圖案和日、月、星、辰、人手、人腳及西夏文字等。為我們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宗教信仰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堪稱是一處珍貴的民族藝術畫廊。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西夏區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近萬公頃的范圍內,高聳入雲的油松、杜松、雲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吐紅的櫻桃、掛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層層林海,色彩斑斕,變幻無窮,令人叫絕。
三關口明長城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系寧夏通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的交通要道。明政府為邊防安全,在三關口築長城(明稱為邊牆)、設關隘,成為當時寧夏鎮城防的「四險」之一。後幾經重修、增築,牆體綿延山峰之巔,山陡壁峭,地形險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三關口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台、烽火台左右聯屬,有西控大漠、扼咽喉要道之險。
海寶塔
俗稱北塔,位於興慶區北部海寶塔寺內。海寶塔始建年代不詳,據明代《萬曆朔方新志》記載,我國南北朝時期大夏國王赫連勃勃重修,是一座方形9層11級樓閣式磚塔,通高53.9米。登臨塔上,銀川塞上江南風貌一覽無余,明清時代列為寧夏八景之一,稱為「古塔凌霄」。寺院綠樹成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景色秀麗。每年農歷七月十五,寺院舉辦「盂蘭」廟會,相沿至今。
鼓樓
位於興慶區解放東街和鼓樓南、北街的十字路口。鍾鼓樓始建於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通高36米,以台基、樓閣、角坊組成。整座鼓隹雕梁畫棟,雄偉壯觀。
南關清真大寺
位於興慶區南部,銀川穆斯林群眾於1981年募資重建的一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築群體。上層大殿可容1300餘人做禮拜;下層設沐浴室、小禮拜殿、女禮拜殿、阿拉伯語學校、阿訇卧室、會客廳等。樓頂正中聳立一大四小綠色穹隆頂,頂端新月高懸。殿前兩側各建30米高的「宣禮塔」,中部設一座直徑15米的噴水池。整個建築布局嚴謹,裝飾華麗,精緻典雅,宏偉壯觀。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傳統節日時,成千上萬穆斯林在此聚禮,從事民族宗教活動。
鳴翠湖
位於興慶區東郊的鳴翠湖濕地生態旅遊區,距市區8公里,鄰黃河2公里,規劃面積10000餘畝,是集生態保護、旅遊觀光、會議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生態示範園區。鳴翠湖有鳥類97種,其中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大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金水園
金水園旅遊區位於靈武市,面臨黃河,背靠毛烏素沙地。園內存黃河遊船、摩托艇、內湖劃船、沙灘運動場、沙浴場賽馬、汽車摩托車越野等娛樂項目,世界沙灘排球比賽曾在這里成功舉行。
水洞溝遺址
位於靈武市,是目前中國發現的考古資料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之一。這座1919年由比利時人肯特發現的遺址,迄今已有3萬年的歷史。在這里發現了野驢、犀牛、羚羊、牛、豬等動物化石和各種石器1.1萬多件。「水洞溝遺址」的發掘表明:早在3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
承天寺塔
俗稱西塔,位於興慶區西南部。始建於公元1050年的西夏時期,據記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後,其子剛滿周歲,就登上皇帝寶座。皇太後沒藏氏為保其子毅宗皇帝「聖壽無疆」,護佑西夏江山「延永堅固」,建造了這座「承天顧命」的寺院和佛塔。它與涼州(今甘肅武威)的護國寺、甘州(今甘肅張掖)的卧佛寺同是西夏著名佛教聖地。這座外觀13層、內11層的磚樓閣式塔,呈八角形,高64.5米。登塔眺望,古城全貌盡收眼底,景色令人神往,微風吹來,塔鈴叮當,愈顯出禪院的幽靜。
寧夏博物館設在承天寺塔內,設有寧夏革命史陳列、西夏歷史陳列、賀蘭山岩畫展、回族民俗展等。
西夏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以西夏皇家陵園為背景、真實形象地展示西夏王國興衰歷史的博物館。全館佔地面積5300平方米,西夏佛塔密檐式建築造型,風格別致,既有現代建築之氣勢,又與陵區遺址相呼應,形成了濃郁的民族建築風格。
除上述景點外,銀川還有賀蘭山滾鍾口、玉皇閣、納家戶清真寺、華夏珍奇藝術城、銀川南薰門(南門)等旅遊景區(點)可供遊人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