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越南海鮮粉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越南海鮮粉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2-21 11:46:47

⑴ 越南有什麼特色小吃

1、越南河粉

越南河粉是越南百年經典美食,融入了中國和法國的烹飪文化,憑借其獨到而特別的味道越南河粉在越南大名鼎鼎,屬越南的國食。最早是由廣東移民在20世紀初期帶入越南。越南河粉成功銷售世界各地在倫敦、巴黎、柏林、科隆、紐約等城市都可以發現越南河粉的身影。

⑵ 越南海鮮河粉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湯頭做法:1.將牛骨控水洗凈血水,與調料包一起小火燉2小時左右,如果能買到乾的甘蔗,放入兩節甘蔗,很有效的去除牛骨的腥味,或者放兩個馬蹄,也同樣去除腥味。同理甘蔗和馬蹄也用於燉羊肉的去腥。
河粉:越南米粉(Vermicelli)寬水煮4分鍾左右,過涼.放過大碗中,將煮好的牛骨湯另起鍋,用少許糖,鹽,和魚露(fish sauce)調味,放入牛肉片和豆芽,快速燙一下,然後連熱湯帶牛肉片和豆芽,沖入煮好的河粉中,放入撕碎的九層塔葉,擠入檸檬汁,即可
蘸汁:蘸汁指的是蘸粉里的牛肉片和圓椒片,不是蘸河粉的,如下圖小玻璃碗中,蘸汁通常用越南蒜蓉辣醬加海鮮醬,如果喜歡還可加蝦油或醬油
通常在越南河粉店裡,河粉上桌之前,先端來的是如下盤中的東東:生豆芽,小圓椒片,九層塔葉,檸檬和蒜蓉辣醬及海鮮醬。趁河粉端上來之前的這幾分鍾里,將蘸汁調到小蝶中,並將小圓椒片放入蘸汁中腌幾分鍾,然後配著河粉吃,非常可口

通常河粉店中,有熟肉粉和半熟肉粉的選擇,半熟肉是將牛肉片放入碗底,用牛骨湯的熱汁將牛肉澆透澆熟。為健康保險,自己做最好將牛肉和豆芽用牛肉湯在鍋里徹底燙熟,再澆到碗中的河粉里。但越南人的河粉店裡,豆芽永遠是生的端上來,用熱湯澆熟。自己做,牛肉最好選擇下圖這種short rib shabu shabu火鍋肥牛片,味道和口感都很好

越南口味中,九層塔的調味是其重要風味。九層塔要用手撕碎葉子,再澆上牛骨熱湯,起湯中才能滲透九層塔的獨特芳香滋味

⑶ 大家能介紹一下越南的美食嗎

我根據自己的留學時品嘗過的地道小吃來介紹一下吧。
1.bánh xẻo(發音有點像餅小)。餅小是越南峴港的特色美食。做法:首先用雞蛋和一隻蝦做成一張圓餅,然後用越南的透明的皮(像貴州絲娃娃那樣的透明的皮)也就是越南春卷的皮包著雞蛋餅還有生菜、芭蕉絲、薄荷、黃瓜片以及各種越南香菜,蘸著花生醬和魚露吃。這個小吃味道很足,香而不膩。去越南留學的時候經常和同學去光顧的。
2.越南牛肉粉。越南的牛肉粉我個人是十分喜歡的,它不同於中國牛肉粉的味道,它的材料是:軟而細的扁粉、牛肉(可以選擇要牛叉燒或是生的牛肉,生的牛肉不放入鍋中煮,切好後直接用熱湯淋熟)、豆芽、各種越南生的香菜、小檸檬、指天椒。要上一碗不是十分油膩的越南牛肉粉,將各種香菜撇入碗中,擠上幾粒檸檬汁,那個味道嘗過你才會愛上。在越南大街小巷都有得賣,希望你也能喜歡哦O(∩_∩)O~。
3.各種什錦果肉,越南人叫做trè(有點像茶的發音)。在越南的小巷中,很多的老奶奶都挑著兩個大鍋,鍋中有豐富的各種什錦:黏黏的湯圓、黃豆漿、紅豆漿….各種五顏六色的我也叫不出名字來,然後你可以選擇幾種素材,要上一杯,混合著喝味道很不錯。
4.如果你是去海邊城市,那我建議你叫上一些海鮮。越南人煮的海鮮的味道和中國還是有區別的。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道是車螺湯,越南人在湯中加入一種香料像是某種植物的根,那個味道出來很清淡很清香。我愛死了!
5.vinamilk酸奶(維納酸奶),這個怎麼說呢,是越南的酸奶,酸奶似乎也不是越南才有得喝,中國也有,但是味道好極了。在越南炎熱的夏天中要上一小盒(5000越南盾,一元多人民幣),一小勺一小勺放入口中,享受。
6.奶油果(sinh tó bơ),這種水果外皮有點像奇異果,裡面的果肉是暖黃加點青色的,不能直接吃,因為會澀,一般是加入糖和酸奶,果汁的樣子喝的。在飲料店可以叫上一杯,味道特別而香。
7.鴨仔蛋。實際就是鴨蛋沒孵化完成,已經略成型,然後將它煮熟,配上一點酸蘿卜和椒鹽吃,很多人都受不了那個畫面(有一些蛋內的鴨基本成型)都不敢吃。越南人會給你一個小杯子,剛好裝上一個蛋,然後用一個小勺子敲開一個口,伴著酸料吃。還是有很多人吃上第一回就喜歡上了,呵呵。味道嘛,我也說不清楚,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就是畫面不好看,味道還正常。
8.另外的特產,比如春卷、排糖、果蔬、咖啡,在超市都很豐富的。
盡情享受越南的美食吧,希望你在越南玩的愉快,(*^__^*)

⑷ 越南海鮮干貨市場在哪裡

越南海鮮干貨市場在中國VietNAM西貢。越南海防大地水產有限公司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注冊成立,屬於農業,主營行業為農業,我公司以經銷批發的模式經營膏蟹。青蟹。花蟹。紅星斑魚。石斑魚。大小黃花魚。帶魚。東風螺。香螺。花螺。馬面魚。墨魚。南北美對蝦。澳洲大龍蝦,加工方式為經銷批發,服務領域為膏蟹。青蟹。花蟹。紅星斑魚。石斑魚。大小黃花魚。帶魚。東風螺。香螺。花螺。馬面魚。墨魚。南北美對蝦。澳洲大龍蝦。

⑸ 防城港都有什麼好吃

白切光坡雞

光坡雞是防城港的一種優良肉雞種,肉質鮮美,骨細肉多,香脆可口,以白切光坡雞沾食沙蟲醬最為著稱。當地很多飯店都有這道特色菜,可以點來品嘗。

三鮮粥

三鮮粥是海邊人們的最愛。其實「三鮮」並不只有三種海鮮,它有車螺、沙蟲、螃蟹、臘魚、章魚、紅螺、泥丁、魷魚、肉絲等。熱鍋下油,把海鮮及姜、酒等佐料一起炒至將熟,再放粥和適量的水煮熟。要使粥的味道更鮮,可在起鍋前放少量的蚝油和魚露,上鍋後放蔥花。三鮮粥帶淡黃色,肉較鮮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風吹餅

吃的時候放在火上烤,它便逐漸膨酥,香脆上口。或者可將其蒸熟的粉膜切成細絲後烘乾,即成「粉絲」,拌上螺貝肉、蟹肉、沙蟲干或蝦仁等煮成「糕絲海味湯」,入口更加嫩滑可口,甜香鮮美,是京家喜愛的佳餚,待客之上品。

卷粉

卷粉晶瑩透亮的粉皮裹著木耳、肉末等餡料,加上一碟肉末上湯,你可以把卷粉放到湯碟上慢慢享用,或沾上一些醋,絕對美味。

江平碌堆

碌堆是用糯米和綠豆或芝麻做成的小吃,色澤黃亮,外脆內軟,香甜可口,是江平鎮人民常做的一種傳統 美食 。做法:將糯米磨成粉,用溫水將綠豆磨碎煮熟、去殼,與糖和成綠豆泥,將綠豆泥做餡,用糯米團包成杯口大小的圓餅,放進油鍋,不斷翻動,色呈黃即取出。 小孩子特別愛吃,吃上一個渾身精神!

來自網路

糯米糖粥

防城港是我國少數民族京族的聚集地,京族人十分喜愛吃甜食,糯米糖粥就是防城港人最為喜愛吃的食物之一。糯米糖粥,顧名思義,就是甜甜的粥,吃起來香甜無比,甘美爽口,因此是防城港有名的小吃之一。糯米糖粥的製作方法也是十分的簡單,和其他熬粥的方法並無大的不同,在防城港的人家,十分喜愛用糯米糖粥來招待客人。

風吹餅

風吹餅可謂是防城港的京族人頗具風味的傳統食物了。由於製作成的餅十分的輕薄,像是透明的薄膜一樣,感覺風一吹就能將其吹起了,因此京族人就為其取了一個十分有趣且形象的名字,風吹餅。值得注意的是,風吹餅並不是麵食,其是用大米磨成粉製作而成的,因此吃起來更為可口。

白糍粑

白糍粑是以芝麻、花生和糖等作為餡料而製成的,吃起來香甜可口,因此被寓意著吉祥如意,甜甜美美。白糍粑的製作方法為將糯米磨成粉漿後,將芝麻、花生和糖放在中間,然後用手揉捏成大小適中的面球,在滾燙的熱水中煮熟即可。

芋頭糕

這是防城港的東興杜宇的點心,芋頭糕色澤美麗,香氣逼人,味道酥爽,十分值得來東興遊玩的人們品嘗。芋頭糕的製作方法也是較為簡單,並且除了以芋頭為原料外,還有香腸等配料,吃起來美味可口。

以上介紹的 美食 ,都是防城港十分好吃的,當然防城港還有很多好吃的,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GSJ)

防城港好吃的 美食

1、欖子燜沙箭

欖子燜沙箭是東興一帶的特色菜餚,魚肉嫩鮮,帶有欖子的香氣,是人們食粥下飯的首選。

2、風吹餅

風吹餅是東興風味小吃,俗稱「冰喇」,像草帽般大,是京島三族最有名的風味小吃之一,極薄,薄得連風都可吹走,故名「風吹餅」,吃起來脆口香甜。

3、屈頭蛋

屈頭蛋是雞、鴨在胚胎剛剛開始孵化成型的時候,中止孵化的蛋,在越南邊境也有,防城港很多女孩子喜歡吃屈頭蛋,有美容和治頭痛的功效,又香又甜又辣,吃了還想吃

4、蘿卜櫻炒紅螺

紅螺肉含豐富的蛋白質,無機鹽及多種維生素,性味甘涼,具有清熱明目等作用,用紅螺炒蘿卜櫻,除去了海鮮的腥味,是夏季必備的營養佳餚。

5、京族二寶

此菜精選京族蓮藕、東興紅姑娘番薯、鮮豬肉、鮮蝦仁精心製作而成, 菜中的東興紅姑娘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維生素及鉀、鐵、銅、硒、鈣等10餘種微量元素和亞油酸,其營養價值甚高

防城港市分為四個區,我一個一個介紹吧:

一、港口區比較受歡迎的有插排尾的海鮮粉,老街的腸粉。

二、防城區的有老街的腸粉加豬腳,老車站對面的螺螄粉。

三、東興的海鮮粥,海鮮粉。

四、上思縣的有龍騰酒店斜對面的老友伊面, 體育 路的特色早點,吊燒螺螄粉,二運粉店,朝陽夜市粉店等等。

基本上思縣好吃的東西太多了,要親自過來才能體驗

米粉唄,還能有啥,有人說海鮮,別鬧了,海鮮那兒沒有?第一好吃的是企沙衛東雞肉粉。第二好吃的是陽光海岸三期的花心思海螺海鮮粉,第三好吃的是防城國正酒店後邊的品螺香砂鍋粉。注意是國正酒店這邊,不是對面那家!第四是第一人民醫院對面的老友匯的老友粉。第五是防城小學門口的沒有牌子的牛腩粉。第六是友誼路覃記豬腳粉。其他的粉就都差不多了,沒啥特點了。

⑹ 越南人一般早餐吃什麼

說到越南的早餐,我真是太有發言權了。我在捷克工作的時候,有一大幫越南同事,有好多次,我都是被他們帶到了正宗的越南餐廳吃早餐。對越南早餐真是深惡痛絕啊......

而傳統的越南早餐,一般不會超出以下的一些食物:

1. Pho(也就是粉)

米粉也被稱為越南 美食 的象徵。成千上萬的河粉店提供數千款的味道,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河粉店是遠遠超過其餘知名的。

一碗米飯中使用的米粉是由一種名為「高特」的特殊類型的米飯製成的,這種高特米粉因其香味而聞名。

2.米恩(說白了,還是粉)

米恩是圓形的粉,不是用麵粉製成的,而是用海藻和木薯粉製成。由於這一點,米恩是一個低熱量的食物,以及飲食方面的素食者。

烹制這種特殊米恩的湯是由鰻魚骨頭和姜餅製成的;然後再加入切成片的鰻魚。新鮮未煮過的蔬菜建議和米恩羅恩一起吃,以消除它的腥味。

3. 糯米飯:

越南比較出名的是他們的彩虹糯米飯,使用很多食材和糯米一起炒的。包括了玉米粒、土豆、胡蘿卜、黃瓜、香菇,豆角,紅辣椒,蔥花,蒜末等等。

4. Banh Mi(越南麵包)

18世紀末期,Banh Mi在越南殖民時期的法國起源於法國。從那以後,法國的飲食習慣影響了越南的飲食,包括早餐麵包。鵝肝醬應該是最好的搭配。漸漸地,越南麵包創新出了更多的搭配,包括未煮熟的蔬菜,蝦,香腸,豬肝膏,番茄醬或辣椒。

5. 米粉蒸卷

越南美味的食物,又一個由米粉製成的特色:米粉蒸卷。

先是用精選大米浸泡後磨或打成米漿,後加入適量米糊攪勻,再通過熱鍋蒸煮成薄薄的一塊塊園形粉片,接著用抹上花生油的專用竹刀快捷地從熱蒸蘢布上撈出來,並趁熱在粉片中加入諸如或木耳或芹菜或韭菜拌碎豬肉等各種炒熟的可口菜譜,最後人工把放了熟菜的粉片捲成粉筒,吃時在粉碗中加入調有適當米醋、食油、醬類等配料。

總之,不光是早餐,越南的 美食 基本上離不開一個字:粉!

其實越南跟中國的早餐有些相似的,也有些很不一樣的。

相似的地方是,他們很多時候也吃粉。 越南的粉也有很多種,例如河粉、米粉、以及類似於中國的腸粉這樣的粉,具體叫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

河粉應該是最普遍的,尤其是在靠近中國的城市,例如河內,街上隨隨便便都能找到河粉店,最常見的是牛肉河粉和雞肉河粉,加一些羅勒葉等香菜,再擠點小青柑汁進去,就是一碗非常地道的越南河粉了,早餐吃最合適,午飯晚飯的話就沒那麼頂餓了。

然後還有就是細粉,類似於中國的米粉,他們這邊早餐吃的也挺多的,有做成湯粉的,還有蘸著酸汁吃的,再配些算木瓜、青菜、香菜等,又是一種早餐粉。

還有一種是像中國的腸粉,但是會比腸粉更薄些,薄薄的一層加點梅乾菜在裡面,再配上肉燥,也是蘸著他們那邊的酸汁吃的,酸酸脆脆還不錯。這種粉一大早上就有阿姨挑著擔子在路邊賣,喜歡吃的人還挺多的。

另外還有類似於方便麵的那種粉,反正越南的早餐,粉類是主要的種類,在早餐中絕對是佔主導地位的,感覺跟我們國家很多地方早上愛吃粉啊面啊的差不多。

然後說到不一樣的地方,是越南這邊有一種比較有特色的麵包。 越南這種麵包長得像法棍,但是比常規的法棍要短一點,早上在越南,很多人都是一袋一袋買的,現場即買即吃的也有,老闆會幫你把麵包切開,然後裡面放一些肉末蔬菜湯汁等食材,直接吃就可以。

除此之外,越南的早餐也有普通的麵包、包子等,跟中國的麵包包子沒什麼差別,也有一些比較西式的早餐,例如咖啡配薄餅這種。

總的來說,越南的早餐還是比較多元化的,可以選的種類也比較多,可滿足不同人的不同口味。

越南的飲食是我去過的國家之中和中國最為接近的,無論是製作方法和口感上都非常符合中國的口味,越南的主要食物之一就是粉,當然也是早餐最好的選擇。去了越南十多天,不得不說有一半時間都是在吃粉。還有一種就是法棍,越南被法國殖民過,所以有了吃法棍的習慣,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當然也有其他麵包。早餐主要就是粉,面,飯和麵包。

越南粉

越南粉的口味都比較清淡,需要調料就自己加,以牛肉,雞肉,魚肉為主要的選擇,會有圓粉,扁粉,但是口感上沒有國內的那麼q彈,會比較面一點,搭配一點肉,會有一大盤生的蔬菜,喜歡就可以自己放下去。一份小碗一般在12元左右,在街邊每天都會看到越南人大盤小盤的吃粉。

法棍

越南吃法棍也是用了心思,在硬梆梆的法棍里加上肉類和蔬菜,變成了熱狗的味道,當然會很難咬,一個10元左右,可以自己加料。

越南的早餐還可以吃面,飯,以及小販的一些小吃,比如春卷,越南粽子,糯米飯,油田,粥,甚至包子,整體來說跟中國的飲食非常接近。

西方的早餐通常是牛奶麵包,中式的早餐往往是油條、包子、春卷、拉麵、飯團、煎餅以及等等,而越南的早飯風格與日本類似,如果不看時間,似乎與午餐、晚餐無甚區別。

一般來說,越南並沒有什麼肯定是早餐才吃的食物,人們早上的時候,吃的最常見的同樣是各種各樣的米粉河粉,其次就是越南風格的三明治與麵包,前者中式,後者西式。



說到越南的 美食 ,肯定不能繞開越南的河粉,這對於越南來說,無異於泡菜對韓國,刺身壽司對於日本,咖喱對於印度,河粉幾乎就是越南料理的代名詞。

清朝晚期到近代,河粉的製作方法從廣東廣西傳入越南,盛產稻米的越南很快就愛上了這種食物,並且吃出了花樣,在越南各地,有很多千奇百怪種類的河粉。



越南人的一日三餐,都可以吃河粉,這就好像湖南人嗦粉一樣,用米製成面的形狀,河粉對越南人來說,既好吃又能夠補充足夠的營養與能量,是很理想的食物。

早餐吃的河粉,往往都非常清淡,裡面很少會加太多的油鹽,也基本沒什麼辣椒,由於越南天氣炎熱,加上人早上本就沒什麼胃口,早餐河粉都是以清淡風格為主。



在越南,早餐河粉最普遍出名的,就是牛肉河粉還有涼拌米粉,這兩種也是越南最常見的早食河粉,這兩種河粉的味道都不是很重,很適合在早上的時候吃。

涼拌河粉,就是用簡單的河粉煮熟之後,用冷水浸泡,再配上魚露還有些蔬菜直接食用,而牛肉河粉之中,只不過是加入了牛肉片,並沒有太復雜的做法。



除了河粉之外,越南還有很多其他的米製品也非常受歡迎,不過在早上吃的米製品其實並沒有那麼多,通常也就是飯團還有米餅等極少數品種。

越南的米餅,畢竟類似於國內的大燒餅,倒是與煎餅有很大不同,以烤為主,吃的時候要配上各種蔬菜與其他魚類、肉類的配料食材,自然也要配上魚露作為蘸料。



在 歷史 上,越南除了深受中華文化影響,而且在近代被法國殖民了上百年,因此有大量的法國文化傳入了越南,在越南各方面都有所反應,飲食上也並不例外。

越南人早上也很喜歡吃越式三明治還有越式麵包,其實就是用簡單的西式麵包,中間切開塞上各種配料食物,然後直接食用,搭配完全可以憑個人喜好來,非常自由。



早上吃什麼,其實完全都是個人的自由,就算是早上煲湯燉排骨吃火鍋也可以,而越南主流上,早飯幾乎都是各種河粉還有三明治,其他的早餐在越南,都並不算普遍常見。

整體而言,越南早餐口味非常清淡,無論辣椒還是油鹽都很少,最多以魚露為佐味,而且越南人不喜歡早上喝湯,油炸與清蒸之類的中式早餐,在越南雖然也有,卻並不多。


這個我有發言權,在來越南的隔離十四天的早餐










越南普通人的早餐:西式和越式,法棍加米粉,清淡簡單



法棍

越南曾經是法國殖民地,從1885年到1955年,被殖民時期長達70年之久。

長期被殖民的地方,其文化生活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殖民者生活習俗的影響,久而久之,在飲食上面,逐漸與殖民國家飲食融合一體。

其中,在越南飲食文化中,殖民留下的最明顯痕跡,是從對法棍和咖啡的接納,到現如今法棍和咖啡已經是越南人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越南人家裡的早餐很簡單,不是法棍就是米粉,再喝一杯咖啡和茶。

在家裡吃法棍,就是簡單的西式吃法,麵包上抹上奶油,果醬,再來點水果,一杯咖啡,或一杯茶;或單純吃一碗米粉,喝杯咖啡就去上班。


旋轉烤肉麵包

旋轉烤肉麵包,是法棍在越南街頭吃法之一,大街小巷隨處都可見到賣法棍的商販。

很多街頭麵包攤位,把麵包放烤箱里微微烤一下,切開,放幾片香噴噴的旋轉烤肉,蔬菜,擠入喜歡的醬料,那個味道,比土耳其的旋轉烤肉還好吃。





越式米粉(PHO

越南最提神的早點,在我看來不是那杯越南咖啡,而是越南米粉。

在越南街頭,如果你想吃碗米粉,要麼在街頭攤位吃,要麼就找門口寫著PHO的餐廳,因為它實在太大眾化,可以說隨處可見。

每天早餐,無論是在家,或到外面,路邊攤大都是米粉,有牛肉和雞肉米粉,一碗沒有油水的米粉,加入香菜豆芽,小米辣,擠入檸檬,很開胃。

在我接觸的越南人中,一般很少吃豬肉,都是牛肉和雞肉,而且一定是把油濾掉,所以看上去都是清湯寡水,我想這也就是越南人普遍偏瘦的原因之一吧。



越南人中有個民間玩笑,說老婆是「米飯」,每天都要吃,缺一不可,女朋友是「米粉」,加入小米辣和檸檬,酸酸辣辣,爽口,但是天天吃,腸胃受不了。

總之,越南人的早餐,無論是西式還是越式,都比較簡單清淡。

在越南住過半個月,他們當地的口味都很清淡,見過的最多的就是湯粉,道邊賣法棍做的熱狗,可以選菜,一般都是青菜。我吃過一回用豬肉做的法棍熱狗,賣這種熱狗的非常少。大塊熟豬肉放在盆里,用刀切出老厚一片,當時吃的老過癮了過後拉肚子,然後在沒買過。還有大白包子,是真白呀,陷是什麼的記不清了,只記得有蛋黃,都很清淡。還吃過盒飯還帶一小碗清湯,好像是在晚上吃的。

越南人早餐吃米粉,絕對是最愛

河內小讓2019年常駐河內一段時間,見識了越南米粉的魅力。大街小巷都有粉店,有豬肉粉有牛肉粉雞肉粉,還有魚肉粉,海鮮粉。

各種各樣的粉,讓您愛不釋手。我也愛上了越南粉。

越南粉裡面還加了一種葉子羅勒葉,有點像中國的薄荷。超級清爽口感很好。

在越南早上還能買到法棍,這是一種法式麵包加上火腿和蔬菜,很有地方特色。

河內路邊上,小攤都有賣的法棍,攜帶方便,很受年輕人歡迎。我也經常吃過,合計人民幣5到10元的都有。

越南地處東南亞,炎熱,飲食較為清淡。一般比較爽口,但是不油膩,辣椒很少,不上火。這是飲食特點。

如果您以後去越南的話,吃早餐可以隨鄉入俗,吃吃米粉,嘗嘗法棍,是一種很美好的體驗和感覺,希望你旅途愉快。歡迎討論。

美食 | 推薦越南胡志明一家日日夜夜都在排隊的 美食 店

這家小小的街邊店出了一道火遍全球的法棍三明治,小店門口經常排著長長的隊伍,不管老外還是當地人,此刻都融在一條隊伍里,連長期身居海外的越南人也對這家店出品的法棍三明治贊不絕口。

這家店的法棍三明治被稱為夢中三明治,法棍麵包店內現烤,三明治內餡料特別足,一半是蔬菜,一半是肉和火腿,再塗上蛋黃醬,讓法棍吃起來沒那麼干。

法棍三明治在越南當地人的食譜里,一般作為早餐或者日常零食小吃,一般不會作為正餐食用,因為太幹了。

法棍原是法國的地道食物,在18世紀中期隨著法國殖民者的到來,這道食物開始在越南食譜里擴散。越南人根據本國人的飲食習慣,又把法棍改良成帶著蔬菜肉類的三明治,更是美味可口。

到了19世紀,越南再次發生戰爭,部分越南人移民出國,順道也將越南的法棍三明治帶到了全世界,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有美國。

店名:banh mi huynh hoa,位於越南小巴黎胡志明市內,每天2點半開始營業至晚上11點,每一份價格在12元人民幣左右,即4萬越南盾。

應該是湯 面 粉 之類的!!

⑺ 廣西14道粉,14個地級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粉

廣西,地處邊陲,除了壯族以外,還有十幾個少數民族。因此使得廣西風味,有著迷人的少數民族風情。廣西菜雖然沒有進入「八大菜系」。但是廣西的米粉,應該是天下第一,知名的特色米粉一共是46種,而且有充滿了獨特的魅力,足以令吃貨們陶醉流連。

我按照廣西的14個地級市,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欽州市、貴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賀州市、河池市、來賓市、崇左市。每個城市一道粉來介紹,讓朋友們去廣西的每個城市,都能感受廣西米粉的不凡。還是排名不分先後。

桂林馬肉米粉

我很小的時候,讀梁羽生的《廣陵劍》,第一次知道桂林馬肉米粉,後來大了,又讀到白崇禧之子白先勇寫的小說《玉卿嫂》,裡面的榮哥兒雖然是小孩,卻每次都能吃十幾碟。就不禁對馬肉米粉很是嚮往。

直到去了桂林,才發現十幾碟的馬肉米粉早就不見了,只有一大碗盛過來,上面用幾片馬肉和馬下水做澆頭,這種馬肉據說是桂林當地的一種小馬,肉質緊嫩,撒上幾粒油花生,拌以桂林辣醬,佐以三花酒,吃得是又香又美啊!

南寧生榨粉

南寧最有名氣的是老友粉, 歷史 悠久,「老友常來」早就揚名八桂,蜚聲海內。但是我卻覺得生榨粉更好吃一些,當然它的價格也比老友粉便宜。一碗生榨粉,貴的不過10元錢,在南寧普遍是7-8元。

生榨米粉又稱榨粉、生榨粉,它軟、滑、香,並以與眾不同的微酸而聞名,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餿」味。可能有些人聞不習慣這種味道,我剛開始吃的時候也有種難以下咽的感覺,但後來吃習慣了,偶爾吃到沒有那股濃厚餿味的生榨米粉,反而覺得那不是正宗的生榨米粉。也許只有我喜歡那股味道吧,不習慣的朋友去南寧還是吃老友粉吧。

柳州螺螄粉

我在柳州呆過半個月,這個城市是「工業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業最強」。不僅工業水平在廣西排名第一,城市的規劃也非常美麗。

螺螄粉最早的傳聞,只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深夜,一家小店煮粉的骨頭湯沒有了,就將粉煮到螺絲湯里去,草草應付客人,結果客人們吃了卻大贊美妙。於是這家店主就記在心裡,逐步完善配料,形成了如今的網紅螺絲粉。

雖然螺螄粉的 歷史 沒有明確記載。但是,2020年,一年110億的銷量收入,不得不說,柳州人的智慧和辛勤。螺螄粉的臭,只是好多人對酸筍的味道不習慣,其實在柳州的大街小巷裡面,大家絕對不會聞到臭臭的味道的。習慣酸筍的味道之後,吃起來還是別有風味的。不清楚,這碗小螺螄粉,什麼時候能申請到世界級的非遺,據說柳州的官方,正在積極籌辦這件事情。

防城港海鮮粉

防城港市位於欽州灣,這里是世界著名的漁場之一。去防城的人都吃過哪裡的海鮮,自然防城的米粉是少不了海鮮的味道的。既能吃到海鮮,又物美價廉。何樂而不為呢?

我在防城港吃過一碗海鮮米粉,至今難忘。裡面有蟹、蝦、螺肉、粉腸頭、豬雜和泥蟲。最重要的是粉腸頭和泥蟲,粉腸頭取粉腸頭部較厚的一段,口感更緊實Q彈,是粉腸中的極品;泥蟲是類似於沙蟲的一種海鮮,形似蚯蚓,蛋白質含量高,潛伏在沙灘里,需要有經驗的趕海人才能挖出來。

欽州豬腳粉

欽州也是沿海城市,海鮮自然有名。但是欽州的米粉,以豬腳粉最為出名。俗話說;欽州豬腳粉,神仙也打滾。該菜品是欽州的招牌 美食 。

欽州豬腳粉喜歡用當地的細河粉,河粉在清湯里汆燙10秒後撈出放入碗里,加入清湯,再撈一大塊豬腳蓋在粉上,澆上一勺豬腳鹵汁湯。一碗欽州豬腳粉湯色微黃,河粉軟糯,豬腳色澤艷麗、有曲折感,肥而不膩,脆而不硬。豬腳含有滿滿的膠原蛋白能夠美容養顏,深受女性的喜愛。無肉不歡的人們吃上一碗豬腳粉,一大塊豬腳能夠大快朵頤,解解饞癮。

北海卷粉

北海也有海鮮粉,但是我覺得有特色的,還是北海的卷粉。北海這里僑居越南的華僑非常多。因此,這里卷粉有許多中南半島的特色,尤其是這里僑港卷粉,僑港卷粉皮薄,韌性好,餡料一般為豬肉馬蒂,味道也偏清淡,一般也不配湯頭,多加淡米醋,生菜、薄荷、酸檸檬調味,很有東南亞特色。

北海的卷粉類型非常多,有老街卷粉、南康葉氏兄弟卷粉、僑港卷粉、合浦芽菜卷粉等等。卷粉的粉皮非常的薄,甚至薄到有點透明,而且這種卷粉的餡是非常多非常豐富的,透過薄薄的粉皮都可以隱約看到裡面豐富飽滿的食材了!

梧州米粉

梧州我沒去過之前,只知道這里的龜苓膏比較有名。結果去了之後,發現這里的米粉也不錯。據說,這里的同心村米粉,是用井水製作,用石磨磨製。梧州的牛腩粉,被廣西烹飪協會評為米粉10大製作標准之一。粉湯用豬筒骨、牛骨、姜、香料包等熬制而成,米粉具有薄白透明,爽軟的口感。

在梧州的岑溪,居然每年有一個米粉節。.相傳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龍母的誕生地——岑溪大竹村的老百姓在龍母放歸養大的五條小龍回大海時,用上好的大米,精心加工成雪白的米粉,沿河投進江里,讓小龍品嘗民間 美食 ,此後歷代沿襲,形成風俗。

貴港東龍酸粉

貴港也有豬腳粉,河粉,螺螄粉等廣西特產粉,但是本地知名的就是東龍酸粉了。東龍鎮,是貴港的「四大圩鎮」之一。東龍酸粉屬「腌粉」類,所採用的米粉扁而寬,外觀如河粉。主料主要用米粉、牛肉巴、油炸花生、酸黃瓜、酸豆角、油炸脆、叉燒、香菜等,佐料主要有米醋、秘制調料等。

和其他「腌粉」不同的是米粉是純手工做的,腌料既香又酸,正宗的東龍酸粉一定要配上東龍地區獨有的秘制調料,吃起來才酸甜、可口、香噴噴,與其他地區粉風味相去甚遠。

玉林生料粉

其實,我是想介紹狗肉粉的,但是擔心文章不能過審。只好說說,玉林的生料粉了。畢竟這個生料粉,是 歷史 悠久,解放前就很知名了。

生料粉顧名思義是用生料烹煮的米粉,常見傳統的生料粉用到的生料有豬肉片、魚片、豬肝、豬粉腸。這都需要事先用調味料分別腌制,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米酒,這里的米酒為透白色,半透明,不像桂林的三花米酒那麼的純凈,度數也不及那個高,但是卻透著純純的米香,味道也偏甜,用它來去除肉類的腥味省去了用糖來提鮮。烹飪一碗生料粉提前需要准備的工序和食材較多。豬骨湯、多樣的生料食材、小配菜必不可少。

正因為如此復雜的製作,才使得玉林生料粉,鮮香濃郁,湯汁鮮美,鹹淡適中,十分的美味。

百色燒鴨粉

百色燒鴨粉,最有名的就是田陽區了。田陽燒鴨粉,味道在燒鴨。田陽燒鴨選擇個大肉厚的大白鴨宰殺燒制,烤制時配料使用適當,注重原汁原味,成為百色有名的 美食 品牌。燒鴨粉以豬骨頭湯作湯汁,加上切成碎塊的燒鴨肉,湯乳白,肉金黃,享用時用竹筷一攪,豬骨湯的甜味拌入濃濃的燒鴨肉的香味,十分鮮甜美妙。

據說,燒鴨粉的 歷史 是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風靡於田陽百育一帶,後流向周邊地區。現在已經是百色不可缺少的城市名片了。

賀州粉角

賀州有名氣的是黃姚豆豉粉,不過我當時時間緊張,卻沒有吃到。只是吃到一味早餐。賀州粉角。粉角,雖然意義上不算是真正的米粉,但也是用粉皮製作而成。

將粉角餡炒熟,涼薯、豆角、木耳、筍干,都會分類炒好再用准備好的粉皮包好裝進蒸籠里蒸熟,根據個人口味撒上香油,辣椒,醬油,一道美味的粉角就此誕生,也是賀州人民最愛的早點。

河池湯粉

河池人製作米粉的主原料,並不局限於大米,還有玉米、小米,五穀雜糧都可以製作成米粉。河池湯粉是是將一定比例的大米和水浸泡,磨成米漿,將米漿澆在鋪著紗布的大盤里,形成薄薄的一層,再上籠屜蒸熟,晾涼後捲起切成或寬或窄的長條或絲備用,然後配以酸湯作料,放酸美的蕨菜、愛恨交雜的魚腥草、巧脆的黃豆、酷爽的酸豆角等……拌上溫熱的湯粉,噴香脆嫩,堪稱一絕。

來賓米粉

在來賓,遷江鎮的米粉是很有名氣。遷江里的遷,在狀語里是正中心的意思,就是中心江居住的意思。有「不食遷江米粉,不知天下美味」的傳聞。

遷江米粉不僅米粉本身爽滑柔韌,而且高湯、調料和配菜的講究。其中,光是配菜就不下十幾種:豬腳、扣肉、豬小肚、七寸、肥腸、牛雜等。

崇左米粉

」三日不食粉,口若淡寡食無味「,這是崇左龍州民間的一句俗話,就是說米粉是當地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湯水取自左江的水,無污染,雞是走地雞,無需復雜的配料,保留湯汁的原味。

崇左位於祖國邊陲,與越南接壤,擁有很長的邊境線。因此,這里的米粉受到越南的影響很深,在崇左的龍州,當地的雞肉粉,就有一種越式吃法,將青檸汁擠進粉湯中,為土雞肉提鮮的同時,還在肥而不膩、細嫩鮮美的雞肉里,品出了甘甜與酸爽結合的獨特味道。

⑻ 8月1日凌晨到北海,住銀灘公園對面,有海鮮面之類的小吃或其他飲食嗎

呵呵,北海正統的小吃里就沒有沒有所謂的海鮮面這樣的小吃,樓主要找就找地道的。
建議這樣,坐八塊錢計程車,從你們住的地方往西到僑港,五分鍾不到,那裡晚上的小吃最好。兩條街上,炒螺、糖水、越南卷粉最薦,還有其他,自己看著喜好吃吧,都不錯滴,都不貴。
PS:僑港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越南驅僑時中國安置難民的地方,現在發展成北海晚上最熱鬧據說也是最有錢的小鎮,晚上逛最佳,12點不算晚~有很多越南風味噢~

⑼ 越南吃什麼

一、越南人口味概況
越南人的飲食文化受到中國,法國,高棉幾個方面的影響和交融,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
一般說來,口味清淡的人比較容易接受越南菜。由於越南當地悶熱潮濕,他們在原料的選擇上也因地制宜地廣用熱帶蔬果,同時在做法上傾向天然清爽,口味偏向於微酸、微甜。特點為清淡不油膩,添加蔬菜的比例高。若說得久遠一點的話,越南人承自中國飲食陰陽調和的飲食文化,烹調最重清爽、原味的保留。

東南亞國家普遍炎熱,於是食慾被氣候折騰得非常之寡味,所以一方面越南人喜食清淡的基礎上也會配上鮮香酥脆的油炸菜色。極具越南特色。一般越南普通家庭,在普通的飯桌上魚露,蝦露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就像中國人喜食醬油一般,在越南民間有這么一句俗語「看魚露而下飯。」便可知魚露無時無刻不伴隨著越南人一天的飲食。
中國人吃的辣椒鹽碟在越南演變成了一種新的吃法。小粒的紅辣椒加上新鮮的檸檬汁水,添上一些椒鹽。就成了越式鹽碟。沾著生黃瓜和各類蔬菜吃,真是別有一番清新滋味啊!

二、越南人每天都愛吃些啥?
在越南人的餐桌上,除了這些配菜,主食當然是米飯啦!越南是主要的大米生產國之一,米飯成了當之無愧的主食!還有用米做成的各種粉(pho) 更是成了各國朋友贊不絕口的越南美食之一。

六分熟的肉粉喜歡分享

越南人早餐喜歡吃banh cuon (捲筒粉)或者 Pho bo(牛肉粉),pho ga(雞肉粉)配上一大杯冰綠茶(tra da ) 那個滋味豈止是一個妙哉形容。鮮美可口的湯汁和柔軟無比的粉還有起碼五六種的香菜配在一起,加入新鮮的檸檬汁。味道無法言說的美好!(檸檬汁有清熱下火的作用,還可以提味。所以在各色的越南食物中,都是主要的配角。)還有老人們喜歡吃毛鴨蛋,至今我未敢嘗試的食物之一,就是剛孵化沒有成形的鴨仔,煮熟之後配上紫蘇姜絲等一起下肚。聽說非常之有營養。但是無奈我看到賣相,就已經覺得非常殘忍了,從來沒有去嘗試,何不是一種遺憾呢!

吃完早餐,一般越南的男人,便會三五成群在散落在各大角落的咖啡廳,開始了清晨的第一杯咖啡。點滴式的咖啡壺需要足夠的耐心等待。越南的男人們開始邊談工作,談國家大事,談小孩教育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可憐的越南婦女們啊,都沒見幾個能一大早悠閑的坐在咖啡廳喝咖啡的!估計都送小孩上學去了。)

越南人的中午,一般吃米飯配上清水煮的空心菜。空心菜是越南一年四季最常見的蔬菜,也是越南人最喜食的蔬菜之一。不加油在滾水中燙過一遍就出鍋了,配上作料魚露。真是無比的瘦身啊!!!在北部人們還會做一些春卷,遠遠就能聞見春卷的香味兒,真是讓人垂涎三尺。然後常吃的還有煎蛋,他們的煎蛋喜歡放一些香菜進去,煎得薄薄一片。還有炸魚,一整隻魚去掉內臟,用油炸得乾乾的,蘸上魚露吃,味是夠香酥,可是我覺得這道菜沒什麼營養,魚的鮮嫩全部破壞掉,口感也不如燜的或者蒸的好吃。也許越南人是為了刺激氣候炎熱無食慾的感覺吧。

捲筒粉,軟軟的,裡面有木耳香菇瘦肉。喜歡分享

在北部省份的午餐,還有一種十分可口的粉,叫bun cha(烤肉粉)細細圓圓的粉用碟子裝上,再配上一碗加了烤肉餅和烤五花肉的魚露湯里吃,把粉蘸到魚露里配著烤肉吃,那個簡直美滋滋。你別擔心會熱氣。因為還會配上一碗各類生蔬菜給你降火呢,所謂的飲食調和就是這樣吧。

在南部,見得最多的就是海鮮粉啦。而且去南部一定要把海鮮吃夠本。因為中部南部的海鮮夠便宜夠鮮美!(尤其是中部的海鮮,便宜過南部)

越南人的晚餐,一般都會有一碗湯,越式酸湯。越式酸辣湯以魚肉、番茄、菠蘿以及薄荷熬煮,並加蒜茸調味,辣度不高。但是味道獨特清爽。

來一支河內啤酒吧!喜歡分享

要是在飯館里吃,越南男人一定要喝上當地的河內片就或者西貢啤酒或者333啤酒。這三個品牌是越南當地最出名的牌子。口感都略苦。他們喜歡添上很多的冰塊再加啤酒,這樣清涼解暑還可以沖淡酒的苦味。一年四季,啤酒都是越南最暢銷的飲品。

三、越南人的日常小食是什麼?
越南老人還喜歡嚼檳榔,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漸漸擯棄了這個嗜好。因為檳榔容易把牙齒給染色。可能由於國際審美觀的改變,讓越南的年輕人從檳榔改變成口香糖或者木糖醇。只要他們一閑下來,嘴巴一定是嚼著木糖醇。從很小的一個細節也可以看出這個國家對木糖醋的喜愛。你去超市買東西,沒有500零錢找你的時候,收銀員一定會一顆木糖醇!呵呵,有趣的現象無處不在。

越南咖啡讓人慾罷不能,無比想念。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越南那回味無情的黑咖啡了。越南人一天估計要喝三杯黑咖啡,這也是他們苗條的原因之一。你看現在國內不是正流行黑咖啡減肥法嘛。來越南不喝咖啡,就等於你沒來過越南!所以不管你是否熱愛咖啡,是否鄙視小資情懷。來越南就每天一杯咖啡吧!你會感受到這個國家的人民幸福感從哪而來。還有那樣散漫的生活態度,也會給你一些啟示。

⑽ 越南有什麼地方好玩又有吃海鮮的

在出發前,越南只是《情人》《三輪車夫》《青木瓜滋味》里模糊的舊影,是烈日和叢林。但是在越南峴港的旅行,讓那些從電影里得來的印象,被新鮮的畫面覆蓋了。改變我們的,是沙灘和大海。

這個地方擁有全世界最長的海灘、有最原味的文化古跡。《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專業建議稱其為人一生必到的五十個地方之一這里就是越南峴港。

峴港簡介

峴港,舊稱土倫,又稱訖饅。越南中部港口城市,廣南—峴港省首府。在韓江曰左岸,北臨觀港灣。位於越南中部,北連順化、南接芽庄。背靠五行山,東北有山茶半島作屏障,海灣呈馬蹄形,港闊水深,形勢險要,為天然良港。自古中固景口岸。現為海軍基地,可停靠萬噸級軍艦。有制鹼、紡織、橡膠、水泥、造紙等工業。郊區產稻、玉米、橡膠。西南69多公里的美山有古代占婆塔群遺址。

因海而生
去峴港,北京、上海等地都已開通包機航線。上海包機出發時間比較晚,飛行3個半小時,抵達時已是第二天凌晨。小小的機場,看起來就像中國某個縣城的長途汽車站,倒也五臟俱全。等候了半小時,辦妥落地簽證,我們正式踏上越南的土地。
這個越南中部的城市,沿海而生,與大海幾乎平行的淡水河韓江左岸是老城區,越過韓江往海濱方向,舊日的美軍基地,如今是峴港的新區。就像中國許多城市的經濟開發區一樣,新區里一路都是剛剛建成或者正在建造中的酒店和度假村,旅遊開發已成為這里的新興產業。每一寸海灘資源似乎都要被利用起來。我們入住的酒店就是其中之一,投資者來自中國香港。
海景其實都很相似,椰林樹影,水清沙細。和印尼巴厘島、馬爾地夫這樣的知名旅遊地不同,峴港的旅遊業剛剛起步。沙灘還原汁原味,人也不多,完全不用擔心出現人擠人的下餃子場面。開放的沙灘上,本地人甚至多過遊客。退潮時分,海灘上還能看到各種貝殼和小螃蟹。海風吹來,煩惱全消。
當地導游告訴我們,峴港最美的是占婆島,國家地理雜志推薦的50個人生必到海灘之一,從峴港的遊艇碼頭坐船,半小時就能到。
聽了他的建議,我們決定去占婆島。在碼頭坐上快艇,向大海駛去。漁船上的越南漁民友好地跟我們打招呼。漁船兩邊都密密麻麻地掛著幾排燈泡,導游說,那是漁民們晚上捕魚用的。漁民們是黃昏以後才出海作業,燈光可以在夜間吸引魚兒落網。
占婆島的原住民是占婆族,屬於越南的少數民族。這個島就像縮小版的巴厘島,但風貌更為原始,目前能提供的海上游樂項目只有浮潛和海釣以及沙灘上的烤魚。但如果想找一片清靜、干凈的海灘,占婆島就是理想的去處。坐在沙灘上看海,會覺得它安靜得不可思議。
古城與水果
距峴港約半小時車程,是越南人引以為傲的會安古城,越南的世界文化遺產。在我看來,它的味道就像是麗江。除了本地居民,先後有日本人、中國人和法國人在會安長住,在這個小鎮上留下了風格多樣的建築和文化。
大多數會安的房子都保留著原貌,上層住人,底層變成咖啡館或特色商店。越南女人的國服奧黛在這里隨處可見。但是除了旅遊業的服務人員,生活中穿它的越南女人已經很少。大多數越南女人都是長衣長褲斗笠口罩,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當地人告訴我們,她們這是防曬。
走在小街上,生活節奏頓時慢下來。下午,陽光強烈,街面上除了遊客,幾乎見不到本地居民。問導游他們都在哪裡,答曰在家避暑,太陽快下山時才會出來。
我們在河邊坐下,邊喝果汁邊發呆,消磨下午的時光。傍晚,看著街面上的本地居民越來越多,孩子放學,我們才起身沿河走去。不知名的河流穿城而過,沿河走到橋邊,發現一個小小的農貿市場,菠蘿、蓮霧、香蕉之類的熱帶水果,價格至少比中國便宜一半,火龍果更是特產。花了10元人民幣,滿載而歸。

惠安古城尋找昔日中國情

峴港除可帶給你寧靜時刻外,還可讓你體味昔日中國情。

離 Furama Resort 約40分鍾車程的惠安 (Hoi An) 古城,在十七、十八世紀時是越南人、中國人和日本人的經商港,現今城內仍保留不少以木建造的公社和富中國色彩的膜拜寺廟,彌漫一片中國舊日情懷。

水山玄空洞走進武俠秘道

峴港的石雕是越南著名手工藝,當地人所造的石雕均采自大理石山 (Marble Mountain),大理石山又稱五行山,由當地人稱為金、木、水、火、土的5個小山所組成,當中以水山最大最出名。所以去峴港,不得不去水山見識下各式各樣的大理石。

海鮮與333
越南的特色小吃是米粉,類似雲南的過橋米線。但是海風一吹,我們開始想念海鮮。酒店工作人員指點我們,吃海鮮可以去一個叫cho的地方,發音接近漢語的州。打車過去,原來就在海邊上。
夜色中,海鮮大排檔一字排開。很多海鮮都沒見過,菜單上的文字也不認得。看著盆里的魚蝦貝殼們胡亂點,老闆用計算器把價格報給我們看。真的是價廉物美,四個人花兩三百元可以吃到撐。當地海鮮的做法無非是紅燒和清燉,但是勝在原料新鮮,當得起海鮮的鮮字。連吃慣海鮮的舟山MM也大贊。
吃飽喝足,沿海散步。靠近沙灘的路邊長椅幾乎被情人們占滿,有幾分上世紀80年代上海外灘情人路的風情。沿情人路一路走去,發現越南小伙兒泡MM的標配是一輛摩托車——開足馬力,載著姑娘,從市中心兜風到海邊,然後坐在椰樹下喁喁私語。簡單而美好。
從孩子和情侶間穿過,渴了找水,發現路邊攤上有新鮮椰子。攤主是個瘦小的越南老婦人,不會英語,特地跑去叫了女兒來。女兒的英語水平雖然也只是略懂,但基本上能理解我們的意思。四個人要了四個椰子,老婦人很高興,對著椰子們揮刀就砍。新鮮的椰汁帶著一點點澀味,按當地人的習慣,喝椰汁時會加大把的糖。
喝著椰汁,吹著海風,聊著八卦,忽然下起雨來。周邊的越南人個個淡定,該吃吃,該喝喝。也許考慮到我們是外國遊客,老婦人把惟一的一把遮陽傘拿來,給我們撐開了。於是繼續聊天,老婦人的椰子都被我們吃了,一直坐到收攤。
第二天晚上故地重遊,發現了新鮮事物——越南產的啤酒,牌子叫333。大樂,333,就是酒嘛。殖民時代,越南曾經廣種麥芽,如今依然是這里的經濟作物之一。我們又在鄰桌發現了炒螺螄,10元一盤,堪稱333的絕配。炒螺螄里加了姜絲,吃得胃裡暖暖的。
攻略

海濱沙灘:
其海岸長連三十公里。海濱沙灘盛多即南烏灘;春昭灘;美溪灘;美安北灘;山水灘等。其風景美麗;海水清凌凌,清澈見底,離城市中心特近。海濱沙灘沿邊都有酒店;為您游泳與娛樂豐富多採的服務。

山水海灘:
該海灘水清沙細長連五公里,位於五行山郡和海坊。遊玩此地,除了游泳休閑之外,您還可以順路遊玩五行山大自然的勝景。

美溪海灘:
該海灘是峴港市最熱鬧之一的,是峴港市老百姓常游的場所。此地離城市中心甚近,清湛的空氣,美麗的風景。為您游泳與娛樂豐富多採的服務。

占族博物館:
坐落於城市中心,翰江岸邊,在法國遠東研究院支援下,建成於一九一五年。本館為世界最終的占族石雕藝術的博物館,博物館外貌古色古香。館內展覽了約三百多自第七世紀至第十六世紀歷代的沙石或瓦器的原作石雕與建築物。他們展覽於十間不同的展覽室。

1.峴港可刷卡的商戶極少,絕大多數地方只收越南盾,美元可通用。人民幣與越南盾的比價大約是1∶3000,兌換時不收硬幣。銀行提供兌換服務,周日休息。部分酒店的前台也可兌換,但要收手續費。越南紙幣無論面額大小,圖案都是一樣的,只是顏色不同,用的時候先數清有幾個0。
2.蚊子很多,帶足防蚊水、風油精、清涼油。
3.陽光強烈,需要防曬指數高的防曬霜、墨鏡、遮陽帽和傘。
4.沒有24小時便利店,常用物品要去超市買。當地最大的超市叫Big C。
5.對外國遊客,商販們報價有時報的是美元,問價時要問清楚。
6.在峴港,咖啡和腰果是必買的,越南咖啡味道醇厚,有一種獨有的香味。

7.在峴港打車按時段收費,傍晚涼爽時分最便宜,早上和夜間其次,中午12:00到下午3:00左右最貴。從市中心打車到城郊,不超過2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