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寧夏菜心為什麼那麼甜
原因為:
1、種植地點不同
廣東菜心最為常見的品種是從化菜心,菜心長度多為20厘米左右,莖桿約食指大小,主要產地分布在廣東省內。
寧夏菜心翠綠油亮、莖稈粗壯、纖維少,菜心長度約14厘米左右、莖桿粗壯的特點,在所有菜心品種中莖的長度最短,主要得益於寧夏地處西北的氣候和土壤優勢,寧夏菜心產地分布在寧夏境內。
2、口感和纖維度不同
廣東菜心如從化菜心,四季皆有售,夏天生產的菜心,相對於寧夏菜心纖維多有渣,口感帶有淡淡的苦味,菜心在霜降節氣後口感比較甘甜、青菜味濃郁這時比較好吃。
寧夏菜心同樣四季都有出售,從5~10月是菜心主要採摘上市季節。6~7月的寧夏菜心最好吃,莖桿質地粗軟,口感脆嫩清甜,纖維少無渣。
3、做法不同
廣東從化菜心的做法多樣,而比較好吃的做法,蒜蓉炒菜心、臘味炒菜心、瘦肉炒菜心等。
寧夏菜心的吃法多樣可炒可煮,鹽水菜心、白勺菜心、上湯菜心等做法較好吃,可以最大保留寧夏菜心的清甜爽脆。
4、如何挑選
不管什麼品種的菜心老了都不好吃,菜心纖維素含量增加,造成咀嚼菜心時生渣。因此挑選新鮮脆嫩的菜心尤其重要。
1)看菜心葉子無發黃發蔫、菜莖無空心、白心,無損傷大小基本一致。(遲菜心則越空心越甜越好)
2)菜心的花蕾未完全開花,菜莖沒有病斑。
3)菜心,菜莖較粗而且要短,質地軟,干水。
㈡ 增城遲菜心
遲菜心又叫高腳菜心,是廣東增城非常出名的蔬菜品種。冬季是許多蔬菜上市的時節,遲菜心遠近馳名,所以在各種菜系中獨占鰲頭。
增城遲菜心已家喻戶曉,但在這之前我都不知遲菜心是什麼?只知菜心就菜心,加個遲是否種得遲,菜心還有分遲跟早。老公多次提及,增城遲菜心味鮮甜。有時跟他回老家,從增城經過,總會贊嘆一番,在遲菜心收成的時候,道路到處擺著有小販在叫買,聽老公說得津津有味的,他說很多普通的菜心都比不上這種菜心,看到遲菜心葉子長長的,個頭好大,比普通大好多,我看了看,也就個頭大,其它沒什麼樣特別的啊。於是買一把回家炒。我就擱點大蒜,擱一五花肉,一點豆豉用五花肉爆香,還要炒前要遲菜心焯一下水,然後下鍋炒,但炒出來並不象老公說那樣說有多好吃,老老的又不嫩,味如嚼蠟,一點都不好吃,老公嫌我不會炒,把遲菜心炒壞了,我嫌遲菜心個頭大,不一定是好事,還怕人家用激素催大的,做了什麼手腳的,要不好端端的菜心怎麼會長這個樣呢?老公說說了你也不懂,下次到遲菜心當季時路過增城再帶你們去吃吃就知道了。
這不,到了吃遲菜心季節,這次老公真的帶我們找了一家增城農家菜館,當然聽說這一家做的是最地道的,也是最杠的,但當時沒想寫寫也就沒那麼留心留意,要是現在肯定拍一下了,所以名字忘了,要不還可以給它做一下廣告。坐下來,一看菜牌主打菜就遲菜心,第一點就點上這個菜,因這次真的是慕這個菜的名而來的。
增城的小樓鎮一帶生產的菜心,是地道的遲菜心。小樓鎮獨厚的天然條件,使其成為生產遲菜心的中心地點,因為這里土壤肥沃,所以長出來的菜心皮脆肉軟,莖肥葉厚,煮炒快熟,吃之甜美,很有菜味,非一般菜心可比,因此,增城遲菜心被食家們譽為「菜王」。其它的地方菜沒這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種不出這個品種。
收成時間
增城遲菜心為冬天種植和收成的蔬菜,經過90~120天才能收割,因其時至深冬才上市,比一般菜心要遲,所以稱為遲菜心。俗話說:「冬至到,菜心甜。」
特點介紹
一般的菜心一棵不過50克重,而遲菜心每棵可重達2500克,最大的特點是菜質鮮嫩,香脆甜爽,風味獨特,營養十分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鋅等多種營養成份。具有稀釋清除腸道毒素,醫療便秘,預防腸癌,美容保健,改善身體免疫力,增強免疫力的功效。曬成的菜乾更是上乘的湯料,湯味甘醇,菜香特濃,具有清心潤肺,去熱解毒的葯效。增城遲菜心天然環保,施用農家肥料,保證產品的質量上乘。
遲菜心的吃法非常的多,可清煮清炒,也可加肉片、肉之類伴炒,有人用其莖斜切成段片炒臘味,認為味道更香。特別是遲菜心白灼最佳,最能凸顯其原味,把遲菜心灼至剛熟,青綠艷目,可以加點鹽清食,或者放些醬料極為美味。
聽完服務員介紹,盛盤端上來的遲菜心份量夠足,真是味香色俱全,夾一點放在口裡輕輕咬一口,真是美哉!甜哉!香哉!
㈢ 增城遲菜心好吃么
1.增城遲菜心素有「菜心之王」的美譽,以液汁清甜、爽滑無渣聞名於珠三角地區,也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2.由於增城遲菜心冬性強,生長適溫為5℃~25℃,晝夜溫差要求較大,因此在增城種植遲菜心的最佳時間一般在每年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之後,生長期約100天左右,所以一般只能在冬天的時候才能吃上美味的增城遲菜心。
㈣ 增城遲菜心去哪裡買最好吃
增城遲菜心當數増城小樓鎮出產的最好
增城遲菜心,廣東省增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遲菜心又名高腳菜心,是廣東增城知名的特產蔬菜品種,素有蔬菜之王,菜心之冠美譽。冬季的南粵地區,菜心、小白菜是葉菜首選,而此時葉菜最為上品的是增城遲菜心。增城小樓鎮地處北回歸線,地質特殊,菜心長如菜樹,能長到一米高,但依然皮脆肉軟,莖肥葉厚,煮炒快熟,吃之甜美,非一般菜心可比,因此,增城遲菜心被食家們譽為「菜王」。增城遲菜心為冬種蔬菜,立冬前栽種,經過90—120天才能收割,因其時至深冬才上市,比一般菜心要遲,所以稱為遲菜心。正如俗話所雲:「冬至到,菜心甜。」2010年11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增城遲菜心」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0年5月20日,入選2020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增城遲菜心產於廣東省增城轄區內的小樓鎮中。小樓鎮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中北部,南距市政府所在地荔城街10千米,林木覆蓋率達57.6%,是廣州東部大綠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國家第二批生態示範區,除了自然風光優美,林木眾多。
小樓鎮是有名的魚米之鄉,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平均氣溫21.6℃,平均降雨量1689毫米,適宜熱帶、亞熱帶作物生長,而遲菜心就是其中的一個主要菜品。正宗的遲菜心產於小樓鎮臘布村,臘布村有著符合遲菜心生長的四大條件:種苗、土壤、雨水和溫度。遲菜心的幼苗需要進行間苗和移植,一般來說會選用抗蟲病幼苗栽種,並在5、6葉時移苗;小樓鎮土壤的酸鹼度在pH6.5—7.5之間,以壤土和輕粘土為主,土壤肥力較高,有機物含量足夠;增城在初冬季節常伴有連綿小雨,正好滿足遲菜心的灌溉需要;遲菜心在一般在深冬才收成,按有經驗的農民的說法,一年內要凍上五天,遲菜心才更顯清甜,而有經歷霜降霜打的遲菜心更是錦上添花,小樓鎮冬天的氣溫較市區要冷上一點,更符合遲菜心的生長。
㈤ 增城遲菜心好不好吃
菜心的營養價值
菜心富含鈣、鐵、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對抵禦皮膚過度角質化大有裨益,可促進血液循環、散血消腫。菜心還含有能促進眼睛視紫質合成的物質,能明目,還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對口腔潰瘍、牙齒松動、牙齦出血等也有防治作用。圖片
白灼菜心
這個季節的菜心非常漂亮,菜梗粗大但是非常嫩,清甜可口。白灼,能吃到它甘甜爽口的味道,然後蘸醬油,所以沒鹽也不怕。食 材:菜心1斤、蒜、蔥、醬油、油白灼菜心的做法:
1.菜心洗凈,切去頭部待用。
2.燒開水,將菜心下鍋焯熟至斷青,在鍋里加適量的油。
3.然後撈起裝盤。
4.起油鍋,拍碎蒜頭,蔥切成蔥花,下鍋過一下油,然後加入頭抽醬油調成調料,淋在菜心上面就行了。圖片
白灼菜心製作小貼士
菜心最怕買老,選購菜心基本上就是要選嫩一點的為好。最好是梗不要太粗、也不要太長的。白灼菜心,很簡單的一道素菜。不但經常出現在正式的午飯晚飯餐桌上,而且也是早茶晚茶的必備素食小菜。白灼菜心怎麼做好吃的關鍵看那一碗甜醬油,原來一直認為那都是酒樓秘制的,你我這種小民是不可能的。可自從買了蒸魚豉油,才發現用糖調一下就很像餐館里的甜醬油味道,只是咸一些,雖然不是什麼秘制,但對我來講這味道就挺完美了
㈥ 增城遲菜心怎樣做才好吃
遲菜心又名高腳菜心,是廣東增城遠近馳名的特產蔬菜品種,素有蔬菜之王,菜心之冠美譽。增城遲菜心園冬季的南粵地區,菜心、小白菜是葉菜首選,而此時葉菜最為上品的,是增城菜心———遲菜心。增城的小樓鎮一帶生產的菜心,才是地道的遲菜心。小樓鎮地處北回歸線,這里的地質有點特殊,這里的菜心長如菜樹,能長到一米高,但卻依然皮脆肉軟,莖肥葉厚,煮炒快熟,吃之甜美,很有菜味,非一般菜心可比,因此,遲菜心被食家們譽為「菜王」。
用料:菜心300克,姜兩片。調味:上湯或小半杯水,油半湯匙,鹽1/6茶匙,麻油少許。做法:先將鍋燒熱,將半燙匙油放入鍋中燒沸,將洗凈的菜心放下炒至菜心軟身即可起鍋。
菜心洗凈按一個方向碼齊。燒沸水焯菜心,不要太長時間,變色即可,也不用等水再度沸騰。都則時間久了味道色相口感都會變差了。也不要攪動菜心,使其保持整齊等一下撈起並整齊裝盤。生抽勾兌溫開水,加少量雞精溶解後,均勻地淋在菜心上。(我是完全用生抽調味的,沒放鹽,而加水勾兌的目的避免全部用生抽而味道太咸;如果你不想放太多生抽,可以加點鹽。)將算蓉灑在菜心上,燒熱少許植物油(實在是少許,只為了後面將蒜的香味滋出來)到7-8成熱,倒在菜心上的蒜蓉上。只聽滋滋的響聲,蒜的香味飄了出來。這道青菜就完成了。實在簡單。也很健康美味。
㈦ 增城遲菜心的種植方法技術和溫度地質
苗移栽均好,以移栽為好。選擇背北向陽的田塊,地執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層深厚、土壤適宜、理化性狀良好,以壤土及輕粘土為宜,土壤肥力較高。抓緊冷尾暖頭的有利天氣播種育苗,一般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播種,畝用種量70克,並多施有機質肥料作基肥。播後用薄膜或禾稈覆蓋保苗,等出苗後再揭去。育苗25—30天,移到大田栽培。定植密度:株行距為15×2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