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都溫江附近有沒有好玩的地方
成都溫江附近好玩的地方有:
1、國色天鄉游樂園——國色天鄉位於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分為:國色天鄉樂園、水上世界、陸地公園、天鄉購物街等,這里距成都約15公里,平原沃野,也是10萬畝花卉業的基地,屬中國AAAA國家級景區。
2、泰迪熊博物館——中國泰迪熊博物館位於成都市溫江區太極大道555號,館內共有三層,9個場館和3個主題空間,館內共陳列並展示了一千餘只泰迪熊。
3、陳家桅桿——陳家桅桿位於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天鵝村,系清代咸豐年間翰林陳宗典及其子武舉陳登俊經年營建,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經八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整個建築佔地7282平方米,建築面積2736平方米。大小12院,組合精巧緊湊,布局大方合理,具有清代特色,院內建築為穿逗木結構,門前原豎立雙斗桅桿,故俗稱為「陳家桅桿」。
4、溫江綠道——在田間河邊修建了平整彎曲的自行車專用道路,一路涼爽愜意,路途有田野、有河流、有農家樂。
5、溫江商圈(光華大道-珠江廣場商圈、老城區商圈)。
『貳』 四川成都竟有11個這么美的古鎮,你都知道和去過幾個
四川,成都,天府之國。
錦城雲樂,少不入川,自古以來繁華地。
成都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無數古樸美好的痕跡。
一起來看看成都最美的11個古鎮,你曾去過幾處?
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古鎮,一個很優美的地方,曾經是千年水運碼頭,舟楫如梭,熱鬧非凡。想像中的溪流、小橋、船舶和農家。曾經的市井文化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流逝,而是濃縮到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當中。
被稱為」中國天府第一名鎮「的黃龍溪古鎮,曾有詩贊黃龍溪「十里錦江平如鏡,落日水溶金。青山掩映斜陽里,堤岸柳絮飛。千年古榕籠古寺,夜聽鍾鼓聲。瓊枝碧月迷人醉,遊子樂忘歸。」黃龍溪古鎮是集萬般風情於一生的古鎮。
」千年流水人家,一鎮蜀國文化「,黃龍溪古鎮是神秘古蜀國的最後見證者,它東臨錦江,北靠牧馬山,其 歷史 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蜀國,曾是諸葛亮作為蜀國南征的起點之地。黃龍溪古鎮古樸幽靜,由正街、橫街、新街、上河街、下河街、背街、巷子街和九條小巷組成,它們是古鎮的主體,進入黃龍溪古鎮,首先看見的是川西民居文化街,它是黃龍溪的入口走廊,街內匯集了川西平原不同時期風格的院落建築精華。
一座黃龍古橋,連接東西古鎮,古橋東面景點是古鎮精華所在。現存有古龍寺,是黃龍溪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廟,因古建築、古戲台、古榕樹」三古「而聞名,古龍寺正門之上的古戲台,又稱萬年台,距今已有300多年的 歷史 ,是黃龍溪九個戲台中僅存的一個。
古鎮內的黃龍溪正街是保存最完整、最熱鬧的一條街,正街上有潮音寺、鎮江寺和古碼頭。 古碼頭是建在錦江和鹿溪交匯的地方,源於龍泉山渾濁的鹿溪在這里湧入岷江,彷彿一條黃龍咆哮而至,諸葛亮與劉備在此駐扎。
街子古鎮在成都的崇州市,距成都約50公里。 坐落於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毗鄰青城後山和九龍山,青山綿亘,層巒疊嶂。街子鎮東北與都江堰接壤。岷江的支流味江流經地勢平緩的街子鎮口,形成一泓碧潭——龍潭。古鎮水系發達,地下水豐富,石板路兩側及屋前院後,常年清水不斷,因而有「川西水鄉」之名。「青城後花園」之稱,街子鎮依山傍水,山清水秀。
街子是個 歷史 悠久的古鎮, 已有一千多年的建置 歷史 。 五代時名「橫渠鎮」,因橫於味江河畔而得名。境內有晉代古剎———光嚴禪院,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條街,唐代一瓢詩人,唐求故居。
古鎮的 古街區現存以江城街為中心的六條街,古建築6.8萬平方米。街道兩旁房屋大體根據《清工部法則》營造,木結構穿逗梁架,單檐青瓦,民居布局,前店後院。以清代中、晚期建築為主。其它尚有明代水井等。
崇州街子古鎮,有著川西壩子獨特的自然風光,有深厚的優秀文化積淀,小巧玲瓏,保留著清代西南小鎮典型風貌。
西來鎮坐落於「天然氧吧」、「成都花園」——蒲江縣西北部,憑借靈秀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人文底蘊,西來古鎮先後被評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四川省 歷史 文化名鎮」。
小鎮不僅完整地保持著大量明清時期的川西民居,還有12棵聲名遠播的千年古榕。
西來 歷史 悠久,西魏恭帝時屬臨溪縣,境內殘城址為臨溪縣治地,出土有宋代瓷器等文物,場內集鎮中心街上有清代建造的文峰塔與惜字宮,有至今保持完好的大量明清時期的川西民居古建築一條街。
古鎮保存著許多明清建築,民居是典型的川西特色,由簸箕街、煙巷子、水巷子、花龍門子、亭子巷等構成了1200米長的老街和700米長的古巷,老街全是木質結構的瓦房,街道平整。
西來古鎮被兩條清澈透明的小河合抱而過,四季長流,碧水長青。
五鳳古鎮是成都市十個古鎮之一。位於金堂縣,龍泉山脈中段的沱江之畔,因境內山極屈曲,自北而南而東,一路尖峰拔列,遙望之若沖霄之鳳,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五條古街亦以金鳳、青鳳、玉鳳、白鳳、小鳳名。
小鎮商業氣息不是很重,建築錯落有致,當地民風淳樸,是一個非常幽靜的古鎮,小夥伴們可以在此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慢慢遊玩。
位於邛崍市西南18公里處。平樂古鎮 歷史 悠久,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 歷史 。這里是茶馬古道上的第一鎮,也是南方絲綢之路的第一驛站。
平樂古鎮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 歷史 ,以原生態的川西古建築和古樸的民風而著稱。古鎮的主街樂善街,是著名的水景風情街,街的盡頭就是樂善橋,橋洞改用桃型,堪稱川西一絕。古鎮內的著名九古: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都是值得參觀的景。
古巷中藏著許多好吃的店鋪,奶湯面是平樂特色,還有湯白肉、缽缽雞、石磨豆花等各色 美食 值得品嘗。
位於龍泉驛,素有「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之稱。是成都近郊保存最為完整的客家古鎮。使用古老的傳統方言-客家話,這里的千年老街完整保存了「一街七巷子」的格局。空間變化豐富,每條巷子呈現不同的生活氛圍,道兩邊商鋪林立,屬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
洛帶名稱的由來和蜀漢太子劉禪有一定的淵源。 洛帶在三國時建鎮,傳說因蜀漢後主劉禪的玉帶落入鎮旁的八角井而得名。鎮內85%以上居民為客家後裔,是四川客家聚集區的典型代表。
「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古鎮內匯聚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等,是客家文化的實地博物館。
位於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始建於唐朝,聞名於近代,尤以劉氏庄園群和劉湘公館等民清時期的古建築群最有特色,號稱「川西建築文化精品」,也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規模浩大的一處地主庄園。
走走老街,坐坐電車,看劉文彩地主庄園,大概是這里的日常打卡方式。整個古鎮顯得很寧靜,沒有那麼喧囂和商業化,在這里,可以還你一個民國夢。
位於成都崇州市,是北部崇州的門戶口岸。元通戲稱「小成都」,自古有三絕,一絕是庭院深深三進大院的黃氏故居;二絕是老街老橋清嘉慶年的永利吊橋;三絕是三江匯流摹臨微版「清明上河圖」。
這里,沒有過度的商業開發,沒有熙攘的遊客人潮,原住民的日常瑣碎,更讓人有一種歸家的心意。
壽安古鎮自北宋建鎮以來,已有1100多年之 歷史 ,鎮上有很多百年滄桑古建築,極具川西民族風情,集中體現在壽安鎮城北社區的二條街。
二條街平行正街以西,街長約800米,石板街面。街道兩邊都是清一色瓦房商鋪,商鋪前的房檐下是2米寬的石板通道,每間鋪面臨街處有一根木柱支撐房檐。 這樣大氣、規范的街道修建,在舊時的鄉場上鮮為少見。
河壩街是壽安鎮一條極具川西民居風貌的細長小巷,最寬處約5.5米,最窄處只有2.5米,長度接近100米。
火井鎮位於邛崍市西部山區,距邛崍市區31公里,是成都市級特色鎮,四川省 歷史 文化名鎮。火井鎮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周,距今已有近1500年悠久 歷史 ,是世界最早發現並使用天然氣的地方。
「高場」是「高家場」的簡稱,位於火井鎮東部,古時高場只有二十來戶人家,因高姓居多而得名。
鹽井溪穿高家場而過,分為南北兩半。南邊的街道是現在發展起來的新區,北邊的「河北街」街道狹長,蜿蜒二里許。古樸的木架房,陳舊的木板壁、木板門、木鋪板、小青瓦,處處散發出濃郁的古色古香。
懷遠古鎮位於崇州市,古鎮不大,好多清代跟民國年間的建築。懷遠有個響遍全川的名氣——「三編」:藤編、棕編、竹編。這人的藤、棕、竹都是藝術品。
下新街是保存較為完好的一條老街,幽深古樸。原為州署衙門所在地,現存街房大都建於民國初期,還有建於清朝的林氏宗祠,庭院小築、迴廊幽徑、小橋流水很美。
古村記獨立整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