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牛乾巴哪裡的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牛乾巴哪裡的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2-17 01:24:50

⑴ 我想問一下昭通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1,油糕稀豆粉
是昭通人的傳統特色小吃,金黃酥脆的油糕、清香四溢的稀豆粉的完美結合,讓這一小吃經久不衰。
2,油糕餌塊
昭通人的主打早點,最常見的應該是油糕餌塊了。但凡買油糕稀豆粉的地方,都有油糕餌塊。把烤好的餌塊,抹上香香的花生醬、甜醬及辦好佐料的辣椒醬,放入油糕包起來,咬一口,油糕的酥脆,餌塊的糯軟,辣椒醬的香辣,便充盈你的整個味覺世界,久久不肯散去。
3,昭通涼粉
昭通的涼粉和昭通的洋芋一樣,也是一種尋常百姓生活中經久不衰的主打食品。
4,昭通燒洋芋
昭通盛產洋芋,昭通人也喜歡吃洋芋。作為一種街頭小吃,昭通的燒洋芋歷史悠久,倍受青睞。
5,烤臭豆腐
昭通山好水美,盛產優質礦泉水。用清冽甜美的山泉水、優質大豆做出的臭豆腐,營養豐富,細膩香軟。
6,烤串串
昭通人講的烤串串,實際就是烤牛肉串。把優質牛肉切成薄片,穿在竹簽上,放入特製的佐料水中浸一下,讓味道滲透肉片中,抹上清油,在炭火上烤,在放入佐料水中,再烤,如此反復兩次,肉串就烤好了,撒上芝麻、辣子面,香噴噴的串串就可以入口了。
7,紅豆酸菜湯
在昭通,不論是星級賓館還是街邊小店,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尋常百姓,在飯桌上幾乎都有一道百吃不厭的菜餚,那就是酸菜紅豆湯。
8,酥紅豆
炒酥紅豆是昭通的一道傳統名菜。把紅豆放在水中煮熟,瀝干水分,放入油中炸至酥脆。然後在鍋中放油,放干辣子、生薑、蔥段熗鍋,放入剁肉、酸菜炒香,然後放炸好的紅豆下、花椒面、醬油、白糖、味精下鍋快速翻炒起鍋裝盤,一道香噴噴的酥紅豆就做好了。這一道菜,酥脆鮮香,倍受昭通人的喜愛。
9,酸辣餃面
通常昭通人喜歡把餛飩叫做餃子。做餃子,講究的是麵皮、肉餡。麵皮是用土鹼、雞蛋、麵粉、大龍洞泉水攪拌擀制而成。手工擀制的餃皮,筋骨好,口感好,久煮不爛,特別是包上餡後,煮到恰到好處時,餃皮晶瑩透明,一碗玲瓏剔透的餃子居然能在人間煙火中,透著幾分靈氣。
10,昭通牛乾巴
昭通穆斯林群眾素有飼養菜牛腌制清真牛乾巴的傳統手工藝,由於牛乾巴味道鮮美可口,易保存攜帶,食用方便,因而,頗愛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一、羊肉米線在財校進去的那條路,一般都排隊。
二、涼粉在青年路下去的小巷子裡面正宗啊。
三、以前在大龍洞那的洋芋和涼面是相當的爽,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四、牛肉串現在有點貴了在學生路口和環東路的交叉口那點,那的麻辣燙也不錯。
五、燒洋芋以前在景風水庫那有兩個老奶用柴火燒的洋芋太令人回味了。現在還沒找到超過那的洋芋,所以都不敢推薦了。哎。。。
六、炸洋芋,以前是在好吃街吃玻璃心,現在只能說一般。
七、油糕餌塊么我首推環東路那邊師專對面的,吃了幾年呢,挺好的。還就是軍分區那的也不錯。
八、吃牛肉餌塊么感覺最爽的是月牙路口的一家伊斯蘭開的館子賣的牛肉,想起來就爽。
九、吃米線就首推月牙路上段的添一家,有幾個分店但好吃還是在月牙路這家。
十、還有昭通一中下面一點的趙一串的油炸串串也是相當的不錯。從開始在河邊擺的時候就在吃了。
十一、在軍分區那條路上有家餃面相當的給力,好吃得很哦。
十二、以前二小對面有家木瓜涼粉很好喝,可以讓老闆給你加個棗子。
十三、青年路有家奶茶不錯好像叫下一站"吧。
十四、烤魚是在一個駕校旁邊吧
更多關於昭通有什麼好吃的小吃,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6afcb31615732076.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⑵ 江口縣美食

江口縣美食有牛乾巴、豆腐乾、米豆腐、扣肉、黃燜肉等。
1、牛乾巴:牛乾巴是江口特色小吃中最經典也最有口碑的。採用優質的鮮牛肉為主料,配以植物油、白糖、精碘鹽、花椒、白酒等為佐料,通過傳統工藝精心烹制而成。成品色澤暗紅,聞之香欲滴,入口肉酥味酣。
2、豆腐乾:豆腐乾是江口縣的傳統食品之一,色香味別具一格,製作獨特,歷史悠久。獨特的風味源於一是選用純凈龍井閣的井水;二是要經過泡豆、磨漿、濾漿、煮漿、點漿、上箱、過鹵、切塊、上扦、晾乾等十道工序,工藝十分獨特、講究,其製作工藝在2014年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3、米豆腐:江口米豆腐按做法大致分稀稀米豆腐、蝦子米豆腐、老米豆腐等,其主要原料是大米、石灰或鹼。主要工序為選料、浸泡、磨漿、煮漿、成形。其色澤鮮黃、口感綿軟、將特製的辣椒油、醬、醋、薑汁、蒜水、味精等調料兌成汁,澆淋於米豆腐上食用,口感極佳。
4、扣肉為江口傳統的待客名菜。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做成,具有鹽菜的特別香味,肉質分明,香氣濃郁,食之而不膩、軟而不綿、鮮嫩可口。
5、黃燜肉:黃燜肉為江口傳統待客名菜,用肥瘦相間的豬肉做成,製作可以加入土豆、板栗等。色鮮味美,肉滑質細。

⑶ 雲南的牛乾巴怎麼做好吃

雲南漢族善制火腿、臘肉,回族則腌得好乾巴。乾巴是雲南獨特的食品,以尋甸、會澤等回族聚居區產的為最好。乾巴便於攜帶、保存,吃時油炸、水煮、火燒無不可,調味甜咸酸辣皆宜,在雲南處處可見,四季供應。

腌製作乾巴要在寒露前後選壯牛宰殺,割下24塊規整牛肉,如「飯盒」等各有各名目。肉在通風處晾透後,用炒過的食鹽揉幾遍,也可加些五香粉、花椒粉之類。裝缸腌時要放平壓緊,再撒一層鹽,用幾層紙扎緊缸口。20天左右出缸,穿繩吊掛晾曬,兩天後平放加壓擠水再曬,直至肉已干硬即成。製成的牛巴排排列於木架上,塊型齊整,色如粟殼,聞之有香。

⑷ 雲南牛乾巴和別的牛肉乾哪個更好吃

雲南滄源佤山的油牛乾巴最好吃,不油的是德宏芒市的紅星街乾巴,南傘的牛乾巴總的來說比較便宜,但是沒有上述兩家好吃。支持雲南牛乾巴

⑸ 舌尖上的雲南 之臨滄美食小吃


臨滄,古稱緬寧,是雲南省管轄的一個地級市。以瀕臨瀾滄江而得名。位於中國西南,瀾滄江畔,雲南省的西南部。

臨滄民族眾多,其中佤族佔全國佤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還生活著著佤、傣、拉枯、布朗、德昂、彝、景頗等23個少數民族。

臨滄是中國佤文化的薈萃之地,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國著名的「核桃之鄉」,也是昆明通往緬甸仰光的陸上捷徑,因此又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西南絲茶古道」。

臨滄稱為「百淮」(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的族群已向商王獻珠寶、短狗等特產。武王十三年春,睽參與伐封,會於孟津。

秦、西漢,今臨滄地市屬哀牢國地,出現永康岩畫。

臨滄市轄區臨翔區、鳳慶縣、雲縣、永德縣、鎮康縣和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8個縣(區),89個鄉鎮,898個村民委員會(含居委會),27個社區。總面積2.45萬平方千米。


(圖:臨滄的地理位置)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滇置益州郡,轄二十四縣,雲縣屬益州郡轄。

由於築通「五尺道」,雲南開始了和內地的聯系。鐵器和其他物資從四川進入雲南,促進了雲南邊疆 社會 經濟的發展。

西漢時期,益州郡的設置,使滇東北和滇池地區的人們在農業方面學會牛耕、灌溉;在工業方面學會銅、錫、銀的開發和加工等先進的生產技術。雖然僅是運用手工方式進行生產,但卻開闊了邊疆人民的視野,提高了產品的產量,使滇中、滇西、滇東北的一些壩區逐步向奴隸制生產方式過渡。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南中後,便在雲南勸課農桑,大興屯田,發展生產,使今曲靖地區成為當時雲南的經濟文化發展中心。下面就由我為大家挨個盤點臨滄那些好吃的:


1


傣族撒撇,頗受當地各族群眾喜愛,就連北京、上海、廣東及港澳遊客吃了後都感覺獨特良好,再到德宏後,有的人還點名要這道菜。牛撤撇的製作是用凈瘦黃牛肉一公斤剁成肉醬,在開水裡氽熟,再把剛殺的牛苦腸兌水煮漲,用紗布過濾後備用,然後把新鮮韭菜和茴香切細後擠去水分,再配以香柳、鹽巴、辣椒面、味精等調料把牛肉醬、苦水在一起拌勻,即可食用。撒撇的吃法是用米線或牛肚絲、牛肉片在撒撇里蘸一下就吃。


2


登上高高的景頗山寨,走進一片綠色的世界,那誘人慾滴的墨綠,定能使你敞開擁抱自然的胸懷。「綠」,是景頗山寨永恆的主題。它不僅存在於雲霧繚繞,令人無限遐思的遠山竹樓,就連招待你的餐桌上也會發現一個個綠色的世界。這就是景頗族聞名遐爾的綠葉宴。綠葉宴從景頗族古老傳統的飲食習慣中誕生的,桌上除了綠色還是綠色,就連餐桌,也全為綠葉鋪就,那一張張寬大的綠葉,就是一個個特別的「菜盤」,「盤」中盛滿了景頗人獨特的山珍野味,也盛滿了一個古老民族質朴的深情。


3


利用竹筒烹飪, 歷史 久遠。最遠的文字記載見於《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筒炙"的菜,用肉餡敷在竹筒上用明火烘烤而成。清代朱彝尊《食憲鴻秘》的"蟹丸",則是將蟹丸入竹筒煮熟而成。時至當代,雲南和各少數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飪的傳統餚饌,這與"滿山的翠竹根連根",竹子取之不竭有關,又因竹筒菜清香秀氣,故沿襲不衰。


4


綠葉包蒸的工藝據說是由古時一位位封建領主做飯的老廚師挖空心思想出來的。老廚師原先伺候原先伺候的老召勐(地方之王),只喜歡吃又香又脆的食物。因此,他烹飪的菜餚豆是烤雞、烤鴨、烤肉、烤魚,煎炸昆蟲和乾巴之類。老召勐病逝以後,多病的王子繼承了王位。這位年輕的召勐雖然對香脆菜餚並不反感,但他吃了這些食物以後,常常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不止。因此,管家要老廚師給新召勐製作一種既鮮香又不燥熱的菜餚食用。老廚師苦思冥想了幾個晝夜,才想出了烤後再蒸這種烹飪辦法。接著,他又將大蔥、芫荽、姜、蒜、荊芥、苤菜等佐料加豬油炒熟後,填在烤好的雞、鴨腹內;然後,用芭蕉葉將雞、鴨包好,放在木甑里蒸制去燥;蒸熟後端給新召勐品嘗。老廚師特別地把蒸好的全雞擺成跪卧之勢,稱為「蓋不喝考」(雄雞下跪);又將蒸好的全鴨擺在存有湯汁的綠葉盤內,叫做「別萊暖波」(鴨遊河塘)。年輕的召勐見到這兩道菜,立刻產生新奇的感覺。當老廚師把兩道菜的名字告訴他時,他的臉上浮起了笑容。他舉著筷子問:「它們是祖上流傳下來的嗎?」廚師恭恭敬敬的回答:「稟告召勐,是小人想出來的,名字叫錯了請您別見怪。」召勐嘗了一點雞肉、鴨肉,覺得既有烤品的香脆,又有綠葉的清香,味道好極了!他又吃了些填在雞腹、鴨腹內的佐料,味道清香而又微微帶辣,十分可口。召勐笑容滿面地對管家說:「這菜的名字叫得好,味道也好。」並賞給了老廚師不少銀子。



5 紅茶燒肉



紅茶燒肉是一道香而不膩的美味菜餚,用紅茶燒出的肉不僅有著茶葉的清香,而且肥而不膩,非常可口。

紅茶燒肉一:五花肉半斤,紅茶5g,糖、鹽各適量。將紅茶用100ml的開水泡10分鍾。濾去茶葉。肉切成小塊。鍋里放少許的油,放入肉翻炒片刻,加入茶水,加鹽(不要用醬油),加少量的糖(可去除茶的苦澀味)。將肉用小火煮20分鍾就可以裝盤了。


6 佤族雞肉爛飯


佤族雞肉爛飯是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的特色 美食 。雞肉爛飯是取鮮嫩烏骨子雞切隨和新穀米一起放入鍋中煮,然後再放入茴香葉、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蔥、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澤鮮艷,味道糯滑鮮香,獨具特色。

凡到過佤族地區或曾在佤族地方生活過的人,對「模尼亞布繞」——雞肉爛飯並不陌生,它是佤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佤族人民人人喜愛的食品,也是佤族人民迎賓待客的美味佳餚。「摸尼亞布繞」有它產生和發展的 歷史 條件和 社會 基礎。

建國前的阿佤山,生產力水平低下,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式,生活條件很差。為了生存,人們以各種植物為主,摻以少量的糧食,熬成稀粥輪著吃,佤族的爛飯便在這樣貧困的 社會 環境中產生和發展。團結和睦、直爽好客歷來是佤族人民的良好道德風尚。誰家蓋了新房或撒了谷種,或逢紅白喜事,全村都來幫忙。這時,主人根據自己的條件,或殺豬宰牛,煮成雞肉爛飯或豬肉爛飯、牛肉爛飯,並用自己釀成的水酒,熱情招待客人。

雞肉爛飯品種繁多,有大米爛飯、包穀米爛飯等。隨著 社會 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雞肉爛飯在廣大佤族群眾中盛行不衰。只要機會和條件允許,隨時均可享用。諸如逢年過節、撒谷種、栽秧、收莊稼、討媳婦、辦喪事、接送親戚好友、蓋新房等等,它都是缺少不了的佳餚。


7石板蕎粑粑


石板蕎粑粑:選用臨滄苦蕎面,用石板烤制而成。找一塊很平整的石塊,把石塊在火塘上烤燙,用老鼠核桃樹皮燒成灰兌上水,過濾後倒入蕎面中攪拌,然後攤在石板上翻烤,即成苦蕎粑粑。


苦蕎粑粑不僅好吃,還有葯用的功效,可以治胃熱引起的頭昏頭痛、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疾病。


8 雲縣樹頭菜


雲縣樹頭菜是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涌寶鎮的特產。雲縣涌寶鎮的樹頭菜歷來為人稱道,因為是在冷涼山區生長的緣故,所以味道與眾不同,清涼爽口,苦味濃郁,具有很好的清火功效。

「樹頭菜」是雲縣涌寶特色產品之一,全鎮現有種植面積1100畝,分布在木瓜河村、石龍村、茶山村、棠梨樹村,勝利村為主產區。

樹頭菜屬珍稀野生蔬菜,據雲南省產品監督檢驗所檢測《雲質食檢字97001號》樹頭菜含有的膽鹼是印磷脂和鞘磷脂的重要組成部份,對人體細胞的生命活動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是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活性物質。其嫩芽可以食用,根、莖可以入葯,營養豐富,葯用價值高,味道鮮美獨特,適口性好,是純天然食品。


9 鳳慶核桃


鳳慶核桃栽種 歷史 悠久,據專家考證,距今約有3000多年。鳳慶核桃由於大多種植生長在山區和高山峽谷的自然生態環境中,無污染,且果大、殼薄、仁白、味香、含油量高。是傳統的出口創匯商品,有「中國核桃之鄉」之稱。

被國家宣布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的雲南省鳳慶縣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山區、半山區。1976年鳳慶縣被定為全省發展泡核桃基地縣,2004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命為「中國核桃之鄉」。群眾一直沿襲著種值核桃的傳統,泡核桃林成了全縣主要的特色經濟林。鳳慶核桃因果大、殼薄、肉厚、味香的優良品質受到人們的青睞。


10 鳳慶臘肉


用酒、鹽和各種香料腌制一個星期左右並掛乾的豬肉,炒、煮、蒸皆可,十分美味,尤其是豬腿肉,比外地的煙熏肉要好吃得多。在鳳慶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


11 永德豌豆涼粉


製作方法是以豌豆粉為原料合水調成漿加以過濾,放入鍋,邊攪拌邊煮,熟後入盆放置冷卻待用。食用時將涼粉劃成細條或方砣狀,加入酸醋、麻油、蒜汁、芫荽、辣椒等佐料。在永德,城鎮鄉村小店,交通要道多有擺攤設點出售服務,行路人或趕集人往往以之為理想的晌午餐。


12 佤族水酒



佤族水酒採用一般的釀酒方法進行釀制的,發酵了的小紅米或小麥等,裝入一個高 80 公分 左右的竹筒內,然後倒入清水,再插入一根細竹管或膠管,用口吸飲浸泡的液汁,這種液汁即是佤族水酒。

佤族水酒為低濃度的釀酒,有清涼解渴,消化助食,供給熱量,促進血液循環,使人興奮的作用。難怪喝過佤族水酒的人說,長期喝水酒能使人發胖。


13

耿馬香蕉


耿馬香蕉是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的特產。香蕉具有清熱解毒、滑腸通便、生津、活血等功效。同時,香蕉是高鉀的食品,可平衡鈉的不良作用,對維持心腦血管的正常功能、醒腦十分有利。

地處西南邊陲的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光熱資源豐富,特別適宜香蕉等熱區作物種植,為加快現代農業進程,大力推進 科技 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優質香蕉。

耿馬孟定鎮香蕉種植面積大,產品遠銷全國各地,近年素有香蕉小王國之美譽,由於農戶接觸種植就走上標准化路線,加上獨特的地熱資源優勢,孟定香蕉平均畝產可達3噸以上,而香蕉目前全國平均畝產1.56噸、雲南平均畝產僅1.26噸。目前,孟定鎮香蕉種植面積已達8萬多畝,畝產值達1萬元以上,產值超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5000多元。並建成年加工2000噸的香蕉純粉加工廠,香蕉遠銷四川、重慶、山東、北京等地,香蕉產業已經發展成為孟定農民增收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14 竹蓀湯爆肚


1.竹有用清水漲發,洗凈,順長剖開,用平刀法切大片。再用二湯余透,撈出瀝去水分,放入湯碗中。豬肚頭用水洗凈,剔去外皮和油筋,從裡面一側剞成蓑衣形花刀,刀深為厚度的2/3.再切為3.5厘米長,l厘米寬的塊。香菜、蔥、姜洗凈,切成末。2.炒鍋上旺火,注入清水1000毫升,沸後下肚頭氽至半熟,用漏勺撈出,放入竹蓀碗內,同時下蔥、薑末。3.炒鍋上火,注入雞清湯,加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味,沸後去浮沫,迅速倒入竹蘇碗中,撤上香菜未,淋上芝麻油即成。


15 傣族烤崩


「烤崩」(油炸米花糖):雙江傣族在每年的潑水節前都要製作「烤崩」。具體做法是:將上好的糯米用冷水浸泡,淘洗干凈後用蒸籠蒸熟,做成餅狀,晾曬到三成干,然後放入紅糖水中浸濕,又把它曬干,這樣重復兩三次後,將浸過糖水的干糯米餅放在香油鍋里炸脆,即成成品。傣族製作的烤崩香、脆、甜,顏色金黃,油而不膩,是款待賓客的美味佳餚。


16冰島茶



最貴重的雲南普洱茶之一,它是典型的勐庫大葉喬木樹,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烈,非常獨特,它是勐庫茶的極品、也是雲南普洱茶的極品。絕對是值得高端珍藏的極品。目前,雙江縣「勐庫」牌茶葉已獲中國馳名商標,「勐康」牌茶葉獲雲南省著名商標,茶葉產業已成為雙江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17 滄源牛乾巴


滄源牛乾巴選用佤山半野生壯態下放養的黃牛精肉,經當地民族民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營養價值高,色香味獨特,香酥可口。


18 蔗糖


臨滄是雲南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有280多年的種糖製糖 歷史 。全區甘蔗產量達300多萬噸,有機製糖廠15座,日處理甘蔗能力3萬噸,年產糖30多萬噸。


19 "滇紅"茶


臨滄市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是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餘年的種茶制茶 歷史 。193年,"滇紅"在鳳慶試製成功,成為中國的出口名茶,年出口量均佔全省茶葉出口量的40%以上,創匯佔全省茶葉出口量的50%以上,雲南鳳慶滇紅茶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雲南目前最大的茶葉生產企業。全區茶葉面積達65萬畝,年產量達2萬多噸,面積和產量均為雲南第一。


20 雲縣白花木瓜


雲縣白花木瓜是雲南省臨滄市雲縣的特產。雲縣特定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強、適應性廣、掛果早、果實大、香味濃郁、產量高、果肉肥厚、細膩、無渣等特點,其營養成分優於其他品種木瓜,是獨具 歷史 淵源和發展 歷史 的特色農產品。雲縣白花木瓜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雲縣地處雲南省西南部,瀾滄江西岸,臨滄市的東北部,位於北緯23°56′—24°46′,東經99°43′—100°33′之間,屬於低緯度地區,海拔760—2834米。雲縣由於地形復雜,高差懸殊,形成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分明特點。雲縣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雲縣白花木瓜的生長,是中國白花木瓜生長的最佳適宜區和原產地,在雲縣特定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強、適應性廣、掛果早、果實大、香味濃郁、產量高、果肉肥厚、細膩、無渣等特點,其營養成分優於其他品種木瓜,是獨具 歷史 淵源和發展 歷史 的特色農產品。縣內十二個鄉鎮均有雲縣白花木瓜分布。

白花木瓜泡酒具有‚保肝護肝、舒筋活絡、抗衰養顏‛ 三大功能。雲南有動植物王國的美譽,白花木瓜生長在滇西南1800米至2300米之間的高海拔地區,生長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的工業污染,是一種自然生長的生態林果。


21 鎮康咖啡


⑹ 最好吃的牛肉乾是哪裡的

雲南的牛肉乾有一個特別的名字:牛乾巴,雲南的回族特別擅長腌制牛乾巴,回族禁食豬肉,所以他們對牛肉的加工有很深的研究,每年的秋冬時節,雲南的回族人會選取肥壯肉牛的後腿等部位的優質牛肉,輔以各種香料,將它們腌制、風干之後,再經過油炸而製成牛乾巴。這種做法的牛肉乾,特別的香酥,用手撕開滿是纖維的肉質,一股香氣就老往鼻子里冒,嚼上一根,鮮、咸、香、辣的滋味在口腔炸開,讓人特別的滿足,去雲南旅遊的遊客總忘不了帶點牛乾巴回去嘗嘗。


四川

四川五香牛肉乾是四川著名的特產,它精選四川牛肉為主料,配以名貴中草葯、香料等製作而成。味道鮮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南北皆宜。銷往北京、上海、濟南、武漢等地的660多個大、中型商場,並外銷香港、新加坡等地,四川五香牛肉乾曾獲商業部和國家旅遊局優質產品稱號。一提起牛肉,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牧場。天然的牧場不僅僅為這里提供了美麗的風景,同時也使這里的畜牧業發展的很好。牲畜不論是肉用、奶用還是品種培育在這里都有著很好的飼養空間與充足的食物來源。其中草原上的牛肉是全國人公認的好牛肉。好的飼養方式同時也決定了草飼牛肉優良的肉質。在海拉爾牛肉的采購商們往往通過牛肉脂肪的顏色和多少來判定牛肉的好壞。草飼牛肉的肉質精瘦,脂肪與肌肉有著明顯的界線,不混雜。肌肉纖維足,口感更具韌性和嚼勁,蛋白質含量高的同時脂肪含量低。1、望
真正的牛肉做的牛肉乾顏色比較暗,帶點紅色,紋路清晰可見。豬肉顏色偏淡,成暗黃色。紋路單一成直條。
2、聞
真牛肉乾氣味偏腥,商家為降低腥味會用些香辛料,但掩蓋不了牛肉的腥味,好吃的牛肉乾也需要留一點腥味,以備別人區分。
豬肉腥味基本沒有,用鼻子聞只能聞到香辛料的氣味。
3、切
牛肉紋路為井字形,牛肉風干後,用手撕不能成規則的形狀,撕口處成鋸齒形狀。有的裡面有牛筋,碰到用手撕是撕不斷的。豬肉用手撕成條狀,撕口整齊,很容易成行。
4、吃
牛肉乾入口既有牛肉乾特有的腥味,牛肉因纖維較粗,所以不易嚼爛。吃過後嘴裡很長時間牛肉腥味依然會有。豬肉乾入口既覺得乾巴,很容易嚼碎,就算是放了牛肉膏,有牛肉味,也會在很短時間內消失。

⑺ 元陽縣美食

元陽縣美食有元陽香蕉、元陽梯田紅米、元陽牛乾巴、劍峰葡萄酒、元陽蝦巴蟲等。
1、元陽梯田紅米:元陽梯田紅米是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的特產。元陽梯田紅米屬於糙米,米粒細小,僅為雜交水稻的三分之二大,具有脹性較大、口感好、飯味足的特點。
2、元陽牛乾巴:元陽牛乾巴是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的特產。元陽人腌制出來的小黃牛乾巴,已經成為元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菜。不少食客慕名前來,不光自己要嘗嘗這道美味,還會帶回幾件乾巴禮盒,與親朋分享。
3、劍峰葡萄酒:劍峰葡萄酒為彌勒縣石林葡萄釀酒公司生產,主要分為劍峰白葡萄酒和劍峰紅葡萄酒兩種。白葡萄酒的原料是優質的新鮮水晶葡萄,經精選分級、破碎去梗,果汁自然分離,取自流汁特殊處理,抽出清汁,添加人工酵母,補糖、低溫發酵,貯存陳釀、下膠、冷凍、過濾,精心調配後即成甜型白葡萄酒。
4、元陽蝦巴蟲:元陽蝦巴蟲是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的特產。蝦巴蟲,它是蜻蜓的幼蟲,元陽人們喜歡捉回家,用油炸食、炒雞蛋等,也是接待貴客的最具有民族風味的一道菜餚。元陽人民有吃蟲子的傳統,大自然給予元陽人民豐富的生活,元陽縣有幾十種可食用的蟲子,蝦巴蟲只是其中的一種。?
5、元陽香蕉:元陽香蕉是雲南紅河元陽縣的特產。

⑻ 腌制牛乾巴什麼部位好

牛 乾巴是雲、貴、川、渝等地常見的一種牛肉腌制食品,以雲南最為常見,其便於攜帶、保存,吃時油炸、水煮、火燒皆可
牛肉乾
1
怎麼腌制好吃的牛乾巴
腌制牛乾巴所需材料主要包括原材料和用具兩類。
1、原材料主要包括牛肉和食鹽,依據地區、民族和個人口味的不同,有的還添加花椒粉、辣椒粉、五香粉之類。
2、用具主要包括盆、瓦缸、桶、繩子等,因腌制數量、目的的不同,所需用具也有所不同,並無一定規范。
3、腌制牛乾巴所用牛肉,以黃牛肉為佳。傳統上是選用肥壯黃牛的前後腿肉,依肉塊紋理分割,所得牛肉各有其名目,但名目並不統一。如雲南昆明地區將整塊分離的牛肉分別叫作飯盒、里襠、鐮刀、火扇、外白、碓嘴、搶口、胸子等。
4、牛乾巴的腌制,一般都要經過抹鹽、搓揉、腌漬、晾曬、風乾等工藝。
5、在寒冷中加工出來的牛乾巴最好,其它季節氣溫高,加工出來的牛乾巴容易變質。將選取出來的牛肉放入大盆,灑上適量食鹽和花椒粉,仔細搓揉,使食鹽、花椒等均勻滲透進入牛肉。接著,將搓揉好的牛肉放入土陶大瓶,置於陰涼處,密封腌制約10—15天。腌制完成後,即打開晾曬。選擇晴天,取出腌好的牛肉,在其一端用尖刀穿孔,穿細繩入孔、結環,套在鐵鉤上。然後,將穿好的牛肉鐵鉤掛在房頂上或院場內,九曬九露,歷時約一月,即成為牛乾巴。這樣的牛乾巴,肉軟質韌,經年保存而品質不變。

2
牛肉乾巴怎麼做好吃
油炸牛乾巴
配料:牛乾巴150克、干辣椒段、食用植物(調和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先將牛乾巴切片,厚薄適度,取適量食用油下鍋,將牛乾巴下鍋,開中火熱油,同時用菜鏟翻炒,待油熱放入干辣椒段,繼續翻炒,待牛乾巴變色、香氣外溢,即可起鍋食用。油及牛乾巴下鍋後加工時間約5分鍾。
爆炒牛乾巴
配料:牛乾巴150克,炒香去皮的花生米25克,菜油、干辣椒、蒜苗、食鹽、味精、醬油、熟芝麻各適量
製作方法:
取鐵鍋倒入適量菜油,中火加熱,放入干辣椒、蒜苗翻炒;將切好片的牛乾巴放入鍋內,並放入花生米,繼續翻炒約2分鍾後,改小火;依口味加入適量食鹽、味精、醬油,繼續翻炒1分鍾,放入芝麻,起鍋盛入餐盤,即可食用。
牛肝菌炒牛乾巴
配料:牛乾巴150克,新鮮牛肝菌150克,菜油、青辣椒、食鹽、味精、醬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取鐵鍋倒入適量菜油,中火加熱,不待油熱即放入切好片的牛乾巴,翻炒3-4分鍾,待油熱牛乾巴變色、翻卷,即撈取牛乾巴放置盤中備用;在油鍋中放入牛肝菌、青椒,中火加熱並翻炒4-5分鍾,放入已炒好的牛乾巴混合翻炒1-2分鍾;依口味加入適量食鹽、味精、醬油,繼續翻炒1分鍾,即可起鍋盛入餐盤食用。
酸筍牛乾巴
配料:黃牛乾巴150克,酸筍絲100克,辣椒粉、蔥段、精鹽、味精、胡椒粉、大芫荽各適量
製作方法:
將黃牛乾巴用炭火稍烤,切絲。取砂鍋注入清水,放入牛乾巴絲和酸筍絲,並放入少許辣椒粉和蔥段,大火加熱,煮沸後改用小火慢煮,依次加入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味。慢煮約2小時,取出盛入湯碗,加入大芫荽末,即可食用。
3
牛乾巴的特點
1、在製作工藝上,腌制和風干是牛乾巴的主要工藝和主流工藝;
2、在地方特點方面,牛乾巴主要流傳於雲南地區,是雲南的一種地方食品,並輸出到與雲南有類似飲食習慣的四川、貴州、重慶等省區;
3、在食用方法上,牛乾巴主要採用油炸後食用方法。

⑼ 雲南的9大牛肉大菜,不是牧區的雲南,牛肉卻做得超級美味

雲南不是牧區,許多人以為雲南沒有美味的牛肉大菜。但是因為雲南地質條件復雜,從南到北,雨林、山林、草原、雪山眾多,本地就有許多名牛品種,獨龍牛、檳榔江水牛、德宏水牛、文山黃牛、中甸氂牛、鄧川牛享譽西南。再加上雲南的回族眾多,僅昆明順城街,就是一條著名的回族風味 美食 街。

因此對牛肉的烹制,卻有別樣的風味,尤其許多的牛肉大菜,都是製作精細美味,比一些牧區的牛肉菜都做得好。不信的話,請慢慢看下去。我整理了雲南的9大牛肉大菜,以饗大家,還是排名不分先後。

海參牛頭

這道海參牛頭,說海參,不見海參;是牛頭,偏像海參。這就是海參牛頭的絕妙之處。這是雲南的國宴大廚崔成朝,一生最有名的三頭菜(砂鍋魚頭、捆豬頭、海參牛頭)其中之一。

這道菜是用火腿、火腿筒子骨、肥肉、鮮筒子骨、小白菜吊湯,牛頭剝皮煮熟切塊。吊湯汁中吊出海參的味道,借味增香,假名造型,牛菜參味,精美絕倫,凡是品嘗過的國家元首,無不拍案叫絕!

紅扣牛鼻

這是雲南的清真頂級佳餚三道菜(壯涼雞、荷葉粉蒸肉、紅扣牛鼻)之一。以前老話說:「熊因掌而美,牛有鼻而珍」。熊掌現在是不能吃了,但是牛鼻卻是常人不注意的牛的特殊部位,卻在雲南被清真大廚精烹細作,成為獨樹一幟的雲南佳餚。

是將牛鼻子用開水焯水,去除牛鼻毛等污物,入陶鍋大火燒開,漂去浮沫,小火燉煮到九成熟取出,加干貝冬菇上湯燴燜。牛鼻抹蜂蜜切片,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加上干貝香菇汁上籠蒸3小時後取出,炒鍋加鹽、佐料勾芡成汁澆在牛鼻上,盤子旁邊撒芫荽,青菜點綴即可。

汽鍋牛鞭

這是雲南汽鍋宴里很著名的一道大菜,有溫陽補腎的功效。不過我覺得還是鍛煉最重要。這道菜的選料和初加工都非常嚴格,選用壯黃牛鞭,用快刀將其剖開,放入沸水鍋中焯水,取出放清水中撕去尿道中的包膜,反復清洗干凈,將不能削花的邊角余料和筋膜切去,將牛鞭切為六七厘米長的段,再橫刀深切(但不切斷)為連刀段,放進沸水中煮開,見其翻捲成花時即可撈出,加入精鹽、胡椒、料酒、蔥段、姜塊腌制一小時,放進汽鍋內,加進雞湯、枸杞,大火猛蒸至十成熟即可上桌。

牛肉冷片

牛肉冷片是雲南回民的傳統菜餚。在昭通、昆明的牛菜館里經常可見。汪曾祺在在《昆明菜》牛肉一節里,他細數了昆明牛肉如冷片、湯片、紅燒、乾巴等種種做法,並在開頭第一句就飽含深情地寫道:「我一輩子沒有吃過昆明那樣好的牛肉。」

雲南牛肉冷片,製作十分耗時,選材也十分講究,最好的食材選擇是生長期在五至六年的雲南尋甸土黃牛。牛肉的切制也很講究,要橫絲切,這樣牛肉才能切成完整的片狀,而且口感最佳。牛肉冷片的吃法有三種蘸料,芝麻花生醬、椒鹽、還有麻辣蘸水,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

石鍋牛肉薈萃

這是普洱江城黃牛宴的一道主菜,江城黃牛肉高蛋白、低脂肪,肉質鮮美,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這道主菜,是以石鍋為主要烹飪器皿,選擇江城黃牛肉的牛腩、牛雜、牛尾等不同部分,採用不同烹飪手段薈萃在一起,故稱「牛肉薈萃。」其中牛肉做成蒜香味,牛腩做成紅燒味,牛雜做成酸辣味,牛尾做成香辣味,一鍋一菜,是非常有特色的民族飲食。

迪慶氂牛肉火鍋

迪慶的中甸氂牛,是中國12個氂牛種群之一,是雲南獨特的氂牛品種。迪慶氂牛因其常年生活中海拔3500米以上地區,這些地方生長著許多野生葯材如貝母、蟲草等,氂牛常食這些葯材,使得迪慶的氂牛肉鮮美無比。用其做出來的火鍋,更是鮮美無比,僅僅是食材的味道,就足以讓雲南人自傲了。

氂牛肉火鍋是雲南火鍋中的極品,湯鮮、肉嫩、味美是冬季必吃的 美食 ,紫銅鍋里裝滿了大片氂牛肉,燉煮到酥爛,肉連著皮,皮連著筋,回味綿長!再放上剁碎的朝天椒和醬料,在寒冷的冬天熱乎乎地來上一口,再愜意不過了!

牛撒撇

牛撒撇是近些年,網路上傳得很火的美味,是帶有雲南獨有的民族特色的佳餚。牛撒撇給外地人一種很驚艷的感覺,總是覺得下三路的食物,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在雲南生活得久了,就知道雲南人追尋的味道是一種原始的,野性的,溫暖的味道。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牛撒撇,還是滄源佤王宴里常備的大菜。畢竟要吃正宗的牛撒撇,就要殺掉一隻牛,不是大型宴席,一般人想吃的話,確實很難承受。

南紅牛肉

保山的牛肉做法十分有名,火瓢牛肉十分的美味。但是我想介紹保山的另一道牛肉美味。南紅牛肉是保山永昌府宴的主菜,永昌府是南詔、大理時期,保山的古稱。「南紅」是指保山的瑪瑙,古稱「南紅」,是古代寺廟的七寶之一。南紅牛肉,就是指牛肉燒制出來,如同瑪瑙一般吉祥如意。

永昌府宴的南紅牛肉選用保山丙麻優質黃牛肉,用胡蘿卜汁、南瓜汁、西紅花染色,文火燉煮4小時,再上蒸籠蒸2小時,然後調汁勾芡成菜。南紅牛肉色如南紅瑪瑙,肉質鮮嫩醇香,十分可口。

牛乾巴

最後一定要說下雲南的牛乾巴。牛乾巴是雲南最具特色的 美食 ,可以做小吃,也可以做大菜,在雲南的民族宴席中,經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比如藏王宴里的氂牛乾巴、大理天龍八部宴里的巍山牛乾巴,麗江三疊水宴的玉龍雪山牛乾巴等等。

雖然只是普通的牛肉腌製品,但是只有雲南的牛乾巴才這樣的美味。這是和雲南獨有的氣候溫度、空氣濕度、紫外線強度密切相關的,別處還真做不出來如此醇厚的味道。朋友們到雲南來旅行的話,完全可以嘗試一下。

從這9道雲南牛肉的美味中,可以看出來。雲南的牛肉菜餚比北方的牧區大省新疆、內蒙、青海等地的牛肉菜餚,製作更加精細,烹制手法更具民族風味。每道大菜色、香、味、藝、形、俱全。而且雲南的食材更加豐富一些,配菜的花樣也更多一些。人文氣息和 歷史 氣息更強一些。

(文中所用圖片部分來自網路,有版權需求的請聯系作者刪除!)

⑽ 曲靖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曲靖是雲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東部,東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毗鄰,南與文山州、紅河州接壤,西與昆明市連接,北靠昭通市和貴州省畢節市,是邊疆中的內地。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的曲靖,距省會昆明市120公里,地區面積33,821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多樣,民族風情各異。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曲靖有什麼好吃的美食的知識,歡迎閱讀。

1.富源全羊湯鍋

富源全羊湯鍋香飄兩省,重在一個「全」字。羊肉集百草精華,全羊湯鍋薈萃羊身之寶,就此擺開一場味覺的盛宴。富源美食文化氛圍濃厚。在眾多美食中,全羊湯鍋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2.曲靖蒸餌絲

曲靖蒸餌絲,時間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在曲靖市學院街口有一家餐館,雖然門面不大,但因該店供應的主要小吃品種蒸餌絲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故每天都引得顧客盈門,幾年間便聲名大振。

3.會澤灰豆腐

灰豆腐,也叫灰豆腐果,以黃豆為原料,將磨製成的豆腐切成小塊,形狀正方、長條、三角、菱形不等,肉質成海綿狀或空心狀。

4.高良壯家牛乾巴

當你置身在壯家的`吊腳樓里品嘗壯家風味食品的時候,別具特色的牛乾巴定會使你久久不能忘懷。

5.富源酸菜豬腳

富源酸菜豬腳是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的特色美食。富源酸菜豬腳是一道美味的佳餚,營養豐富,適合廣大人群,具有很多的食療作用,酸菜酸爽,加上豬腳,也不會覺得膩。

6.花山帶皮羊肉

花山帶皮羊肉是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的特色美食。花山帶皮羊肉,其實便是黃燜羊肉。做好的黃燜羊肉湯汁濃稠,色澤金黃,全無膻腥,香辣柔韌,舒適可口。

7.會澤稀豆粉

會澤稀豆粉是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的特色小吃。每次到會澤,當地朋友招待大家的首選早餐食品一定是稀豆粉,特別是會澤老街這家老字型大小稀豆粉店,更是味道正宗干凈。

8.羅平煙熏肉

煙熏肉是布依人的特色菜。布依人腌肉與其他民族截然不同。其他民族腌肉是把鮮豬肉撒上鹽巴後使勁搓揉,然後再讓鹽水浸泡一定時間,最後拿出來自然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