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特色美食有哪些
1、生煎。上海生煎的每家店的做法都不同,用料也很講究。有「清水生煎」和「混水生煎」之分。清水生煎的特點則是皮韌面厚,肉餡扎實、湯汁偏少, 上海人常稱為生煎饅頭;混水生煎特點是底酥、皮薄、汁兒多,肉香。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看個人口味。
2、鮮肉月餅。每逢中秋時節,上海人就開始滿大街排隊買鮮肉月餅了。上海的鮮肉月餅是一種酥式月餅,剛出爐的時,外皮酥脆,內餡香濃鮮甜,咸鮮可口,酥香美味。一定要趁熱吃,酥掉渣,鮮掉眉。
3、蔥油餅。老上海蔥油餅不同於其他地方的蔥油餅,大小十公分左右,厚度不大於一公分,外皮是酥脆的,內里卻又極松軟,咬開之後,層層疊疊,夾了大量的蔥花,蔥香味兒和豬油的香氣完美的融合,一口下去,整個塞滿口腔、鼻腔,不要太幸福。
4、青團。這位今年的新晉網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每到清明時節,青團就上市了,傳統的青團將艾草汁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甜而不膩,帶有青草香氣。當然,現在很紅的蛋黃肉鬆餡兒也相當好吃。
5、粢飯糕。首先科普一下,粢飯糕與粢飯團是兩種不同的食物。粢飯糕又叫「粢飯」,外表金黃酥脆、焦香四溢,咬開來是顆顆分明的白色米粒,軟嫩軟糯,口感層次分明,非常簡單的食材與做法,卻賦予了它獨特的老上海風味。
6、蟹殼黃。蟹殼黃是上海地道的點心,飽滿渾圓的造型就像是蟹殼一樣,再加上外皮烤成金黃色,因此得名蟹殼黃。外面的酥皮做得更薄且酥,一口咬下去,香噴噴的外皮酥脆的會迸渣,咸香的蔥花餡與酥皮漸漸在口中融合、滿口留香。
❷ 上海專屬的「八大碗」老八樣有哪些呢
上海專屬的“八大碗”老八樣美食有甜扣肉、白斬雞、扣三絲等,在上海這些菜式是在上海“八大碗”中,一直保留下來,並且不會改變的經典彩色。下面我會簡單介紹一下這幾種菜式:
- 甜扣肉菜色介紹
甜扣肉是南方很常見的甜味扣肉菜色,這種菜色很受大家的喜歡,也是南方宴席上經常見到的菜色,這種扣肉主要靠甜味來凸顯肉本身的鮮味和軟嫩的口感,這也是一種很獨特美味的菜式。甜扣肉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就像是甜扣肉的做法一樣,只要把主要調味從鹹味變成甜味就可以了。首先要准備一塊五花肉,然後先將五花肉煮熟,可以在水中加入薑片,保證可以去掉豬肉中的腥味;然後將肉撈出,在肉皮的表面抹上用麥芽糖和浙醋、鹽、醬油等調味混合而成的醬汁;接著將肉以肉皮朝下,在鍋中將五花肉的肉皮煎一下,最好是煎得脆脆的;接著將五花肉切成厚厚的肉片,把肉片整齊的碼放在碗中;然後將碗放入蒸鍋中,將肉蒸制軟嫩、酥爛就可以了。
❸ 上海特色菜 上海特色菜有哪些
1、上海紅燒肉。上海紅燒肉和一般的紅燒肉相比,在味道上是很有優勢的,這是一道經典的上海本幫菜,用五花肉、醬油、酒、糖等食材做成,上海紅燒肉外觀好看,濃油赤醬,還有絲絲甜味,吃起來肥而不膩、酥而不爛,還帶著甜味,很有特色。
2、八寶鴨。八寶鴨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上海傳統名菜,公認最好吃的八寶鴨在城隍廟上海老飯店。八寶鴨是將帶骨鴨開背,填入各種好吃的配料,扣在大碗里,用玻璃紙封住,然後蒸熟而成,鴨形豐腴,出籠時,澆上用蒸鴨原鹵調制的蝦仁和青豆,相當好吃。
3、水晶蝦仁。水晶蝦仁是一道好看又好吃的上海特色菜,曾被評為「上海第一名菜」。水晶蝦仁晶瑩剔透,主料有蝦和雞蛋,不加任何配料,鮮味十足,軟中帶脆。由40年代上海靜安賓館名廚所創,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❹ 上海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上海有什麼好吃的?上海的特色美食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生煎
上海生煎包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生煎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由於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在飛龍生煎、小楊生煎、豐裕生煎等都能嘗到。
湯包
一說到上海的小籠,南翔小籠包自然是最有名氣的,作為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點,素負盛名。因其形態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狀,以特製的小竹籠蒸熟,故稱「小籠包」。市內也有兩家製作小籠包著名的店家,一家是豫園商城內的南翔饅頭店,另一家是西藏路延安路口的古猗園點心店,三家店面均有竹簍包裝的外帶。但近幾年,城隍廟的南翔小籠已經成為只有遊客關顧的地方,像上海的鼎泰豐、萬壽齋、佳家湯包也不錯,而王家沙的蟹粉小籠號稱是上海最好吃的。
蟹殼黃
蟹殼黃是用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蟹殼黃香酥,生煎饅頭鮮嫩,深受茶客喜愛。吳苑餅家的蟹殼黃非常地道,值得品嘗。
紅燒肉
上海的紅燒肉口感比較甜,上海人做紅燒菜的特點:一手醬油瓶,一手糖罐頭,相對於杭州的紅燒肉(東坡肉)和無錫的紅燒肉而言,有非常鮮明的濃油醬赤的特點。
正宗的本幫紅燒肉做法:1、豬五花肉切塊,鹽水焯;2、砂鍋蔥結、姜塊、八角、桂皮鋪底,放入豬肉,加紹酒、醬油,加水水至肉齊平,中火燒開;3、改文火煨至湯近收干,入白糖,溶化後即可。
草頭圈子
草頭是江浙常見的野菜,圈子,是豬的.直腸,『圈子 』出油,草頭吸油。當紅燒的圈子遇上生煸的草頭,不僅倚紅偎翠,煞是養眼,而且因草頭「吃油」的天性恰好吸足了圈子的油膩,吃起來草有肉感,肉有草香,肥而不膩。很多當地上海菜館里都有這道菜。
鮮肉月餅
鮮肉月餅皮很酥脆,裡面的肉鮮美十足,一口咬下去還能嘗到鮮美的湯汁,味道整體很清淡,所以吃起來遠沒有雲腿月餅那麼油膩。以老大房和光明邨大酒家的鮮肉月餅最為有名。
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上海市的曙光飲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鮮得來」點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白斬雞
白斬雞又稱三黃油雞,是上海地區傳統名菜,多作為宴席冷盤,供佐酒之用。因雞在烹煮時不加調味,故稱白斬雞。上海白斬雞始於清朝末年,先在酒店出現,用本地飼養的浦東三黃雞製成,將做好的雞懸掛在熟食櫥窗里,根據顧客需要,隨點隨斬。
後來,上海各飯店也普遍供應,不僅用料更加考究,而且還用熬熟的蝦子醬油,隨白斬雞一起上桌,供顧客蘸食,其味更為鮮美。如今上海小紹興酒家經營的「白斬雞」最為著名。40年代,小紹興原是雞粥攤,解放後長期中斷。1978年恢復為小紹興雞粥店,由於該店堅持選用三黃雞烹制白斬雞,質量好,滋味鮮美,頗受廣大顧客歡迎,並聞名全國。雖說做法相同的白斬雞雖說滿大街都能吃到,但是說到起源最早味道最正宗的還是要來這里。這里和南翔的饅頭店一樣,成為外來旅遊者的上海美食地標之一。
八寶辣醬
八寶辣醬是上海著名特色菜,原是由「炒辣醬」改良而來的。在40年代,九江路上的同龢館廚師們參照上海本地菜「全家福」的烹製法,用蝦仁、雞肉、鴨肫、豬腿肉、肚子、開洋、香菇、筍片等八樣主要原料烹制而成, 味道辣鮮而略甜,非常下飯。
響油鱔糊
上海本幫菜,濃油赤醬的典型代表,是指烹調後的鱔糊端上餐桌,熱油尚在盤中「辟叭」作響。其特點在於鱔肉鮮美、香味濃郁,口感滑溜溜的著實很有彈性。所以六、七月間的黃鱔,倍受遊客青睞。沈大成等當地菜館都可以享用到這道美食。
本文為大家盤點了上海的十大特色美食小吃,每一個去上海旅遊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咯。
❺ 上海菜有哪些特色菜
一:八寶鴨
包鴨是上海的傳統名菜。製作八寶鴨,需要剖開鴨背,切除氣管和食道,挖出內臟,掏空肚子。然後,用火腿、冬筍、扇貝等十餘種食材填滿,再放入蒸籠蒸熟。煮熟後色澤紅潤,香味撲鼻,鴨肉吃起來酥脆可口。
二:水晶蝦
水晶蝦是上海名菜,曾被評為「上海第一菜」。水晶蝦看起來很簡單,不用太多調料,但是做的時候對火候的控制要求非常高。火大了或者時間長了,蝦就老了。要在成熟的前提下,讓蝦保持最新鮮的狀態。這是正宗的上海水晶蝦。菜做好後,不僅看起來晶瑩剔透,吃起來也軟脆脆的,像珍珠一樣。
三:上海白斬雞
白切雞是上海非常有名的特產,尤其是小紹興的白切雞。說到上海的白切雞,大家都知道小紹興。正宗上海白切雞,全部選用優質三黃雞,經過水煮、烘乾、切塊等工序精心製作而成。它們看起來黃白相間,吃起來肥嫩可口。
四:鯡魚禿肺
魚禿肺是上海當地的傳統菜餚。從菜名來看,很多人以為是鯡魚的肺,其實不是。這道菜是用鯡魚肝、冬筍、蠶豆等配料做成的。吃起來肥而不膩,鮮嫩。很好吃,但是這道菜不便宜。據說做一個鯡魚禿肺至少要十幾個鯡魚肝,所以要品嘗它並不容易。
五:油炸蝦。
炸蝦是上海的特色菜,在上海各大酒店都能看到。也是很多上海人外出下館子必點的一道菜。最好用小河蝦做油炸蝦,然後用油菜炒,再用干辣椒和蔥姜炒。蝦仁外脆里嫩,清香可口。
❻ 上海最出名的12道名菜,濃油赤醬,醇厚鮮美,有機會一定吃個遍
上海人的餐桌上,幾乎每一道菜都會放糖,有些是祛澀,有些是提鮮,還有的純粹是為了追求甜帶來的味覺美感。今天蓉兒為大家分享12道上海最出名的菜餚,濃油赤醬,醇厚鮮美,路過有機會一定要吃個遍哦!
紅燒肉上海一道著名的本幫菜,剛出鍋的紅燒肉,有著瑪瑙成色的亮紅,直擊靈魂的香味,其味道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甜而不粘、濃而不咸,一點都不會覺得膩,反而會讓人吃後流連忘返。
這道料理肉的部分一定要挑對,一定要用三層五花肉,層次分明,太過瘦的就做不出'濃油赤醬'的精髓了!挑選好的五花肉切成小塊焯水,鍋里倒油,油熱下入白糖炒出糖色,加入適量的清水,加入生抽,老抽大火煮開,轉小火燉煮1個小時左右,最後大火收汁就可以了。
上海人吃雞,講究吃三黃雞,哪三黃?嘴黃、爪黃、毛黃。在南方菜系裡有很高的地位,也是吃雞領域的頂流。它是本幫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
白斬雞起源於廣東,爆款於上海。白斬雞,形狀美觀,皮黃肉白,肥嫩鮮美,吃的時候佐上蘸料,保持了雞肉的鮮美、原汁原味,看似平淡無奇,卻能將雞的清鮮爽嫩滑彰顯的淋漓盡致。
油爆蝦,絕對是一道地地道道的上海菜,這道菜做法雖簡單,但殼脆肉嫩、鮮甜適口,繼承了上海菜一慣偏甜的風格,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無論是口感還是顏值,都可以為餐桌增添一抹色彩。
個大的河蝦經過高溫反復地油炸,蝦外殼在短時間內變鬆脆的同時又不會過多喪失蝦肉中的水分;炸松須腳,能在殼與肉之間留出空間,方便鹵汁入味,因而成品顏色鮮亮,口感醇厚,是上海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菜餚之一。
糖醋小排是地道的上海菜,選用新鮮豬子排作料,炸得酥脆的糖醋小排色澤油亮、外部包裹著一層亮晶晶的糖醋汁,湯汁醇厚,口味香脆酸甜,大人孩子都喜歡吃。
做法也不難,首先就是將排骨切成2厘米長的段,然後在排骨上加蔥、姜、鹽、澄麵粉、雞蛋液抓勻;將排骨掛糊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色撈出;鍋中加油燒熱,加入糖、醋熬開,放入老抽、排骨燒片刻,用澱粉勾芡,撒上芝麻就可以出鍋享用啦。
草頭圈子是一道非常經典的上海菜,口感細嫩的草頭搭配酥軟不膩的大腸,層層疊疊,特別的好吃;
草頭圈子是兩道菜組合而成,紅燒大腸和生煸草頭。這道菜的特點是色澤深紅間綠,圈子酥爛軟熟,肥而不膩,草頭鮮嫩清爽,一膩一清,吃著完全不膩口,
油麵筋塞肉在上海是一道家喻戶曉的菜,富含蛋白質的炸豆腐裡面塞得滿滿的肉肉,大大減緩了純肉的膩味,再加上濃油赤醬的海派紅燒工藝,拌飯簡直就是絕配,做法很簡單,又特別下飯。
這道菜很能反映老上海人的特點,就是那種努力擺脫平凡,讓生活變得更豐富更精緻的精神。
松鼠桂魚也是上海非常傳統的本幫菜,形狀似松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這道菜對刀功非常考究,一條魚,去骨後對半剖開為兩片,僅留尾部相連。
魚肉要先炸到外皮酥脆,油炸定型後胸鰭向上,就像松鼠的耳朵,經過油炸肉粒翻開如毛,頭昂口張,魚尾微翹,形態酷似松鼠,然後再用秘制醬汁燒制,收汁後淋在魚上,肉質緊致,整塊魚肉和蘸以酸甜的醬汁在口中相互融合,簡直是太享受了。
羅宋湯最早源自蘇聯的甜菜濃湯,傳入上海後進行了改良。有的會放紅腸,有的會放牛肉,羅宋湯的主角是番茄,還可以加捲心菜和洋山芋,湯汁非常的鮮美。
咖喱牛肉湯是上海最著名的大眾化名優小吃,採用熬煮氽燉燴燜法製作。湯呈淡淡的金黃色,泛著油亮的光,牛肉的味、咖喱的香直往心裡鑽,牛肉酥嫩,湯清味鮮,頗具風味。
熏魚屬於上海菜的冷盤主打,也是上海外事宴請的主選菜。熏魚雖名帶熏字,但卻不是熏出來的,而是炸出來的,是將油炸後的魚塊浸入鹵汁中入味。香中帶有甜甜的味道,魚肉外焦里嫩,咸鮮味美,吃起來讓人齒頰留香、回味悠長,除了當作冷盤,用來小酌下酒也很不錯。
水晶蝦仁是上海一道傳統名菜,屬於上海本幫菜,曾被評為「上海第一名菜」。奇香四溢,晶瑩剔透,清炒蝦仁不加任何配料,滿滿一盤蝦仁,鮮明透亮,軟中帶脆。
選料上乘,製作嚴格,風味獨樹一幟,作為上海人年夜飯上的壓軸菜:水晶蝦仁,也是上海一道著名的宴席菜。2018年,水晶蝦仁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世界發布『中國菜』活動暨全國省級地域經典名菜」中上海榜名單,被評為"中國菜"上海十大經典名菜。
螃蟹是老上海人摯愛的美味,屬於本幫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成品菜的醉蟹個體完整,色澤青中泛黃,肉質細嫩、味極鮮美、酒香濃郁。
上海醉蟹以蟹為主要材料加以鹵菜烹飪而成,將蟹在清水中養上半天,中間換三次水,用刷子把螃蟹仔細刷洗干凈。瀝盡水分,選一干凈玻璃罐。加入你喜歡的調料,放在陰涼處腌漬三五天便能享用了。
❼ 上海菜有哪些特色菜
上海菜又被叫做本幫菜,這是指上海風味的菜餚,而上海菜的特點是濃油赤醬,同時又不符合江浙一帶的口味,從整體上來說是會偏甜一些的。
那麼上海的特色菜都有哪些呢,
一、醉蟹。這是一道上海的地方傳統的菜餚,也是本幫菜中比較有特色的菜品,主要是用蔥姜,花椒和糖煮出來的水,冷卻之後加黃酒,白酒均勻調制後製成鹵汁,然後放入螃蟹。這樣做出來的螃蟹肉質細嫩,口味甘甜,酒香濃郁,非常好吃的。
二、八寶鴨。
原來是蘇州菜,後來被上海城隍廟仿製的這道菜,經過改良之後的八寶鴨外皮更加酥嫩,口感豐富的。
三、水晶蝦仁
這道菜是從粵菜中演變而來的,並且進行了改革創新,清炒蝦仁就是配料簡單,就是蝦仁和雞蛋,但是炒出來的蝦仁鮮明透亮,軟中帶脆的,爽口又好吃的。
四、白斬雞
最有名的就是小紹興的三黃雞了,白斬雞皮黃肉白,肥嫩鮮美,又不會有平常雞肉的粗糙口味,原先也是從廣東一帶傳過來的,配上蝦子醬油的蘸料,味道非常好吃。
五、紅燒蹄髈
紅燒蹄髈肉皮油光鋥亮的,是一道酒席上面的硬菜,入口即化,不肥膩。
六、紅燒鮰魚,
鮰魚是長江口的魚種,紅燒鮰魚魚肉酥綿軟糯,在濃油赤醬中非常地入味。
七、油爆蝦
油爆蝦用旺火將油鍋燒好放入中小型的蝦,出鍋後的蝦外脆內嫩,同時在放入些糖,就顯得口味甜酸,非常入味。
八、八寶辣醬
八寶辣醬色澤艷麗光亮,是從炒辣醬改良而來的,裡麵食材豐富,同時呈現出辣鮮而味甜的口味,是非常受人歡迎的
九、草頭圈子
也就是在炒熟的草頭上放置了紅燒的豬大腸,兩種口味適當的配合,緩解了圈子的肥膩,又增加了草頭的層次感。
❽ 上海特色美食有哪些
上海特色美食
邵萬生糟貨
在上海,敢拍著胸脯說自家糟醉製品第一的,除了邵萬生大概也沒別家了。
邵萬生的糟醉製作工藝始於清朝,醉蟹、醉香雞、糟青魚,尤其是金字招牌「糟黃泥螺」,吃起來溫和甜潤、唇齒留香。
有句老話:「春意盎然嘗銀蚶,夏日炎炎食泥螺」。一到夏天,邵萬生門口的糟貨櫃台前便是里三層外三層,大多都是沖著「糟黃泥螺」而來!
❾ 上海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國慶節去上海旅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上海是一個繁華的「十里洋場」,在這里現代與古老,中式與西式的完美結合,讓這個被稱為魔都的城市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在這里,老洋房紅瓦粉牆承載著上海的傳奇歷史;石庫門弄堂展示著上海傳統的生活方式。除此,上海還有不少美食呢。例如,濃油赤醬是上海菜的最傳統特徵,意思是汁濃味厚、油重、糖重。非常具有特色哦。那麼國慶旅遊去上海吃什麼?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上海有什麼好吃的美食的知識,歡迎閱讀。
1、上海小籠包
說起上海人的精緻和講究,一個小籠包足矣說明!皮薄肉美湯鮮,每個人都必須「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最後一掃光」,一點都不敢亂來。論優雅論體面,小籠包認了上海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如今的小籠包越來越五花八門,鵝肝餡的、榴槤餡的、彩色皮的……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因為你在上海!
2、蔥油拌面
上海人是極愛吃面的,不同於西北麵食種類繁多的豪情滿溢,上海面講究的是那一筷面、一勺湯的細細品味,濃湯之上是噴香的澆頭,配合著上海廚師們的巧心思,就可以搭配出無數的選擇,以滿足人們從早餐吃到宵夜的味蕾享受。
3、上海生煎包
傳統生煎包,多來自街邊小店,大鐵鍋煎制。底部很脆、金黃色、出鍋前撒滿芝麻和香蔥,聞起來香香的,個頭小小的,不會有湯汁。變革中的生煎包,皮薄底不焦、小心湯汁燙嘴、肉餡有彈性。我最推薦的生煎包來自飯店,很像水煎包,通常小鍋烹制,口感松軟、餡料講究,鹵汁鮮香。
4、蟹殼黃
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起來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蟹殼黃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蟹殼黃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製成扁圓形小餅,外沾一層芝麻,貼在烘爐壁上烘烤而成。此餅味美咸甜適口,皮 酥香脆。有人寫詩贊它「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
5、生煎饅頭
生煎饅頭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用半發酵麵包餡,排放平底鍋內,用油煎、噴水若干次即熟。「皮薄不破又不焦,二分酵頭靠烘烤,鮮餡湯汁滿口來,底厚焦枯是敗品。」不僅介紹了生煎饅頭的`優點,也提醒食客,凡是「底厚焦枯」的可以不買,其至「罷 吃」。底酥、皮薄、肉香。
6、三鮮小餛飩
好像上海人對餛飩的大小分的特別清楚。上海的三鮮餛飩也有別於無錫的三鮮餛飩。餛飩餡並不是鮮肉、開洋、榨菜製成的餡心,而是純肉的。所謂三鮮名堂皆在湯里,蛋絲、蝦皮、紫菜此三鮮調出薄皮包裹著的鮮肉,口感咸香爽滑。
7、三絲冷麵
冷麵在上海夏日裡已經盛行多年,大大小小的飲食店一到夏日最火爆的就是各色冷麵,三絲澆頭的是最傳統的,歷史悠久,現又多了好些品種,鱔絲的、菌菇的、牛肉絲的等等,味道都各具特色。大致做法是面條先蒸後煮,再炒個澆頭,調些花生、芝麻醬,面條加澆頭加調料,一通亂拌就成了,賣相不必管它,只吃得一身涼爽就算過足癮了。
❿ 上海有什麼美食有哪些美食好吃而且不貴
大家好,我是小磊,非常有幸能回到這個問題。今天咱們不說上海的高樓大廈,也不聊魔都的歷史,對於一個吃貨來說咱們就說說上海的美食。
一、生煎饅頭:生煎餅可說是上海本地小吃,據說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底脆,皮薄,肉香。一口咬上一口,肉香、油、蔥、芝麻香四溢,口感醇厚。
對於地道的上海人來說,喝一碗兩塊錢的豆漿,來一份鍋貼,加起來才8塊錢,不僅養生而且還便宜。上海的小籠包也很親民,咱們外地的朋友也捨得吃,15塊錢一份在上海能吃飽,這個價格不高吧?如果你想吃物美價廉的東西,一定不要去高檔的餐廳,多去老巷子溜達溜達,問問上海的老大爺,體驗山海的市井生活。
這就是我推薦的上海美食,如果你覺得有出入,歡迎補充,咱們一起交流給大家一個完美的答案。